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產 增4技術5保存者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市政府召開無形文化資產審議會議,審查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決議新登錄「泥作」、「大木作」、「剪黏泥塑」與「王船建造與修復」等四項文化資產保存技術;新增「呂新義」、「吳權坤」、「陳天平」、「王武雄」與「陳天平」等五位保存者。文資處將針對這些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傳習推廣,讓更多人認識。  文資處表示,「泥作」屬傳統建築技術與知識。呂新義自十二歲習藝,熟悉砌磚、抹灰壁、灰(土)漿打底、上白灰、泥作堆花、洗石子等工法,,歷年曾參與台南大天后宮、南鯤鯓代天府、打狗英國領事館等修復工作。  「大木作」為古蹟、歷史建築修復保存中不可或缺之傳統技術。吳權坤十六歲學習木作工藝,熟知傳統民宅、傳統廟宇與日式建築的新建與修復工法;陳天平十三歲學藝,十七歲出師,對拆解修復及構件加工有關之知識和技術有充分掌握。二位大木匠師均曾參與國內諸多重要古蹟的大木工程,如吳權坤曾參與開基武廟、南鯤鯓代天府修復工程,近期完成旗津天后宮修復;陳天平曾參與台南大天后宮、霧峰林家宮保第、開基天后宮等修復工程。  「剪黏泥塑」常見於寺廟建築,為屋頂、壁堵上之重要裝飾。王武雄自小跟隨父親習藝,具備傳統剪黏、泥塑所需之選料、塑胚及黏貼技術,作品數量豐富,成果獲肯定,歷年曾參與台南府城隍廟、台南大天后宮、金華府等修復工作。  「王船建造」為迎王祭典中不可或缺的技術,亦是古帆船、王船文物保存與修復所需的重要技術。陳金龍十三歲學習造船,並受聘為各地廟宇建造王船、法船,其所製王船型制優美,結構堅固;此外,金龍師亦以其熟稔的木製船技術進行王船修復,如安平妙壽宮的百年王船「金萬安號」。

Read More

〈生技產業專刊〉益生菌新啟示(之一)

■譚健民  基本上,腸道菌群在人類健康上的效益已受到為數不少的臨床醫師的關注,由眾多的臨床研究文獻報導也已證明腸道菌群對於維護人體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200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特別將「益生菌」定義為:『所謂「益生菌」是指在攝取一定「適當足量」腸道菌群的特定菌株之下,能夠對人體產生有益健康效應的「活生生的微生物」而謂之』。換言之,益生菌不僅是一種活生生的微生物,但必需要在擁有一定足夠適量的菌數之下,才會對人體腸道健康產生健康裨益的效應。  理論上,正常人類腸道有三大類腸道菌群,其中包括有益菌(即益生菌)、有害菌(即病原菌)以及伺機性病原菌(即條件性致病原菌)。在臨床實務經驗上,某些特定益生菌已被證實對人類生理功能擁有某些程度健康的益處,而一旦腸道菌群發生腸道菌群失調(gut dysbiosis)時,也唯有適當足量的益生菌攝取,才能扮演好矯正腸道菌群失調的重要角色。  事實上,不只好菌與壞菌都會為了自身能夠在腸道中生存而互相競爭,亦即好菌不僅只是為了要抑制壞菌附著在腸道黏膜上,而也與其他不同屬種的好菌之間,也會為了生存而互相排斥;換言之,在益生菌的攝取上不是攝取越多菌株屬種,才會對宿主健康影響更有所?益的。此外,益生菌本身還具有某些不可或缺的代謝功能如作為必需營養素及維他命的來源,以及幫助從食物中萃取能量與營養如短鏈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與氨基酸。 益生菌、病原菌與伺機性菌的互動關係  在平時,一般伺機性菌對人體宿主健康是無害的菌種,但一旦個體本身出現嚴重營養不良、或免疫抵抗力降低,甚至體內腸道菌群生態環境出現失衡現象時,這些伺機性菌就會因而轉換成為有害的病原菌,並進一步危及宿主的健康。  根據細菌生理學的研究,大約有100萬億(100 trillions)細菌生活在人類的身體內部尤其是腸道內,而益生菌中的乳酸桿菌屬及雙歧桿菌屬就佔據人類腸道菌群的90%之間,而其他病原菌如沙門氏桿菌、葡萄球菌、病原性大腸桿菌以及腸球菌等的總比率則不到10%。理論上,健康人腸道不同菌群是按著一定比例存在的,也由於如此才能維持腸道菌群固有的動態平衡。換言之,腸道內益生菌菌株數必需要佔有絕對大多數的優勢,才能使有害菌處於被壓制的狀態。因此,為了讓身體能處於最佳的健康狀態,則腸道菌群中的好菌與壞菌的黃金比率,應為好菌佔有85%,而壞菌則僅佔15%(或約6:1),而唯有在此比例之下,益生菌才能有足夠數量來抵制病原菌,並能進一步保護人類腸道健康。此外,由外所攝取的益生菌必需要能全數黏附在大腸黏膜表面上,才能夠發揮其特有的生理功能,不僅能與病原菌相互競爭腸內養分,並抑制病原菌在大腸黏膜上著床的黏附力;此外,益生菌本身亦會產生抗菌素(bacteriocin)來殺滅病原菌,甚至益生菌可刺激黏膜上一系列細胞因子的下調影響,來達到激發局部黏膜的免疫功能作用,以至於增強及促進宿主固有的免疫力功效。  近些年來,由於DNA測序技術(DNA sequencing techniques)的介入發展,如最被常用的腸道菌群16S rRNA 測序(Sequencing of 16S rRNA)試驗,也明確的顯現出腸道菌群本身的複雜性以及其多樣性的功能。由此得知,腸道菌群間的組合變異所導致腸道菌群失調,不僅與某些常見胃腸疾病有關,而腸道菌群失調在多種胃腸道外器官的致病機制中,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如今最常被涉及到的議題包括有腸-肝軸、腸-腦軸、腸-腎軸、腸-皮膚軸甚至腸-代謝軸等的致病機制有所關聯。(待續) (作者為宏恩醫療財團法人宏恩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Read More

力挺黃偉哲 全市商圈獻花

市長黃偉哲積極行銷肉燥飯但馬國女大生命案發生後被諷「只會吃」,台南市商圈聯合會總會長胡神賀則號召全市所有商圈獻花,還大讚幸虧有府會雙長幫忙度過疫情難關。(記者吳孟珉翻攝)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台南市肉燥飯爭霸賽舉行在即,市長黃偉哲積極行銷肉燥飯,但馬國女大生命案發生後也因此被網友譏諷「只會行銷吃的」。在地業者則以行動力挺黃偉哲,台南市商圈聯合會總會長胡神賀不但號召全市所有商圈獻花,還大讚幸虧有府會雙長幫忙度過疫情難關。  為了推廣平民小吃的肉燥飯,黃偉哲不但與高雄市長陳其邁PK炒熱話題,連Line都跟進,舉行哪個縣市肉燥飯最美味的票選。沒想到的是隨後發生馬國女大生命案,讓全國譁然,也讓黃偉哲頓時飽受批評,網友負評排山倒海,甚至在PTT貼文梗圖,譏諷黃偉哲只會行銷吃的,沒空拚治安。  對此,黃偉哲表示,有不足處會檢討改進,但市政是多元的,不論是治安、觀光、農特產品推廣、美食行銷等等,都是市長的責任。  而日前在大同商圈舉辦的「大同卷眷好味市集」上,商圈則是以行動力挺黃偉哲。胡神賀表示,前陣子台南發生重大社會案件,很多新聞要求市長重視治安,甚至有名嘴說重大治安案件發生,市長臉書還在行銷肉燥飯,但重大治安要關心,商家景氣也要關心,年初疫情讓大家過得很苦,好不容易景氣回來,大家要把虧的賺回來,很感謝市長幫忙推一把,持續行銷台南市各項觀光與美食,商圈多少店家很多人在賣這些銅板美食,每一間老闆都有家庭要養,如果市長不行銷,人氣不夠大家都虧損,誰來負擔這些人的生計,希望市長繼續加油,為台南市整體經濟打拚。  胡神賀請全市二十九個商圈理事長全部上台,大家不但拍手表達感謝,他並特別獻花給黃偉哲及郭信良,說「辛苦你了!」更強調「這就是送暖!」

Read More

載人太空船發射 Discovery今直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NASA的SpaceX載人1號任務,因天氣因素,延後至台灣時間11月16日週一早上6點至9點從NASA甘迺迪太空中心39A號發射台,Discovery頻道也將全程LIVE直播,見證未來商業太空旅行新篇章。  為見證NASA和SpaceX將發射獵鷹9號運載火箭和天龍號太空船,將載人1號(Crew-1)任務的太空人送上國際太空站的歷史性一刻,Discovery頻道將全程同步直播。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成大科創中心指導 新市國中師生DIY太陽能仿生獸

成大科創中心到新市國中推廣能源科學教育,教導學生製作太陽能仿生獸。(記者林相如攝) 成大科創中心啟動「能源科技實驗列車」,首站到南科園區旁的新市國中,除進行能源教育講座,也指導學生製作太陽能仿生獸,希望透過實際動手做,對太陽能與相關機械原理有更深入的認識。  新市國中校長薛英斌表示,因學校緊鄰南科園區,對於科技教育的推動相當積極,除南科管理局會提供相關協助外,遠東科大也會有專家前來指導學生,如今成大科創中心的能源科技實驗列車也以該校為首站,非常難得,也感謝成大教授陳維新帶領團隊入校進行能源教育,啟發師生對能源科技更深入的了解。  而成大這次推出的能源科技實驗列車,除了到新市國中教導學生有關能源科技的知識,包括光能如何轉換成電能,及電能如何驅動機械裝置與機械如何組合成仿生獸等,除了專業的解說外,更讓學生實作體驗,大家拿著仿生獸零件,在成大團隊指導下逐一進行組裝,最後放在太陽下,看到仿生獸動了,都相當開心。  另外成大科創中心團隊,也對新市國中的老師進行師資培訓講座,指導老師如何在課堂上教授學生相關能源科技的知識與技巧,希望讓師生同步學習,讓學校的能源科技教育更落實,對於未來相關科技人才的培育有更多的貢獻。 (記者林相如攝)

Read More

亞姐選拔最佳笑容 亞果碼頭登場

「二0二0亞洲小姐」台灣區總決賽十五日於亞果遊艇碼頭進行最佳微笑獎評選,十八名晉級總決賽的佳麗亮麗登場。(亞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二0二0亞洲小姐」台灣區總決賽十五日於亞果遊艇碼頭進行最佳微笑獎評選,十八名晉級總決賽的佳麗登上遊艇感受海洋的魅力,展現最佳顏質與典雅氣質,其中最年輕的僅有十六歲。  亞洲小姐一九八五年首次舉辦,這是亞洲地區最具權威的選美盛會,並始終位列全球選美賽事前四席,三十多年來發掘眾多閃耀明星,包括賴琳恩、黎燕珊、利智、朱慧珊、伍詠薇、葉玉卿、楊恭如、陳煒、劉伊心等。 今年比賽由亞洲衛視所舉辦,台灣賽區總決賽將於二十五日於高雄漢來巨蛋宴會廳舉辦,經篩選後總共有一0五人入圍複賽,最後有十八名佳麗脫穎而出晉級總決賽。昨日進行最佳微笑獎評選,二0一九年亞洲小姐台灣賽區冠軍楊璨如以及完美女神翁子涵也現身活動會場加油打氣。  台灣賽區主席郭鎮豪表示,亞洲小姐賽事推動並不因疫情停頓,更藉由選美活動創造更美好的人事物,用美的事物振興觀光、溫暖人心,感謝亞果遊艇熱情支持,讓佳麗們登上遊艇進行最佳微笑獎項評選活動一同感受海洋的魅力,將台灣的美與正能量推向世界!」 主辦單位表示,第三十二屆亞洲小姐台灣賽區競選勝出的冠軍將可獲得的獎項包括了各項獎品、皇冠配飾、醫美尖端課程,可說是名利雙收,還有機會獲得亞洲衛視培訓,如進到亞洲小姐大中華區決賽,更可獲得亞視的經紀約,並參加十二月間全球總決賽爭奪冠軍,全球總冠軍可獲得價值二千五百萬日元位於「日本沖繩」私人海灘別墅一套。

Read More

美研究:缺維生素D染疫風險增77%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又再升溫,且隨著氣溫一路下滑,又將進入冬季流感好發期,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引述最新研究建議,營養可能會是影響染疫的一大關鍵,除了做好防護,提升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  根據最新發表研究顯示,營養可能會是影響染疫的一大關鍵,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引述9月《美國醫學會雜誌網路開放版》研究指出,相較於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足夠的人,維生素D缺乏者其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增加77%,有著極高的相關性。  研究由芝加哥大學Meltzer教授團隊分析了489位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患者的電子健康記錄,發現缺乏維生素D的受試者中有22%感染新冠肺炎,但維生素D濃度足夠者只有12%染疫。  研究也發現,缺乏維生素D會使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陽性結果風險升高77%,相較我們認知有較高風險的老年因素,檢測陽性的可能性僅升高6%。  研究推論,過去已發現維生素D可增強先天免疫力,因此可能可減少COVID-19的感染和傳播;另外維生素D可調節後天免疫功能,清除病毒並減少發炎反應。  不過,依據台灣2013-2016年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結果,若加總「缺乏」及「邊緣缺乏」盛行率來看,男性13-44歲及45歲以上,血液中維生素D不足比率分別將近6成及4成,女性更高達8成及6成,是國人最缺乏的維生素!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成大醫院家醫部主任吳至行表示,國人維生素D攝取建議量,1~50歲為每日5微克,51歲以上為10微克。而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主要來源是經由曬太陽於皮膚表面自行合成,建議選擇非正午時分,露出臉部及全部手腳,經由陽光照射約10-15分鐘,即可產生約800-1000 I.U.的維生素D,冬天或北部地區則須增加2-3倍時間。  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蔡佳君也建議,輔以飲食補充所需,例如鮭魚、鯖魚、旗魚、鮪魚、大比目魚等富含較多脂肪的魚類、魚肝油、雞蛋(蛋黃)、添加維生素D的乳製品如牛奶、起司等;植物性來源如菇類(經日曬)、藻類等也有少量的維生素D。

Read More

7旬翁 2起死亡意外 天冷溫差大 金山泡湯猝死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一名七十九歲老翁與友人十五日上午到新北市金山區磺港公共浴室泡湯,獨自在男湯區泡湯時被發現昏倒到浴池內,身體已呈現僵直,經報案送醫搶救仍告不治;警方初步了解,老翁有心血管病史,疑可能天冷泡湯導致猝死,並報請基隆地檢署相驗。  警方調查,住基隆七堵區的七十九歲陳姓老翁十五日上午與友人相約至新北市金山磺港公共浴池泡湯,一群人先在戶外湯池泡腳,後來陳翁獨自走到男裸湯區泡湯;不久友人見陳翁未出來而進入男湯區查看,赫然發現他昏倒在池內且臉朝下身體僵直,友人驚覺有異,與多名民眾合力將他從水裡拉上浴池邊,立即報案。  救護人員到場,緊急將老翁送到台大金山醫院,經一小時搶救後仍宣告不治。警初步了解,陳翁患有心血管病史,研判因天冷泡湯時溫差大引發身體不適導致猝死。

Read More

50位創造改變者 我國衛院長入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美國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成立50週年,特別選出50位「創造改變的人」傑出校友,表彰在公共衛生領域中有傑出服務和卓越貢獻的校友。國衛院院長梁賡義獲頒此殊榮,極具代表意義。  美國華盛頓大學公衛學院選出50位公衛領域的傑出校友,不僅是領導者、開拓者,也是教育者及創新者。國衛院表示,梁賡義院長是國際頂尖的生物統計學家,以共同開發公衛研究中廣泛使用的「廣義線性模式於縱向資料分析」分析方法而聞名,當中發展出來之廣義估計公式廣為公衛領域的專家學者所使用,是一套相當實用的統計工具。  在過去的10年中,梁賡義從研究學者的身分轉換為我國醫藥衛生研究發展的領導角色,不僅在擔任國立陽明大學校長期間,為國內培養許多公衛領域的優秀人才,在2017年底至國衛院擔任院長時,則著重於以提升臨床和公衛學術研究的品質,同時充分發揮國衛院身為我國「任務導向」研究機構的角色,協助政府在新冠肺炎(COVID-19)防疫期間進行防疫研究。  其中,由於梁賡義出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組長,協助統合國內各界在新冠疫苗、藥物及快篩試劑的發展方向,成為政府對抗此波疫情最堅實的後盾。

Read More

官田青農友善耕作 市長打氣

市長黃偉哲參訪官田「陳田農場」,體驗採玉米筍,行銷友善耕作農產品。(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官田報導  曾是科技新貴的陳泰安,目前轉型為官田區的青農,經營一點八公頃獲綠保標章的友善農田,種植稻米及玉米等,市長黃偉哲十五日前往陳泰安的「陳田農場」,協助行銷友善耕作的農產品,呼籲大家踴躍購買,讓環境友善、農業永續。  黃偉哲昨天上午十一點,在農業局長謝耀清陪同下,造訪陳田農作,立委郭國文、市議員尤榮智、陳秋宏等也到場,深入了解友善耕作的農產品及生態環境,黃偉哲並走進玉米田,協助折掉小玉米,以採收玉米筍,因沒有使用化肥、農業及除草劑,相當安全,黃偉哲現場吃起玉米筍,大讚香甜好吃。  黃偉哲表示,陳泰安原本是科技新貴,五年前不捨父母親穿梭農田的辛苦,毅然辭掉高薪工作,返鄉接下農務,並以「綠色保育標章」理念耕作,希望能保護水雉,如今經營一點八公頃的農田,除綠保標章外,今年零點八公頃的農田,也獲得慈心的有機認證,對生態保育的投入,可說是用心良苦,也呼籲大家給予這些友善耕作的青農大力支持,踴躍購買他們的農產品,除了吃到美味外,也能吃到健康,更可以協助環境生態的保育。  農業局表示,目前台南市共育成一千五百六十二位新農人,其中官田區有四十七位,陳泰安則經營一點八公頃的農田,一公頃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耕作,營造昆蟲、鳥類、保育類動物共享的「綠色保育田」,零點八公頃則通過有機認證,農作物有水果玉米、玉米筍、水雉米、有機水雉日曬米等,安全無虞,可讓消費者安心購買,吃得健康。  農業局更呼籲大家支持友善耕作農產品,也邀請企業踴躍認購,讓默默耕作的小農,持續為生態及安全農產品努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