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納涼祭週末登場 侯友宜推三寶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昨宣布「三峽納涼祭」本週末假日登場,邀大眾到三峽品嘗優質納涼三寶。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炎夏熱浪來襲,新北市三峽區農會將於本週末假日三峽祖師廟周邊商圈舉辦「三峽納涼祭」農特產品展售,十五日上午在行銷記者會上市長侯友宜大力推廣三峽納涼三寶─碧螺春、綠竹筍、蜂蜜製成的特色美食,邀請民眾十九、二十日到三峽品嘗在地的清涼美食。 侯友宜表示,三峽區氣候涼爽、水源純淨、土質肥沃,孕育出許多優質農產品,除了在地特有茶樹品種製成的碧螺春綠茶及蜜香紅茶,廣受品茗人士喜愛;三峽產出的綠竹筍柔嫩香甜,今年榮獲全國綠竹筍評鑑有機組冠軍等多項殊榮,還有三峽地區的蜂蜜清香甜蜜,在歷年蜂蜜品質評鑑競賽也屢獲特等、頭等佳績。 侯友宜表示,三峽納涼祭秉持求新求變精神,持續運用不同烹調方式,為三峽農產品增添新風味及新吃法,例如將有綠茶界LV之稱的碧螺春,結合冰品及烘焙產品開發新口味;攜手峸老滷推出綠竹筍特色料理及料理包等,讓食客吃到不一樣的三峽三寶。   新北市長侯友宜與三峽區農會一同推廣三峽納涼三寶製成的特色美食。 (記者吳瀛洲攝) 農業局表示,「三峽納涼祭」邀集四十二攤在地小農市集、文創職人、闖關遊戲、食農體驗及十家合作店家,舉辦抽獎及加倍券等多項優惠活動帶動買氣,現場也有免費茶席體驗及DIY椪糖等豐富食農教育體驗,邀請市民朋友一起來三峽消暑搶好康。 三峽區農會表示,今年與峸老滷合作預計於九月份推出以三峽梨仔筍製作之料理包,也攜手九家農會聯名開發「台灣拾味─冰淇淋禮盒」及「峽酷手工餅乾禮盒」。另配合納涼祭活動,三峽農會整合在地小農聯名推出新商品,三峽鮮農直賣所網路商城自七月十九日起推出為期一個月,消費可享九折、滿二千元即可免運限定優惠,歡迎想嘗鮮的民眾至鮮農直賣所網路商城查詢及訂購新鮮農產品。

Read More

高市教局獲營運領航獎

  教育部防災教育績優縣市公布,高雄市教育局榮獲最高獎項「營運領航獎」。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教育部一一三年度防災教育績優縣市、學校及有功人員及一一四年防災教育輔導團資深召集人得獎名單公布,高雄市教育局榮獲縣市組最高獎項「營運領航獎」;英明國中、大樹國小等七校,也分別獲得「績優」、「教學創意獎」等,獲獎成績表現亮眼。 另,英明國中獲「績優」,大樹國小榮獲「教學創意獎」、小林國小獲「優選」;在「基礎建置案」上,獅湖國小獲得績優,五福國中獲得優選,中正高工與小港國中獲得佳作。 高雄市教育局獲教育部防災教育績優縣市最高獎項「營運領航獎」,此獎項評選標準包含各項防災教育政策推動,包括一一一年完成高雄市三級學校「防災基礎校園建置計畫」,以落實校校皆防災校園;另外近年來積極推動智慧防災創課工作坊,透過智慧科技,製作防災教具,研發防減災創意輔具,提升高雄市教師學習運用。 此外,教育部今年特別表揚防災教育輔導團資深召集人及防災教育有功人員,高雄市有二人獲獎,防災教育輔導團資深召集人由楠梓國中高宏上校長榮獲銅獎,防災教育有功人員由英明國中盧國峰老師榮獲教學組防災教育推動有功人員。 教育局長吳立森表示,近年颱風與豪雨頻增,教育局著重校園防災教育與安全,積極透過防災教育輔導團團員合作分工,協助第一線學校推動防災工作與防災教育活動,共同輔導學校推動防災教育,尤其持續推動「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減災」策略,讓防災思考與行為成為生活習慣,從實際行動中去預防與解決災害問題,在面對災害發生時,能即時作防護,以達到自救、救人目標。

Read More

王船醮風波 市府盼以和為貴

普濟殿正殿神龕,掛主普的馬公廟輔順將軍尚未到位,馬公廟廟方希望尋找圓滿的解決方法。(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四聯境普濟殿乙巳年百年王巡五朝禳災祈安福醮鬧出西羅殿和普濟殿斷交風波,和西羅殿同掛主普的馬公廟自覺掃到「風颱尾」,有點尷尬,十五日希望透過民政局長姜淋煌的協調,讓後續活動能夠圓滿進行,姜淋煌傍晚表示先不要涉入。 這兩天普濟殿PO出一張正殿中鎮殿池府千歲旁兩個聖位,龍邊寫西羅殿保安廣澤尊王金闕順天尊王聖駕;虎邊是馬公廟輔順將軍聖殿,似乎在沈默抗議兩家主普廟的神尊沒有登殿。台南廟界人士表示,這真是高招,也很「打臉」,不但有聖位、神衣還有主普燈,看兩家廟怎麼解決。 據傳馬公廟方這兩天就一直在努力想要解決這件事,畢竟在數年前建醮時普濟殿也掛主普幫忙,這個人情不論如何一定要還;也再三強調,沒說要和西羅殿同進退之事,當天請神時有點混亂,廟方無意讓事情這樣的發展。 馬公廟現在的做法是和西羅殿脫鉤,自己和普濟殿商討解決之道,廟方也已請示王爺,筊出入醮金的數字。但擔心普濟殿廟方還在氣頭上,所以商請熱心的宮廟大家長民政局長姜淋煌居中協調,畢竟各宮廟入醮時間排到七月二十四日。 姜局長最近幾天一直為這件事努力在奔走,據了解,還打了兩次電話給西羅殿主委王敏星。他雖表示樂觀其成,但能否協調成功,仍得視普濟殿的態度。昨天下午廟方人員聽到此事,有的還不以為然,看來事情似乎很難轉寰。

Read More

大佳河濱公園活動噪音擾民 北市開罰4.5萬元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S20音樂節十二日、十三日在台北大佳河濱公園登場,陣陣音樂聲讓周遭居民苦不堪言,低頻噪音甚至傳到內湖。台北市環保局十五日表示,二天共接獲五十五件陳情,已開罰主辦單位四點五萬元。 台北市環境保護局環保稽查大隊表示,共接獲五十五件與此活動相關陳情,數量確實較往年增加,其中十二日收到十七件、十三日收到三十八件陳情,皆立即派員至現場稽查,發現確實有違反噪音管制法情事,共開罰新台幣四萬五千元;台北市工務局水利工程處表示,將進一步了解陳情內容、檢討並要求改善。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表示,發展特色音樂活動是台北市長蔣萬安的重要政策目標之一,大佳河濱公園則是台北市大型戶外活動的重要場域,若音樂活動無法解決音量擾民問題,應找專家及業者討論音響設置方位與音場,甚至訂定使用準則,避免重低音擾民狀況再度發生,才能讓大型活動與居民共存共好。

Read More

明德社區營造 棗到幸福

南區明德社區發展協會向市府申請一一四年社區營造計畫,推出「棗到幸福 永續社區」計畫,十五日並邀嘉義大學農學院林林系碩士盧昕宏(左一)主講「棗樹的價值意義及生長習性」等,讓居民了解該棵百年棗樹。(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水交社路綠帶上有棵百年棗樹,明德社區發展協會為讓民眾更加了解該棵棗樹,向市府申請一一四年社區營造計畫,推出「棗到幸福 永續社區」計畫,十五日並邀嘉義大學農學院林林系碩士盧昕宏主講「棗樹的價值意義及生長習性」等,讓居民了解該棵百年棗樹。 也是美國ISA國際認證樹藝師的盧昕宏,主講內容包括棗樹基本資料、棗樹的價值與意義、生長習性、養護歷程、影響樹木的風險因素、樹木問題發現及回報,並向居民解答有關問題。 盧昕宏表示,該棵棗樹已有百年,丹娜絲颱風過境後,安然無恙,甚至沒有樹枝折斷,主要是棗樹特性是支條柔軟,可承受風力,且水平方向生長,因而樹幅較寬,樹型優美,才未受到丹娜絲颱風的破壞。 盧昕宏指出,南市有二棵年齡較大的棗樹,一棵在赤嵌樓牆邊,靠近民族路,另一棵就是在南區水交社路上的這棵百年棗樹,且水交社路上的這棵棗樹,至少是南市樹型最優美的棗樹。 在問題解答時,居民也提出是否可以帶狗兒至棗樹旁便便的問題,盧昕宏回答指出,狗兒便便對植樹都不好,建議若帶狗狗至樹旁便便時,能加以清理,以免影響生長。 明德里長陳瑞華表示,從七月起,就陸續推動該計畫,除了十五日邀樹藝師進行演講外,八、九月也將推出創造綠色共享空間、環境教育世代共學等議題,也歡迎民眾參加。

Read More

百年棗樹 水交社地標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水交社路綠帶上的棗樹,至今已有百年,且被市府農業局列貴老樹,編號二百五十一號,也成為水交社的地標之一。 曾在市府地政局工作的耆老指出,民國九十六年間,市府進行水交社市地重畫,當時水交社眷村內,種有不少樹木,由於樹木密集,當時為保留樹木,也決議樹齡卅年以上的樹木加以保留,並透過當時的建設局進行調查並予以編號。 明德里長陳瑞華指出,該棵棗樹,原為水交社內一湯姓民眾種於私人庭院內,水交社重畫時,曾面臨移植命運,在地方人士奔走下,市府將其融入水交社林蔭大道之設計原地保留,又歷經幾次棲地改善,現已成為該地景觀地標。 該棵棗樹,位水交社與興昌路交叉口,樹圍至上一點五公尺,樹齡目前估計已百年。

Read More

鎮北坊豆仔街 再見聚落風華

北區公所AI合成早期豆仔市的盛況。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一一四年文化局社區營造計畫送審案件中,年輕少女孟育卉以「豆仔街聚落再興」計畫探討古早「豆仔市」風華,將鎮北坊街區的公民審議計畫,提送台南市政府研考會「一一四年台南青年審議民主行動計畫」獲得入選。為此,公所設計兩條以鎮北坊文化園區為主的導覽路線及研討活動,帶大家一起探索豆仔街的神秘面紗。 早期小北門的豆仔市交易情形,神農殿的璧畫中有清楚的描述。(記者陳俊文攝) 「豆仔市」之名,來自清領時期小北門附近於台江陸地浮出後變成各聚落進入府城的幹道,由善化、學甲、安定、安定、佳里、北門、將軍、安南區等地農產品均由此路進入府城,久而久之形成一個市集,當時人稱「豆仔市」,販售農產品以黃豆及花生為主,因此聚集許多豆腐間。裡面的街道就被稱為豆仔街。 孟育卉為豆仔街的再興,曾邀請里長、南管鳳鳴社以及多家廟宇參與計畫,並分享資源;對於該地區產業、文化、教育等進行現地調查及設計推動方針。 北區區長潘寶淑強調,鎮北坊文化園區在清領時期是行政官署與軍事重鎮,區域內古蹟相當豐富,進到自強街、崇安街等也能體會到台南過往的老巷弄情懷,相當值得一探究竟。 北區公所近幾年在提升鎮北坊風華的努力,自十年前向營建署提出「提升道路品質計畫」競爭型補助計畫,進行園區的道路品質提升,一一三年鎮北坊歷史街道工程竣工揭牌,期間吸引特色小店進駐,確實達到歷史街區立面維持特有原貌,也能活化街區藝文、經濟活動發展的目標。 公所也和台南市政府水利局所辦理「三老爺宮十二花神」汙水人孔蓋啟用儀式,彩繪師薛明勳繪製的三老爺宮十二花神壁畫內容,並將傳統人物故事搭配台南本土特色動植物設計,賦予傳統壁畫新的意義及美學。 此一計畫中的「散步青銀共創工作坊」,訂七月二十六日、二十七日、八月二日、三日在北華里活動中心舉行,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Q1afRyT1VrtfBZuY7。 公所另規畫兩條導覽路線:七月十七日和特地安親班合作;八月十六日開放一般民眾網站報名,歡迎報名參加。

Read More

左鎮區長屆退 關據邀共餐餞別

左鎮區榮和里關懷據點以烘焙點心為十六日退休的區長余基吉(中)餞別。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區榮和里關懷據點長期推動社區共餐,並安排烘焙、健康促進等課程,讓社區長輩可以共聚一堂學才藝、做運動、聊天,鄉間老年生活不孤單。區長余基吉將於七月十六日屆齡退休,十五日公務生涯最後一天,中午到榮和里和社區長者話家常、共餐,感性和民眾道別。 榮和里長胡添丁用心經營關懷據點,除了由企業贊助、善心人士捐款維持每週五天的中午共餐,並安排多樣的才藝教室、健康講座、健康促進活動,還有桌遊、卡拉OK等娛樂供里內長者使用。 活動內容包括元極舞、伸展操、體適能等健促活動,還有足部自我照護、預防延緩老化、生命教育、營養課程等健康講座,以及烘焙課、高智爾球、玩泥塑等樂齡活動。中午共餐則由公部門補助、企業贊助及里長籌募經費,目前約有三十多位社區長者用餐,由十五位志工輪流烹煮每頓四菜一餐的菜色。 十五日上午是左鎮區圖書館「多元閱讀推廣」活動,聘講師到場教導長者烘焙餅乾,完成後當點心品嘗。當天也是即將屆齡退休的區長余基吉最後的上班日,他受邀到關懷據點與民眾共餐,由里長和社區長者為他餞行,感謝他在左鎮區任職所做的付出和貢獻。

Read More

三元能源火勢撲滅 空品無異常

  三元能源公司火勢撲滅,環保局進行環境複偵,確認空氣品質已無異常。(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毛莉∕綜合報導 三元能源公司火勢十五日上午七時四十九分撲滅,環保局表示,依據環境部空氣品質即時監測資訊顯示,高雄市各地空氣品質指標為「綠色良好」至「黃色普通」等級,其鄰近小港測站亦與其他地區一樣,周邊微感濃度也下降至環境值,顯示空氣品質狀況已無異常。另外,網傳毒氣飄屏東,屏縣環保局十五日除嚴正駁斥外,並報警要揪出造謠者。 環保局指,昨日上午八時四分,於事故現場進行環境複偵,其中五用氣體偵測器未檢出,火焰離子偵測器檢測揮發性有幾物約2.1ppm,總懸浮微粒約0.031mg/m3,氫氟酸檢知管未檢出,相關數據隨火勢撲滅,已下降至環境背景值。 環保局於火警期間,除以AI智慧影像辨識系統隨時監控污染情況外,並調派空汙小組結合空品應變車駐點,二十四小時檢測廠內外汙染物濃度,另透過空品感測器,隨時掌握影響範圍,每小時更新資訊,提供市民朋友最新空品資訊。 高雄市長陳其邁昨天一大早再到火場關切消防局救災進度,陳其邁強調,目前火已熄滅,少許白煙為水蒸氣,空品無異常,已要求環保局持續監控中,市府團隊也會繼續掌握狀況,以維市民朋友安全。

Read More

華山下營天使站感恩茶會

記者盧萍珊∕下營報導 中颱丹娜絲重創台南,華山基金會下營愛心天使站十五日舉辦建站十四週年感恩茶會,會中邀請長輩們手作胸花,感受花藝療癒力,邁向重建之路。 位處重災區的八十一歲沈奶奶,家中停電六天、屋頂被吹垮、家具家電全泡水,提及當天晚上發生的事仍心有餘悸。她說,一個人獨居,家中毀損嚴重,還好有華山站長及時協助,才能來參加活動,看到向日葵感到很溫暖,金歡喜!」。 華山下營愛心天使站陪伴逾二百五十八位弱勢長輩走過孤苦無依的日子。感恩茶會邀請金蓮香花藝設計老師李心琦,教導長輩手作胸花課程,親自感受花藝的療癒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