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登場 台北國際旅展 攤位30年最少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受疫情影響,全台規模最大的ITF台北國際旅展,參展攤位銳減,今年雖仍將在十一月五日登場,但僅三十多個國家地區八百個攤位參展,是三十年來最少的一次,同時進場人數也限定一萬人。 台灣觀光協會十九日宣布,今年台北國際旅展即將在十一月五日至八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為了提振旅業士氣,今年以《加倍奉還 力挺觀光》為主題,祭出三重奏活動:第一重「加倍罩顧」展覽期間,購票民眾憑當日門票進場,即可兌換知名設計師Akibo操刀設計的限定口罩,每日限量一千名,送完為止;第二重「加倍回饋 讓你買個夠!」號召業者加倍折扣、民眾加倍購買;第三重「加倍感謝 一起挺台灣!」為感謝醫護人員扛起防疫重任,醫護人員只要憑識別證即可免費入場逛展。 此外,更響應公益,與台北捐血中心合作延續捐血送門票活動,只要十月三十一日的展前五天起至十一月六日的展期第二天,至大台北地區十八個捐血點捐血一袋即可獲得一張門票,限量一萬張。

Read More

黨產會聽證會 救國團:財產合法取得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黨產會十九日針對救國團不當財產案召開聽證會指出,黨產會認為救國團當年既依附政府體制成立,形式上就是政府機構,因此當年與國防部解除隸屬關係後,財產應歸為國有。救國團指出,透過救國團歷年業務成果報告、財務報表等資料計算,可清楚證明並非不當取得財產,過程清楚且合法。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日前認定救國團為國民黨附隨組織,上午就「救國團名下特定財產是否為不當取得財產」舉行聽證會。 救國團委任律師劉昌坪表示,救國團過去迄今共分三個時期,分別是隸屬國防部(民國四十一年至五十八年)、行政院督導的社會運用機構(五十九年至七十七年)、公益社團法人(七十八年迄今)。且內政部一0五年四月廿七日向立法院作證「…故該團非屬中國國民黨之附屬單位或附隨組織或分支機構。」 救國團委任的會計師余景仁也指出,透過救國團歷年業務成果報告、財務報表等資料計算,可清楚證明並非不當取得財產,過程清楚且合法。 黨產會透過簡報表示,無論救國團隸屬國防部時期的性質是否屬政府機構、是否有別一般政府機關,都不影響救國團屬於國民黨附隨組織,且救國團既然依附於政府體制成立,形式上就是政府機構,並非獨立權利主體,因此隸屬國防部期間取得的財產仍應歸為國有,非以自己名義保有。 黨產會統計,救國團隸屬國防部時期取得的不動產,分別為在宜蘭的金六結土地、南投一處土地、台中豐原合作新村房地、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多處建物、彰化縣團委會建物等。另救國團以「更名」方式取得國產,有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宿舍及土地、桃園眷舍。其中四維路眷舍原所有權人為中華民國,救國團只是管理人,但一九九0年所有權人卻被更名成救國團。 救國團委任律師劉昌坪回應,黨產會有公權力可以調閱文件,他更希望黨產會告訴救國團是誰授意;國防部解除與救國團隸屬關係後,救國團仍持續照顧青年,但照顧青年不能只有土地,還必須提供建物等場所給予住宿及活動空間,才能達到照顧效果。

Read More

蘇:加害人哀哀叫 藍:李登輝?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立委黃國書線民事件延燒,行政院長蘇貞昌十九日在立院答詢時意指國民黨是「加害人還在哀哀叫,說什麼分化,真是執迷不悟」。國民黨回應表示,黃國書線民事件的發生時間,當時的執政者是前總統李登輝,難道蘇貞昌把李登輝當成加害人?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爆出「線民」事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天批評蘇貞昌搞分化;蘇貞昌昨列席立法院院會備詢前受訪表示,當潮水下降,誰沒有穿褲子就會被看清楚,但「加害人」還在哀哀叫說什麼分化,真是執迷不悟。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凌濤發布新聞稿指出,民進黨政府不要企圖用卅年前的事,攻擊今天的國民黨,這樣只是加深民眾對於民進黨執政無能、政治清算的印象。 凌濤表示,民進黨言行不一的作為已經充分展現出民進黨正急著利用黃國書事件進行分化與鬥爭。蔡政府執政以來,剛成立促轉會就立刻鬧出東廠風波,當時的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赤裸裸在內部會議中把轉型正義當成政治鬥爭的手段,蘇貞昌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凌濤指出,與其討論「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不如誠實面對「潮水還沒退」,民進黨鬥爭的醜惡嘴臉已經歷歷在目,「就已經先被發現沒穿褲子」。 凌濤表示,黃國書線民事件的發生時間,推算起來當時的執政者便是前總統李登輝,但民進黨口中尊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質疑蘇貞昌是不是把李登輝當成加害人?大家別忘了總統蔡英文、蘇貞昌也曾經前仆後繼向李登輝請益,如今民進黨這樣的發言明顯精神錯亂。

Read More

傳蔡明興確診 富邦未證實未否認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傳出是十九日公布的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之一。金管會表示,截至晚上七時為止,金管會未收到富邦金通報重大偶發事件。 指揮中心昨公布國內新增五例境外移入個案,外傳其中一例自美返台、隔離期間確診者,為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消息震撼金融圈。 富邦金晚間並未證實或否認此消息,僅回應「董事長已返台,目前正依規隔離中」。 金管會銀行局官員表示,截至昨天晚上七時為止,並沒有收到富邦金通報重大偶發事件,官員說,若消息為真,依據規定,應該是要通報金管會。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世間行踏〉菜鳥記者訪東瀛   

文/攝影 王源錕 訪問團拜會我國駐日代表處,前排右二為副代表林金莖(他是我台南佳里的同鄉,其兄林芳年為鹽分地帶文學「北門七子」之一)。 現在出國稀鬆平常,但在戒嚴時期想踏出國門可不簡單,我第一次出國,就是參加中華民國經貿記者訪問團訪問日本,算起來那已是昭和時代的前塵往事了。 民國六十八年初進報社,主跑警政路線,每天與偷搶拐騙、殺人放火的社會新聞為伍。當時日本交流協會為增進台灣對日本的認識,會定期邀請台灣財經新聞從業人員赴日訪問,小弟曾有幸獲邀。我從未跑過財經路線,為甚麼能混進經貿記者訪問團?這是有原因的。 交流協會邀請的對象,通常都是在台北跑中央財經部會的大牌記者,我們是台南在地報,本報台北財經記者剛好另有要公,總編輯就把這個名額爭取給台南同仁,有機會出國開洋葷,很多人暗中較勁積極爭取。我大學學的是日文,兼修國貿輔系,前陣子報社與天下雜誌合辦過一場財經座談會,是區區在下做的記錄,雜誌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特地寫信到報社給我小小的誇獎。不知高教授說的是不是客套話,但對我「濫竽」冒充經貿記者訪日,應該起到很大的催化作用。 如今拿著中華民國護照,世界各國暢行無阻,然而以前入出境管制可是層層關卡,取得日本交流協會邀請函是基本條件,接著要寫出國報告書、附報社核定出差公文,由於記者身分特殊,還要縣市新聞記者公會推薦函、行政院新聞局核准函…,一連串漫長的公文旅行,都快出發了護照還沒下來,讓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我大哥託一位長輩打電話給外交部的朋友幫忙,順利幫我取得護照,後來才知道我這本護照麻煩到禮賓司司長邱進益先生,真不好意思。 學了四年日文,翻譯出版過日文書籍,但對這個櫻花國度仍然充滿未知,直到飛機降落東京羽田機場,廣播聲才逐漸喚醒我荒疏多年的「阿伊屋耶歐」記憶。財經記者訪問團先拜會日本交流協會、我國駐日的亞東關係協會、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總部、富士電視等單位。這個訪問團挺正式的,我為此特地到忠義路「中泰西服」做了這輩子第一套西裝。 日本交流協會《交流》月刊翻譯轉載我的訪日系列報導。 企業參訪首站來到「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創辦的松下電器,位於大阪的茨木第一工廠每個月生產十萬台彩色電視機,最令我難忘的是電視歷史館中,所陳列1952年12月首次商業生產的黑白電視機,那台老骨董問世時的「身價」是二十九萬日幣,相當於一個普通公務員兩年半的薪水! 當時我國經濟部大力推廣的「中心—衛星工廠制度」,在日本已行之多年,以松下電器為例就有兩千三百多家衛星工廠,彼此合作無間。我們參觀的真生印刷公司是松下電器的衛星工廠之一,也是衛星工廠模範生「共榮會」的成員,長期承印松下電器的各項印刷品,該公司研發的一套電腦程式,能將畫面修改、翻轉、挪移,絲毫不留痕跡,這種美工軟體現在一點也不稀奇,但在三十幾年前已夠讓我們目瞪口呆了。 全世界第一部工業用機器人1958年由美國人發明,經過不到二十年,日本生產的工業用機器人已占全球百分之七十。我們到位於愛知縣的川崎鐵工所MAZAK工廠時,歡迎貴賓的正是會講人話的接待機器人TOMMY。 日本是汽車工業王國,我們參觀的是日本最古老的汽車廠—日野,這家工廠雖然歷史悠久,但也高度自動化,在忙碌的裝配線上,每個工人的動作都像機器人一樣迅速又有效率。日野羽村廠有一條試車道,搭載記者訪問團的巴士是該公司產品,司機載著我們在試車道上飛馳,接著在模擬世界各地惡劣路況的場地顛簸而行,日野的車量產上市前,都要在此經過嚴格的考驗。 正式拜會、企業參訪之餘,交流協會也安排豐富旅遊行程,我們遊歷了京都清水寺、金閣寺,搭乘新幹線時看了一眼富士山,還到剛開幕不久的東京迪士尼盤垣半日,賞美景嘗美食玩得十分盡興,衷心感謝「阿里嘎多」。   返國後在報紙發表五篇「訪日紀行」系列報導,是我採訪生涯的一個里程碑。日本交流協會翌年三月將我的文章翻譯成日文,以「若手記者見日本」為題,轉載於協會發行的《交流》月刊上。日文的「若手」就是「年輕」的意思,想當年這個年輕的菜鳥記者,因緣際會去到日本,觀摩許多先進的技術及日本人勤奮的工作態度,如今回想起來,生平第一次出國真的收穫良多。

Read More

〈中華副刊〉畫話

文/若莘 圖/麗珠 疫情嚴峻初期,社區大學的繪畫班被頂到雲端上去苟延殘喘,我們儼然化整為零,成了一股暗流偷偷地居家學習,師生透過視訊軟體動了起來,期間為了題字落款,吾亦開始抄經,當寫到「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時,一時會心莞爾,似乎所有的苦悶都得到了釋放。潛心作畫與抄經,隔離「身」之外,亦隔離「心」,從實作勞務中匍匐累進,秉除「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實用」的無根空泛。 由於停課前剛剛學習畫紫藤,那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的季節,亦屬奼紫嫣紅煙花爛漫時分,何曾思忖過因疫情而封緘,我即在宣紙上緩緩構圖起來。 紫藤花的碎玉蔭影垂墜而下,新出的小雞成群嬉戲、啾啾輕嚷,將之貼於書櫥門板上,枝葉扶疏隨風擺動,朝夕間堪擬作花前月下了。 「剛出生的小雞還憨憨地,需得母雞攜帶著才是!」母親見了提出建議。 「這學期老師還來不及教畫母雞呢!」我說。 「那就別畫四隻,多畫幾隻熱鬧些。」許是防疫期間母親也悶慌了。 「通常一窩小雞是幾隻呢?」身為鄉下人,母親自然熟知飼養一輩子的雞。 「十來隻也可以!」她透出遙憶微醺的眼神,然後才娓娓道出。 「畫不下去了,意思意思吧!」終而五隻毛茸茸的小雞被疏密有致地安置在條幅下方。 然而,母親又看著乾淨地面,認為天地寬闊,理應有小雞覓食的幾筆暗影。呵呵,一幅吉祥留春圖,我操筆,母親出主意,我殷盼著寫以留春住,母親關注的卻是母雞帶小雞覓食的有情天地。 話說幽居的歲月中,偶爾睡個回籠覺真如神仙般快活,不過也不敢酣睡過頭,據說蘇東坡被貶至惠州,沿途舟車勞頓,風霜病容地倒也隨遇從容,他寫到「報導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消息傳回京師,政敵章悖認為東坡未免過於快活,於是又將詩人貶到隔海的海南島去;儘管三級警戒挺適合吃飽睡、睡飽吃,咱還是不浪費時間,提筆做點事兒。 我長期苦於將圖畫書返還圖書館以後,總是把閱讀內容忘得一乾二淨,於是打去年開始嘗試把重點畫下來,以供來日參考。適逢此次在鄉鎮圖書館借來的幾十本美術週刊與畫冊,系統主動延期,讓我得以悠閒閱讀,慢慢咀嚼體會。其中吳昌碩以荷為主題的〈乾坤清趣〉,令人愛不釋手的線條及筆墨趣味,禁忍不住描繪了下來;另一幅江兆申的〈夢雨閒鷗〉寫群鷗翱翔於叢林天地間,也是S型構圖,多了潤澤朦朧美感。兩幅畫形成乾濕對比、熱鬧與恬靜相去、近取與遠引有別,然而都足以給人視覺及心境上的暫時歇息。再者,張大千畫一行者拄杖自松林中歸來,我喜歡它局部松林的空靈氛圍,直接攤紙臨摹練習,同時也練習了黃君璧的〈雲影滿帆歸〉,遐想漁人乘風歸去的心情,當如陶淵明之載欣載奔吧!記得兒時讀過「明朝散髮弄扁舟」,氛圍與此圖 大異其趣,只是什麼因素惹得詩人散髮求去呢?我倒是寧願當個漁夫,好比形容枯槁的屈原行於江邊,所遇見的漁人便是無憂也無慮。 爾來聽聞鄰近宮廟翻修屋宇,正舉辦義賣活動籌措經費,我趕緊揀擇一個多月來練習的三幅字畫捐贈,表達一點心意;另外,抄寫的藍底金字經文,似是菩薩對我的月餘努力所給的賞賜,將它裱褙下來,見證疫情期間的心路歷程。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這是蘇軾被貶黃州,受監管且限制居住,孤身流連臨皋,戲謔地以江山風月的主人自居;想溪湖地區疫情告急時,公所的防疫宣傳車日繞數回,大聲宣導里民自主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移動,我將己身化成另幅紫藤花架下的魚,題字「水面風波魚不知,隔江猶觀後庭花」,我是魚,一條沉潛足月的魚,足跡呀,依然駐留在春天,直到彰化縣疫情「嘉玲」,這才敢探頭出來。我無法一如詩人受拘囿時,經常透過窗牖欣賞縹緲雲霧遞移,彷彿觀賞一幅一幅變幻莫測的風景圖畫,但此刻宅著,也試著將臨習傅狷夫初階山水的技巧加以造景組合,過起偽山居日月長的生活,學學東坡那無限自由的心靈自足,引江山風月入書案,讓自己也充當一次江山風月的主人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是一隻曬乾的魚

■李紅瘦 如果我想被看見 就會在你稱讚自己的所有物 甩弄氣若游絲的魚尾   一雙雙混濁的雙眼 被你抓起下巴 撕心裂肺 一滴烏黑的血濺在 你笑容滿面的臉   是不是只有你看到我魚腸的美 所以你才敝帚自珍 拒絕任何一個帶我走的人   水氣日復一日向上蒸騰 我細瘦的骨骼 已無法包覆來自深海的呼吸 吐出珍珠般的白沫給你 看著你為我裹膏抹油 下酒

Read More

〈中華副刊〉沒有買書的日子

■徐夢陽 沒有買書的日子,是壓抑的。過度的壓抑,通常會轉變為加倍的慾望,反而造成反效果。我總覺得,讀文史的,哪有不買書的,沒有個百來本書造一間書房,難登大雅之堂,遑稱知識份子。買書這件事,倒也不是附庸風雅,不是為了千鍾粟、黃金屋與顏如玉,說穿了,買書是為了自己,是想看書,想要收藏書,才作此舉。 若與人談論買書,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國中第一本買的書,是《徐志摩詩集》,因為仰慕國文課本上詩人風采,所以存下零用錢到書店購買,後來國文成績不錯,老師也送了一本《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因此,對於買書與看書這件事,算是結下不解之緣。更重要的,是就讀的文史科系需旁徵博引,時而擷取經典,時而上窮碧落下黃泉,書早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幾乎與自己是分不開的。雖《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可是無書,對我來說,卻是少了生活況味與意義。 書與書店,當是分不開的。有位開書店的學長,過去聽聞他的買書經歷,大概除了那些教授外,無人能出其右,最令人驚訝的故事,是為了買書曾刷爆了幾萬塊的現金卡,在那個George & Mary剛開始風行的日子裡,其他人拚命拿來購物,或以卡養卡,這位學長,嗜書到可以刷爆現金卡,成為傳奇。本以為這些故事都是誇張不實,後人杜撰,可是曾跨進他租屋處的人都知道,整個房間被書擠的水洩不通,連床上都擺滿了書,要跟他借書,等於要了他的命,可他還是拼命的買,買到自己開書店當老闆。算是完成了讀文史者的一個夢想,彼時大家愛買書,總希望能有一間像樣的書房,可以談文論藝,成為書店老闆更是讀書人夢幻職業。 而我因工作回到南部之後,就很少跟隨這些愛書人逛書店買書。以前每周幾乎都要逛一次書店,買個幾本書才罷休,台北古亭、公館一帶的二手書店、連鎖書店,甚至是大陸書店,幾乎都要逛過一遍,這趟出遊才算有意義。邊逛書店,還邊跟愛書人聊聊書況,聊聊學界,甚至是時事,善盡知識份子的責任,雖沒有大作文章,針砭時事,卻也在言談間訓練邏輯,明辨是非,挖掘每本書裡面真正的想法。 無法逛書店之後,買書這件事也沒有暫停,因為尚有網路書店可以頂替,只要輕輕一指,加入購物車,點選購物方式,選擇領貨方式,不出幾日,就可拿到書籍。只是,書本最重要的還是空間,當沒有空間時,有再多好書都是放在倉庫的箱子,任它泛黃、長書斑,我雖愛書,卻也只能暫時停止買書,等待挪出空間再作打算。 沒有買書的日子,是壓抑的。少了友朋,少了激情,少了對書的迷戀,知識份子就不再是知識份子,而是徒有學位與過往的空殼。我常會捫心自問,一年到頭到底看了多少書,擺在書架上的書是否有看完,我也害怕買書成癖,一買就戒不掉,到頭來,更需要買一棟房子能放書,但當我決定不再壓抑,卻忘了買書的滋味。

Read More

晶萃茶來速振興優惠 開放寄杯

茶來速以全新的科技出茶系統,減少工作人員與茶湯的接觸。(茶之魔手提供) 蔣謙正∕台南報導 台南新開幕晶萃茶專賣店「茶來速TeaSpeed」 打造科技出茶系統,創新手搖茶飲市場。 手搖飲料發源之都「台南」又有新品牌開幕,標榜晶萃茶專賣店的「茶來速TeaSpeed」特選於此開幕試營運。雖其開幕不久旋即碰上全台新冠肺炎爆發潮,但憑藉著獨家研發的晶萃科技茶飲技術,以及鮮甜味爆表且回甘不苦澀的茶湯口感,仍在疫情中衝出逆境,深受府城鄉親喜愛,短時間內已展店二間分店,第三及第四家門市也將於年底開幕試營運。 業者表示,為讓消費者喝到最甘、醇、香的好茶,「茶來速」使用百分百在地台灣茶葉;透過與南投名間鄉松柏嶺茶農職人契作,並全程在自有茶廠進行生產製作,藉由一條龍的垂直產銷運作,讓茶葉品質能夠獲得最好的控管;再經由其獨家創新研發的「分餾晶萃技術」,完整保留原茶的風味,茶湯喝起來甘甜味十足、完全不苦澀,甚至更能喝出比熱沖手法更醉人的鮮萃風味。 為了精準控制茶量,減少門市人員與茶湯接觸,茶來速打造「科技出茶系統」;門市人員只需透過點選平板,茶湯就會透過指令從量身訂製的萃茶機自動出茶,達到品質均一化及減少茶湯浪費目。 為響應政府推出的振興五倍券,「茶來速」針對紙本振興券也提供加碼折扣優惠;單筆消費滿二百加送二十、滿五百加送五十、滿一千加送一百;「茶來速」更貼心的首度開放寄杯服務,一樣持紙本振興券就可在門市登記寄杯,想喝就喝超便利。

Read More

本土+1 Ct值高曾打1劑莫德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9日公布,新增1例本土、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新增本土個案為60多歲男性,從事工務接洽工作,16日因出現發燒等症狀,17日就醫採檢,檢驗結果陽性收治住院,Ct值33.1,IgG、IgM均為陽性,後續採檢2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19日確診。因曾在7月14日打過1劑莫德納疫苗,且Ct值很高,採檢迅速轉陰,研判可能是之前感染過的個案,現在處於陰陰陽陽的階段 衛生單位已匡列接觸者12人,其中4人居家隔離、3人自主健康管理、5人自我健康監測,將持續進行疫調及匡列,釐清感染源。 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男1女,年齡介於10多~60多歲,分別自美國(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入境,入境日期介於5~17日之間,均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其中,4人為突破性感染,2人接種過2劑AZ、1人接種2劑BNT、1人接種2劑科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