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晚婚晚育已成常態,高齡懷孕難度隨之上升,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日前表示,逾半數女性認為她們承受旁人難以理解的情緒與壓力,7成女性更指出療程副作用更感孤立無援,即使如此,仍有約3成受訪者未曾尋求醫師或諮詢師協助。
隨著人工生殖療程逐漸普及,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針對154對備孕夫妻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在不同療程階段面臨的挑戰與實際尋求醫療協助的情況。調查顯示,逾半數女性認為「女性是療程的主要承擔者,旁人難以理解當事人的情緒與壓力」,7成女性更指出「療程副作用難以被他人體會」,因此感到孤立無援。
調查亦發現,「自行施打排卵針及副作用不適」、「取卵數量少於他人」、「胚胎無法順利培養與植入」是促使備孕者萌生放棄念頭的3大難題。然而,仍有約3成受訪者未曾尋求醫師或諮詢師協助,部分認為不應凡事依賴醫師,或對諮詢師的功能不甚了解。
黃貞瑜提醒,人工生殖療程需仰賴醫病合作,才能順利「尋寶」。在「樂孕尋寶後援隊」中,醫療團隊提供多方支持,透過身體數據與療程規劃,協助備孕夫妻從產好卵、養好胚,一步步邁向成功懷孕。
為了提供更專業的療程諮詢與生殖知識說明,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發表互動式RPG遊戲《找到你的最強樂孕尋寶後援隊》,結合MBTI人格理論,依據玩家性格設計個人化劇情,引導玩家認識試管嬰兒療程中常見的挑戰,以及醫師、諮詢師、胚胎師等醫療後援隊成員能夠如何提供協助,讓使用者輕鬆掌握正確衛教觀念,建立療程信心。
此外,學會也推出LINE聊天機器人「樂孕研究所─學姊同行跟妳聊」,透過互動對話分享「學姊們」的備孕經歷,幫助備孕夫妻找到與自己情境相似的故事與建議,亦可透過關鍵字搜尋與自己相似的故事。也鼓勵經歷過人工生殖備孕之路的民眾主動上傳個人經驗,成為他人療程中的溫暖陪伴與加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