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師跨科支援將提2版本 工會罵爆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邱泰源13日指出,衛福部將提出2種版本的護理師跨科支援指引,並邀集各個護理師團體協調,於達成共識後執行,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同一天大罵衛福部,跨科支援違反勞基法,更無視病人之住院安全,請反對跨科支援的所有護理人員ㄧ人ㄧ信灌爆衛福部。 邱泰源表示,在跨科支援議題方面,過去希望院方可以調配人力,而院方也應會尊重護理專業和各病房科別,不要讓護理人員承受不必要的壓力。 邱泰源指出,衛福部與各醫療工會的會談時,也有資深護理同仁提出基層護理師的聲音,衛部希望在跨科支援指引研議出來後,請各醫院盡量配合,指引應是會由從基層護理師角度提出,並尊重護理專業及各病房科別需求。 護師工會強力譴責衛福部部為迎合醫院雇主利益,與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訂定跨科支援調動指引。 護師工會指出,衛福部貴為衛生主管機關,為醫院雇主之利益而定跨科支援調動指引顯係助紂為虐,令基層護理人員深惡痛絕。 護師工會強調,把護理人員調往非其專長之科別,護理人員於高壓且不熟悉作業流程之樣態下,不僅大幅提升異常事件之機率,亦增加護理人員之執業風險及法律風險。

Read More

停經後不正常出血 檢出子宮肉瘤

醫師邵芷萱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吳女士子宮內膜增生異常。(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60歲的吳女士因停經後仍不定期出血,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了吳女士的子宮內膜厚度異常增生,遂決定替她進行「子宮內膜搔刮術」,卻發現子宮中有一塊肉瘤,若不及時處理,很有可能病變為「子宮內膜癌」,遂以摘除子宮的方式以根除病灶,術後吳女士不再受異常出血困擾。 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女性癌症「子宮體癌」發生人數擠下胰臟癌,成為「國人前十大癌症排行」中第10名。「子宮體癌」又細分為「惡性子宮肉瘤」及「子宮內膜癌」,而其中「子宮內膜癌」占9成以上。當子宮最內層的內膜層長出惡性腫瘤,即為「子宮內膜癌」,好發於50歲前後停經的女性,及肥胖、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者。 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邵芷萱指出,子宮內膜癌主要症狀為不正常出血,但有些患者可能無明顯症狀,且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部分原因與飲食西化、環境荷爾蒙有關。此外,女性愛用的營養品如膠原蛋白、胎盤素等,部分可能因含有雌激素或是會刺激雌激素的成分,食用後易導致荷爾蒙過剩,進而造成內膜病變,甚至增加罹癌風險。 邵芷萱指出,由於缺乏類似子宮頸抹片的普及篩檢方法,子宮內膜癌的診斷較為困難,目前多使用「子宮內膜抽吸術」或是「子宮內膜搔刮術」進行子宮內膜的採樣,並將檢體送至病理化驗,再進一步評估。

Read More

3月過敏性結膜炎好發 刷睫毛膏+花粉過敏 櫃姐眼睛紅

眼科醫師許粹剛表示,眼睛過敏時可用冰敷緩解不適,但如無效果就應就醫。(振興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春天是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好發時節,一名化妝品專櫃櫃姐對花粉過敏,經過公園都要戴護目鏡和口罩,但眼睛仍發癢、發紅。醫師提醒,除了花粉過敏,也要注意睫毛膏阻塞毛囊。 一名對花粉過敏之新任職化妝品專櫃櫃姐,每到3月她眼睛就會特別難受,尤其上班經過公園時,不只戴了護目鏡,連口罩都戴緊緊的,但上班不到1個月,她的眼睛就不斷發癢,直到顧客反映她的眼睛為何那麼紅?請假就醫後發現,原來是刷上睫毛膏導致過敏性結膜炎。 振興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許粹剛表示,臨床發現許多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患者,不只是對花粉過敏,也會因為刷睫毛膏導致眼睛發癢。 許粹剛指出,許多人會下意識用手揉眼,不僅可能引起紅腫,還可能因細菌感染而加重症狀,而自行使用眼藥水亦可能用藥錯誤、延誤病情。 許粹剛表示,過敏性結膜炎可透過冰敷緩解不適,對於細菌感染的眼瞼炎,應使用抗生素和輕微類固醇,而保持眼部清潔非常重要,可以1比1的比率將水與嬰兒洗髮精稀釋後,清洗睫毛根部,1天清潔1、2次,以改善毛囊口的阻塞。

Read More

健康的分水嶺 女性40+ 注意荷爾蒙/代謝/骨質/心血管

黃金健康公式:營養/運動/睡眠/定檢 不是等停經才開始保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近年來女性健康檢查數據顯示,40歲以上女性的健康風險正悄悄上升!婦產科醫師蔡美莉提醒,停經前5-10年,荷爾蒙波動會開始影響女性健康。女性應從40歲開始關注身體變化,透過「40+黃金健康公式」,可以掌握健康關鍵,幫助延緩身體機能老化! 很多人以為,衰老是50歲以後才需要擔心的事,但事實上,醫學研究與健檢數據顯示,40歲就是健康的分水嶺! 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統計發現,女性健檢異常的前3名項目分別為甲狀腺、乳房、婦科,皆有超過一半比例出現異常警示;與更年期健康息息相關的雌二醇數值,異常比例也高達46.02%;此外,40+女性的血壓與血脂異常比例皆大幅增加,顯示身體老化遠比外表更早開始。 蔡美莉解釋,女性進入40歲後,新陳代謝率開始下降,並伴隨雌激素減少,荷爾蒙失衡,影響範圍涵蓋骨骼、心血管、皮膚彈性,甚至情緒穩定。許多女性自覺生理期還算正常,但當進一步檢查時,會發現雌激素水平已開始下降,這不僅影響生理期,還會波及整體健康狀態。 蔡美莉進一步指出,40歲後的健康關鍵在於掌握荷爾蒙、代謝、骨質、心血管4大面向。透過調整生活方式,可以幫助延緩身體老化,維持健康年限。 「40+黃金健康公式」包括:營養、運動、睡眠和定期檢查4大部分,在營養上,要吃對食物,養出年輕身體,建議要高蛋白飲食維持肌肉量,減少基礎代謝下降,並補充Omega-3、鈣與維生素D。 運動方面,每週150分鐘,提升代謝、穩定荷爾蒙,可以肌力訓練增加肌肉,降低體脂率,瑜珈或皮拉提斯可改善核心穩定性、提升柔軟度。 睡眠每天至少7小時,讓身體真正修復,建議睡前 2小時不滑手機,避免藍光影響褪黑激素分泌,並改善睡眠環境。 此外,40+必做4大健康檢測包括:子宮頸抹片、婦科超音波、骨密度檢測、心血管健康檢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