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利事業未依限提示受控外國企業CFC財報“虧”很大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自112年起正式上路,營利事業如持有符合CFC定義之外國企業股份或資本額,且該CFC不符合豁免規定者,應依所得稅法第43條之3規定,認列CFC投資收益,計入當年度所得額課稅。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基於租稅公平,CFC之盈餘須列入所得額課稅,其虧損亦得自符合CFC當年度起,依營利事業認列受控外國企業所得適用辦法(以下簡稱CFC辦法)第10條第1項第1款至第4款規定,於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限內,依同辦法第6條及第7條規定計算CFC虧損及申報,並檢附或提供經CFC所在國家或地區或中華民國合格會計師查核簽證之財務報表,或其他足資證明CFC財務報表真實性之其他文據供稽徵機關核定,若未能依限提供者,可於申報期限屆滿前以書面敘明理由向稽徵機關申請延期提供,或於申報書第B7頁「營利事業認列受控外國企業(CFC)所得明細表」勾選「併同本次申報案件申請延期提示文據」,延長之期間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並以一次為限,如營利事業未能依限提供財務報表,稽徵機關核定之CFC虧損,將無法適用CFC前10年虧損扣除規定。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持有設於開曼群島A公司100%股權,A公司符合CFC定義,甲公司於113年5月申報112年度CFC虧損600萬元時,未於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限內檢附經會計師簽證之財務報表或替代該財務報表之其他文據,又疏忽未申請延期提示,遲至113年10月始提示CFC之財務報表,依CFC辦法規定,該虧損數額將無法適用前10年虧損扣除規定。 該局特別提醒,營利事業如未依規定於期限內申報CFC損益或提示經會計師簽證之財務報表或替代該財務報表之其他文

Read More

長榮海運董事會決議配發現金股利每股32.5元

(長榮海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13日董事會通過113年年度財務報告,全年合併營收4,635.68億元 (年增67.53 %),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為1,394.53億元 (年增294.64 %),每股盈餘 (EPS)為64.87元。長榮海運表示,綜合考量本年度獲利及全體股東利益,配合未來營運需求及資本支出規劃,經董事會決議將配發現金股利每股32.5元,合計配發現金股利新台幣703.64億元。以2024年度之稅後淨利1,394.53億元計算,配息率約50.46 %。 面對2024年全球航運市場的供需挑戰,長榮海運積極調整航線及船隊配置,以因應國際經貿環境高度不確定性的情勢。同時,本公司持續推動船隊優化與更新計畫,確保長期營運穩健度與永續競爭之韌性。 展望未來,該公司將靈活調整營運策略,並強化與國際海洋聯盟進一步的合作,以前瞻性的思維規劃,攜手客戶共創雙贏未來。

Read More

市場運價暴跌船公司採行運能控制措施救市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近期貨櫃船運市場運價暴跌,德魯里(Drewry)消息稱,全球主要航線未來五週預計取消47個航次,船公司不得不採行運能控制措施救市。 消息指出,即日起至下(四)月13日,主要的東西向主航線-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宣佈取消47個航次,取消航次總數佔計畫715個航次的6%,其中43%將在跨太平洋東向航線上,30%在亞洲-北歐和地中海航線上,27%在跨大西洋西向航線上。 截至本(三)月六日,德魯里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CI)綜合指數比前週下滑3%至$2,541/FEU,比去(2024)年同期則大降23%。 據瞭解,包括地中海航運(MSC)及主要航運聯盟通過取消航次、延遲新服務以減少運能試圖緩解運價跌勢,然而需求疲軟與運能過剩的雙重壓力削弱了這些措施的有效性。估算四月全球運能預計較二月增加31%,疊加“提前出貨潮”結束及蘇伊士運河通行潛在恢復,運價下滑趨勢可能延續,船公司在此之前提出的漲價計畫已延遲實施,短期內進一步調漲的可能性較低。 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顯示,截至本月七日,SCFI已從年初的2505.17點驟降42.67%至1436.30點,主要貿易航線運價呈現斷崖式下跌,其中美西、美東與南美線分別暴跌54.12%、48.13%和45%-54%,創下近年罕見跌幅。 面對市場劇烈震盪,全球主要航運公司緊急啟動聯合救市,Drewry統計,未來五週內歐美主航線將削減6.6%運能,涉及47個預定航次取消。MSC率先調整佈局,不僅退出跨太平洋航線,更將旗下2.4萬TEU級超大型貨櫃箱船調離亞歐幹線,轉投地中海與西非市場。 Linerlytica報告亦顯示,航運聯盟正在延遲新航線佈局,原定本月啟航的海洋聯盟亞歐新航線緩實施,Premier聯盟兩條太平洋新航線也延至五月後。MDS Transmodal數據顯示,本月份太平洋航線運力縮減5%,總量減少8.1萬TEU,但比去年同期仍增長16%,業界士認為這可能是大規模運能調整的前奏。物流通。

Read More

葉門胡塞武裝恢復以船隻紅海等海域通行禁令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紅海危機再起?外電消息,葉門胡塞武裝恢復禁止以色列船隻在指定海域通行禁令。 消息指出,葉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在該組織控制的馬西拉電視臺發佈訊息宣佈即刻起恢復禁止所有以色列船隻在紅海、阿拉伯海、曼德海峽和亞丁灣等指定區域內通行的禁令,將對違反通行禁令的以色列船隻進行軍事打擊。 薩雷亞說,此舉旨在支持巴勒斯坦人民,迫使以色列恢復允許人道主義援助進入被圍困的加沙地帶,禁令將持續至通往加薩地帶的過境點重新開放,援助、食品和藥品獲准進入為止。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則發表聲明說,即日起,以色列將暫停允許一切物資進入加沙地帶,原因是加沙地帶停火協議第一階段已完成,加之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拒絕接受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提出的臨時停火方案。 葉門胡塞武裝曾表示,如果以色列四天內不恢復允許人道主義援助進入被圍困的加沙地帶,胡塞武裝將重啟對其海上打擊。

Read More

達飛在大陸船廠山東新能船業訂造電動貨櫃船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達飛航運(CMA CGM)在中國大陸船廠山東新能船業(Shandong Xinneng Shipbuilding)簽約下單訂造全電動貨櫃船。 據瞭解,達飛是在去(2024)年底與該船廠簽署意向書,擬建造一艘80米長、182TEU新船。  新電站預計將從明(2026)年開始在越南部署,達飛同時在蔡梅浦部分擁有的Gemalink碼頭新太陽能發電場支持專用充電基礎設施。 達飛表示,該船將在平陽省和深海Gemalink碼頭之間180公里的回程航線上運行,零溫室氣體排放,年處理能力超過五萬TEU,將在這條路線上使用電動貨櫃船運輸貨物。

Read More

張榮發基金會搭起臺灣荷蘭社福橋梁 邀梵志登夫人訪臺

(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今年古典樂壇的重磅消息之一,絕對是張榮發基金會所屬長榮交響樂團,禮聘世界級指揮家梵志登(Jaap van Zweden)出任駐團藝術家一職。奠定雙方合作根基之一,無疑是兩者均懷抱回饋社會的本心,包括梵志登夫婦為自閉症兒童及家庭所設立的「帕帕基諾基金會」已長達25年,而在全臺從事各項文教公益業務的張榮發基金會,今年也即將邁入第40週年! 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表示,梵志登夫人(Aaltje van Zweden-van Buuren)的公益事業備受肯定,曾獲荷蘭政府頒發奧倫治‧拿索騎士勳章。所謂「德不孤,必有鄰」,兩家基金會空間上雖相距一萬公里,時間上也有七小時時差,但愛是沒有距離與時差的。近日特別邀請梵志登夫人來臺參訪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天使心家族基金會與心燈啟智教養院,讓彼此互相請益,並與社福團體創辦人、工作人員、志工、機構服務對象,乃至家長們面對面,進行深度交流。 梵志登夫人在現場不吝分享她身為自閉症患者家長的心路歷程,及成立基金會的初衷。特別是她如何為自閉症兒童進行音樂治療研究,出版書籍,甚至與夫婿梵志登進而在荷蘭共同成立帕帕基諾基金會。 她也提及最近去烏克蘭訪問,並製作了一部有關「戰火下的身心障礙兒童」的紀錄片,種種的親身分享,都讓國內的社福團體覺得受益良多,並邀請梵志登夫人親自與機構服務對象一起進行手作課程,如包裝咖啡禮盒、彩繪美勞作品等。孩子們也使出渾身解數,熱情招待,包括勇於使用英文對話、表演打鼓、劈腿等絕活歡迎貴賓到訪。 梵志登大師本人對推廣音樂公益也是不遺餘力,例如三月底將於師大開設大師班,並已於三月上旬在臺親自徵選日後將參與長榮交響樂團對外演出的師大學生們。徵選當日他不忘一一點評十六位徵試者的優缺點,讓學生們又驚又喜,覺得是何其難得,竟可以獲取如此珍貴的傳承經驗!

Read More

FIATA 國際貨運代理聯盟年會10月上旬在越南河內舉辦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十三日召開理監事暨工作小組會議,由理事長翁堯賢主持,會中也討論到今年FIATA 國際貨運代理聯盟的年會10月6日到10日將在越南河內舉辦,FIATA 的會員包括 113 個協會會員和超過 6,000 個個人會員,代表全球 40,000 家貨運代理和物流公司;每年匯集了物流、運輸和貨運行業的頂尖專業人士齊聚一堂,針對最新的行業趨勢,各項問題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建構寶貴見解和知識的平台,當然也不乏開拓未來商業發展合作的機會,公會相當鼓勵會員可以一起參與,來增加與全球同業的聯繫與交流。 另外,本次會中也提到在去年底甫與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簽署產學協議,除了積極展開校園徵才的合作之外,隨即在三月份開始,也將參與協辦「國貿商品海運出口訂艙技能競賽」的活動。該活動的競賽對象為各高中職航管、國貿及商經相關科系在校生與應屆畢業生,競賽宗旨則希望透過實務技能的應用,讓學生了解到有哪些提供運送服務的公司與航線服務,以及訂艙時應該有的準備和技巧,期勉能夠向下扎根,鼓勵高中職學生後續進入大專校的選修及從事投入相關行業;活動將在三月到五月於各校展開初賽,六月份於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進行決賽,基於人才培育及專業養成的初衷,海攬公會也相當樂意參與其中並提供必要的協助。

Read More

航港局辦理布袋商港航安講習及客船緊急應變演練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昨(13)日辦理布袋商港航安講習及布袋至澎湖航線「客船緊急應變演練」,提升航行安全專業知能。(附圖由航港局提供) 航港局辦理「114年度布袋商港航行安全講習」,本次講習邀請布袋商港在港航商13家及其船員透過專家學者及港務公司共同授課,有助提升航行安全專業知識及建立船舶安全觀念。 本次講習邀請高雄科技大學航運技術系李江作講師講授航行安全管理基本認知、船舶安全與應急管理、航行前的準備工作、航程中的操作等;高雄港務分公司講師吳偵猷說明布袋商港VTS管制措施相關規定、航道水域及助航標誌及管制重點宣導等。 另辦理布袋至澎湖航線開航前「客船緊急應變演練」,航港局指出,嘉義布袋至澎湖客船航線每年航季旅客高達60萬人次以上,該局為強化航行安全辦理演練,本次演練由百麗航運公司所屬之「雲豹」高速客船進行消防滅火、撤離程序、協助身心障礙者逃生、群眾管理及聯防互助救援等各項演練。航港局邀集多家布袋至澎湖航線客船航商、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高雄港務警察總隊、海巡署布袋商港安檢所及嘉義縣消防局等單位一同參與。 航港局表示,嘉義布袋至澎湖客船航線旅客人次逐年增加,航港局為確保人船航行安全,每年均會擇一客船辦理「布袋商港客船緊急應變演練」,本次演練有助於提升客船航行安全及船員緊急應變能力,讓旅客的生命財產,獲得更多的安全保障。

Read More

瞄準國際 AI 晶片大廠導入應用拓展全球商機 上詮開發低能耗高速矽光技術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召開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今(114)年度第2次決審會議,會中通過上詮光纖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濰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百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項計畫,分別於半導體、人工智慧、衛星通訊等領域進行研發,預期帶動投資逾新臺幣1億元。 上詮光纖通信「應用於雲端 AI/HPC 之光連結中光纖耦合陣列暨封測整合系統開發計畫」—突破矽光封裝技術瓶頸,提升AI與高速運算能效,隨著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AI)與高效能運算(HPC)需求不斷提升,資料傳輸速度與能耗成為關鍵挑戰。為解決此問題,上詮開發臺灣首創的微光學光纖陣列耦合技術,將光纖耦合技術導入晶片封裝,提升傳輸效率並降低功耗。 目前傳統電子與銅線傳輸方式在高速運算設備上耗能驚人,如51.2T交換器系統約需2,400W電力,而透過矽光技術,可將功耗降低約64%,大幅提升能源效率。此外,上詮同步開發高精度光纖耦合封裝平台,可補足臺灣在量產設備上的不足,並降低生產成本,強化臺灣在矽光封裝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在AI與高速運算時代掌握關鍵技術,邁向更節能高效的未來。 濰元科技成功研發低耗電便攜式低軌衛星地面收發器,突破傳統衛星通訊設備笨重、耗能高的限制,讓個人用戶能夠隨時隨地享受穩定的衛星網絡。本計畫整合相位陣列天線、微處理電路(MCU)、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 LCD)等技術,能根據內建的衛星軌道座標自動調整最佳擺放角度,以提升通訊效率,同時降低至少30%功耗,並減少超過三成的通訊成本。 計畫成果具備高效、省電、便攜的特點,廣泛適用於商務、戶外探險、海事航空、軍用、無人機與物聯網等領域,並支援全球低軌衛星通訊。此技術的突破將提升臺灣在低軌衛星市場的競爭力,推動產業發展,並強化臺灣在全球衛星通訊產業的影響力。 台灣百應生物科技「智慧家禽AI Camera-邊緣運算及AI供需優化系統計畫」—首創AI電腦視覺技術結合噬菌體氣體感測器,打造全方位家禽監控解決方案,因應智慧化監測技術成為養殖業的新趨勢,台灣百應生物科技運用AI電腦視覺技術與噬菌體氣體感測器,打造高精準、耐用且具高度可擴展性的家禽監控解決方案。本計畫能即時追蹤雞隻生長狀況,包括每日增重、重量分佈、活動水平等關鍵指標,協助養殖業者提升生產效率。

Read More

〈 幸福安婦幼專欄 〉關心寶貝的健康成長,記得要做發展篩檢

幸福安診所提醒,關心寶貝的健康成長,記得要做發展篩檢。(幸福安診所提供) 年齡在0到未滿7歲的兒童,是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3歲之前更是關鍵的黃金療育期。依據美國疾病管制署的建議,要掌握兒童發展與及早發現異常,需要醫護人員以及家長的通力合作,完成兒童發展「監測」、「篩檢」與「評估」這3道關卡。 兒童發展的「監測」部分實行已久,家長們應該都很熟悉,也就是運用兒童健康手冊的家長紀錄事項,觀察且紀錄兒童發展的情形;而「篩檢」的部分指的是由專業醫師診視,若有疑似發展遲緩的問題,再進一步透過衛教、追蹤或轉介至有執行兒童發展聯合評估的醫療院所,進行「評估」與診斷。 以往在醫師的篩檢部分,依靠的是醫師個人的專業認定,缺乏通用一致的標準;因此,為強化此「篩檢」部分,國民健康署參考美國疾病管制署及國內專家建議,建立了一套本土兒童發展篩檢模式,並且研製給臨床醫師使用的標準化篩檢工具,包括評分量表與標準化道具,針對兒童「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發展」四大面向來進行篩檢。 因此,自113年7月1日起,全面針對兒童發展關鍵的未滿7歲年齡兒童新增6次兒童發展篩檢服務,由接受過標準化篩檢工具訓練的兒科醫師進行篩檢評估,以期能早期發現寶寶的發展問題,進而得以早期介入療育。建議家長可依篩檢服務補助的時程,帶孩子到住家附近的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院所接受評估,記得要攜帶「健保卡」與「兒童健康手冊」。 只要孩子具有健保身分,可以在孩子成長過程的6個階段:分別為6-10個月、10個月-1歲6個月、1歲6個月-2歲、2-3歲、3-5歲、5至未滿7歲兒童,每階段各接受1次政府補助的篩檢服務,亦可配合接種疫苗時的兒童預防保健服務同時執行。 和兒童預防保健服務相同,家長們必須攜帶「健保卡」及「兒童健康手冊」,才能接受發展篩檢服務。若持用舊版兒童手冊,會在首次接受兒童發展篩檢時,由提供篩檢服務的醫院、診所或衛生所,提供「兒童發展篩檢就醫憑證卡」(綠色紀錄卡),將此紀錄卡貼附在兒童健康手冊上;若持用新版兒童手冊,則會直接裝訂於手冊內。 (作者∕台南市幸福安診所小兒科醫師吳瑋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