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光世界劇場 英語話劇展創意

南光中學推出「世界劇場」英語話劇成果發表,展現學生們跨領域學習的精彩成果。(校方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新營區南光中學年度英語盛事「世界劇場」英語話劇成果發表,二十六日在台糖新營總廠中山堂登場,結合英語、歷史、地理等學科內容,還融入藝術領域─美術與音樂,展現學生們跨領域學習的精彩成果。 南光中學說,今年的主題聚焦於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文學,學生們透過經典作品展現英語學習成效與戲劇創意,贏得在場觀眾熱烈掌聲。 此次話劇內容呈現多部經典作品,包括一個江湖郎中的回憶錄、小婦人、冷山、湯姆歷險記、林肯等,這些作品描繪戰爭對人性、道德與社會的深刻影響,學生以全英對白生動重現角色,並融入戲劇表演中,學子對人物角色掌握精確、編劇情節流暢;串場主持由高一十位學生擔任,學生們以流利的英語展現自信與實力。 南光中學校長張添唐表示,「世界劇場」以戲劇喚醒學生的文學靈魂,學生們發揮創意,透過經典故事串連歷史、文化與語言的學習,成為南光具特色課程之一;提供學生用英語表達的舞台,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學校將持續推動,並鼓勵學子用心學習,以發掘學生更多潛力。

Read More

縣城隍廟真人版童子爺出巡

  迷你版童子爺公,此次將代表該廟童子爺出巡。(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年底府城迓鬧熱,就看廣安宮這一科!由於廣安宮七十二年未建醮,很多交陪友廟都是一次還兩科,大家精銳盡出,除有三家廟各出千人陣頭之外,北區首邑縣城隍廟出動五十年未曾出巡的童子爺公遶境,且今年還是真人版,廟方邀請信眾扮成童子爺坐在精心布置的小貨車上,沿路發放糖果、餅乾和禮品,堪稱道教版的聖誕小公公。 有「廟會市長」之譽的縣城隍廟執事洪紹閔表示,童子爺上次出巡是民國六十三年的事了,迄今相隔五十年,但從當年的老照片看來,早期男女童子爺坐在花轎內,雇人推著遶境,前面還有花籃,看起來怪怪的。 今年發想自己的陣頭,邀請境內一對小朋友扮演童子爺公,座席升格為小貨車,真人童子爺坐在最前面,後有神桌,上有神像版的童子爺。 縣城隍廟信眾小朋友打扮童子爺出巡,小朋友在廟內試裝。(記者陳俊文攝) 民國六十三年縣城隍廟遶境,童子爺公曾坐花轎出巡。(記者陳俊文翻攝) 童子爺是縣城隍爺廟最奇特的神明,也是小孩子的守護神。台南市文史工作者謝奇峰表示,童子爺的信仰久遠,相傳是玉皇上帝派遣下凡來輔佐城隍爺,並留有一男一女童子貌的泥塑神像與符版。 童子爺聖誕日是農曆二月十二日,縣城隍廟也是在那一天舉行造橋過限,相傳已收了上千名的契子,目前知道最早的契子李大在是一九一四年出生,也是藝人席曼寧的祖父,如今還健在,今年已經一百一十歲,儼然童子爺公的歷史見證與代言人。 此次縣城隍廟讓童子爺公伴隨主公縣城隍「顯佑伯」出巡,堪稱民俗信仰與土地的感情連結,尤其目前廟會活動的陣頭都是外聘,非在地人組織擔綱,喜見府城愈來愈多宮廟能夠恢復自組陣頭,由下一代的人代代傳承,令人欣慰,目前更有耆老預約下一次將粉墨登場,扮演童子爺出巡。 但因縣城隍廟鎮殿的童子爺公是泥塑,廟方擔心經不起小貨直顛簸,所以車上的童子爺以洪紹閔家中所供奉的迷你版童子爺代替出巡。

Read More

國中小教師技職教育增能研習

南市國中小教師技職教育增能研習,安排實作、體驗活動。(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為落實適性發展、適才適所的教育理念,南市教育局十月至十一月辦理六場次國中小教師技職教育增能研習,計有兩百二十人次參與。希望教師們透過各種職群體驗課程,為國中小技職教育創造更多可能性。 教育局表示,國小增能研習由後甲國中、六甲國中、安順國中、佳里國中等四所職業試探與體驗示範中心辦理。研習內容除了電機與電子、設計、食品、藝術、水產、醫護等職群體驗課程,也介紹國中技藝教育、示範中心,安排羊毛氈側背包、偶動畫、齒藝辦公小物等實作活動。 國中增能研習則由崑山科技大學、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辦理。規劃餐旅、機械、家政、醫護等職群體驗。安排認識技職教育講座、手沖咖啡、XR虛擬展演體驗、健康永續銀髮長照等活動。同時邀請國中教師走進技高校園,了解技高體系學習內容及教學環境,提供學生作為升學選擇參考。

Read More

全國啦啦隊賽 南應大橫掃12獎項

全國啦啦隊錦標賽,南應大舞蹈系橫掃十二個獎項。(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舞蹈系七技與四技卅餘名學生參加第廿一屆全國啦啦隊錦標賽,展現非凡實力,一舉奪下彩球團體公開組冠軍、嘻哈團體公開組季軍。另個人與雙人賽更橫掃多項大獎,累計榮獲一金、六銀、一銅等共十二個獎項。 南應大舞蹈系在此次比賽中,表現最為亮眼的莫過於七技學生高文萓與方子僑、四技洪得恩與鄭育侖的精彩表現。兩組學生獨立編排的作品,分別在彩球團體與嘻哈團體公開組中大放異彩,融合創新概念與精湛技藝,帶領團隊攀登榮耀頂峰,博得評審一致讚賞,也彰顯舞蹈系學生在編創以及啦啦舞蹈技術執行力方面的卓越表現。 指導老師黃淑蓮表示,這一次能夠在國內賽事中獲得多項殊榮,不僅是學生們日復一日勤奮練習的成果,更歸功於整體團隊的齊心協力與專業分工。舞蹈系長期致力於融合藝術與運動元素,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並重視創意發展與競賽經驗,為學生奠定多元化發展的基礎。 舞蹈系主任黃文人表示,對於此次的亮眼成績,證明學生以不懈努力與對舞蹈藝術的無比熱情,她相當支持與高度肯定舞蹈系學生們的表現,除為舞蹈系贏得極高聲譽,更展現舞蹈系在推動專業教育、創新實踐及藝術拓展上的深厚實力。

Read More

公私協力 4公所關懷獨老

七股區長李佳隆(右二)率領公所團隊關懷獨居長輩。(七股區公所提供) 記者盧萍珊、陳治交∕台南報導 寒冬送暖,包括七股、玉井、永康、南區區公所分別啟動關懷獨居長輩,七股區長李佳隆送來禦寒物資及喜憨兒台南庇護工場產品,以行動傳遞長者溫暖;玉井區長顏振羽結合如來之家及玉井行善團,送來民生物資及春聯;永康區長李皇興與南市三聖慈善會,送上防寒物品表關懷;南區公所結合南區行善團關懷弱勢獨居長者,喜憨兒基金會也透過公所發放民眾認購年菜禮盒。 永康區公所結合台南市三聖慈善會,啟動關懷獨老活動。(永康區公所提供) 玉井區公所活動偕同玉井行善團,關懷六十五歲以上獨居長輩,準備肉鬆、奶粉、大燕麥片及年菜等,另有台南市南瀛書法學會常務理事李俊義手寫春聯,藉春聯傳達的喜氣,還有保溫保冷袋、毛帽、圍巾等保暖物品,獻上滿滿心意與關懷。 氣溫驟降,玉井區公所啟動關懷獨居長輩,送來民生物資及春聯。(玉井區公所提供) 永康區允統食材有限公司捐贈泡麵、八寶粥等物資,訪視慰問里內獨居長者等弱勢民眾。 南區區長蕭琇華表示,因應入冬寒流接續來襲,呼籲有心血管疾病及高齡長者務必注意保暖。 南區公所結合南區行善團關懷弱勢送愛心。(記者陳治交攝)

Read More

官田國小食農教育 手作窯烤披薩

官田國小學童以自己喜歡的食材,手作好吃的窯烤披薩。(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官田國小推動食農教育,不僅校園有幸福農場,還有一座「官田窯」,校方設計窯烤披薩課程,以農場現採的蔬果為食材,手工揉捏成餅皮後,放進窯內烘烤成香噴噴的披薩,學生們先送給老師品嘗,感謝師恩。 官田國小校長陳慶林指出,長期推動食農教育,老師在課程設計上趨向多元,校內更是建置多樣化的農事體驗場域,校園裡建置一座官田窯,每到歲末就會辦理窯烤體驗,這次就以幸福農場內的蔬果為食材,手作窯烤披薩。 一早官田窯先燒窯,讓窯內溫度逐漸升高,接著學生們到農場採收成熟的草莓、小番茄,前來協助製作的官田農會四健會媽媽們帶來各項食材與餅皮,包括菱角、高麗菜、泡菜、蘿蔔、小番茄、美香草莓、玉米粒等,經過清洗後指導學生製作。 官田國小學童利用校園的官田窯及農場蔬果,手作烘烤出好吃的披薩。(記者盧萍珊攝) 在發酵好的餅皮先塗上番茄醬,再加上自己喜歡的食材,最上面灑上牽絲的起司,放進窯內高溫燒烤,傳出陣陣的香味,每位學生做出自己專屬的口味,讓人垂涎三尺。 學生李紫勳、蔡旻憓說,一大早先去採草莓跟小番茄,經過清洗後放進披薩食材裡,第一次體驗烤披薩,沒想到窯烤的味道與一般披薩不同,一口咬下多汁且香濃,尤其是有窯烤的特殊香氣,果然是自己做的最好吃。

Read More

日本富士宮東高校訪永仁高中交流

日本富士宮東高校學生參訪永仁,與高二生進行進行自然探究實作課程,促進友誼的建立。(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日本靜岡縣富士宮市與台南市互為友誼市,為增進雙方實質交流,富士宮東高等學校校長玲木香及師生代表共九人,參訪永仁高中展開跨國課程與文化交流,日生們入班與高二學生進行自然探究實作及英語課程。深化教育合作,並促進台日青少年的理解與友誼。 富士宮東高等學校七位學生與永仁學生進行「夢幻特調-蝶豆花茶」主題科學實驗,他們利用綠茶、柳橙汁與蜂蜜等市售飲料,加入蝶豆花飲料,觀察酸鹼性質對飲料顏色變化的影響,深入了解酸鹼指示劑的變化原理。這次活動為學生提供共同學習與交流的平台,不僅增進科學知識,也促進友誼的建立。永仁教師表示,這樣的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與跨文化交流能力。 另外,永仁也安排一堂英文課,讓日本學生與永仁學生一同學習。兩校學生在課堂上透過英語積極互動,分享各自的文化與日常生活。透過這樣的對話,不僅提升學生英語表達能力,還促進跨文化理解。富士宮東高校學生表示,英語實際應用增強了他們的溝通信心,而永仁學生則認為,這是拓展國際視野的絕佳機會。 富士宮東高校校長玲木香表示,非常感謝永仁熱情接待,這次活動不僅帶來新學習體驗,也深化日台學校間的連結。永仁校長余月琴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交流,促進學生在全球化社會中的成長。

Read More

熱蘭遮協會 守護失智症20年

大台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二十週年慶,全體成員們期許在另一個二十年後能夠轉型,成為一個改變失智症樣貌的協會。(熱蘭遮失智症協會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大台南熱蘭遮失智症協會成立二十週年,協會成員再度回到當初成立的地點中西區FOCUS威秀影城,舉辦慶祝活動。協會理事長白明奇醫師說,以前阿茲海默症都沒辦法醫治,如今阿茲海默症的診斷跟治療都有重大的進步,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期許在二十年後能夠轉型,成為一個改變失智症樣貌的協會。 熱蘭遮失智症協會於二00四年十二月廿五日成立,今年十二月廿五日慶祝活動上,包含政府官員、民代及協會歷任理監事、病友家屬、會員志工,共有六十餘人出席。白明奇指出,二十年前,他曾經有一位忘年之交罹患阿茲海默症,赴日求醫,卻失望返台,最後,這位友人在療養院裡終老過世,期間從未接受過藥物治療,現在醫學發達,診治大有進步,情況已經不同於昔。 協會常務監事蔡又仁說,白醫師二十年前勇敢選擇一條不好走的路,拯救許多在黑暗困境中的失智症家庭;病友家屬同時也是協會志工的葉錦雲表示,當一個失智症照顧者很不容易,會有很多情緒,非常謝謝白醫師對媽媽的照顧。 協會於今年舉辦各項慶祝活動,包括鹿耳門宮廟文化健走、失智照護博覽會、國際失智症月健走、記憶熱蘭遮老照片展、失智電影活動、冠禮揚聲音樂會等活動,獲民眾熱烈迴響與肯定。最後,現場合唱《過客》歌曲,這首由白明奇作詞,金曲獎編曲得主盧易之鋼琴家作曲,作為送給協會創立二十週年禮物,象徵愛與感恩。

Read More

快樂書院自學生 護理之家逗樂公嬤

快樂書院卅位國高中及小學生,利用耶誕節到護理之家安排敬老活動,體驗知惜感恩的節日。(快樂書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自學團體「快樂書院」卅位國高中及小學生,利用耶誕節到護理之家作武術、唱台語民謠等才藝表演,並為長輩按摩同樂,透過隔代互動,學生體驗知惜感恩的節日。 位於北區的快樂書院成立十七年,負責人陳亭諭表示,快樂學院是一個自學團體,不同於一般十二年國教體制,學校以培養閱讀素養、經典文化作為核心發展特色,學生自主規畫目標學習,培養領導能力,經常到戶外做生命教育。歲末耶誕感恩活動由學生負責主持,廿五日帶領全體師生到歸仁區和欣護理之家為長輩按摩,展現學生在讀經教育扎根下,知書達理的品德。 快樂書院學生到護理之家表演才藝並為長輩按摩跨世代同樂,讓阿公阿嬤開懷笑呵呵。(快樂書院提供) 安老活動重頭戲由學生為護理之家的二十多位長輩按摩搥背,學生見到阿公阿嬤開懷高興同樂,也會聊起自己家的爺爺奶奶,備感到親切,學生為長輩搓手搓腳,在寒冷天氣裡,讓長輩身心都感到暖流陣陣,現場氣氛尤顯溫馨。

Read More

薪酸! 近半拾荒者 月賺不到3千

  民團二十六日公布拾荒者公正轉型研究調查結果,指出近半拾荒者月收入不到三千元。(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拾荒者是資源回收體系一環,民團二十六日指出,調查顯示,拾荒者以中高齡女性為主,且有近半拾荒者每月收入不到三千元,呼籲政府重新審視回收基金制度等,正視尊嚴勞動。 台灣勞工陣線、五角拌回收平權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公布拾荒者公正轉型研究調查結果,此調查在九月至十二月間進行,透過走訪全台灣北中南九個縣市,實地訪問超過三百名拾荒者,匯集第一手資訊後進行分析。 調查顯示,拾荒者對於回收系統的貢獻堪比清潔隊,二0二三年列冊的拾荒者回收量為六十四萬七千二百七十公噸,與清潔隊回收量的六十九萬六千一百三十二公噸不相上下,且這僅是有列冊的拾荒者,顯見拾荒者長期以來在資源回收體系中扮演隱形卻關鍵的角色。 調查指出,拾荒者群體中有七成是女性,其中又以六十五至七十五歲年齡層為大宗,受訪對象在拾荒前的過去工作主要以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為主、占百分之三十三點八,其次為機械設備及組裝人員占百分之二十三點五。 民團呼籲,政府應該視拾荒者為輔助基層清潔隊員處理回收工作的重要夥伴,並與中小型回收業者合作,將垃圾與回收基礎設施納入都市規劃一環,並將拾荒者意見納入政策參考中,共同尋思台灣環保城市的下一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