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狂掉髮 免疫力下降惹禍

確診後卻狂掉髮,外科頭皮醫師張祺璋直指係免疫力下降所致。(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外科頭皮門診臨床發現,近期有10多位病患確診後出現大量異常掉髮現象,經抽血檢查未有異常,生活飲食也都屬正常,共通點即是曾經確診並有發燒現象;外科頭皮醫師張祺璋提醒,有類似情形致大量掉髮者,若超過一星期未改善,應盡速就醫尋求緩解之道,避免誘發更嚴重的頭皮問題。 外科頭皮醫師張祺璋表示,1位男性患者在確診時有發燒現象,之後發現地板上有明顯掉髮。由於他原本就有頭髮稀疏的問題,並已治療穩定;此時突然又出現大量掉髮,解隔後趕緊前來就醫。另1名女性患者亦為確診時有發燒,痊癒後發現頭髮明顯變少,紮起馬尾不僅變細、變小,頭髮生長速度也較平常來得緩慢。 張祺璋表示,類似情形的患者約有10多位,男女各半,年齡大約為30~40歲。新冠肺炎症狀包括高燒、胸悶、咽喉發炎加上免疫力下降;由於身體處於體溫較高的狀態,會抑制毛囊細胞分化,降低活性,毛囊進入休止期,因此會引起瀰漫性掉髮。 張祺璋表示,這類患者的大量掉髮大部分是短暫性的,主因免疫力下降所致;若就醫接受頭皮檢測或抽血檢查沒有異常,建議接受頭皮舒緩治療,緩解掉髮症狀。並多休息,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大約1~2個月後大量掉髮會慢慢改善。 他提醒,有類似情形致大量掉髮若超過一星期未改善,應盡速至外科頭皮醫師處,及早確定病因並尋求緩解之道,避免誘發脂漏性頭皮等嚴重頭皮問題,導致毛囊發炎或不可逆的大量掉髮。

Read More

7度性侵女兒 父判6年10月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一名女大生自高二起遭父親七度性侵,直到上大學時不堪長期壓力向男友傾吐並提告,沒想到這名人父竟辯稱兩人是合意性交。台灣高等法院不採信其父說法,依強制性交等罪將他合併判刑六年十月。 被害女子上國中時有學習、情緒障礙,父親在她高二時負責照顧管教。民國一0九年二月間,當時十七歲的被害少女全家人到別墅度假期間,父親卻帶她返回台北市住處性侵得逞。 被害女子指控,一0九年三月至次年十月間,共五度在山區透天厝內遭父親性侵。一一0年十月二十六日,父親除對其性侵,甚至用手機拍下性侵過程。 女子上大學後向男友吐露遭父親的性侵過程,學校老師得知後隨即向警方報案。

Read More

潰瘍未癒、難張大嘴 當心口腔癌

國健署22日邀氣象主播林嘉愷(左)宣導不要以嚼檳榔方式禦寒。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2日電 每年超過8000人罹患口腔癌,檳榔本身是一級致癌物。醫師提醒,除戒除檳榔,當口腔內同一部位潰瘍超過2~4週仍未癒合,或是嘴巴張大時無法超過5公分,應儘速就醫。 依據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和國健署108年癌症登記資料,每年超過8000人發現罹患口腔癌及3000人死於口腔癌。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指出,檳榔是國際癌症研究總署公告的一級致癌物,不論有無添加紅白灰等配料,嚼食檳榔本身就可能罹患口腔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10月發布預防措施實證效果,戒除檳榔能有效預防口腔癌,研究一致指出,隨著戒除時間的增加,罹患口腔癌前病變及口腔癌的風險將逐漸降低。 戒除檳榔後,每年口腔癌風險可降低2.3~6.7%;戒檳榔10年後,風險則可降低17~51%。戒菸後,4年內口腔癌風險下降35%;戒菸20年後,罹患口腔癌風險即接近不吸菸者。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常務理事、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呂宜興簡報表示,檳榔對健康的危害,不只是口腔問題,甚至會引發肝硬化、孕婦早產,還會影響腎功能。 呂宜興提醒,當嘴巴內同一個部位黏膜潰瘍2~4週仍無法癒合,或是張嘴時上下排牙齒距離無法超過5公分時,應儘速就醫。 呂宜興指出,近3年因防疫關係緊戴口罩,患者口腔有問題家人也不一定能發現,有些更嚴重是已經影響到外觀,但因口罩戴著看不到,增加鴕鳥心態。最近臨床發現,有些口腔黏膜小症狀會被民眾忽視,曾遇過潰瘍時間超過半年都不管。

Read More

蛋白尿血糖高 揪糖尿病併腎病

婦經治療後血糖、腎功能等恢復正常 醫籲若有5症狀速就醫治療 醫師施得恩說,揪出腎病有方法,出現泡泡尿等慢性腎臟病5症狀快就醫檢查。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2歲李姓婦人最近發現小便有很多泡泡,就醫檢查腎功能正常,但蛋白尿過高、空腹血糖及醣化血色素過高,眼底檢查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為糖尿病合併腎病變及視網膜病變。經血糖及蛋白尿藥物治療後,血糖控制良好,腎功能正常,小便泡泡及蛋白尿也改善。 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施得恩指出,根據2019年美國腎臟資料,全球透析(洗腎)病患的盛行率及發生率,台灣分別排名第1、第2;台灣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達11.9%,且只有3.5%的人知道自己有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不一定是末期腎病變,也不一定需要洗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後才會好。慢性腎臟病的初期常沒有症狀,等到有症狀時往往已經比較嚴重,這時候才開始治療常常預後不好,甚至可能面臨透析。 他說,慢性腎臟病的高風險族群,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檳榔、急性腎損傷病史、持續性微觀血尿、65歲以上老人、心臟血管疾病、有家族腎臟病史、高尿酸血症與痛風、長期服用中草藥或止痛藥、過重、肥胖或代謝症候群,這些族群即使沒有症狀仍應接受腎臟病的篩檢。有慢性腎臟病的5大症狀者,包括泡泡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及疲倦,更應儘速接受檢查。 施得恩說,腎臟病的篩檢簡單又方便,抽血及驗尿可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抽血檢查可以得知肌酸酐數值,再加上年齡及性別便可算出腎絲球過濾率(GFR);尿液檢查則可以知道是否有蛋白尿及其嚴重度。依據GFR及蛋白尿便可以知道腎功能、腎臟病分期及其預後,再依據慢性腎臟病分期決定治療方向及目標。

Read More

骨密-3添骨折風險 飲食+運動逆轉

醫師鄭雅綺說,骨質疏鬆應注意飲食及適當運動。 (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50多歲林小姐健檢發現腳跟骨骨質密度偏低,進一步DXA檢測骨密度只有-3.0,骨折風險達30%,屬高危險骨折族群;經過2年藥物治療、營養補給建議與增加運動後,骨質密度有明顯進步,現在爬山、運動都不是問題,也不再擔心一跌倒就骨折。 嘉義基督教醫院醫師鄭雅綺表示,一般人在30~35歲前骨質密度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逐年流失;若能在年輕時注重飲食與運動,可建立較佳的骨密度。至於已經罹患骨質疏鬆症的病患,更應該在飲食與運動之間有良好的的配合,可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民眾也能利用「FRAX骨折風險評估工具」自我評估。 嘉基影像醫學科醫師蔡惠曲指出,50歲已停經女性,家族病史者、吸菸、飲酒,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都是骨鬆高風險族群,建議定期進行骨鬆檢測。目前骨質密度檢測以使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最為精準,定期骨密檢測及早診斷治療能減緩中老年失能。

Read More

AR透視神經血管 輔助脊椎微創手術

醫師透過AR眼鏡可以直接看見神經與血管的位置,降低脊椎手術風險。(花慈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與台灣骨王生技共同研究,透過擴增實境(AR)技術在脊椎手術中讓醫師可以用肉眼直觀顯示隱藏在皮膚肌肉下的神經與血管,降低手術時可能傷害周圍的神經與血管的風險。 花蓮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教授曾國藩表示,傳統脊椎手術時常見的大傷口剝離,常出現肌肉與筋膜損傷、術後手術部位莫名疼痛等;即使採用微創或內視鏡技術,在進入手術區域時,仍不免會傷害到手術區域的神經或血管。假使手術過程中為了抑制出血,會在脊椎外對附近的血管進行電燒,這可能造成術後脊髓供血路徑阻斷,甚至造成局部小中風,或者是其他手術後不預期的後遺症。 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副主任醫師葉光庭表示,藉由AR與MR混合實境技術,透過術前模擬的解剖血管與神經3D疊合技術,在不進行傷口剝離的情況下,進入相對的正確位置;且能透過AR眼鏡避開手術路徑上的神經和血管位置,有效降低術後風險。 AR智慧眼鏡導引系統除了計算角度、位置外,更投入用來直接顯示3D脊椎解剖結構,正確貼合於實際的病患脊椎上,誤差小於1mm。花蓮慈院與骨王術前計畫的合作結果,已實際應用在臨床上,成功幫助太魯閣號出軌事件中,一名嚴重骨盆骨折傷者順利重建骨盆。

Read More

追求不成縱火?男燒車被捕

新園一處民宅旁停放的自小客車被縱火燒燬,東港警分局拘提林姓男子擴大偵辦中。(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東縣新園鄉一輛停放在民宅旁的自小客車凌晨突然起火燃燒,消防局據報趕往撲救,二十分鐘即將火勢撲滅。東港警分局成立專案小組蒐證調查,發現一名林姓男子涉有重嫌,二十二日將其拘提到案,疑似追求受害女車主不成縱火燒車。 屏東縣消防局二十日凌晨零時十四分接獲民眾報案,指稱新園港墘路民宅旁車輛火警,隨即派消防人車前往搶救。消防人員抵達現場,發現自小客車已陷入大火中且濃煙四竄,火勢在二十分鐘內完全撲滅,但該車已燒得面目全非,無人員受傷。 該火燒車案發生後,東港警分局蒐證認為有人涉嫌縱火,經專案人員追查發現一名林姓男子涉有重嫌,持搜索票前往其住處搜索並將有多項前科的林嫌拘提到案。據了解,林嫌疑似追求受害女車主不成,才於凌晨下手縱火燒車。

Read More

竹縣警匪追逐 警開22槍 歹徒衝撞逃逸

遭歹徒棄車逃逸的BMW贓車,經熱心民眾滅火才未全部燒光。(民眾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竹東警分局寶山分駐所員警二十二日駕駛便車查緝通緝犯,至某社區發現一部失竊白色BMW轎車,欲攔查時該車衝撞警方車輛,員警開二十二槍射擊其輪胎制止,但該車仍衝撞逃離現場。之後循線在新竹市青草湖國小前發現該車停放路旁,嫌疑人已逃離現場,警方已鎖定特定犯嫌。 竹東警分局表示,歹徒四輪全遭員警射爆,被警方圍堵在死巷內,但仍硬開車直接衝撞警方車輛,一路逃到新竹市青草湖。目擊者目睹該贓車整輛著火,直到無法駕駛歹徒才棄車逃逸。警方因車輛遭撞毀無法追捕,通報警網圍捕。 目擊者指稱,當時這部白色BMW四顆輪胎全爆,駕駛直接將整輛車貼地滑行摩擦駕駛,致使底盤噴出火花,隨後下來一名穿著白衣男子,打開後車廂拿走一袋物品後棄車逃逸。一旁店家及熱心民眾擔心車輛爆炸,隨即拿出滅火器滅火。 警方便車遭歹徒衝撞後逃逸。(竹東警方提供) 歹徒衝撞過程將社區民宅的天然氣管線撞斷,車庫前的柱子也受損。 竹東警分局強調,目前已鎖定特定對象,掌握歹徒身分,將全力緝捕到案。

Read More

奇美引流管減壓裝置 降壓力性損傷

奇美護理部手術專責護理小組長顧正婷表示,手術團隊研發醫用引流管固定減壓裝置,手術病人使用此裝置皆無產生醫療器材相關性壓力性損傷。(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73歲方姓老翁因橫結腸腫瘤至奇美醫接受腹腔鏡結腸切除手術,醫療團隊使用創新研發的醫用引流管固定減壓裝置讓鼻胃管貼於左側臉頰,術後檢視鼻黏膜及人中處皮膚均正常無發紅,治療過程無管路滑脫,移除鼻胃管也未出現壓力性損傷。 奇美醫學護理部手術專責護理小組長顧正婷表示,奇美醫統計2021~2022年6月住院病人共計993件壓力性損傷個案,其中醫療器材相關性壓力性損傷個案339件,占所有壓力性損傷發生率約34.1%。有鑑於此,奇美醫手術團隊於2022年7月研發「醫用引流管固定減壓裝置」,除提供管路置放後有「位置固定」及「皮膚防壓」2項照護要點,更可讓病人舒適無異物感。實施至今,使用此裝置病人皆無醫療器材相關性壓力性損傷。 顧正婷指出,此醫用引流管固定減壓裝置適用於各種外科管路,具有親膚性的皮膚防壓護效能,能將管路固定於皮膚而不發生管路移位,還有預防皮膚損傷效果。 顧正婷表示,病人生命的延續許多來自於醫療設備,若因醫療器材造成相關性壓力性損傷,也可能導致病人疼痛和傷口感染惡化等致命風險。奇美醫學中心研發「醫用引流管固定減壓裝置」具皮膚防護及管路固定功能,操作容易,有效改善醫療器材相關性壓力性損傷發生率。

Read More

男假冒刑警 騙8女3百多萬

陳男假冒刑警騙錢,八名女子受騙金額共三百多萬元。(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四十二歲陳姓男子涉嫌於一0九年開始,假冒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未婚單身刑警騙錢,在中、北部地區犯案遭查緝到案,並由台中地檢署起訴、通緝,也遭媒體批露;但他仍利用官司訴訟期間,更改姓名及利用假名一再犯案。經查,陳嫌以同樣手法,近一年多來已有八名女子被害,受騙金額達三百餘萬元。全案依涉嫌加重詐欺、冒用公務員服章官銜、偽造公文書等罪移請高雄地檢署偵辦。 刑事局日前接獲民眾報案指稱,在網路結識暱稱「Jason」男子,自稱刑事局南打中心未婚單身刑警,雙方相談甚歡後進而交往,交往期間該嫌以各種理由要求被害女子先行墊付金錢及調集資金。被害女子因深信其警察身分有相當還款能力降低戒心,依其指示匯款、交付現金或借刷信用卡金額約三十五餘萬元。刑事局獲悉,立即展開調查並報請高雄地檢署指揮偵辦。 警方調閱陳嫌資料分析並配合蒐證後,確認陳嫌在高雄市鼓山區租屋居住,二日會同維安特勤隊、高雄市刑大、三民二分局、鼓山分局、保三總隊第二大隊等單位,持搜索票在其住處查獲陳嫌,搜索查扣警用手盾二面、空氣手槍二枝、警察制服一套、刑警外套、警便帽一頂、警徽二枚、假警察服務證二張、警用甩棍、警用叢書等贓證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