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壇大小事〉SUBARU久億台南中心開幕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SUBARU於上週宣布「SUBARU久億台南展示中心」正式開幕,深耕彰化及南投地區汽車市場將近30年的久億汽車團隊,今年起積極拓展大台南市場,秉持「以客為尊」的服務理念,為台南市核心地區消費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全新SUBARU久億台南展示中心座落於台南市中西區中華西路二段的交通樞紐地段,位於台南市中心,更是各主要汽車品牌的匯集之地。久億台南佔地總面積約190坪,展間外提供貴賓專屬停車場,內部面積逾120坪的專屬新車展示區域,可同步展示6-8輛SUBARU車款,打造最新穎的軟硬體設備,設置貴賓洽談區、原廠精品展示區及VIP休憩區和兒童遊戲區等專屬區域。

Read More

密醫幹細胞治癌 削錢還醫死人

每人收費3次高達534萬 2年詐7病患2千5百多萬 共起訴7人 警方查扣來路不明成分的細胞製劑,及一批偽造衛福部醫療書證及被害人診療資料。(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檢警偵辦密醫與護理師等共同以幹細胞療法醫死患肺腺癌婦人,查出楊姓男子、陳姓護理師等七人以未經許可之幹細胞療法,並由無醫師資格的楊男為病人注射不明針劑做治療致死,全案依違反醫師法等多項罪嫌提起公訴並移審法院;法官裁定繼續羈押情節較重的楊姓男子、陳姓護理師等四人。 起訴檢察官劉修言統計,楊姓男子等七人以未經許可之幹細胞療法,向被害人家屬收取每次治療費用高達一百七十八萬,且一次就要收取三期治療費用高達五百卅四萬。 自二0一九年六月起至二0二一年六月七日止,向七名被害病人及家屬,詐取總金額達二千五百八十四萬餘元,涉犯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刑法加重詐欺、加重竊盜及醫師法等罪嫌惡性重大,且犯後均矢口否認犯行,均建請法院從重量刑。 此案被發現是在一年多前,一名罹患肺腺癌的葉姓婦人遭注射不明針劑後送醫不治,家屬告上警察局,由台南檢警追出主嫌楊姓男子僅曾就讀波茲南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未經醫師考試,非合格執業醫師,惟成立一家生技公司,搭配護理師陳女、徐女,透過台灣免疫細胞應用協會高姓總監及黃姓顧問,陸續認識罹患肺腺癌等疾病之葉女等七人。 黑心密醫楊男夥同陳女、徐女二名任職於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的護理師,先要她們幫忙竊取塑膠空針頭及酒精棉片等醫療耗材,隨後以幹細胞療法等五種治療技術,謊稱可以使腫瘤變小至消失,同時自網路上下載並套印出現「衛生福利部印」字樣同意書,增加醫療行為的可信度,事實上皆未經衛福部核准臨床試驗及查驗登記核准製劑。 楊姓男子集團非法治療注射液等,皆透過鄭男與大陸籍的樂小姐聯繫,針劑來自大陸北京及台灣某醫學生物科技公司。利用病患與家屬病急亂投醫的迫切心情,對病患佯稱擁有幹細胞等技術與治療,詐騙罹癌病患及家屬,收取暴利。

Read More

夜貓族體質血熱 經期長又狂冒痘

李小姐經過1個月的治療,下巴痘痘明顯改善。(南市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29歲李小姐有痘痘肌困擾,尤其月經來前1週,下巴會冒大紅痘伴隨黃白膿頭,當痘痘緩解後,暗紅色痘疤也很久才褪色,令她困惱,且她還有經期長、血塊多、血量多等經期不適感。求診中醫,經治療月餘,不但皮膚狀況改善粉刺少很多,月經的問題也一併改善。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簡忠孝指出,問診發現李小姐每天凌晨一點多才就寢,月經每次都滴滴答答1週才乾淨,覺得經血溫溫熱熱的,且血塊多、經血量大到有血崩感。經診斷李小姐是典型的血熱體質,加上平常晚睡、睡眠時間不足,身體會產生虛熱,讓血熱情形加劇,易長痘痘併發膿頭,而血中有熱也會造成經血量大且行經期久。 中醫師簡忠孝說,除了用藥治療外,也要改變生活習慣,才能減少痘痘復發。(南市醫提供) 他表示,痤瘡(俗稱青春痘)是由於皮脂腺分泌過多,毛孔表面角化失常形成封閉空間,因而造成粉刺,粉刺擠壓附近組織,加上痤瘡桿菌滋生,最終產生有膿的大紅痘。中醫認為當血中有熱,熱積在皮膚時,就會產生痤瘡。中醫治療以清熱涼血與活血化瘀為方向,如牡丹皮、紫草來清熱,也會加上皂刺、桔梗,將痘痘已形成的膿「托」出來,並減少粉刺。此外,中醫認為痘疤是瘀血積在皮下,需活血化瘀,如赤芍、莪朮等藥材,經治療一個月並配合調整生活習慣,下巴痘痘大幅減少,且痘疤顏色淡化,經期不適感也大為改善。 簡忠孝說,除了用藥治療外,也要搭配改變生活習慣,才能持續療效,減少痘痘復發。飲食上要減少高油與高糖以及乳製品的攝取;睡眠7-8個小時,晚上11點前就寢;臉部清潔早晚各一次,不要過度清潔,慎選保養品,成分單純且程序不用太多,以免毛孔阻塞,且卸妝要完全。這樣才能讓肌膚穩定,揮別痘痘肌。

Read More

避暑在家瘋3C 孩童近視飆升

孩童過度使用3C對大腦產生不良的影響,容易分心、不能專注;心理師邱雅雲建議家長讓孩童玩些文字接龍等小遊戲,對孩子發展很有幫助。(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因為疫情,今年的暑假許多孩子多半待在家中使用3C產品,許多父母看著孩子近視度數一直上升,經常不知該如何是好。 台中醫院臨床心理師邱雅雲指出,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對孩子大腦產生不良的影響,特別嬰幼兒的大腦神經正在發展,經常使用觸控式螢幕,比起同年齡沒有使用或低度使用的其他人更容易分心、不能專注。 而使用電子產品更有其他隱微、間接性影響,當幼兒使用電子產品時間越長,意味親子互動時間越少,將大幅降低孩學習語言表達、社會互動及調節自我的機會。 邱雅雲表示,父母應針對不同年齡層孩子擬定接觸時間,學齡前兒童正值發展階段,電子產品對孩子大腦發展危害性高,因此建議避免使用。學齡兒童除視訊上課外,平時使用時間建議不宜超過1小時。 邱雅雲說,部分家長自身可能也過度依賴電子產品,建議家長能多思考除了電子產品之外,還有什麼其他活動可以轉移孩子得注意力?過去自己都是玩些什麼小遊戲呢?諸如文字接龍、撲克牌遊戲、一起數數、剪刀石頭布等常見遊戲都對孩子發展很有幫助,讓我們一起帶著孩子動起來吧!

Read More

暴增8童MIS-C 6成不到5歲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疫情指揮中心29日指出,國內增8例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重症個案,經分析,0歲至5歲占比突破6成,呼籲父母儘速帶幼童打疫苗,降低MIS-C、腦炎風險。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昨日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這次雖未新增兒童死亡病例,但新增8例孩童MIS-C重症病例,年齡介於2歲到11歲,分別為5男、3女,確診期間介於5月13日至7月14日,陸續自6月8日至7月22日MIS-C發病,症狀包括發燒、皮疹、頸部腫痛、腹瀉等症狀。 羅一鈞指出,目前8例MIS-C個案已有5人出院,3人還在住院中,有2人合併其他病毒或細菌感染。其中,1名3歲男童無慢性病史,7月5日確診、7月16日出現發燒、嘔吐、腹瀉、食慾、活力下降等症狀,7月20日前往急診,診斷為急性腸胃炎住院,檢查發現輪狀病毒抗原陽性,另因抽血發現發炎、血栓指數增高,診斷為MIS-C,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目前在一般病房治療中。 另1名8歲女童無慢性病史、曾打2劑疫苗,7月14日確診,7月21日陸續出現發燒、皮疹、咳嗽、流鼻水等症狀,7月23日至急診X光檢查發現輕微肺炎,且肺炎黴漿菌的IgM快篩陽性,確診黴漿菌感染及疑似MIS-C住加護病房治療,7月28日症狀改善轉至一般病房住院治療中。 羅一鈞說,這次公布的MIS-C個案較多,以中部地區為主,原因在於5月至6月本土疫情較嚴峻,預估6週後會陸續出現MIS-C通報個案,也顯示目前仍處於MIS-C發病高峰,導致病例數較多。 他表示,先前MIS-C個案年齡分布相對平均,0歲至5歲、6歲至12歲各占一半;但最近分析發現,0歲至5歲已突破6成且持續增加,這年齡層大多都還沒有接種疫苗。據統計,目前70例MIS-C個案中,只有10人曾接種疫苗。

Read More

誤吞8顆巴克球 1歲男童腸阻塞

巴克球具有強大磁力,誤吞2顆以上就有可能導致腸道間相互吸附阻塞。(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歲7個月大王姓男童,持續3天出現嘔吐症狀,且不願意吃東西,就醫檢查發現,男童吞入8顆磁力超強的巴克球,X光顯示已糾結纏繞成一團,醫師再進行斷層掃描檢查後,研判男嬰小腸內有異物,造成腸阻塞,醫師團隊緊急開刀、切除取出,男童1週後出院,重展笑顏。 王姓男童家屬發現男童近日出現嘔吐症狀,喜愛的食物也不想吃,趕緊送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醫師診療並進行X光檢查,發現小腸有異物,會診小兒外科主任郭敏勇與一般外科醫師張孟浩,再進行斷層掃描檢查,研判男嬰小腸內不只1顆的圓形異物,並且已經造成腸阻塞,緊急進行手術。 郭敏勇進行阻塞部位的小腸切除手術,並將異物取出,才發現原來是小男童吞進了8顆巴克球導致,因為巴克球的超強磁性造成小腸的空腸與迴腸吸附在一起,並且在腸道間形成廔管,還好沒有造成腸液外漏或是腹膜炎等嚴重情況。男童手術恢復良好,住院1週後返家休養。 張孟浩表示,近年來有許多民眾都會買巴克球回家當益智玩具,但巴克球體積小容易被還在口腔期的嬰幼兒把玩吞食,巴克球由超強力磁鐵做成,只要吞入2顆以上就有可能因為磁性而導致腸道間相互吸附阻塞,導致胃腸道穿孔而引發腹膜炎、敗血症甚至死亡。 小兒外科主任郭敏勇指出,嬰幼兒誤食異物的情況很常見,硬幣、迴紋針、鈕釦等小物品都常被拿來把玩吞入,巴克球是近年來常見吞入的物品。(記者陳金龍攝) 郭敏勇指出,嬰幼兒誤食異物的情況很常見,硬幣、迴紋針、鈕釦等小物品都常被拿來把玩吞入,巴克球是近年來常見吞入的物品,另外,鈕扣、電池因為有微電流的傷害更大,家長應該多加注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