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縣衛生局於清明節前啟動祭祀食品抽驗專案,共計查核三十六家業者,抽驗潤餅成品、餡料、潤餅皮、草仔糕、紅龜糕、祭祀用餅乾糖果等四十九件產品,檢驗項目包含微生物衛生標準、食品添加防腐劑、螢光增白劑、著色劑、黃麴毒素及甲醛等一百二十八項檢驗,結果全數符合規定。(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衛生局十三日表示,為維護民眾清明節食品衛生安全,花蓮縣衛生局於清明節前啟動祭祀食品查核及抽驗專案,以確保民眾食的安全。針對各大賣場、超市、餐飲業、傳統市場及攤商等場所,進行食品標示查核及抽驗。共計查核三十六家業者,抽驗潤餅成品、餡料、潤餅皮、草仔糕、紅龜糕、祭祀用餅乾糖果等四十九件產品,檢驗項目包含微生物衛生標準、食品添加防腐劑、螢光增白劑、著色劑、黃麴毒素及甲醛等一百二十八項檢驗,結果全數符合規定。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為表達對祖先的追念,民眾皆會準備三牲四果佳餚祭拜,例如清明食潤餅,象徵著富足和團圓,超人氣銅板美食草仔粿、喜氣洋洋的經典紅龜粿,還有象徵吉利的發糕,都是清明節不可或缺的傳統美食。建議民眾購買時,應慎選商譽良好廠商,注意產品包裝上應有品名、內容物名稱、食品添加物名稱、製造或負責廠商名稱、地址及電話、有效日期及營養標示等,避免選購顏色過於潔白或鮮豔的產品。
花蓮縣衛生局提醒民眾,清明節氣溫漸升,祭祖供品要避免高溫曝曬,祭祀後食材容易滋生微生物,務必加熱至中心溫度超過七十度,才可食用,食材於室溫不宜放置過久,盡量於七度以下保存,即食潤餅勿隔餐食用。衛生局更呼籲食品業者務必做好自主管理,遵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且合法正確地使用食品添加物,共同為食品安全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