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三車禍 曳引車司機夾死車內

國道三號北上90.4公里車禍,曳引車司機卡車內身亡。(竹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國道三號北上九十點四公里處竹林交流道附近,廿一日晚間一輛載運二輛賓士新車的曳引大貨車(半拖車)與二輛自小客車發生碰撞,大貨車四輪朝天,駕駛一度卡在車內,救出時已身亡,其餘五人輕傷送醫無礙,目前皆已出院,確切的事故發生原因國道警方調查中。 消防局表示,廿一日晚約八點四十四分獲報,國道三號九十點四公里寶山路段發生車禍,派遣寶山、竹東、二重及竹北分隊共十車十九人趕往搶救,其中,大貨車四輪翻覆,男性駕駛卡在車內,當場失去呼吸和心跳,經破壞車體後將他救出,但已當場身亡未送醫。事故現場另有三男二女受到輕傷送醫。現場一片混亂,多輛拖吊車獲報到場逐一載運離開現場,晚間十一點半左右恢復通行。 高公局北區交控中心說,載運新車的大貨車翻覆佔用整個北上車道,所載運的二輛賓士新車也甩出車外,警方立即封閉全線車道,造成後方回堵約二公里,高公局立即成立緊急應變配合小組,請用路人提前改道行駛,改走國一,或可由國三北向竹林交流道出口下去, 再由竹林交流道入口進入。

Read More

噴霧洗手器進化 可自動測溫

自動噴酒精的洗手器,加裝體溫感測器,消毒和量體溫可畢其功於一役。(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隨著疫情升溫,防疫用品每日不可或缺,市面上陸續出現很多「防疫神器」,像目前口罩族最喜歡的三D立體口罩支架,幫助戴口罩時呼吸更順暢。另一種自動噴霧洗手器還附體溫測量裝備,手噴完,溫度也量了,大大節省人力。 口罩流行期,馬上就有商人想出可掛精油的口罩,前一陣子流行還口罩吊飾,可將口罩如同眼鏡般的掛在脖子上,有的還可很奢華的加上BLING BLING的施華洛世奇鑽。 這兩天疫情加重,人人口罩不離口,戴久了呼吸不舒服,戴眼鏡的人還會起霧,於是就有人發明一種可將口罩撐起來的支架,稱為三D口罩立體支架,讓鼻子和口罩之間產生一點距離,呼吸起來空氣比較「大港」,呼吸也不會那麼窘迫,上週在萊爾富販售時一個才二十九元,被視為CP值最高的防疫神器。 三D立體矽膠口罩支架一個才二十九元,卻大大改善呼吸狀況。(記者陳俊文攝) 這種口罩輔助設備,上網仍可買到,顏色眾多,材質強調是食用級矽膠,但售價一下子變成一百元一個。 現在到每家店,至少要有一個人幫忙量體溫,一個人噴酒精,預算多一點的會購買自動噴霧洗手器,民眾洗手自己來,但測量溫仍需一個人。自動洗手器過去儘止於噴酒精,最近出現一款更厲害的,它在噴頭近設計一個感應器,可同時測量體溫,等於是噴酒精和量體溫都不用人力,只是造價一千五百元,有人嫌貴。

Read More

勞損腰痛 中藥外敷針灸緩解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勞動時,常用同一側肩扛重物、長期彎腰工作等,都是形成慢性腰部勞損的原因。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說,中醫治療以舒筋活血、溫經通絡為主要法則,透過中草藥的外敷及熱敷熏洗,加上針灸,使氣血流暢、消除疼痛,症狀減輕後要增強腰肌力量,就能減少腰痛復發的機會。 曾裕芳說,在很多職業病中,腰痛占了相當大比例。臨床上,常發生於勞動時長期維持不良體位、習慣性姿勢不良,或是腰部曾有急性的外傷史、受撞擊後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腰部反復多次受傷等,都是形成慢性腰部勞損原因。 慢性腰部軟組織勞損,常在勞累後加劇,休息後減輕,並且常與氣候變化有關,治療上以舒筋活血,溫經通絡為主要法則。 他表示,中醫治法上可透過中草藥的外敷及熱敷熏洗,再搭配中藥內服,達到和營活血、行氣通絡、溫經袪濕、補益肝腎等功效;亦可透過針灸,取其壓痛最劇之點「阿是穴」來進行針刺,腿痛者則配合環跳、秩邊、承山等穴來進行針刺;推拿理筋手法,依患者臨床檢查的壓痛點,由上往下進行點穴按摩以改善不適。 他表示,近年來常聽到的小針刀療法,用類似針灸的不銹鋼針,把針尖改為0.8mm的刀刃插入穴道內或骨骼肌肉間,剝離肌肉和韌帶、神經、血管之間軟組織黏連病變,鬆解肌肉,重新改善血液循環,恢復肢體正常生理功能,以達到消除炎症酸痛目的。 曾裕芳表示,大多數疼痛經一段時間後自行好轉,若成因未消除,症狀就會反覆發作;一般人腰痠背痛,多因姿勢不良又缺乏運動,以致脊椎功能失常,造成各部位酸痛,並非疾病引起。建議平時適當的休息,減輕肌肉疲勞,並注意保暖,在症狀減輕後進行壓背肌鍛鍊,以恢復機能,增強腰肌力量,減少腰痛復發機會。

Read More

〈中華副刊〉糖果樹

詩/攝影 吳東興 走進夢幻國度 把童年甜回來   稻草堆翻滾中環遊世界 爛泥巴裡採尋恐龍足印 跟飛奔的雲賽跑 把枯枝拼成鋼鐵手臂   看啊,記憶的土地長出綠樹 綠樹上懸著千奇百怪的時光漩渦 糖果人在歡舞 熟悉的歌聲旋轉旋轉旋轉……

Read More

防中暑 防疫救護員穿冷卻背心

救護人員在大熱天須穿著全套隔離衣,載送疫情患者就醫,冷卻背心可在隔離衣內部降溫防中暑。(消防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國內疫情升溫,南部的氣溫也連日節節高升,消防員在大熱天下須穿著全套隔離衣,載送COVID-19疑似或確診患者到醫院救治,但隔離衣不透風,為預防救護人員救人自己也中暑,台南市消防局提供冷卻背心,輕便的設計、簡易放置保冷袋及貼身穿著,在隔離衣內部達到冷卻降溫效果,也不妨礙執行救護。 消防局說,COVID-19專責載送隊員穿隔離衣不透風,雖保護消防員免受病毒侵害,但體溫快速上升,也讓消防員苦不堪言。出勤的救護車,已分隔為駕駛艙及醫療艙兩部分,為避免病毒氣溶膠透過車內冷氣傳播,將關閉冷氣並開啟對外車窗,防止車內感染,提醒非危急病患者請勿濫用救護資源,有急救需求的民眾,也請體諒救護人員的防疫辛勞。 消防局長李明峯表示,救護人員穿的冷卻背心,原理是透過保冷袋貼身穿著,在隔離衣內部獲得冷卻降溫,同時不妨礙執行救護任務,而保障出勤的救護人員身體健康,才能更大程度的守護全市民的安全。

Read More

〈中華副刊〉〈黑森林幸福華爾滋〉Show我台灣

文/攝影 李燕瓊 當個人的行為影響到國家形象甚至聲譽時,就不純粹只是個人行止了。 所以,當鮭魚之亂登上外媒(比利時媒體用「不可思議」形容改名行為) 我和先生也不解:就只為了吃一頓免費餐而去改父母給予的名字,值得嗎? 在德國的台灣朋友群組裡曾經討論過:很害怕聽到台灣又發生甚麼壞事上了國際熱搜,在海外的我們是多麼努力一心一意維護著台灣的好形象,更盡量在德國朋友間為台灣發聲,只為讓更多德國人認識台灣。 我們戴著女兒寄來的粉紫彩色口罩在街上巧遇市長Michael Benitz,我們保持距離互相問候,市長誇讚彩色口罩很時尚,先生很驕傲地說:Made in Taiwan;當市長知道台灣因為染疫的死亡數字只有個位數時(三月時只有9人)豎起大拇指不可思議地驚嘆道:Unmögliche Mission. (Mission Impossible.) 秀我台灣之一:台灣成功抗疫,全球典範 (義大利媒體《新聞報》(La Stampa)評論台灣防疫傑出,疫情少到像個玩笑。) 2012年7月,我們去了英國外海的Jersey小島避暑,正巧倫敦奧運聖火傳到小島,查理王子夫婦也去視察小島。那天,我奮力擠到人群最前面,終於握到查理王子夫婦的手了,我大聲跟查理說我來自台灣,查理也大方回應:Hello,Taiwan.我接收到四周友情的掌聲;隨後有位年輕人來到我面前說他知道台灣和李安導演,也看過《斷背山》,很興奮地表示一定要去台灣玩一次。 我很感動,在不是國人口袋名單的冷門景點小島上,有陌生的外國人主動跟我說他知道台灣和喜歡李安,更要去台灣玩。 秀我台灣之二:在英國王儲和一群陌生人跟前大聲說「我來自台灣」 繁體中文的中華日報成了我市的街道風景。 不少德國人是錯把Taiwan當Thailand的,所以,我決定要讓更多德國人認識台灣,我開始採訪我市市長、校長、七百年老飯店老闆、設計師、有機店、連鎖超商…等,寫入我的中華日報副刊專欄文章裡,然後,設計師、有機店把報紙裱貼在櫥窗裡,繁體中文的中華日報成了我市的街景之一,經過不看到都難。 也因此,巧遇來我市旅遊的瑞士人,因為報紙而有機會為他們介紹台灣(他們真的不知道台灣在哪裡),更用「愛裡有心」為例,解釋繁體中文才是真正的傳統中華文化─繁體的「愛」裡有個「心」,有「心」,才有「愛」;更有次在街上有陌生人來相認,問我是否就是來自台灣的記者?原來她是設計師的朋友,因為看到那份華副報紙而有了台灣印象。 秀我台灣之三:「愛裡有心」的繁體中華日報成了我市的街景之一 因為不曾刻意,而是當下一種很自然、心安理得的心態去做,但卻因緣巧合有機會為台灣發聲,這讓我更深自警惕:當我離開台灣,我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已經不純粹只是我個人的行止,我已經和台灣連結在一起了。 維護好形象需要很長時間,破壞聲譽卻是往往瞬間,我只想著在海外如何做好一個台灣人的好形象,豈能不謹言慎行呢? (寄自德國)

Read More

北區大陣仗 台南公園防疫稽查

記者陳俊文、林雪娟∕台南報導 北區區公所由區長李皇興帶隊,聯合里長徐富美、警察局和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以五國語言宣導牌,至台南公園及附近外籍餐飲店稽查宣導全程配戴口罩,並要求店家落實外勞、外配的實名制,這也是台南少數簽泰文、印文、英文實名單的區域。 勞工局關懷移工防疫,結合內政部移民署專勤隊及北區區公所,於廿二日前往南火台南車站、台南公園等地派員實地向移工宣導防疫資訊,台灣社團法人萬人協會亦響應捐贈口罩,公私合力一起投入移工防疫宣導的工作。 昨天上午十時,聯合稽查小組備妥中、英、泰、越、印五國語言宣導牌,先進入公園,隨即轉往公園四週專售外籍勞工或新配的超商及餐飲店宣導防疫意識,基本上都還守規矩,僅對一家餐飲開出稽查單,但尚未開罰。 李區長表示,時常接獲民眾反映台南公園有人不佩戴口罩,為落實市長「三大三啟動」防疫宣言,聯合稽查小組昨天是二度到公園宣導,尤其昨天公布的案三四五五足跡曾到過公園,對面又是轉運站,更令人憂心。 昨天稽查結果發現民眾有時會疏忽將口罩拉至鼻子以下,甚至拉到下巴以下,經勸導後均相當配合,前後共計勸導七個人次,但沒有開單。

Read More

愛心民眾捐口罩 送嘉北里弱勢

記者林相如∕善化報導 疫情嚴峻,出門要戴口罩,卻傳出有弱勢民眾捨不得花錢買口罩,一個口罩重複使用多天,影響保護力。善化區朱姓民眾為了幫助弱勢,捐贈一批口罩給嘉北里長梁楊玉華,代為送給弱勢民眾,梁楊玉華自己再加碼送給弱勢民眾一包五公斤裝的白米,希望幫助社區的弱勢家庭,度過疫情難關。 梁楊玉華二十二日中午帶著口罩與白米,逐一送給里內的弱勢民眾,除了獻上關懷外,也提醒弱勢民眾盡量少出門,出門則一定要戴口罩,且口罩一定要更換,不要怕口罩不夠用,而一再重複的使用。 梁楊玉華說,由於網路上盛傳有街友撿拾民眾使用過後丟棄在路邊的口罩再利用,加上弱勢民眾因生活已經有困難,要花錢買口罩更是捨不得,有些弱勢民眾出門不是沒戴口罩,就是一個口罩可以重複使用一星期,讓人相當擔心,因此朱姓民眾在得知這些訊息後,主動與她連絡,願意捐贈一批口罩,幫助嘉北里的弱勢民眾。 二十二日中午,朱姓民眾的口罩送到後,梁楊玉華又載上準備好的白米,開車逐一將口罩與白米送到弱勢民眾的手中,看到里長送來口罩與白米,弱勢民眾相當感謝。

Read More

NCC專委涉引發玉山火警 林管處擬求償

NCC專委喬建中涉引發玉山火警,六天未熄林管處擬求償。(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玉山國家公園森林火災從十六日發生迄今已六天仍未撲滅,火場面積超過六十公頃,至今火勢未歇。引起火災是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專門委員喬建中當時不小心弄翻爐火引起。嘉義林管處二十二日表示,火災撲滅後會討論求償事宜。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在社群網路發文表示,該名登山客已觸法公訴罪,不只要負刑事責任,待火災撲滅後,將向登山客求森林損害與國家支出,如直升機空中投水的費用等;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直升機出動一趟就要二十萬元,此次求償會是近年森林火災最大。 陳吉仲強調,一定會追究到底,且絕對不輕饒。至於火災的登山客,不管對方是什麼身分,都會一視同仁、絕對嚴懲不貸。 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李定忠指出,這場火災破壞高山生態、國土保安及水土保持功能,受損植物有台灣二葉松、台灣鐵杉、台灣冷杉、刺柏、玉山杜鵑及玉山箭竹,損失難以估計,火災撲滅後會討論求償事宜。此外,有關網傳玉山杜鵑營地森林火災募款慰勞救災人員一事,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二十二日聲明絕無此事,請民眾勿輕信網路不實傳言,避免受騙上當。

Read More

防疫宅在家 玉井芒果冰街冷清

新化老街因大家宅在家而未見人潮。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綜合報導 天氣愈熱,玉井芒果冰街人潮愈洶湧,但廿二日週末假期,玉井芒果冰街卻是冷清。芒果冰店配合防疫,禁止遊客入內吃冰,到玉井吃芒果冰的遊客也不見了。另,假日人潮多如過江之鯽的新化老街和傳統市場,人潮也明顯減少,老街只有車流。 台南市連日來飆高溫,吃冰成了最大的享受,原本週末假日玉井芒果冰街人潮擠得水洩不通,但昨天因疫情影響,芒果冰街不見人潮,買芒果冰的人也少了,玉井區農會的熱情小子冰舖廿二日和廿三日也暫停營業,冰街難得像芒果冰一樣冰冰冷冷,沒有遊客到訪。 玉井知名的芒果冰街冷清,熱情小子也暫停營業。(記者張淑娟攝) 不過,有營業的芒果冰店則依規定做到實名制,歡迎外帶,入內則要實名登記,部分店家則禁止入內吃冰。店家表示,目前是屏東的芒果先出,玉井的芒果要到六月中旬,希望疫情能趕快過去,才不會影響到六月芒果冰旺季。 至於新化老街,長期以來也是民眾週末假日最愛逛的點,鄰近又有傳統市場。市場內有許多的老店,因疫情也都暫時禁止內用,改以外帶,業者們都期盼疫情早日解封,才能繼續營生。也有業者表示,其實遊客也都不出門了,生意難做,倒不如大家都多多配合防疫,共度難關。 由於玉井芒果冰街和新化老街都是週末假日人潮相當多,被列為防疫熱點,昨天,玉井和新化區公所都安排人員上街宣導,提醒民眾戴口罩和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