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疼痛 柳奇完成首例水中分娩

柳營奇美醫院成功執行首例水中生產。(柳奇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台南柳營奇美醫院最近成功執行首例水中分娩,未來提供更多準媽媽另一種生產方式的選擇,獲得正向的生產經驗。 柳奇醫院婦產部長謝俊吉指出,柳奇於今年6月出現了第一位主動提出水中生產要求的羅姓產婦,過程中在先生陪同下順利生產,期望透過其親自經驗分享,提供更多準媽媽另一種生產方式的選擇。 謝俊吉表示,柳奇醫院產房內工作人員自110年起就同時具有助產師與護理師雙重醫事人員身分,以提供溪北地區產婦更周全性的生產照護服務。在近年「順勢生產」的興起下,今年開始讓產婦可自行決定生產的方式及減少醫療介入。 此次羅女士選擇順勢生產中的「水中生產」,這是一種在溫水中產下胎兒的分娩方式,利用水的浮力、阻力和水溫控制,讓產婦在生產時能夠隨意改變姿勢,且生產施力也比較輕鬆,可減緩胎兒出生時對產婦造成的影響。 護理部長蕭素秋與產房護理長柯雅芳說,所謂水中生產是當產婦進入第1、第2產程時浸在水中完成生產,在過程中可以淋浴、沖水,藉此達到舒壓減痛,醫療團隊也會定時檢測胎心音變化,確保胎兒安全。第3產程後,產婦就會移出水面至病床上,後由醫師處理胎盤及檢查產道是否受傷及產後會陰的照護。 為因應放置生產用的水池,柳奇特別為羅女士預備寬敞舒適的待產室,在團隊通力合作下,產婦不打催生、不打無痛,順應身體感覺順利完成水中生產的首例。在場的產婦、家屬及醫護同仁、助產師,都沉浸在迎接新生命喜悅與溫馨的感動中。

Read More

壓力山大 求助精神醫找回自己

  醫師王文隆提醒,遇到壓力無法紓解情形時,別忘了求助精神醫學科。(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精神醫學科常面臨沮喪的患者,怨嘆「命運」多舛,壓力的來源包括生活、經濟、家庭、愛情等。安南醫院神醫學科醫師王文隆表示,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不平凡的價值與意義,遇到壓力無法紓解得情形時,也可求助精神醫學科,認識自我價值、找回對生命的希望。 王文隆指出,精神醫學科門診中,總會遇到個案不斷抱怨自己命不好,見張三買了新房就抱怨自己沒本事;看李四家庭美滿,就感覺自己遇人不淑。羨慕別人的同時,卻忽視自己的優點與幸福。而生命的存在對自己本身就極具意義,蘊含著無盡的寶藏。 與其抱怨生活,不如改變生活;與其焦慮未來,不如築夢未來;與其抱怨命運,不如爭取機會改變命運;與其羨慕別人天生擁有的,不如開發自己後天的潛能。環境並不能決定自我價值,學會更改人生密碼,才是轉變命運、環境的關鍵,而人生難免失意,不順遂的時候再加上種種社會壓力,難免會產生各式各樣的身心健康問題。 王文隆強調,精神醫學科除了能夠治療精神相關疾病,亦是民眾可以信任的諮商管道,求助精神醫學科能協助引介資源、開發潛能、協助個案認識自我價值。也提醒民眾切勿忽視自身的身心健康,面向問題並解決才能造就更好的自己,贏回健康美麗的人生。

Read More

〈中華副刊〉定居的異鄉客

■立羽 那三天,與父母去住在杉林溪森林遊樂區的山間小屋。難得的淡季,望不見人山人海的熱鬧,只有滿山的綠意與大自然的聲音在耳畔環繞。印象最深是第一天下午的導覽。「他們其實也是可憐阿,這樣的期盼,最後卻遭到這樣的對待。」解說員阿姨帶著惋惜的語氣向我們說道。 柳杉,這個飄洋過海來到台灣的異鄉客。當年日治時期日本人看上台灣的亞熱帶氣候,三十年即可種出與日本本土種植九十年一樣高大的柳杉,便興奮地從日本移植,種在檜木被砍伐後的中緯度地區,最後柳杉卻因濕熱氣候導致木材不夠堅實,甚至長出「黑心」而被放在山林中不聞不問。 國民政府也走上了一樣的路。走進山林,帶著利益的雙眼未多加思考,想必種這麼多一定很多錢吧?於是與日本一樣大量種植,讓現在台灣中海拔所見的杉木幾乎全都是柳杉,這個定居旅人的後代。 撫著柳杉粗糙的樹身,我思度著它的心情。想必曾經孤單吧?是那樣地被賦予期盼,最終卻遭到這樣不明不白地留下,再悄悄的於森林中繁衍、成林。會不會在閒暇時想起過去人們對自己的看中呢?但現在,卻都已經成為回憶了阿。又或許,它其實享受著這樣的孤寂、這樣被遊客抬頭仰望的孤傲?孓然一身佇立於林間,不用理城市的喧囂雜鬧,只是漠然的從高處俯瞰這片它生長的地方。偶爾幾隻鳥兒來陪自己作伴;再偶爾,搖擺個身軀嚇嚇身下的小動物們,自得其樂一番。 春風拂面也無須刻意抓取,因為它自在風中。或許,它早已釋懷了吧,經過這些個日子。 有時候,遠離反而是遇見美好的另一種方式。撫著柳杉粗糙的樹身,我發現我好像也懂了它。

Read More

高醫智慧醫療峰會 產官學交流

高醫舉辦「醫療體系韌性醫療與AI創新高峰會」,邀請產官學齊聚探討智慧醫療議題與發展,吸引超過百位人士到場聆聽。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醫與高雄醫大12日舉辦「醫療體系韌性醫療與AI創新高峰會」,匯聚來自政府、產業界及學術界的領袖與專家,共同探討智慧醫療的最新發展與未來趨勢;高醫醫療體系以「高醫醫療體系智慧醫材與AI賦能醫療創新」為主軸,分享近1年來智慧醫療的最新成果,在智慧醫療前瞻性議題、應用案例和未來發展趨勢與來自各方的先進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高醫大董事會陳建志表示,通過智慧醫療,高醫能夠提供更加個人化、精準化的醫療服務,提升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安全性;智慧醫療的推動離不開產學合作,因此,高醫與產業界緊密合作,推動智慧醫療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建立智慧醫療生態系。 校長余明隆強調,台灣高等教育正面臨智慧化、少子化、永續化、社會結構轉變、財務資源及學術變革等重大挑戰;為因應挑戰,高雄醫學大學致力於實現「未來高醫,引領未來」的願景,積極響應國家和市府的智慧醫療政策方向。 高醫院長王照元則表示,高醫近年在智慧醫療領域成就斐然,智慧醫療的應用,不僅提高了醫療服務的效能和品質,也改變了傳統的醫療服務模式。在這個大趨勢下,高醫積極聚焦AI智慧醫療的全面發展,並將其應用於急重症照護、加護病房、手術麻醉智能管理、偏鄉遠距醫療等多個領域的人工智慧平台。高醫AI團隊研發的成果得以實際應用,減輕臨床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進而提高員工的留任意願。 本次會議特邀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進行主題演講,深入剖析了高齡化和少子化對台灣醫療體系的挑戰,並探討了人工智慧如何在這一背景下提供解決方案;她強調,智慧醫療在提升長期照護服務效率和品質方面的潛力。 陽明交通大學盧鴻興教授進行專題演講,分享他在AI智慧醫療領域的研究成果,特別是人工智慧在心臟病精準篩檢和診斷中的應用。 此外,會中並舉辦「韌性醫療,智能未來:台灣AI醫療產業大佈局」焦點論壇,由校長余明隆主持,與談人包括來自政府及學術界的多位專家,深入探討智慧醫療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

Read More

國健署:加熱菸未合法 違者一定開罰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菸害防制法新法納管加熱菸上路迄今逾1年,但非法菸品仍肆竄,甚至政界人物近期使用加熱菸時有所聞;對此,國健署12日強調,國內目前完全沒有任何合法加熱菸,違者一定會依法開罰。 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去年3月22日上路,電子煙及未經健康風險評估審查通過加熱菸等新興菸品皆違法,不可在台灣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攜帶入境最高罰新台幣500萬元;另,菸害防制法第15條第2項明訂任何人不得使用非法菸品,最高可罰1萬元;截至今年6月26日,仍無加熱菸通過健康評估。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針對加熱菸等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情形表示,目前12家提出申請,其中4家進入實質審查,並有2家已補正3次,是否通過仍待審查委員評估。 他強調,業者提出的理由一定要能說服委員,國健署就是在行政作業上給予協助,外界很關心何時會通過,「但結果也有可能是不通過」;不用質疑,現在國內沒有合法的加熱菸。 國健署菸害防制組長羅素英表示,加熱菸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會議依法進行中,過去1年多舉行了超過30場會議,只要有任何業者交上資料,就會儘速安排專家審查,「絕對沒有等待特定業者」。 對於加熱菸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羅素英說,絕對秉持「保護公眾與未成年健康」為最高原則,這也是審查速度比較慢的原因,各家補正速度不一,快則1個月內、較慢者可能耗時3個月補資料。 政界人物使用加熱菸時有所聞,羅素英對此表示,各地方衛生單位將會介入查明,有違反菸害防制法就會依法開罰。「國健署沒有預設立場」,現階段對於若有產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通過後,包含上市時程、菸捐執行模式等,仍在規劃中,暫無定案,重心仍以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為優先。

Read More

烈日下走路 婦體溫42度熱昏

持續高溫,不少人出現頭昏無力,醫師提醒,不僅在戶外久曬容易中暑,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也會出現「冷氣病」。(門諾醫院提供/中央社檔案照)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55歲婦人日前與友人相約喝下午茶,午餐後頂著艷陽徒步赴約,竟在半途昏倒在路邊,路人見狀緊急通報119送醫。醫師發現患者體溫高達42度、合併熱中暑,經緊急預防性插管合併中樞神經降溫急救,才把患者從鬼門關搶救回來。 台中醫院急診室主任陳莉瑋指出,全台持續高溫,急診室自上個月起每天平均都有2至3名患者因為熱傷害就醫,這名女患者到院時體溫高達42.1度,心跳每分鐘高達190下,合併臉部抽搐與意識不清,昏迷指數8分,經判斷嚴重熱中暑。 陳莉瑋說,急診醫療團隊緊急幫婦人去除衣物、吹電風、敷冰塊、低溫靜脈輸液等各式降溫處置,並緊急預防性插管治療,患者在2小時後體溫恢復正常,收治加護病房觀察,隔日順利拔管,經住院2天後出院。 陳莉瑋表示,這名女患者因慢性病長期服藥,自述因擔心喝午茶吃甜點高熱量會胖,決定走路路程約30分鐘的咖啡廳減少罪惡感,沒想到路不熟迷了路,大太陽底下不知走了多久,只覺得越走越喘、接著頭暈眼花就不省人事,幸好熱心路人協助報警送醫搶回一命。   台中醫院急診室主任陳莉瑋呼籲大家在炎炎夏日注意「防水補水3大招」,避免熱傷害。 (記者陳金龍攝) 陳莉瑋說,根據衛生福利部針對熱傷害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6月熱傷害就醫高達489人次,比起去年同期377人次高出3成,這個月才到7月10日,短短10天因熱傷害就診就高達418人次,不到半個月已經逼近今年6月全月熱傷害人次,提醒民眾外出注意防曬、補充水分,千萬不要輕忽熱傷害可能造成的致命危機。 國民健康署整理出「熱傷害6大危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慢性病患者、服藥者、過重者、戶外工作者或運動員,陳莉瑋提醒大家面對炎炎夏日,注意「防水補水3大招」:保持涼爽、時時喝水、隨時留心,千萬不要輕忽熱傷害可能造成的致命危機,才能平安健康過一夏。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4獲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米其林定義職場新價值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台灣米其林今年4度榮獲「2024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也是首次抱回雙料獎項,榮獲「2024亞洲職場永續獎」,這個獎項是透過對員工的獨立調查,無論是從產品永續到職場環境以及培養企業永續文化等都獲得肯定。 台灣米其林以「一切皆可持續」及追求「人、利潤及環境」三者之間的最佳平衡為目標,為貫徹「一切皆可持續」的企業理念,米其林目標在2030年,所有產品線輪胎中平均可持續材料的比例達40%,2050 年實現碳中和並使用100%可持續材料生產輪胎。近年來已推出「The VISION Concept」概念輪胎、UPTIS防刺扎輪胎系統以及於今年「利曼24小時耐力賽」推出至今為止比例最高的71% 可持續材料輪胎,都是米其林在致力實踐永續企業願景的最佳結晶。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裕隆捐淺山樹種 守護棲地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為守護台灣原生種與物種多樣性,裕隆汽車於7/4攜手台灣山林復育協會、卓蘭鎮公所與生態復育志工群,共同於大安溪生態公園種下1,200株的台灣原生樹種,執行「銀合歡生態控制及石虎棲地復育」計畫,齊力實踐SDGs 13氣候行動、15維護陸域生態的永續發展目標。 其中,所採用的苗栗在地淺山植群樹種,主要來自於裕隆三義廠區建置的「裕苗山丘─台灣原生林復育中心」,復育包含斛櫟、台灣野茉莉、九芎、菲律賓榕等物種。此次裕隆汽車捐贈1,200株原生樹種,並攜手生態復育志工,期望透過企業結合政府及民間的力量,為台灣原生物種與棲地復育貢獻一份心力,一同構築永續未來。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FORESTER 優惠由你做主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FORESTER推出「三省套餐任你選」享配件金、加油金任選;跨界潮旅CROSSTREK「超低月付不到2萬」,挑戰四驅CUV,再加碼稅金補助;OUTBACK尊享分期0利率及配件金方案,再加碼送稅金補助;24年式BRZ助攻你的雙門跑車夢,「超低月付2萬即可輕鬆坐擁」;此外SUBARU全車系均提供5年12萬公里原廠保固,現在入主純正日本精湛造車工藝的SUBARU車款,安心探索你的每一哩路! 中型SUV FORESTER,享5年高額0利率,亦可選擇高達5萬元之配件金;加碼再送5萬公里0元保養,或選擇3.5萬元加油金!再享5年12萬公里原廠保固,優惠滿載而歸。 日本原裝進口SUBARU BRZ,本月推出120萬60期0利率的圓夢分期方案,超低月付2萬。

Read More

〈車壇大小事〉永續ESG Kia校園徵影

 記者莊玟玥∕台北報導 今年台灣森那美起亞,參與由工商時報與開拓環境保護基金會所主辦的首屆「我年輕、我環保」企業永續ESG校園徵影活動,以邁向永續ESG為題,邀請大專院校的學生拍攝具創意之短片,透過這次活動讓大學生更加了解Kia總代理台灣森那美起亞對於永續目標的作為,同時為台灣社會永續ESG的發展向下扎根盡一份心力。 首屆「我年輕、我環保」企業永續ESG校園徵影活動,透過企業永續ESG實際命題,邀請大專院校學生拍攝創意短片,將永續ESG概念向校園扎根。Kia以「永續移動」為課題,從如何利用新能源實現降低廢氣排放、減少空汙、降低碳足跡,進而抑制溫室氣體排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