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半年貨物貿易順差歷年同期次高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中共外匯管理局發布今(2024)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國際收支報告指出,上半年大陸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其中經常帳戶順差941億美元,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1%,貨物貿易順差為歷年同期次高值。 報告稱,上半年大陸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2884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次高值,比去(2023)年同期增長1%,其中貨物貿易出口1.579兆美元增長3%,進口1.291兆美元增長4%。上半年服務貿易逆差1229億美元,其中旅行逆差1032億美元增長37%,境外人員來華、居民跨境旅行均有所增加,帶動旅行收入和支出分別增長43%和37%,服務貿易順差專案持續增長。其中諮詢、廣告等其他商業服務順差192億美元處於歷史高位;電信、電腦和資訊服務順差100億美元增長26%。 上半年大陸對外股權性質直接投資淨流出653億美元,各類企業積極有序開展全球化佈局;來華股權性質直接投資中,新增資本金流入408億美元。

Read More

基隆關廉政法紀專案宣導講習 區辨圖利與便民界線

基隆關舉辦廉政法紀專案宣導講習。(基隆關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基隆關於該關4樓大禮堂舉辦廉政法紀專案宣導講習,特別邀請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黃主任檢察官嘉妮擔任講座,與海關同仁分享公務執行上應具備的法律觀念,參加人員計60餘名。 基隆關表示,每年都會擇定主題辦理法紀訓練課程。今年更規劃至轄下五堵、八里、桃園、花蓮四分關,以及蘇澳、馬祖派出課進行巡迴式法紀宣導。除增進第一線新進人員法律素養外,也提醒在業務執行上可能潛藏的風險。本次關本部場次講習主題包含「圖利與便民之區辨」、「小額補貼款項違法案例」、「公務員保密義務」等內容,均與海關業務息息相關;其中,公務員執行職務要隨時遵守法令規範,避免涉及法律責任與廉政風險,應區辨「圖利」與「便民」的界線。 小額補貼款項的申請是每位公務同仁的權益,然而浮報差旅費、加班費等案例卻時有所聞,提醒申領時不可不慎;此外,海關執行查緝走私或業務上經手的貿易、簽審、報關等涉及商業機密或公務機密資訊,海關同仁負有保密責任及義務,並應提高警覺,防範機密情資外洩,對於各項行政措施應更加謹慎,共同維護便捷、安全以及廉能的通關環境。 基隆關說明,本次活動中,黃主任檢察官嘉妮藉其法學專業與辦案經驗,以深入淺出的案例分享,強化海關同仁對於圖利罪認識、小額款項申請的違法性認知,並協助瞭解保密義務的重要,藉以精進海關同仁的法律素養,提供更為廉能與優質的通關服務。

Read More

海口市促進航運業穩定發展辦法本月23日起施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海南海口市推出《海口市促進航運業穩定發展辦法》,本(八)月23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為加快建設具有較強服務功能和輻射能力的國際航運樞紐,鼓勵和吸引航運物流企業在海口註冊、新增運能、新闢航線和發展貨櫃運輸業務,促進海口市航運和貨櫃業務發展,海口市推出《海口市促進航運業穩定發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依據辦法內容,對在海口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散雜貨船運輸、貨櫃運輸和相關航運物流企業進行扶持,相關航運物流企業包括從事貨物運輸、船代貨代、航運綜合服務等業務的企業,該辦法規定一系列激勵措施包括:航運企業自有並經營的船舶落籍海口,船齡十年以內的每載重噸補貼80元,船齡十一年以上的每載重噸補貼60元,補貼分三年平均發放。對保持船舶總運能且年度完成貨運周轉量達標的企業,根據運能規模不同給予五萬元至200萬元不等的年補貼。新開通貨櫃班輪航線、穩定運行的貨櫃班輪航線均可享受相應補貼,金額從50萬元至600萬元不等。 在促進航運業要素集聚方面,該辦法政策有效期內,在海口市註冊、實際到位註冊資金在一千萬元以上,具備相應的經營資質的船舶融資、海上保險、航運資金結算、航運運價衍生品開發、航交所等主營業務為航運業服務的航運金融服務企業,按照實際到位註冊資金的1%給予一次性獎勵,每家企業最高獎勵金額在500萬元以內。 此外,按該辦法規定,加大航運人才獎勵和金融支持力道,鼓勵金融機構適當放寬符合條件的航運企業貸款額度和自有資金比例限制,支持航運企業建造或購置船舶。

Read More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率團赴秘魯參加APEC能源部長會議 分享臺灣潔淨能源轉型成果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13日率團前往秘魯利馬,參加於8月15至16日召開的APEC第14屆能源部長會議(14th APEC Energy Ministerial Meeting, EMM14),分享臺灣朝潔淨、永續、公正、韌性和具包容性能源轉型發展之成果。 本年度APEC能源部長會議由秘魯主辦,會議主題圍繞APEC年度主題「賦權、包容、成長」項下優先領域「永續成長促進韌性發展」,致力於提升能源安全、加速潔淨能源轉型進程,同時確保區域永續及包容性經濟成長,保護受影響的弱勢族群等,都將是討論的重點。 經濟部指出,此次能源部長會議聚焦「提升APEC區域能源轉型」、「能源取得對促進永續成長之重要性」及「APEC經濟體推動永續成長之氫能發展政策與行動」三項議題,陳次長將分享臺灣擴大再生能源推廣、發展無碳電力及強化公私協力,打造具公正性與包容性轉型機制的政策成果,期有助於與會員體間共同促成亞太區域內的永續和潔淨能源發展。 經濟部表示,歷年來我國皆在APEC議題與國際事務上的積極參與,各會員體向來給予高度評價與肯定,也期許透過此次能源部長會議,能與各會員體進行更多淨零能源轉型議題之交流與互動。

Read More

上海港擴充作業能量羅涇貨櫃港區一期開港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貨櫃量穩居世界第一的上海港近日“老碼頭”變身綠色智慧港區開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羅涇貨櫃港區一期開港活動上週舉行,上海市副市長張小宏宣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羅涇貨櫃港區一期正式開港,預期該港區未來二期工程目標將擴充上海港六百萬TEU作業能量。(見圖) 據稱,作為上海市重大交通工程之一,羅涇港區貨櫃碼頭脫胎於傳統煤炭、礦石裝卸碼頭,係中國大陸首個系統化舊碼頭貨櫃改造項目,一期工程的規劃基於科技、環保、低碳理念,可說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數位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發展的樣板。 羅涇港區碼頭曾是上海港煤炭和礦石運輸服務的主要作業區,由於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煤炭碼頭、礦石碼頭於2017年和2019年先後停產。為增加岸線資源、拓展碼頭作業能力,羅涇港區碼頭開始進行改頭換面。2022年九月,上海港羅涇港區規劃修訂方案獲批,將百聯油碼頭與現有煤炭碼頭一併調整為貨櫃碼頭,專案於2022年十二月底開工建設,2023年12月28日一期工程建成交付後,碼頭開展調試運行,生產環節晝夜最高調試生產量超過四千TEU。 本次正式開港的一期工程建成一個十萬噸級泊位和四個一萬噸級泊位,設計年吞吐量260萬TEU,羅涇改造項目將“綠色”貫穿施工和營運,其中綠色施工專案係利用廢舊材料建造嶄新碼頭,在施工過程中舊結構資源利用率達到70%,而被拆除的30%建築材料均被再次利用,將工程建設產生的環境風險降到最低。綠色營運上,羅涇貨櫃碼頭營運所需的岸橋、軌道吊、AIV以及叉車、巡檢車等設備及車輛均為純電力驅動,輔以AIV智慧充換電機、應用變頻調速及勢能回收、光伏發電等綠色節能技術作業過程“零碳排”。碼頭全泊位配置岸基供電,並與有關船公司簽訂岸基供電協議,明確船舶靠港期間使用岸電驅動,有效減少船舶靠岸期間的碳排放、廢氣排放和噪音污染。 智慧化方面,羅涇港區貨櫃碼頭自動化單小車貨櫃裝卸橋、自動化軌道式集裝箱龍門起重機(ARMG)、智慧水準運輸車(AIV)碼頭現場作,其中AIV無需安裝磁釘,僅依靠自車感知識別系統與演算法等進行識別、導航,即可實現不同角度下多方位精准感知,做到全場無循跡的自動引導,自動駕駛級別達到L4。 據瞭解,羅涇港區位連接長江和海運,上海將加快推進羅涇港區貨櫃碼頭改造二期工程、小洋山北側開發等重大港口建設專案,以數位化、智慧化、綠色化為主線,以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為導向,打開上海港高品質發展和未來箱量增長新空間,順應建設好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戰略藍圖,打造新一代智慧綠色港口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依託長江經濟帶發展,整體規劃考慮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規劃,包括接下來的建設規劃。二期工程啟動將增加140萬TEU碼頭,最終目標形成一個600萬TEU江海全自動化貨櫃碼頭。

Read More

園管局力促四大產業新聯盟成立 加速園區產業數位轉型

園管局臺北分局梁又文分局長(左5)及園管局王元芳組長(右5)與貴賓於臺北分局醫材聯盟成立儀式後合影。(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園管局)為推動全臺科技產業園區、產業園區之在地特色產業跨域整合創新升級,攜手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依據地方產業發展特色在臺北、臺中、臺南及高屏四個分局轄區,分別成立醫療器材、手工具、汽車零組件及循環經濟等四大產業新聯盟,形塑園區特色亮點示範,運用智慧科技與軟硬整合,協助進駐廠商與產官學研鏈結,加速園區產業數位轉型,促成產業聚落化及帶動區域發展,113年四大產業聯盟,預計帶動投資新臺幣(以下同)2,000萬元,促進產值提升6,000萬元。 園管局表示,全臺逾75%產業用地均為管轄服務範圍,園區醫療器材廠商總計770家,112年產值約為529億元,研發費用約為47億元;手工具廠商總計2,274家,112年產值約為999億元,研發費用約為6.6億元;汽車零組件廠商總計2,523家,112年產值約為2,769億元,研發費用約為55億元;循環經濟廠商總計447家,112年產值約為528億元,研發費用約為3億元。由此可見、園管局轄管園區之四大主題特色產業廠商具強勢動能。 臺北分局數位醫療聯盟由「英華達」、「雃博」、「全新生醫」、「華德國際」、「威欣利」、「大中醫療」等企業參與,並以「數位醫療、產業升級、法規調適」為三大主軸,透過深化服務、產品技術升級、拓展國際市場等多角策略,建立應用示範,再逐步擴展,帶領產業邁向智慧醫療新時代。 臺中分局手工具聯盟由「程岱」、「數泓科技、「鼎新電腦」、「皇盈」、「英發企業」、「特典」等企業參與,聚焦在低碳綠色材料應用、製程智動化、數位電商轉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強化手工具產業的國產化技術應用,推動在地產業的合作發展,提升競爭力與創新能力。 臺南分局汽車零組件聯盟則由「經昌」、「瑞麗」、「無疆」、「星博」、「公信」、「南晃」等廠商參與,並以「車用電子、電動車零組件、汽車零組件」三大軸心進行跨領域合作,協助週邊技術供應鏈解決模具、成形的問題,為臺南地區汽車產業帶來新的突破。 高屏分局循環經濟聯盟,廠商包括「永覲工業」、「天辰」、「弘偉」、「可威」,建立產業鏈的生產製造耗能減碳降低碳足跡,以及循環回收再利用引入碳手印的雙重綠色低碳方案,期待透過體系型的運作模式,帶動產業轉型。 園管局強調,未來將持續藉由導入法人團隊合作,致力於協助進駐廠商與產官學界鏈結,推升企業轉型升級,園管局將提供廠商永續經營發展協助,再創營運佳績,進而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

Read More

關務署與防檢署簽署合作協議強化檢疫犬查緝量能

關務署與防檢署簽署合作協議強化檢疫犬查緝量能,由該署彭英偉署長及防檢署邱垂章署長代表簽署。(關務署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與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下稱防檢署)於113年8月13日簽署推動檢疫備訓犬培育及照護合作協議,簽署儀式於關務署舉行,由該署彭英偉署長及防檢署邱垂章署長代表簽署,期透過海關犬隻轉訓,強化檢疫犬組邊境查緝量能以因應國際非洲豬瘟嚴峻疫情,共同落實邊境防控管理,阻絕疫情於境外。 關務署彭署長致詞時表示,防檢署自100年起向關務署緝毒犬培訓中心申請無償提供適訓犬隻,迄今海關已提供70隻拉布拉多犬,由防檢署轉訓為檢疫犬,雙方合作執勤犬培訓已建立良好默契。本次合作協議書簽署,更為提供穩定且優質的適訓犬隻,賡續強化檢疫犬組邊境查緝量能奠定重要基石。未來雙方將持續加強入境旅客行李、進口郵包及貨物檢查,相信可以有效攔阻違規肉類製品入侵,保障國人食品衛生及國內畜禽生產安全。 邱垂章署長表示,自107年中國大陸爆發非洲豬瘟疫情起,海關與防檢署持續針對來自高風險國家旅客行李、國際快遞貨物及郵包輔以X光機實施百分之百檢查,並輔以檢疫犬嗅聞豬肉及含豬肉製品,成功守住非洲豬瘟非疫區,實屬不易,感謝關務署夥伴全力協助。關務署培育的拉布拉多犬經防檢署訓練成為合格檢疫犬後,執勤成效良好,確為防堵國際重要疫病蟲害入侵要角,藉由合作協議簽署,我國邊境管理效能將強化再升級。 關務署表示本次簽署儀式圓滿完成。未來期望藉由雙方緊密合作,提升我國邊境查緝量能,共同守護邊境安全。

Read More

中菲行環保分類零污染七夕淨溪愛地球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菲行國際物流集團繼2022年底宣示減碳目標強化綠色供應鏈,和2023年成功移除外來種小花蔓澤蘭,本(八)月10日再度攜手荒野保護協會與其台灣地區同仁及其親友、潛在客戶、航空貨運供應商等利害關係人及價值鏈夥伴,集結力量在七夕當天飆破38度的體感高溫下撿拾與分類352.3公斤垃圾,並刻意避開候鳥棲息月份,以淨溪的實際行動愛地球,守護淡水河域樹梅坑溪下游的生態穩定性。 中菲行致力於永續發展除了在物流業界推動綠能物流計畫,該公司經營委員會亦負責指導ESG節能減碳委員會與集團環境保護相關事務,在這次行動中,所屬的集團企劃部總監溫玉琦女士,帶頭穿起特製rPET再生聚酯環保背心、雨鞋,於炎炎夏日,帶領77位同仁、親友與合作夥伴們,深入淡水紅樹林旁的竹圍樹梅坑溪下游右岸300公尺,撿拾強颱侵襲北部地區後累積的大量垃圾,以實際行動積極支持集團倡議的永續發展(ESG)。 當日的環保活動為鼓勵參與夥伴卯足全力淨溪,更特別規劃讓六組以良性競爭方式,選出垃圾移除總重量冠軍(84.5公斤)、亞軍(68.3公斤)、季軍(65.2公斤)進行表揚。集團中央管理服務處(Central Service Center)表示,再次與荒野保護協會的合作中,深入著重在提升集團對於溪床生態環境認知之重要性,選在竹圍樹梅坑溪特別是因為連結淡水河的溪口,緊鄰著蘊育超過21種植物與63種鳥類的淡水河紅樹林生態區(Mangrove Ecology)。全球濕地環境對氣候變遷的重要性,更包括防洪、淨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與吸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關鍵功能。 中菲行表示,「環保分類零污染,七夕淨溪愛地球 (Recycle the Trash, Clean the World)」是這次環保活動的主題,集團企劃團隊不僅以風力發電巨型葉片回收再製的小熊軟糖作為活動吉祥物,並設計將垃圾分七大類 (寶特瓶. 塑膠袋. 玻璃瓶. 飲料杯. 免洗餐具. 保麗龍與碎片等廢棄物和其他)後排列成海龜造型進行空拍,顯示集團重視環保的決心。中菲行作為以亞太為核心的全球物流服務供應商,透過與同仁、客戶、供應商等利害關係人及價值鏈夥伴的共同努力,雖然只是一日的倡議行動,卻也象徵著為全球供應鏈面臨的重要氣候議題,持續投注心力,望能為物流業界拋磚引玉。 附圖為中菲行ESG節能減碳委員會下集團企劃部總監溫玉琦女士代表接受由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秘書古禮烘頒贈的淨溪感謝狀。中菲行台灣團隊帶領77位夥伴,移除與分類垃圾守護淡水河域樹梅坑溪下游的生態穩定性,企劃團隊以風力發電巨型葉片回收再製的小熊軟糖作為活動吉祥物,並設計將垃圾分七大類後排列成海龜造型進行空拍。(中菲行提供)

Read More

〈中華副刊〉吾兒新言

春崊 五十六年次的我今年五十六歲了。年紀來到坐五望六的關頭,感覺體力衰退,心力憔悴。這絕非無的放矢,因與先生都是雙親的幼子,所以近年來照護兩對父母並相繼送走年邁的他們後,深感人生不易與艱難。再加上親友間不管老年,同齡與青幼的,皆有因意外或病痛而離世者,都帶給我相當大的沉重感,嘆無常、哀別離。 總常在夜闌人靜、輾轉難眠時,想起過去的林林總總,反思自己到底把自己活成什麼樣子?這一生除了謝父母的養育恩,對我影響最深遠的是誰?是父母?我曾經以為是。但我反芻再反芻,清楚真正從骨子裡讓我對生命有關鍵性反轉的人是吾兒新言。 吾兒新言是在我預期中想要的孩子,在得知有一小生命在我肚子裡萌生時,奇妙的變化就開啟了。我的人生意識像生鏽已久的齒輪一樣咔達的一聲重新潤油滾動,我不同於以往了,我知道我被這個新生命改變了。孕育的過程我不感其苦反滿懷感謝有子與我同行,每每摸著日漸隆起的肚子、感受曼妙的胎動,讓我毫不在意佈滿在大肚上的妊娠紋,更覺得那是美好的新生命即將出世的偉大畫作。懷胎十月竟是我一生中性情最為平和的時候。 猶記得護士抱著鄒巴巴頭尖尖的孩子讓我看時,我笑了。生之喜讓我忘記撕裂的分娩痛,因大失血而全身冰冷抖瑟的我滿眼都是孩子的可人模樣。我此刻的幸福是不容言喻的。自然產休養生息三天即可出院,當先生打包好一切物品正要辦出院手續時,護士來我身旁小心謹慎的對我說:「媽媽,妳的孩子出現一些問題,所以現在已將他送至小兒加護病房。不要緊張。詳細狀況,醫生會為妳說明。」本滿懷欣喜要帶孩子回家的我頓時感受轟天雷響,振的我失魂落魄,炸的我肝腸寸斷,擊的我嚎嚎哀鳴。坐著輪椅被先生推進小兒加護病房時,吾兒新言嬌小的身軀蜷縮在照光治療黃疸的保溫箱裡,被理成半個光頭的微細血管上扎了幾個針頭正輸送治療藥劑及維生液。虛弱的我需被先生攙扶才能站起,倚著保溫箱看著剛離開我的肚子才三天的孩子,我根本就失了魂。醫生一旁解說:因為孩子的腸脹大,二天無法喝奶,且黃疸指數異常……。我恍恍惚惚的聽,心中吶喊:老天!祢才剛讓我領略生命的喜樂為何現在就將我重重的摔在地谷深淵,這是為什麼?死亡的召喚不斷在耳邊響起,看著從自己的肚子裡掉出的這塊肉正努力的博動著他的心臟、喘息著他的肺;我才真正體會所謂的母子連心是這麼的纏綿悸動。 或許天憐我初為人母即鎮日以淚洗面,該是好好休養坐月子的我天天的到加護病房報到。吾兒在加護病房度過艱辛奮戰的八日終於康復出院。回家後,我們母子形影不離,就此開啟快樂的天倫生活。吾兒新言的一顰一笑,一逗一弄,一坐一站,再再的融化我的心。我的整個世界就是他,他就是我的全世界。因為有了他,我才明白很多事,也才真正懂事。吾兒新言教會我明瞭父母的愛是多麼的無私,他們用盡全力也要為孩子建築堅固的堡壘,教養其做人處事的正確態度。這辛苦的養育過程,真的是當了媽媽的人才能懂的。不經一番生的苦,哪懂母親當年痛。也就因為懂了,才明白父母對我的全然包容,我放下埋在內心的結節與怨懟,徹骨的改變自己,用高過山、深若海的愛,來呵護疼惜我的雙親。我知道因為吾兒,我真的做到極致。 現今雙親已不在,吾兒新言也年二十六。我的人生一步一步的走到這裡,終點站何時到來?天知道的。我對長大成人的吾兒一如當時待在保溫箱的他一樣的感謝。謝謝吾兒新言小小身軀堅持努力的撐下來。然後在往後的每一日、每一刻做我的精神導師,讓我在每個生命面前更加謙卑、更多包容。新言,謝謝你,謝謝你來成為我的兒子,懂得生命的真諦的我是因為有你。媽媽愛你。

Read More

〈中華副刊〉 簡政珍詩學隨想《隨想》──詩與散文的區別

文/簡政珍 圖/嚴玟鑠 詩和散文最大的差異,在於文字中「空隙」的有無、空隙的多寡。所謂空隙是詩作觸動讀者想像回味的空間。 一般散文大都語意明白,很少留下空隙。但是刻意製造空隙,詩作將顯得造作,類似文字遊戲。 一般散文詩詩質不是很濃密,但散文詩並不等於詩的散文化。散文詩可能留有空隙;但詩的散文化,意謂文字傾向「說明」、「交代過場」,而缺乏空隙。 現代詩是白話文。白話文不能當作詩散文化的藉口,因為這百年中,我們已經有了無數詩質濃密的現代詩。 詩是否散文化,不能單獨抽出其中一兩行詩行就加以論斷;因為這一兩行可能與前後文對應或對比的過程中展現詩意。 有些詩個別詩行看來像平白的散文,但其詩意建立於整首詩的戲劇性;看完整首詩後,讀者感受到迴峰路轉的興味或反諷,這時仍是首成功的詩,而不是散文。 詩人因為散文無以表達心中的沉默,故寫詩。 因為空隙,詩得以保持沉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