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萬份客家幣7月1日起至30日開放登記

參與客家幣發放作業的合作金融機構。(客委會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客家委員會自7月1日起開放客家幣申請登記,預計發放25萬份面額1,000元數位客家幣,為避免網路塞車,客委會籲請民眾注意7月1日至7月5日的分流管制,其中7月1日開放身分證字號尾數為0、1登記;7月2日開放身分證字號尾數為2、3登記;7月3日開放身分證字號尾數為4、5登記;7月4日開放身分證字號尾數為6、7登記;7月5日開放身分證字號尾數為8、9登記(如附件);自7月6日開始到7月30日截止,則取消分流全面開放登記。 為獎勵客語傳承及活絡客庄經濟,同時鼓勵民眾走入客庄接觸客家語言及認識客庄環境,於114年年滿18 至 49 歲的本國國民,自 7 月 1 日上午 9時起至 7 月 30 日中午 12 時止,與17 家合作金融/電支機構合作發放客家幣,包含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彰化銀行、上海銀行、兆豐銀行、台灣企銀、農金資訊、中華郵政、元大銀行、永豐銀行、玉山銀行、台新銀行、中國信託、一卡通(如附件)之數位錢包登記,如登錄超過 25 萬人,將另行公告採抽籤方式抽出具領取資格者。 客委會再次強調,登記期間自7月1日上午9時起至7月30日中午12時止有30天,先登記不代表可以領取客家幣,所以建議民眾不必擠在第一週登記,只要在時間內登記的民眾都具抽籤資格。為確保登記順利,前5天將以身分證字號最末碼(尾數)進行分流。另為鼓勵符合 18-49歲民眾自7月1至30日間踴躍登記,計有 15 家合作金融機構針對民眾提供加碼優惠100元,共計4萬5,000份。 活動詳情請上客家幣官網(https://www.hakkacoin.com.tw)登記申請活動連結或逕上各金融機構公告查詢 (https://reurl.cc/QY19bq),更多詳情請洽客家幣免付費客服專線0800-525-168(服務時段:每日09:00∼18:00)。

Read More

國泰世華銀行雙顧問師培育及信託宣導成果卓著 獲信託公會雙獎肯定

國泰世華銀行榮獲信託公會頒發「突飛猛進獎」及「信託宣導全心投入獎」雙項殊榮。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左)與國泰世華資深副總經理胡醒賢(右)共同合影。(國泰世華銀行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響應金管會推動「信託2.0計畫」,及2025年1月起實施的「信託業務發展策略藍圖」,信託公會自2021年起推出「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與「家族信託規劃顧問師」雙認證制度,鼓勵金融業者強化專業人才培育與社會宣導。國泰世華銀行於信託專業推廣與顧問師培育兩大領域表現卓越,30日榮獲信託公會頒發「突飛猛進獎」及「信託宣導全心投入獎」雙項殊榮,入列雙顧問師成長比例最高的金融機構之一,展現國泰世華銀行深耕信託領域的亮眼成果。 國泰世華銀行資深副總經理胡醒賢表示:「面對超高齡社會來臨與人口結構劇變,信託在高齡安養與財產傳承上的角色日益關鍵。國泰世華銀行秉持專業金融職能,積極落實專業信託人才培育,致力讓每一位客戶都能依據自身需求,運用信託工具進行妥善規劃,協助他們規劃退休安養、子女教育基金、高齡族群照顧等多元目標,從容應對人生各階段的挑戰。國泰世華銀行期許透過穩健的理財與信託服務,以及信託雙顧問師的專業協助,成為大眾最值得信賴的財產守護者。」 國泰世華銀行深耕信託專業,信託顧問師培育及宣導成果卓著,獲信託公會雙獎肯定。圖為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左四)、國泰世華資深副總經理胡醒賢(右四)及團隊共同合影。。(國泰世華銀行提供) 除了響應信託顧問師制度外,國泰世華銀行自2021年起即與國內知名大學法學院推行產學合作計畫,安排學生參與實習,透過實際案例解析與信託規劃實務演練,培育兼具法學素養與信託實務經驗的新世代人才,這項計畫不僅獲得校方與學生高度評價,也成為業界培育信託人才的典範之一。同時,國泰世華銀行也與多家社福團體及地方政府合作,深入社區、校園及基層社區據點,運用生動案例與淺白語言推廣信託觀念,宣導信託機制、及早規劃與財產保全之觀念,積極落實普惠金融理念,擴大社會影響力。 展望未來,國泰世華銀行將秉持專業與企業永續經營的精神,深化信託2.0策略藍圖各項任務,透過創新信託服務與信託雙顧問師團隊提供的專業知識,協助民眾提升財務健康度,創造信託永續價值,打造更加安心與具韌性的全民金融生活圈。國泰世華銀行將持續扮演著最佳財產守護者的角色,與所有客戶一同攜手前行,為建構安心社會的穩固根基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青春專案開跑!板橋警擴大臨檢 護青少年平安過暑假

板橋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暑期將至,為維護青少年暑假期間安全,新北市板橋警分局啟動為期兩個月的「青春專案」,昨(30)日晚間結合擴大臨檢勤務,針對網咖、KTV、撞球場等青少年易聚集場所展開臨檢查緝及宣導作為,積極防範青少年接觸毒品、涉入詐騙或幫派等偏差行為,全力打造安全、純淨的暑期環境。 板橋警分局指出,本次「青春專案」自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板橋警分局以「預防宣導」及「強化查緝」兩大主軸同步推動,積極向青少年宣導遠離性剝削、新興毒品及非法賭博、落入詐騙陷阱等高風險情境,以提升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並針對青少年可能涉及的不法情事加強執法力道,包含打擊毒品犯罪、掃蕩詐欺集團、防制幫派組織吸收青少年,並嚴查兒少性剝削與非法性影像散布等,期從源頭遏止危害,守護青少年在暑假期間的身心安全。 板橋警分局提供 板橋警分局提到,首日「青春專案」執行成效,計有公共危險:1件1人、詐欺暨洗錢防制法:1件1人,交通違規取締19件、噪音車通報2件,警方表示將持續透過臨檢與宣導相結合,落實預防犯罪與治安淨化。 板橋警分局長林泰裕也呼籲,青少年應善用暑假參與正當活動,勿涉足不當場所,並提醒業者深夜勿容留青少年。且為避免青少年涉及加入幫派、接觸毒品、高薪打工詐騙、出入不良場所、網路私密性影像、網路詐欺等陷阱,警方在暑期除針對轄區內不良場所進行各類臨檢查察勤務,同時也持續以「淨化妨害少年成長環境」、「防制青少年被害」、「預防犯罪宣導」為三大工作目標,打造少年「安心、安全」的暑假生活。  

Read More

張榮發基金會打造新二代文化教室超有感 AR課/桌遊/繪本全上場

張榮發基金會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合作推動「多元文化種子講師計畫」,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第三排左三)至新北市成功國小觀課,與該校校長蔡建文(第三排左二)及師生大合影。(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長期關懷新二代學涯發展,今年更與新北市教育局合作培育出15名新二代青年種子教師,打造融合桌遊、繪本與AR科技的東南亞文化課程,期盼讓多元文化教育扎根校園,增進學生間尊重與欣賞母國文化,並促進新住民家庭文化傳承,展現文化融合價值。 新二代種子教師培訓課程涵蓋教具研習、資深越南語教師交流與教學經驗分享,幫助教師結合自身經驗撰寫並創新教案,再由專業師資輔導優化,完成後實際進入校園現場教學,預計將造福新北市一所高中、兩所國中及12所國小學生。張榮發基金會執行長鍾德美日前受邀前往新北市成功國小,觀摩新二代學生上課情況,她表示:「十二年國教將東南亞語言列入母語教學已邁入第七年,本計畫以新二代母語學習為基礎,融合東南亞各國傳統文化,讓母語課變成一扇探索母國文化的任意門,鼓勵學生發揮獨特優勢,成為接軌國際的未來人才。」 創新的課程內容讓人眼睛一亮,主題包含越南飲食、民間遊戲、水上木偶劇、足球運動等。參與培訓的青年種子教師黃老師分享,在雙溪國中授課時,學生一開始對越南文化十分陌生,透過影像與故事引導後,產生濃厚興趣,讓他深刻體會到「把世界帶進教室,不只是口號。」該班級的越南新二代學生也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自信地分享自身文化,獲得同學肯定,讓他深受感動。他認為,文化教育應從生命經驗出發,非常慶幸有機會參與本計畫,成為改變教育現場的一顆種子。 秀朗國小曾秀珠校長一路陪伴青年種子講師,經歷培訓到實地授課,見證他們從學習者蛻變成授課者的完整歷程,期盼此計畫能持續推動,讓更多青年成為文化行動者。新北市教育局也特別感謝張榮發基金會的鼎力支持,為新住民二代搭建行動舞台,讓青年「學而優則仕」實踐多元共融,逐步建立自信與認同,也讓學生學會欣賞差異、擁抱多元。

Read More

AI超進化登場 教學實踐研究北區基地與海大聯手打造智慧教學新藍圖

教學實踐研究北區基地與海大於6月30日共同舉辦「AI超進化:想像、實作與教學協作」講座。(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 台北報導 面對AI時代來臨,教育現場如何與時俱進擁抱轉變,為推動人工智慧融入高等教育、強化教師教學創新實作,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北區基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於6月30日共同舉辦「AI超進化:想像、實作與教學協作」講座。活動邀集來自產業與學界的專家講者,聚焦AI在高等教育的創新應用與實務經驗的分享,吸引來自全國多所大專校院的教師,包括宏光科技大學蘇弘毅校長及北教大前校長林新發教授也都熱情參與。 許泰文校長於開幕致詞時表示,海洋大學是一所坐擁山海與森林的校園,蘊含豐富多元的學術能量,非常榮幸能與北區基地攜手舉辦這場具前瞻性的教育講座。他強調,教學應與時俱進,掌握全球趨勢,並以學生的學習為核心,期許教師能善用人工智慧提升教學價值,同時引導學生正確地運用AI工具。北教大劉遠楨副校長也特別感謝海大提供場地與北教大一同舉辦講座。他指出,從過去學生只能向老師提問,到後來透過Google查詢,如今邁入AI時代,學生已能直接向ChatGPT等工具發問,學習方式已持續轉變,期望透過講座為教師們提供學習與對話平台,共同思考未來教育的方向與實踐方式。 專題講座由未來敘事股份有限公司彭啟賢執行長揭開序幕,以「AI、教育的未來進行式」為題,深入剖析AI對教育生態的衝擊與轉型契機;緊接著由北教大劉遠楨副校長分享「AI在教學上的運用」,透過實際的應用案例與推動策略,提供與會教師具體可行的參考,引發現場熱烈回應。 下午場次由君邑資訊有限公司王錦宏內容總監介紹AI在教學與行政的整合應用;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曾秋桂教授與海大資訊工程學系馬尚彬教授,則分別分享參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時導入AI的實務經驗,展現從課堂設計到學習成果的具體成效與反思。 海大不僅是全臺前幾所率先推動「人工智慧概論」為全校共同必修課程的大專院校,並持續結合各學院專業與AI應用發展特色研究。近期亦設置「AI共創教室」,提供全校師生免費使用多種生成式AI軟體,鼓勵教師實際導入AI於教學設計與課堂互動中。未來,海大將持續深化與北區基地的合作關係,共同擘劃智慧教學藍圖,打造面向未來的學習環境。

Read More

東協成台商產線首選 中國大陸生產占比跌破新低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為瞭解外銷廠商接自海外訂單之生產地、產品銷售流向及產線轉移等實況,自民國100年起按年辦理「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114年共計調查2,833家,回收樣本2,804家,回表率99%。茲就調查統計結果摘述如下, 供應鏈分散布局,中國大陸生產比率續創新低、東協生產比率續創新高:113年接自海外訂單中,以國內生產比率占51.4%最高,較上年上升2.3個百分點,主因高效能運算及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擴增,筆電及伺服器廠商擴大國內生產比重,拉高整體接單之國內生產比率;其次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占33.1%,較上年下降4.7個百分點,為有調查以來(資料年99年)之新低;東協占9.2%排第3,較上年上升2.2個百分點,續創新高,主因美中紛爭、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持續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臺商持續擴大在東協生產比重,其中以越南生產占3.4%最大。 外銷訂單由廠商自行生產比重提高:就113年外銷訂單生產方式觀察,以「自行生產(含交付子公司或關係企業生產)」占82.7%最高,較上年上升1個百分點,主因自行生產比例較高之晶圓代工、伺服器及印刷電路板等廠商接單增加,其次為「委託他廠代工生產」占9.7%,與上年持平,「向他廠購買產品」則占7.6%,較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主因以向他廠購買為主的晶片通路商接單減少,降低整體向他廠購買比重。按公司型態別觀察,製造商、製造兼貿易商均以「自行生產」為主,分別占91.1%及85.9%;貿易商則以「向他廠購買產品」占76.0%為主;如按生產地區觀察,不論國內生產或海外生產,均以「自行生產」為主,占比分別達87.3%、77.1%。 「配合客戶要求」續居海外生產原因之首位:調查回收樣本中,113年有海外生產之廠商計788家(占28.1%),其中海外生產原因(複選)以「配合客戶要求」占52.9%續居首位,顯示企業仍多以客戶需求作為全球布局之首要考量,其次為「生產成本低廉」占48.0%,較上年上升2.3個百分點最多,顯示企業考量獲利能力,生產成本低廉仍受廠商持續重視;另「當地原材物料供應方便」占35.3%居第3。 陸系企業為海外最大競爭對手,占比續升0.6個百分點:各外銷業者主要競對手,以面臨「國內同業」者占48.8%最多,較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其次為「陸系企業」占25.7%,較上年上升0.6個百分點,「歐美系企業」占9.9%、「日韓系企業」占7.1%,分別位居第3及第4。就主要貨品類別觀察,各貨品均以「國內同業」為首要競爭對手,其中以資訊通信產品占比達69.9%最高,電子產品亦逾5成以國內業者為主要競爭對手;各貨品視國內同業為競爭對手之占比普遍較上年下降。 海外生產貨品轉銷第三國續居首位:外銷訂單海外生產之貨品銷售流向,以「轉銷第三國」占69.9%最高,較上年上升0.8個百分點, 其次為「當地銷售」占24.6%,較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而「回銷國內」占5.6%。按貨品別觀察,除居供應鏈中上游之光學器材及電子產品以「當地銷售」占比最高外,餘各貨品皆以「轉銷第三國」為主,其中資訊通信產品85.0%、機械84.7%、基本金屬74.8%;而「回銷國內」以化學品22.4%最高,主因部分電子用化學材料回銷國內比重較高所致。 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之貨品,出口至美國比重持續降低: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之外銷訂單,其中有19.5%貨品「出口至美國」,較上年下降2.7個百分點,主因筆電廠商接單減少,加上美中貿易紛爭未解,業者將出口至美國之貨品轉由國內或其他海外據點生產,拉低整體出口至美國之比重,而在「當地銷售」占26.9%,較上年降低1.3個百分點。按貨品別觀察,「出口至美國」以機械占53.6%、基本金屬占41.9%較高;而電子產品、光學器材則主要於「當地銷售」,占比分別為57.0%、51.3%,主因各項電子零組件及面板廠商,就近供應中國大陸境內的組裝代工客戶。 資訊通信廠商產線進行跨國擴充或新設最為積極:調查113年有自行生產之2,220家外銷廠商中,有134家(占有自行生產之家數6.0%)進行跨國擴充或新設產線,其中有擴充產線者96家(占有進行擴充或新設家數71.6%),有新設產線者46家(占34.3%);若就擴增產線廠商觀察其是否有移轉產線情形,其中未移出產線者100家(占74.6%),有產線移出者34家(占25.4%)。若按生產之貨品別觀察,以資訊通信產品有進行產線跨國擴充或新設占自行生產廠商23.5%較高,其次電機產品、電子產品、光學器材比率亦逾1成。 東協為臺商擴增產線之首要選擇:就產線跨國移轉之地區別觀察,有擴充產線之96家廠商中以東協為主要選擇,占整體擴充產線家數之68.8%,其中越南占41.7%,我國占22.9%居第2;新設產線亦以東協占整體新設產線家數之60.9%為最高,其中越南占26.1%,顯示在政府新南向政策推動下,加上東協國家具地利之便,且龐大的內需市場及關稅優勢,成為臺商供應鏈多元布局之首選;至於產線部分移出及全部移出之地區,則以中國大陸及香港占69.8%為最高。

Read More

五月份全球新簽訂單數量減修正總噸大降近55%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根據克拉克森最新統計,上(五)月份全球新簽訂單73艘、166.7萬CGT,與2025年四月份全球新簽訂單119艘、461.17萬CGT相比較,較前月減少46艘、遽降63.85%,與去(2024)年五月份全球新簽訂單184艘、368.06萬CGT相較,數量年減111艘,修正總噸大降54.71%。 從船型上來看,散貨船15艘、155.79萬載重噸;油船四艘、62.8萬載重噸;化學品船五艘、36300載重噸;貨櫃船17艘、52000TEU;液化氣船四艘、21.2萬立方米;其他船型19艘、67.38萬CGT;海工船九艘、38619CGT。 按接單船廠國家來看,當月中國大陸船廠接獲44艘、64.7萬CGT;日本船廠接單九艘、15.759萬CGT;韓國船廠八艘、25.1萬CGT,修正總噸分別佔全球新船訂單量的38.81%、9.45%和15.06%,大陸船廠穩居首位。

Read More

廣州商貿服務型入選新一批中共物流樞紐名單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廣州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入選新一批中共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 根據中共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國家物流樞紐佈局和建設規劃》,廣州是空港型、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四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在此之前廣州已陸續獲批港口型、空港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隨著此次獲批,廣州成為“四型”物流樞紐城市。 根據《廣州市交通物流融合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廣州遵循交通與物流融合發展原則,推動物流樞紐與重大交通設施緊密銜接,實現優化資源配置。根據廣州“5+10+N”物流設施空間體系,廣州重點依託白雲國際機場、南沙港區、鐵路樞紐等佈局五個特大型物流樞紐,圍繞重點產業區、珠江航道、鐵路貨站、高速公路建設10個大型物流樞紐,基於製造業、商貿業等價值園區規劃N個物流骨幹節點。 五個特大型物流樞紐分別是廣州空港物流樞紐、廣州南沙港物流樞紐、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廣州鐵路貨櫃中心站公鐵聯運樞紐、廣清空港現代物流產業新城。廣州鐵路貨櫃中心站公鐵聯運樞紐依託廣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大朗貨站、江村編組站,打造商貿型和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亞歐跨境物貿支點、國際班列集結中心、國家鐵路多式聯運基地。樞紐集聚發展範圍為北二環高速、廣花快速路、華南快速路、白泥水道等圍合區域,規劃總面積4479公頃。  

Read More

港務公司力邀三井海洋郵輪代表來臺踩線 布局東亞航線將納入臺灣港口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張展榮業務副總經理(左5)接待來自日本的三井海洋郵輪踩線團代表佐佐木真依及水谷真里香(左4、右5),並邀請高雄市政府到場行銷高雄觀光。(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為強化臺灣港口在亞洲郵輪市場之地位,持續積極拓展國際郵輪合作,其中以日本商船三井集團(Mitsui O.S.K. Lines, MOL)旗下全新高端郵輪品牌「三井海洋郵輪(Mitsui Ocean Cruises)」為重點行銷對象。為促進雙方實質合作,港務公司由總經理王錦榮親自率團,於今(114)年6月初赴日拜會三井郵輪高層,誠摯邀請其派員來臺考察,本次三井海郵輪考察團於踩線後表示未來航程將納入臺灣港口,滿足日本高端市場對深層文化旅遊體驗之期待。 為展現對臺灣市場的高度重視三井海洋郵輪於6月22日至29日派遣代表來臺進行為期八天七夜的踩線行程,並由臺灣港務公司協助安排及接待,實地走訪基隆、澎湖、高雄、臺南、臺中與蘇澳等地,全面展現臺灣港口完善的設施量能、專業的接待服務,以及多元豐富的文化與觀光資源。透過此次深入的實地考察與文化交流,期能促成海洋富士號正式將臺灣港口納入其東亞航線規劃,進一步強化臺日郵輪航線的合作與連結。 三井海洋郵輪旗下「海洋富士號」為商船三井集團近年推出之旗艦級中型高端郵輪,總噸位約32,000噸,可搭載約450位旅客,以日本高端旅遊市場為主,並強調日式精緻服務與小型奢華體驗,預計2025年起安排東亞等地航程。為爭取該郵輪公司來台,本次踩線行程自基隆啟程,依序前往澎湖、高雄、臺南、臺中及宜蘭蘇澳等地,除實地考察當地港口設施與接駁動線外,也深入體驗各地文化資源與觀光特色。此次特別規劃強調中小型港口之觀光潛力,包括澎湖馬公港、臺南安平港與宜蘭蘇澳港等,展現臺灣多樣化且具深度的郵輪觀光條件。 港務公司表示,面對亞洲郵輪市場逐步復甦,臺灣港口已從母港經營邁向多元化發展。本次「三井海洋郵輪」代表來臺考察,不僅是國際郵輪品牌對臺灣觀光與港口接待能力的高度肯定,更為未來吸引高端郵輪掛靠奠定良好基礎,也特別感謝基隆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澎湖縣及宜蘭縣政府的協助與支持,為本次踩線活動提供寶貴的行銷資源與推廣助力,使觀光行銷更具成效、推動力道更加彰顯。未來將持續強化與國際航商合作,打造臺灣成為東亞郵輪航線的重要節點。 三井海洋郵輪代表表示,此次臺灣踩線行程令人驚豔,不僅看見港口設施的進步與專業接待水準,更深刻體驗到地方文化魅力與觀光潛力,除感謝港務公司周到安排外,業者也表示,未來航程將納入基隆港、高雄港、蘇澳港、臺中港與安平港等地,並積極推動臺灣作為東亞航線中重要且具吸引力的掛靠港,以滿足日本高端旅客對深度文化旅遊的需求。

Read More

麥司克航運恢復在海法港停靠服務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麥司克航運宣佈恢復在海法港的停靠服務。 麥司克航運上週暫停在以色列港口的停靠現已恢復服務,但只提供進口服務。消息指出,由於伊朗和以色列之間停火,麥司克解除海法港船隻停靠通知,該公司在一份客戶諮詢中表示正在密切關注局勢,根據最近的事態發展,以及目前停火的前景,預計一旦重新確認這樣做的安全風險較低,將能夠重新開放出口貨物接收。 麥司克航運在此之前是在上(六)月19日表明,由於潛在的風險,該公司暫停在以色列港口的停靠。 據稱,在密切關注局勢的同時,阿什杜德港的作業也在繼續,荷姆茲海峽仍可通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