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點燃數位轉型浪潮 金屬中心免費講座解鎖中小企業升級關鍵

國立高雄大學楊書成博士分享如何利用AI工具來進行數據分析。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推廣產業情資通平台,金屬中心於13日下午假南港軟體園區會議中心舉辦『AI啟動數位賦能數位轉型新變革』免費講座,邀請國立高雄大學楊書成博士分享如何利用AI工具來進行數據分析,並由金屬中心陳珮甄工程師介紹收錄75類產業數據的產業情資通平台,希望透過上述分享,具體達到讓中小企業在產業升級上有效降低成本及風險的目的。現場出席將近80位的產業界先進,一同針對AI工具與數據分析的結合進行討論。 楊書成主任認為,即使利用AI工具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的顯學,但多數仍不知道該如何將AI工具與日常工作結合,甚至在面對龐大企業營運與內外部資料時,缺乏利用AI工具提升效率的認知。在這場講座中,楊書成主任除了說明數據分析對各行各業營運的重要性之外,更演示透過AI工具繪製圖表、彙整重點摘要,更能找出龐大數據中的異常狀況與可能原因,達到更深層的「資料洞察力」;他補充,AI技術已經從過去的「鑑古知今」進化到「舉一反三」,對於企業的日常運作有極大的助益,應妥善利用。 金屬中心陳珮甄工程師強調,產業情資通的目的在於將各種公開平台上的產業數據進行整合,讓使用者可以輕易查找個別企業的商工資料、進出口級距、專利資料、政府計劃與標案、股市與金融指標、獲獎資料等,更可以透過技術快搜、產業鏈快搜等管道查找可能的合作夥伴,也能進一步以儀表板方式來呈現所需的資訊,是企業進行市場調查、產業報告的有用工具。 推動智慧製造不遺餘力的鼎方機械業務經理陳奕晏表示,近年受到國際情勢、疫情影響及人力匱乏等三難夾擊下,金屬加工業面臨產業衝擊,許多大廠努力拚轉型,拼不過的中小企業就面臨裁員關廠。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數位轉型及自動化成為產業界救命草,幾乎是不做就等著被淘汰的絕望感,我們關心的是怎麼樣可以用最低的成本達到效益,這個講座分享一個實用的數據庫平台,讓我們在選擇協力廠商或是陌生開發時可以有更多的訊息可以參考。 另外,金屬中心預計於9/27、10/18分別於台中集思文心會議中心及高雄軟體園區會議中心舉辦免費講座,歡迎有興趣的產業先進報名參加。

Read More

工研院研發「農業界變形金剛」 首台國產四輪轉向農業共通載具 

工研院透過學研合作,結合高雄科技大學副校長郭俊賢團隊,開發出「甲醇燃料電池農業共同載具」,運作時相較傳統引擎,大幅降低有害氣體排放,也能提升電動載具工作效率。(工研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研發多項智慧農工技術,協助我國農業加速轉型,並於國內最大規模農業盛事「第九屆臺灣智慧農業週」中,展示包括首台國產「四輪傳動與轉向的農業共通載具」,宛如「農業界變形金剛」,透過四輪轉動增加靈活度、穩定度,載具上也能更換附掛工具,提升功能性;以及農業部支持發展,採用國產馬達與相關控制零組件進行全車開發的「電動曳引機」,相較傳統曳引機採用柴油動力,新型電動曳引機在田間可以進行低碳作業,如中耕、翻土或施肥等,相關成果已技轉國內農機廠商。 工研院開發首台國產「四輪傳動轉向農業共通載具」,宛如農業界變形金剛,透過四輪轉動增加靈活度、穩定度,載具上也能更換附掛工具,提升功能性。(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表示,這類智電型農事機器人協作模式的蓬勃發展,代表著在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電動化取代汽柴油動力、結合AI邊緣運算的人工智慧控制模組,可以展現農務協作的強大支援能力,因為包括翻土、灑種、授粉採摘或飼養、照顧或清掃畜舍環境等農務,都能交由協作機器人來處理。除了解決缺工問題,臺灣AI科技的多元應用與智慧模組供應鏈優勢,正在全力促成AI帶動百工百業發展的政策決心。 工研院與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合作開發,有著「農業界變形金剛」之稱的「四輪傳動與轉向農業共通載具」,採用了國產馬達驅動,可適應不同的地形與場域工作,迴轉半徑更是不到二點五公尺。不論運輸、割草或噴藥等,可隨時依據任務更換工作模組。由於搭載了智慧控制核心並使用車規模組,依據需求還可以進行有人與無人駕駛的切換,功能上充滿了各種彈性與可能。 此外,工研院透過學研合作,結合高雄科技大學副校長郭俊賢團隊的「甲醇燃料電池」。開發出「燃料電池農用共通載具」。由於甲醇驅動燃料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運作時主要是排水,沒有其他有害氣體的排放。相對於傳統引擎,除了大幅減少環境汙染,還能解決農用電動載具在田間難尋充電站的難題。

Read More

花蓮慈院跨團隊整合照護 提升長者身心健康

花蓮慈濟醫院打造幸福後山的衰弱整合照護團隊。(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臺灣將在明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推估在二0三五年邁向極高齡社會。花蓮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高聖倫指出,面對快速老化,老年醫學科自二0二一年結合護理部、復健醫學部、營養科,發展以抗衰弱為核心的高齡友善整合照護模式,以去年收治的二九三位衰弱病人為例,他們在心情、營養、肌少症風險及活動功能等方面皆有顯著改善。 慈濟醫院高聖倫醫師表示,衰弱是一種不穩定的健康狀態,是多系統老化症候群,年長者隨著身體儲備功能下降,伴隨多重共病,難以應對外來壓力,增加對疾病與死亡的易感性。例如在新冠肺炎期間,許多長者原本能獨立生活,但感染後無法應付壓力,導致易生病住院甚至重症或死亡。 衰弱的表現包括肌力下降、走路變慢、體重減輕等面向。肌肉質量和力量減少,以及身體功能表現下降則是肌少症的重要表現。當衰弱與營養不良、肌少症陷入惡性循環,就需要跨醫療科合作,提供認知刺激、改善營養、良好睡眠、社交互動、藥物檢視與調整以及運動等多元介入,防治衰弱延緩失能。 高聖倫醫師表示,透過跨醫療科合作,提供認知刺激、改善營養、良好睡眠、社交互動、藥物檢視與調整以及運動等多元介入,更能有效防治衰弱症狀。 (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在花東地區,多數鄉鎮已達超高齡社會標準,衰弱比例也隨之增加。高聖倫醫師提到,衰弱不僅降低長者生活品質,也常是跌倒、造成骨折的風險,甚至導致失能或死亡,若能在長者從健康轉向衰弱的過程,進行整合性評估與介入,可望降低跌倒風險、延緩失能。 高聖倫醫師指出,二0二一年起,營養科團隊收案一百人,隔年再推廣至東區其他醫院,並與花蓮縣衛生局合作,導入「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系統」,從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憂鬱等項目評估長輩衰弱問題,適時將有需求的長者轉到相關醫療院所或照護機構,讓他們在健康狀況惡化前就能得到治療,幫助長者重拾生活的信心與動力。

Read More

診斷精準,圓滿亮橘 病安健走暨點燈活動鳴槍起走

「診斷精準,圓滿亮橘」病人安全麻吉向前行第四屆健走暨點燈活動,於台中市文心森林公園鳴槍起走。(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診斷精準,圓滿亮橘」2024病人安全麻吉向前行第四屆健走暨點燈活動,12日晚上5點30分於台中市文心森林公園鳴槍起走,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南投縣衛生局長陳南松共襄盛舉,點燈儀式在台中圓滿戶外劇場舉行,響應世界病人安全日。活動廣邀30家團體夥伴、來自北中南各大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志工、照護工作人士和民眾共約600人參與,傳達病人安全觀念給參與者及周邊民眾。 主辦單位「台灣病人安全推廣同好會」,為「美國病人安全運動基金會」在台灣之原始合作夥伴,也是台灣第一個加入此運動之公益團體。每年9月17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訂定的世界病人安全日,2019年建議當天可在各國代表性建築物打上橘色燈光以示支持。台灣病人安全推廣同好會於2020年代表台灣首度響應點燈活動,在台中國家歌劇院「壺中居」牆面和水池的投射橘色燈光及健走活動。 「診斷精準,圓滿亮橘」病人安全麻吉向前行第四屆健走暨點燈活動,於台中市文心森林公園鳴槍起走。(記者徐義雄攝) 2024年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病人安全日的主題是「精準診斷,保障病人安全」,台灣病人安全推廣同好會創辦人暨仁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詹廖明義董事長為PSMF推廣病人安全運動在台大使。 詹廖明義表示,精準診斷對於保障病人安全非常重要,透過精準的診斷,醫療專業人員可對病人的具體情況擬定治療方針,避免不必要的醫療錯誤及副作用。利用有效的溝通、標準化流程與病人參與等,明顯提升病人安全,降低醫療過程面臨的風險。 活動由台中市政府衛生局、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指導,台灣病人安全推廣同好會與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仁愛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主辦,台中市政府運動局及台中市北屯區體育會共同主辦,協辦單位包括: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台灣醫療品質協會、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光田醫療社團法人光田綜合醫院、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秀傳醫療體系、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澄清醫療體系、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國泰醫療財團法人國泰綜合醫院等,引起醫界廣大迴響。 「診斷精準,圓滿亮橘」病人安全麻吉向前行第四屆健走暨點燈活動,於台中市文心森林公園鳴槍起走。(記者徐義雄攝) 世界衛生組織訂定世界病人安全日的代表色為橘色,代表活力、希望和溫暖,參加民眾都穿著橙色系服裝,響應政府推展ESG永續政策,宣導環保穿舊衣。鳴槍宣布起走後,詹廖明義帶領所有身穿橘衣參與者出發經過向上路二段、大墩七街後再回到起點,最後在圓滿戶外劇場點燈,傳達病人安全觀念,此時達到活動的最高潮。現場有文創市集、樂團表演和病人安全宣導攤位提供民眾諮詢。

Read More

宜!蘭人市集X宜蘭直送 9/28、29前進臺北松菸

「宜!蘭人市集」將於九月廿八日至廿九日,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為期兩天,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的文創大街及椰林大道,與大家熱情見面。(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廣受青年朋友所喜愛的「宜!蘭人市集」,在今年秋天,要帶領宜蘭青創品牌走出縣外,前進臺北松菸和大家見面啦~這次將以移地市集為概念,打包宜蘭的生活風景與生產脈動,乘著龜山島直送臺北,與不同城市的人們對話,細細品味宜蘭多元的風貌。 「宜!蘭人市集」是宜蘭縣政府為輔導青年創業及建立行銷平台,所打造的市集品牌。縣長林姿妙表示,「宜!蘭人市集」第一次走出縣外擴大舉辦,我們要把宜蘭的好食、好物、好品牌、還有年輕人的無限創意,與大家分享交流,期待更多縣外民眾透過市集看見美好宜蘭,更歡迎民眾尋著喜愛品牌的足跡,踏青宜蘭,歡迎大家呼朋引伴,一起來參加這場別具風味的秋季盛典。 「宜!蘭人市集」選定臺北松山文創園區作為首站,精選40+家質感青創店家,串連宜蘭的「好食快捷」、「好物掛號」、「好農親送」、「療癒平信」以及「地味宅配」五大類別好品牌,呈現宜蘭多元的風貌,市集活動將於廿八日至廿九日,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為期兩天,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的文創大街及椰林大道,與大家熱情見面。 現場除了青創商品展售外,市集更規劃了八場趣味體驗活動、五場精彩對話短講、八場舞蹈音樂演出、無數驚喜好禮兌換等許多豐富有趣的系列活動;另外,也安排了青年創業家短講分享。市集活動現場更推出「只送不賣」的「紅心芭樂口味限定霜淇淋」;另外還有「集點扭蛋禮」,只要消費滿額集點,即可獲得扭蛋禮一枚,超過二百份的優質好禮等你來換。

Read More

南投健行節啟動 5大經典步道體驗山林與瀑布景觀

「南投健行節」啟動,縣政府邀民眾到南投健行休憩,享受大自然。(記者劉晴文攝)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南投擁有豐富的山林步道與瀑布景觀,是健行休憩的好去處,縣政府特別精選步道推出「南投健行節」,本月二十八日登場,包括埔里福興、信義雙龍、國姓北港溪、南投市撼龍與竹山瑞龍等五大健行活動,結合在地文化產業與自然資源,縣府歡迎全國民眾踴躍參加。 南投縣副縣長王瑞德十三日偕同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技正高慈穗、南投縣北港溪溫泉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浩瑋及縣議員林儒暘等為「二0二四南投健行節」代言行銷,並進行啟動儀式。 王瑞德表示,縣長許淑華積極推動發展宜居城市、低碳綠色旅遊及戶外休閒健康養生等,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健行活動成為最受歡迎的全民運動之一。南投豐富的山林步道與瀑布景觀,為健行愛好者提供了絕佳的場地,透過此次健行節,縣府期望推動全民走出戶外,享受大自然,健康運動也能同時帶動地方觀光與經濟產業發展。 此次健行節涵蓋五大經典步道,每條路線均融入南投在地特色,首場是二十八日埔里溫泉季暨健行,由福興溫泉遊客中心啟程,健行路線來回約四公里,沿途感受能高瀑布的迷人風采。第二場是十月五日的雙龍瀑布健行,由雙龍國小啟程,健行路線來回約三公里,可以探索全台最長的七彩吊橋,欣賞壯觀的溪谷景致,同時體驗原住民文化的精髓。第三場是十月二十日的北港溪溫泉嘉年華暨健行,由泰雅渡假村出發,健行路線來回長達八公里,沿途可以享受拱型水橋、懷舊水車和三級古蹟糯米橋等特色景點。第四場次為十一月十六日撼龍健行,最後一場是十一月二十三日的瑞龍健行。 南投縣風景區管理所表示,此次健行節特別強調永續發展,參加者可在活動中體驗永續餐具租借服務,還規劃了豐富的在地市集,結合文創、青農與當地特色產品,讓參加者能夠品味南投特產。

Read More

中秋前夕開箱健康月餅 健康飲食「中秋挑3減4」

中秋佳節將至,新竹市衛生局十三日舉辦「中秋在地好滋味」發表會活動,推廣健康飲食觀念。(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中秋佳節將至、為提升高齡長者節慶期間對於健康飲食的認識與實踐,新竹市衛生局十三日舉辦「中秋在地好滋味」發表會活動,推廣健康飲食觀念。秘書長張治祥致詞表示,市府首度攜手在地傳統品牌及特色社區,集結豐富在地好滋味,與社區營養師共同研發低負擔的健康月餅,再藉由成果展示的方式宣導健康飲食的秘訣,增進民眾對健康飲食的重視,同時創造與業者、社區共榮互助的健康友好飲食環境。 十三日活動現場,農會家政班老師李麗茹帶領百位參與民眾、共同製作香蘋芋泥冰心月餅,餅皮以糯米粉、在來米粉製成,餡料選用新鮮蘋果丁及芋泥等健康食材,較傳統月餅低油減糖,透過手做低熱量高纖月餅。 中秋佳節將至,新竹市衛生局十三日舉辦「中秋在地好滋味」發表會活動,推廣健康飲食觀念。(記者曾芳蘭攝) 衛生局表示,這次活動現場展示的中秋在地好滋味限定禮盒(不販售),包含彭成珍餅舖選用海瑞剝皮辣椒摃丸、港北里帆船公園香草所製成的低油竹塹餅及減糖椪餅、新竹老爺酒店烘焙坊石英懿主廚特別選用阿彬純蜂蜜裹覆核桃,以及從磨豆到包裝皆出自海山社區長者雙手的濾掛咖啡包。 衛生局長陳厚全表示,市面上所販售的月餅禮盒選擇眾多,其中,高油高糖的月餅容易使體重及慢性疾病控制不佳,竹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營養師分享「中秋佳節挑三減四」秘訣,說明在應景美食前,如何聰明選擇、健康搭配、切勿過量,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中秋佳節將至,新竹市衛生局十三日舉辦「中秋在地好滋味」發表會活動,推廣健康飲食觀念。(記者曾芳蘭攝) 衛生局指出,「中秋佳節挑三減四」分別為:一、「挑」低熱量小顆月餅,閱讀營養標示選購份量較小的月餅,避免吃下過多熱量;二、「挑」月餅餡含高纖維,建議內餡以健康高纖的食材為主,減少精緻糖的使用,讓身體少負擔;三、「挑」無糖茶飲解膩又解甜;四、「減」量分享幸福加倍,月餅切小塊與親友分享,熱量減低也不過量;五、「減」少額外熱量攝取,避免將月餅當正餐食用,平衡一整天總熱量攝取;六.「減」輕負擔、蔬果助陣,高纖蔬菜、新鮮水果攝取足量,滿足口慾又健康;七.「減」少久坐多走多動,保持每天運動至少三十分鐘。 衛生局提醒,除了善用「挑三減四」享用美食不過量,有慢性疾病的民眾,要記得按時服用醫師處方的藥品,如有服用特定的高血壓藥、statin類降血脂藥、抗心律不整藥者等特殊藥品,應避免吃柚子,以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用藥前應詳閱藥袋上的說明,服藥期間若發生不尋常的症狀,請攜帶服用藥物就醫諮詢。

Read More

三重3學生遭砍 警方火速逮6嫌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重區某高職校門口,十三日下午放學時間發生砍人案,有一名校外人士持持西瓜刀砍人,三名學生被劃傷,送醫包紮治療,目前無生命危險,警方火速於二小時內將六名犯嫌全數追緝到案。 三重警分局下午四點三十五分接獲報案,中正北路五六0巷內傳出砍人事件,十七歲的徐姓男子持西瓜刀砍傷十七歲的陳男、十六歲的卓男及十六歲的郭男。 警方調查,原來是卓男與一名十九歲的黃男在社群軟體IG上互嗆,雙方相約談判,黃男與涉嫌砍人的徐男這方共有六人,與卓男等三人發生口角推擠衝突後,徐男揮刀傷人。 警方立即鎖定所有涉嫌人身份,迅速於二小時內將六名犯嫌全數追緝到案,將依妨害秩序、傷害等罪嫌,將涉嫌人移請新北地檢署偵辦。 教育局初步了解,本案受害學生三人為新北某高中職學生,被不明人士砍傷,分別送醫治療,送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患者雙手掌三至四處撕裂傷,北市馬偕醫院患者左上臂切割傷、手指切割傷(韌帶斷裂),部立台北醫院患者雙手多處切割傷(姆指韌帶斷裂)。學校已第一時間派人前往關心處理,提供學生及家庭必要協助,全力配合相關調查。

Read More

酷似韓星金秀賢被關注反被逮 新竹專勤隊一舉查獲8名失聯移工

酷似韓星金秀賢的越南籍移工阿丁(右)與表弟阿文(右)在新竹某工地遭查獲。(記者曾芳蘭翻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移民署新竹專勤隊近日在新竹市工地查獲來自越南的失聯移工阿丁(化名),這名移工因長相酷似最近超夯韓劇《淚之女王》超人氣男主角金秀賢,引起專勤隊的注意,結果阿丁突然告訴專勤隊、自己身旁的是弟弟,讓跟著非法來打工的表弟阿文(化名)也跟著被逮,阿丁因為「好康逗相報」介紹表弟阿文到台灣非法打工,恐因「非法仲介」,最高可能被裁處五十萬元罰鍰。 新竹市專勤隊近來強勢查緝逾期居(停)留外來人口的同時,更全力追查非法仲介,共計查獲逾期居留、非法仲介、非法雇主及非法容留對象十四人,全案依違反就業服務法函送新竹市政府裁處。 酷似韓星金秀賢的越南籍移工阿丁(右)與表弟阿文(右)在新竹某工地遭查獲。(記者曾芳蘭翻攝) 新竹市專勤隊日前接獲檢舉前往新竹市工地查緝,兩兄弟原以為默默在一旁工作不出聲就不會被發現,但阿丁酷似韓星的高顏值立刻引起查緝人員懷疑,一舉查獲包含越南籍的阿丁及表弟阿文在內的失聯移工共八名。為從源頭解決移工成為不法集團牟利目標的問題,專勤隊同仁現場追問「有人介紹嗎?」,阿丁手指阿文並笑著回答:「他是我的弟弟!我介紹他來的」。同仁接著現場宣導,幫同鄉或是親人媒介打工都是違法的,最高可能被裁處五十萬元罰鍰,讓阿丁和在場移工一臉驚恐。 新竹市專勤隊隊長李安貴進一步呼籲,依照就業服務法規定,媒介外國人非法為他人工作,處十萬元至五十萬元罰鍰;意圖營利非法媒介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一百二十萬元以下罰金。非法僱用或容留不法外來人士,最重可處七十五萬元罰鍰,請民眾拒絕非法僱用或仲介非法外國人,以維護國人就業權益及社會安定。

Read More

2024玩美生活節 青少年藝術育成基地至石光國中接力前行

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後排左4)說,今年特別為參與的班級設計班級牌,讓參與之學生產生認同。(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生活美學館日前在新竹縣立石光國民中學舉行青少年藝術育成基地第四站掛牌儀式,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葉于正館長、石光國中孫于婷校長、大腳丫劇團張瓊文團長等共同掛牌,待六堂育成課程完成,將於十月十九日展演發表時與其他七所學校至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廣場進行展演,共同展現師生共創的成果。 葉于正館長表示,本年度在北臺五縣市八所學校辦理「一一三年青少年藝術育成基地培力展演」,以學生的需求出發,媒合藝文團隊,邀聘具臺灣台語、藝術教育或特殊教育等一師一團「陪伴業師」進校觀察、指導,透過藝術育成課程共同創作展演內容,結合SDGs永續發展目標,同時連結在地藝術文化,?動青少年圓夢計畫。今年活動特別規劃於各校辦理育成基地?動儀式,為參與的班級設計班級牌,圖案以學生參與且具永續材質設計,作為此活動之識別性意象,也讓參與之學生產生認同。 孫于婷校長特別感謝新竹生活美學館注重偏鄉地區青少年之權益,推動文化體驗向下札根,培育青少年藝術人才,活絡在地青少年藝文參與風氣,落實文化平權。這次石光國中育成主題為現代戲劇,與學生共創、豐富戲劇內容尤為特色,戲劇演出融入新竹縣關西地區人文風情、文化地景、地方美食與學生每天自主苦練射箭勤勉向上、堅毅不拔的精神,以學生自身想法加以創作,展現時下青少年風采,更加入臺灣台語、臺灣客語等元素,讓學生藉由互動學習更了解母語文化,並經由大腳丫劇團與學校合作拓展教學領域,誘發藝術種子萌芽,使青少年在學習過程能樂在其中,讓美學更貼近青少年的日常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