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合興車站

文/攝影 鄧榮坤 午後,驅車前往新竹縣內灣,繞過了合興車站時,路面不寬的道路出現了回堵車潮,於是,我們繞回了心儀已久而一直未曾造訪的車站,漫步於車站四周景點,處處充滿了驚喜。 合興車站位於新竹縣橫山鄉,是台鐵內灣線唯一的木造車站,曾經是內灣線貨運量龐大的車站,昔日車站附近山區開採的石灰石都從這裡運往各地,如今,因為環境的變遷,石灰石的停採而逐漸沉寂,民國八十九年十月被裁定為招呼站。 搭車的人少了,而車站繼續保留了日式木造建築,也保留了當地人的回憶。午後的合興車站散發著熱鬧氛圍,遊客穿梭於古樸的車站時,臉上滿佈著笑意,因為在家人陪伴下的小火車,載著童年的夢想,一路穿梭而來,而寫著甜蜜、祈願、感恩的小木排掛滿了涼亭,在暖陽下傾訴著最真純的祝福。 一位上了年紀的長者,從遠方的月台逐漸走向車站時,嘴角泛著一絲笑意。 閒聊時,他說自己在這片土地亨活了七十幾年,從小就聽著火車聲長大,後來,熟悉的聲音慢慢消失了,直到內灣風景區的開發,搭乘內灣線的遊客多了,熟悉的聲音慢慢回來了。 我們繞過了月台時,他指的不遠處褪色的景物說,合興車站的鐵軌正線的位置位於上坡轉彎處,當年為了讓載著沉重貨物穿越的列車能夠平穩停靠,所以,採用了兩處「分離」月台的設計,將車站擺在折返之處,成為了台灣目前還十分少見的「折返式的車站」。 老人說著說著,指著遠方的小火車說──過去瞧瞧,來回一趟二十元,也許可以找回我們的童年!

Read More

〈中華副刊〉重逢復何日

■雲霞 一個多月前,於報上拜讀作家周愚寫的〈洛城二周〉一文時,看到所附一群作家的照片中,有幾位女作家在內。我一聲驚呼,那不是芸姐嗎?好久不見! 芸姐是姊姊的小學同學。我們三人常一塊兒穿過台南公園去上學,一路上說說笑笑,度過一段歡樂的童年時光。記得有一天,我踩在路邊斜插而立呈鋸齒狀的紅磚頭上行走,那是為點綴路邊設計的。姊姊看了罵我:「快下來,怎不好好走?哪像女孩子!踩在磚尖上,萬一跌倒了怎麼辦?」我馬上乖乖下來。芸姐立即替我開脫道:「她這是在練習穿高跟鞋呢!」她的風趣與急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難忘。 中學時,她家遷往風城—新竹。剛開始她與姊姊還魚雁往返,後來就斷了音訊。一晃多年,有一天我驚喜地發現她的文章刊登於中央日報,從那時起,開始從報上陸續得知她的訊息。她文筆清新,又勤於筆耕,經常有文章發表,成為當時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新星。 她家已搬來台北,而我亦正好離南赴北唸大學。同住一城,不知可有機會見面?心中念著「一別經年,她是否別來無恙?」思念之餘,學著芸姐,十七歲的我鼓起勇氣,給中央日報投下了生平第一篇稿子—〈重逢何日〉。 對自己初次投稿沒抱希望,沒想到居然刊登了,這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心想得好好向芸姐學習,於是大膽地在心底悄悄織起了作家夢。過了幾天,我所住的第八女生宿舍舍監吳媽媽扯起嗓門高叫:「307室,XXX,外找」那是我的名字。心裡納悶,在台北不認識任何人,會是誰呢?噔噔噔,飛快地一口氣從三樓跑下,到會客室一看,啊!是芸姐,真是意外驚喜!雖然在文中,不曾提名道姓,她卻依然知道,那個想念她的人是我!多年不見,她出落得益發清麗脫俗。盈盈秋水,清澈靈慧,一如當年。 已過晚飯時間,知她從木柵匆匆趕來尚未用餐,請她就近在我們宿舍餐廳用飯。廚房已打烊,通常於用餐時間只做大鍋菜自助餐,現剩冷飯殘羹,我特意請廚師起油鍋幫我們炒個熱騰騰的蛋炒飯。我面露羞澀地向芸姐道歉,沒能好好招待,但她知道在那個年代,這已是我這窮學生力所能及的界限。 此後,她很照顧我,空時,會於週末邀我到她家包餃子吃。她政大中文系班上辦碧潭郊遊,也邀我同行。記得那天,她將長髮束起扎個馬尾,潭面微風吹來,飄動的髮梢襯得她神采清逸靈動,亮麗的青春,讓人忍不住多看兩眼。發現她很受男同學歡迎,相信不止因為她的美貌,斐然文采與便給口才,更是令人佩服與心動! 也許她忙於課業與寫稿,而我也因身兼兩個家教,加上繁忙的功課,分身乏術,彼此見面次數少了,終至失去連繫。日子又回到從前,我仍舊是從報章雜誌上獲知她的消息,得知她日後應國泰電影公司招聘去香港當編劇,後又辦了雜誌等等。想來不管我們在哪裡,知道彼此都安好,沒見面又何妨。 分別數十年,她仍在香港,而我卻從台灣移居加拿大,再遷至美國,時空距離越來越遠。 天上日月星辰幾度流轉,人間的我們,亦各自流轉於不同的生活軌道上。打看了一眼那張照片上的她,回憶如潮水般湧來。滿腦子是過去的她,現在的她好嗎?是曾歷經波折?還是一帆風順?突然想跨過歲月的阻隔,去看看她內心的世界。 書架上放了一本她出版的書《今宵別夢寒》,抽出來好好讀起,想從字裡行間重新認識她,她的喜與惡,她的得與失,她生命中重要的人與事……想起現在網路資訊發達,像她這樣的名人,在谷歌輸入她的名字準能看到,於是立刻查找。在網路上,讀著讀著,這幾十年的距離被科技產品輕輕抹掉。看到她的照片,有我熟悉的大學照,還有成熟與穩重的近照,依舊眉目如畫,美麗如昔,歲月真是善待知性美人。 她一定沒料到,當初我會因〈重逢何日〉那篇文章而悄悄織起了作家夢。原以為工作踏入金融界,一做三十年,是條不歸路,日常生活裡滿腦子財經消息,曾編織的作家夢早已隨風而逝,誰知兜兜轉轉因緣際會,竟然還是回到了文學路上。感謝芸姐是我寫作的緣起,緣起不滅,誠哉斯言!這份影響我人生道路的深緣,不知我在佛前曾求了多少年? 窗外微雨,雨點滴落池塘,濺起圈圈漣漪。想起詩人韋應物的詩句:「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而我,此時,聽著雨落的聲音,想著遠在千里外的芸姐,她可也會是「幽人應未眠」?默默送上誠摯的祝福時,仍忍不住追問自己:重逢何日? (寄自新墨西哥州)

Read More

〈中華學園〉太空人宇宙大冒險

台中市梧南國小五年甲班 ◎林芸萱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

〈中華學園〉石的人格

台南市省躬國小六年二班 ◎杜品瑄 在自然界中,有諸多顏色、形狀、大小不同的礦物,歷經沖積、淘洗,形成今日隨處可見的石礦。 種類看似平凡的「石」,供應了人們的生活所需。一塊塊石頭填成高聳橋梁或平坦道路,給予人們往來的便利,還可以堆疊、建造成房屋,提供人們舒適、遮蔽風雨的空間。「石」造就了人們生活的便利,不但能做出別具風味的石板烤肉,還能成為壓榨酸菜的「重量級」主角,使食物具有獨特風味。「石」更能成為人們欣賞的對象,有些乃自然化育造就,有些則是人為雕鏤,維妙維肖,被當作藝術品或古董機加以收藏,石的好處可說是不勝枚舉啊! 此外,極富可塑性又堅毅不忍的石,其剛強的外在,象徵著勇於挑戰、承擔,以及不畏縮、不推卸責任的精神;它也有柔軟的內在,性格溫柔,方能滴水穿石,讓自己成為最好的存在。 在漫長的生命道路上,人們應該學習「石」完美的人格體現,堅毅、柔軟兼具,如此,才能化解各種困難,人生之路將走得更加順遂、圓滿。

Read More

〈中華學園〉吻仔魚

台南女中二年十六班 ◎李宇薇 才剛出生不久,便不受公平對待的誤闖入「集中營」,最後逃不過水煮火炒的命運。這些吻仔魚,給予了同樣出生不久的人類重要的營養,但兩者的境遇實在天壤之別。 年幼時,外婆時常為我準備一碗吻仔魚粥養養孱弱的體質。外婆從市場挑來的吻仔魚實在鮮美可口,加上莧菜、蒜末及外婆親自調配的高湯基底,成了我心目中的極品料理。吻仔魚也因此成為我少數喜歡吃的海鮮之一,不論怎樣的烹煮方式,總能吸引我的味蕾,人口即化的吻仔魚雖然細小像在舌尖優游,留下了美好印記。有時,遙控器轉到烹飪節目,主持人教授著乾炒吻仔魚烹煮法,在油熱後,加入瀝乾後的新鮮吻仔魚,一瞬間油鍋內「滋滋」作響,由明轉為白嫩的吻仔魚在鍋內翻滾著,漸漸呈現漂亮的金黃色。接著將蒜末、蔥花及辣椒撒下,坐在螢幕前的我都能想像隨之而來的撲鼻香氣! 直到長大聽聞大量捕捉及食用吻仔魚所帶來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心中竟不自覺的產生矛盾。隨著矛盾的雪球越滾越大,在如此複雜的心情之下,味覺彷彿也被抑制,原本美味的料理在我眼前,卻讓我油然產生愧疚感。然而,對美食的渴望及心裡的矛盾,兩者在長期拉扯後漸漸取得平衡,如今,我雖極少吃吻仔魚,卻因為如此,格外重視每一次品嘗吻仔魚佳肴的時刻。 比起因美味而大肆的吃下各種料理,「少而美」更令我感到滿足,因為這些難得的食材,總能轉為珍貴的記憶,時時迴盪在我腦海中,尤其不忘善用生態資源的銘記。

Read More

〈中華學園〉與自己的對話

台南市南興國小四年甲班 ◎謝名琇 親愛的名琇,這一年,就在你一連串的運動及安靜的滑手機中悄悄過去了。 運動雖然幫你把身高拉高許多,卻沒有把體重減下來,但是你不要放棄,要繼續運動喔!而喜歡滑手機,讓你的近視加深許多,未來你得要減少看手機、平板電腦的時間,讓眼睛多休息,近視度數才不會突飛猛進。 二零二一年,你設定了一個目標,希望在課業上名列前茅。之前因為你得失心太重,一拿到考卷就開始緊張,往往連題目都沒看懂就動筆寫了,當然容易出錯,成績也就不理想。現在你要記得:事前做好萬全的準備,考試的時候要把心靜下來,細心的寫考卷,相信會有很大的改善。 記得你夢想當一名寵物醫生,你覺得當醫生不但可以救助許多流浪貓、流浪狗,還可以幫忙找到愛牠的主人,給牠們溫暖的家。但是媽媽常提醒你:「當醫生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唷!必須要好好規劃,然後努力去實踐。」 希望未來的你可以完成夢想,成為一名有愛心和永不放棄的寵物醫生;當然,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勇敢面對,想辦法解決,這才是一個合格的醫生!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夜市裡的歌王歌后

文/劉錦得 插圖/國泰 每到周末,閒來無事時,我總會到附近的夜市去走走逛逛;最近,看到有一對兄妹來到夜市裡演唱,他倆的歌聲渾厚而富有磁性,吸引了不少民眾駐足聆聽欣賞。 「你是我思慕的人…」只見兄妹胸前掛著名牌,哥哥叫李金貴,妹妹叫李銀寶,兩人各自手抱一把吉他,正自彈自唱一首台語抒情老歌〈思慕的人〉,讓眾人聽了如癡如醉,沉迷於歌聲中;唱罷,有不少聽眾紛紛掏出零用錢,投進他們面前的紙箱中,哦,原來兄妹倆也是街頭藝人呀! 「為著心愛伊一人,嘴唇嘴皮抹紅紅…望呀望,等呀等,等無…」上周末,我又來逛夜市,聽了兩首歌後,他們唱出一首台語老歌〈等無人〉,此際,觀眾已在兄妹面前擠爆了,只因他倆迷人的歌聲,有如歌王歌后來此地演唱般,讓大家聞到悅耳動聽的歌聲,都忍不住前來聆賞;沒想到當眾人聽得入迷時,有個擺唱片攤的大漢衝過來,大聲吼叫著:「停下來,別再唱了!」頓時,讓我們一頭霧水,難道這對兄妹唱錯了音調或歌詞嗎? 兄妹只好停下來,頻頻問那大漢:「是我們唱得不夠標準,還是…」 沒等他們說完,那年輕的壯男大聲責罵:「你們沒看到我的攤子都等無客人來捧場嗎?」此話一出,有臨近的一些攤販也衝過來,一起「抗議」的揶揄著:「喔,你們一個是金貴,一個叫銀寶,真是又貴又寶呀!」哈,原來是他們「搶走」了攤販們的生意;兄妹倆只得改唱一首「祝你幸福」:「送你一份愛的禮物…」那群攤販才散去,而我們聽眾也跟著一塊兒合唱…。 這件小小糾紛之後,那對歌王歌后從此不敢再唱「等無人」,唯恐有朝一日,他們也會落得「等無人」的慘況;而且兄妹也已轉移陣地,輪流到其他夜市演唱。我心想,這年頭要討生活還真不容易,連有本事的藝人都得有所「職業禁忌」,讓我獲得啟示:往後在工作崗位上,也得處處小心翼翼。

Read More

迎開學 成大推全面課程線上教學演練

成大九月中開學後將實施為期兩週的線上教學演練。(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九月十五日開學後至十月一日將推動「全面課程線上教學演練」,授課教師將於九月八日前在成大Moodle教學平台預先公告線上教學方式。至於十月四日之後,將依屆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規範來上課。 成大表示,為讓成大師生能實際操作及熟悉成大校內線上學習工具,開學後的前兩週將實施「全面課程線上教學演練」。線上教學演練課程為全校講義類課程,以同步或非同步線上教學方式進行。體育、實習、實驗、服務學習等實作性課程,可結合跨域學習機制與線上課程翻轉教學模式,或採其他形式教學替代方案進行。 成大一一0學年第一學期課程修課學生,如因無法入境或因疫情特殊因素無法到校上課,授課教師將提供課程同步或非同步線上教學,確保學生學習不中斷。

Read More

〈里長放送站〉七股區永吉里莊弘松盼設長照據點

七區股永吉里長莊弘松重視長輩的照顧,希望能開辦長照計畫。(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七股報導 七股區永吉里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輩占有一半人口,里長莊弘松一直希望可以開辦長照業務,照顧這些長者。 從事建築工程的莊弘松,原本就活躍於地方事務,除擔任永吉里大廟吉安宮總幹事外,也常在工作之餘關心地方事,在親朋好友的勸進下,投入七股區永吉里長選舉,就這樣「誤打誤撞」選上里長。 莊弘松表示,永吉里與一般偏鄉情況類似,年輕人都到外地工作,僅長者留在鄉下,所以全里約一千二百人,有一半以上是長者,老人照顧更顯重要,原本打算開辦長照業務,卻得知需有開辦關懷據點的經驗,由於永吉里一直未辦理關懷據點,一時間要籌組志工,並非容易的事,加上據點要有人處理電腦文書工作,這也不是年長志工有辦法做得來,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莊弘松除掛念長者的照顧,對於里內的綠地公園、休閒步道也很在意,他說,常看到里民利用晨間、晚上走路休閒,但走的都是庄內馬路,而不是去公園或步道散步,主要是里內一直找不到適當的公有地,可以爭取興建公園。 因為工作關係常會到台南市區的莊弘松說,雖說縣市已合併,但看得出城鄉差距還是存在,市區可有大型公園可供休憩、運動,但相對鄉下卻苦無地點能設置公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