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屆採收的學甲契作高粱,不敵丹娜絲颱風肆虐,九成以上倒伏,全軍覆沒。(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學甲報導
學甲契作高粱受到硬質玉米延後採收,今年種植面積為七百三十六公頃,較去年少了三百多公頃,現正值採收階段,但遇上中颱丹娜絲肆虐,九成以上倒伏、穗上發芽,幾乎是全軍覆沒,農民苦嘆「被颱風收收去」。學甲區農會原訂十九日的高粱產業活動只好喊停。
學甲區農會總幹事李曉軍指出,農會與金酒公司簽訂契作釀酒用的國產高粱已邁入第四年,每年三月中旬到四月上旬是種植高粱的最佳時間,但今年遇上硬質玉米延後採收,導致高粱種植面積減少,與去年的一千零五十公頃相較,少了三百一十四公頃。
今年參與學甲高粱契作還有雲林、嘉義等地,是目前全台契作面積最大的主體,李曉軍表示,七月開始進入高粱採收階段,金酒今年高粱契作價為每公斤二十五元,颱風前已採收七十公噸,每分地產量二百五十到三百公斤,較去年好。沒想到好景不常,採收不到幾天遇上颱風。
農民指出,沿海地區吹起十四級強風,飽穗的高粱不敵強風侵襲,九成以上倒伏,加上連日下大雨,穗上發芽,品質變差,根本無法達到金酒的標準,眼看就要採收的高粱就這樣倒下,心情很難過。
李曉軍表示,由於契作高粱受損嚴重,原訂十九日舉辦的高粱節產業活動取消,至於參加契作的農民,可申請農業天然救助,每分地補助二千八百元,另有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每分地五千五百元,若有參與高粱農業保險則視保險公司理賠金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