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兒童月開跑 親子運動闖關趣味橫生 「親子館兒童月活動」3/15開跑

「新北歡樂迷你親子闖關運動會」有馬拉松、循環體能、踢足球等闖關活動。(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為提倡嬰幼兒運動體能,新北市政府結合63家公托中心親子館辦理兒童月活動,於今(2)日在新北市政府六樓大禮堂,舉辦「新北歡樂迷你親子闖關運動會」為兒童月活動拉開序幕,吸引243組親子、近400人報名參與。 「新北歡樂迷你親子闖關運動會」有馬拉松、循環體能、踢足球等闖關活動,吸引近400位親子報名參與。(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歡樂迷你親子闖關運動會,由新北市社會局副局長吳淑芳帶領親子館館長、家長及幼兒跳大會操,小小運動員宣誓後,進行馬拉松、循環體能、踢足球等闖關活動,藉此鼓勵親子共玩共樂、一起健康運動,增進親子關係與互動,建立更緊密的情感聯繫,也培養嬰幼兒運動的好習慣,享受歡樂親子時光。 「新北歡樂迷你親子闖關運動會」為四月新北兒童月活動拉開序幕。(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吳淑芳表示,市府舉辦兒童月活動,希望除了鼓勵家長在平日與假日多帶孩子到親子館參與活動,也藉由活動提升嬰幼兒體能,培養運動好習慣,增進家庭歸屬感、讓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新北市各親子館於四月份將舉辦「兒童月活動」,分為週日場(每週日)與平日場(每週二至六),以參與累積點數方式,於五月份時舉辦抽獎活動。(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市社會局指出,新北市各親子館於四月份將舉辦「兒童月活動」,分為週日場(每週日)與平日場(每週二至六),以參與累積點數方式,於五月份時舉辦抽獎活動。只要參與週日場活動集滿2點或平日場活動集滿6點,即可參與抽獎;獎品內容包含各類豪華兒童玩具套組、電子鋼琴、渡假飯店禮劵、多功能電動烹調套組等。活動將於3月15日起開放報名,如欲參與活動,歡迎上新北育兒資訊網 https://lovebaby.sw.ntpc.gov.tw/ 報名。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吳淑芳表示,市府舉辦兒童月活動,希望能讓家長帶孩子到親子館參與活動,也藉由活動提升嬰幼兒體能,培養運動好習慣。(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新北兒童月開跑,各親子館於四月份將舉辦「兒童月活動」。(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Read More

強力掃蕩黑幫防制青少年聚眾滋事 樹林警不畏寒流護治安

(樹林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樹林警分局為防制青少年聚眾滋事及宣示掃蕩黑道幫派決心,昨(1)日晚間動用20名警力,規劃「防制青少年滋事加強臨檢專案」勤務,針對轄區KTV、撞球場、釣蝦場、網咖等青少年聚集場所與幫派組合易依附、經營、聚集處所實施臨檢掃蕩,並針對易滋事場所與車手提領熱點實施小區域巡邏與稽查勤務,藉由優勢警力,強力執法,以穩定轄區治安。 樹林警分局指出,本次加強臨(路)檢專案,於轄區三俊街攔查遭侵佔自小客,當場查獲因毒品案遭通緝的王姓駕駛人,並查扣鎮暴槍、空氣槍、玩具槍等各1把及開山刀1支、子彈1顆、爆裂物1個、二級毒品搖頭丸、三級毒品愷他命香菸、安非他命吸食器2組等物品,以槍砲、毒品罪移送法辦。執行專案總計查獲槍砲案1件1人、毒品2件3人、各類通緝4件3人、詐欺車手1件1人。 (樹林警分局提供) 樹林警分局呼籲民眾,積極協助預防犯罪,如發現可疑犯罪徵候,應及時通報警方,俾即時採取防制及強力執法作為,以維護轄區治安。

Read More

打火兄弟傳承,新北第六義消大隊長交接

(新北市消防局第六大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義勇消防總隊第六義消大隊新舊任義消大隊長於昨(1)日舉行交接布達儀式,由新北市消防局副局長陳崇岳擔任監交人,轄區立委、議員及各界貴賓等4百餘人共同觀禮,典禮熱鬧隆重。 (新北市消防局第六大隊提供) 新任義消大隊長黃宗雄,自民國85年加入義消打火行列,積極投入義消救災行列,過去曾擔任義消分隊長、副中隊長、副總幹事、總幹事等職務,資歷相當完整,迄今擔任義消長達28年,曾參與虎豹潭救溺、復興航空空難、五分山F16戰機失事搜救任務及瑞芳八分寮步道蜂螫大量傷病患案件等重大災害搶救工作,期間發揮自身專業技能,無私奉獻己力,積極參與救災任務,認真負責的態度深受肯定。而新北第六義消大隊總人數約500人,其中包含3個義消中隊及15個義消分隊,深信在新任義消大隊長黃宗雄的帶領下,必能帶領第六義消大隊更上一層樓。 (新北市消防局第六大隊提供) 卸任的徐登賢大隊長多年來在義消的大家庭默默付出,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致力於消防及義消後勤福祉而努力,他曾說過:「義消工作是一種永無止境、犧牲奉獻的崇高志業。」而在卸任義消大隊長之後,隨即轉任第六義消大隊顧問團團長,換個方式堅持地持續做義消最堅強的後盾。在政府資源有限、民力無窮的情形下,充分運用民力是時勢所趨,在如今消防任務多元化的時代,義消的運用正是彌補消防人力不足最有效之方法。 (新北市消防局第六大隊提供)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六大隊大隊長羅億田表示,不論平常的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只要你符合下面規定:一、年滿十八歲之中華民國國民或依法領有居留許可之外國人、大陸地區 人民、香港或澳門居民。 二、居住當地且未參加其他義勇或民防組織。 三、中華民國國民十年內或外國人、大陸地區人民、香港、澳門居民在臺期間,未曾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確定。但中華民國國民因過失犯罪或受緩刑宣告者,不在此限。歡迎有志青年踴躍投入義消行列,共同打造更安全的宜居生活環境。

Read More

土城裕華街、永豐路各打造免費機車格 新北美樂地土地活化大豐收

土城裕華街附近公有地改善前長期遭私人堆置雜物及車輛違停占用,嚴重影響市容景觀。(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政府推動「新北美樂地2.0」改善成果豐富!最近在土城區裕華街、永豐路兩處公有地完成活化,改善前長期遭私人堆置雜物或車輛違停占用,經市府跨局處機關攜手合作下,活化為免費機停車格、YouBike站,紓解地方停車空間不足壓力,提升當地生活機能,展現土地活化的多元效益。 土城裕華街公有地透過「新北美樂地2.0」專案改善後,搖身一變為44格免費機車停車格,紓解當地停車空間不足壓力。(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市府養工處表示,位於土城區裕華街一處面積約475平方公尺的空地,長期遭垃圾及廢棄物堆置,嚴重影響市容景觀,考量附近住宅區機車停車需求多,因此養工處邀集交通局及土城區公所等單位,攜手合作改善停車空間不足問題,排除公有土地被占用現況,依地方民眾需求,完成老舊鋪面改善並劃設標線,搖身一變為43個免費機車停車格及1個無障礙機車停車位。本工程經費約57萬元,整體工程已於1月底完工啟用。 位於土城永豐路上一處公有地,長期遭民眾私設停車場占用且環境凌亂。(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位於土城永豐路上一處公有地,長期遭民眾私設停車場占用且環境凌亂。(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養工處提到,近期土城區另一件完成土地活化的地點位於永豐路上,面積約500平方公尺的閒置公有地,當地里長及居民反映該處長期遭民眾私設停車場占用,環境凌亂。因此,養工處邀集交通局及土城區公所等相關單位會勘,考量鄰近住宅區機車停車需求量大,且周邊尚無設置YouBike站提供搭乘公車民眾轉乘使用,養工處重新辦理臨接永豐路路段道路銑鋪,並由交通局增設YouBike站及增設15格免費機車停車格,串聯整體通行路廊,提升交通便利性。本案工程經費約270萬元,鋪面工程已先於1月底完工,而YouBike站也於2月底開放民眾使用。 土城永豐路公有地長期遭民眾私設停車場占用,新北市政府養工處透過「新北美樂地2.0」專案,攜手交通局及公所等單位,增設15格免費機車停車格及Ubike站,提升居民生活機能。(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土城永豐路公有地長期遭民眾私設停車場占用,新北市政府養工處透過「新北美樂地2.0」專案,攜手交通局及公所等單位,增設15格免費機車停車格及Ubike站,提升居民生活機能。(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新北市工務局長祝惠美強調,「新北美樂地2.0」專案,以「使用代替管理」進行公有地活化,透過跨機關合作將閒置或遭占用的公有土地活化為公共設施,使公部門管理的土地發揮最大公共效益以造福市民。本次兩件美樂地活化案完工後,不僅解決公有土地閒置及環境遭亂問題,也改善當地機車停放需求,創造出更優質的生活環境,未來將持續秉持此一施政理念,發揮土地最大效益,打造新北宜居城。

Read More

員工幸福感UP 新北獎勵企業友善家庭措施最高5萬元 即日起受理至5月底

112年新北勞工局長陳瑞嘉頒發獎狀予獲獎企業。(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幸福企業看過來!」新北市府獎勵企業推動友善家庭措施,只要企業在轄內設有營運據點,112年有提供勞工優於法令的職場友善措施,如增加產假或陪產(檢)、婚假等天數、發給生育、結婚等補助,辦理友善孕產婦的措施,或針對員工育兒及照顧高齡家屬提供彈性工時措施,且有新北勞工實際受惠,均可提出申請。通過審核原則上每項措施發給1萬元獎勵金,最高5萬元。即日起至5月31日止受理報名,歡迎企業踴躍參加爭取榮譽。 曾經獲獎的嘉實企業,提供員工托兒補助、產檢假。(圖/嘉實企業提供) 新北市勞工局長陳瑞嘉表示,新北市自109年起開辦「獎勵企業辦理友善家庭暨工作平等措施計畫」,4年來共有137家企業獲獎,受惠勞工逾7萬人次。去年有49家企業通過審核獲得獎勵,共計推行97項措施。勞工局希望企業提供優於法令的措施照顧勞工及家屬,也期待透過獎勵方式樹立典範,使其他企業仿效,讓勞工更幸福有感。 113年獎勵企業辦理友善家庭暨工作平等措施海報。(新北市勞工局提供) 陳瑞嘉提到,例如112年度獲獎的「第一金證券」提供員工優於法令的8日陪產(檢)假,讓員工在配偶待產或生產時能夠放下手邊的工作,專心陪伴,更提供10萬元的生育補助,用實際行動支持育兒勞工。另有多家獲獎企業為促進或保障員工家庭健康,提供員工及其眷屬團體保險,費用由企業支應。上述措施值得企業參考,鼓勵企業體察員工需求辦理相關措施,讓員工更能兼顧工作與家庭,降低人力流動,創造勞資雙贏。 新北市勞工局指出,相關申請資訊請至「新北勞動雲」網頁查詢及下載(https://ilabor.ntpc.gov.tw/),若有相關疑問,可來電(02)29603456 分機6366林先生洽詢。

Read More

李長榮工安意外 徹夜開挖油槽槽體尋獲吳姓工人遺體

高雄市消防局搜救人員配合水刀切割開挖槽體,今晨終於發現吳姓工人屍體。(記者鐘敏綺翻攝) 記者鐘敏綺/高雄報導 高雄市消防局搜救人員漏夜搶救李長榮化工受困油槽內的48歲吳姓工人,決定配合水刀切割開挖槽體,直到今(2)日凌晨2時31分發現吳男屍體,已明顯死亡,並未送醫;有關事故發生原因,由轄區警方後續調查。 高雄市前鎮區國華二街的李長榮化工廠,昨(1)日下午14時許傳出工安意外,五名工人受僱清洗油槽遇上坍方,其中48歲吳姓工人被油泥塊掉落壓住受困,因現場為侷限空間搶救作業困難,消防搜救人員直至深夜仍摸黑搜救中。 搶救人員一度由人孔分梯次進入搶救,直到晚間近十一時,決定配合水刀切割槽體作業開挖,終於今(2)日凌晨2時31分發現吳姓工人的屍體,但巳明顯死亡。

Read More

晚婚遲育 第一胎逾3成已是35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健署1日表示,生育黃金期為女性25-35歲、男性40歲前,隨著社會變遷及教育年數增加,國人婚育觀念改變,晚婚遲育現象也日趨普遍,準媽媽孕程及生產風險也隨之增加。 依內政部戶政司11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31.43歲,較10年前延後1.32歲;另111年生育年齡為35歲以上之女性合計有44,583人,約占總體生育女性之3成(32.44%)。 國健署提醒,為了媽媽和寶寶的健康,把握生育黃金期(女性25-35歲、男性40歲前)才是最符合健康的原則。尤其高齡孕婦發生不孕、流產、早產機率較高,在懷孕期間罹患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等高危險妊娠合併症的風險也會增加,且腹中胎兒出現低出生體重、染色體異常或其他先天缺陷的機率也較高。 國健署補助34歲以上孕婦,以及本人或配偶罹患或家族有遺傳性疾病、曾生育過異常兒、孕婦血清篩檢疑似染色體異常之危險機率大於1/270、經超音波篩檢胎兒可能有異常,或胎兒疑似基因疾病的高危險群孕媽咪們產前遺傳診斷。 依據國健署統計,112年有2萬8719位34歲以上懷孕婦女利用產前遺傳診斷補助,占當年8萬2444位34歲以上懷孕婦女的34.83%,呼籲符合資格民眾可以善用政府補助之產前遺傳診斷。 國健署指出,目前提供5000元的產前遺傳診斷檢查(羊膜穿刺)補助,若為低收入戶或優生保健資源不足地區的民眾,另行減免採檢費用3500元,懷孕婦女除了於產檢時,可詢問婦產科醫師相關遺傳生育問題外,若有近一步的遺傳生育疑問,可經由國健署公告之14家「遺傳諮詢中心」名單,洽詢產前遺傳診斷檢查,以及婚前、孕前個人或家族遺傳等相關問題,孕育健康下一代!

Read More

醫學期刊報告:全球逾10億人 苦於肥胖

本報記者綜合外電報導 醫學期刊「刺胳針」發布的研究成果顯示,全球目前有超過10億人口患有肥胖症,這一數字自1990年以來增加了4倍多,而且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率增長速度快於成年人。 這項於3月4日「世界肥胖日」之前發布的研究估算,1990年全球約有2.26億名肥胖成人、青少年和兒童,到了2022年已增至10.38億人。 法新社報導,世衛健康營養主任布蘭卡表示,肥胖人口突破10億人的時間點「比我們預期要早得多」;先前預估,此一象徵性數字應出現在2030年。 「刺胳針」指出,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190國、逾2.2億人的身高和體重,得出此一估計值。 他們計算出,2022年有5.04億名成年女性、3.74億名男性屬於肥胖。研究指出,自1990年以來,男性肥胖率幾乎增至3倍,達14%;女性肥胖率則增為兩倍多,達18.5%。 在未成年人方面,2022年約有1.59億名兒童以及青少年患有肥胖症,而1990年約為3100萬人。 肥胖這種慢性且複雜的疾病,伴隨著致命風險更大的心臟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在冠狀病毒疫情期間,體重過重增加了死亡風險。 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加勒比海地區、中東和北非等地國家肥胖人口增多的情況較嚴重,高於許多高收入工業化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 布蘭卡說:「過去我們傾向認為肥胖是富人的問題,現在則是全球性問題。」他強調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生活方式已有快速變化。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表示:「這項新研究凸顯了從幼年到成年透過飲食、身體活動和必要時的適當護理來預防與控制肥胖的重要性。」

Read More

〈中華副刊〉山一程水一程 夜深千帳燈

■東年 葉朱莉在美國爆發第一波新冠肺炎半年後,疫情平緩,去紐約短暫考察研究,藉機探望女兒:她是紐約大學醫學院學生,實習第一階段遇上疫情爆發。那時春天,紐約市最多每天上萬人感染,近千人死亡。累積那樣龐大數據,紐約醫療界即使對這種病毒本質,和全世界一樣還懵懂無知,已經大約清楚社會階層和感染率相關,這在以住宅社區郵遞區號標示的疫情級別也能印證;社會集體免疫力的建立已經被想像,但是,個人自己的免疫力還是關鍵,所以,很多老人、肥胖、先前患有高血壓、心血管、呼吸道或糖尿病這類慢性病患,大量感染和死亡。 家庭醫科醫師的要職在預防人生病,葉朱莉因此更加了悟,人體免疫力平常也是在抵抗或吞噬病菌病毒,瘟疫發生時,免疫系統更加需要上億甚至於數十億這樣數量和優質的各種免疫細胞;因此,日常健康飲食、適量運動,以及能隨時處理負面情緒,是人生要事。 嚴重特殊傳染性新冠肺炎,在全世界造成近八億人感染,近七百萬人死亡;在台灣,近一千萬人感染,近兩萬人死亡。 流行病大範圍爆發,就是瘟疫;瘟疫這樣驚人,前有黑死病和西班牙流感。 一三四六年至一三四九年間,金帳汗國蒙古軍隊圍攻黑海北岸克里米亞半島商港卡法,被歐洲人認為是黑死病起點;軍隊將死者屍體扔進城牆製造大規模感染,被認為是人類首次實施生物戰。搭船逃離卡法港的人,將這種瘟疫一路感染義大利、威尼斯、法國和歐陸,一三四八年抵達英格蘭,直到一三五一年停息。短暫五、六年間歐洲人口損失最高估計為近兩億人,這是當時歐洲人口大半。儘管有歐洲學者認為黑死病起源是中國、蒙古、印度、中亞或俄羅斯南部,並無定見,也欠缺這些假想起源地的學術研究論證。 黑死病被認為是人畜共患疾病,病源是野生囓齒動物,鼠類,也被稱鼠疫。受感染的人會發高燒、明顯皮疹、腋窩和腹股溝出現驅蟲性淋巴腺腫塊或腫脹,幾天內死亡;這些腫脹變黑後破裂,排出膿液、細菌和病毒,在家庭、房屋、村莊、城鎮和城市傳播。流行期間,城鎮封鎖嚴禁進出,任誰被認為染病,家人和房屋會被一起燒毀,害怕感染不僅人人相互猜疑,甚至家庭成員也相互拋棄。貴族、農民、農奴大量死亡,荒村荒地,歐洲中世紀經濟體系和人際倫理徹底崩潰。民間認為這是上帝懲罰世界積累邪惡,毫不反省,考古生物學家對死者墓群比對,認為健康狀態不佳、營養不良或年老和其他原因身體虛弱者,死於鼠疫風險高於同齡人。 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發生在一九一八年,全世界約有五億人感染,這是世界人口三分之一;至少約有五千萬人死亡,其中六十八萬人在美國。這種病毒起源尚無共識,已知美國堪薩斯州賴利堡的軍隊最早發生;一週內,營地醫院收留五百多名患同樣嚴重流感的男子。不久,軍方報告維吉尼亞、南卡羅萊納、喬治亞、佛羅里達、阿拉巴馬和加利福尼亞也爆發類似疫情。東海岸港口海軍艦艇也報告,嚴重流感和肺炎爆發,發生三日熱或紫死病。這樣的美軍前往歐洲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法國引起化膿性支氣管炎、義大利沙蠅熱、德國佛蘭德斯熱等等,稱謂不同,病症相同;患者常在數小時內因肺部充滿液體,死於呼吸衰竭。交戰國都將這種疫情保密,但是,西班牙報紙公開報導這種病造成數百萬西班牙人死亡,因此,被稱為西班牙流感。 一九一八年西班牙流感從歐洲戰場蔓延,向東到中國、菲律賓、夏威夷,東南到印度,最南到紐西蘭;台灣也在疫,因為參加歐戰的日軍移防,五月間,把西班牙流感帶進基隆,陸續沿台北、桃竹苗到台中,疫情零星,當時醫療人員也不認識,以為是不明熱病。入秋後,疫情又起,從台南安平港口爆發,氾濫全臺,造成近八十萬人感染兩萬五千人死亡。 流感有發生在人,在豬,在鳥禽,那時之前已經被認識。幾十年後,微生物學家、分子病理學家才從凍原下屍體取得西班牙流感病毒樣本,認為是鳥禽流感和哺乳動物流感混合變種。流感只會危及老人、幼兒和免疫系統受損者生命,有些成年人感染也很少死亡,但是,西班牙流感在健康人群,包括五歲以下、二十至四十歲年齡組、六十五歲以上人群,致死率較高。 過去幾十年,世界變化劇烈,氣候變遷造成原始冰層或凍原融化,人為深入破壞原始森林,生活高度物化和各種汙染,可能的人為生物戰,就這麼出現許多新病毒,伊波拉、愛滋病、SARS,原來就有的各種病毒量也大增。一般人看不到瘟疫病毒,驚恐下,想像是鋪天蓋地無邊無際那樣混沌。醫師在電子顯微照相看得到,就新冠肺炎病毒而言,外膜嵌有病毒棘突蛋白,像日冕或王冠,裡面包有大約三萬個核苷酸正股RNA;整個病毒顆粒大約一百二十奈米,就是零點零一二公分。這樣的話,裡面三萬個核苷酸,不要說奈米、埃米,是更微小的不可思議世界。人也一樣,身體裡的細胞和各種能動的細微物,在化學或物理環境中,依照天生指令,生長、代謝、生殖,反映周遭環境刺激,能曲能伸,能進出各種縫隙去和各種群體合作,在生理心理各領域表現。這就是生命,沒別的了,部分細微物群體無法工作或正常工作,人就生病,全部細微物群體無法工作,人就死亡。其間沒有善的靈魂也無惡的邪靈作用,人如何對待自己的身心,只是自作自受。這也是葉朱莉醫師歷經長期執業和生活歷練的覺悟,儘管她在自己的醫師養成教育,除了專業知識和技術,對人、社會、世界相關諸多概念也多有琢磨,多有心理負擔。 新冠肺炎死亡,中下社會階層和免疫力低落者偏多,又,男性比女性約多一倍,或因為男性免疫狀況比較容易惡化,或也因為男女體內賀爾蒙運作、染色體結構都有不同,女性還有抗病毒的雌激素;有生物學家認為這合乎生物學。社會大眾排隊買不到口罩、試劑,遲遲等不到疫苗,除了驚恐會更加憤恨。葉朱莉的父親自己疏忽,在疫苗還沒開始施打期間也遭受感染,但是,她除了特別關注他的治療,只是更加認識現代社會組成和運作原理,感慨人在集體編制下,不是為自己生活工作,是為少數人的理念或企圖所驅使;女性更是如此。 男女大腦運作差異,是遠古分各自進化的結果,男性在狩獵和保衛家族,需要高度專注一兩件事,女性在育幼、住家周遭採集、維持家庭、聯繫家族,需要同時處理幾件事。現在職場裡,什麼是男性工作什麼是女性工作,大約還是可以清楚分別,但是,現代女性進入社會、職場,除了自己原先在家角色,多加了男性的工作,也被整編在大量各種資訊、假資訊、朝傳夕改或隨時這樣播報資訊,搞笑、無賴亂罵,或按個人使用網路習性任意量身打造置入廣告,變得更加容易情緒不穩、焦慮、抑鬱、注意力不集中、記憶衰退等等身心健康問題。 女性大腦容量比男性少約十分之一,但是,連結左右腦的胼胝體比男性大,大腦區間連繫也更多,這樣差異,兩性在觀察世界、記憶、情感,會有基本不同,男性習慣每次只處理一件事,思慮比較穩定,女性習慣同時處理多件事,思慮變化較多,這樣,注意力和記憶會受影響,比較不能深入,不能貼切判斷,比較敏感的女性容易抑鬱、焦慮、鬧情緒,也容易罹患過動症和早老痴呆,甚至於暴食肥胖或厭食消瘦、賀爾蒙失調、免疫力失調、不孕等等問題,女性身體發展,雌激素和黃體酮這些賀爾蒙之間平衡起伏,經期、孕期、產期、更年期賀爾蒙劇烈變化,也比男性複雜。因此,女性需要更加自持,才能保持情緒平衡,身心健康。 因此,這場新冠肺炎大流行,對於葉朱莉醫師而言,是自己人生思想和態度的身心體檢。 (本文為《葉朱莉醫師》自序,聯合文學提供)

Read More

女童腹痛便秘 揪吃髮異食癖

花蓮慈濟醫院兒童外科醫師楊筱惠呼籲,家長發現孩子有異食傾向,除了制止,也需關心心理狀況,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12歲林小妹因長達半年不明原因的上腹疼痛、惡心想吐及便秘,至花蓮慈濟醫院做電腦斷層檢查,竟發現在胃部、十二指腸及小腸中卡著大量食物殘渣,且這些殘渣被許多頭髮串在一起,難以自然排出,堆積太久已經形成「糞石」。兒童外科楊筱惠醫師利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將糞石掏出,她指出,林小妹吞吃頭髮的行為屬於「異食癖」,因此兒科團隊為她安排精神科醫師與藝術治療師的介入,目前林小妹已不再出現不適症狀,也戒掉了異食行為。 半年前林小妹開始出現腹痛情形,且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父母曾帶她至其他醫院檢查,卻都沒有發現異常。楊筱惠表示,一般在X光或超音波影像上看到的陰影,會被認為是正在消化中的食物,而林小妹此次至花蓮慈院就醫,X光顯示食物累積已使十二指腸不正常地脹大,因此才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找到腹痛原因。 藉由電腦斷層影像,楊筱惠觀察到在胃部和十二指腸中各有一大塊食物殘渣,小腸中則有2小塊,便很快地安排林小妹做腹腔鏡微創手術,將卡在腹中的糞石掏出。手術中,楊醫師意外發現食物殘渣中竟摻雜許多頭髮,髮絲和食物相互糾纏打結,把一塊塊糞石串在一起,甚至在小腸中形成類似腸套疊的效果,將糞石全部取出後還可看見完整的、未經咀嚼的金針菇,顯示林小妹不僅有異食癖,咀嚼習慣也較不好,會囫圇吞嚥食物。 醫師利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將糞石掏出,髮絲和食物殘渣相互糾纏打結,把糞石串在一起。(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林爸爸說,林小妹3歲左右就發現她有吃頭髮或橡皮筋的情形,沒想到經年累月下來竟影響到孩子的健康。解決了長期腹痛的病因,兒科團隊即照會精神科醫師,並安排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合作常駐院內的藝術治療師介入治療,讓林小妹了解「吃頭髮」是造她腹痛甚至須手術治療的主因,幫助她改掉這個習慣,父母親也加強在活中督促女兒。 楊筱惠指出,除了頭髮或橡皮筋等較細小的東西,一般孩童誤食異物,可能會卡在食道跟氣管銜接的狹窄處、胃和十二指腸之間的幽門、小腸與大腸之間的迴盲瓣;若異物仍在食道中,醫療團隊會利用胃鏡取出,但如果已進入胃部,則靜待1、2日觀察是否能順利排到小腸。她呼籲,若家長發現孩子有異食的傾向,除了制止他的行為,也需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幫助孩子早日恢復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