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策站 〉兩岸關係難回頭?!

馬政府時代的兩岸政策是從中華民國政府的角度出發,進行兩岸事務的分析、處理。(資料照) 宋磊 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正式邁向第三任期,顯示習近平將連任至二0二七年。就民主政治的角度來說,北京當局的做法確實不符合世界政治潮流,尤其當前全球進入「民主」與「專制」對抗的氣氛,台灣在此政治氣氛下,「抗中、仇中、恨中」似乎成為社會主流,兩岸關係的發展,似乎正朝向戰爭之路邁進。 對筆者而言,美、中兩大國情勢台灣幾乎無法插手,無論是強權的競爭,或是美中在經貿、政治、外交與軍事上的對抗,中小型國家幾乎只能從選邊的角度確保自身國家安全與利益。因兩岸關係早已有政治上的分歧與軍事上長期對抗,故從中華民國的國安角度而言,「親美抗中」成為對外政策的主軸。 兩岸關係的惡化已讓雙方政府毫無交集,各種各樣關於兩岸開戰的預言占據各大頭版頭條,於是乎台灣社會幾乎為了建軍備戰傷透腦筋。然而對於本文而言,即使兩岸政治有所分歧,台灣未來依舊仍有機會從中找尋出路,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 舉例而言,今年十一月年底適逢「九合一選舉」,緊接著「二0二四總統大選」即將到來,台灣每次的選舉不但是針對價值、政策、國家路線進行抉擇,其結果多少也會影響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故本文認為,若要降低兩岸發生衝突的機會、降低雙方軍事對抗的氣氛,對於政黨、人物的選擇上,也應朝向「中華民國派」的方向投票,才有助於兩岸關係的和緩。 為何如此說?中華民國派所代表的不單是符合憲法規定,也是一個不會改變台灣政治架構的方向,雖然在北京眼中,認為中華民國因戰敗共產黨早已在一九四九年滅亡,就現實來說,目前「台、澎、金、馬」為中華民國政府所統治,其主權歸中華民國政府,目前的首都為「台北市」,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北京當局所無法忽略的政治現實。 馬政府時代的兩岸政策,恰好是從中華民國政府的角度出發,進行兩岸事務的分析、處理,現在的執政黨,不但以憲法條文中所沒有的「中華民國台灣」錯誤的與對岸交流,在對外事務的處置中,極力迴避北京當局的呼應,時至今日兩岸不但失去對話平台,雙方更因軍事對抗衍生出許多不必要的誤會。 看似死結的兩岸關係,其實若細心觀察仍有轉緩的餘地,畢竟和平的兩岸關係不但有助於台灣主權的保護,更是台灣走向永續發展的機會。美中對抗不是台灣能操控的國際議題,反中、抗中也無法保護台灣不受到北京軍事威脅,台灣必須針對自身的國安環境進行擘劃,走出一條適合中華民國長治久安的道路!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博士生)

Read More

遲繳會費 補齊資料… 蔣萬安強調美律師執照有效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電視政見發表會五日結束,國民黨候選人蔣萬安提到自己曾是美國矽谷律師,但旅美教授陳時奮(筆名翁達瑞)卻發文爆料,蔣萬安在美律師資格曾被停權三次,蔣萬安六日說「我現在美國律師執照是有效力,也可以在美國執行律師業務,大家可以去看這些公開資料」。 蔣萬安六日陪同市議員候選人李彥秀赴內湖市場掃街拜票,行前接受媒體聯訪,媒體問及旅美學者翁達瑞質疑他在美律師資格問題,蔣萬安強調,自己並沒有被懲處,而先前之所以被註記,是因為擔任立委比較忙,所以遲繳會費;另一方面也因為疫情關係,三年沒有去美國,比較晚完成按捺指紋生物辨識文件,如今都已補齊程序,並擁有完整律師資格及權益,這些都是網站上的公開資訊,大家都可以去查。 蔣萬安說,民進黨每次談到兩岸關係,就是「綠能,你不能」,一路走來始終都是雙標,一方面指控BNT在深圳分裝上海代理,一方面又允許高端二期臨床試驗交由中資公司來辦理;一方面出征在對岸工作的藝人,說他們親中賣台,另一方面卻又看著黨內同志到中國大陸,用中國台灣身份大賺人民幣,而民進黨全黨上下全面噤聲,民眾看在眼裡,才會覺得「綠共一家親」所言不假。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經濟緩衝政治 兩岸能做到?

德國總理蕭茲訪問北京會見習近平,行前受到內外很大的壓力。(路透) ■黃清賢 中共二十大閉幕後展開大外交。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坦桑尼亞總統哈山相繼受邀訪問中國大陸;德國總理蕭茲四日率十二位企業代表抵達北京,進行十一小時的旋風式訪問,更是受到高度關注。  大陸拉攏歐洲 依舊戰略對美 中國大陸對當前的外交政策,賦予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名詞。最大的兩個特色是「和平外交」與「對外開放」。實際推動政策大致反映在「戰略對美」、「穩定周邊」、「拉攏歐洲」、「強調多邊」以及「經濟結盟」。 其中,「戰略對美」是重點。美國在十月底最新公布國防戰略報告、核態勢評估報告以及飛彈防禦報告,都將中國大陸視為未來數十年的最大戰略競爭者。美方也持續出台對中國大陸的各項出口管制新規、限制投資等。 中國大陸外長王毅十月三十一日與美國務卿布林肯通話時則強調,大陸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以及繼續奉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呼籲美方不要再戴著有色眼鏡主觀臆測,更不要讓意識型態偏見蒙蔽雙眼。 大陸現在積極主動的盡力去結合對中國大陸友好及可拉攏的力量,設法維持戰略的自主性,亦即一方面強調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永遠不稱霸、不搞擴張;另一方面則反對一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與霸凌行徑。 中共二十大後,首邀越共總書記阮富仲訪問,就在強調「穩定周邊」的重要性。中越曾經有過戰爭,越南也曾和美國打過仗。現今,中美戰略博弈加劇,越南處於一個重要的地緣位置,但在中美之間的平衡也越來越困難。 大陸與越南領導人此次見面,強調共同秉持「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方針。大陸希望與越南和平互動,藉由更多的合作共謀發展,特別是南海議題上,至少讓越南在政治上不要太偏向美國。  穩定周邊 大陸友善越南等國 至於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訪問大陸並發布聯合聲明,強調提升全方位戰略合作水準,加快構建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並簽署了十五個領域的合作文件。 中巴關係向來緊密,有所謂的「鐵桿情誼」。一方面在中印之間,巴基斯坦扮演了微妙的制約作用;同時,穆斯林的疆獨反恐議題,以及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旗艦專案,雙方都有高度的合作意願。 至於非洲國家坦尚尼亞總理哈山訪問北京,雙方宣布多項合作計畫,包含坦贊鐵路升級改造、能源礦產開發等。大陸並且開放坦尚尼亞百分之九十八稅目輸陸產品免關稅待遇,將積極研究給予坦尚尼亞更多特色產品市場准入。 中國大陸甚早就開始經略非洲大陸,大陸進入聯合國時,就得到包括非洲在內的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此時,北京邀坦尚尼亞領導人到訪,意在凸顯了中國大陸對非洲國家、發展中國家,持續扮演重要的支持力量。 中國大陸這一波的大外交,最受國際關注的是德國總理蕭茲率十二位德國企業代表訪問北京,並先後會晤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蕭茲是COVID-19疫情爆發近三年來、中共二十大落幕後首位訪問中國大陸的西方領導人。 在德國舉行的七大工業國外長會議聯合聲明,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重要性。(路透)  蕭茲訪問大陸 承受內外重壓 德國是七大工業國(G7)成員國,歐盟成員中最大經濟體,同時,德國也是美國海外駐軍最多的國家。蕭茲訪問中國大陸,對於美中博弈、中歐關係,以及其他西方國家是否跟進?都別具意義。 蕭茲訪問北京,行前受到內外很大的壓力,歐盟部份國家也認為對中應該行動一致,不認同蕭茲訪中插頭香;蕭茲抵北京時,在德國舉行的G7外長會議就聯合聲明,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表示將繼續力求與中國大陸進行建設性合作。 蕭茲頂著壓力訪中,凸顯了德國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開始走出一條政經分離、經濟自主的道路。德國在防衛安全上持續與美國合作,繼續援烏抗俄,但面對能源危機、通膨、產業發展,蕭茲認為必須與中國大陸合作交往,並公開強調「不能脫鉤」。 德國之後,其他西方國家如法國、義大利等,確有可能跟進,與中國大陸進一步接觸、交流、合作;但是,政治終究離不開經濟,「政經分離」談何容易。  兩岸無政治互信 談判難啟動 經濟發展的全球化走到今天,雖然製造了貧富問題,但同時卻也將各國緊密的連結在一起。強調國際分工的產業供應鏈,已經很難脫鉤,即使要硬脫鉤,一時之間也找不到可替代的力量。 此外,國際間因為意識型態、集團化、軍事防衛而產生的政治矛盾,經濟鏈結卻正在扮演政治矛盾的緩衝功能,並促使相關各方基於自己的國家利益,必須進一步設法尋求政治上的調和。德國已經踏出了這一步。 從國際政治的趨勢走向回望兩岸關係。對目前執政的民進黨蔡政府而言,意識型態上的首選還是與中國大陸脫鉤,亦即持續在「去中國化」;但事實上,台灣的經貿有百分之四十是依賴大陸,根本無法做到「完全脫鉤」。 賴清德日前訪問帛琉,將「台獨」及「台灣獨立」解讀「是指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中央社) 蔡政府退而求其次,也想要走「政經分離」,並且在蔡英文的雙十談話中,透露了尋求談判可能的信息。但是「九二共識」已被蔡政府否定,對於「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一中原則」,迄今也沒有雙方可接受的平衡點。兩岸沒有最基本的政治互信基礎,談判還是遙遙無期。 再者,民進黨未來大選的熱門人選賴清德,日前訪問帛琉受訪時,針對「台獨」及「台灣獨立」的現代意義,解讀「是指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又把台獨分離勢力的聲量拉了起來。 展望台灣二0二四大選主軸,政治上會拉高統獨爭議,兩岸關係將往激化的方向走,經濟扮演調和的功能不大。但「覆巢之下無完卵」,兩岸衝突無一方可以得利,政治人物應設法在兩岸經濟上合作,政治上又不衝突,盡力尋求轉圜餘地。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汽油不調整 柴油小降1角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受到國際油價上漲影響,油價平穩雙機制持續啟動。中油表示,七日凌晨零時起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調降新台幣零點一元;發油量最大的九五無鉛汽油,價格為每公升新台幣三十點六元。 七日凌晨零時起,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九二無鉛汽油每公升二十九點一元、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三十點六元、九八無鉛汽油每公升三十二點六元、超級柴油每公升二十六點八元。 台塑石化也宣布,決定自七日凌晨一時開始,調降柴油批售價格每公升新台幣零點一元,汽油批售價格不調整,市場零售價格由加油站自行決定。 台塑油價調整後,包括九二、九五+和九八無鉛汽油的價格都和中油一樣,只有超級柴油二十六點六元,每公升比中油便宜兩角。 中油表示,受石油輸出國組織上調明年全球油市需求及沙烏地阿拉伯稱伊朗擬對其境內發動攻擊等因素影響,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浮動油價調整原則調價指標七D三B週均價上漲零點六五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零點零零五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百分之零點五五。 中油表示,本週依油價公式及政府調降貨物稅(汽、柴油每公升各兩元及一點五元)調整國內油價,並持續以亞洲國家最低價、平穩機制運作,協助穩定國內油價,汽、柴油各需調整四點三元及五點七元,均由中油吸收,累計今年至十月底止,台灣中油共吸收約四百零六點三億元。

Read More

他最想公布疫苗合約?黃珊珊:匪夷所思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選舉三腳督五日進行唯一一場辯論,但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黃珊珊被發現在辯論進行中,當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說「我是全世界最想公布疫苗合約的人」時,黃珊珊轉頭直盯陳約六秒左右;對此,黃珊珊六日說當他聽到陳時中說這話時,「我轉過去看他(陳時中),是想說,怎麼會是他全世界最想公布疫苗資訊的人,這個…匪夷所思。」 黃珊珊昨天一早七點進行「偉大市民向前騎」活動,騎單車繞行台北市十二行政區造勢,在受訪時針對前天辯論會中盯人六秒的行為及昨天陳時中的「打到她(黃珊珊)心裡的痛處吧。」的說法表示,她當時轉過頭看陳時中,是在想,「他(陳時中)怎麼會是全世界最想公布疫苗資訊的人?這個匪夷所思。」 黃珊珊說,陳時中在前天的辯論會中,還是在迴避疫苗相關問題,是替全台兩千三百萬人來問的,重點是疫情在最嚴峻時,用意識形態阻擋疫苗進口的人,如果他不是,那他可以大聲說出來是誰。 黃珊珊前天也在辯論會中批評,陳時中任衛福部長時成立少子化辦公室,拿七點九一億卻只開一次會。對於陳時中的否認,黃珊珊昨天再提質疑說,「這是他心裡有鬼」,這是審計部調查的結果、這也是相關立法院調出來的資料,他如果不知道可以請他立法院的同事幫他調一下,難道陳時中被糾正還不知此事?並指陳時中「根本不知道他怎麼當上衛福部長」。  

Read More

中部以北回溫 今明水氣仍多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天氣概況週報顯示,隨著東北季風減弱,七日起至十二日中部以北、東北部及東部氣溫將回升。 氣象局表示,由於東北季風減弱,七日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氣溫回升;東半部、大台北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東北部地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中南部的山區及澎湖、金門、馬祖也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 另,七日桃園至雲林、恆春半島沿海空曠地區及綠島、蘭嶼、澎湖、金門、馬祖易有八至九級強陣風,民眾應多加注意。 至於未來一週天氣,氣象局說,七日至八日水氣仍多,大台北、東半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東北部地區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中南部山區也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 氣象局表示,九日至十二日水氣逐漸減少,降雨範圍縮小,只剩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

Read More

國寶又毀損?故宮啟動調查

立委爆黃河蘭州浮橋圖10年前原裝裱遭裁切 列密件封鎖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媒體六日報導,故宮院藏的《黃河蘭州浮橋圖》二0一二年遭毀損,但並未懲處相關人員;甚至在當時故宮高層授意下列為密件封鎖消息。故宮表示,《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的陳報密件,已完成解密程序;至於當事人是否受到懲處?經檢視資料並無相關紀錄,故宮將啟動檔案清查及密件檢討,將已無列密理由的檔案解密,並於清查完成後公布結果。 根據媒體報導,故宮上週針對三件文物破損已分別做出調查與懲處。但二0一二年期間,故宮也曾發生重要文物毀損事件,卻沒有人接受懲處,甚至有高層授意將此事列為密件封鎖。 立委林宜瑾接獲爆料,今年依文資法指定的重要古物《黃河蘭州浮橋圖》在前總統馬英九政府時期受到人為故意毀損。當時的林姓科長在籌辦展覽過程中,發現展櫃尺寸較小,容不下《黃河蘭州浮橋圖》,要求同仁把「原裝裱」的「花綾」左右兩側各裁掉一部分,以配合展櫃的尺寸。 林宜瑾質疑,事後典藏單位用密件陳報給當時的故宮院長馮明珠,「可是馮明珠卻隱匿了這件事,不但沒有送考核會懲處、沒有交給政風調查,更不用說對外公開。然而,馮院長日前卻對外說,人為毀損史無前例。請教馮前院長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她要求故宮徹查過去的所有密件,找出所有文物受到人為毀損的紀錄。 故宮表示,《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的陳報密件,已完成解密程序;至於當事人是否受到懲處?經檢視資料並無相關紀錄;遭裁切花綾的文物,經查事件發生後也沒有進行修護的紀錄。故宮將啟動檔案清查及密件檢討,將已無列密理由的檔案解密,並於清查完成後公布結果。

Read More

國防部:研發偵搜戰術輪車 非汰換悍馬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針對媒體報導,國防部預計採購三百輛軍備局二0九廠研製的偵搜戰術輪車,雖數量遠低於美製聯合輕型戰術輪車的五萬餘輛,但量產單價相近,質疑陷入自製比率迷思。國防部軍備局六日說明,偵搜戰術輪車研發建案期程為一百一十至一百十三年,目的為滿足聯兵偵蒐任務需求,並非用於汰換悍馬車。 軍備局表示,國軍偵搜戰術輪車可抗七點六二公厘機槍彈,價格與JLTV相當,且依陸軍「輕、巧、活、快」客製化設計,價格及功能、性能均較其它國家優異;此外,偵搜戰術輪車除引擎及變速箱(國內無能量)外,餘全車設計與整合測試核心能量及89%產值均為國內製造,可帶動相關產業效益。 國防部強調,偵搜戰術輪車為國防自主重要成就,軍備局第二0九廠已依整體獲得規劃書提前於廿八日完成首輛樣車,進度並未延宕。對於部分臆測說法混淆視聽,深表遺憾;將配合研製進度,詳細對外說明實況,以正視聽。

Read More

李明哲成立競總 韓總韓奶奶站台

韓國瑜帶韓奶奶雲林為小舅子站台助選。(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國民黨西螺尋求連任議員候選人李明哲,六日成立競選總部,姊夫韓國瑜帶著九十五歲高齡韓媽媽(綽號稱韓奶奶)前來雲林站台助選,韓奶奶說,李明哲是一位很優秀、腳踏實地很棒的年輕人,誠懇做人做事,希望鄉親疼惜支持讓他有繼續為大家服務的機會。 韓國瑜說,韓奶奶過去從沒出現,這次為什麼要來,第一主要是她非常喜歡明哲,覺得他是一個很優秀的青年人,腳踏實地、誠懇做人做事非常欣賞;今年因岳父過世了,她覺得明哲內心一定是比較難過,所以一定要來打氣加油。 韓國瑜帶韓奶奶雲林為小舅子站台助選。(記者陳正芬攝) 韓國瑜問母親「今天你站在名字旁邊,妳感覺怎麼樣?」韓奶奶回答非常高興。「妳看到這麼多疼惜明哲的好朋友在這邊打氣加油,要說什麼?」謝謝鄉親。「妳要祝福李明哲怎麼樣?」高票當選。如此九十五歲的支持者、運動員、樁腳,台灣可能已經沒有了。 李明哲說,十二年九個月就這樣過去了,幸運的是在爸爸、姊姊教導下,讓服務的成績和名聲沒有讓大家漏氣。他把鄉親的需要放在心上,對他來說任何一件請託對鄉親都是大事,十二年九個月以前,他穿著牛仔褲站在競選的台上,時間過得很快,但內心沒有改變,如果有幸十一月廿六日當選,不管票數多少都是全力來服務的心,因為你們是明哲永遠的家人,也是明哲永遠的朋友。

Read More

體育界成立後援會 許淑華提3動政見

 記者徐義雄∕南投報導 南投縣體育會六日為縣長候選人許淑華成立體育後援會,與會來賓包括中華民國體育總會鄭錦洲總會長、南投縣體育會榮譽理事長潘一全、理事長羅俞欣;還有十三鄉鎮市體育後援會會長、四十六單項運動委員會主委到場力挺。 南投縣體育會為縣長候選人許淑華成立體育後援會,四十六單項運動委員會主委到場力挺。(記者徐義雄攝) 榮譽總會長鄭錦洲說,他與許淑華結緣已久,她長期關心體育,體育界成立後援會支持,她若擔任縣長,會延續關心給予南投的體育運動更多的資源與發展空間。 南投縣體育會為縣長候選人許淑華成立體育後援會,四十六單項運動委員會主委到場力挺。(記者徐義雄攝) 許淑華曾擔任中華民國縣市體育聯合總會的副會長,現在是南投縣跆拳道委員會的主委,推動體育一向不遺餘力。 南投縣體育會為縣長候選人許淑華成立體育後援會,四十六單項運動委員會主委到場力挺。(記者徐義雄攝) 許淑華表示,南投縣體育會在潘一全副議長以及羅俞欣理事長的帶領,近幾年來縣代表隊在全國運動會屢創佳績,各項運動項目豐碩成果有目共睹。此外,十一月五日到八日四天,南投縣第七十屆全縣運動會進行相關賽事,有一萬兩千八六七人參與,代表南投縣運動風氣興盛。 南投縣體育會為縣長候選人許淑華成立體育後援會,四十六單項運動委員會主委到場力挺。(記者徐義雄攝) 許淑華提出「啟動南投體育布局」、「推動南投體育發展」、「帶動南投特色運動」三大主軸的體育政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