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萬例 本土破600萬大關

今為觀察重點 研判是否已達疫情高峰 拜登說疫情結束/莊人祥:尚待更科學方式判斷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本土疫情新增4萬4500例,雖是回升破4萬例,但較上週二卻降了4.9%,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波疫情還要觀察週三的個案數,才能研判本週或上週是此波疫情高峰。另對美國總總拜登「疫情已結束」說法,則尚待更科學的方式判斷,同時,本土累計確診數正式突破600萬例,達到601萬82例。 莊人祥表示,新增4萬4500例本土病例,確診個案中新增68例中重症、死亡33例,境外移入增247例。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中重症及死亡個案中,雖無特殊個案,但有8例死亡個案遭移除,其中4例為醫院將確診出院個案誤植為死亡個案,另外4例則是醫師在填寫死亡因將新冠填入直接死因,個案多為解除隔離後半個月至2個月死亡,經醫師重新研判後,將個案感染從直接死因改為間接死因或其他死因。 至於領用抗病毒藥物數量統計,羅一鈞表示,有反映高風險確診數下降,也與整體確診數略降趨勢一致,預估接下來領用人數不會再超過的9月12日的數字。 不過,由於BA.4.6變異株在英美的占比上升,仍引發一波憂心,羅一鈞認為,雖也有免疫逃脫的特性,但是否有機會超越BA.5仍待觀察,目前主要流行株仍是BA.5,且應該會延續2、3個月,反倒要觀察這段期間會不會再演變出其他強勢變異株。 此外,對於美國總統拜登提到「疫情結束了」的說法,莊人祥表示,據美國官員的說法,拜登此說並未在原本講稿中,且美國當地醫療專家也認為,此一說法跟美國現在抗疫的努力混淆不清,尤其美國仍在推動BA.5雙價疫苗接種,且10月中旬到期的緊急狀況可能會再延長,並於國會要求投入224億美元資金,用於篩檢和疫苗計畫,因此,是不是整個疫情結束,需要有更科學的方式來做判斷。

Read More

〈陳建志醫師專欄〉 耳鳴悶又癢 黴菌感染耳道耳膜

醫師陳建志為患者診療,箭頭所指為黑色點狀的菌絲,散布於耳道及耳膜上。 (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60歲婦人老是覺得右側耳道深處癢癢的,好像有蟲子在爬,有時會流出臭臭黏黏的分泌物,與人交談時,會覺該耳「悶悶」的,好像有東西擋住。每到睡前,彷彿右耳邊有一台頻道沒調好的收音機,不斷地發出「嚓嚓嚓」的聲響,難以入眠。原本以為是耳垢堵住,不斷地用棉花棒掏耳,一開始還能挖出一些屑屑及黃色耳垢,到後來就挖不出東西來,但耳朵還是悶悶、耳道深處仍癢癢的。 患者原本以為是聽力退化,但聽力檢查正常,就醫時,發現她的右側外耳道相當地乾淨,完全沒有耳垢,但耳道深處,散布著黑色點狀的菌絲,連耳膜上也有。該患者其實是罹患了「黴菌性耳道耳膜炎」,此病原本只出現於有足癬者,手沒洗乾淨就去挖耳朵,把黴菌從腳底移植到耳道內;或者喜歡享受掏耳者,因為師傅的器具消毒不完全,把黴菌從上一位客人耳道傳播到下一位客人耳道。若無前述狀況者,大多具有過敏體質,外耳道皮膚因過敏反應,分泌物偏弱鹼性,加上經常性掏耳,把原本用於抵抗黴菌的耳垢挖的精光,還一併破壞耳道皮脂層,一旦漂浮於空氣中的黴菌孢子闖入,立即感染,快速長出菌絲來。 治療「黴菌性耳道耳膜炎」以局部使用抗黴菌藥劑為主,醫師需在顯微耳鏡下,小心翼翼地清除耳道及耳膜上的菌絲,把抗黴菌藥膏塗抹其上,並建議每週回診一次,反覆接受治療,直到黴菌消失,大約需要2週到1個月。在這期間,患者需忍耐避免掏耳,以免破壞外耳道新的皮脂層與耳垢,並持續服用抗組織胺,控制外耳道的過敏。此病若不治療,黴菌持續侵犯耳膜,反覆潰爛、發炎與再生,耳膜會愈來愈厚,且不均勻,會影響到聲音傳入時的震動,久而久之發生鈣化,傳導性聽力障礙愈來愈嚴重,衍生代償性耳鳴。 該患者按照醫囑接受治療後,不僅耳癢停止,就連耳鳴也消失。建議有經常性耳道發癢、耳悶及耳鳴者,別胡亂掏耳,宜先正確就醫,確認是否罹患黴菌性耳道耳膜炎,若經確診,需儘早治療。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

Read More

醫美無執照 美體創辦人猝死 2醫護改起訴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THE BODY SHOP美體小舖」台灣區的黃姓創辦人,去年到台北市某醫美診所進行美容療程,突在廁所內昏迷後不治,黃女兒子對診所醫師、護理師提告過失致死。台北地檢署原本處分二人不起訴,經高檢署發回續查後,發現二人無醫師執照,改依違反醫師法起訴兩人。 去年七月二十三日,黃女前往台北市松江路某診所接受傅姓醫師的美容療程,林姓護理師發現她昏迷在廁所,緊急對其施作心肺復甦術,並送醫急救,雖一度恢復生命徵象,但昏迷直到九月底仍不幸病逝。 黃女的兒子質疑母親的死亡與診所進行的療程有關,對診所傅姓負責人、林姓護理師提出過失致死的告訴。 傅男及林女否認過失,供稱當天只對黃女進行一般保養、美容療程,這些療程不需醫師執照,且當天黃女是在換衣服時被發現昏倒,當時還沒開始進行療程。 北檢初次調查,依法醫解剖報告,認定未在黃女體內發現毒物成分,研判黃女因心臟結構問題,引發心因性休克,屬自然死亡,將二人處分不起訴。 案經再議發回續查,檢方查出傅、林並無醫師執照,卻涉嫌執行侵入性的醫美療程,且事後還在治療紀錄上造假,寫上「臉部保濕」等不實療程。 檢方發現,前年三月至去年八月五日間,二人曾對黃女及案外人林姓女子,分別施打玻尿酸、埋線等須醫師執照才可執行的侵入性醫美療程,違反醫師法罪證明確,予以起訴。至於二人另涉嫌過失致死罪部分,持續偵辦中。

Read More

台中狼師案 再爆第4位房思琪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房思琪案出現重大進展!教育局繼續追,針對黃姓狼師任教過的西區、北區、南屯區三所學校寄普查信發出超過二千封,目前回收六百多封,結果近日收到自西區國中畢業十多年的女學生回函,當中清楚描述黃姓狼師性侵,讓台中房思琪案出現第四人! 教育局長楊振昇昨天說,目前重點是希望找出潛在受害者,將狼師繩之以法,普查信回收的其中一封檢舉案,是黃姓教師涉嫌的第四件檢舉案,第一件檢舉案為A女在今年四月提出檢舉,八、九月份人本基金會提出檢舉第二案及第三案。 上禮拜,教育局收到一份爆炸性回收問卷,一名自稱與A女相同、從西區國中畢業,但僅畢業十多年的女學生,稱自己曾受到黃姓狼師性侵,並在問卷中清楚描述過程,教育局將其列為第四個受害者。 第四案是否在法律追訴期內?教育局說明,犯罪時間及追訴期宜由檢方認定,此案一併移送法辦。 教育局強調,性平調查、司法偵辦、普查及檢舉專線與信箱「四箭齊發」沒有停,絕非打假球,絕無包庇放水,希望出潛在受害者,伸張正義,目前已對狼師做最重懲處「解聘、永不錄用、沒有退休金」,校方已完成解聘程序。

Read More

投顧吸金1.9億 員工也被騙

許姓男子涉詐騙捲款1.9億元,旗下投顧業務拉全家人貸款2千萬孤注一擲血本無歸。(記者蔣謙正翻攝) 253人受害 業務招攬家族抵押房子貸款投資被誆2千萬 2負責人遭訴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許姓男子開了四家投資顧問公司,誆稱可圈購未上市股票,旗下業務信以為真,招攬全家貸款一、二千萬元孤注一擲,坐等分紅,直到收到開庭通知才知受騙。雄檢偵查後二十日依詐欺、偽造文書罪將許男等人起訴。 起訴指出,二0一五年間許男(三十三歲,在外化名王尚仁)成立資承、元太(後更名為誠太)、旭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找張姓女友人(三十七歲,在外化名楊明君)負責應聘業務員,兩人以假名行騙,招攬多名業務員後,告知可以透過富邦證券公司圈購未上市股票,保證上市季獲利二%,等於年利率八%。 許男挑選的未上市股票,包括中嘉寬頻、晶相光、聯廣、朋億、三商家購、凌越生醫、聯嘉、中華立鼎等公司,都是前景看好的公司,旗下業務進入公司後,認為許男選股眼光精準又有門道,積極招攬親友砸錢投資,號召一整個家族把房子拿去抵押,總共投入一、二千萬元,直到收到開庭通知,才驚覺原來是一場騙局。另外也有許多公務人員、菜籃族、退休族誤認這是穩健投資,也紛紛投下鉅款。 許男為取信投資人,還偽造財政部國稅局年度證券交易稅一般代繳稅額繳款書,要業務人員轉交給投資人,讓他們相信已經買到未上市股票,但實際上沒有任何投資人買到股票。 高雄地檢署查出,許男在二0一五年十月至二0一八年五月間騙走二百五十三人共一億九千三百零七萬元,隨後捲款潛逃。 今年四月,檢察官郭來裕指揮調查局南機站、桃園市調處、中部機動站等單位兵分多路至桃園市、台中市共五處執行搜索,扣得現金八百多萬、BMW牌X4休旅車一輛、四十多支名表等不法所得,同時逮捕張女到案;許男則在五月十七日自行到案,兩人訊後都被法院收押至今。高雄地檢署偵查後今依詐欺、偽造文書罪將二人起訴。

Read More

APEC數位健康研討會 我將分享防疫經驗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年在疫情衝擊下,民眾對於健康意識提升,使用資訊軟體、智慧手表、視訊看診也在疫情下更加普及。健保署20日指出,今(21)日舉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數位健康照護與創新研討會,將國內先前成功防疫經驗分享於國際。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多邊官方經濟合作論壇之一,為了強化各經濟體互動交流,健保署向APEC申請計畫並獲得7萬5000美元資金補助辦理「APEC數位健康照護與創新研討會」,目的為幫助與會者了解各經濟體發展數位健康照護的經驗,也藉此機會將我國的強項與其他經濟體分享,以開拓未來彼此進一步合作的契機。 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的健保資料庫擁有全體國民的醫療資料,相當完整,其他國家均無此完整資料,並在考量資安的前提下,有條件的釋出大數據應用於健康科技上。台灣的醫療產業亦已引進科技應用,交流健康科技的創新應用、政策發展及產業商機等為國際的熱門議題,而我方在運用健康資訊及智慧醫療系統的防疫經驗,可與國際分享。 健保署指出,這次會議以「資訊驅動創新」為核心概念,共討論4主題,包含「健康照護的數位轉型與創新」、「後疫情時代的新健康政策及其挑戰」、「遠距醫療與醫院的未來」,以及「人工智慧在健康照護上的實踐」。 除了來自美、馬、泰、澳、菲、日、韓的專家踴躍出席,國內產官學界代表,包括台大、成大、台北醫學院、林口長庚醫院,及廣達電腦專家,分別扮演會議主持或講員。會議已吸引近500名國內外人士報名實體或線上與會。此外,亦有加拿大、墨西哥、馬來西亞、秘魯、印尼等經濟體衛生部負責數位健康及遠距醫療的官員將線上或實體參加會議。

Read More

雁行轉診 腦梗塞嫗及時救回

醫師卓筱善表示,急性腦中風處置黃金時間為4.5小時內,雁行計畫聯防機制建立緊急轉診快速通道,縮短聯繫時間。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縣三灣鄉90歲吳姓老婦有慢性病史,月前在地區醫院因膝蓋手術住院,期間突然無法說話且右側肢體無力,醫師推斷為腦中風建議轉院,經啟動雁行計畫「專案聯防小組」快速通道,為恭紀念醫院醫師診斷她為腦梗塞,安排相關緊急處置,老婦治療後已轉回原地區醫院。 為恭紀念醫院指出,為恭雁行專案長期與健保署北區業務組配合,設立急重症聯防合作緊急處置,規畫「急性冠心症、急性腦中風」聯防專案小組,考量在地就醫需求增加,7月起並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策略聯盟,引進醫學中心資源,不僅提升醫療品質的照護亦能強化醫療量能。 院方表示,吳姓老婦在地區醫院膝蓋手術住院期間,突然出現腦中風症狀,轉院到為恭進行腦中風緊急處置,地區醫院除透過電子轉診平台傳送轉診資料,為恭也同步啟動相關醫療流程準備,地區醫院醫師並透過為恭醫院MPC系統掌握患者住院期間醫療照護情形,等病情穩定後轉介腦中風個管師,經三週住院治療後,病人已可使用助行器,出院後轉回原地區醫院。 為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卓筱善表示,急性腦中風處置黃金時間為4.5小時內,雁行計畫聯防機制建立緊急轉診快速通道,縮短聯繫時間,病人抵達急診後經此快速通道完成緊急轉診處置,降低因腦中風造成的功能障礙並維持日常生活功能,減輕照顧者負擔。

Read More

指黃揚名配合紅色勢力 名嘴判2月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台灣基進黨前立委陳柏惟日前傳出肇事逃逸案,媒體人黃揚名貼文評論後,曾姓媒體人指黃「配合紅色勢力操作」等,遭控誹謗。台北地院審理後,依誹謗罪判刑二月、得易科罰金六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去年十月六日黃男在其臉書,就陳柏惟肇事逃逸案發表意見。 曾男因不認同黃男立場,當天在網頁發表「黃某就是最可恥的媒體敗類,這傢伙令人不齒的事蹟罄竹難書。這次就配合紅色勢力操作,斷章取義判決書,二度影射陳柏惟酒駕,還逼宮柯文哲須罷Q」等。黃男獲知後向台北市警方提告,案經台北地檢署偵辦後起訴。 曾男否認犯罪,稱其實陳柏惟只是肇事逃逸,沒有酒駕,但黃男惡意誤導,致當天藍營、媒體罵陳柏惟酒駕。他以截圖方式呈現黃男偏頗的說法,是凸顯事實、就事論事,沒指明是誰,沒要攻擊黃男。 法院審理後,不採信曾男的說法,,依誹謗罪判刑二月、得易科罰金。

Read More

檢調搜索幸福人壽 約談5人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幸福人壽公司前董事長鄧文聰涉嫌以低於市價行情,將台北市信義區D1土地,賣給自己實質掌控的公司,已遭起訴。檢調後續又查出該公司潘姓協理、鑑價公司謝姓承辦人等人涉及鑑價不實,二十日依違反保險法罪嫌兵分七路搜索,並約談潘、謝等五人。 鄧文聰被控掏空公司資產一百二十七億元,去年四月被判應執行二十七年徒刑、併科罰金八點五億元確定,創下司法史上金融犯罪最高刑期紀錄。 鄧文聰另涉嫌賤賣台北市信義計畫區位在世貿中心對面的D1土地,以隱匿關係人交易方式,使自己能輾轉以低價取得該土地,去年七月遭台北地檢署依違反保險法的特別背信罪嫌追加起訴。 檢方指出,當時D1土地市值達每坪近五百萬元,鄧男卻虛構僅二百八十至三百零五萬元行情,主導幸福人壽以每坪三百三十六萬元、總價五點一億元賣出,並將該筆土地登記在自己實質控制的富翔開發國際公司名下,等同左手賣右手。 由於土地鑑價嚴重被低估,檢調懷疑,潘男等五人於民國一00年間,經辦D1土地鑑價的過程中,涉嫌共謀低估單價,二十日依法分七路執行搜索,約談五人,全案漏夜偵查中。

Read More

工研院攜手國衛院拚精準健康經濟

工研院與國衛院將結合優勢能量落實政策,期待以產官學研跨域深度合作,推動精準健康、數位醫療。 (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台灣面臨2025年超高齡社會議題與後疫情新常態挑戰,為促進我國精準健康產業布局,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20日舉辦「科技健康永續共好」締約儀式,迎接台灣超高齡社會挑戰,協助產業開創銀色商機。 工研院表示,雙方將於生技醫療領域共同合作,從「跨部會科研整合交流平台」、「兩院跨域研發」、「智權布局及產業化」、「人才交流」四大面向,聚焦藥品疫苗與生技藥物製造、核酸藥物、再生醫學、健康數據模型等十大研發議題攜手合作,共創精準健康新經濟,發展成功老化新願景,以科技加值健康樂活。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期勉兩機構截長補短,深度合作求進步,對於台灣高齡、少子、環境安全、永續發展等國家重大議題,發展出跨領域新思維。 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全球邁向高齡化,長者健康攸關社會幸福,根據歐盟統計,若高齡者「健康餘命」增長,醫療支出占GDP比率將可降低。藉由科技照護健康,讓長輩過得更有價值、尊嚴是重要方向。「成功老化」將是兩院未來合作的重要項目之一,並以數據驅動精準賦能科技,不但提升照護效率,更可讓擁有豐富人生閱歷的長輩發揮畢生所長,將寶貴經驗傳承及貢獻社會。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指出,國家醫藥衛生相關議題牽涉的領域既廣且深,需要跨部會的協調,也需要各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一同努力。兩院已多次召開學研合作工作會議,討論雙邊合作之新興議題,期望經由兩院高階人才跨領域的交流,滋長出框架外的構思與創新,從新的角度切入和解決問題,同時推動兩院高階人才、智權交流合作。 工研院、國衛院將結合優勢能量落實政策,期待以產官學研跨域深度合作,發展出涵蓋保健、預防、診斷、治療、照護等研發成果,推動精準健康、數位醫療成為未來臺灣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的新興產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