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塞腸道…9旬翁吃不下解不出

排便障礙竟是大腸腫瘤造成,94歲老翁積極治療重獲新生。(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高齡94歲的黃老先生,上個月因反覆腹脹不適,解便困難,經嘉義醫院醫師安排大腸直腸鏡檢查,發現是大腸癌造成大腸阻塞,電腦斷層顯示左側大腸長了一顆將近10公分的腫瘤,造成嚴重的腸道壓迫,不但無法進食,而且有腫瘤出血甚至破裂的可能。由大腸直腸科張書豪醫師安排腹腔鏡大腸腫瘤切除及腸造口手術。黃老先生在手術後第3天就恢復到可經口進食,並在手術後一週順利出院,  張書豪醫師表示,腹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小、出血量少,不但能減少傷口疼痛感及感染風險,術後的恢復速度也快,即使病患年邁也有機會開刀。像黃老先生這樣年紀大、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除了手術以外,術前的風險評估和術後的照護更加重要。醫療上除了解決腫瘤阻塞問題,更要以改善生活品質為考量。  黃老先生一經診斷,嘉義醫院立即整合心臟科、麻醉科做全面性的心肺功能評估,醫師也和家屬詳加解釋各種治療方式的優缺點,在完善的醫病溝通下共同擬定合適的醫療計畫。手術恢復出院後,由醫院的長照及復健團隊接手,達到真正全人醫療照護的目標。  張醫師提醒,大腸癌在國內盛行率日漸升高,民眾如有解便困難、血便、大便變細等症狀,一定要趁早做進一步的檢查。

Read More

增5移入病例均印尼移工 1人檢疫期有症狀未通報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指出,國內新增5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皆為來台工作的印尼籍移工。其中1人檢疫曾有症狀但未通報,另4人無症狀。  指揮中心昨日召開疫情說明會,宣布台灣新增5例新冠肺炎個案(案586至590)。據統計,國內目前確診個案累計589例,分別為497例境外移入,5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及1例不明。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這次新增的5名個案都是來台工作的20多歲至30多歲印尼籍女性移工,分別於10月28日及29日自印尼搭機來台,入境後至集中檢疫所檢疫。5名個案分別於11月10日及11日進行檢疫期滿前採檢,因檢出陽性於12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中。  其中,案590於10月29日至11月11日有輕微發燒症狀,僅自行服藥未向檢疫所人員通報,其餘4人檢疫期間均無症狀。  莊人祥指出,由於案590在檢疫期間有症狀但沒有誠實告知,將請衛生局調查後依法處置,相關接觸者暫匡列91人,包括同班機接觸者及同車接觸者等,均列自主健康管理;至於其他4名個案入境後至檢疫期間無症狀,且未與他人接觸,因此無須匡列接觸者。

Read More

火速逆行者 頒獎 攝影賽得獎作品印製消防月曆

市長黃偉哲(右三)十二日至消防史料館頒獎,表揚攝影比賽中的優勝選手。(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南市消防局日前辦理「火速逆行者」攝影比賽,除祭出高額獎金,獲獎作品也會收錄於明年消防月曆中。消防局十二日於消防史料館舉行頒獎典禮,獲獎作品將於南市消防史料館展出,歡迎民眾蒞臨欣賞南市消防之美,並學習防火、防災相關知識  主持頒獎的市長黃偉哲表示,消防人員除了救災、救護及火災預防宣導,待命備勤之餘,還需加強各項體技能訓練、維護裝備器材等,為讓市民朋友了解消防工作的辛勞與危險,市府特別舉辦此攝影比賽,讓全國攝影好手一起紀錄南市消防各種勤務的瞬間風采。  攝影比賽開辦後募集近四百張參賽作品,內容包括救災、救護、防災(火)宣導等勤務,消防人員、搜救犬的英姿及南市消防建築廳舍之美等。經四階段公開評選後,從中選出金、銀、銅牌獎、廿件優選獎及卅件佳作獎,獲獎作品將搭配防災、防火及救護等宣導小常識,印製獨一無二的消防月曆。  消防局長李明峯強調,攝影者透過鏡頭紀錄府城消防風采,獵取消防人員正氣英勇之非凡氣度,更透過消防建築廳舍隨著時代的變化,展現台南歷史文化與傳承的風格,希望防火宣導年曆提升消防整體形象,也能強化民眾防火、防災等觀念。

Read More

撤銷假釋釋憲後首例 3回籠人出獄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大法官六日做出釋字第七九六號解釋,宣告撤銷假釋規定部分違憲。最高法院十一日據此做出五件裁定,將「撤銷假釋」、「執行指揮書」撤銷,三名假釋期間犯罪回籠的受刑人已出監。  出監者包括簡姓、曹姓、黃姓受刑人,三人原本均因案被判無期徒刑,假釋期間分別犯下圖利容留性交罪、竊盜罪、酒駕,刑期分別為二月、五月、二月,經法務部撤銷假釋而回籠執行殘刑。簡姓等五名受刑人分別向法院聲明異議,請求撤銷法務部的「撤銷假釋處分」及檢察官的執行指揮書。  台灣高等法院台南分院認為,刑法第七十八條第一項規定屬法定應撤銷事由,司法行政機關及法院均無裁量權,撤銷假釋並無不當,駁回簡男聲請。  簡男抗告,最高法院刑一庭認為,釋字第七九六號解釋已出爐,應依解釋意旨具體審酌是否撤銷假釋,而簡男僅被判刑二月,檢察官並准易科罰金執行完畢,此外並無其他違規或危害社會情事。  司法院大法官六日做出釋字第七九六號解釋,刑法規定假釋中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之罪,不分假釋人是否受緩刑或六月以下徒刑均撤銷假釋,此範圍內抵觸憲法比例等原則,即日起失效。

Read More

11月交通大執法 鎖定大型車、酒駕

針對大型車輛事故,南市警交大將持續辦理宣導,提醒用路人留意大型車輛死角,避免發生意外。(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今年南市發生數件大型車及酒後駕車死亡事故,南市警交大分析肇事原因,包含路口未禮讓、車輛轉彎、起步未注意、未保持安全距離、超速、未打方向燈、違停、違規迴轉、酒駕行為等。警方未來將加強宣導,並針對大型車違規及酒駕行為進行全市大執法,以維護民眾安全。  南市警交大表示,大型車的內輪差和視線死角,常常造成嚴重車禍傷亡,警方將特別加強宣導大型車駕駛正確運用視野輔助系統,並針對社區高齡者、各級學校學生、民眾等進行大型車內輪差及視野死角交通安全宣導,避免大車奪命事件再度發生。  為遏止大型車及酒駕事故發生,警方除加強宣導外,也規劃於本月十八、廿日及廿六、廿八日進行全市交通大執法,針對大型車違規及酒駕加強取締,執法重點包括大型車未申請路權違規行駛、未裝設防捲入裝置、行車紀錄器、視野輔助裝置,以及酒駕闖紅燈、超速等重大違規,特籲請駕駛人注意,多一分守法,少一件事故。  除提醒大車駕駛人須正確運用視野輔助系統,確保行車安全。警方也呼籲汽、機車、自行車等駕駛提高警覺,與大型車輛保持安全間隔、遠離大型車視線死角與內輪差範圍。行人在路口等候穿越道路時,切勿靠近交岔路口處,應於人行道內範圍,同時保持警覺,避免發生意外或不可挽回的悲劇。

Read More

因工程款分配不均男子殺人 檢依殺人罪嫌起訴

 記者陸瓊娟/橋頭報導  高雄七十四歲楊姓男子與六十四歲李姓男子合夥承包鐵工配管工作,因工程款分配不均,楊男憤而拿刀追砍李男致死,橋頭地檢署依殺人罪嫌將楊男起訴,並指出,檢察官審酌楊男雖因討債不成,導致家庭生活困苦,產生殺意,但楊男未尋求正常法律途徑解決糾紛,而是持刀砍傷李男致死,堪認手段兇殘,建請依殺人罪量處適當刑度。  檢方說,楊男與從事電銲工作的李男,兩人合夥承包鐵工配管工作二十年,但因工程款分配問題產生嫌隙。楊男多次向李男催討工程款未果,自今年八月二十八日起將刀子藏在機車置物箱內,並每天到李男住所討債,但都沒遇到。  楊男九月十五日下午在大社區一座公園內休息,正巧看到李男經過,楊男隨即騎車追上討債,兩人又再度因工程款問題起口角。楊男氣不過,竟直接跑回機車置物箱拿出刀子砍傷李男左肩。李男遭砍傷後往後逃跑,但追逐過程中李男被菜園雜物絆倒,楊男仍上前追砍頸部三刀,切斷前頸部肌肉、喉頭、食道、右總頸動脈、右頷下腺,導致李男當場死亡。楊男行兇後則返家更換衣物丟棄,並投宿賓館躲避追緝。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武分局獲報後,循線調閱監視器畫面,在楊男行兇後不到四小時前往賓館拘提楊男到案。

Read More

嘉藥迎55年校慶 首屆校友返校解囊

嘉藥舉辦第一屆畢業校友回娘家,吸引不少校友參加。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明年三月即將邁入創校五十五週年,有鑑於疫情趨緩,校方日前辦理「邁向五五嘉藥未來式」校慶活動啟動儀式,邀請首屆校友回娘家;睽違五十年後,年近七十歲的校友們再度回到二八年華時就讀的母校,見到老同學,開心又感動,除了敘舊、巡禮校園,也紛紛慷慨解囊捐助受疫情影響的學弟妹。  嘉南藥理大學的前身為嘉南藥專,第一批學子是在民國五十五年春季班入校就讀,為當時全國第一所藥學專科學校,首屆招生時吸引一千五百多人報考,最後只錄取三百人;獲錄取者中有不少人捨一流高中而讀嘉藥,也有許多志承家業的醫藥行業子弟,大家有志一同,互相勉勵。校友畢業後各奔前程,歷經多年奮鬥後,在社會都有不錯的成就;半世紀後再聚首時,特別有感受。  首屆校友回娘家由王芳玉發起,透過嘉藥校友中心聯繫,十一日中午在學校聚餐。共有三十五名來自全台各地,甚至海外歸來的校友與眷屬齊聚一堂,大家互動熱烈,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隨著學校懷舊影片播放,把時空拉回了五十年前的景象。  校園巡禮時,除了驚嘆環境的進步、改變外,校友們更在每一個熟悉角落回憶過去,尤其經過早前校園公告學生功過的布告欄時,談起當時被記過或記功的經歷,氣氛又熱絡起來。  發起人王芳玉表示,她自美國返台定居後,陸續跟許多同學取得聯繫,常常感受到同學的熱情,於是有了把大家聚在一起想法,因為有校友中心的幫忙,把聚會地點選在母校更有意義。多名同學是從台北、台中,甚至還有國外趕回來的,大家都很開心,也很感動。  嘉藥校長李孫榮開心地迎接首屆校友們,也感他們對母校的回饋及提攜學弟妹。

Read More

疫苗保護力不到1年 醫師籲每年打

台南醫院家醫科醫師鄭筑予表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皆為四價流感疫苗,分別為賽諾菲疫苗、國光疫疫苗及東洋疫苗。 (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今年公費和自費疫苗皆為四價流感疫苗,公費疫苗包括賽諾菲疫苗(適用3歲以下幼兒)、國光疫疫苗及東洋疫苗。衛福部台南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鄭筑予表示,流感疫苗因極易產生變異,幾乎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稍有不同,且疫苗保護力一般不超過一年,提醒民眾每年定期接種強化免疫。  今年適逢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疫苗接種情況踴躍,而根據國際研究調查,施打流感疫苗雖無法完全預防新冠肺炎,但可降低已罹患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與死亡率。另肺炎鏈球菌是導致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之一,5歲以下幼童、65歲以上老年人及慢性病或免疫不全者也較易受感染。建議主動與醫師諮詢,減低感染風險。  醫師鄭筑予指出,許多民眾擔心施打疫苗的副作用,一般接種疫苗後除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外,少數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一般會在發生後一、兩天內自然恢復。嚴重的副作用如立即型過敏反應,機率非常低,且通常在接種後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零星報告過的不良事件也包括神經系統症狀和血液系統症狀。  鄭筑予強調,除了每一年施打的流感疫苗,其他疫苗也應該依建議施打,家庭醫學會彙整國內、外預防接種委員會的共識,完成建議成人預防接種之時程表,民眾可向家醫科醫師諮詢,透過疫苗能強化人體免疫系統,幫助對抗外來的病菌,進而預防疾病感染。

Read More

白河太城宮謝土祈安

太城宮主委魏鳳珍(前排右二)感謝城隍爺及太子爺長年庇祐地方平安。(記者翁聖權翻攝)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白河區內角里太城宮建廟百餘年來,今年首度辦理謝土祈安醮典,從十一月十四日起至十八日止,將舉辦一系列廟會活動。該廟內有十一幅畫作出自名畫師潘麗水手筆,增添不小文資價值。  太城宮主委魏鳳珍指出,白河內角地區百年前人口稀少,烏山頭人遷來本地時攜帶城隍爺神尊相隨,後因神蹟顯赫,居民發起建廟。該廟民國前十五年(一八九七)竣工後,因奉祀城隍爺與太子爺,故由二神明各取一字命名為「太城宮」,為當地信仰中心。歷經多年歲月摧殘,因廟中壁畫剝落、梁柱腐蝕,故於民國四十七年覓得現址新建廟宇,七十四年由里民魏秋香出資增建。  魏鳳珍說,去年因廟堂漏水,她與堂妹魏千芸斥資八百萬元資助整修,並邀請知名廟宇彩繪畫師蔡龍進為廟宇整體重新彩繪。蔡龍進勘查時,發現內殿七幅橫幅與四幅大幅壁畫雖未留名,但依其人物特色及匠師筆鋒考究,確認為其老師全國民族藝術類薪傳獎大師潘麗水作品。經請示城隍爺,廟內舊壁畫彩繪及什家將雕塑將依原樣保留,僅修補掉漆處就可。  太城宮副主委魏榮俊與總幹事魏文章等人表示,該廟建廟迄今尚未辦過建醮及謝土儀式,今年與鄰近的福德祠、三山宮聯合舉辦謝土祈安三朝清醮,安排有平安宴、廟口演藝文化與知名演藝人員表演,廣邀善眾大德參與。

Read More

男駕車自撞山壁 死因待查

一名四十多歲男子駕車在台二十線左鎮段自撞,不幸身亡。(記者黃文記翻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一名四十多歲的江姓男子十一日近中午開車行經台二十線左鎮段,下坡通過連續彎道後,突然失控往右側擦撞山壁擋土牆,再撞上路燈桿後停下,經送醫後不治死亡。警方調查該男子未酒駕,也沒有明顯外傷,檢方相驗後將擇日進行解剖以確認死因。  新化分局調查,江姓男子於十一日上午十一時許駕車從玉井方向駛來,經台二十線往新化方向前進,在二十八點五公里處突然偏離車道,擦撞山壁擋土牆、路燈柱後停下,車頭半毀,人困在車內。  警消獲報後緊急到場將江男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宣告不治;事後調查他無特別病史,酒測值為零。  警方根據江姓駕駛車上的行車紀錄器顯示,該車行經下坡路段時車速並不快,但過彎未轉,反而直接往外側方向前進,接著就擦撞山壁擋土牆,再撞上路燈柱。  據指出,該件車禍有可能因駕駛一時恍神發生自撞意外,雖看似撞擊力道不大,駕駛也無明顯外傷,確切死因有待檢警相驗、解剖後進一步釐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