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長放送站>南區 國宅里 史進財爭設立體停車場

南區國宅里長史進財希望爭取立體停車場,提供里民更多停車空間。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國宅里長史進財指出,里內巷道多,停車不易,未來希望爭取里內設置立體停車場,提供里民更多停車空間。 國宅里原為廢棄多年的鹽田,於民國六十一年配合安平工業區開發及南市第三期都市重劃,填土規畫為國民住宅區,分別於六十三年及六十五年先後興建國民住宅一千四百餘戶。 史進財表示,他於縣市合併後參選大台南第二屆里長,結果獲選民支持當選,至今雖擔任二屆里長,但希望能持續為里民爭取更多建設;他指出,首次擔任里長時,市府剛好推行「拔尖計畫」,美化國宅部分鄰棟間隔,將原本雜亂無章的鄰棟間隔予以整平,並將牆壁彩繪,讓整個鄰棟間隔更加美觀。 但是,因里內國宅鄰棟不少,史進財希望未來能爭取經費,逐一美化國宅鄰棟間隔空間,讓里內空間更加美觀。 除了爭取國宅鄰棟間隔美化外,史進財說,里內因為巷道狹小,停車空間有限,若有外地民眾來訪,往往找不到停車位可以停車。國宅社區大廈管理委員會一樓原為第二幼兒園,如今幼兒園已搬遷,未來希望爭取該土地興建立體停車場,提供更多的停車空間,供里民及來訪民眾停車,改善里內停車空間不足問題。

Read More

男偷鐵馬 掰看病太累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張姓男子家住新北淡水區日前搭捷運要至榮總看病,不料,竟睡過至中正紀堂站才醒,他下車搭反向列車至台大醫院又突然改至台大就醫,但在下車後又因感到身心疲憊,竟在徐州路上順手牽羊一部腳踏車騎至台大看診,後來還將腳踏車騎回淡水家中,失主報案警調監視畫面追至淡水將他逮捕,在得知其竊車原由均感啼笑皆非。訊後依竊盜罪嫌移請台北地檢署偵辦。 北市警中正一分局仁愛路派出所日前接獲民眾報案,指稱他停在中正區徐州路上的自行車不翼而飛,員警受理後立即擴大調閱監視器展開追查,終鎖定一名張姓犯嫌下手行竊,並在晚間將他查緝到案,但經詢張姓犯嫌的犯案動機後,則是令警方哭笑不得、頻頻搖頭。 張嫌向警方供稱,自己當天早上原本預計從淡水家中搭乘捷運淡水信義線,欲往台北榮總就醫,未料在搭乘時睡著坐過頭,只能在中正紀念堂站下車再往反方向搭乘,行經台大醫院站時,臨時改變主意下車,改前往台大就醫,但因覺得身心疲憊,於路途中適巧看見一旁有部自行車,便竊取該車當成代步工具。後來在台大醫院看診完後,為了節省車錢,他就從台大醫院騎乘該輛自行車一路返回淡水住處。 中正第一分局呼籲,民眾應妥善保管自身財物,於路旁停放自行車時應確實上鎖,切勿貪圖一時方便,隨意停放而讓竊賊有機可趁,也提醒民眾千萬不要為了一時「貪念」,抱持著僥倖的心態而做出違法行為,得不償失,中正第一分局也將持續打擊犯罪,有效淨化治安,讓轄區更宜居,民眾更安心。

Read More

敲門「找性、愛」 女大生遭怪男騷擾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在北市某大學就讀的馬來西亞籍女大生從今年八月入住現在租屋處,屢遭一名林姓男子假藉各種理由騷擾,三日林嫌更過分的到女大生租屋處敲門,並在外說出含性暗示的字詞,女大生飽受驚嚇除先錄影存證,隨後向警方報案,文山一分局四日凌晨持拘票將林男拘提到案,並在訊後依涉犯性騷擾防治法及恐嚇罪嫌,移送台北地檢偵辦。 馬來西亞籍女大生目前就讀北市某私立大學,八月分租住在文山一分局復興派出所轄區,她從八月入住該處後,住在二樓的三十二歲林姓男子便常假藉各種理由,前去敲女大生房門說是要找人,但其所說的名字均非住在該處,曾還開別人的門,被發現再狡辯以為是沒人住。 女大學飽受騷擾之苦也曾上網路論壇向網友求助,不料,三日凌晨林男又再度至女大生租屋處敲門,甚至說出「找性、愛」等含性騷擾言詞,嚇的女大生趕緊錄影存證,並在下午三時向復興派出所報案。 員警接獲報案先至女大生住處了解情況,但未發現林男蹤影,隨後員警請女大生回所提告並製作筆錄,同時建立直接連絡管道,警方在調閱監視畫面後掌握林男身分報請檢方指揮偵辦,四日凌晨一時許,員警持檢方拘票將林男逮捕到案,訊後依涉犯性騷擾防治法及恐嚇罪嫌,移送台檢偵辦。 文山一分局表示,全案已建請檢方諭令林嫌限制住居,且每天須親至復興派出所報到,藉以掌握其行蹤;另也將加強林女住家周邊巡邏以維安全,同時警方也呼籲民眾若遇性騷擾事件應勇敢說不,並立即向警方報案,絕不可姑息犯嫌。

Read More

亞太管樂節 400薩克斯風樂手 今安平古堡齊鳴

亞太管樂節將於五日下午三時於安平古堡邀請多達二十八團、超過四百名成員,以薩克斯風齊鳴,吹響臺南四百年。(文化局提供) ▲亞太管樂節五日下午三時將於安平古堡舉辦「吹響臺南四00年—薩音飛揚」薩克斯風大合奏活動,邀請來自全台薩克斯風樂團及樂手超過四百人,齊聚安平古堡,合奏〈安平追想曲〉、〈快樂的出帆〉兩首曲目,齊心協力挑戰自疫情趨緩以來,年度國內最大規模管樂合奏。 安平古堡是臺南建城起始點,荷蘭人於一六二四年占領安平後所興建的軍事及貿易據點,臺灣自此正式走進世界貿易體系版圖開端並扮演重要角色。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二0二四年建城四百年,亞太管樂節安排四百人薩克斯風大合奏活動,別具意義,希望透過薩克斯風嘹亮曲音,吹響臺南建城四百年序曲。 活動號召來自全國各地的薩克斯風樂團接力表演,包括十二石教會快樂薩克斯風團、TALENT天能探索團、TALENT天能教育家、大自然薩克斯風樂團、文人樂團、文林扶輪社薩克斯風樂團、代天宮薩克斯風快樂樂團、台中市吹吹風SAX樂團、台中市海線社大吹吹薩克斯風班、台北城東四重奏樂團、灰熊樂團、海風樂團、台灣幸福愛樂協會、田中薩有其心薩研樂團、老街電薩樂團、快樂家族薩克斯風樂團、屏東縣薩客豐音樂協會、珍籟響樂樂團、風吹文創樂團、桃園扶輪薩克斯風樂團、曾柚豆薩克斯風樂團、新府城五線譜薩克斯風樂團、臺南市愛薩客音樂協會、樹林薩克斯風樂團、盧卡斯愛樂樂團及活躍於國際樂壇的和諧薩克斯風重奏團、台北薩克斯風重奏團及台灣薩克斯風協會樂團,共二十八個來自南北的樂團共同演出。 邀請民眾今日一起至現場參與四百人大合奏挑戰壯舉,共同以音樂見證臺灣土地與先人自大航海時代以來,風華迭變的歷史場景與故事。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Read More

細胞治療新技術 助長回膝軟骨

義大醫院團隊引進軟骨細胞層片的細胞治療技術,院長杜元坤(右)4日在台灣醫療科技展分享治療成果。(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4日電 全台約350萬人受膝關節退化之苦,但因軟骨無法再生,只能換人工膝關節。義大醫院團隊近年引進軟骨細胞層片的細胞治療技術,讓43名患者重新長回膝軟骨,個案數全球居冠。 義大院長杜元坤表示,國內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估全台約350萬人受關節疼痛之苦,年逾58歲民眾平均5人就有1人有關節退化問題;除了老化,部分民眾也可能因意外、外力、運動傷害等因素造成軟骨損傷。 杜元坤說,膝關節交界的軟骨屬於透明軟骨,具有黏性和彈性,但因沒有血管及神經,一旦磨損或損傷並不容易再生,初期只能以非手術方式緩解症狀,包括復健、口服藥或關節內注射玻尿酸等。隨軟骨缺損愈來愈嚴重,最後只能置換人工膝關節,雖然能讓患者恢復正常行走,卻無法旋轉、許多運動姿勢也受限。 杜元坤指出,衛福部2018年9月起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醫界可以協助患者以自體細胞進行細胞治療,義大申請「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治療膝關節軟骨受損。醫療團隊利用關節鏡手術取出患者體內的軟骨細胞,花3~4週培養細胞層片,此後再將層片如敷面膜般,覆蓋住患者軟骨缺損部位,就能讓軟骨細胞長回來。 杜元坤指出,義大去年4月收治第1名患者,至今完成44名病人收案,年齡從26~69歲,已43人植入軟骨層片,多數患者移植6個月內恢復正常生活,疼痛指數平均達1分以下。 杜元坤指出,若是自體免疫、感染、癌症等造成的關節軟骨破壞,就不適合以這種方式治療。

Read More

林安森林步道 親子健行淨山

東山區公所在林安里林安森林步道舉辦登山、淨山活動,吸引民眾參與。(東山區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東山報導 東山區公所四日在林安里林安森林步道舉辦登山、淨山環境綠美化活動,吸引大批親子參加,一起親近大自然,以登山運動紓解壓力,並動手淨山撿拾垃圾,愛惜周邊生活環境。 東山公所說,東山區林安森林步道位於東山區林安里,步道蜿蜒在幽靜林道中,依山勢而行,高低起伏落差大,視野極佳,可遠眺嘉南平原,是登山遊憩好去處。 步道丘陵海拔約二百五十公尺,遍植竹林與桃花心木,步道沿途有龍眼樹、相思林、柚木林、鐵刀木等林相生態豐富。林安森林散發的「芬多精」,有益身體健康,是適合登山健行、賞景、遠眺及休憩的的郊山。 區長呂煌男說,號召鄰近里民及社區民眾一同登山,並沿途淨山,一趟走下來約一個多小時,很適合全家參與,未來還會爭取經費維護林安森林步道,希望大家多與好友相約或闔家同遊東山,無論是登山健行,抑是慢活紓壓,品嘗東山在地的農特產品與美味小吃,感受純樸農村之美。

Read More

青世代提案 9組獲獎

研考會舉辦台南青年公共議題創意提案競賽,金獎由蔡耶醇、康竣傑規劃的「茄芷文化產業之展覽活動推廣計劃」獲得。(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為鼓勵青世代創意,讓市政更貼近民眾聲音,市府研考會首度舉辦台南青年公共議題創意提案競賽,共有九組團隊獲獎。 這項競賽共有十八組青年提案,九組進入決賽,金獎由蔡耶醇、康竣傑規劃的「茄芷文化產業之展覽活動推廣計畫」,以茄芷設計文創商品,透過展覽、導覽等,認識茄芷文化產業。 銀獎提出「郊區大眾運輸接駁改善方案」,設計官田麻豆以搭計程車共享公車價,補足偏鄉交通接駁的最後一塊拼圖。銅獎提出「凝視府城現代景觀-歷史圖像調研暨美術史推廣」案,透過景觀盤點,建立基礎資料庫,規劃AR擴增實境,讓實景古今交融對比,透過走讀認識台南。 同獲銅獎者還有「Look! Shanhua! Right?」方案,規劃善化巡禮、草莓教室、善化戲院七周年等。 另一組則是「坐公車熟似西港e台灣第一香」團隊,以大台南公車為交通工具,規劃四條西港小旅行。 黃偉哲表示,青世代的創意想法,包括地方創生、教育導覽、在地遊程、共享運具、文化調研、公車APP等,無論是交通、科技、創生,都可由青世代視野出發,讓青年成為未來發展不可或缺力量,市政更貼近民眾聲音。 研考會主委戴偉峻指出,青年提案內容多元,關注面向橫跨環保、交通、科技、創生、文化、社造等,更來自不同領域,日嘔將邀集相關局處和青年朋友交流,介接局處共創台南未來。

Read More

富佳、北醫合作 開發口水檢測平台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示範使用口水機。  (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富佳生技與北醫合作開發口水檢測平台,推動樂活120計劃,透過每天口水檢測監控個人健康狀態,挑戰長壽目標。 富佳生技繼先前俗稱「口水機」的專業版唾液PCR(聚合酶連鎖反應)核酸檢測系統(艾卡爾核酸檢測分析儀器與SARS-C0V-2試劑組),獲食藥署醫材緊急使用授權(EUA)資格後;這次在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未來可望用於居家檢測的唾液PCR篩檢平台。 使用者只須將生物晶片插入機器,收集唾液並加熱,接著加入緩衝液搖勻,再將樣本注入生物晶片,就可以靜待結果出爐。平台所採用技術與專業版相同,生物晶片利用「電濕潤」技術移動檢體微滴,讓微滴在不同溫度區域中反覆來回,創造反覆升溫、降溫的效果,因而能在短時間內完成PCR。 最後,檢體落入微型的乾式洋菜膠執行電泳,再由人工智慧(AI)直接判讀,約莫75分鐘可完成檢測,檢測結果可用簡訊發送到個人行動裝置。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4日出席醫療科技展,為所投資的富佳生技站台,示範俗稱「口水機」的專業版唾液PCR核酸檢測系統。他說,富佳已跟北醫簽約共同開發技術,並推樂活120計畫,挑戰讓人類活到120歲的目標。 郭台銘指出,富佳生技將以建置大健康平台為目標,讓健檢不再是每年一次,而是天天檢測。除了COVID-19外,也會擴展到不同的檢測,包括腸道益生菌、牙周、腸胃,甚至胰臟癌等都透過一滴口水進行檢測。 富佳生技董事長廖本揚表示,對防堵病毒擴散而言,檢測的頻率才是重點。目前許多先進國家的研發也正朝唾液篩檢方向進行研發。富佳的口水機可檢測最新的Omicron變異株,也已提供一批設備到南非,與醫院合作協助台商在當地檢測。 他說,這次在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居家檢測的唾液PCR篩檢平台,正進行臨床試驗,期望盡快取證,進一步布局海外市場。

Read More

〈中華學園〉青春友情之歌

台南市仁德國小六年一班 ◎劉欣蘋 人生路上一定會遇到挫折,朋友的陪伴往往是撫慰心靈的良藥,在這種時候,如果有互相扶持的朋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還記得剛聽到「風箏」這首歌時,正值畢業季。裡面有段話,令我感同身受,就是「一路上許多相同渴望,生命不該是掙扎,是時光與成長。」在五年級時,學校有樂樂棒比賽,大家一開始都覺得沒希望了,隨意丟丟,但隨著練習時間久了,大家的技術增強了,感情更好了,在比賽時,全班發揮超強的實力,奪得冠軍,回想那段時光,是非常美好、快樂的。 而「默契激盪夢想,原來我不孤單」更讓我感受到朋友是如此的重要,要好好珍惜身邊的朋友。某次我的心情不好,好友們見了,沒來理我,我以為她們不想和我當朋友了,所以下課都坐在位子上。直到中午,她們才跑來找我,我以為她們要來和我絕交,心中忐忑不安,有些不想回應,沒想到,她們拿著一張小紙條過來,裡面寫著:「抬起頭吧!」我默默的抬頭,看見她們圍在我桌子旁,摸摸我的頭說:「別傷心了,姊姊們保護妳呢!乖!」我當下感動的哭了,他們真的就像我的姊姊們,有她們真好! 回想那些時光,真的很值得紀念,朋友陪伴如此重要,要好好珍惜!

Read More

〈中華學園〉殘韻

台南市南科高中一年十四班 ◎楊芝瑤 殘有兩意,一為剩餘,是殘月和殘陽,是殘落在泥地的一片杜鵑;是看得見盡頭,且只餘幾步路程的末尾。另一「殘」,則是我們的感知。因為對圓滿的追求,稱不順遂為殘缺。後者的「殘」往往來自於前者,端看各自的觀察和心弦觸動。遺憾和不完美卻往往是成為永垂青史的必要條件。然萬物皆有殘時,真正的清明殘韻,是連圓滿中也嘗得出來的。 生命終究還是年輕,我的。沒有什麼難捨而執著的缺憾,只不過是隨著每個階段的末尾收取些屬於我的悟理。漫天的繁星成為了童年的末尾,在令孩子們煩躁、濕熱的,三十五度C的夏天,我收到了童年最後的禮物《小王子》。在童年末尾看明白了蛇吞大象和玫瑰的刺,他們伴著我踏入了少女時期,原來彼時的末尾,不過是下一場的陪伴。像是接二連三的沙漏般,不停的向下散墜,卻仍是自己,不過經歷了不甚遙遠的友誼分離,和努力為學業奮鬥的時刻。誰能說這樣的童年是不圓滿的呢?我已圓滿的走過了那個濕熱的夏天。我始知,這一盞茶的餘韻,是品下一盞茶能更香的原因。 又一年的暑假,不過較那年夏天乾爽了些。房間裡的冷氣嗡嗡運轉,我打開因疫情而下載的Google Podcast,蔣勳的著作早已在多年前一飲而盡後,在心中發酵多時了。一套紅樓講文,替自己斟了盞茶。小學時,讀了兩次紅樓,第一本著重寫寶黛,四春的戲份少的可憐,寶釵更是成了超級大壞蛋。第二本是全本,詩賦的彎彎繞繞,讀了不到四分之一就棄下了,卻不可否認的,紅樓因此將盡未盡,成了我心中的惦念。第三次聽書,原來第五回的籤詩就已透露了結局,玉帶林中掛。毫無疑問,紅樓是部殘年之作。看得見盡頭的悲歡,一百二十回中,卻不曾因結局而褪色。結局算不得什麼,大觀園即便一步步走向衰敗成空,其中的主角也才演繹了各自人生中的小段或是終途。這樣的一盞茶,第一口就知道了茶種,高山上的小葉紅,每一口都是縈繞和繾綣苦甘,然最終的底韻是在舌尖上難以置信的蜜香,茶盞將盡,卻在嘗到蜜香時憶起了過往種種。紅樓大抵如此吧。 這便是殘所賜予的韻,一切的苦甘,都在最終雜糅在了一起,無論是聲勢浩大還是疏影闌珊,仍有一小段時間,供你細品和輕忽。然後走向或有或無的終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