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夜渡十坑

文/樂馬 攝影/王駿豪 年底某個夜晚,酒酣耳熱,眼撲迷離,身體散發酒氣抗衡冷冽寒風。聊起冬日最愛的娛樂之一便是泡溫泉,好友嶸恩忽然說起高雄寶來野溪溫泉,話題便拉往野營去。 野營是個很浪漫的話題,包含水澤山林,日月星空,因此我們一拍即合,醉昏昏的腦子開始編織關於冒險的綺想。 在此之前野外紮營的想法已掛念好幾個年頭,但從那晚開啟話題,不到一星期時間,我們已準備踏上旅程。 初次冒險什麼也不懂,加上要去的夥伴得從天南地北趕來──除了我跟嶸恩是台南人,一個是從花蓮翻山越嶺星夜兼程而至的飛官Joshua,另一個則是出發前日才從馬祖排雲跨海奔來的魁梧社工。加上工作繁忙,我們只能透過FB做不完整的溝通,完全憑著一腔熱血。 距離出發前不到十二小時,我們才匆匆搞定紮營所需的帳篷、睡袋等等裝備,並且購置大量食材冰在保冰盒裡。翌日一陣手忙腳亂,缺乏經驗的我們直到早上九點才整裝完畢。 路上風和日麗,倒是適合旅行的天氣,沿山騎行,秀風舒暢,時近中午抵達寶來7-11稍作休整,這裡也是所有入山旅人的補給站,文明與山野的分界線。午後山間升起一股熱氣,高照的日頭逐漸朦朧,忽然便降下小雨。我們坐在7-11前的座位等候,興高采烈討論接下來的旅程。嶸恩跟Joshua曾經到訪過入山口的七坑,在兩人的回憶中,這趟路充滿趣味,我們的眼中都寫滿對穿越溪谷的期盼,彷彿走完這趟路我們的生命歷程將添增一枚英勇勳章。 小雨沖散燠氣,大地又拂起清爽微風,我們再次整好裝備,沿山林小道前進,城市被拋在後頭,進入了荒野的範疇,我忖這裡應該是整趟路程最艱辛的地方了,路面崎嶇不平坑坑洞洞,速度只能放到最慢,經過大窟窿時必須達到人車一體,才能帶著不輕的裝備平穩滑過去。 崖下風景雖好,但坎坷的道路使我無暇分心欣賞,最難纏的莫過於最後一段凹凸的下陡坡,好不容易才過了這坎,將機車停放在河灘石塊堆間,七坑也進入眼簾。 此時雨痕已乾,風從山下,掠起寶來溪的清涼敷上臉龐,一輛輛四輪驅動吉普車驅使大動力穿越河床。雖然已經有涉水的心理準備,但真正開始走時很快便發現不對勁。我們對露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露營區,就是一台車開上去,下去便能直接搭帳──有時根本不需要自己動手。 初生之犢的我們忘了露營區露營跟野營本質上天壤之別,還未體驗到大自然的厲害,仍信心滿滿扛著不合時宜的裝備跋涉。 我們換上拖鞋,愜意地渡過第一段溪流,但意外不久便找上門,Joshua不慎被隱匿雜草間的尖石削去腳皮,霎時血流,於是不得不暫緩行程,社工立刻拿出醫療箱進行包紮。別看社工外表魁梧粗獷,像個戰士,手還是挺細膩的。這時我們才發覺小瞧了這片荒野。趁社工幫忙治療時,我跟嶸恩馬不停蹄原路返回取下掛在機車上的鞋子,確保後面路程的安全。這一折騰便是半小時,離我們今晚的駐紮地十坑尚有六、七公里路。 寶來所在的桃源鄉曾遭八八風災肆虐,因此我猜想四周山壁坍方也是那時遺留的痕跡。有此猜測,不禁對這溪谷多起一分敬畏,除我之外的三人都是基督徒,我默念上蒼庇佑,也望他們向上帝祈禱一路平安時算我一份。 撇去意外插曲,沿途山水還是賞心悅目,寶來溪清澈見底,魚蝦嬉戲,山間傳來鳥鳴,人融入這風光,倒也暫忘手上的負荷有多麼沉重。陶弼的《白霧驛》很能契合我此時的心境,「一曲青溪一曲山,鳥飛魚躍白雲閒。溪山豈要行人到,自是行人到此間。」這青山綠水千百年間不動於此,都是我們這些人不請自來帶入俗塵。 裝備的缺失很快就破滅這份閒情,我們步履蹣跚,越走越沉,午後單攻(當天來回)的登山客紛紛回來,詫異地看著我們的行裝,由於天色漸晚,這些陌生的登山客擔心我們是否能安全走到營地。 夜渡本就危險,更何況我們都是新手,我不由得擔憂起來。溯溪時可以看見前輩用石塊堆疊成的標記物,走山路便在枝條上綁著各色布帶,真正體驗何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以前看《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常有探險家深入原始老林的紀錄影像,總是欣羨這些人冒險犯難的精神,但我們卻只學到無畏,卻忘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基本原則,不禁想要是帶著這些不合格的裝備進入亞馬遜流域,恐怕早成為大自然的養分,從此長眠。 靠著一塊大岩石休憩時,我發現袋子跟褲子都被成群的山螞蝗攻佔,這是一種長得像小豌豆的黃色植物,黏在衣物上一排排的就像黃色大蟲,看了怵目驚心。 日落西沉,山谷一片暈黃,一草一木亂石清溪套上了唯美的濾鏡,此時格外認同李商隱說的「夕陽無限好」,最好是能無限照耀下去,直到我們抵達十坑。 這時已經沒有單攻返還的登山客,茫茫溪谷僅剩我們疲憊的身影,倦鳥鳴返徒生憂慮。餘暉帶走溪谷的色彩,汩汩水聲聽來沁寒,我們四人相互勉勵,腰酸背痛繼續的路途。這時已無「鳥鳴山更幽」的閒逸。 沒有頭燈,靠社工的LED燈和手機照明,入夜後冰涼溪水刺激著狼狽的身軀,我們只能踩著微弱的光探測溪流。一盤明月高懸山頭,幽光浸滿山林,天地毫無隔閡。此刻才能明白那些修道者為要在山林苦修,當飢寒交迫、筋疲力盡時,斷絕一切文明瓜葛,方可清楚聆聽自然的聲音。 靠著Joshua辨識事前準備好的地圖,我們攀過一個小丘,終於看見對面晃晃光明,那一刻的激動言語難以表述,像是漂流海上的落難者終於看見彼岸。 早就在河谷對面紮營的登山客聽見我們的聲音,也舉起手電筒指引方向,累壞的我們已經不感到寒冷,我們加快腳步,飛渡河灘,爬上目的地。但此時還不能鬆懈,我跟嶸恩立刻搭帳,oshua跟社工則起鍋造飯,艱難扛著這些設備食材總算有了代價。吃著香味四溢的澎湃雜煮,拿著啤酒暢聊今日坎途,明明別人都挺快意的,我們走來卻像經歷九九八十一劫。 進入熱氣奔騰的野泉,一瞬間疲勞隨著蒸氣飄升,沉重的身體得到解放。 次日我們揹起沉重行裝原路返還,寶來溪在陽光照射下,依然閃耀動人。

Read More

水道博物館除草 猶如禽鳥餵食秀

豪雨過後草長得快,山上水道工作人員忙割草,鳥類緊隨覓食。(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山上報導 最近接連降雨,豐沛的雨水讓草木欣欣向榮,成長迅速,台南市多個古蹟園區草長為患,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廣闊,周邊的雜草甚至已經長到半人高;連日來工作人員趁著天氣轉晴加緊處理,附近的禽鳥跟在後面覓食,天天上演特別的餵食秀。 文化局指出,隨著疫情逐漸趨緩,中央開始思考微解封,甚至降低警戒層級,為了因應解封後可能帶來的旅遊人潮,台南市各古蹟區抓緊時間整理環境;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等戶外廣闊的園區,因前陣子接連豪雨過後,雜草蔓生迅速,目前也加緊清理,隨時做好迎接開園的準備 水道博物館表示,今年年初因為一直沒有下雨,園區草皮都已經出現乾枯狀況,不料六月份接連幾陣大雨過後,雜草生長快速,工作人員只能加緊處理,和草長速度賽跑。由於博物館加上淨水池區,廣達三十六公頃,除了人力割草機以外,比較大片的草地就得依靠座式割草機處理。 目前每天上、下午,工作人員都會開著割草車整理園區,看著割草機經過後,一片片雜草頓時變得整齊一致,直呼真療癒;除此之外,包括八哥、小捲尾、黃頭鷺、白鷺鷥等附近的禽鳥,也都會聚集在割草機後方覓食。工作人員表示,割草過程有如一場精彩的禽鳥餵食秀。

Read More

教會線上傳教 9人群聚

安平一教會因違反新冠肺炎三級警戒規定,遭警四分局移送裁處。 (讀者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區一教會進行室內線上直播傳教,但人數超過規定,警四分局接獲民眾檢舉前往查處,發現共有九人同在一處室內,違規室內不得超過五人規定,警四分局依傳染病防治法填寫稽查表函送市府衛生局裁罰。 警四分局接獲民眾報案,指安平區府平路一教會有人室內群聚,警四分局即派員前往查處,發現包括工作人員共有九人群聚線上直播傳教,超過規定,警方依規定裁處,這也是安平首起宗教團體群聚,遭到移送裁處。 據該教會人員表示,因誤解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內容,以為符合規定;不過警四分局指出,三級警戒防疫期間,若以線上直播方式舉行宗教儀式之工作人員,或個別民眾於寺廟、教會(堂)外之廣場、廟埕等空曠地點參香、祈禱,仍須遵守「室內五人、室外十人」以下的人數限制,並落實實聯制、全程佩戴口罩、禁止飲食、保持社交距離、加強清潔消毒及各項防疫措施,且不得提供擲筊、抽籤等會傳接的祭祀祀品。 如有違反未戴口罩規定者可依傳染病防治法處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鍰;另違反室內五人以下、室外十以下聚會規定者,也將處六萬元以上卅萬元以下罰鍰,警方呼籲民眾切勿心存僥倖,造成防疫破口。

Read More

南瀛農產心鮮市愛文禮盒 食在安全

南瀛農產公司的「心鮮市」愛文芒果禮盒,屬外銷供果等級。(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玉井報導 南瀛農產國際行銷公司以「心鮮市」為品質把外銷等級的愛文芒果挑選做為禮盒,在國內銷售。總經理余清永強調,這批愛文擁有產銷履歷、通過藥檢又經蒸熱殺菌,堪稱最安全的芒果。 余清永表示,南瀛農產公司所屬的玉井蒸熱廠從六月中旬以後即開始處理台南市外銷日本、韓國的愛文芒果蒸熱、殺菌處理,因已進入盛產期,廠方產能全開,每日可處理三十公噸的愛文芒果蒸熱。 余清永指出,今年處理日、韓外銷的量比去年增加,預估到七月底產季結束應可處理七百公噸左右;但今年因受天候影響,愛文芒果普遍顆粒較小,要挑選每顆重五百公克左右的頂級果有一定難度。 南瀛農產公司的內銷愛文芒果禮盒以「心鮮市」為品牌,分成五公斤裝(外銷規格)及二點五公斤裝,與國內規格每箱六公斤(十台斤)、三公斤(五台斤)裝略有不同;五公斤裝每箱八至十二顆,售價六百五十元、二點五公斤裝每箱三百八十元(均含運費)。

Read More

樂齡學習 婆姐銀新姿線上開課

「婆姐銀新姿班」的樂齡學員透過線上課程,學跳傳統藝陣舞蹈。 (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樂齡學習示範中心在線上推出「婆姐銀新姿班」,該課程是改編自麻豆十八嬲傳統藝陣之一的「十二婆姐」,其故事主角及內涵與時下少子高齡社會有異曲同工之妙,引用故事精華、搭配耳熟能詳的台語老歌〈四季紅〉,不僅可以文化傳承,也能讓樂齡學員舞動一下。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台南市樂齡學習示範中心五、六月陸續運用臉書、Google meet等科技軟體,進行短片錄製、遠端教學,總類包含交通安全、手作花卉、拒絕網路假訊息等,除了維持學習外,也能在疫情期間溫暖長輩的心靈。 南市樂齡學習示範中心主任鍾秀琴表示,「婆姐銀新姿班」三十名學員當中只有一人沒有智慧型手機,卻有一半以上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為了克服其學習障礙和維持其學習的動力,由於手機產牌型號太多樣,學員又一問三不知,這時候必須先顧慮到他們的自尊及感受,同時發展出各種變通方案,抓住學習熱度的好時機,才能讓他們愛上數位學習。 經由團隊努力不懈,現在「婆姐銀新姿班」除了每天透過LINE群組報平安、傳作業,更試著開Googlemeet遠端會議,讓學員在空中相見,線上學習零距離。

Read More

超前部署 老虎、熊列首批 奧克蘭動物園開打新冠疫苗

美國舊金山奧克蘭動物園已開始為老虎等動物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圖為工作人員為老虎施打疫苗。(圖取自奧克蘭動物園網頁oaklandzoo.org) 中央社∕奧克蘭3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舊金山灣區一間動物園正在替園內大型貓科動物、熊和雪貂接種冠狀病毒疫苗,作為國家利用實驗性疫苗保護動物物種工作的一環。 「舊金山紀事報」今天報導,老虎金傑及茉莉是奧克蘭動物園本週首批接種疫苗的2隻動物。這款疫苗是由總部位於紐澤西州的寵物和家畜用藥製藥商碩騰捐贈及研發。 奧克蘭動物園獸醫服務副執行長赫爾曼表示,園內目前沒有動物染疫,但他們希望超前部署。老虎、黑熊、灰熊、美洲獅及雪貂是首批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動物,下一批則是靈長類動物及豬隻。 美聯社報導,赫爾曼透過新聞稿表示,園方已利用柵欄來維持社交距離,且工作人員已穿戴防護裝備來保護易受感染的物種,「我們現在很高興且感到安心,能夠透過疫苗更妥善地保護我們的動物」。 根據新聞稿,碩騰捐贈近70間動物園,及全美27州10幾家避難所、學術機構及政府組織等超過1萬1000劑疫苗。 美國聖地牙哥動物園野生動物區1月爆發一群大猩猩染疫後,園方開始為靈長類動物接種疫苗。 猩猩科與人類基因98%相似,與貓科動物一樣特別易受感染,目前已確認的動物染疫案例包括動物園的大猩猩、老虎及獅子,以及寵物貓狗。

Read More

國寶級北管藝師莊進才辭世

傳統表演藝術「北管戲曲」保存團體漢陽北管劇團創團團長莊進才(左)辭世,縣長林姿妙也上網發文表達哀痛與悼念,希望他在天上安息。 (資料照)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北管戲曲」保存團體漢陽北管劇團創團團長莊進才於3日辭世,享壽87歲,讓傳統戲曲界深感不捨。宜蘭縣長林姿妙也上網發文表達哀痛與悼念,希望他在天上安息。 莊進才從小在戲班討生活,精通傳統戲曲樂器,他在1988創辦的漢陽北管劇團,兼演北管戲曲與歌仔戲;「北管戲曲」於民國98年經文化部公告登錄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並認定「漢陽北管劇團」為保存者,此後莊進才與劇團配合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持續推動4年1期的師徒制傳習計畫,至今已邁入第3期,培訓北管戲曲的前後場藝生,傳承和延續技藝,作育英才無數,莊進才辭世消息傳出,令傳統戲曲界感傷不已。 「漢陽北管劇團」是宜蘭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優秀傳統劇團,也是當今國內唯一專業職業北管劇團,兼演北管戲和歌仔戲。曾獲全球華人藝術薪傳獎、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及國家文藝獎。  

Read More

頭撞到橫梁 男工跌落地下2樓

安平區民權路四段一建築工地,四日近午發生工人疑不慎跌落約地下二樓處,幸初步檢視手部骨折。 (民眾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區民權路四段一建築工地,四日近午發生工地意外,蔡姓工人欲至開挖的地下室工作,疑因不慎頭部撞到橫梁,跌落約地下二樓處,幸土質鬆軟,手部骨折送醫治療。 消防局四日上午約十一時十八分許,接獲工地現場人員報案,指有工人跌落約地下二樓處,消防局即派遣安平、和緯及永華分隊人員前往搶救。 經了解,五十二歲的蔡姓工人,欲至開挖的地下室工作,疑因頭部碰撞到地下一樓的橫梁,使得蔡姓工人跌落約地下二樓的軟土上。 由於蔡姓工人頭戴安全帽,消防人員將其救起,初步檢視,頭部沒有外傷,但手部有骨折現象,也派出救護車將其送醫。

Read More

大專校院生本國語文競賽報名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教育部今年將首度舉辦全國大專校院學生本國語文競賽,賽事預定於十一月十四日在台南大學府城校區進行,競賽項目包含演說及作文兩大項目,即日起至七月三十一日止受理報名。 首屆全國大專校院學生本國語文競賽由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承辦,南大表示,參賽者必須是大專校院在學學生(不含進修學士班學生、學士後專班學生、研究生),競賽項目分為演說及作文,演說包含國語、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族語,作文則為書寫組(國語、閩南語、客家語),以及電腦打字組(閩南語、客家語)。報名及競賽資訊可至語文競賽專屬網站(https://language110.nutn.edu.tw/)瀏覽,歡迎有興趣的大專校院之在學生踴躍報名。

Read More

府城6歷史場景 將設解說牌

市府文化局將在鹽埕出張所等六處歷史場域建解說牌,帶領大家走入時光隧道。(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為了更瞭解台南土地故事,市政府文化局近期特別選擇具有歷史場景意義的六個地點,包括清代三景及鹽田等製作歷史場景解說牌,具體標示台南歷史縱深。 文化局表示,「台灣八景」在台灣每個時代都曾出現過,最早於一六九六年清領時期的《台灣府志》,便已出現台灣八景的描述;由於當時開發多半集中於台灣西南部,毫不意外地大部分勝景皆集中於台南。今天在台南雖早已不復見當時的景色,但透過文獻與學者的研究,仍能從古地圖和歷史場域的重新建構,來遙想當年的台南勝景。 文化局委託中央研究院的許雪姬、林玉茹及謝國興等國內重量級學者,針對清代台灣八景中的三景「安平晚渡」、「沙鯤漁火」與「鹿耳春潮」,和南區鹽埕鹽業發展主題相關兩鹽田,進行調查研究。 台南作為清治初期的全台首府,繁華與喧鬧在這片土地上刻下不可抹滅的記憶,透過八景與鹽田的歷史場域建構,期望可以重現清治時期的歷史,帶領民眾重回當年「一府、二鹿、三艋舺」時期的繁榮,再一次領略台南的古都魅力。 根據考據,清代三景和兩處鹽田的歷史場域,主要有六個地點,其中四處位於安平區,另有一處位在安南區、一處位於中西區。歷史場景與現今所在地點分別為:府城天險=鹿耳春潮、協進國小&石門國小=安平晚渡、漁光島=沙鯤漁火、鹽埕出張所=瀨北鹽田、永成路=瀨口鹽田等六處場域。 說明牌預計於三個月內完工,增加在地市民及國人遊客對在地的想像,感受處處皆歷史的氛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