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會答詢 侯友宜反對一國兩制

反對台獨 國號是中華民國 不是中華民國台灣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八日市政總質詢針對國家認同、兩岸議題輪番猛攻市長侯友宜,侯答詢表示,他在中華民國新北市議會備詢,就是對國家效忠,他反對一國兩制、反對台獨,國號是「中華民國」,不是「中華民國台灣」。 民進黨議員張嘉玲質詢侯友宜的國家認同,侯友宜表示,他從事公職四十多年、一生奉獻給台灣,大家都是台灣囝仔,不分你和我;很多議題他不直接回應,是因怕挑起意識形態對立對大家都沒好處。 侯友宜強調,國家只有一個,他不能接受用意識形態分裂國家團結的人,他在中華民國新北市議會開會,就是對國家宣示效忠,呼籲「不要質疑每個人愛不愛國」,挑起對立對誰都不好。 張嘉玲質問侯友宜是否認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以及對前總統馬英九指稱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看法,侯友宜答詢強調,反對一國兩制,堅持台灣自己的民主價值,但他主張按照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厝」,這個信念永遠不會變。 陳啟能議員質問侯友宜有意競選國家元首但面對對中共軍機擾台、文攻武嚇等要如何保衛「中華民國台灣」?侯嚴肅回應,我國國號是「中華民國」,沒有台灣二字,台獨沒有法律根據,「我反對台獨」,至於他保家衛國的心不用討論,憲法中沒有提台獨,希望不要用意識形態挑起對立。

Read More

數位身分證煞車賠10億 政院:個資機關成立後再整合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針對數位身分證若中止,十億元成本費用將由全民埋單,行政院代理發言人羅秉成八日表示,有關新式身分證相關政策的後續推動事宜,於個資獨立機關成立後,政府會再就政策面、資安面、法制面及應用面進行跨部會意見整合。 有媒體報導前行政院長賴清德任內推動換發數位身分證,但因資安爭議難以續推,相關廠商向政府求償新台幣五點二六億元,加上已採購機器和場地費及維持運轉的空調費用五點二四億元,若協調破局,總計逾十億元費用將由全民埋單。 羅秉成指出,境外對我資安攻擊日烈,而國人對個人資料保護之要求也很高,相關學者專家、公民團體及立法委員也提出諸多意見,倡議需先建立個資保護的獨立監督機制等配套,為此行政院才在二0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院會決定暫緩換發新式身分證計畫,待凝聚社會共識並研議完備法制及相關政策配套後再推動。 羅秉成表示,為符合憲法法庭判決的要求,並加強保護民眾個資,政府現已規劃成立獨立個資保護專責機關,並提出個資法修正草案函請立法院審議中,有關新式身分證相關政策的後續推動事宜,於個資獨立機關成立後,政府會再就政策面、資安面、法制面及應用面進行跨部會意見整合。 羅秉成表示,有關中央印製廠與其委外廠商間之履約爭議,刻由工程會積極調解中,至於內政部與中央印製廠,於政策暫緩期間則依契約相關約定辦理。

Read More

〈中華副刊〉藝文訊息

中華民國筆會系列講座邀請劉兆玄教授主講「俠之大者──上官鼎筆下的俠義世界」,由筆會會長廖咸浩教授主持。 2023年5月13日(星期六)下午2.30-4.30,婦聯會 (台北市林森南路19號,捷運善導寺站3號出口)。免費入場,歡迎報名參加。 免費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274afd863b5373ac56ff 或搜尋Beclass線上報名系統「中華民國筆會」,詳細資料請見中華民國筆會網站 http://www.taipen.org/。

Read More

〈中華副刊〉憑藉《蒹葭》誕生藝術電影 《待那蘆花泛白時》(下)

李德莊 藝術電影《待那蘆花泛白時》故事內容 藝術電影《待那蘆花泛白時》,故事來自同名的歌曲。那是從《詩經》裡邊的《蒹葭》故事取得靈感之後,又再結合了藝術家開創的《井山田》系列觀念水墨藝術創作哲學理念和中心思想,這一系列畫作釋放了民族情懷,母親文明、農墾文明、自然文明、人文情感、現代文明,以及在科技智慧的衝擊底下,有關人類文明與人文情感,以及營造全人類和諧共處等社會哲學價值觀。(秋水詩刊:藝術電影《待那蘆花泛白時》一九五期,發表了影片故事)。   50-60年代和九十年代港臺呼籲革新水墨面對二十一世紀 2013年6月21日,我在新加坡聯合晚報發表過一篇專欄文章《水墨比水彩更具玩味》有一段文字談到水墨革新,現摘錄如下: 「一談到水墨革新,就會想起被稱譽為把水墨技法推向抽象演變的第一人,香港畫家呂壽昆(1919-1975)。呂壽昆在50-60年代,就已經踩著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步伐,一方面展示他的水墨禪畫,和以香港當地題材入畫的現代彩墨創作,另一方面,他高調呼籲水墨作為一種繪畫媒介,應該和西方的水彩畫享有同等地位,認為世界上的藝術教育機制裡邊,除了西方水彩畫,應該增設多一個畫種——「中國水墨畫」。90年代中期,臺灣畫家劉國松也高調提問:「中國水墨畫,應該以哪一個面貌去迎接21世紀的到來?」1995年,劉國松在臺北中正紀念堂畫廊,舉辦了一個涉及水墨革新的臺灣水墨畫家群展。當時我在臺北,老畫家王農(徐悲鴻學生)陪我出席開幕式。參展畫家包括臺灣第一代畫家林玉山、黃歐波、胡念祖和美國海歸袁金塔等人。《民生報》藝術新聞版刊登了一篇文章,點評袁金塔是參展者當中比較突出,具有現代創新意念。袁金塔的參展作品,是以影印機列印了多張黑白的女人裸背的圖紙,拼貼在畫布上。之後,就在拼貼的畫面上,添加一些丙烯顏料的色彩筆觸。令人乍看之下,感覺這影印機列印出來的黑白稿拼成的畫面,也就如同一幅水墨畫……。 上面摘錄是我本人發表在新加坡聯合晚報的專欄文章,說明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1995),我在臺北聽到劉國松呼籲創造出一種即中國又現代的個人畫風。我就一直不斷思考如何以更前衛的觀念,來開展革新水墨藝術創作,以便能夠以一個全新的水墨面貌來迎接21世紀。(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民生報記者黃寶萍報導一篇:《水墨創世紀,展畫兼探討》——想點辦法創造出即中國又現代的個人畫風)。當時,劉國松在二十一世紀現代畫會的第一次畫展目錄的序言中表示「在二十世紀到來之前,先建立起一套我們自己的美學理念與價值觀,同時創造出一種即中國又現代的個人畫風,這才是當務之急。否則當文化的中國世紀來到時,我們將拿什麼東西給那些嚮往中國文化的世及藝術加呢」)。   徹底打消放棄水墨專攻油畫的念頭 劉國松的這番話,對我影響深遠。因為在八十年代末期,當我在紐約的時候,跟隨著大都會美術館,當了27年東方館館長的周方老館長在一塊,觀摩學習的時候。我就開始對美國紐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情有獨鍾。並開始在畫布上利用油畫和丙烯顏料作畫,一直發展到九十年代中期,我曾經試圖徹底放棄水墨畫,而去專攻油畫。但是,當我在臺北聽到劉國松的這番話之後,令我想起當年林風眠,住在香港油麻地中橋國貨大樓的時候,曾經跟當年的中橋國貨廣告主任鐘清文透露,不太喜歡在油畫布畫上面作畫的理由。林楓眠既然用粉彩在中國畫紙上,繪製出油畫效果,那就不必去畫油畫了。於是,我也就徹底打消專攻油畫的念頭,繼續利用水墨媒介進行創作,也許這裡邊也存在一種民族情懷,不過,我還是認為劉國松呼籲在二十世紀到來之前,先建立起一套我們自己的美學理念與價值觀,同時創造出一種即中國又現代的個人畫風,大表贊同。   2012年發佈《井山田系系》 然而,水墨畫的革新,尋求突破談何容易。那麼多年,都過去了,我的革新水墨探索與實驗。一直都沒有太大的進展。我不認為把抽象表現從油畫轉移到中國畫的紙上,那就是水墨和彩墨革新,這並不能滿足我的創作欲望。那麼?到底革新水墨這條路子應該往哪裡走?我一直在等,一直在考慮,一直在探索。一直等到跨入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我開始在報章撰寫專欄文章,試圖在文本上苦下功夫。此外,我也從文字學去思考,這是香港藝倡畫廊主人金董建平,鼓勵我可以嘗試往中國的文字,去思考革新水墨的問題。結果呢?一直等到2012年,我終於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著名的巴斯登畫廊(J. Bastien Art Galerie)舉行的「今日中國當代藝術聯展」,開幕式發佈了我的新作三個漢字《井山田系系列》。也可以這麼說,我在革新水墨這個領域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都是為了實現從視覺藝術跨界到文學,包括寫散雜文和創作以及藝術電影的拍攝腳本。換句話來說,都是為了實現繪畫視覺藝術結合了文學,跨入移動視聽藝術的創作途徑。那也就是綜合了繪畫,詩歌、詞曲、聲樂、表演和一部標準電影製作的全部功能模組,誕生了一部屬於個人,即前衛又中國的原創藝術電影,《待那蘆花泛白時》。   一部藝術電影衍生了多首現代詩歌 此外藝術電影《待那蘆花泛白時》裡邊眾多場戲,也直接或是間接,牽動了我積累多年的生活閱歷和情緒記憶,讓我又再獲得靈感,創作多首現代詩歌陸續發表在秋水詩刊。 這些詩歌也可以說成是,屬於這部藝術電影的衍生作品。其中幾首歌詞可以譜曲,也有可能發展成為,另外一部藝術電影的主題曲,和藝術電影劇本創作材料依據。這些現代詩歌包括:(一)是妳點亮了我心燈(秋水詩刊一八六期)。(二)一生渴望(秋水詩刊一八五期)。(三)離情(秋水詩刊一八六期)。(四)榜樣,三月桃花(秋水詩刊一八八期)。(五)與畫共舞(秋水詩刊一九一期)。(六)我一直在找妳掉下那顆眼淚(秋水詩刊一九一期)。(七)我帶著甜蜜微笑入夢鄉(秋水詩刊一九二期)。(八)天冷,看老家添一層溫暖(秋水詩刊一九六期)。

Read More

〈中華副刊〉水丰尚書 市橋誤讀

■秀實 疫情後重回家鄉番禺市橋。 清朝苦命詩人黃仲則有七絕〈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詩裏的「市橋」指詩人故鄉江蘇常州市的繁華地段,並非我故鄉番禺市橋。第二句極佳,詩人總是清醒的,因為他看到存在於「物外」的真相,看到敗壞即將發生而憂患不已。末句言極遺憾,憂患之時卻無月可寄思念,只能看著微弱的星光久久不回去。 古人有詩諷刺半桶水文人,曰〈琵琶〉:「琵琶不是此枇杷,只恨當年識字差。若使琵琶能結子,滿城絲管盡開花。」我故意把此市橋看成彼市橋,也屬這種「半桶水式」的誤讀。詩歌的誤讀有時也可以是一件雅事,因為這種誤讀不會成為「誤導」。蘇東坡說:「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因而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我也曾戲作〈壬寅除夕思鄉〉:   景仁除夕偶成章,移作市  橋念故鄉。 街角清燈樓外月,苦吟詩  句訴衷腸。   番禺賓館是一間園林式的旅館,二十餘年前我曾投宿過。現在翻新了,許多景物都已變改。週遭的環境更是翻天覆地的換上新顏。大面積的蓋了樓房,平整了馬路,高架橋縱橫交錯,路上飄下綠化樹的落葉。更大變改的,是地鐵三號、七號、十八號、二十二號共四線都來到了。如今我走進其間,有的記憶卻仍在沒有任何舊日痕跡中保留下來。 市橋已沒有任何存留的人與物,當日祖先們撤走所有,只留下「故鄉」兩個字。然而這兩個字卻讓我眷戀不已。這是生命中奇妙的牽引,超越了今生的局限。精神是強大的,承載精神的文字同樣是強大的。我記得當日走過番禺賓館的廊橋,觀賞過綠油油的池塘。今日池中的錦鯉應該是當日錦鯉的來生,當時鏡裏的人影歡聲應該是今日遠去的一個孤寂背影。不知池塘畔那株洋浦桃今年幾歲了。當日我遇上,婀娜而瘦削,今歲它卻以盈尺的軀幹守候著我的歸來,這另一種「樹猶如此,人何以堪」,給人時不予我之悲。 和兩位朋友在大北路附近的大排檔上吃豬雜粥。清輝灑遍深夜的街巷,滴答車穿梭而過,飽食後返回旅館,拉開窗簾,讓月影潛進床上。此時,夜是一口深井般的寧靜,當日牛蛙的聒噪已遠、蟲鳴聲不聞,那是記憶中的故鄉,只寄存於夢裏。黃仲則是個耿介的詩人,正直而不苟同流俗,卻潦倒一生。〈都門秋思〉的「全家都在秋風裏,九月寒衣未剪裁」與我今天下榻房價台幣三千元的番禺賓館,境況可止天淵。當日仲則無月可寄思念,而今夜卻是驚蟄,又適逢滿月。我雖有愁懷,又堪慰藉,而詩文如此,又實在愧對古人。 番禺梁氏宗祠在沙頭街道汀根村青雲大街35號,是一座「修舊如故」的百年祠堂。於我而言,故鄉無法取代。所有對故鄉的誤讀,最終都應通往生命中那神祕的牽引。

Read More

〈中華副刊〉祝 酒

無聲的樂章 詩/辛金順 圖/卓美黛 為所有的消逝舉杯,慶祝 此刻的我們 依舊存在於夢裡,活著、寫詩 看世間的人來人去   酒宴上的人尚未離場,時間如 迷霧,遮住了未來 我們舉杯,敬所有死去的人,也敬 所有活著的人   並為曾經來過這宴會的 而痛飲 而狂歡   而沉醉於話語躁動的酒氣之上 在舊的一年 和新的一年交替之間,彼此擁抱 彼此 肉身的逐漸枯槁   舉杯,並慶祝 自己,終將尾隨那些消失在 宴會中的古人 而成為   古人,也終將會在遺忘裡成了 遺忘的一部分 彷彿所有的一切,未曾來過

Read More

斷雙掌丟包醫院 高大成:警告意味 逼還錢

南投埔里柯姓酒商遭人砍斷雙掌,法醫高大成表示,剁斷雙掌是警告的意味高,用意在逼對方還錢,若不還,下次有可能會是剁腳等,也顯示對方不怕報復。(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南投埔里柯姓酒商疑因財務糾紛,遭人砍斷雙掌,丟包在醫院急診室,更將斷肢丟棄,經搶救保住一命,但未能接回斷肢。法醫高大成八日表示,剁斷雙掌是警告的意味高,用意在逼對方還錢,若不還,下次有可能會是剁腳等,也顯示對方不怕報復。 高大成表示,他探聽過江湖上這種剁斷雙掌的意義何在,一方面就是被剁之人江湖地位不是很高,對方可以讓他活著而不怕報復。而剁手之後,被害人就必須要拿錢出來,如果不處理,就會是更嚴重的剁腳等,加上剁手之後還將他送醫,所以是一種警告的意味。 高大成說,以疼痛指數十二度來看,婦女生產疼痛指數大概是十、十一度,剁斷雙掌的指數最少也有八、九度,會非常痛。以手腕處的動脈血管約零點五公分,保守每秒出血零點五CC計算,半小時就有九百CC,拖下去到二千CC就會致命。至於被剁的斷掌,一般八小時可以接回,但本案斷掌已超過時間太久,即使找回來,手掌血管已萎縮、神經已壞死,要接已很困難。

Read More

結婚7年膝下無子 中醫調理卵巢退化 6年生3仔

吳姓夫婦8日高興地帶著3個寶寶向張烱宏(左2)醫師道謝。(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住屏東的吳姓夫婦結婚7年一直膝下無子,女方因卵巢功能嚴重退化,遍求名醫仍未能如願,轉來台南求助中醫,經全力調理體質搶救,持續治療6年,先後連生3名健康寶寶,如願以償。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任張烱宏表示,經檢查發現,吳先生精蟲無異常,但吳太太至婦產科檢查發現卵巢嚴重退化AMH(抗穆勒氏荷爾蒙)只剩下0.27,且一側輸卵管堵塞,還有體重逾百公斤過重、月經週期出現不規則等問題。婦產科醫師建議採取試管生殖,但她對排卵藥和排卵針的反應不佳,即使使用高劑量的排卵針和服用各種保健食品,卵泡依舊長不大。 張烱宏說,病人卵巢功能嚴重退化,為了求子仍不放棄任何機會,於是建議先從體質調理下手,配合適度走路運動以控制體重,經中醫調理3個月,並配合排卵藥,終於在超音波檢查中發現求孕多年第1次出現的成熟卵泡,由婦產科採用人工受孕成功,吳太太於106年9月順利產下第1個女娃。 有了小孩後,吳姓夫妻對中醫治療信心大增,為了想再生2寶,持續尋求中醫治療。坐月子期間,張烱宏繼續以個人化中藥調理吳太太體質3個月,配合適度運動並禁用冰飲,吳太太竟自然受孕,於108年產下第2個小孩,是個男娃,連婦產科醫師都覺得不可思議。 他說,吳姓夫妻太喜歡小孩,想藉由中醫調理自然受孕再生第3個,當時吳太太已經近41歲,卵巢功能比前幾年還低,但仍堅持再試一試,110年8月自然受孕卻小產。小產後的調養階段,再以中藥調理體質,改變子宮受孕環境半年,如願於111年順利產下第3個寶寶,是女娃。 適逢母親節前夕,吳姓夫婦昨日高興地帶著3個寶寶來到南市醫,親自向張烱宏及院長蔡良敏道謝。

Read More

勒殺女友辯殉情 前獅子會長判無期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林姓男子曾任獅子會會長與比自己年長七歲的許姓女子談姊弟戀,但其卻懷疑許女在外交友情況,兩人為此不時發生爭吵,二0二一年十月間,許女從外酒醉返回兩人住處,林男竟用皮帶將她勒死,在法院審理時還以「兩人殉情」說詞企圖逃責,但歷審法官不採信其說詞,最高法院審理後駁回林男上訴,維持無期徒刑判決定讞。 林姓犯嫌曾為地方獅子會會長也是工程公司負責人在二0二0年與離婚且育有二子的許女認識,兩人相戀進而租屋同居,林嫌因對許女在外交友情況一直有所懷疑,在同居期間也為此不時發生爭吵。二0二一年十月間,許女自外喝的醉醺醺返回住處,林男將許女扶回房間睡覺後,竟趁許女熟睡無反抗力時,持皮帶從後將她勒死。 林嫌被檢察官依殺人罪嫌起訴後,在法院審理期間,林嫌不僅矢口否認殺人,還稱是因許女感到生活、工作壓力大,想要自己和她一起殉情,他才會動手。 但一、二審法官認為許女沒有留下遺書、日記、自殺計畫或是交代身後事,顯與常理不符,因此,不採信林嫌殉情說法,認定林嫌是為一己之私,才趁許女熟睡痛下殺手將她勒斃,並判處無期徒刑。 林嫌上訴至最高法院,合議庭審理後,對於林嫌殉清說詞也不採信,維持歷審見解,駁回林嫌上訴,全案終告定讞。

Read More

男嬰就診檢出黃疸 新手媽謝醫護

嬰兒黃疸飆高,食慾不振、喝了奶就吐出來,初為人母不知情,所幸大甲李綜合醫院護理人員聞悉立即要她就醫,嬰兒才免去意外險境。(記者陳榮昌)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母親節即將到來,台中一名新手媽媽,3月底生下一名男嬰,男嬰返家後幾天,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回診時醫療團隊驚覺不對勁,緊急檢查後發現黃疸指數飆高,男嬰立即住院治療,住院8天後康復出院。母親節前夕出面感謝醫療團隊,哽咽地說,「初為人母很不可思議,希望孩子平安長大。」 大甲李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張文榮表示,該位新手媽媽懷孕在懷孕34週時,因肚痛回診,檢查發現肚子規律的收縮,有明顯早產現象,緊急進行安胎,最後順利在懷孕滿37週時足月生產。 孩子出生後回家沒幾天,食慾不振、喝了奶就吐出來,且沒有排便,主動致電醫院詢問護理人員,便馬上把孩子帶到醫院看診。就診時護理人員發現皮膚偏黃,推測有黃疸,經過檢查,黃疸指數達逾19 mg/dL(足月嬰兒正常黃疸指數平均不超過12mg/dL),第2次再檢查又飆高超過20mg/dL,醫師建議馬上住院治療,「我原本隔1天才要抱小孩回診,還好護理人員要我馬上帶小孩回來,否則晚一天寶寶可能就更危險。」 小兒科主治醫師余秋霖說,黃疸是血球的代謝物,足月產的寶寶在出生後2至3天出現黃疸,平均在第4到第5天達到高峰,約在1至2週消失,新生兒皆會有,但如果寶寶喝奶不夠多則無法排洩黃疸,萬一黃疸指數過高,一定要檢查治療,黃疸過高可能會造成腦組織的傷害。 余秋霖指出,一般新生嬰兒罹患的黃疸多屬於「生理性黃疸」,會自然消退,該案新生兒經過照光、補充輸液,逐漸恢復正常。若新生兒到第4週仍有黃疸,有可能是膽道閉鎖等肝膽疾病,媽媽可藉由國健署製發的兒童健康手冊內附的「嬰兒大便卡」對照嬰兒便便,不用過度緊張,只要多加留意就可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