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低潮 潘政琮目標東奧

旅美高球好手潘政琮今年前幾個月陷入低潮,直到大學隊友點出姿勢問題才突破瓶頸。(中央社) 中央社∕新北28日電 旅美高球好手潘政琮今年前幾個月陷入低潮,直到大學校隊隊友點出姿勢問題,才突破瓶頸,潘政琮今天喊話,希望能在明年東京奧運打出好成績。 「今年一開始打得滿掙扎的,從1月開始到9月,都在低潮。」潘政琮今天出席媒體見面會,回憶起那段日子,從擔憂媽媽的健康,到憂心自身安危,讓他心態變得脆弱。 潘政琮今年7月底邀請數名大學校隊朋友觀賽,朋友發現,潘政琮打球站姿和推桿姿勢變得駝背,影響揮桿順暢度以及穩定性,意外幫助他找出問題癥結點。

Read More

柯瑞2500記三分球達標

柯瑞完成生涯2500顆三分球里程碑。 (路透)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美國職籃NBA金州勇士球星柯瑞今天出戰芝加哥公牛,完成生涯2500顆三分球里程碑,不但是聯盟第3人,還是史上最快,柯瑞最後靠隊友李的三分球絕殺,率勇士以129比128勝出。 勇士隊今天上半場以60比56領先,而公牛第三節轟下41分,以97比93反超,柯瑞決勝節率領勇士隊反攻,先是在倒數46秒時完成3分打,追成2分差,隨後隊友盧尼上籃,扳平戰局。 不過,公牛在僅剩5秒時,靠著拉文跳投,再度取得2分領先,但勇士仍未放棄,李在倒數2.3秒時接獲盧尼傳球,飆進關鍵三分球,幫助勇士以1分險勝,開季首勝到手。 柯瑞今天攻下全場最高的36分,外加2籃板、6助攻,其中三分球15投5中,在首節還剩1分鐘時,投生涯第2500顆的三分球,成為繼米勒、艾倫之後的第三人。

Read More

悍將簽下傑斯 備齊5洋投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中職富邦悍將隊今天宣布簽下尼加拉瓜籍投手傑斯,為新球季第5名洋將,傑斯具美職大聯盟資歷,領隊蔡承儒表示,年底球團就超前部署準備更多洋將人選,盼用充沛戰力迎接新球季。 悍將隊今天宣布與32歲右投傑斯完成簽約,傑斯2006年起在美職新人聯盟展開職業生涯,2013年首度登上大聯盟,2015至2019年間,陸續在費城人、響尾蛇、水手、紅人及天使等球隊出賽。 傑斯大聯盟6年資歷,累積142場出賽、投288.1局,曾拿15勝、有204次奪三振紀錄,防禦率4.71。2020年季末加入墨西哥太平洋冬季聯盟,5場先發拿下3勝,防禦率僅1.57,近兩場先發都投超過7局,更在16日先發出賽投8局無失分拿下勝投,預計再投一場先發結束賽事後,即來台參加春訓,備戰明年中華職棒賽季。 悍將領隊蔡承儒表示,經過球團長期觀察,傑斯的直球相當有威力,同時也有不錯的變化球角度,近期表現也相當優異,因此決定邀請入隊,厚實整體實力。 悍將隊洋投索沙、羅力為複數年合約,先前再與邦威續約,並簽下具美職大聯盟和韓職經驗的多明尼加籍投手納恩斯,今天簽下第5名洋將。

Read More

玩皮高手工作坊獲藝fun券加持

疫情讓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玩皮高手工作坊生意受影響,還好有藝fun券、振興券稍解學員生計。(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各行各業,許多活動因此取消,以身障者為主的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玩皮高手工作坊生意大受影響,專案管理林綉玲指出,還好有振興券、藝fun券加持,讓工作坊稍有收入,身障學員維持家計。 位在西港區的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玩皮高手工作坊,除開辦職訓課程,讓身障者學得一技之長,學成後也會協助產品行銷,或是開業,主要以品項有皮雕、帆布袋等產品。 林綉玲表示,工作坊除了實體店面外,還會到各地擺攤銷售,讓學員們增加收入,但今年遇到疫情,許多活動都取消或延後,一時間無處擺攤,加上害怕群聚效應,不管店面或是外場都沒了,身障學員們苦不堪言。 專案管理陳怡君見到學員們急得像熱鍋螞蟻,就在藝fun券開放申請,立即通知學員,並爭取工作坊列入適用店家,讓學員手作的商品可以銷售,稍有收入進帳。陳怡君說,原本預估振興券、藝fun券的收益僅有六萬元,沒想到疫情解封後,帶來商機使實際效益多了三倍。 林綉玲指出,配合藝fun券、振興券推出優惠折扣吸引買氣,最受歡迎的單品是皮帶、錢包等,由於使用期間到月底,歡迎還沒使用的民眾前來挑選。

Read More

寒流明報到 農業局提醒農漁牧防寒

寒流將報到,洋香瓜、西瓜可設置隧道棚防風、防寒。 (記者陳佳伶翻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入冬首波寒流將來報到,卅日起到明年一月二日受寒流影響,氣溫將明顯下降,南部及花東氣溫僅十度左右,農業局說,目前棗子正值產季,鳳梨、番石榴、木瓜、洋香瓜、小果番茄等正值生長期,虱目魚、石斑魚不耐低溫,都可能發生寒害,提醒農漁民應事先做好防寒措施。 農業局提供農漁畜牧業防寒害措施,果樹方面,棗子、香蕉、木瓜、番石榴等已屆採收者,應加強果實套袋、全株包覆及表土覆蓋等防寒設施;鳳梨等正值生長期,應增施鉀肥、鈣肥,增加作物耐寒力;寒流過後,在葉面上噴灑低濃度氮肥等營養液,促進植株與果實恢復生長,一旦有受害,應修剪受害枝條、葉片及疏花、疏果。 較不耐寒的葉菜類蔬菜,可採收應立即採收,未採收應加強畦溝灌水管理;西瓜、洋香瓜可設置隧道棚防風、防寒;小果番茄等果菜類,應適當提高土壤溼度、避免土壤過度乾燥,以達保溫效果。 農業局說,漁業方面,較不耐低溫的養殖物如虱目魚、石斑魚等,應加強寒害防範措施,在魚塭北側搭蓋防風棚,加強越冬溝保溫、防寒及加溫等設備;低溫期儘量避免擾動水體或驚動魚塭內魚群,應暫停投餌及不要無謂地開關水車。 在氣溫回升、暖和,視情況再酌投飼料;如因低溫造成魚隻死亡,應清除及適時消毒處理,防止水質惡化。 畜牧方面,要加強仔畜禽的保溫以及管理,設置擋風設施,隨時注意畜禽舍溫度及溼度,保持通風環境並防範冷風侵襲。 農業局長謝耀清提醒,倘有災情出現,立即向土地所在地公所通報,以儘速協助農民復耕復建。

Read More

改善睡眠障礙 學鬼滅炭治郎集中呼吸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熱映電影「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劇中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就是一些乘客及車長為了做好夢,不惜幫鬼(下弦─魘夢)做事。衛福部苗栗醫院心理師余錦星指出,不管在影片或是現實中,人對美好的嚮往都不會改變,相對期待能睡好更是所有物種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目前臨床上常見的睡眠障礙有─難入睡、易中斷、早醒、睡眠品質不佳,久睡後仍感到疲憊、惡夢連連等類型。 余錦星心理師表示,睡眠障礙可能受到環境、疾病、情緒、藥物、飲食、年齡、生活作息等的單一或多重因素影響所導致。短暫睡不好,不叫做睡眠障礙,但長期睡眠差,可能就會對身心造成影響,讓人感到疲憊、專注力不好、記憶力變差,情緒變得暴躁、焦慮、憂鬱,血壓變高、免疫系統下降等等的問題出現。 余心理師說,要改變睡眠的問題,一定要找出原因,才能有效處理及改善。建議可先嘗試做自我檢視,調適生活環境及習慣,例如放慢生活步調、午後不要攝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適當運動、減少3C產品使用、午睡不要睡太久、晚餐不要吃太飽,及攝取適當含有色胺酸、維生素B、鈣、鎂等飲食。 余心理師建議,平時空閒時也可多做電影中炭治郎的集中呼吸─先專注於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感受吸氣時空氣在鼻孔進入體內,呼氣時氣體由鼻孔竄出的感覺,輕鬆的吸氣,慢慢地吐,之後漸漸把呼吸速度放慢,直到心裡感到平靜,到達放空的狀態。常練習,之後在睡前使用必能帶來效果。但上述活動無效或是效果不好時,提醒還是找專業人員協助與治療,藉由心理諮詢或藥物輔助來改善睡眠的困擾。

Read More

微醺、宿醉駕車 危險性更高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醫師提醒,酒後駕車神經反應會變遲鈍,特別是微醺酒駕還有隔夜宿醉,危險性更高,許多悲劇往往就在那反應變慢的0.1秒時發生。 台灣外傷醫學會前理事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災難醫學科主任簡立建醫師指出,酒後駕車面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會減慢,許多悲劇往往就在那反應變慢的0.1秒時發生。 簡立建進一步表示,根據台灣外傷醫學會所蒐集登錄的外傷資料顯示,從酒測值數據中更觀察到,微醺狀態酒駕最危險。 歲末年終聚會多時,急診室因酒駕肇事受傷的傷患也會增加,且多半外傷情形也較嚴重。 他說明,酒是中樞神經抑制劑,酒後情緒會亢奮、自信心增強,多數人會高估自己判斷能力,反而誤判情勢造成體傷。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醫師方冠傑指出,許多人則認為飲酒後只要「睡一覺」,就能把酒精代謝乾淨,頭不暈就等於沒事,馬上開車上班,殊不知一個晚上酒精還是完全代謝完畢,乙醛要代謝乾淨起碼要24小時,宿醉不小心就觸犯酒駕的法律責任。 方冠傑強調,喝多喝少不能靠感覺,一般人會認為飲酒完後,可多喝些蜂蜜水,或是運動,就能幫助新陳代謝,但事實上「酒精攝取量」才是飲酒量多寡的關鍵。 據指出,酒精在進到人體內後20%會由胃吸收,80%由小腸吸收,後續酒精進入肝臟後,會被代謝成乙醛,再接續代謝成乙酸,最後則是代謝成二氧化碳跟水,二氧化碳的排出透過肺,水則是從腎臟排出。 方冠傑指出,有患者喝酒後出現腸胃不適來求診,皆表示自己並沒有喝很多或是很烈的酒,其實酒精攝取量才是會不會喝醉的關鍵。

Read More

新聞稿遭扣壓 法官控院長侵犯審判獨立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最高法院刑一庭法官黃瑞華質疑最高法院「扣壓」合議庭新聞稿,並修改新聞發布要點,侵犯審判獨立。最高法院二十八日指出,新聞發布屬「司法行政」事項,未涉及合議庭審判核心,也不影響主文公告時間。 黃瑞華投書媒體指出,前年初她承審台中后豐大橋再審案,新聞稿被時任最高法院院長鄭玉山「扣壓」,行政人員不敢貼出判決主文公告。但依當時新聞發布要點,合議庭只要決定發布新聞稿,就可依流程發布,不須經官長、院長核閱。 最近的微罪撤銷假釋案,最高法院各庭於大法官會議上月做出七九六號解釋後,各庭陸續做出多件裁定,刑一庭十一月十一日也對簡姓被告的假釋撤銷異議案做出裁定,並於公告時決定發布新聞稿。 黃瑞華說,現任最高院院長吳燦當時以「對刑一庭判決結論,院內有不同意見,外部的法務部也不同意,如果以最高院名義發布新聞稿,他要負責」為由,拒絕發布該新聞稿,已違反原新聞發布要點。 最高法院昨日回應,指最高院審判新聞稿雖先由合議庭製作,但仍以最高院名義發布,流程屬「司法行政」,不涉審判核心,也未影響裁判主文公告。  

Read More

深入節能與食安 南台獲報導首獎及評審獎

南台資傳系老師梁丹青(右三)指導兩組學生團隊,製作節能減碳、食安問題等新聞報導,分別奪得科學新聞報導獎之首獎與評審獎。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資訊傳播系老師梁丹青指導兩組學生團隊,製作節能減碳、食品安全問題等新聞報導,內容探討空氣汙染及常見造成食物中毒原因,傳遞正確知識,深受評審肯定,分別奪得二0二0科學新聞報導獎之首獎與評審獎。 南台獲得科學新聞報導首獎「節能減碳、綠色生活、對抗氣候變遷」作品,是由南台資傳老師梁丹青指導學生羅佳紜、楊佩蓉、蔡汶廷、羅子晴,劉真清等五人採訪製作環保科學新聞報導。內容從專家、青年人及銀髮族的角度,探討隨著空氣汙染PM二點五的問題日漸嚴重,民眾改騎電動車是否更環保? 目前電動機車行駛時「零排放」,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不會噴出濃臭黑煙,也不會製造細懸浮微粒,深得年輕與銀髮機車族青睞,對環保與永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另件由梁丹青指導鍾謹鴻、鄭淳之、劉芷如、張語涵四位學生,針對近年來食品安全日益嚴重問題,採訪製作「食安時代、食在安心」作品,榮獲評審獎(第二名)。作品以貼近生活的方式,將食安科學知識帶給觀眾。新聞作品以科學角度來分析民眾很常碰到卻不夠了解的問題「食物為什麼會腐敗?」來切入食品安全主題,讓大家明白常見造成食物中毒原因。 南台校長盧燈茂希望在新媒體的時代,學生能透過更多的科學新聞報導,讓更多人獲取科普知識,並提升科學素養。

Read More

路口違規大執法 今起連三天

南市警方29日起連3日進行大執法,加強取締交通違規。 (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南市十二月間連續發生多起交通事故死亡案件,南市警交大分析成因,大都以汽機車未依規定轉彎、違反號誌及路口未禮讓等,為防制未依規定轉彎或違反號誌行駛造成交通事故,南市警方自廿九日起將連續展開三日大執法,期能有效加強路口安全、維護行車秩序。 據交大統計,今年一至十月路口事故佔傷亡事故總數約百分之六十五點八,而路口因行車動線交織機會多,也使交通事故比例大為提高。十二月間南市連傳多起死亡車禍,警方分析肇因後,將針對未依規定轉彎、違反號誌管制、騎機車未戴安全帽、無照及酒駕等違規加強執法。 交大警方表示,考量本市交通運輸特性,私人汽機車使用率高,也提醒駕駛人建立正確的防禦駕駛觀念,提升危險感知能力以利及時反應警方也羅列機車轉彎原則供民眾參考,機車騎士如從單一混合車道道路欲左轉至多車道道路,需先打方向燈,始可左轉進入指定車道(機、慢車道或混合車道)。行經設有待轉區路口務必待轉、如遇多車道內側禁行機車時,而該路口未設待轉區,仍需強制二段式左轉。 如單純路口,各行向均為混合車道時,可打方向燈左轉。右轉部分不論任何車道,機車應於轉彎路口前打方向燈,走最外側車道再轉,並注意行駛時勿超過邊線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