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疫情猛爆,政府與民眾活在平行時空?

確診和死亡人數暴增,蘇貞昌還夸言台灣「守得最好,全世界都肯定」,當然無法獲得多數民眾認同。(中央社,資料照) 在蔡總統就職六週年前夕,台灣單日新增確診與死亡人數雙創新高,今年累計個案也突破百萬,這不僅對政府宣示的「減災」目標是重大挫折,也證明「新台灣模式」完全破功,在民調上已充分反映。但從蔡英文到陳時中,還不斷誇耀台灣防疫成就,彷彿跟民眾活在平行時空。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近來逐漸趨緩,台灣卻持續飆高。五月十四日到二十日一週內,中重症一千零七十五人,死亡兩百七十五人;十九日新增確診九萬零三百三十一例,死亡新增五十九例,累積一百零七萬零五百六十一例確診。由於這些數據跳升,美國已將台灣列為旅遊警示風險最高等級。 尤有甚者,由於確診黑數眾多,目前仍未到達疫情高峰;按照陳時中的推估,全台未來將有三百多萬人染疫,若以致死率千分之一計算,預估後續可能會有三千多人死亡,充分顯示台灣疫情非常嚴峻。然而,政府的防疫作為已無法抑制疫情擴散的速度。從最新的民調就可以看出,多數民眾對政府的防疫表現不滿。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日前公布的民調,近五成民眾不相信蔡政府對新一波疫情爆發已做好準備,比起相信的人多出了十一點八個百分點;連較為支持民進黨的二十歲到三十四歲年輕人,都有高達五成二不相信;而且,教育程度越高的民眾,越不相信政府對防疫做好準備。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蔡英文六大面向表現「不滿意排行榜」,就以「發展國產疫苗」居首。而陳時中領導的疫情指揮中心評價,更是兩年半來首度不及格,相較於二0二0年二月的八十四點一六分,固然是天壤之別;就是跟四月的七十點二二分對照,也差了一大截。這一連串的數據說明,民眾對蔡政府的防疫政策與表現,確實是越來越不滿意,也越來越沒有信心。 諷刺的是,陳時中不久之前還投書外媒,聲稱「台灣防疫成就廣受國際肯定」,同時自吹自擂「台灣透過精準科技防疫、嚴格邊境管控、精準篩檢疫調及資訊公開透明等,成功抑制武漢肺炎疫情」。他並以五月十日國內累計病例總數三十九萬多、死亡九百三十一人為例,證明台灣成功抑制疫情。但是,十天之後台灣累計確診就超過百萬,死亡人數也增加三百多。兩相對照,台灣是否真的成功抑制疫情就一目瞭然。 事實上,台灣新增確診、中重症和死亡人數暴增,固然與Omicron傳播力強、接觸後確診率高有關,防疫政策失當,延誤時機,絕對責無旁貸。許多官員一味報喜不報憂、刻意標榜防疫成就卻不務實面對疫情的心態,更難辭其咎。 且不論先前缺口罩、缺疫苗,這一波疫情爆發前,外媒就直指台灣並未超前部署,國內學者專家也不斷建言,政府必須提高警覺,預為防範。可是指揮中心卻掉以輕心,總是拿Omicron九成九都是輕症以拖待變,還陸續放寬管制,要大家與病毒共存;等到中重症與死亡人數劇增,才發現快篩試劑與治療藥物都無法充分供應。 另外,指揮中心一再強調,空床率近五成,醫療量能並未崩潰,可是許多病患卻無法及時得到醫療,甚至死在家中;而醫護人員的負擔加重,不堪負荷的狀況也日益明顯。這些問題都已存在多日,卻始終沒有辦法解決,蘇貞昌還在夸言台灣「守得最好,全世界都肯定」,這種說法當然無法獲得多數民眾認同!

Read More

會考落幕 3413生疫起補考

國中教育會考二十二日進入第二天,考生結束最後一科測驗後,開心步出考場。不過,也有三千四百多位考生因確診等因素,只能參加六月的補考。(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二十二日結束,教育部長潘文忠在出闈記者會上表示,截至目前統計有三千四百一十三名考生因確診新冠肺炎或快篩陽性等因素須改安排六月四日、五日補考,將會是疫情以來補考人數最多的一年。成績單預計六月十日寄發並開放網路查詢成績。 會考受疫情影響,二十一日考四科總計啟用五百八十六間第二類備用試場,供四千六百四十八名考生應試(包含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防疫、現場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另有三千四百十三名考生確診(包括快篩陽性未經PCR採檢、採檢未獲結果),至於若有考生在六月四、五日的補考日仍是確診狀態無法應考,教育部表示會會替這些考生設計專案升學。 教育部長潘文忠(右)在出闈記者會上說,今年是一0八課綱首度命題,希望藉由會考命題,讓各界更多地瞭解課綱的精神,鼓勵教師調整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思辨。(教育部提供) 會考預計於六月十日開放網路查詢成績,並寄發成績單。六月十二日到十三日開放申請複查成績。會考成績是全國十五個就學區高中職「免試入學」的依據之一,各區計算方式不同,以人數最多的基北區為例,採一百零八積分方案,會考成績、多元學習表現、志願序各占三十六分,各界如果對試題有疑義,可於六月二十三日到二十五日申請釋復,預計五月二十六日公布釋復結果。 潘文忠表示,為讓十九萬多名考生能順利應考,全國試務會和相關單位做了萬全準備,包括考試出現學生身體不適、快篩陽性需要馬上後送,也都考驗試務單位的應變,要為相關人員致上最大感謝。 潘文忠指出,確診補考時間選在二周後,參加補考的學生,在後續入學管道是採外加名額方式,不會影響到一般考生的權益,今年是一0八課綱首度命題,希望藉由會考命題,讓各界更多地瞭解課綱的精神,鼓勵教師調整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思考、思辨。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兩闋名曲中俄烏、俄芬的古月今塵

俄羅斯總統蒲亭認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過去是一個民族—單一的整體」,但有些烏克蘭人認為,這是蒲亭為攻打烏克蘭舖哏。(歐新社,資料照) 蔡文立 正當俄烏戰爭遲遲沒有決定性勝負之際,北歐國家芬蘭申請加入北約(NATO),其意在嚇阻俄羅斯軍事威脅的用意甚明。歷史上俄羅斯和烏克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俄羅斯和芬蘭也頗有恩怨情仇,在莫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和西貝流士的《芬蘭頌》兩闋名曲樂聲中,彷彿迴盪著那些歲月、那些土地上的古月今塵。 如同中國一般,歷史上俄羅斯和烏克蘭也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話說,西元九世紀時,東歐居住著一群斯拉夫人,這群斯拉夫人散居在烏克蘭等地區,包括現在是烏克蘭首都的基輔;另外有一群來自於北歐的瓦良格人(或稱羅斯人),在東歐建立了羅斯王國。後來羅斯王國又征服了這群在烏克蘭上的斯拉夫人,版圖變大的羅斯王國改名為基輔羅斯(部分烏克蘭人不認同基輔羅斯的名稱)。十五世紀末,也屬於斯拉夫人的莫斯科公國又征服了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各公國。 正因為這段歷史,俄羅斯總統蒲亭去年七月寫了一篇《俄羅斯與烏克蘭歷史上的統一》,裡面寫著「俄羅斯和烏克蘭過去是一個民族—單一的整體」;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都是羅斯人的後裔。但是,不滿俄羅斯野心的烏克蘭人認為,這是蒲亭為攻打烏克蘭舖哏。 基輔不但是烏克蘭的首都,自古以來也是歐亞兩塊大陸之間的門戶。俄羅斯作曲家莫索斯基於一八七四年完成了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此一組曲由十段組成,壓軸的第十段就是《基輔城門》,曲中基輔城門的構思則是來自於俄羅斯建築師兼畫家哈特曼的遺作。 這段鋼琴曲將基輔城門形塑為莊嚴的巨人,而且時而傳出象徵東正教或代表勝利的鐘聲,有說法形容這段音樂是描述古俄羅斯軍隊出征、凱旋、歡慶。目前較常聽到由拉威爾改編的管弦樂版,將《基輔城門》表現得更為宏偉、燦爛。俄烏戰爭爆發後法國舉行總統大選,馬克宏和競爭對手雷朋互批親俄,而拉威爾正是法國人。 造化弄人的是,《基輔城門》的各種鋼琴版本中,非常發燒的是霍洛維茨的版本,而霍洛維茨卻是道道地地的烏克蘭基輔人。有趣的是,哈特曼只繪成了基輔城門的畫作,最後並沒有建成。 至於俄羅斯和芬蘭的歷史糾結,要從芬蘭的悲慘史說起。話說,芬蘭本來被瑞典統治,西元一七一四年俄羅斯占領了芬蘭。俄羅斯統治時期到了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時,都還讓芬蘭可以「以國家等級存在,以自有法律治理」;而且到十九世紀中期,芬蘭還是說瑞典語。不過,一八九九年俄羅斯尼古拉二世沙皇政策丕變,要將芬蘭俄羅斯化,這就激起了芬蘭人民的抵制;尼古拉二世不但不理,反而變本加厲,一九0五年甚至演變為芬蘭大罷工等政治抗爭。直到一九一七年芬蘭獨立,俄羅斯都沒有將芬蘭俄羅斯化。 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生長在民族意識逐漸覺醒的年代,他在中學之前還是生活在使用瑞典語的環境中。成於一八九九年的交響詩《芬蘭頌》除了蘊含民族覺醒意識之外,當時也正是尼古拉二世推動俄羅斯化之際。《芬蘭頌》當中出現大量慷慨激昂、氣勢磅薄的銅管樂聲,聲聲催促著芬蘭人民起來抗暴;也時而傳出祥和低吟、似乎想直奔上蒼的詠嘆。這首交響詩,正是為了一場對抗俄羅斯的愛國活動所寫。 俄烏戰爭熾烈,從芬蘭與俄羅斯的陸路邊界長達一千三百多公里來看,並不難理解。當然,過往的歷史恐怕也還在芬蘭人心中隱隱作痛吧!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

Read More

陳估7月底疫情趨緩 快篩供貨充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疫情連續三天下降,外界認為正進入高原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二十二日表示,疫情確是處於高原期,推估要到七月底才有可能趨緩。但快篩試劑實名制供貨充沛,本週內可預見不必再排隊。 針對外界認為本土疫情高峰可能會延後到五月底,然後在六月底下降。對此,陳時中直言,目前疫情是高原,但是否會有高峰,仍需要評判。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未來疫情高峰有很多估計,指揮中心也有做高推估、中推估與低推估,原本是說到六月初的高推估約十六萬例、中推估十萬例、低推估七萬例,現在看起來應該不止七萬例,比較有可能落在十萬例;至於低點,應該是要到七月底才有可能會更低。 莊人祥提到,未來疫情仍可能起起伏伏,像是紐約從高峰下來後,過了二、三個月又開始上升,通常等大流行過後,可休息一、兩個月以上,接下來就看看後續變異株情況,以及有沒有新世代疫苗出現,因此可看到各國是一波再一波。 至於快篩實名制上路後,不少民眾到藥局排隊瘋搶,陳時中表示,以二十一日晚上十一點的通報數據顯示,售完快篩實名制的藥局只有一成四左右,換言之,有超過八成五的藥局是沒有賣完的。 陳時中直言,像是台北市藥局賣完快篩試劑的占百分之一點九,顯示高達九成八都有餘量,反而是新竹市稍微緊一點,有近六成售完,相信這兩天增配下去,本週就不用排隊,大家一定買得到快篩。  

Read More

端午連假不加班 台鐵工會暫緩

交通部釋善意 工會視未來勞資談判而定 目前端節訂票率不到一成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不滿台鐵公司化政策未落實聽取基層意見,台鐵工會原計劃在連續假日都不加班,但日前在交通部釋出善意下,目前對端午連假擬暫緩行動,但仍視未來勞資談判而定。 端午三天連假將屆,台鐵局表示,今年端午疏運期間自六月二日至六日共計五天,預估運量較去年三級警戒期間略高,但比前年一半還少,平均每日載客人數約為二十八萬人次,單日最高運量三十萬人次。目前規劃有一般週末假日加班列車七十列次,但不加掛車廂。東部疏運另有花東縣府租用返鄉及返工直達專車共四班。惟受疫情以及台鐵工會的不加班行動影響,台鐵目前訂票率僅不到一成七,台預估每日運量不到前年一半。 不過,台鐵工會發起的端午節不加班活動,因交通部釋出善意,勞資雖還未達成共識,但最重要的要求未來台鐵公司的安全委員會要有基層員工參與,已獲交通部同意,目前還有公司化十六項子法仍待溝通,因此,工會二十五日將邀請主要幹部開會,討論端午節不加班的計畫是否備而不用。 針對台鐵工會提出包括基層人員及關鍵技術人員薪資相對比民間低,另主管加給少,沒人願意擔任主管的問題,王國材說會交由台鐵與工會討論,只要工會提出是合理的,交通部都會支持。 台鐵工會表示,司機員有超過九成參與連署,至於最後端午節是否「不加班」,仍需二十五日的臨時常務理事會決定為主。這幾天就視交通部是否在二十五日之前拿出更好態度來和工會討論台鐵公司化的安全議題、未來子法協商、公司資產配置、員工權益等四大議題。

Read More

近8千對登記結婚 同婚合法將滿3年 民眾支持度增2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行政院性平處二十二日表示,根據民調顯示,同性婚姻合法化通過後,五月二十四日將滿三週年,截至四月三十日止,已有七千九百零六對同性伴侶登記結婚,民眾支持度也提升百分之二十三點五。 性平處表示,百分之六十點九認同同性伴侶應享有合法結婚權利,較同婚法案通過前的百分之三十七點四,提升二十三點五個百分點;更有百分之七十一民眾同意「同性配偶應該有領養小孩的權利」。 性平處於四日到六日辦理電話民調,包含民眾對於性別平等、婚姻、同性戀、跨性別者的態度,及促進性別平等措施同意度。 根據調查顯示,有百分之六十點九民眾認同同性伴侶應享有合法結婚權利,較同婚法案通過前的民國一0七年調查時的百分之三十七點四,提升二十三點五個百分點,也較一一0年調查提升零點五個百分點。 有百分之七十一民眾同意「同性配偶應該有領養小孩的權利」,百分之七十一點八民眾同意「同性配偶一樣能把孩子教養好」,認同同性伴侶除享有平等成家的權利外,也應有領養及教養小孩相關權利。 調查結果,高達百分之八十四點七民眾認為「政府近年所推動的擴大不孕症補助、提高產檢補助及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育兒津貼等『國家跟你一起養』政策,且獲得多數民眾認同,有助於支持女性工作與生活衡平,並促進男性共同分擔育兒責任。

Read More

中油凍漲 汽柴油價格不調整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國際油價波動上揚,台灣中油啟動雙重平穩機制,廿三日起國內汽、柴油價格不調整,發油量最大的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維持新台幣卅一點七元。台塑石化隨後也宣布跟進,包括汽油及柴油均維持價格不變。 受中國上海疫情趨緩、擬逐步解封及北半球即將進入夏季駕車出遊旺季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上漲,但中油啟動雙重平穩機制,全額吸收漲幅,今(廿三)日起國內汽、柴油價格不調整,根據台塑石化最新公布的油價顯示與上週一樣,跟進中油並未調整。

Read More

新北確診數稍降 侯:仍在相對高點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新北市二十二日新增二萬六百九十八人確診,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確診人數五月十八日來到二萬七千二百三十人後逐步下降,疫情有趨緩現象,但還在相對高點上,要再觀察一段時間,因為這兩天是週末假日,觀察七日的平均值較為正確。 侯友宜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新北市為減輕醫療量能負擔,率全國之先提出五大倡議,四月十一日提出居家照護,四月二十二日提出居隔轉型,五月一日提出不限對象,快篩陽視同確診,五月十一日提出PCR陽性及早收案,五月二十日提出分群照護等。他也再向中央喊話「快篩陽視同確診」,新北居家照護累計康復解隔十七萬八千一百九十二人,四月十一日至五月二十一日累計照護二十九萬九千0四十人,「趕快做比較實在,已經拖太久了」。 衛生局長陳潤秋說明,新北市累計已有一0點八七%人口染疫,呼籲PCR採檢及確診民眾,採檢時務必確認手機號碼是否正確,以免收不到檢驗陽性結果簡訊通知,同時在中央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必須正確填寫個人資料,包括手機號碼、地址、同住家人接觸者,以免系統無法自動觸發確診者及接觸者的電子居隔單。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憲法應權責相符 促進民主永續發展

連任的馬克宏馬上要面對六月國民議會選舉,法國是否會出現左右共治?(歐新社,資料照) ■黃炎東 前言:法國總統大選四月落幕,連任的馬克宏馬上要面對六月國民議會選舉,雙首長制的法國是否會出現左右共治?總統制的美國,十一月將舉行國會期中選舉,共和黨若掌握參、眾議院多數,就有能力制衡、阻撓總統拜登推行政策、預算計畫。就職滿六週年的總統蔡英文,將修憲工程列為第二任期施政重點,但憲法應如何修,才能鞏固民主,保障國家安全永續發展與國人幸福生活?歷任台大教授、警大教授、崇右影藝大學副校長,現為屏東大學大武山學院講座教授的學者黃炎東,提出憲政體制改革與途徑,茲整理如下: 權責相符是憲法基本原理原則。值此國是正處於急遽轉型,兩岸關係又面臨詭譎多變的局面,大多數民意都傾向建構一個分權制衡且權責相符,能為國家帶來長治久安之憲政體制。然而,我們雖歷經七次修憲、三次政黨輪替,政局亂象未解。修憲工程茲事體大,但世界上沒有一種憲政體制是十全十美的,我國憲政體制改革之主要途徑,以下幾點需要全民面對思考,凝聚共識:   總統與行政院長的職權應作更精緻的分工,才能充分發揮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功能。(中央社,資料照)  我國總統與閣揆 應細緻分工   第一,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民國八十五年我國總統改為公民直選以來,國內外情勢及兩岸關係發生急劇變化,一般民眾認為我國需要一位強而有力的實權總統來因應新局面。但依據憲法,行政院為最高行政機關,仍須向立法院負責。換言之,行政院長必須負責政策的制定與執行,並負完全政治責任。因此,總統與行政院長的職權應作更精緻的分工,才能充分地發揮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功能。 第二,恢復憲法對於行政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後任命之規定。目前,行政院長由總統直接任免,不須立法院同意,但行政院仍須向立法院負責,造成權責失衡現象。為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應該透過修憲來恢復憲法第五十五條規定:行政院院長雖由總統所提名,然仍須基於立法院之同意後始得任命。 第三,總統選舉改為絕對多數制。理由有三:其一,各黨派意識型態壁壘分明,若不採絕對多數決制,而以相對多數決制產生出的總統,如果得票未超過半數,未能獲勝的政黨必然藉民意為由,對獲得少數票當選的總統或其政黨攻訐,使總統在推動政策時,處處受到掣肘,對政局的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   立法院的協商機制應更加透明化、制度化。(中央社,資料照)  立院協商機制 應更加制度化   其二,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有關總統、副總統之罷免規定:總統、副總統之罷免案,須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之同意後提出,並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總額過半數之投票,有效票過半數同意罷免時,即為通過。因此,如以相對多數決制所產生總統、副總統,則有隨時被罷免的可能,對政局也會造成不安。 其三,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第二款規定,立法院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通過後,行政院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由此可知,總統解散立法院之權乃是屬於被動解散權。此解散權依照法理,必須有強大的民意基礎為後盾,如果採相對多數決制產生的總統,在民意基礎上恐有不足之嫌,有可能造成政局紛擾。 第四,力行政黨法規範,建立良性政黨競爭制度,提昇民主憲政文化。另外,立法院的協商機制應更加透明化、制度化,讓民眾得以與聞得知,監督國會問政。    政黨政治 不應淪為仇敵政治   五、落實換軌制形成憲政慣例。若欲在雙首長制的現制存續下,對憲政制度作漸進改革,最迫切需要的配套措施,就是換軌制度的落實及確立。亦即總統在任命行政院長時,須以國會多數黨所推舉的人選為閣揆。此制度若無法經修憲予以處理,則有賴政治人物對憲法的忠誠及自我權力節制,逐漸形成憲政慣例。另一方面,國人也要從選舉制度與選舉期程上,減少府會的不一致,讓半總統制的先天弱點不至顯露。 修憲工程茲事體大,如果僅從政黨利益來看待,或在每次選舉結果後,再依照當時的政治現實來考量,決定要採取什麼制度來符合執政者的最高利益,很容易陷於政黨藉改革之名,行擴權之實,對國家長遠發展相當不利。 要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謀國家長治久安,朝野全民應凝聚三大共識: 第一,建立公平公正的選舉制度與良性競爭的政黨政治,提昇優質的憲政文化。「政黨政治」不是「仇敵」政治,而是建立在既合作又競爭的基礎。唯有建立一流的憲政體制與良性競爭的政黨政治,才能有效形塑更優質的選舉大環境。    突破憲政困境 法與時移則治   第二、法與時移則治。要有效的突破當前台灣民主憲政困境,中央政府體制確有改革必要;未來我國憲政體制走向,究竟要朝向內閣制、總統制或是對當前實施的雙首長制加以改良,皆有賴以民主協商方式凝聚共識、共同解決。 第三、順應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普世價值的潮流趨勢。大凡政治事務難免會有衝突現象,既然有衝突,朝野當以更審慎態度,一切以國家的民主永續發展與同胞幸福生活為前提,彼此互相協商以求得良善解決之道,以符合社會大眾望治甚殷的期待。 民主政治發展乃是一眠大一吋,目的在落實真正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以確保國家發展與人民幸福生活。朝野全民都應深切體認到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法治政治、政黨政治,又是負責任的政治的真諦。 (記者趙家麟整理)

Read More

閱讀測驗難易適中 英聽 耶誕真樹防火挑戰文化差異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中教育會考英語科出現「查閱字典」題型,學生要藉由上下文情境推測單字的含意。另外包括糖分與健康、企業嘗試「不超時日」等日常生活題材入題。教育部二十二日邀請資深教師為國中教育會考解題,根據紙本資料,英語科第二十題出現以往沒考過的「查閱字典」題型,考生須藉由上下文情境來推測含意。 解題老師指出,今年克漏字考題圖表超級多,且都需要注意細節,題材選擇相當多元,包括糖分攝取與健康、網路新聞介紹喀麥隆局勢,還要搭配地圖。篇章結構探討「不超時日」的實施效果,考生須了解文意結構、掌握上下文,才能找出正確資訊作答。 聽力題部分,解題老師認為題數分配較以往友善,許多題目加入音效,不過,台灣學生可能沒看過真樹裝飾的耶誕樹,不了解相關火燭安全,對文化刺激較不足的學生稍有挑戰度。 閱讀測驗部分難易適中,英文單字和文法選擇題比平常模擬考難度高,雖然大部分意思看得懂,卻得花一些時間思考才能答題,主要考驗在單字一字多義或是有特殊用法。整體來說,文章難度不會太高,主要是耐心讀完、讀懂,就能選擇出正確答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