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縣35人食物中毒 疑越南法國麵包釀禍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衛生局自24日起陸續接獲中國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東元醫院通報民眾吃壞肚子就醫,初步調查,民眾疑似食用購自竹北某市場攤商的越南法國麵包後,發生嘔吐、腹痛、腹瀉、發燒、頭暈等症狀,截至26日晚間為止,新竹縣市共35人就醫,目前5人住院觀察中,其餘均已返家。 衛生局表示,派員至攤商製備場所稽查,檢視廚房衛生,並且採檢現場的砧板、鐵盤,以及越南火腿、奶油等食物採檢送驗,另外人體也採樣8件送驗,檢驗結果最快2週出爐,目前攤商已暫停營業。

Read More

〈中華副刊〉漫步龍崎老街

■許永河 隨興路過的風,摩娑著髮絲、輕拂著衣襬,在綠叢中嬉戲。相較於風兒的歡愉,舊色的民房就更顯沉靜。遠處低矮青山,是否一如當年充滿盎然生機,還是僅剩沉重與孤寂的美?時代回應給這個庄社的,是漸次的殞落。綿延有盡的石板路,老屋靜守巷弄歲月,老得十分有味道的磚牆,成了懷舊的裝飾,見證曾有的一個純樸靜好年代。 偏西的日頭將樹與牆拉出長長的影子,餘光映著街道,所有的事物似乎顯得曝光過度。深藏不露的老宅,低調隱埋街巷,聞嗅到一股寂寥的氛圍,縱然終將走向頹圮,卻也掩蓋不了過往風華。雜貨店裡的玻璃櫥櫃,堆疊了兒時記憶,似乎看見那個手裡緊握得來不易的銅板,盯著瓶瓶罐罐卻無法下決定的自己,過往是愉悅甜蜜的。不算長的階梯,繽紛取代了平凡,姿態各異的貓咪塑像,或伸懶腰、或仰躺安睡,如同此區的居民安靜無所求般的生活著。 即便惡地貧脊、維生不易,胼手胝足的先民仍在荒山拓墾出一片天地。這裡曾有過如銀河繁星般喧嘩的歲月,黃土壤裡挺拔出一叢叢蒼翠的竹篁,哺育著大地子民。修長竹材,泛著青澀竹味,漾著溫潤色澤,在工匠巧手下編織成桌椅櫥櫃等生活器物,讓生活添了份雅俗。尚沾著朝露的嫩筍,烏殼上的濕土還未乾凝,趁鮮上架,幻化成餐桌上的各式美味。時過境遷,舊公所蛻變成故事館,蓊鬱大樹掩映著建築,裡頭烏黑的竹炭,讓綠竹有了新的身分,更融入生活。 暮色降臨,新月升起,倏忽的黑點在橘紅的暮色裡劃出即縱的弧線,譜著輕快的旋律。悠哉的晚風用不同於城市孰悉的意象,告訴旅人這裡的靜雅。腳步得以悠閒,心靈獲得救贖。步入空山,彷彿愛麗絲掉進奇幻洞裡。夜裡樹濤搖曳,燈火點點,讓暗夜的邊際顯得更遼遠。這片星輝的樹林,讓步伐更緩慢。暗夜裡,畫面適合定格於朦朧,增添想像空間,讓過往的美好,隨夜風漂浮再現。光影在地面上拉出無數條破碎的帶子,彷若皮影,思緒不覺也回到了孩提。 路燈映照下是一片溫馨寧靜,徜徉鄉間的安靜與無所事事。偷學東坡先生的灑脫:雲在青山月在天,竹杖芒鞋任悠遊,年華耽美,好夢不驚。沒有目的的目的,潦草隨意的生活質感,把束縛靈魂的名與物拋棄,將心思放空,返璞歸真,無所憂懼。人會長大,甚至蒼老,體會世間百轉人情後,也許此時適合吟一首永恆悠揚的歲月之歌,在老街逐漸睡去的時候。

Read More

SMA藥物擴大給付 醫籲勇於治療

今年8月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關懷月,傳來健保全面擴大給付SMA藥物的好消息,醫師期待SMA病友勇於回診諮詢治療。(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罕見疾病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從無藥可醫,終於在今年8月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關懷月,傳來健保全面擴大給付SMA藥物的好消息,醫師期待病友勇於回診諮詢治療。 SMA是一種單一SMN1基因變異導致神經肌肉退化的罕見疾病,患者會因運動神經元持續性退化,影響坐立、行走、說話與吞嚥功能,嚴重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 被稱為「台灣SMA之父」的高醫附設中和醫院小兒神經科鐘育志教授表示,隨著藥物進展,台灣政府從2020年開始分階段給付SMA藥物,並於今年8月開花結果,健保解除「3歲以下確診」與「上肢運動功能RULM≧15分」的兩大限制,全面擴大給付,幫助全台灣約400位病友都有機會獲得治療。 隨著各國陸續研發更多SMA藥物,高醫附設中和醫院也引進海外呼吸照護模式,成立全台第1個SMA跨科醫療團隊,實施多系統全人照護,2017年起開始SMA藥物恩慈治療提供。 鐘育志門診有一名10歲小晴,從每天24小時臥床、配戴呼吸器,到4、5歲接受恩慈治療,逐漸不再全天依賴呼吸器,且經常規劃旅遊、露營,不但是全家人的最佳導遊,更是凝聚家人情感的開心果。 中醫大兒醫副院長周宜卿表示,雖然SMA曾經無藥可醫,但隨著醫藥進展,SMA藥物不但能「幫病程踩煞車」,真實世界的臨床觀察,甚至發現有機會讓運動功能進步。 同時,SMA已進入跨科別專業診療的時代,不論是新生兒、嬰幼兒、青少年或是成人病患,都可以與醫師討論用藥選擇,對病患與家屬來說都是翻轉命運的機會,鼓勵病友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主動回診諮詢與治療。 台大醫院神經部教授蔡力凱表示,依據經驗,接受治療的SMA病人,多數顯示運動功能進步,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希望SMA病友積極接受治療。

Read More

戶外活動未補水 急性腎衰竭

年輕小伙子參加戶外活動,流汗多卻不喝水致發生呼吸喘且全身抽筋,大甲李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采峰檢查,發現是急性腎衰竭,經住院治療後才恢復正常。(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天氣持續高溫,要記得適時補充水分。20多歲的男子,日前參加戶外活動,沒想到,活動到中途突然感到呼吸喘,而且還全身抽筋,被同事發現後,緊急送到大甲李綜合醫院就診,經過檢查發現有氮毒血症,血中的肌肉酵素比正常值高出3倍,醫師研判是過度勞動,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導致罹患急性腎衰竭,住院治療後,才恢復正常出院。 大甲李綜合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采峰表示,患者在同事陪同下,坐著輪椅到急診就醫,主述腹部疼痛,急診醫師發現他意識稍微不清,進一步抽血檢查,鈉離子、鉀離子都偏低,有急性腎衰竭現象,另外有橫紋肌溶解症,研判在過熱的情形下勞動,再加上高溫天氣下,沒有補充水分,導致體內流失水分與電解質。 陳采峰指出,急性腎衰竭可能沒特別的症狀,最明顯的就是「尿液變少」,或是出現血壓降低、頭暈,在高溫炎熱的天氣下,流汗過多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或電解質,讓體內電解質失衡,便會出現抽搐、抽筋,甚至會嚴重脫水,也會有低血溶性休克,因此,在流汗過多的情況下,除了喝水,也要喝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 「身體缺水容易中暑,流汗又沒喝水,便容易導致急性腎衰竭。」陳采峰說,中暑後體溫會升高,體表血管會擴張加以散熱,大量血液跑到皮膚,分布到腎臟的血液便會減少,腎臟的供血不足,高溫就會傷害身體的肌肉細胞,導致橫紋肌溶解症。 陳采峰表示,給予患者藥物及點滴治療,同時要求多補充水分,抽血檢查確認恢復正常後出院。他強調,台灣出現極端氣候,體感溫度經常達40度,戶外工作者應按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等到口渴再喝水,已經是微脫水。」

Read More

陸停打賽諾菲流感疫苗 台灣如期接種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根據外電報導,賽諾菲旗下巴斯德流感疫苗被上海疾控中心暫停接種,對此,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27日表示,台灣採購的賽諾菲流感疫苗,產地與品牌均與大陸不同,仍將如期於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打。 外電報導指出,據賽諾菲方面介紹,賽諾菲在進行持續穩定性考察過程中,觀察到2024-2025年流感季節的流感疫苗凡爾靈、凡爾佳的效價(疫苗產生預期生物效應的相關參考數據)呈現下降趨勢,預期在產品效期結束之前,疫苗效力有可能受影響。 作為預防性措施,賽諾菲決定暫時停止這些疫苗在中國的供應和銷售,同時賽諾菲表示,已積極與相關監管機構進行了溝通,並將持續溝通。 目前上海所有醫院已經暫停所有巴斯德流感疫苗的接種。華南地區接種巴斯德流感疫苗的人群較多。上海是從8月中旬起接種流感疫苗,打過巴斯德流感疫苗的孩子較多。 對此,羅一鈞表示,經洽詢賽諾菲公司,該公司旗下的凡爾靈、凡爾佳流感疫苗,都是賽諾菲中國深圳廠製造,僅在中國銷售,並未銷售至其他市場。 至於賽諾菲於我國內上市流感疫苗,品名為「菲流達四價流感疫苗」,係於法國製造及進口,出廠前已通過嚴謹的檢驗流程,確保品質無虞。也因此,兩者產品及銷售市場均不相同,不會影響我國供應量。目前賽諾菲流感疫苗計174萬劑都已經輸入台灣,食藥署正進行檢驗封緘中。 根據疾管署疫苗接種期程,今年秋冬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打,這次總計採購近689萬劑,由5家廠商得標,分別是國光生技315萬劑,占47.5%、賽諾菲174萬劑占26.2%、葛蘭素史克(GSK)藥廠75萬劑占11.3%、台灣東洋60萬劑占9%、高端公司39萬8,200劑占6%。

Read More

〈中華副刊〉防風牆

■蘇家立 我曾畏懼這面高牆,搖盪出陰鬱的雲翳 對喧囂的風雨只有灰黑的理解 或明瞭夠深,害怕粗布麻衣 遭無止盡的雨水扎透,使醜惡的心 攤在晦暗底。沒有沙灘 有深邃的腳印途經,寄居蟹的殼散落一地 我赤著雙腳回望高牆 它依然故舊,磚與磚的接縫流瀉出微光 不勉強我回頭,默默頷首 似沙漏銜接處的細頸,忍受沙子反覆摩擦 我曾是隨風飄盪的沙子,缺乏足夠的重量 任由狂風蹂躪。明白高牆矗立在那 踩穩信仰的土地與守護值得的森林與沃野 我是粒軟弱的沙子,眼睜睜讓高牆遭風雨侵蝕 瑟縮草叢,擔憂被吹向遠方,失去微渺 高牆從未對風雨示弱,它抓緊土地 不讓泥土流失,令身後仍在茁壯的田野 聆聽風聲漸弱如旅途前親人細緻如沙的餞別 我想成為一粒勇敢的沙,不再畏懼世俗 迎向你這面伸出仁愛的牆,即使被吹向遠方 我仍想撲上你斑駁的牆,塗滿脆弱 理解一面防風牆,只是明白它站在那 保留陽光駐紮的餘地。風雨蕭蕭 是晴朗的截角終究會滲入牆心 你是面無懼風雨的防風牆,面對人海 背向重重黑夜,表面被現實沖刷有些粗糙 靠近細看,又像美麗的傷由時間之絲悄悄串起 晃過一道道浮疤,裡頭顆顆晶瑩的沙

Read More

開學症候群 家長以身作則6招收心

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漫長悠閒的暑假即將結束,生活作息已經隨性顛倒的孩子們,有些孩子較容易有「開學症候群」,衛福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許維堅表示,如果孩子症狀不嚴重,在大人溫和堅定的鼓勵及協助,大多能逐漸步上軌道,若孩子持續無法調適甚至症狀嚴重,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 許維堅表示,所謂開學症候群雖然不是嚴重的身心異常,但家長及老師仍須注意,新學期剛開始,對於即將面對的環境變化和新的人際關係建立,孩子的身心都承受不小的壓力,因此面臨著即將到來的開學生活,是需要一段調整及適應的時間。 許維堅主任提供「開學收心操」6撇步,1.營造開學的氣氛家長可預先提醒小朋友即將開學,找時間分享假期的快樂點滴;2.引導孩子檢視作業檢視是否有遺漏的作業,家長可陪伴小朋友完成作業,增加親子互動;3.生活作習調整將作習時間,如起床時間、就寢時間等調整成開學後的生活型態,逐漸恢復規律的生活習慣;4.適當規範3C產品使用,家長要以身作則與小朋友一同適當使用;5.鼓勵多與同儕互動,鼓勵孩子和同伴交友,認識新朋友;6.均衡飲食,避免吃過多零食,用餐時提醒孩子將飯菜吃光,攝取均衡的營養。 許維堅建議,開學前家長應幫忙孩子收心,調整生活作息,並以身作則,減少子女上網、看電視時間,若孩子表現出不想上學的情緒,並多鼓勵以增加上學動力,如果出現拒學、焦慮、憂鬱、易怒、或其他嚴重情緒行為問題,可考慮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特別門診評估及諮詢。

Read More

女染困難梭菌 狂拉不敢出門

微菌叢漿透過經過大腸鏡植入患者腸道內。(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19歲女大生因潰瘍性結腸炎,反覆感染困難梭菌,每天拉肚子超過5次、活在怕拉褲子上的惡夢,連旅遊攻略都重點標記廁所位置,直到進行微菌移植,排便恢復正常。 長庚醫院微菌治療中心主任李柏賢27日指出,長庚已完成218例腸道微菌治療手術,是以健康民眾捐贈之糞便培養菌叢,再以大腸鏡注入患者腸道內,改善腸內細菌生長情況,降低腸道發炎症狀,使患者排便恢復正常。 58歲患有慢性鼻竇炎而長期使用抗生素的女性,因腸內菌叢被破壞,造成慢性腹瀉及間歇性糞便帶血,接受經大腸鏡植入微菌治療1個月後,病情顯著改善,生活品質也獲得確保。 李柏賢表示,因飲食西化、食品添加劑及環境等因素,發炎性腸病在台灣的盛行率上升6倍,其中包含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病患由於腸道黏膜長時間發炎破損,困難梭菌感染在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率,超過正常人的2.4倍及8.3倍,復發性或頑固性困難梭菌感染,造成患者腹脹、腹瀉、腹痛、便血、發燒、偽膜性腸炎等,讓患者毫無生活品質可言。 李柏賢指出,微菌治療就是將健康的腸道菌移植至病患的腸道,改變腸道菌相。許多研究證實,病人腸道微生態嚴重失衡現象經微菌叢植入後,嚴重腹瀉等症狀可立即獲得改善且逐日康復。長庚醫院自108年至今,已成功完成218例微菌叢治療,患者年齡範圍涵蓋3歲至99歲,治療成功率接近9成,且3個月內復發率明顯低於抗生素治療。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指出,健康民眾腸道有百兆細菌共生,這群「好夥伴」與身體器官系統運作密切相關,如腸道免疫系統、腸腦軸、腸肺軸等,微菌治療在提升癌症免疫治療效果、帕金森氏症、腸躁症、失眠、移植後排斥等現代醫學難治性疾病上的潛力。 長庚醫院表示,微菌叢是由健康的大學生捐贈之糞便中培養,捐贈者需進行包含細菌、病毒、抗藥性基因檢測等高規格檢測後,將通過嚴格篩檢的合格檢體妥善儲存,以隨時提供臨床治療所需,微菌不宜長期冷凍,庫存維持10至20份,須3個月內使用完畢,歡迎健康民眾踴躍捐贈糞便,1次捐贈可供2次植入之用。

Read More

本土類鼻疽又增6例 累計60例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疫情。(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7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6例本土類鼻疽個案,疫情持續下降,惟仍可能出現個案,提醒民眾、醫療院所仍要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即時就醫及通報診治。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公布,國內上週新增6例本土類鼻疽病例,皆居住於高雄市,年齡介於 5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31-8/15,皆具慢性病史,1例有汙水、土壤等相關環境暴露史;目前6例個案均於一般病房住院治療中。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依據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內已累計60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2006年以來同期最高,與2005年同期相當。其中53例為凱米颱風後確診個案,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41例、台南市6例、台中市3例、屏東縣2例、嘉義縣1例,其中7例死亡。 羅一鈞表示,類鼻疽潛伏期通常為2至4週,雖疫情持續下降,惟預計至8月底仍會出現個案。呼籲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 疾管署強調,颱風過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

Read More

〈中華副刊〉職業婦女迷航記

■林佳儀 水上可以行舟,路上亦可以,我用奔騰一二五闖蕩員林,從單身騎進婚姻,成為人妻後得照顧因我而「嫁進」員林的丈夫。每想到在我操持鍋鏟的同時,在外地工作的丈夫正飛馳國道,心中萬般柔情從胸口流瀉成晚餐時熱騰騰的三菜一湯。 但料理苦手我曾將絲瓜煮成整鍋半透明濃稠液體。也曾誤買老絲瓜,入刀時觸感艱澀,一下鍋纖維便樹妖般現出原形,在鍋底修煉出一池老柴枯枝。入口粗礪,來回咀嚼無數次卻堅決凝滯在口中,宛如禪定。 丈夫卻說美味,整盤蛤蜊菜瓜布通通掃進肚。 太鹹,好吃;寡淡無味,也好吃,丈夫以清光盤底佐證他所言不假。要抓住一個男人的心得先抓住他的胃,此話當真至理名言,我以地獄廚藝確認丈夫於我,保證是真愛無敵。 那麼,去哪裡採購食材呢?首選是超市,整齊且明亮,我尤其喜歡莒光路上的楓康,魚蝦肉皆已處理妥當,包裝成小家庭分量,回家後可立即下鍋。熟食區亦有炒飯麵、青菜、燉肉等熟食,逛一趟超市而魔法般變出滿桌佳餚絕非難事。再走幾步就是烘焙區,連隔日早食都可順便購足。 時間並不像乳溝一樣隨擠隨有,但超市確實為職業婦女在工作與生活間擠出了一絲餘裕,撐起一方可供喘息的空間。唯一缺點是選擇有限。 尋思突破的我駛出熟悉路線,從西區員大路經靜修路,一路往三角公園方向前進,沿途街景在穿過當時尚未高架化的火車軌道後明顯不同。彰化縣員林市中正路346號,我鎖定目標,專心一志地前進。 員林第一市場,這個日治時期便規劃設立的公有零售市場存在已超過一甲子,透早到深夜都熱鬧滾滾。市場內有各種生鮮魚肉、蔬果、南北雜貨、生活用品商店等,多擺早市。外圍則是熱鬧商圈,攤販一日兩班輪流進駐,早場以衣物、鞋包、飾品為主,夾雜點心零嘴等饞人小物。下午則換地方小吃上陣,各式攤車一字排開,生魚片、小籠包、蒸餃、滷味、東山鴨頭、夜市牛排、拉仔麵、蚵仔煎、雞排、果汁……,鮮香色相撩撥來往過客。 「你晚餐想吃什麼呢?」總是回答「都可以」的丈夫反而讓我迷航,唐傳奇小說〈虬髯客傳〉裡受託來鑑定李世民是否為真命天子的道士,對著大鬍子英雄虬髯客大嘆:「此世界,非公世界也。」我懂他的絕望,第一市場也給我相同感受。 幸好拐進博愛路後發現他方果然新天地,漫漫長條柏油路在中午前都是菜市場!魚菜肉蛋一切民生必需品應有盡有,更可串聯浮圳路、萬年路,整片街巷鋪展開來完全便利生活圈,是主婦最愛之繁華盛景後花園。 不想煮食的時候,店家就是我私人美味小廚房。清爽越南河粉、鮮香泰式料理、道地義大利麵任君挑選,林仔街完美演繹如何以一條街道展現世界風情。我情有獨鍾的是台式料理,嘴饞時首選新生路賴碗粿,一份碗粿加上肉粽、菜頭湯,午茶絕配。 也可往如今已填平的新生路地下道去,此路口匯集了西門大胖、姜家爆皮麵以及新生路圓仔冰。我喜歡先在西門大胖點份肉束尾、豬腳,再至斜對角姜家來碗鹹香麻醬麵,飽食一頓後腆著肚子和丈夫手牽手踅向對面點碗八寶冰,安坐街邊分食白色小山似的刨冰。我熱愛Q彈小湯圓和軟綿紅豆,不挑食的丈夫則皆可,因此總是我挑選剉冰配料,而丈夫負責揀食我不愛吃的品項。能夠有一個可以讓他說隨便的人,是他的幸福;但能夠有一個可以和我並肩隨意在雜遝小店坐下共食的人,則是我的幸運。 因工作而移居員林的我揣摩在地人模樣,駕馭胯下機車來去飄撇如風林火山,哪裡人多就往哪裡駛去,想買什麼停車立即可購,戰利品往踏板層層堆疊,即使搖晃欲墜,只要不脫離地心引力,就可以無限增生羅列。貴重小物、易破雞蛋等雜物就盡情餵食坐騎,只要機車肚子的椅墊還能扣上,我單槍匹馬儼然神劍闖江湖。 整個員林都是我的菜市場,兩點一線自行蔓延生長,串聯成漫天星圖。我不在菜市場,就在往菜市場的路上。 我走路有風,自以為晉升料理界犀利人妻,殊不知在我決心挑戰燉肉熬湯一切自己動手做,不再偷渡罐頭高湯料理粉後才赫然發現,我哪裡是料理界犀利人妻,打回原形我仍只是淒厲人妻一枚。 我再度迷航於浩瀚宇宙,直到我找到了自己命定的星球。 不斷嘗試放棄,放棄再嘗試,最終我落腳萬年路上的三代肉攤。我喜歡與我同樣短髮颯爽的老闆娘和兒子們的協調互動,也喜歡攤位總是乾淨明亮,肉品整齊排列一派專業景象,更喜歡我只要說出想煮食啥料理,俐落闆娘永遠為我精準挑選最適合的部位。愛屋及烏,我後來也在隔鄰的夫妻魚攤採買,看著老闆夫妻的孩子自國小升上國中,開始在自家攤位當起能幹小助手,遞貨、收找錢是基本,最難得的是態度耐煩。於他人是購物,於我是一次又一次的拜訪,我路過他人的生活,亦讓自己的日子像盆向光植物,趨近溫暖明亮的方向生長。 擁有固定光顧的熟識攤位,才是正港在地人。 但我想,我永遠不會變成稱職的家庭主婦,我只是一名在工作與家庭間夾縫求生存的職業婦女。 當生活從單身變成兩人搭檔,與丈夫如同共跳雙人舞般一同呼吸、律動,進與退的巧妙騰挪尚能撐持出生活的模樣,在家庭的框架內流暢滑順地舞動。 長日將盡,洗衣機正在為我努力工作,為了維安這個小家庭而奮力旋轉扭動,好讓我有餘裕可以安躺沙發,如貓般伸長身軀,一雙腳放肆擱上丈夫大腿,偶爾也枕,將頭輕靠丈夫胸前,諦聽他如貓呼嚕般穩定的心臟聲。 婚姻是將兩人變成彼此的貓,互相豢養,依賴卻又獨立,寵溺各自令人愉快的小習慣,練習偶爾壞壞地惹人喜愛,在日常優雅貓步。 直到兩隻可愛小獸闖進我的生命之後,吼出我喉嚨的竟不是咪嗚貓叫,而是震耳獅吼。原來四口之家無法舞者擔當,而是草原獅群。 當她們愛上細緻軟綿的蛋糕與草莓,熱衷甜蜜烘烤而成的粉紅派對,我只看見無數人工添加物,巨量奶油與萬惡糖霜。 媽媽,眼神死。 我開始在金永誠修練淒厲人僧,日日誦讀烘焙聖經。搜購食譜,潛心於成排貨架間逡巡默念,仔細研究低筋麵粉與高筋的細微差異,淪陷鮮奶與鮮奶油的無窮辯證。 你知道將奶油放置室溫,待它融化後持打蛋器快速攪打,只要將空氣打進奶油,當它從黃色轉為白色,表面呈現柔順平滑時,以此為基底烘烤而成的蛋糕便會充滿蓬鬆空氣,口感輕盈舒爽嗎? 烘焙是時間的魔術。 預熱一百八十度烤三十五分鐘,麵糊將會在烤模裡凝固、定型,最終出爐的樣貌無論是否你所期待,都將是必然的結果。失敗難免,但通常無關麵粉或奶油分量,失敗往往是疏漏某些細節。純樸扎實的磅蛋糕,就會因為漏加了半匙泡打粉而坍塌凹陷,崩壞走山成史前盆地。 我懊惱地瞪視因一時疏忽而硬扁如磚的失敗品,心裡想著磅蛋糕的前世樸實溫暖,今生卻要被我丟進廚餘桶。 路過的丈夫問:「妳在烤發糕嗎?」 「不是,這是果乾磅蛋糕。」我語氣微慍。 「上次妳做的發糕很好吃!」他微笑。 「那個不是發糕,是地瓜蒸糕。」忍不住笑意的我怒氣已散。 婚姻亦是時間的幻術。 融化堅硬的心,讓奶油如蜜流淌,灑落麵粉,穿過金屬篩網的狹小密縫,拌入蓬鬆空氣,耐心攪打至平滑柔順,接著將互相妥協的麵糊倒入最能包容它的烤模。仔細抹平麵糊表面乖張的小脾氣,最後將彼此送進烤箱,烘焙以悠久時間,結婚十三年出爐倆可愛女兒。 橙黃蛋糕聞起來滿是奶糖香甜,我嘗起來,則有人生才能烘烤出的鬆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