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OK店噪音擾民不斷 樹林警鐵腕查報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4/08/28114518/d6e3c546-793f-4113-9b9a-c03d007a7877.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樹林區鎮前街有一家卡拉OK店,於今年3月起營業,因深夜營業音量過高,噪音影響周邊住戶安寧,樹林警分局自今年4月至8月,共接獲檢舉妨害安寧80餘次,經轄區樹林派出所員警逐次前往勸導,店家當下均虛以配合後,隨即故態復萌,屢未改善,嚴重影響周邊住戶生活品質及引發民怨。 督察組長何彥承。(樹林警分局提供) 轄區樹林派出所8月11日凌晨又接獲民眾檢舉報案,該卡拉OK店噪音妨害安寧,警方旋即通報巡邏人員前往處理,經員警到場勸導,該店家人員竟「相應不理」,亦不願降低音量、改善妨害安寧情況,在場員警見無法以聲音勸阻,遂以警用機車進入該店的外大門,開啟警報器藉以警示,惟店家仍「不予理會」,員警即將警用機車退出外大門,經持續與店家及客人溝通勸阻,直到在場客人陸續結帳離開,店家才結束營業。 樹林警分局表示,後續警方將針對該卡拉OK店營業登記、消防安全、分區使用、噪音等各項涉嫌違規部分,報請新北市政府公安稽查小組聯合稽查,運用第三方警政執行公權力,還給市民良好居住環境。

Read More

最美山海秘境!台東縫迴山海祭路跑報名

最遠最美的山海路跑「縫迴山海祭路跑」將於1124開跑。(達仁鄉公所提供) 記者黃秋儒/綜合報導 被跑友喻為有機會成為台灣年度最硬半馬的「縫迴山海祭路跑」已開放報名!活動將於11月24日在臺東縣達仁鄉盛大展開,其中最具挑戰性的21公里半馬組,賽道途經台26線(南台灣最美的原始海岸線)、台9戊線(南迴公路舊路線),以及一路直上長陡坡的達仁人文景觀自行車道,沿途山海景色明媚,但爬升幅度爆心率將考驗跑者的肌耐力,達仁鄉公所邀請各地跑者前來挑戰。 主辦單位表示,除超硬超美的21公里之外,達仁鄉公所也規劃了較為輕鬆的12公里及5公里組,跑者沿途可欣賞山海美景,還可品嘗在地特色的補給站,這場賽事更為年長跑者設有樂齡組獎項,鼓勵60歲以上的跑者挑戰屬於自己的最佳成績。 達仁鄉熱門景點「南田環保之手」,本次路跑的折返點,等你來打卡。(達仁鄉公所提供) 此外,達仁鄉公所特別安排了有趣的達仁食杯秀任務,包括「原姿原味,動物變裝趣」、「超酷圖騰,等你拼貼貼」、「打卡賣萌,就在南田神秘之手」、「痛快暢飲,一杯嗨爆(Highball)」,以及「山豬麥造,獵人換你做做看」,在路跑之餘也能享有樂趣。 值得一提的是,為鼓勵跑完全程的朋友,完賽禮也非常具有特色,有Rosbacher洛斯巴赫氣泡天然礦泉水、回收寶特瓶再製的環保運動毛巾、完賽獎牌以及台東特調完賽飲品——荖葉好威嗨爆(有酒精)或紅藜好讚氣泡飲(無酒精);針對21公里、12公里組完賽者,可再獲得由臺東在地知名酒廠東太陽製酒特製的紀念酒,一共兩款隨機贈送;21公里組完賽者再送璞草園解碼柳杉隨身禮組(價值580元),讓你把滿滿的台東記憶帶回家。 達仁鄉位於臺東縣最南端,居民以排灣族為主,最具代表的景點是被喻為台灣一生必訪最美海岸線的「阿塱壹古道」,及近年來熱門打卡點「南田環保之手」。活動以「縫迴山海」為名,代表著當地部落與自然的深厚連結,也象徵著透過路跑串連山與海,串起文化與自然的共鳴。路跑賽道經過壯麗的山巒與大海之間,參賽者不僅能體驗挑戰身體極限,還能感受當地豐富的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達仁鄉公所邀請各地跑者來體驗美麗的山海秘境及排灣族在地美食。

Read More

新北新水 水利領航 打造韌性城市 迎向未來

市政會議由水利局長宋德仁主講「新北新水-永續水利 新北領航」專題簡報。(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今(28)日在市政會議中,以「新北新水-永續水利 新北領航」為題進行專題簡報,他表示,自108年以來,市府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新北採破舊、去痾、創新新思維,打造新北新水。運用智慧防汛平台AI人工智慧防汛,抽水站預抽提早啟抽機制,縮短1-2小時防汛應變時間,減輕短延時強降雨威脅;有別以往水利建設策略,轉變成儘量把水留在土地上的透水保水觀念;因應永續及SDGs國際潮流,將三面光排水路營造為近自然溪流;最後透過水的文化,重新連結人與水關係,喚醒市民對於水環境重視與保育,種種不同以往創新施政成果,讓新的水利建設就此開展,開啟水利建設新的篇章。 市府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新北採破舊、去痾、創新新思維,打造新北新水。(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長侯友宜聽取簡報後肯定宋局長施政作為,他表示,水利局這些年的努力成果相信大家有目共睹,5年來除了改善16區82處積淹水沉痾、完成13座抽水站中的47組抽水機組更新,增加34.15cms抽水量,為新北市守護防汛最後一道防線外,更積極面對氣候異常的挑戰、落實水資源的永續使用、拉近民眾與水的距離,並成立中港大排志工隊、偵水志工隊、濕地珍水志工隊等3隊志工隊,其中以偵水志工隊人數最多,計有781位志工加入,遍佈21個行政區,引導市民共同參與市政工作。這些水利建設,秉持傾聽人民的聲音、了解人民的需求,目標都非常明確而且取得重大成果,讓民眾很有感。 藤寮坑二期河道提供動植物友善棲息空間。(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宋德仁簡報中指出,水利局打造全國最完整防汛應變機制,降雨前即可透過全國首創偵水志工巡查,並啟動抽水站預抽啟抽,錯開內外水洪峰時間,更利用智慧防汛平台整合路面淹水感測器、下水道水位計、雨量站資訊等,協助掌握與判斷即時資料,配合AI人工智慧防汛,自動提醒抽水站提早應變,有效縮短防汛應變時間達1~2小時以上,目前正在開發創新預警系統,可精準鎖定降雨區域、防汛再升級,落實「水安全」。 此外,水利局也與易積淹水地區學校合作,以現有校地改造完成9處深具韌性保水功能的校園透水保水工程,第10處汐止青山國中小也正在發包中,可新增滯洪量體約4,500噸,並透過透保水設施、大排蓄洪、抽水站預抽、廢棄地下道改為滯洪池及開發案出流管制計畫審核等措施,創造新北市約337萬噸,相當於1,348座標準游泳池的滯洪量體,2030年更預計提升至429萬噸,「水滲透」成果斐然。 後巷完成污水接管,乾淨又明亮。(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宋德仁提到,除了建構安全的水環境以外,水利局更是全國第一個結合元宇宙概念,開發智慧抽水站及雨污水MR系統,以實境展示、虛實融合,並建立無人機巡查機制,以水下無人機執行全國第一次下水道系統探查,大大縮短維護時間,降低人員工安風險;「水清淨」部分,為了照顧民眾用水權益,還給淡水河乾淨的水源,每年也投入經費推動供水改善計畫及污水建設,目前新北市無自來水地區供水改善115處、累積受益7,664戶,供水普及率(含簡易自來水)已達98.74%,改善高地社區老舊管線4,812戶,另累積污水接管戶數 122萬4,094戶為全國第一。透過水資源回收中心、礫間處理及人工濕地等多元手段,新北市每日污水處理量已達91萬噸、整體污水處理率94.83%,並建置電腦輔助決策系統,首創污水預抽提早啟抽機制,掌握污水資訊、提供即時應變,未來亦將建立5座分散式污水系統,持續改善水質。 「水生態」部分,過去環境不佳的市區河川也有所改善,板橋湳仔溝已成為板橋的賞蝶秘境、鴨母港溝現在已可見白鷺鷥成群,重現過往「鷺洲」美名,而中永和瓦磘溝、中和藤寮坑溝及泰山大窠坑溪也蛻變成綠意盎然的近自然河川,濱溪物種回流,甚至發現臺灣特有種八哥、五色鳥現踨,這些讓民眾可以駐足停留的都市藍帶,讓我家門前有小河不再是空談,水利局也因此接續前期工程持續整治,分年分段推動藤寮坑溝第三期及大窠坑溪第二期工程。 位於新北大都會公園內,以台灣海洋生物為設計主題的「海世界水樂園。(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水育樂」部分,水岸園區整體設備及活動都不斷提升及改變,高灘地自108年迄今已增加14座兒童遊戲場,2023年新北市高灘地遊憩人數達5,200萬人次,其中新北大都會公園的熊猴森樂園更是全國網路聲量第一的兒童遊戲場,並塑造四季特色活動、結合交通局打造通勤綠廊,讓河濱效益極大化,同時也積極爭取經費,啟動淡水金色水岸再造計畫,長達7.4公里的新鶯堤外便道已在113年7月18日通車,而新莊中港大排光雕展更是首次獲得美國謬思設計獎及法國設計獎雙獎肯定。 2024中港大排光雕展首次獲得美國謬思設計獎及法國設計獎雙獎肯定。(新北市水利局提供) 新北市水利局強調,新北水利建設成果亮眼,未來水利局除了繼續推動許多重大建設,打造安全、生態的友善永續水環境,也將與教育局合作建置河川流域治理環境教育師資輔導團,由更多夥伴傳承年輕學子,並以成功復育生態的碧潭堰為核心,將新店溪河廊打造為無圍牆水漾博物館,加強水與人的連結,推動「水文化」。新北將持續六水政策,實現與城市共榮的大河城市願景。

Read More

中鋼成功推動「滑門砂」材料國產化 自主供應鏈達90%

中鋼集團每年約使用2,500噸的滑門砂,雖然用量不大,卻在中鋼集團1,600萬噸鋼液的澆鑄作。(中鋼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中鋼為一貫作業煉鋼廠,除耐火材料之外,中鋼集團每年約需要2,500噸的「滑門砂」,該材料是煉鋼澆鑄作業前,先用來阻絕鋼液接觸盛鋼桶底部滑板的乾式輔料,中鋼多年來攜手集團子公司高科磁技精進滑門砂配方及建立客製化技術,目前集團使用滑門砂的自主供應率達90%以上,年產值約新台幣5,000萬元,加上品質優異,不僅集團盛鋼桶澆鑄平均自然開口率逾99%,估算2020年至今也節省生產成本約新台幣4,000萬元,近年更成功切入國內其他鋼廠供應鏈,促進台灣鋼鐵產業提升競爭力。 中鋼全年生產供應國內各項基礎建設、產業發展與國防科技所需的優質鋼材,近年來除了積極開發精緻鋼品及研發低碳生產技術,在鋼鐵冶煉過程所使用的材料也持續推動國產化,例如生產製程應用於各式爐體的耐火材料已成功建立自主供應鏈,整體進口替代率超過70%。 中鋼集團每年約使用2,500噸的滑門砂,雖然用量不大,卻在中鋼集團1,600萬噸鋼液的澆鑄作。(中鋼提供) 中鋼煉鋼製程中,轉爐吹煉產出攝氏1,600度的高溫鋼液,主要利用內襯鋪設耐火材料的盛鋼桶進行盛裝,再由天車吊掛移動至澆鑄台,透過盛鋼桶底部設置的滑門控制系統來執行澆鑄作業,後續再透過連鑄機設備生產大鋼胚及小鋼胚。盛鋼桶在裝入轉爐鋼液前,桶內底部的座磚口及流鋼嘴須先充填阻隔鋼液和滑門板相互接觸的乾式輔料-滑門砂,其原理是讓滑門砂接觸鋼液的熱面形成緻密燒結層,致使鋼液無法滲透黏固滑門板,利於澆鑄作業時滑門板可順暢開啟,讓未燒結的滑門砂落下,鋼液也順勢從盛鋼桶底部流出,此過程又稱為「自然開口」。反之,盛鋼桶滑門板開啟後如發生鋼液未能壓破燒結層流出,則整桶鋼液必須改採吹氧方式進行開口或重返轉爐冶煉,將造成生產延遲與增加額外成本,因此中鋼集團每年約使用2,500噸的滑門砂雖然量不大,卻在集團1,600萬噸鋼液澆鑄作業扮演「一夫當關、順暢出鋼」的關鍵角色。 中鋼建廠初期所需的滑門砂全部仰賴進口,為能掌握此攸關鋼液澆鑄成敗的關鍵物料產製技術,中鋼早在40多年前開始投入研發,1982年首度開發出矽質滑門砂,並增設工場自行生產,成功取代日本進口砂。隨著中鋼於1991年成立集團子公司高磁,滑門砂於1999年委由高磁專責生產,因應中鋼集團冶煉的鋼種逐漸增至4,000種以上,以及搭配低碳生產製程更為嚴謹的冶煉條件,中鋼攜手高磁持續精進滑門砂配方並建立客製化技術,進而可滿足中鋼轉爐工場、中龍轉爐暨電爐廠等不同盛鋼桶的需求。中鋼集團滑門砂的自主供應率目前已達90%以上,自然開口率更提高逾99%,不但優於目前國際廣泛使用的德國進口砂,也成功建立滑門砂國產化約新台幣5,000萬元產值,集團更於2020年至2024年期間創造新台幣4,000萬元之降本效益。 中鋼攜手高磁自主研發生產的滑門砂,除了集團自用之外,近年來憑藉客製化技術的精進,成功打入國內其他鋼廠的供應鏈,並使其平均自然開口率由原先的88%提升至95%以上,促進台灣鋼鐵產業提升競爭力。展望未來,中鋼將持續落實「高值化精緻鋼廠」經營主軸,致力精進煉鋼生產製程相關環節,即使是用量少但至為關鍵的煉鋼輔料滑門砂,中鋼亦投入配方改進,期望未來生產更高占比且製程更為複雜的精緻鋼品,也達到99%以上的自然開口率,並透過高磁積極拓展滑門砂銷售業務,為國內鋼鐵產業升級做出貢獻,實踐產業共榮目標。 圖一、中鋼集團每年約使用2,500噸的滑門砂,雖然用量不大,卻在中鋼集團1,600萬噸鋼液的澆鑄作。(中鋼提供) 圖二、轉爐吹煉產出攝氏1,600度的高溫鋼液,主要利用盛鋼桶進行盛裝,再由天車吊掛移動至澆鑄。(中鋼提供)

Read More

年度成交案件突破4千件!幸福家不動產連續8年加薪分紅

幸福家不動產連續8年加薪發分紅,九月也將迎來第30間店「小北店」開幕里程碑。(記者蔣謙正攝) 記者蔣謙正/台南報導 房市交易熱度逐漸恢復水平,尤其南部地區受惠於高科技產業持續進駐,帶動人口紅利的剛性需求,交易量超乎預期持續上升,幸福家不動產主打南部市場,透過超過1,200位房仲的深度聯賣制度,年度成交案件超過4,000件以上,2024年上半年已達成去年整年度營收,在台南當地500多家房仲門市中業績市占更高達26%,大幅超越同業連鎖品牌,好成績歸咎於員工的努力,連續8年為內勤同仁加薪、發放留任盈餘分紅,將成果與同仁共享,期許共同向上成長。 幸福家不動產連續8年加薪發分紅,九月也將迎來第30間店「小北店」開幕里程碑。(記者蔣謙正攝) 幸福家不動產總經理李應吉表示,於107年起為體恤員工辛勞,連續8年實施內勤加薪與留任盈餘分紅制度,並隨南科帶動台南房地產起飛,品牌業績於110年達最高峰後,卻馬上接著迎來111年與112年的疫情衝擊,面對衰退50%交易量的逆境下,感謝在職同仁一起挺過低潮,113年上半年業績持續回升,委託給幸福家不動產的售件已超過6,400件,媒合買賣成交件數年度更是突破4,000件以上,超越品牌設立以來全新紀錄,挑戰市場頂峰。 立足市場的重點在於掌握優勢,幸福家不動產升級內部E化整合系統、擴大招募人才、強化員工訓練,加上整合連結台南、高雄、嘉義三地據點,今年規劃再拓展6家分店,下個月將迎來第30間店小北店開幕里程碑,搶在南山新光三越營運前插旗台南市北區話題區域,也已在台南房市熱區如大灣重劃區、南區水交社…等地點開設全新分店,擴大市占搶攻商機。

Read More

稀客!罕見半蹼鷸七股濕地現蹤

半蹼鷸過境七股濕地。(李正峰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候鳥過境台南沿海,繼以婚羽和求偶行為特殊而著名的流蘇鷸,更罕見的半蹼鷸現身七股濕地,由於數量稀少,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接近受脅物種」。 半蹼鷸在西伯利亞、蒙古、中國黑龍江等地方繁殖,過境台灣的時間大約在夏初四、五月與初秋八、九月,台南沿海底棲生物豐富,成為半蹼鷸停棲補充體力的驛站。鳥友李正峰在七股濕地發現四隻半蹼鷸,比北門濕地的流蘇鷸還罕見,吸引不少鳥友追逐拍攝。 顧名思議,半蹼鷸的腳趾間有一半是蹼,外觀與黑尾鷸、斑尾鷸相似,最大的差異是嘴喙顏色,黑尾鷸的嘴喙長而略下彎,嘴基部紅色。斑尾鷸的嘴喙長且上翹,嘴基部肉紅色。半蹼鷸的嘴喙為黑色,嘴長而直,若嘴喙基部沾粘泥巴,就很難分辨其身分。 半蹼鷸常停棲於河口泥灘地,三趾之間有半蹼,不像鴨、鵝掌是全蹼,每走一步便把嘴紮入泥土找食物,類似田鷸屬覓食方式,其長長的嘴喙有如探測捧,深入泥濘地擺動喙尖,來回捕捉泥地下的蠕蟲或獵物。 半蹼鷸對棲地條件要求相當高,濱海沿岸泥灘地和開闊草澤是牠們喜愛的環境,但受濕地劣化、消失等因素影響,適合半蹼鷸棲息的環境越來越少,全球族群數量持續下降。

Read More

澎湖輪海上嘉年華遊程第二梯次週五啟航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澎湖輪海上嘉年華遊程第二梯次將於本週五(8月30日)啟航。(見圖,航港局提供) 交通部航港局表示,台航公司配合澎湖地區節慶活動推出三個梯次澎湖輪海上嘉年華遊程,結合本(八)月30日揭幕的澎湖追風音樂燈光節,第二梯次遊程亦當日啟動。 航港局指出,澎湖輪海上嘉年華遊程不僅融合了澎湖在地的文化和美食,還提供了觀星活動、午夜電影、精油薰香體驗、音樂派對、園遊會擺攤、街頭藝人表演、互動闖關遊戲、說故事及手作DIY藝品等豐富多采的活動,讓旅客在搭乘澎湖輪過程中便能享受島嶼渡假的樂趣。

Read More

培育E世代管理人才 龍華科大管理學院獲ACCBE週期性再認證

龍華科大葛自祥校長偕管理學院陳元和院長出席領證,並分享推動認證的實務經驗。(龍華科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內商管教育界公認最嚴謹的評鑑機構-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華文商管教育認證組織(ACCBE),審議通過2024年度認證結果,龍華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全院再度通過審查,續獲效期4年的ACCBE週期性再認證,展現該校管理學院致力培育E世代管理人才,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追求卓越之決心,獲得專業評鑑機構高度肯定。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指出,該校致力產學合作,與業界產學鏈結緊密,多年來蟬聯全國私立科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龍頭寶座。管理學院在2017年教育部宣布取消系所評鑑之際,提出認證申請,為學校教育品質嚴格把關,充分展現追求教育品質的決心。管理學院於2019年首次通過認證,本次全院申請進入週期性再認證並獲通過,足證辦學品質卓越。 葛校長強調,龍華科大創校50餘年來,秉持「務實、卓越、創新」的教育理念,堅持「務實致用」的辦學特色,以培育兼具專業技術及人文素養的博雅科技人才為教育宗旨。儘管少子化現象讓私立學校經營日益困難,能於此時透過專業公正第三方嚴謹認證,讓學生和家長信賴學校在教育品質上的把關,正是學校突破少子化困境的最佳策略。龍華科大將持續精進教育品質,追求卓越創新,強化學生跨領域所需知識與技能,達成學用合一目標。 ACCBE組織審查委員認為,讓進來的學生「學有所長」,真正獲致學習成效,才是學校長期發展與存留的關鍵因素;而這也正是認證重視「目標導向辦教育」及力促「管理學院實體化」的緣故。龍華科大管理學院之體質良好,委員期勉該院未來持續朝「學院整合」邁進,並追求教育目標的縝密連結、品保機制迴圈各階段的全員參與和落實、教師專業實務能力的持續發展,以更有效利用資源,提升學生整體學習成效。 龍華科大管理學院成立於2001年,設有資訊管理系暨碩士班、企業管理系暨碩士班、工業管理系、數位行銷暨跨境商務系、財務金融系等5系2碩士班。學院以「培育新世代術德兼備,畢業即能與業界接軌之專業技術與經營管理人才」作為整體發展目標,同時配合「政府5加2創新產業」發展,著重強化智慧商務服務,包括物聯網、雲端運算、大數據、數位金融、數位物流等實務技術及應用技能,讓龍華學子畢業後更具職場競爭力。

Read More

AI貨品歸屬稅則查詢服務9月25日上線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為響應行政院行動創新AI內閣政策,提升行政效能及服務品質,推動關務領域人工智慧應用,運用自然語言處理及深度學習技術,訓練稅則分類模型,建置「貨品歸屬稅則查詢系統」,預計113年9月25日上線,歡迎民眾參考運用。 關務署說明,現行商民欲查詢稅則稅率主要係利用關港貿單一窗口「稅則稅率綜合查詢作業(GC411)」,透過輸入中英文貨名等資料進行查詢,惟該服務係以100%全文檢索方式,輸入字詞必須符合稅則本貨名方能查得資料;而「AI貨品歸屬稅則查詢系統」則是以龐大之歷史報單、稅則本、稅則疑義及預審等資料訓練AI模型學習貨物分類知識,經過模型訓練及模型推論等人工智慧技術,由模型推薦出最適之進出口貨品歸屬6碼稅則號別。以貨名「洋芋片」為例,因該貨名全文未定義於稅則本,無法以「稅則稅率綜合查詢作業(GC411)」查詢,而透過「AI貨品歸屬稅則查詢系統」則可取得第19章或20章稅則號別(依洋芋片製程不同),顯見具有輔助商民查詢稅則稅率之實質效益。 關務署進一步說明,「AI貨品歸屬稅則查詢系統」提供2種使用介面,除前述「AI建議」功能外,亦提供友善之「互動問答」,引導使用者逐步選擇貨名關鍵特徵,經由漸進式問答,縮小範圍至最適6碼稅則號別,便利商民查得進出口貨物歸屬稅則與適用稅率。 AI貨品歸屬稅則查詢服務主要係輔助性質,現行提供6碼稅則號別,未來將持續精進至8碼稅則號別,並延伸相關AI技術,運用AI視覺語言模型,自動識別貨物圖像或商品截圖資訊,以簡化貨物特徵描述輸入過程,朝快速取得更精確之稅則號別方向發展。

Read More

113年度海員新星培育計畫第二階段九一開放報名申請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113年度「海員新星培育計畫」第二階段開放報名申請! 交通部航港局於111年起結合社會團體、航商、海事校院及政府部門共同合作推出「海員新星培育計畫」,為航商招募許多優質的海員新星,今(113)年第二階段自下(九)月一日起開放報名申請,歡迎有興趣的青年學子們踴躍提出申請。 航港局表示,為充足我國船員人才庫,航港局除放寬航海人員測驗學歷條件、鼓勵訓練機構辦理乙級船員訓練班、海事大學增設學士後專班等方式以補充航運人才外,亦推動「海員新星培育計畫」,透過提供學費、生活費及就業管道的方式,成為學生安心學習最堅強的後盾。如國立東港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目前已有六位同學獲選為小海星。 東港海事輪機科蕭主任表示,海員新星培育計畫獎學金提供學生在經濟上的支持,減輕有志從事海運人員的學生在學期間學費、生活費的負擔,使他們能更專注於學業及專業技能的養成。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對他們努力與潛力的認可,提高學生自我信心,激發他們在學業和職業道路上持之以恆前進,且與海運公司合作的工作安排,有助於學生在畢業後工作的職涯發展,如此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職業網路和獲得實際的工作或實習機會。 航港局將持續與航商及海事院(職)校合作,除了持續宣導船員職業外,鼓勵偏鄉學子就讀航輪科系,同時也鼓勵海事院職校的在學學生們加入海員新星培育計畫的行列,為海運市場培育更多優秀的海運人才。 線上報名: 船員智慧服務平臺海員新星服務 (https://reurl.cc/97dr6a) 紙本報名申請表: 113年度海員新星培育計畫申請表檔案(pdf、word) 附圖為就讀於國立東港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六位小海星。(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