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鳳揪藍心湄看三春記 笑中帶淚

改編作家王禎和同名小說 《三春記》26日播出下集,陳美鳳揪閨蜜藍心湄一起看,收視創新高3.07坐穩同時段冠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改編作家王禎和同名小說 《三春記》26日播出下集,陳美鳳揪閨蜜藍心湄一起看,兩人隨劇情發展又哭又笑,果然收視創新高3.07坐穩同時段冠軍,直呼暖身成功,靜候好戲上門。  由陳美鳳、夏靖庭主演的民視喜劇《三春記》,改編作家王禎和同名小說,以幽默方式詮釋女性愛情觀,26日播出完結篇,平均收視2.05,最高收視3.07,突破2020年同時段收視新紀錄。 陳美鳳 製作人葉天倫表示今年是王禎和逝世30週年,《三春記》收視有這麼好的成績更是別具意義。演活「阿嬌」的陳美鳳,從被家暴的女兒身上,找到跟另一伴「老區」夏靖庭共處的方法,尤其從自私到改變態度,把老區的小孩當成自己小孩來對待,種種的變化,讓導演鄧安寧讚嘆不已,直誇陳美鳳把角色轉換的心境發揮的非常好。  突破心房的陳美鳳表示,跟閨蜜藍心湄一起看完結篇,兩人跟著劇情又哭又笑,加上收到很多朋友的訊息,大家都說只有兩集太短了,不夠看,陳美鳳開心說這樣這一次就當做暖身,以後有機會就可以放心去嘗試新的戲劇,但也要特別謝謝觀眾朋友接受度這麼廣,給了她非常大的鼓勵及信心。

Read More

清大三總結盟 研發新冠快篩試劑

三軍總醫院長蔡建松(右)與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簽署合作備忘錄,結盟啟動生醫研發計畫。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為發展學士後醫學系,清華大學特與三軍總醫院結盟,啟動生醫研發合作,其中合作開發的新冠肺炎重症快篩試劑,只要2分鐘就能得到結果,目前已送到美國FDA申請緊急授權,期望有助台灣防疫。  三軍總醫院院長蔡建松27日與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一致認為,臨床醫療能量跨領域連結大學的學術資源,有助於提升臨床醫療、醫學研究與生技產業的競爭力。  清大校長賀陳弘表示,清大長期專注於理工發展,後再擴及到人文,而對醫學起步卻較晚,此次與三總結合,是希望能得到指導與提攜,同時透過醫學與工程的結合,未來相關產業也有望展翅高飛。  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為例,賀陳弘表示,清華就與三總合作開發出重症快篩試劑,只要2分鐘就能得到結果,目前已送到美國FDA申請緊急授權,如果通過,就立即可以上市,另也可利用過去清華輻射科學基礎下發展的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在各種癌症治療已經感到困難情況下還有好的反應,也可作為未來合作的方向。  蔡建松指出,清華正發展學士後醫學系,且在桃園將興建中大型醫院,而三總則是國防醫學院附設醫院,因此,透過此次雙邊在人員、教學、研究、醫療端上,不僅會有全面性的交流,對台灣醫療環境相信也將有所提升。  蔡建松也表示,未來雙方將運用三總臨床醫學經驗,結合清大卓越的理工及生醫的學術研究之強項,以基礎生醫及跨域創新生技,未來將朝向發展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研究,研發高通量病原篩檢、超解析生醫影像、AI診斷、新型疫苗等為目標,期許未來雙方開啟研究與教學的交流,雙方成員共同合作激發創新研究主題,促進三總與清大進行更多的實質交流與合作。

Read More

三百人持分土地遭濫倒 裁罰限期移除

三百人持有的私有地被傾倒廢棄物,讓民政局揹黑鍋。(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市府民政局遭舉報未妥善管理南區國民路市有地,且長期遭違法侵占、焚燒廢棄物和垃圾,對此,殯葬管理所邀相關單位會勘發現,該處多為私有地分屬三百人共同持有,當場由環保局依規定逕行裁罰,並限期要求八月底前移除現場廢棄物,更移送台南地檢署偵辦。  日前有人舉報南區國民路某處屬市府民政局管理的市有地,疑長期遭違法侵占,現場還傾倒、焚燒建築廢棄物及垃圾,甚至將周邊墳墓填平擴大占用範圍,管理機關放任不管,此舉報引起市府重視,殯葬管理所特邀集相關單位人員前往現勘,經確認被占用土地座落於南區新都段,面積約二萬六千平方公尺,所有權人屬公、私共有。  民政局指出,被傾倒廢棄物的土地,公有地部分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管轄,並非市有土地,且僅擁有千分之二持分,未曾委託民政局代管,另私有地所占比例較大,分屬三百人共同持有,並無市有地及墓地遭占用之事。至於傾倒、焚燒建築廢棄物及垃圾部分,環保局依規定逕行裁罰,限期要求違規民眾於八月三十一日前將廢棄物移除。  殯管所長郭輝信指出,南區新都段緊鄰南山公墓,一般人不願輕易踏足,致使墓地很容易被傾倒廢棄物,後續將加強墓地及代管市有地稽查,以防止類此占用情事發生。民政局長顏振標指出,南山公墓占地廣闊,公部門人力管理維護極其不易,籲市民勿存僥倖非法占地濫用。

Read More

10餘戶占宿舍 中石化柔性勸離

中石化僱工在原台碱安順廠宿舍區巷道出入口架設活動式鐵柵門。(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中石化原台碱安順廠宿舍產權歷經十多年的訴訟,中石化公司獲得勝訴,經柔性勸導,目前有十多戶搬遷。未搬遷戶中有一戶弱勢家庭,中石化報請社會局協助處理,也希望未搬遷戶主動配合遷離。  中石化安順廠宿舍區不在汙染場址範圍,屬於都市計畫低密度住宅區,木造宿舍大多至少七十年以上屋齡,當時係中石化高階主管住所。中石化表示,中石化安順廠宿舍區原有十六棟木造、兩棟磚造房舍,除了三棟木造房舍因計畫道路開闢拆除,大多數被原台碱安順廠員工後嗣占用,部分房舍破損不堪,屋瓦殘破毀損,也有鐵皮屋搭建。  中石化在宿舍區架設「本區為私人土地,未經同意請勿私自進入」招牌,同時郵寄「存證信函」敦請搬離,但部分宿舍長期遭占用。  中石化安順廠宿舍產權歷經十多年的訴訟,中石化公司獲得勝訴,今年三月三十一日生效。中石化未強制執行,採柔性勸導,目前有十多戶搬遷,仍有十多戶占用,其中一戶為弱勢家庭,已報請社會局協助處理,也希望未搬遷戶主動配合遷離。

Read More

南大 灣裡特色調查 紀錄三廟宇青草茶文化

台南大學社會參與辦公室進行灣裡崇德堂等三間廟宇煮青草茶紀錄,未來將做為灣裡歷史紀錄。 (台南大學社會參與辦公室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灣裡包括超峰寺等三間廟宇,於夏季時,都有煮青草茶供民眾飲用,灣裡萬年文史推廣學會結合台南大學社會參與責任辦公室,進行三間廟宇的青草茶文化影音紀錄,台南大學社會參與辦公室執行長蔡米虹表示,未來完成後,將做為成果展示,讓民眾了解灣裡特色。  蔡米虹表示,南大去年向教育部提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結合灣裡在地文史工作室,以及南區公所,進行灣裡特色調查,目前則由她與南大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副教授張伯宇共同負責進行。  由於灣裡的省躬社聖化堂和二天府明新書院崇德堂及超峰寺,於夏季時,都有採集並煮青草茶供民眾解渴,且歷史相當悠久,蔡米虹表示,據說有些甚至有四十年以上的歷史,因此去年起,進行三間廟宇的青草茶文化影音紀錄。  紀錄從採草藥到煮青茶,蔡米虹說,有時學生還跟廟方,遠赴雲林縣斗六及關仔嶺等地採集,未來完成後,也將做為灣裡的歷史紀錄,讓民眾了解,灣裡還有悠久的煮青草茶活動。

Read More

仁義社區關懷據點 勇奪樂齡活力秀冠軍

仁德區長黃素美(前排右五)到仁義社區關懷據點貼紅榜祝賀參加樂齡活力秀比賽奪冠。(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仁德報導  仁德區仁義社區關懷據點一群年長者組成「仁德區活力寶貝隊」,日前在台南市樂齡活力秀中,以「最好的舞台嘻哈秀」舞碼,在舞台上跳出不老風華,獲得社區組第一名,讓老人家十分開心,並加緊練習準備參加全台的南區競賽。  仁義社區關懷據點於民國九十八年成立,照顧社區年長者健康,為了鼓勵年長者多多活動筋骨,一0六年邀請老師編舞,每週兩次到據點帶領年長者跟著音樂節拍舞出精神,也跳出自信。  去年據點年長者組隊參加台南市樂齡活力秀比賽,獲社區組第三名,給年長者很大的鼓勵,今年大家再接再厲,組成「仁德區活力寶貝隊」,通過初賽後,參加廿二日在善化文康中心舉行的樂齡活力秀比賽,表演「最好的舞台嘻哈秀」,九十五歲高齡的余仁德也下場跟著音樂節拍搖擺肢體,一群年長者充滿活力的演出,獲得不少掌聲,也獲選社區組第一名,並取得參加全台南區比賽的門票,讓大家樂歡天。  仁德區長黃素美特地到仁義社區貼紅榜單祝賀,也和團員合影留念,她認為,關懷據點提供年長者很好的生活照顧,也帶動大家不要受年齡及身體活動的限制,透過表演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對促進年長者身心健康很有幫助,值得鼓勵。

Read More

海扶刀治子宮肌瘤 婦順產第2胎

「海扶刀」高能量聚焦超音波治療不需全身麻醉。(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子宮肌瘤」是婦女常見的疾病,過去靠傳統手術開刀,往往連子宮都要摘除,現在採用「海扶刀」高能量聚焦超音波治療,免開刀且可保留子宮,不會影響生育;高雄第一家擁有這項儀器設備的地區醫院生安婦產科醫院,廿七日邀手術個案分享手術與治療的心路歷程。  高雄市醫師夫人聯誼會昨由會長吳雪芬帶領十幾位會員齊聚生安醫院,舉行「守護子宮、珍愛子宮」的活動,她們表示,子宮是上帝賜給婦女最珍貴的禮物,一旦罹患「子宮肌瘤」,肚皮挨刀,甚至連子宮都不保,失去生育的機會,她們是醫師夫人也是女性角色,感謝醫療科技的進步,也要一起為生安醫院說聲讚。  生安醫院總監吳昆哲醫師表示,「海扶刀」無創子宮肌瘤消融術又稱高能聚焦超音波,不需要全身麻醉,手術時甚至還可以拿著手機看韓劇,安全且恢復迅速,也避免傳統手術帶來組織沾黏併發症等問題,唯一的「缺點」是目前健保沒有給付,費用也較高,肌瘤不超過10公分,約16萬元以上。  吳昆哲說,「子宮肌瘤」是婦產科領域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35歲以上的婦女,罹患的機率約20-40%,發生率最高在35至45歲之間,也就是平均每3到5人就可能有1位罹患。   會上並邀請患者個案現身說法,1名遠在澳門林姓婦人透過影音視訊稱讚台灣這項醫療及手術,而倍受肌瘤困擾的武小姐進行「海扶刀」無創治療,四個月後又成功懷了第2胎,在今年4月以自然分娩,順利誕下生安醫院第1名「海扶寶寶」。

Read More

不知聽損 上班族說話越來越大聲

衛福部台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家萱指出,發現聽力有異常或長期耳鳴時應盡快至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34歲黃小姐總是被同事抱怨講話太大聲,自己卻毫不自覺,反而認為是同事講話太小聲,總是「蛤」了一聲然後請同事再說一次,有時還重覆「蛤」了兩三次、問了兩三次,造成溝通困擾,時間一久黃小姐就變得不太愛說話。  對於黃小姐的症狀,衛福部台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家萱指出,這是聽力障礙程度加重所造成的,建議發現聽力有異常或長期耳鳴時應該盡快至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  李家萱表示,聽力受損並不是只有年紀大、退化時才會發生,通常許多人就像黃小姐一樣,在聽力退化或受損的一開始並沒有立即發現,當發現後很可能已經有某種程度的聽力障礙;有些人說話的音量越來越大聲,就像是在對人大吼大叫,當受到家人朋友提醒時還會認為對方沒事找事、或針對他找他吵架或嫌棄他,造成親友或同事關係失和。  許多人只知道聽力很重要,但卻不知道聽力也有保養的方法,李家萱醫師指出,使用棉花棒清潔耳垢時,應以輕柔的方式將耳垢往外掏,並要選擇在安全的空間場所,避免被撞到而傷害耳膜、影響聽力下降。  她建議平日的耳朵保養方式,包括不使用非專業器具掏耳朵、不共用掏耳器以避免造成徽菌等細菌感染、戒菸忌酒以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進入高噪音場所要戴耳塞、遠離高噪音的機器、避免熬夜以維持正常作息、耳朵不適疼痛立即就醫,才能預防及避免不可逆的聽力損失。

Read More

西港千歲團米香志工隊爆紅

製作米香的糖及麥芽加熱後,志工隊的媽媽們要跟時間賽跑,趁熱整型。(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西港區後營社區有支千歲團米香志工隊,婆媽們靠著與時間賽跑的好手藝,做出連麻雀都愛吃的米香,不僅保留古早味,且全程手工製作,讓人一塊接著一塊,停不了。  後營社區理事長蔡蕭淑容指出,早在一0五年參與社造計畫,由於後營社區曾廣種稻米與雜糧,熟成的稻米做成米香,不僅是早期農村最受歡迎的零食,更是後營人小時候的記憶,社區就將米香做為產業持續至今。  蔡蕭淑容說,目前製作米香志工隊有十二人,大家各司其職,有人煮糖、有人炒料,將爆好的米加入花生、芝麻、奶油、麥芽、糖及水混合均勻,趁熱整型後放涼裝袋封口。由於煮好的糖漿非常熱,志工們要跟時間賽跑,趕緊放進模型壓平,練就鐵沙掌的好手藝。  總幹事鄭昆龍表示,社區產業除米香外,也曾研發牛軋餅、手工餅乾等,但銷路都沒有米香來的理想,志工隊後來只做單一的米香,曾經單筆訂單最高訂了一千五百片,而每年西港胡麻節也會擺攤銷售,總是賣到缺貨。  後營的麻雀米香接到訂單才會製作,除保持新鮮外,因為不添加防腐劑,所以讓人吃了更健康。八十一歲的志工林蔡阿美說,年輕時家裡經營米店,現在跟其他志工一起工作覺得很快樂,最重要是將這款古早味的零食傳承下去,讓更多人懷舊品嘗。

Read More

福壽螺為害 官田菱角農心痛

官田區菱角田綠意盎然,但因福壽螺卵,卻有萬綠一點紅的景象,也讓農民相當苦惱。(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官田報導  官田區菱角種植面積維持在三百餘公頃,目前全區各地可見綠意盎然的菱角田,但在菱角株上,可見紅色的福壽螺卵,形成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景象,卻是農民的痛,福壽螺可說是菱角收成最大的危害,目前大都採撒「苦茶粕」防治,藉苦茶粕的味道,讓福壽螺不願靠近,減少危害。  官田區農會也說,今年菱角種植的面積相當穩定,還是維持在三百公頃左右,由於有些農民較早種植菱角,但大都在五月初陸續種植,因此最快八月中旬就會有新鮮菱角上市,九月數量就會越來越多,十月則達到盛產期,到時民眾將可在市場選購到新鮮美味的官田菱角。  目前在官田區各處,都可見綠色一片的菱角田,但在一片綠意盎然中,偶而可見點點的粉紅色,至於田埂的岸邊,粉紅點更是聚集,讓路過民眾覺得好奇。  官田區農會表示,這些粉紅色的點,其實是福壽螺的卵,除了大量聚集在岸邊外,也會分散在菱角植株的綠葉上,因繁殖力強,已成為菱角種植最大的敵人,雖然有化學藥劑可以防治,但農會大都鼓勵農民撒苦茶粕,因為福壽螺不喜歡苦茶粕的味道,所以不敢靠近,也降低福壽螺對菱角的危害。  只是苦茶粕已使用十幾年,推展至今,有農民反映,苦茶粕對福壽螺的防治效果越來越差,希望農政單位可以協助找到更好的防治方法,否則未來福壽螺在菱角田氾濫,吃食菱角心,將會影響菱角的收成,到時產量減少,收益差,將會影響到農民種植意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