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衣缽相傳教學 青銀共融

台南市社會局推動「銀髮衣缽相傳教學計畫」,青銀共學手作捲紙花。(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市社會局推動「銀髮衣缽相傳教學計畫」,鼓勵中高齡長者退休後繼續貢獻所長,二十四日在石門社區辦理「青銀共融-聽講古、捲紙花」活動,媒合銀髮老師劉正成及劉蔡仙女進行閩南語講古及手作捲紙花課程,青銀共學合作無間,形成一幅幅樂融融的溫馨畫面。 「青銀共融-聽講古、捲紙花」由石門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虹宜向社會局申請課程,媒合銀髮老師劉正成及劉蔡仙女至石門社區進行教學,並結合安平國中服務社區課程,讓長者和青少年接觸互動、學習及分享。 關廟戶政事務所主任退休的銀髮老師劉正成表示,自幼對於講古相當有興趣,常跑到菜市場聽講古,為了延續這份熱情,加入社會局的銀髮衣缽相傳計畫,讓這一代的孩子可以學習傳統的閩南語腔調和發音。劉正成為了規劃講古題材,大量閱讀歷史或神話故事,反而比退休前更加忙碌,生活變得多采多姿且更加豐富有意義。 社會局長陳榮枝表示,青銀共融安排一青一銀兩人一組共學,無形中增加青少年和長者的互動,引導年輕世代看待老化的生命歷程,進而願意站在長者的觀點思考,理解長者的需求與想法,也讓長者有形的技能傳承,加上無形的互動與溫度,將青銀合作發揮世代共融價值。

Read More

修補衣褲 巷弄小店銅板價搞定

國華街上的修改衣服小店,銅版價就可解決很多難題。(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生活中難免有衣褲要縫縫補補、拉鍊要維修,台南市區巷道內隱藏一些改衣服的小店,只要銅板價就可搞定大家的難題,變成生活在大都會中的小確幸。 衣服大改小,拉鍊壞了,長褲改短褲,拿去百貨的修改室都「貴森森」,此時,小巷弄內的修改小店就派上用場,國華街上就有兩家,靠近成功路口的「飛媽」修改衣服店,每天都有很多內行人找上門,兩坪大的超薄店面,裡面就一台縫紉機和一台車布邊機,飛媽一人為客戶服務,褲子放長改短只要五十元,換一條牛仔褲拉鍊只要七十元,店已開十六年,一直沒漲價,客人都說老闆娘很佛心。 修改衣服小店只有一種衣褲不收:胎哥(骯髒)的衣褲。(記者陳俊文攝) 最近流行的軍用夾克,需繡上刺繡的黴章,很多人拿去請飛媽幫忙車縫,三個有圓有方的徽章,車縫工資只要五十元,這種銅板價令消費者十分感動。 除國華街之外,還有友愛街的福大修改衣服專門店,東區裕農路也有一家無名店家,基本服務項目都是車布邊、換拉鍊,衣褲破了,還可補平,唯一不改的是髒衣服。 修衣達人陳佩菁表示,正興街有一條鈕扣行靜山手創社,換一個金屬聊釘扣只要二十至五十元,西菜市場有一家老店「江順成」,賣針線鈕扣,若只是拉鍊頭壞了,換一個只要五十元,數萬元名牌包馬上恢復價值。

Read More

觀旅局參訪高雄燈會 汲取經驗

台南市觀光旅遊局長郭貞慧(中)拜會負責今年台灣燈會的高雄觀光局,右為高雄觀光局局長周玲妏,左為高雄觀光局副局長劉秀英。(觀光旅遊局提供) 郭貞慧指有助於爭取二0二四台灣燈會主辦權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觀光旅遊局長郭貞慧率該局主管參觀「二0二二台灣燈會在高雄」衛武營主題展區,並拜會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團隊。郭貞慧表示,此次參訪受益良多,有助於台南市爭取二0二四台灣燈會的主辦權。 台南市觀旅局團隊拜訪高雄市觀光局團隊,由高雄觀光局長周玲妏親自接待。副局長劉秀英簡報分享「二0二二台灣燈會在高雄」的活動規劃,透過交流了解高雄辦理台灣燈會的布展規劃、經費籌措、民間機關募款、創新作為等經驗,也在導覽人員的帶領及解說之下,走訪衛武營燈區主燈、副燈及參展作品。 郭貞慧表示,台灣燈會歷年活動規模龐大,各項工作龐雜,非常感謝高雄市政府觀光局分享籌辦經驗,不論是所需籌辦的時間,或是預算之編列、尋求贊助等,皆須做整體的考量及規劃;此次參訪交流也讓台南市府在全力爭取二0二四台灣燈會主辦權上多一份經驗。 觀旅局表示,在未合併直轄市前,原台南市曾連續在二00五年及二00六年承辦台灣燈會,原台南縣則在二00八年舉辦過,台灣燈會已經十多年未在台南舉辦。台南市將全力爭取二0二四台灣燈會的主辦權,作為台南建城四百年的大型行銷活動。

Read More

綠色消費 愛護地球 林務局贈岸內國小柳杉木講桌

嘉義林管處與嘉義大學到岸內國小舉行木材講桌捐贈儀式。(嘉義林管處提供) 記者翁聖權∕鹽水報導 林務局嘉義林管處為推廣國產木材開發與利用,與嘉義大學合作以柳杉製作六張講桌,在台南市政府、月津港商圈理事長顏士翔等人見證下捐贈給鹽水區岸內國小。校長許德文則回贈感謝狀,強調國產木材進入學校,可讓學生認識木材愛護地球節能減碳,也有助於保護環境,是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的「綠色消費」。 嘉大校長林翰謙指出,因緣際會下知道岸內國小歷史悠久,但受到少子化影響,學生數逐年遞減,資源也相對匱乏,原本木製講桌已破舊不敷使用。因此參考原有講桌尺寸與該校老師使用習慣後,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團隊利用嘉義林管處所提供六十年生的國產柳杉材設計與製作,並以日本塗料公司的環保塗料塗裝,讓老師學生可以在安全無毒的環境下使用教學,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 嘉義林管處長張岱表示,林務局從二0一七年開始,積極推動國產木材的利用,由林管處提供位在奮起湖地區國有林地當原料,並與嘉義大學合作建立數位化教材培養人才,建置E化學習平台教材,進而研發木製產品設計。

Read More

街頭巷尾土地公 慶生兩樣情

總爺老街頂土地農曆二月初二祝壽活動照常舉行 下土地因疫停辦 頂土地後殿三尊伯公眼神不同,大伯公(中)平視、二伯公(右)俯視、三伯公(左)仰視。(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土地公誕辰二月初二和八月十五都有人慶祝,台南地區以二月初二為主。北區總爺老街有上下兩間土地公廟,被喻為「街頭巷尾土地公」,歷史可遠溯至明清時代。官建的鎮轅境頂土地今年祝壽活動照常舉行;民辦的總祿境下土地則受疫情影響,所有活動暫停辦理。 民俗專家謝東諭表示,傳說中第一位土地公是四千五百年前黃帝時代「共工氏」的兒子「句龍」。句龍的官位是「土正」,對土地非常有貢獻,祂教人耕作,有功於民,過世後尊稱祂為「社公」后土,成了傳說中第一位「社神」土地公。 句龍過世後,土正之職無人管理,顓頊高陽氏命兒子「黎」代替。黎原來擔任「火正」之職,管理跟火有關的事情。後來身兼火、土兩職的黎,可說是第二位土地公。 帝堯時,「稷」掌管農事,對種植作物極有研究,時常教導人民耕作,後代的人感謝祂的功勞,也尊奉為土地神。因為句龍被尊為社神,稷、黎都是稷神,後世將祂們的名字連起來,以「社稷黎民」稱之,成為土地公的雛型。 台灣人習慣稱土地公為「伯公」,到處都有人敬拜。北區兩大土地公廟,鎮轅境創建於清乾隆時代,在蜈蜙穴頂部,所以是頂土地;總爺街尾的土地公廟稱下土地,創建於明永曆年間。原先兩廟在街頭街尾相望,直至民國七十二年忠義路拓寬,下土地南遷至現址,其數百年歷史的鎮殿土地公是少數的泥塑土地公。雖然格局不大,但近幾年香火漸旺,積極參與各項活動,非常活耀。 鎮轅境開基土地公有三百多年歷史,同坐的二至三伯公,一人俯視、一人仰視,和平視的開基土地公具三種不同「眼神」,提醒民眾「神眼無時不在」,一直是觀光客參訪的重點。

Read More

婦雙掌有肝掌 揪出肝癌

貼心女兒發現異狀急就醫 確診肝癌初期 醫:手掌兩側有紅斑、胸前、四肢出現蜘蛛痣都是警訊 「肝掌」是肝臟病變的警訊之一,若發現手掌的大小魚際區有異常泛紅,就要提高警覺。 (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1名64歲趙媽媽退休在家享清福,女兒經常幫媽媽按摩抒壓,日前發現媽媽手掌兩側「有紅斑」,上網查資料竟是「肝掌」,懷疑與肝癌有關,趕緊帶著母親就醫檢查,確診為肝癌初期,醫師建議手術切除,目前正順利恢復中,趙媽媽直說多虧女兒的機警及貼心。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陳政國表示,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平時有穩定服藥控制,幾乎很少生病。 患者女兒則向醫師說明,在幫媽媽按摩雙手時,發現媽媽的手掌兩側有不明紅斑,但掌心卻是泛白無血色,經上網搜尋,赫然發現可能是肝病的前兆。 陳政國指出,肝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多數患者當發現肝臟腫瘤時,幾乎已是中晚期,以致於肝癌死亡率居高不下,不過臨床上肝癌患者會出現幾種特殊警訊,可以作為參考,例如「肝掌」,其特徵就是患者手掌的大小魚際處,出現異常紅點或泛紅,或者胸前、四肢發現「蜘蛛痣」,中間有小紅點,周圍布滿往外擴散的小血管,此外黃疸、腹水、肚皮靜脈曲張、手腳浮腫等,都是肝臟病變的警訊。 趙媽媽經安排超音波、斷層掃描等影像檢查,果然在左肝發現約2公分大腫瘤,因發現得早,只要透過手術切除,術後定期追蹤,幾乎可與正常人無異。 陳政國表示,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稱為肝癌三部曲,如果肝臟反覆發炎卻未追蹤治療,根據研究,肝癌從1公分長到3公分最快只要4至6個月,甚至1年內就可能會發展成中晚期肝癌,併發破裂、黃疸、腹水等症狀,屆時預後恐怕不佳,也增添治療風險。 他提醒,患有B、C肝的朋友,務必每4至6個月定期安排肝臟檢查,包括抽血及做腹部超音波檢查,一旦發現有肝癌,也要立即處理,才能享受彩色人生。

Read More

台鹽捐好水 大甲媽賜福加持

台鹽董事長吳容輝(右)和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攜手將「台鹽海洋鹼性離子水」大甲媽祖祈福瓶過爐。  (台鹽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即將展開,台鹽公司二十四日和大甲鎮瀾宮合作舉辦好水祈福過爐儀式,宣布捐贈三萬瓶「台鹽海洋鹼性離子水」作為活動用水,更加碼兩百箱「台鹽小分子海洋活水」贈予大甲鎮瀾宮兒童家園,用好水傳遞健康與祝福。 今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主題「同心」,長達九天八夜遶境即將於四月八日啟程。祈福儀式現場由台鹽董事長吳容輝和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攜手將「台鹽海洋鹼性離子水」大甲媽祖授權祈福版過爐庇佑。吳容輝表示,台鹽力挺文化傳承,要用最接地氣的方式,以純淨好水隨行媽祖鑾轎行腳天下,為民眾補水補體力,傳遞媽祖慈悲庇佑。 台鹽表示,甫獲二0二二「國際風味評鑑|風味絕佳二星大獎」的台鹽海洋鹼性離子水,已連續九年獲選為大甲媽祖遶境「平安無可取代」正統指定用水。今年兩款瓶標設計特別加入媽祖及福虎等元素,呈現媽祖親和庇佑形象,並專程過爐,請媽祖賜福加持。 此外,台鹽將在三月舉辦的「萬眾騎Bike」、「大甲媽Bobi Run」路跑活動中設攤,也將帶來鎮瀾宮授權Q版大甲媽祖祈福瓶「台鹽海洋鹼性離子水」為大家增添能量!而且不只在遶境時能喝到,三月九日起將在全台家樂福、小北百貨、楓康超市、MOMO購物網將限時限量全面舖貨,到家樂福買任一組850ML四瓶裝海洋鹼性離子水,還贈限量媽祖L型紀念夾。

Read More

福山植物園 享受山林之美

福山植物園。(中華旅行社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中華旅行社推出宜蘭福山植物園、阿里山櫻花季一日遊等行程,洽詢專線:二二六九四六一、二二九四五七四。中華旅行社 LINE ID:0975316512。 「宜蘭福山植物園清水地熱二日遊」,五月二十一日出團。第一天前往三星長埤湖,走在環湖步道可欣賞山巒映在湖面的倒影,接著換乘九人小巴到清水地熱溫泉,夜宿羅東久屋文旅或同級,晚上可自行去逛羅東夜市。第二天遊訪福山植物園,試驗林內保有台灣典型的天然闊葉樹林,由專人導覽,帶遊客享受一趟深度森林生態之旅。 「阿里山櫻花季一日遊」,三月二十六、二十七日出團。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是國際級的旅遊勝地,也是台灣賞櫻名所,種有吉野櫻、千島櫻、八重櫻等數千株櫻花樹,園區內還有香林神木、象鼻木、三代木等雄偉特異的紅檜巨木景觀。 「後龍好望角客家大院一日遊」,四月十日、五月一日出團。依山傍海的後龍好望角,可眺望海邊風車、火車及海口美景。過港隧道是日據時代興建的舊海線火車隧道,內壁全以紅磚砌成,磚塊層層疊砌,形成優美的馬蹄鐵弧形。午後暢遊客家大院,占地三百坪的客家大院為白牆紅瓦三合院建築,外觀可見高高翹起的燕尾脊、圓拱門造型,內部展示客家文物。

Read More

北門公所送禦寒物資 關懷獨居老

北門區長張政郎(左)昨天關懷獨居長輩,送上禦寒物資。(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連日寒流報到,北門區公所啟動低溫關懷機制,由區長張政郎與里長、區公所人員訪視獨居長者,還送上暖暖包、保溫杯等物資,讓老人家倍感溫暖。 連續的低溫,全台冷颼颼,北門區公所關懷轄內長輩的生活起居,對於區內列冊的獨居長者,除平時定期訪視及電話問安外,更利用送餐、不定期物資發放等機會,與長者保持良好互動,並適時提供資源轉介,落實長者照護及服務。 昨天一早,張政郎與區公所人員,在里長陪同下,到獨居長輩家中訪視,送上暖暖包、保溫杯等禦寒物資,還與老人家話家常,提醒長者注意身體狀況及做好保暖,讓長輩在寒冬中感受到溫暖。 張政郎籲請長輩外出時,記得穿戴防寒衣物及口罩。參加群聚活動,請遵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室內使用瓦斯熱水器及電暖器具,應注意室內通風及用電安全,切勿緊閉窗戶,保持室內外通風,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主編精選〉寂寞城市

文/王映涵 插圖/國泰 不知道何時語言建構了我的認知思維甚至影響了我的行為,我任它引導我穿入這個,從生理的飢餓溫暖到情感的媽媽爸爸和自己,親密甜膩的在我口中喃喃的分不清到底叫著誰,或許是口齒不輕的後遺症:我的語言總是讓人誤會。 我開始學著用它來抵禦或歌唱,在凹凸不平走出暢通,或是在直腸小徑走出懸淵──多神奇的語言,用來氾濫誘惑誤導爭執著,在我所認知的侷限文字艱難地表達──時而激昂時而溫順,時而沈默卻顯得咄咄逼人。鴻鴻不早在詩中說了他跟語言的關係嗎:教人學習如何搭橋如何離開,學會,儘量不和它獨處,以免陷入尷尬。   語言建構了這個城市,符號的聲音的嘈嘈切切的模模糊糊,我開始不想說話,因為你說得更好:電視上廣場上人群中,眾聲喧嘩的令人暈眩的的民主啊!透過電腦網路的四通八達,成了原來的象形符號:哭笑ORZ閃光各式符碼火星文出現,年輕的蜘蛛人,大清早打開電腦,心神精神都掛在網路上,映射出一個個沒有觸感沒有溫度沒有形體的新新人類。 跟家人的私密性不比朋友,夢想理想計畫對象都不是家人,因為家人不理解;受傷再跑回家在父母懷裡大聲痛哭,退回小孩子的任性!──以為能過去的一切,還是在緩緩流動的時間裡改變,在我睡著的時候。   沉默成為一種必須,一種必須,一種不得不的必須。就像聲音的存在一樣:電視手機媒體機器鈴聲說明,都沒有溫度,聲音的來源已經不再重要,捷運上此起彼落的電玩鈴聲對話爭執,必須的公開私密,無關信任也無關情愛,說是溝通──每個人花了大把金錢把輻射線聲音控制往身上攬去,再大喊不自由無聊!為了莫名引發的大大小小是是非非,不可以休息。 連話都講不清還要吵。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是一種不得不的後現代嗎?   我想到寂寞的張愛玲,被發現死在電視聲中的行軍床,像是預言了都市人的寂寞──聲音燈光不一定要有意義效用,這是都市的紅塵熱絡;巴黎酒吧中孤單的羅蘭‧巴特在〈文本的愉悅〉中被酒吧的音樂交談桌椅交錯的聲音,文明野蠻的超越了語言,在體內流動──巴特不是說了嗎,愉悅就是在語言的意義裡穿街走巷,狂喜就是走出了意義,在無意義中隨波逐流;張小虹更進一步的明說,那是一種當語言變成聲音,當聲音帶著主體漂流,當主體在飄流中失所,狂喜就是語言表意的極度過剩! 電視打開的同時,在聲音畫面流動中,慢慢被市聲淹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