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歐貿易十年增三百億美元 荷蘭成最大增量國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根據財政部的統計,我國對歐洲向來進口大於出口,雙邊貿易自 104 年 544 億美元增至 113 年 846 億美元,共增加 302 億美元(其中荷蘭增 77 億美元);今(114)年 1-7 月為 500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3.6 億美元(荷蘭增 12.6 億美元)。我與歐洲貿易前三大國家分別為德國、荷蘭、英國,德國穩居最大夥伴,惟隨我對荷蘭、捷克、愛爾蘭、波蘭、比利時互賴程度加深,其占比呈現降勢;對荷蘭占比先升後降,但今年前 7 月(18.7%)仍較 104 年增加 6 個百分點;對英國占比則下降 3 個百分點。 進一步觀察我與荷蘭出、進口情形,累計 104-113 年間各成長 1.3 倍、8 成,遠高於對歐洲整體平均增幅,並分別於 112 年、110 年創下 129 億美元、102 億美元最高紀錄;今年 1-7 月對荷出、進口均為 47…

Read More

高關稅拖累WTO調低2026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預期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世界貿易組織(WTO)發佈最新一期貿易預測報告指出,高關稅拖累全球,將2026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預期從四月預測的2.5%調低至1.8%。 WTO報告警告,近期關稅調整將對全球貿易前景產生負面影響,美國本(八)月七日生效的高額“對等關稅”將在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拖累美國進口、抑制美國交易夥伴出口。 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將增長0.9%,高於四月預測的負0.2%,但仍低於更早前基於低關稅水準預測的2.7%。報告說,較四月預測調高的主要原因是美國進口商搶在關稅上升前囤貨,導致該國今年上半年進口量同比大增11%。此外,全球宏觀經濟前景與四月相比有所改善。 從地區來看,亞洲經濟體2025年將繼續成為全球貨物貿易增長的最大引擎,北美地區今明兩年將持續拖累全球貿易增長,歐洲對今年全球貿易增長也將產生輕微負面影響。 世貿組織指出,近期關稅措施的全面影響持續顯現,關稅不確定性使企業信心、投資和供應鏈持續承壓,是全球貿易環境中最具破壞性的力量之一。

Read More

保健食品不能取代運動 健康沒有奇蹟

  醫師黃軒提醒,保健食品難取代運動「口袋變瘦,身體沒變壯」。(示意圖,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不少民眾因忙碌生活,選擇吞一顆保健食品取代運動。但醫師提醒,保健品雖然方便,卻無法真正取代運動的健康價值。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社群平台貼文指出,「吞一顆膠囊」比「流一身汗」更受青睞,原因來自人性惰性與即時滿足感。運動需要時間與耐心,成果得數週後才看得到;相反地,吞顆膠囊就能立即感覺「自己有為健康做事」,這種低努力卻高回饋的行為,很容易刺激大腦獎賞系統。 另一原因是廣告行銷的影響。保健食品透過名人代言與華麗數據,營造「不吃就虧」的氛圍,常以「支持免疫力」、「維持青春」等字眼吸引消費者,然而實際效益卻有限。運動雖有大量科學證據支持,卻難以被包裝成一夜見效的「奇蹟」。 現代人的時間焦慮,也使運動成為犧牲品。上班、加班、滑手機讓時間被切得零碎,許多人選擇用5秒吞膠囊,代替半小時的運動。研究顯示,時間壓力確實是影響運動習慣的重要障礙。 此外,「補充迷思」普遍存在。黃醫師指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研究顯示,多數保健品對健康成年人助益有限或缺乏證據,除非有特定疾病或缺乏症,否則效果難以顯著。 「運動的好處,保健食品無法取代,」黃軒強調規律運動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與骨骼強度、提升胰島素敏感性,並降低慢性病風險。他提醒,若僅靠保健品、不調整生活型態,「最後可能只是口袋變瘦,身體卻沒有變壯。」

Read More

〈中華副刊〉孤獨的人擁有兩顆心臟

詩‧攝影/葉莎 我被醫生告知 體內分裂出第二顆心臟 他推推眼鏡說: 相較於獨居的章魚,牠們 擁有三顆心臟,所以你不必恐慌   第二顆心臟,像是 一間長年關燈的房間 又像是一座廢棄的火車站 我時常忘記它的存在   在幽黑或不鳴笛的日子 我時常蜷縮於夢中 任兩顆心各展所長 一顆為擁抱生命和詩而跳動 一顆為未知的命運留下空白   此刻,夏天的維特尼掛在窗外 莫內所愛的湖水和倒影 再次引發一次內心難以抵抗的氾濫 摩想著畫家如何任孤獨分裂 繪出睡蓮、拱橋和河流 乾草堆和閃耀的晶亮   那些在生命的潮間帶及深海帶 不停穿梭的孤獨感 終於願意捻亮幽黑的房間 坐上一列火車繼續跳動 向前或向後奔跑

Read More

談氣候危機 陳志鴻:朝綠色醫療轉型

總統賴清德(左3)17日出席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北榮主辦的「院長永續講堂」,與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顧問簡又新(右3)、衛福部長邱泰源(右2)、北榮院長陳威明(左)、總統府國策顧問陳志鴻(左2)、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會主委周麗芳(右)合影。(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17日指出,「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以5年為期,自114年到118年,使用總經費489億元,將投入優化醫療工作條件、多元人才培育、智慧科技醫療、社會責任醫療永續等四大範疇。 陳志鴻在台北榮總與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共同舉辦院長永續講堂指出,賴清德提出健康台灣國政願景,是希望透過公私協力,共同打造樂齡幸福社會,經過政府的全力推動,目前已經具體建構出「健康台灣五大支柱」,包括推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落實888三高防治計畫、強化全民心理健康韌性、啟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優化全民健保永續發展等。 陳志鴻表示,行政團隊已將健康台灣的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經規劃具體可行的行動方案,要讓全台灣2350萬人活得久、活得健康、活得快樂。 陳志鴻強調,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以5年為期,總經費489億元,涵蓋4大範疇,優化醫療工作條件、多元人才培育、智慧科技醫療、社會責任醫療永續。這個大計畫是由下而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希望可以進行系統性改革,全面提升醫療環境,強化醫療韌性。面對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也在社會責任永續發展的範疇內徵求醫界提出創新提案,鼓勵降低碳足跡、朝綠色醫療轉型。 陳志鴻呼籲,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醫療機構是面對極端氣候時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台灣不僅要建構具氣候韌性與環境永續的醫療體系,更當發揮集體智慧,提出在地解方,正面迎戰氣候挑戰,落實健康台灣願景。

Read More

28歲男玩線上遊戲 胸悶心梗

  28歲謝男(中)上個月突發性心肌梗塞,幸好及時就醫,台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聖瑋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以支架打通右冠狀動脈,搶回一命。(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28歲謝姓男子有心肌梗塞家族史,平時有抽菸習慣,習慣晚睡,今年6月中旬自覺胸悶胸痛,少抽菸跟運動仍未改善;7月初晚上還在家打線上遊戲,突然覺得一陣胸痛,自行騎車載著太太急奔醫院,台中醫院急診與重症醫療團隊檢查確定是急性心肌梗塞,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並裝上支架,搶回一命。 台灣撞球名將「火雲邪神」張榮麟,上月中旬前往印尼參賽期間疑因心肌梗塞猝世,享年40歲,引發各界對年輕人也可能心肌梗塞威脅生命議題的重視。台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聖瑋今年就碰到兩例40歲以下年輕型的心肌梗塞患者,其中最年輕的才28歲。 黃聖瑋表示,謝姓男子平兩天抽一包菸,菸齡超過10年,由於謝父曾經在30多歲時心肌梗塞,加上當天患者到院後主訴胸悶、胸痛症狀疑似心肌梗塞,經進一步心導管檢查,確定是右冠狀動脈阻塞,緊急採用健保給付的心臟支架打通血管,隔天順利出院;一個月後回診追蹤,狀況穩定。 「當時只覺得自己胸很痛,想要趕快找醫師幫忙,但是越騎雙手越無力,到急診室立即衝進去求救!」謝男日前出席記者會時,回憶當時到醫院車程不到10分鐘,對他來說卻宛如10小時,騎到後來雙手幾乎不聽使喚,進入急診室他大口拚命呼吸,「我很怕吸不到氣,一睡不起,老婆怎麼辦?」 台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聖瑋說明患者到院時右冠狀動脈阻塞(箭頭處)的狀況。(記者陳金龍攝) 謝男說,自己從事保全工作,有時因為排班要日夜顛倒,作息比較紊亂,今年初,一個30歲的同事就發生心肌梗塞,讓他有所警覺,所以這次持續胸悶胸痛兩週後的大發作,他才毫不遲疑立即騎車到急診室求救,他說,「或許是去年發心留長髮想捐髮幫助癌症化療朋友,一個善念讓我可以即時就醫獲救!」 謝男目前已經戒菸,他以過來人身分提醒大家「早日戒菸!希望大家都都健康!」黃聖瑋則提醒民眾,心肌梗塞不分季節、不分年齡,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家族病史民眾,平時要注意控制血壓,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應該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危及生命。

Read More

〈生活休閒〉新竹風城感受人文薈萃

新竹市政府結合周遭紅磚建築進行夜間光雕,讓人感受新竹的流金歲月。 文、圖/記者林雪娟 城門是一個都市發展象徵,古名竹塹的新竹,西元一七三三年時初以莿竹環植為城,後改為磚石城牆,當時的城樓,在日治時期因城市設計、道路規劃遭拆除,東城門「迎曦門」是碩果僅存唯一,已列為國定古蹟,經過改造,成為「新竹之心」,搭配詩牆、光雕、玻璃橋、河道藝廊和護城河親水公園,古蹟結合傳統與現代,成為新時代印記。 城門旁的護城河打造為親水公園。 城樓部分原為木構造,經改建為混凝土造,屋簷採歇山重簷式,改造後,以古蹟廣場方式,和遊客知性相遇,迎曦門兩端水渠,其實是舊時「護城河」,市府打造為護城河親水公園,綠樹如蔭,沿著河道貫穿許多歷史建築,相當適合規劃城心漫步之旅。 新竹火車站相當典雅,被列為國定古蹟。 新竹火車站:是台灣現存最老車站,結合巴洛克風格和哥德風,包括斜頂、拱形結構、圓窗和鐘塔等設計,典雅精緻的建築外型在新竹市鬧區格外顯眼,也被列為國定古蹟。在許多縣市火車站展現新貌之際,典雅的新竹火車站至今仍屹立在喧囂城市中。 新竹州圖書館除以往書香餘韻,由咖啡館入駐後,更增添咖啡香。 新竹州圖書館:沿著河道散步,可瞥見這棟日治時期的歷史建築,修復後,不再作為圖書館使用,改由星巴克咖啡進駐,在典雅空間中,除以往書香餘韻,更增添咖啡香;建物是一樓洋式建築,外觀設計簡潔俐落,立面卻是二層,強化的立體柱,配合開窗的虛實變化,給人強烈的厚實感,柱頭裝飾象徵舊時期日本帝國的徽章。 新竹美術館、新竹市政府、新竹市警察局:小巧的竹美館在日治時期是市役所,設計融合西方建築風格和日本傳統元素,從政治中心成為藝文地標,成為民眾心靈滋養藝術的最佳去處;新竹市政府為二層樓紅磚造建物,形式為和洋混合風格,正面入口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以雙柱式增加儀典性,搭配小塔樓,洋式拱廊及羅馬柱,相當氣派,為兼具穩重莊嚴的官廳建築;警察局建築廳舍正好位於轉角處,採近似對稱設計,展現一九三0年代設計美學潮流,而附近街道也有許多至今仍保留當時設計,如新竹一信總社等;夜間透過光雕,讓人感受新竹的流金歲月。 新竹城隍廟周邊集結新竹所有小吃,是美食一級戰區。 新竹最知名的小吃街區當然是城隍廟:集結新竹傳統小吃,形成老字號美食一條街,從知名的新竹米粉、貢丸、肉圓、蚵仔煎、飯麵羹等,到附近的城隍包、梅花雞蛋糕、冰品甜品、飲料及花生醬等伴手禮,根本就是美食一級戰區,只恨自己的胃太小,附近還有北門老街,洋日式建築交錯,也是小吃聚集處。走一趟新竹市,一起感受人文薈萃的風城。

Read More

〈中華副刊〉野桃寂處自逢春

■楚夏 暮春時節,晨霧還沒完全散去,我獨自去古鎮遊玩。走著走著,不經意間拐進了一條岔道。石板路越往前走越窄,最後變成了田埂。那青磚縫裡,苔蘚正努力地往上爬,都快爬到白牆上了。我背著背包,裡面的礦泉水瓶隨著我的步伐,一下下輕輕撞著腰際。衣襬也不安分,時不時拂過不知道誰家籬笆外的草葉,露水就這麼在棉布上洇出了深淺不一的痕跡。 等我發覺手機沒了信號的時候,正蹲在那廢棄的竹籬前系鞋帶呢,手上還沾著半乾的黃泥。這時候,風從東南角斜斜地吹了過來,裹著一種特別的味道,是那種濕潤中帶著點腥甜的感覺。這味道和古鎮商鋪裡賣的香囊味兒可不一樣,倒有點像是青草汁液裡融了半勺蜂蜜似的。 我順著這味道轉過那廢棄的石磨,哇,眼前的景象讓我驚呆了。整面山坡就像流淌著粉白色的雲霞一樣,原來是數百株野桃樹在薄霧中舒展著枝條,那場面真是太美了。最矮的枝椏離地還不到兩尺呢,稍微一仰頭,就有半透明的花瓣落到衣領裡 我找了個虯曲的樹根旁蹲坐下來,看著花瓣在膝頭一點點堆起來,就像絨毯一樣。晨露還沒完全散去的時候,整片桃林都蒸騰著朦朧的水汽,有時候我都分不清到底是花在呼吸,還是山嵐在遊走。這些野桃和園藝桃花可不一樣,它們開得那叫一個恣意。有的枝條上綴滿了重瓣,就像小孩子攥緊的糖果紙;有的呢,就稀稀落落地幾朵,反倒顯出幾分魏晉石刻的那種樸拙勁兒。 我忍不住伸手接住飄落的花瓣,那花瓣薄得就像蟬翼一樣,透過光還能看到裡面的經絡呢,邊緣泛著極淡的胭脂色,就好像被水彩筆輕輕掃過一樣。 等到日影西斜,我在桃林深處發現了半截斷碑。那碑面上青苔覆蓋著,刻痕已經模糊得看不太清楚了,不過「桃」字的那一豎還挺倔強的,好像要穿透這歲月似的。碑石背面凹陷的地方積著昨夜的雨水,上面還浮著兩三花瓣,倒映出搖晃的藍天。樹根在碑石的縫隙間蜿蜒生長,把冰冷的石刻都纏成了溫暖的繭。 突然,頭頂傳來一陣細碎的響動,原來是松鼠躍過枝頭,抖落的露水把我攤開的筆記本都弄濕了。於是,我就踏上了歸途。回去的路上,我往礦泉水瓶裡插了支花枝。七天後回到城市,那枯萎的花瓣還保持著捲曲的弧度,就像被定格的舞姿一樣。 望著那朵桃花,我忽然就想到了很多。那些靜默開放的生命啊,就像古琴臺前無人問津的綠萼梅,默默地散發著自己的芬芳;又像護城河畔暗自結籽的蒲公英,不聲不響地繁衍生息;還有寫字樓格子間裡堅持寫詩的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堅守著自己的夢想;以及為夢想奔波的無數普通人,他們或許沒有太多的關注和掌聲,卻依然努力地生活著。 原來啊,為自己開的花不只藏在叢林深處,更在每個不肯向寒冬低頭的靈魂裡。也許,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看見一個衣衫落拓卻眼中有光的人,那說不定就是棵會行走的桃樹呢。他帶著滿身的傷痕與芬芳,正堅定地走向屬於他的春天……

Read More

打火兄弟重度呼吸中止症 整形改善還變帥

  台中醫院耳鼻喉科季照芸主任說明,透過術前3D立體定位協助,可讓手術過程避免傷及神經。(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33歲陳姓消防隊員,畢業後投入打火救難工作已經超過5年,近年打火弟兄反映他當班執勤時鼾聲如雷,可能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但他因為工作忙碌沒機會進一步到醫院檢查;直到去年結婚後,親愛的老婆老是被他的打呼聲吵到無法入眠,勸他好好就醫檢查,他「聽老婆的話」排休檢查,才知道自己已罹患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 衛福部台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季照芸指出,患者進行睡眠檢測時,發現他每小時睡眠呼吸中止或呼吸不足次數高達52.1次,已經屬於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檢查也發現他因為下巴內縮導致呼吸道較正常人狹窄。 經季照芸幫他安排睡眠軟組織合併頦舌肌前置下巴整形手術,術後3個月患者睡眠呼吸中止次數已經降至14.9,改善為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前推的下巴,也意外讓他外觀變得更俊俏帥氣,追蹤兩年後明顯改善兩人睡眠品質,他也開心地將成果獻給親愛的老婆,做為他們結婚三週年的禮物,希望改善睡眠品質後,兩人明年拚個小王子或小公主。 季照芸說,睡眠軟組織合併頦舌肌前置下巴整形手術在國外已經相當成熟,她更從美國引進異體真皮與玻尿酸,可進一步修飾前推擴大呼吸道而整形的下巴外觀,不但讓功能與美觀並重,也可避免下巴前推整形術後疤痕攣縮,影響外觀的情況發生。 季照芸認為,經謹慎且嚴謹評估合適該手術病人,讓下巴後縮、舌根肥厚、扁桃腺肥大等先天構造導致呼吸障礙的人,透過這項手術改善健康與生活品質,該手術也提供不適應陽壓呼吸器、上下顎前移正顎手術、以及止鼾牙套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另一項優質選擇。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崑大校友黃佳音 投入農業轉型

黃佳音與友人創業「芬芳香草園」。 (記者汪惠松翻攝) 崑大企管所應屆畢業生黃佳音,原在行銷公關與飯店業服務,因緣接觸台灣新興農業香莢蘭,與友人共同創業,在學期間並透過課程實踐USR,讓烏金炭與香草園在土壤中融合,協助農業提升與轉型並完成畢業論文,進一步推動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 黃佳音大學畢業後先至公關公司任職,接觸行銷企劃、公關媒體、議題管理、危機處理及發言人訓練等技能,並籌備亞太盃橋牌大賽等行銷活動。 回到故鄉台南後,先於桂田酒店擔任公關經理,後轉為承接業務部門,更晉升業務部主管,帶領團隊創造亮眼績效。 談到與農業緣分,則是婚後離開全職工作,原在朋友能源公司擔任顧問,並協助申請農電計畫書,但後來發現香莢蘭屬高經濟價值作物,也具備發展潛力,在親友支持下投入香,與友人吳郁君在安定區租下農地,命名「芬芳香草園」。 黃佳音種植香莢蘭初期面臨挫折與挑戰,定植種苗不夠健壯,3個月後幾乎陣亡,又買了第2批種苗,並向前輩請教,終於種出綠意盎然香莢蘭。 在學期間黃佳音除考取TBSA商務企劃能力初級檢定、高階調查管理分析師等專業證照,更參與2場ESG管理研習。 黃佳音在教授林清泉教授指導下,以〈香莢蘭創新商業模式建構與效益分析之個案研究〉為畢業論文主題,透過供給、介面、需求商業模式與九宮格商業模式兩種案例進行分析,並評估創新經營模式的可行性與效益。 她也跟隨企管所長呂德財與林清泉教授,出席與印尼塔魯瑪珈大學合辦的第13屆創業與管理國際研討會,以全英文發表論文,展現優異實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