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候車亭 全新啟用

忠一路城隍廟前候車亭全新啟用。(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忠一路護國城隍廟前人行道整修完工,公車處也把忠一路從孝二到孝四路間原有四座舊式候車亭整併成兩座,都在護國城隍廟前,長十一米、寬三米一,新式設計與店家視覺穿透,十三日啟用,原先在孝二路搭車的十一線公車也回到原址。 公車處長陳新埤說,市府發包整修市中心忠一路護國城隍廟前人行道已經完成,公車處配合工程施工,把原先忠一路孝二到孝四路段四座早期杜萬全基金會捐贈的舊式候車亭整併成兩座。 基市區忠一路城隍廟前候車亭全新啟用。(記者王慕慈攝) 陳新埤說,原來的候車亭四米多,結構厚重;新候車亭昨天啟用,設計不占空間,長十一米、寬三米一,與一樓店家可以行走連通,還有無障礙設施,輪椅可以進候車亭,也可以推進騎樓。原先在孝二路搭車的十一條公車路線回到原址。 工務處表示,孝二到孝四路間的忠一路人行道老舊,障礙物多,行人通行不便。發包整修把洗石子路面刨除,改鋪高壓混凝土地磚,並設置新式候車亭,重新建置變電設備,目前城隍廟前已完工,仁祥醫院到孝四路段還要四十五天到二個月。

Read More

2021台北論壇 柯P盼建立產官學合作平台

台北柯文哲出2021臺北論壇,為大會開幕致詞。(圖/北市產業局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十三日指出,永續發展需要結合政府跨部門、民間企業,甚至國際間共同合作,因此北市府希望透過「預見明日.永續發展-二0二一台北論壇」,邀請國內外相關單位分享寶貴經驗之餘,同時搭建起一個平台,未來大家持續攜手努力;藉由公私部門在談壇中一同分享討論,試圖激發出對未來北市在永續發展的創新藍圖。 柯文哲昨天出席由北市產業發展局辦理的「預見明日.永續發展-二0二一台北論壇」,該論壇以能源轉型以及循環經濟為主軸,展現北市府團隊邁向宜居永續城市、努力達成綠色新經濟與淨零碳排放的決心,並邀請駐台代表及民間企業分享國外及私部門的寶貴經驗。 柯文哲首先強調,宜居永續城市一直都是北市府希望為這座城市打造的願景。為了達成此目標,市府除了於今年四月廿二日地球日上,率先全國各縣市,宣布北市將朝向「二0五0年淨零排放」目標邁進。 柯文哲說,北市府預計在今年底提出關於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清楚提出各項準備,一步步朝二0五0年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前進。 他表示,要推動能源轉型、循環經濟,一定要政府先發動,因此北市府由公而私,這幾年逐漸將這樣的概念往民間推廣。此外,為了避免各局處各部門之間分工不合作的情況發生,北市府更啟動跨局處力量,以城市做為實驗場域,共同整合推動相關政策。 柯文哲認為,當全球都出現碳關稅的議題時,如果我們不跟著加入轉型,未來在全球各國中將更難以生存。因此他也在論壇中呼籲大家,現在不做、以後代價會更高。希望公私部門、產官學界都一起努力,與地球環境永續共榮。

Read More

沙灣週末辦「樂來樂潮」音樂會

「樂來樂潮」推出六場音樂演出活動。(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市府十五至二十四日週末下午六時,在沙灣歷史文化園區舉辦六場「樂來樂潮」系列演出活動,以潮為主軸,安排六天多元風潮的主題演唱會。 「樂來樂潮」六場音樂演出活動,將「潮」融入表演,以金浪潮、熱血潮、漫遊潮、民謠潮、高歌潮及跨界潮為主題,邀請包括多次入圍金曲獎的搖滾樂團TRASH、民謠組合南西肯恩及基隆交響管樂團、最後則由吉他詩人董運昌為「樂來樂潮─二0二一基隆仲夏樂集」畫下句號。 「樂來樂潮」系列活動除了音樂演出,還會穿插魔術互動、扯鈴雜技、動漫角色扮演等街頭藝術,現場也設計親子共繪的環節,提供主視覺的未上色版本及畫筆。因應疫情,現場也安排旅遊諮詢攤位。

Read More

基隆黑客松競賽 15日起徵件

超北市長黑客松創意競賽徵件十五日起跑。(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位於台灣頭,四月發布國土計畫,與雙北及桃園一千萬人口,密不可分,「如果我是超北市長」首都圈大數據策略的黑客松創意徵件十五日開跑,鎖定議題包括捷運、青年住宅、基隆河流域韌性城市、交通等,透過民眾參與發想、大數據應用,找出大台北城市的答案。 市府舉辦的「基隆黑客松競賽」十五日至十一月十五日報名,初賽繳件十二月十三日,總獎金二十八萬元,以「如果我是超北市長」為題,邀請創意人才用大數據找出未來的首都生活圈將會是什麼樣貌的答案。 市長林右昌說,「超北市」包括北北基桃在內的首都生活圈約有一千萬人口,是全台最不合理的行政區劃,現在台北市問題已沒辦法在台北解決,基隆城市發展也沒辦法單純從基隆角度出發,跨縣市的區域合作是不得不走的趨勢。 他說,國土計畫透過創意黑客松程式設計,把大數據釋放出來,鎖定七大主題,包括捷運、青年住宅、環境成為韌性城市,甚至交通等,歡迎大家提出想法。 林右昌提到,從政府角度出發有時候會有一些盲點,有時候有慣性,找不出適當答案;透過黑客松程式設計馬拉松的過程與發想,可以找出本來找不到的答案,透過成大團隊專業引導、政府數據釋放及黑客的創意參與,共同找出超北城市的答案。 都發處長徐燕興表示,近年北北基桃首都圈積極發展,各自競逐造成高房價、高土地成本及資源重複運用,加上疫情影響,都會區域規劃更應藉由數據找尋解方。目前軌道、公路、資訊、港口、機場等流動性基礎設施未整合且不夠智慧化,地方人才競逐推高落腳成本或無整合支持企業生態系統。黑客松不僅導入大數據地理資料對首都圈問題解析,更有助基隆導入城市數位治理,這是進步城市要推動方向,也是基隆永續發展重要工作。

Read More

災害防救訓練 柳營基層總動員

柳營區公所舉辦災害防救教育訓練,邀請市府災害防救辦公室執行秘書顏振標參事(第一排左二)擔任授課講師,區長陳玉惠(第一排右二)及主秘李至彬(右一)等人都來上課。(柳營區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柳營區公所十三日辦理災害防救教育訓練,邀請市府災害防救辦公室執行秘書顏振標參事擔任授課講師,這場教育訓練邀集柳營區災害防救編組人員、基層里長、社區幹部、及自主防災社區志工共同參與。 柳營區長陳玉惠表示,顏振標參事學經歷豐富,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博士班畢業,台南縣市合併前,曾擔任台南縣環保局長、農業局長,縣市合併後擔任民政局長等職,目前出任市府災害防救辦公室執行秘書,他走遍全市卅七個行政區域,深入了解天然災害對不同的地理環境所造成的威脅及因應,期透過此次教育訓練,讓基層災害防救夥伴,對災害防救知識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顏振標說,災害防救是大家共同責任,要有「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的態度,做好各項防災準備。 區公所等各單位必須落實推動各項防救災整備工作和應變作為,進而凝聚社區民眾自主防災意識,平時透過防災教育向下扎根,建立正確的防救災觀念,強化災害的緊急應變處置能力。 陳玉惠表示,柳營區西邊位處急水溪畔,每逢豪大雨易有淹水災情發生,加上轄內又有六甲斷層穿越其中,災害潛勢風險相較其他地區高;區公所將持續結合地方社區、里鄰,致力推動各項防救災工作,藉由公私合作,強化在地的防救災能量,也希望透過研習讓參加的學員吸取更多實務經驗,精進防災作為。

Read More

鹽埕警跨區查獲改造槍支

記者陳左鈞/高雄報導 鹽埕分局警方繼九月破獲六人暴力集團討債擁槍案,及重利放款擁槍案後,日前又揮軍北上,在新北土城區逮捕二名嫌犯,並起二把改造手槍、子彈三十發,案由警方擴大追查中。 鹽埕警分局因於偵辦網路賭博案件的過程中,掌握犯嫌非法持有改造槍械情資,經派員多日蒐證後,向地檢署聲請搜索票。 鹽埕分局遠至新北市土城區,逮捕二名嫌犯,並搜出二把改造手槍,子彈三十發,案由警方依法法辦。(記者陳左鈞攝) 警網兵貴神速,迅速前往新北市土城區一處停車場內埋伏守候,見時機成熟當場攔下逮捕劉嫌(三十五歲),劉嫌見警上前攔查,自車上拿出提袋準備逃離現場,隨即遭埋伏的便衣警員強力壓制逮捕,當場自提袋內查扣二枝具有殺傷力的改造手槍(仿克拉克及沙漠之鷹手槍)及彈匣內子彈三十顆。 在一旁的休旅車駕駛侯姓共犯(四十歲)也隨即被逮捕,隨後押回高雄,深入調查中。 警方指出,研判二嫌犯可能涉及其他刑案,正深入追查中,先行依法移送法辦。

Read More

國民黨發言人批 保衛台灣不是靠羞辱立法委員 蘇貞昌院長該下台!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對於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答詢時情緒失控、以羞辱性言詞傷害立委鄭麗文,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凌濤十三日表示,蘇院長失言還執意嗆聲,是失職更是失格,展露出民進黨的傲慢與墮落,這是民進黨完全執政下的民主後遺症,已經傷害到五權分立的憲法精神,蘇貞昌院長應立即道歉,為自己的不良示範給國人一個交代。 凌濤表示,「院長嗆委員」的事件及影片在網路上引起廣大網友關注,許多人不敢置信,面對鄭麗文委員關切的國防議題、其他國家都在認真討論的核子潛艇軍備,蘇貞昌院長實問虛答不提,竟還反唇相譏、嗆聲羞辱,實在令社會無法接受。 凌濤指出,鄭麗文提出爭取核子動力潛艦,證明她捍衛國家的決心,蘇貞昌跳針式聲稱「支持」而非「爭取」,甚至把鄭麗文委員對兩岸軍力失衡的憂慮惡意曲解成要投降,還用台語怒斥立委「不要臉」。蘇貞昌阻撓軍購、傷害愛國護國立委,行徑上跟通敵有何差別?這證明綠營國防政策根本僅是「出一張嘴打假球」,如果爭取先進軍備的愛國立委會慘遭閣揆羞辱,那負責保家衛國的三軍將士難道不會軍心動搖?未來要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凌濤提醒,面對蘇貞昌院長這種野蠻的應答方式,蔡英文總統竟然不顧事實、不看是非的力挺到底,甘當蘇貞昌院長的「應聲蟲」,完全忽視蘇貞昌院長「見笑轉生氣」的荒唐行徑,這簡直是藐視國會尊嚴,讓民進黨與民意越來越遠。

Read More

前鎮新生金福路口科技執法 11/1正式開罰

功能卓越的「科技執法」器材,交大定於十一月起在前鎮區新生路正式啟用。(記者陳左鈞攝) 記者陳左鈞/高雄報導 交通大隊為了改善前鎮區新生路一帶交通秩序,將於新生、金福路口建置「路口科技執法」設備,以有效改善高雄市道路交通安全,降低事故件數,自即日起至本月三十一日為宣導期,十一月一日起正式執法取締。 高雄市「路口科技執法」目前有左營區大中/華夏路口、博愛/新莊路口、鳳山區鳳頂/過埤路口、前鎮區中山/中平/中安路口及大寮區一八八市道/鳳林二路口等五處,對防制交通事故發生均已發揮成效。。 前鎮區新生/金福路口因鄰接高雄港前鎮商港區,周遭建有貨櫃運輸中心、物流及倉儲公司等,且該路口銜接過港隧道亦鄰近新生高架橋,時常可見大型車輛及汽、機車混雜併行,交通狀況險象環生,經統計一百零八年元月至一百一十年八月底已發生交通事故六十六件,顯示防制事故發生已刻不容緩。 「路口科技執法」設備,除監測闖紅燈、紅燈左右轉等功能外,對於未依標誌標線行駛及佔用機車停等區等車輛,均能有效監測並舉發,另為了提醒用路人前方路口實施科技執法,警方於路口前設置文字告示牌,希望用路人能遵守各項道路交通標誌、標線及號誌等規定,避免貪圖一時方便,而造成自己或他人傷害,確保行車安全。

Read More

160條溪流達土石流警戒 花縣撤離2千餘居民

第二作戰區官兵冒雨撤離花蓮土石流潛勢溪流地區民眾。(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受圓規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花蓮縣全境連日壟罩在大範圍、高強度的顯著雨勢,全縣一百七十條土石流潛勢溪流已有一百一十三條紅色警戒、四十七條黃色警戒,共計一百六十條,且由於雨勢過於劇烈、影響範圍廣大,花蓮縣政府與國軍、鄉鎮市公所昨日全力投入防災及預防性撤離工作,也籲請民眾留意防災訊息,勿前往山區、海邊等區域,保障自身安全。 縣政府表示,截至十三日下午四時止,花蓮縣二十四小時累積雨量較高的測站:萬榮鄉大安五百零七毫米、萬榮鄉西林四百九十二點五毫米、光復鄉大興四百六十九毫米、秀林鄉天祥、瑞穗鄉瑞北國小、萬榮鄉明利都是四百五十二毫米。 全縣土石流潛勢溪流一百七十條、保全戶一千四百一十七 戶,共三千二百七十人,已撤離二千零一十六人。水保局十三日下午三時三十分發布土石流警戒預報一百六十條,大規模崩塌一條。 花蓮縣瑞港公路嚴重坍方。(記者林有清攝) 連日災害通報共計一百八十七件,十一日至十二日災情均處理完畢;十三日新增六十七件災情,截至下午四時還在處理中案件尚有十三件,所幸無人傷亡。停電情形:十一至十二日計有一萬六千三百六十一戶民生用電停電,已於十二日晚間全數復電;而十三日則新增一百六十七戶停電。 道路交通方面,玉里鎮高寮竹林橋橋面裂損封閉,短期內無法修復,中橫公路關原至太魯閣段、秀林鄉銅門村連外道路、瑞穗鄉瑞港公路均因土石坍方,道路封閉,工程單位搶修中。 第二作戰區昨日派遣兵力一百八十八人、車輛機具十九輛,執行秀林鄉銅門村與萬榮鄉見晴村等六處預防性撤離及災後復原任務,同時密切掌握災害潛勢區狀況,持續投入鄉民撤離與執行運送物資等工作,並維護地區交通要道暢通,以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Read More

「泰雅族的言者與牧者」 記錄耆老們生命經驗

「泰雅族的言者與牧者」電影特映會,記錄耆老們生命經驗,展現泰雅文化之美及其性格中的堅韌與公義。(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今年隨著「斯卡羅」的播映引起熱烈迴響,原住民族、客家、閩南多元文化的融合交織,以及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的辯證,引發民眾對在地文化的高度關注。新竹縣耗時三年多規劃製播的原住民族紀錄片「泰雅族的言者與牧者」,十三日在尖石鄉原住民文化館舉辦特映會與座談會,特別邀請偏鄉教師及鄉親一同欣賞電影,二位主角泰雅族耆老黑帶‧巴彥及牧師阿棟‧優帕司也現身分享拍片歷程及喜悅。 新竹縣長楊文科到場關心,他說,新竹縣很幸運,擁有原、客、閩、漢、新,五大族群的文化都非常美麗而珍貴。為了傳承並發揚這麼寶貴的文化資產,一定要將耆老們的智慧與生命經驗記錄下來,這是縣府的文化使命,責無旁貸。 文化局長李安妤說,三年多來為了拍攝泰雅族耆老的生命故事,紀錄片製作工作團隊「台灣泰雅爾族永續協會」費盡心力進行調查研究,演示泰雅族群遷徙的路徑,收錄了泰雅古調、口簧琴的演奏、傳統器具製作、部落祭儀等難得的歷史片段,並且陪伴耆老重返現場進行紀錄,足跡遍佈新竹縣尖石鄉鎮西堡、花蓮縣壽豐、高雄市那瑪夏等;大家看到的不僅是二部珍貴的紀錄片,這是文化工作者的世代傳承,是文化保存的接力賽。 文化局指出,十一、十二月將辦理校園巡迴影展,期望透過兩位在地泰雅族耆老─黑帶‧巴彥與阿棟‧優帕司─的生命故事,展現泰雅文化之美及其性格中的堅韌與公義。以紀錄片的校園巡迴放映為種子,培育下一代欣賞多元文化價值,進一步達到文化紮根與尋根溯源的在地知識學實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