登錄文資遭駁 馬崗漁村告贏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新北市貢寮區「馬崗漁村」的居民與文資團體,兩年前申請登錄為「聚落建築群」文化資產,遭新北市文化局審議不通過,居民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院法院二日判決居民勝訴,撤銷原處分,並要求市府對於馬崗登錄為建築群事件,應依判決作成適法處分。  馬崗村是台灣本島極東村落,有半數建築為石頭屋構造,建築歷史可追溯到清代。有開發公司近年陸續收購漁村土地,其中二十二戶居民希望保留在地生活脈絡,前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在文資團體協助下申請登錄聚落建築群的文化資產。  文資審議大會認為,馬崗漁村與東北角各漁村雷同,欠缺歷史脈絡與紋理完整性。石頭屋及防風浪牆是聚落家屋建築特色,但年久失修,且許多改為新式建築,去年七月做成不登錄決議。居民不服,提起行政訴訟。

Read More

新化果菜市場搬家 原址規劃會勘

市府都發局會同新化區公所及市議員林志聰(左二)到新化果菜市場會勘。(市府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新化果菜市場遷建工程預計一一0年六月完工,搬遷後的現址如何規劃受到地方民眾關心,市府都發局二日會同新化區公所及市議員林志聰到現地會勘,傾聽地方需求及意見,將做最妥善的規劃運用,以帶動地方發展。  市府都發局表示,為了改善新化果菜市場現址問題及滿足整併後果菜運銷、冷藏、交易及辦公等需求,預計將果菜市場遷至虎踞營區附近,目前工程正在進行,預計明年六月完工後將陸續進行搬遷作業。  而原果菜市場區位鄰近新化區中心商業帶且交通便利,其面積具相當規模,地方民眾相當關心其未來用途,市府目前正在聽取各方意見,將妥善規劃,以利公共使用。  市府都發局及相關人員二日到現場會勘,傾聽地方需求及意見。都發局長莊德樑指出,新化果菜市場屬新化都市計畫「市三用地」,因應果菜市場搬遷在即,該處位居交通要道,市三用地將詢問府內各機關使用需求,未來配合施政政策作最佳利用。  新化果菜市場為新化、大內及山上等區的重要蔬果交易及轉運中心,市府於一0一年、一0二年合併整合佳里、麻豆、左鎮、關廟及玉井等區的果菜市場、集貨場成立台南市農產運銷公司。因長期面積不足造成噪音、交通壅塞、違規停車及環境清潔等問題,嚴重影響都市發展及鄰近居住品質,由中央補助經費進行遷建工程案。

Read More

新化高中校刊風原文苑 師生關注

新化高中校長許宏明(左三)與文苑社幹部歡喜展示校刊。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新化高中的校刊「風原文苑」發行至今已八十四期,最近一期校刊連結地方的信仰中心朝天宮、日式宿舍群與老街建築的故事,讓更多新化學子能了解更多在地文化;並且討論時事議題,展現青年的公民意識及國際關懷的思維。  新化高中表示,該校的校刊早年每學期發行一期,後來改為每學年一期,內容編排與時俱進,有故事性及主題性,內涵極具質感,每當校刊發行都受到師生高度關注。  今年的校刊主題是「空」,以時間與空間為專欄主軸,除了垂直連結校長、教師與學生的報導,展現時間下的知識與精神傳承;更平行連結地方文化,新化人的信仰中心朝天宮、日式宿舍群與老街建築的故事,讓新化學子能了解更多在地文化。  除了在地連結外,這次學生更討論時事議題,從學生教育到台灣外籍移工的權益探討,乃至於關心香港反送中事件,以高中生角度來剖析這些事件,展現高度的公民意識及國際關懷的思維。  負責校刊編輯的文苑社幹部在這一期的校刊宣傳上投注相當大的心思,為了讓更多人看見「風原文苑」,利用社團課程時間,學習宣傳企畫書的撰寫,並且由社員們自行設計廣告的文案與圖片,發揮最大的創造力,極力為「風原文苑」製造聲量,引起許多同學與老師的高度期待。  指導老師黃雅靖表示,今年無論是內容、設計都隱含了編輯群想傳達的寓意,也蘊藏了許多巧思,打破多數人對「校刊」給人太無趣、太文青、曲高和寡的刻板印象,呈現更多元的聲音,帶領同學們一同關注在地與國際議題。校長許宏明更鼓勵文苑社參加全國校刊比賽,為校爭光。

Read More

自動化機械展 疫後最大規模展出

台南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展在市長黃偉哲等人剪綵下揭幕。(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仁德報導  台南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展二日在仁德區南紡世貿展覽中心開展,有兩百四十三家廠商、九百六十格攤位展示各自產品,市長黃偉哲認為,這是國內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解封後,全國第一檔大型B2B展覽盛會,也是台南市規模最大自動化機械展。  一年一度的台南自動化機械展今年是第三十屆,原訂三月舉辦,因武漢肺炎疫情延後至七月二日開始至六日截止,參展業者中,以工具機業者占百分之七十五最多,現場超過兩百部各式精密金屬加工機械同台展出,也是南部難得的機械產業盛會。  黃偉哲表示,這場展覽讓大家看到台灣未來工業的希望,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間,台灣口罩國家隊就見證台灣自動化機械及工具機產業的堅強生命力,他認為台灣抗疫經驗應該複製,並向世界各國展示台灣強大的工業力,也希望藉此展覽視訊方式,讓國際人士更了解台灣的工業現狀。  主辦單位指出,台南地區向為模具業、汽機車零配件與各式工件加工業三大產業群聚區塊,對於金屬加工機、自動化機械、刀具、五金零配件等需求量大,加上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南科廠商林立,帶動周邊智慧機械及相關檢測、加工設備等需求,預估今年現場成交金額及後續衍生商機可超過五億元。

Read More

感念大體老師 高醫大辦器捐感恩會

高醫大辦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追思,高雄醫學大學校長鐘育志(左)代表學校致贈感謝狀給大體老師及器官捐贈者家屬。(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2日舉辦人體暨器官捐贈感恩大會,一同感念大體老師的教導、器官捐贈者的遺愛人間,更感謝大體老師及器官捐贈者家屬化不捨為大愛的精神。  高醫大校長鐘育志表示,感謝大體老師與器官捐贈者的大捨無私,藉由捐贈大體或器官,奉獻於醫學教育與延續受贈者生命。並勉勵每一位學生,秉持謙卑虔敬的態度認真習醫,成為仁心仁術的良醫,不辜負大體老師與其家屬們的心願和期許。  他並指出,解剖學不只是醫學教育,同時也是蘊涵人文的生命教育。高醫大的學生在解剖課前會訪談大體老師家屬來了解老師的生平,透過這些互動省思生命的價值,學習尊重、利他的精神。  醫學系的馬同學致詞感謝大體老師在學習和考試的過程中一路相伴,讓他們在醫學知識的汪洋大海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牙醫系的張同學則表示,這段跨越生死的師生緣,是最靜默無言,卻刻骨銘心的教導,感謝大體老師不求回報的奉獻及家屬的無私成全。

Read More

蓮華園納骨塔擴編完成

 記者盧萍珊/下營報導  下營區蓮華園納骨塔啟用十年來,使用率已超過七成,為解決存放空間不足窘境,市府補助五百萬元新增納骨櫃位,已於六月底完成裝修工程,新增一千六百六十四個納骨櫃擇期舉行啟用儀式。  下營區長姜家彬指出,蓮華園納骨塔是在民國九十九年啟用,共設有六千八百一十八個納骨櫃,目前使用率已超過七成,剩餘一千五百七十二個,已故前市議員陳文賢向市府爭取五百萬元新增納骨櫃位,解決存放空間不足的問題。  這次納骨塔二樓增櫃裝修工程,從四月開工,新增一千六百六十四個納骨櫃,數量約擴充二成,並在六月底完工。新設櫃位採子母門設計,且門櫃鑲嵌蓮花,耐久堅固又莊嚴樸實,裝修過程中區公所會同民俗專家確認排列方位,盡量避免風水禁忌,民眾可安心置放先人進塔長眠,另區公所也將持續辦理蓮華園外牆表面修繕工程,期望提供更好的殯葬服務。  下營區公所表示,二樓櫃位裝修工程完工後,預計於七月底前取得室內裝修合格及工程驗收,後續擇日發放號碼牌辦理啟用事宜。

Read More

另類生態教材 漁光島上演蟬脫殼秀

安平區漁光島林間步道木麻黃樹上,近來有不少已脫殼的蟬殼,可以觀賞蟬的生態。(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夏日蟬鳴,近來民眾常可聽到蟬的叫聲,但民眾可能較少見脫殼的蟬殼,不過安平區漁光島防風林內的木麻黃,近來有不少已脫殼的蟬殼,反而成為另類的生態教育場所。  蟬是大家熟悉的昆蟲,在每年入夏之後,就會開始鳴叫,且鳴叫聲都是雄蟬所發出的,主要是要用來吸引雌蟬;由於近來已是夏天,不少民眾都會聽到蟬的叫聲。  近來在漁光島林間步道內的木麻黃,民眾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可發現已經脫殼的蟬殼,有的甚至一棵木麻黃樹上,還有數個蟬殼。  民眾指出,漁光島近來除了因為中央宣布今年國慶煙火為施放地點,聲名大噪外,平時也吸引不少民眾前往,如月牙灣沙灘,就是民眾休憩的場所之一。  加上市府爭取中央補助,在漁光島內防風林,闢設林間步道,不少民眾在防風林內散步,甚至還有婚紗公司,在林間步道內取景,如今還有脫殼的蟬殼可以觀賞。  許多人聽過蟬的叫聲,但較少見到蟬,尤其是在市區,更少見到脫殼的蟬殼,如今漁光島林間步道內木麻黃樹上的蟬殼,反而可以成為生態教材,讓民眾了解蟬殼形狀。

Read More

扶輪社捐贈海巡署防疫物資

國際扶輪三四七0地區邀集雲嘉南等地十三區社友,捐贈防護衣、面罩、腳套等防疫物資與海巡署偵防分署。 (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海巡署偵防分署於武漢肺炎期間,致力各項防疫查緝工作,為確保查緝人員執勤安全,國際扶輪三四七0地區特邀集雲嘉南地區共十三個扶輪社,捐贈全身防護衣、面罩及高腳套等防疫物資。偵防分署長張忠龍感謝扶輪社全體社員的愛心,承諾將善用物資堅守防疫工作。  據海巡署偵防分署統計,自一0九年迄今計查獲非法口罩五一萬四四五片、酒精成品十五公升、酒精原料異丙醇四百公升、乙醇七十公升及外籍偷渡犯四十六人。為查緝前線人員的提供良好人身防護,國際扶輪三四七0地區總監陳清鏗特號召綜合雲林、嘉義、台南及澎湖十三區的扶輪社友,共同捐贈防疫物資。  二日捐贈儀式中,扶輪社共計捐贈全身防護衣五五0件、面罩三百個及高腳套六百個,海巡署偵防分署頒發感謝狀表達謝意,分署長張忠龍感謝扶輪社的支持,與海巡查緝人員共同維護社會大眾的安全,攜手共同抗疫。  海巡署偵防分署強調,偵防分署致力於維護海域治安、查緝走私偷渡及海上救難(助)任務,在執行查緝過程中,經常須面對及接觸各種環境的人事物,防疫工作相形重要。本次收到愛心防疫物資,除讓分署上下倍感溫馨外,也成為防疫工作的助力,也承諾將持續落實防疫工作,以守護民眾的健康安全。

Read More

盼分享全球…從一年兩萬多案例到零 台南登革熱防治經驗出書

登革熱防疫專書出版,詳載防疫過程,讓台南防疫經驗成為全球典範。(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將歷年來的登革熱防治經驗編寫成一本書「台南經驗與策略」,二日正式出版,如何將一年二萬多個確診案例,漸漸控制、減少到消失為零確診,詳載其中經過,提供給大眾及相關部門在防治工作參考。台南市長黃偉哲讚稱此書足為全球防疫典範。  「台南經驗與策略」厚達一百卅五頁,歷經一年的編撰完成。二0一五年台南市遭逢歷年規模最大的本土登革熱疫情,自當年五月廿一日確診第一例本土登革熱個案後,截至隔年二月十五日疫情解除,共確診二萬二千七百六十例。  書中指提及台臺南市在二0一五年的艱困防疫作戰後,隔年四月成立具跨局處協調功能的「台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專責單位,擬定多項資訊科技的力量,並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合署辦公,共同研究防疫對策,利用有目標、有策略、有方法、有系統、有作為等多面調整蚊媒傳染病防疫,擬出「阻絕境外」、「全民參與」、「科學防疫」三大策略,改變過去「有疫情被迫防治」的作為,進化成以「病媒蚊管理」為主的預防策略。  黃偉哲說,台南市不但有效遏止預防登革熱疫情爆發流行,更於二0一七年達到本土零病例、二0一八年本土一例的紀錄,這些努力寫下成功抗疫的歷史,也維護台南民眾的健康。

Read More

民黨青年入政營隊 培養新血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民進黨市黨部主委潘新傳上任後為使民進黨擴大接觸年輕世代,並且傾聽年輕族群聲音,二日發布新活動「青年入政營隊」,並將邀請中央及地方行政首長開講,全力培養新血輪。  潘新傳指出,為了替黨部引進年輕新血,並且為市政引進年輕族群聲音,使年輕族群能接觸到政治並擴大參與公共事務,也使國家未來主人能提早知道政治運作,所以在上任之初就全力推動青年政策並且成立民進黨市黨部青年事務部,也是他落實競選時的政見。  他說,除了這次的營隊,日後也會有一系列活動,讓年輕人擴大參與政治,也符合主席蔡英文總統的青年政策。  活動由民進黨市黨部青年事務部規劃,訂於八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在走馬瀨農場舉行,邀請中央及地方行政首長開講,讓青年人深入接觸政治人物及認識,在優雅的環境中讓學員們成長及學習。活動即日起可於臉書「民進黨台南市黨部—青年事務部」粉絲專頁中報名。招收十八至三十五歲,以大專院校以上對政治公民議題懷抱熱情的青年朋友為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