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男嗜炸物 膽囊結石險爆裂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一名15歲男國中生因上腹痛多日到急診就醫,經醫師安排電腦斷層及腹部超音波掃描後,發現兩顆分別為2.5公分及1.5公分的膽結石卡住膽囊出口,診斷為急性膽囊炎,並安排腹腔鏡手術治療。術中發現病人膽囊已嚴重發炎、壞死,幾乎已到快破裂的狀態,幸好及時摘除膽囊與結石,才不致引發腹膜炎。醫師表示,膽結石發生族群年輕化,肥胖及高熱量飲食是關鍵。 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表示,過去膽結石較容易發生在中年以後的肥胖人士,但近幾年發現,發生膽結石的年齡層逐漸下降,究其原因是與肥胖、長期高熱量飲食以及飲食不正常有關,此次案例就是屬於愛吃高熱量油炸類食物(如:炸雞、薯條等),而且體重過重,BMI值高達32,屬於重度肥胖。過去像這種十幾歲就有膽結石問題的病人很少見,但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因此特別提醒家長,要多加留意孩童的體重及飲食狀況。 另外,該名國中男生到急診就醫前都一直誤以為是胃痛,吃了不少胃藥及止痛藥都沒有改善。馮啟彥說明,膽結石的疼痛屬於上腹痛,偶爾會轉移到後背及肩膀疼痛,尤其是在吃飽後,膽囊收縮引起疼痛,這與胃痛總是發生在空腹時不一樣。 膽囊結石一旦造成疼痛,往往都會反覆不停的發炎、發作,若結石不幸掉入膽管,還會引發黃疸和急性胰臟炎。因此,若膽囊結石造成症狀發生時,一定要及早接受腹腔鏡手術切除治療。雖然膽囊切除後的後遺症是病人容易拉肚子,但發生的機率非常低,大多數的病人在手術後都可以正常飲食。 馮啟彥主任提醒,如果有不明原因上腹痛,且服用胃藥也無改善的病人,建議可到門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確認是否為膽結石影響。另外,目前腹腔鏡手術是技術純熟且安全的手術,過程也不會耗費太長時間,就能順利幫助病人解決膽結石的問題。

Read More

置心室輔助器 他續命11年

台大醫院為植入居家型的左心室輔助器已近11年的邱先生慶生。(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不少心臟衰竭患者來不及等到心臟移植即辭世,台大醫院以植入居家型的左心室輔助器為患者續命,協助患者等到換心的機會,台大醫院13日更為已安裝居家型的左心室輔助器近11年的50多歲邱先生慶生,邱先生呼籲病友要把握重生機會。 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指出,心臟移植手術是心臟衰竭末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台灣地區器官捐贈嚴重不足,近5年平均每年心臟捐贈僅有80例,為爭取每一個病人生存機會,先行使用居家型的左心室輔助器,成為末期心衰竭病人及家屬們之選擇,可幫助病人重返社區,重回生活常規,並找回生活品質。 台大醫院心臟外科教授陳益祥指出,造成心臟衰竭的病因很多,不是所有病人都能夠接受心臟移植,或是在等待心臟移植期間發現癌症或其他心臟移植禁忌症,居家型心室輔助器讓末期心臟衰竭患者有另一種選擇。台大醫院表示,於民國91年便成功為病患植入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102年再將居家型心室輔助器植入因心臟衰竭急救而使用葉克膜維生系統的病患身上。 陳益祥指出,安裝可攜式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後,即使不馬上做心臟移植,也能回歸正常生活,並爭取更多等待移植的時間,其5年存活率並不亞於心臟移植;台大醫院迄今已累計近百個使用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其中裝置超過3年的有16人。 50多歲的邱先生安裝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已近11年,他感謝台大讓他重獲新生,裝置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後生活幾乎與正常人無異,當年他因心衰竭已陷入昏迷,好不容易等到捐贈心臟卻配對失敗,如今卻能站在這分享心路歷程,呼籲心臟病友要看開一點,把握重生機會。 台大醫院指出,嚴重心因性休克病患置放葉克膜後,約可爭取到3成的存活機會,這些病人中有2成可以轉置心室輔助器裝置,超過6成病人有機會成功進行心臟移植,而裝置機械性輔助器的病人於接受心臟移植後的3年存活率,與沒有裝置機械性輔助器的病人並沒有統計學上差異。 台大醫院表示,自76年至今台,大醫院心臟移植個案超過700例,其中約有7成病患在手術前就使用各類機械性輔助器,據衛福部公布心臟移植存活率統計的資料,在台大醫院進行換心手術的患者3年與5年存活率都高於全國平均值。

Read More

〈中華副刊〉音樂和文學的跨領域學習和 寫作歷程

Y.T 四歲起,連續學習音樂十二年的時間是我認識西洋和中國音樂的重要基礎。兒時的我,對音樂與語文即非常喜愛,除了主修鋼琴,副修大提琴外,小學與中學階段皆置身於音樂的環境中,在音樂專業培養的課程裡,包含音樂欣賞、樂理、視唱聽寫、合奏與和聲課,音樂欣賞是我最拿手的科目,當時的我,就能邊聽音樂邊寫成篇章,把各章樂段的使用樂器和作曲家的創作手法,分析得清清楚楚,樂此不疲。樂理與和聲學雖有點難度,但經找對學習方法和訣竅後,便成為我日後分析碩士和博士各章論文的理論基礎。 國小時,曾擔任財團法人吳麥基金會愛樂弦樂團大提琴手,以及參與校內四年國樂團的演出,常常為了演練個人的技法和培養團練的彼此默契,就此犧牲了原生家庭裡的周末假期和校內的校訂體育課,尤其是他校別無的游泳池,常讓我望塵莫及,其實很想游泳卻沒辦法上課,四年下來的游泳課屈指可數。別人假日玩樂或休閒的時光,我們只能乖乖地配合團練,那齊心一同和為校爭光的士氣,總是鼓舞著我們往前繼續邁進,每年的省賽和年度演出的準備和正式登台,更是讓師生和家長們煞費心思的努力和奔波。小學五年級升六年級的那個暑假是我第一次搭機飛往美國,母親陪同我一起和師生、家長們遠渡至美國西岸的舊金山和洛杉磯演出交流,最令我難忘。 大學時,我參與校內的現代合唱團女低音;小女們出生後,又參與新竹縣竹北市揚音女聲合唱團女低音,且時而分享我許許多多的音樂藝文活動經驗。同時,在家演奏樂曲和創作2015年9月《彈音論樂——聆聽律動的音符》一書,2023年5月再修訂前書,成為《彈音論樂——聆聽律動的音符》(修訂版)。至今仍常樂於欣賞當前的親子音樂、兒童新編音樂劇,又撰寫了數篇的新詩、童詩和音樂論評,收錄在《嘉竹器宇——走在斐然成Chang的道路上》,尤其是〈迎向幸福的每一天〉一詩,期待能由青年作曲家譜寫成曲,作為劃時代的永恆回憶。

Read More

小烏龜世代來臨 掌握早療黃金期

職能治療師提醒,如發現孩子語言、認知等方面表現明顯落後,應把握早療黃金期。(南投醫院提供)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2020年之後出生的幼兒因逢COVID-19疫情肆虐,在3級警戒下接受隔離的寶寶們,在語言、認知、情緒及肢體等發展上大多較慢,這群幼童現已陸續上學,依據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資料指出,早療通報人數在疫情解封後逐年創新高,形成「小烏龜世代」。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洪麗珍表示,家長大多知道當孩子晚開口說話時,代表可能要留意是否語言發展較緩慢;超過1歲還不會走路則可能是大動作發展較慢。不過,除了說話較慢、走路較慢之外,還有一些問題是需要家長警覺,儘早讓孩子接受評估、療育。 職能治療師舉例,2歲多的小俊在新冠疫情期間出生,當時幾乎不出門,怕地板有病菌也沒讓孩子在地上爬行。家長近期發現小俊看到有興趣的東西會強行奪取,拿不到就大聲哭叫,也不主動與家人互動,家人想跟小俊互動只能靠聲光玩具吸引,但也只能維持約10秒鐘;另外,1歲半的小毅個性溫馴,不吵不鬧,阿嬤對於金孫的乖巧相當自豪,說小毅都自己乖乖坐著,文質彬彬,超級好帶。 對於發展遲緩的孩童,家長可以怎麼做?洪麗珍指出,上述兩個案例,小俊對人沒有興趣,小毅活動力不佳,這其實都有可能存在發展上的問題。如果孩子的語言、認知、動作、情緒及人際適應等各方面的表現明顯落後同齡的孩童,就可能是發展遲緩,這時家長應警覺,並帶孩子至復健科初步檢查,醫師會視幼兒的情況安排聯合評估。 洪麗珍表示,6歲以前,尤其是0至3歲的發展遲緩兒童在經過早期發現、早期療育,是有機會減輕症狀,甚至趕上同齡孩童的能力。該醫院設有兒童早療評估暨復健中心,除了提供兒童發展評估,也能分析能力落後的原因,與家長一起朝正確的方向帶領孩童成長。

Read More

本土M痘+5 高風險群務必打滿疫苗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上週疫情。(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3日公布,本土M痘上週新增5例,7月累計15例M痘已是近10個月新高,預計8月可能超過20例再創新高,提醒高風險族群打滿2劑M痘疫苗,提升防護力。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國內上週新增5例M痘(Mpox)本土確定病例,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居住縣市為北部及南部,發病日介於7月29日至8月4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其中4例未曾接種過M痘疫苗。 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8月12日累計確診399例病例(377例本土及22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累計40例(37例本土及3例境外),而8月未過半即已新增9例本土個案,相較7月新增15例、6月新增6例,疫情持續升溫。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非洲M痘(Mpox)疫情。(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因夏季大型人潮聚集及社交活動眾多,為M痘流行高峰期,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迄今累計8.1萬人接種疫苗,其中2.8萬人僅接種1劑,占比達34%,提醒儘速完成接種。 鑑於Ib亞型病毒相較全球流行之IIb亞型,致死率約3.6%較亞洲流行型別的0.2%增加18倍,羅一鈞表示,WHO預計14日開會評估是否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疾管署目前已將剛果的M痘旅遊疫情建議為第一級「注意」。

Read More

打2劑疫苗 10月嬰仍染腸病毒重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腸病毒還在流行期!疾管署13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北部10個月大男嬰,曾自費接種2劑腸病毒71型疫苗,但仍克沙奇A2型併發重症,為全國今年第5例腸病毒重症個案。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第32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1381人次,較前一週1萬1506人次持平,仍處流行期,疫情傳播風險持續;近期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另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 今年累計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及克沙奇A10型2例,其中4例為未滿1歲幼童,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注意預防措施及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防疫醫師鄔豪欣表示,該男嬰7月下旬因出現嗜睡、發燒等情形就醫,當日收住加護病房,住院中曾有肺水腫及休克情況,經檢驗研判為克沙奇A2型併發重症。個案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個案曾自費接種2劑腸病毒71型疫苗,但仍感染克沙奇A2型,幸經治療已出院,是首例自費接種疫苗還出現重症的個案,提醒家長腸病毒71型疫苗對於71型防護效果佳,但對於其他型別的腸病毒並不具交叉保護效益。 羅一鈞指出,暑假出遊時別忘持續落實個人防護措施,請家長協助孩童正確肥皂勤洗手,避免傳染病威脅。

Read More

大苑子南投店青茶 腸桿菌超標40倍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3日公布現場調製飲品及冰品店家稽查結果,經抽查384家冰店及冷飲店之474件產品,發現有5件飲料及冰品未符合微生物衛生標準,其中一款青茶被驗出腸桿菌科超標40倍,另有一件酸梅湯原料的農藥殘留不符規定。 食藥署指出,氣溫炎熱為維護民眾食用現場調製飲料及冰品之衛生安全,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度現場調製飲品及冰品稽查專案,查核現場調製飲料業者及現場調製冰品業者384家,抽驗冰品及飲品共474件。 食藥署表示,發現有1件酸梅湯原料農藥殘留不符規定,並有1家食品業者登錄不符規定、2家未投保產品責任險及1家食品原料逾有效日期。另依連鎖飲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查核,有26家業者總糖量、總熱量等標示不符合規定,不合格業總累計裁罰122萬元罰款。 食藥署表示,5件飲料及冰品未符合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其中,大胖子茶飲專賣店之大苑子南投店的文山青茶超標最高,腸桿菌科標準為10CFU/mL,抽驗產品被檢出410CFU/mL,超標40倍,南投衛生局已依違反食安法裁處3萬元罰款。 嘉義縣朴子市的萬齋心茶坊則違反2項規定,包括紅茶茶葉原料原產地、古丁阿薩姆紅總糖量及總熱量不符合標示規定。雲林斗六的清涼冰果室產製的紅豆冰棒及OREO冰棒也被驗出腸桿菌科超標。 食藥署指出,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窖藏、永康區的木子樑室等2家業者,都因產品之總糖量、總熱量或咖啡因含量標示不符規定而被處以3萬元罰款。 食藥署呼籲,食品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遵守食安法相關規定,未投保產品責任險最高可處300萬元罰款。貯存逾有效日期食品或原料最重可處2億元罰款。未辦理食品業者登錄、飲料或冰品不符合衛生標準,經命限期改正而屆期不改正,依食安法最重也可處以300萬元罰款。

Read More

〈中華副刊〉文創發想夢的怪胎

黃詣 我不是一個有時間去戲院的觀眾,但也看了幾場知名的電影,像是〈阿凡達〉、皮克斯的動畫、台灣的國片……等,在思考最喜愛的電影這個問題時,突然想起國中看過的〈摩登年代〉。 是的,這部片子很老,是黑白的,畫質不佳,音質也不好,我想,我會一輩子記得卓別林在齒輪間的樣子,也會記得卓別林搖搖晃晃的身影,儘管〈摩登年代〉沒有太多可以拿出來炫耀的特點,它就在我思索最喜歡的電影這個問題時,迸了出來。 在未來工作的夢想中,希望可以是多方面參與的創作者與領導者。 像是,上午忙著看線上遊戲的新腳本,同時處理新情節所需要出現的人物與動畫;下午趕去製作指導一個系列的漫畫更新,或者是與小組討論一套桌遊該有怎樣的發新;也許,還可以抽空討論網頁遊戲中的配樂該用哪一首比較好? 我想要成為一個團隊中的通才,了解每一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並且,判斷出這個團隊該往哪兒發展?然後,引導團隊中的每一個人,朝著目標前進,像是船上的船長那樣──憑心而論,沒有船長,船還是照樣開,只是別忘了,船長能夠決定駛船的方向來。 我相信軟體遊戲設計是整個文創產業中最複雜最挑戰也最有彈性空間的一門藝術,希望可以藉用我們年輕學子所學,改變台灣的文化創意風潮;超越日本與韓國;同時,趕在中國之前,帶領臺灣成為亞洲的文化創意中心。 文化創意就是我回報社會的方法,因為,文化創意是門藝術,而人們需要藝術,就像是魚需要水。 「遊戲」,能讓人進行特定的思考,有著好題材的小說,可以帶給人夢想;製作精良的漫畫,能夠啟發人的創意;而精心設計的動畫,則可以讓人用不同的眼光去看世界。這絕對不是假設,因為我永遠記得一款遊戲〈仙劍奇俠傳〉的故事結尾,當男主角和女主角分開時,一股真真切切的苦味在胸口漫開了,而這是小說、漫畫、動畫、電影都不曾達到的境地。 有人認為,工程師是怪胎或書呆子,雖然,我覺得自己很正常,不過,就多數人對我的眼光來說,我可能是個「怪胎」;我相信,所有的怪胎看起來都「正常」,因為,那些我認為是怪胎的怪胎們,也認為自己很正常。 因此,得到了一個結論:「怪胎是不會知道自己很怪的。」。 當然,認為自己是怪胎的人,也是個怪胎,我覺得別人認為我蠻奇怪的原因是,我與眾不同的人格氣質吧!那些讓我與別人不一樣的人格特質,有時想想,還挺不錯的。 所以,用周遭(不包括我)的眼光來看,我是個怪胎沒錯,而且,這很好。

Read More

〈中華副刊〉黑道大哥虎刺梅

宋玉澄 虎刺梅,很像黑道大哥。混身精壯、膚色暗黑,全身刺青,不,是全身有如利刃般的長刺。而且裸露,讓人望之可懼,或至少不喜。不須交談,就是一幅:你別過來,過來就讓見紅的挑釁氣勢! 事實上也是。虎刺梅,不論原始種還是園藝雜交種,全株有毒,流出的白色乳汁毒性強,接觸皮膚眼睛口腔,都會造成紅腫脹痛;確實是惡霸質地,良人少近為妙。盡管如此,還有有人喜歡養在盆栽,故顯得身形矮小,讓人誤以為是常綠小灌木;放在野地,可常是位身高可達1.8米的堂堂漢子。 妙的是,再兇狠的腳色,也有溫柔宜人的時候。春天的時候,葉少花多;那花一叢叢、紅豔豔,竟有紅梅姿態,大概如此才有了虎刺梅的稱號。虎刺,兇猛傷人;而梅,誘人又讓人敬;兩者反差強烈又融合。所以牠的花語是倔強堅貞、溫柔忠誠,想想是有些道理。 又人在江湖混,渾號自然也多,麒麟花、麒麟刺、鐵海棠、萬年刺、蕃仔刺、虎刺花等,說的都是同樣來自馬達加斯加,抗風又耐旱的虎刺梅。

Read More

本土類鼻疽增19例 死亡+3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本土類鼻疽疫情。(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13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19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3人死亡,總計凱米颱風災後確診30例,創19年最大規模疫情。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週新增19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分別為高雄市15例、台南市及台中市各2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4日至8月7日,其中17例具有慢性病史,7例有汙水、土壤等相關環境暴露史。 防疫醫師鄔豪欣表示,死亡個案為50多歲女性、80多歲女性及60多歲男性,均具慢性病史,因類鼻疽併發肺炎或敗血性休克死亡。其餘新確診個案14例仍住院中、其中2例於加護病房治療。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依據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計37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2006年以來同期最高,其中30例為凱米颱風後確診個案,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23例、台南市4例、台中市2例、嘉義縣1例。 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汙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而颱風後因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和泥水中的類鼻疽桿菌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且常為吸入性感染,造成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 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為2至4週,短則數小時,亦可長達21天,因此近期仍持續會有個案出現,羅一鈞表示,目前從通報趨勢研判疫情最高點已過,本週起確診數將明顯下降,高風險族群為有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的人,重症機率較高。 此外,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提醒民眾須留意自身健康狀況,有疑似症狀儘速就醫治療,同時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