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港上半年貨櫃量成長但對美降幅近兩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德國漢堡港今年上半年貨物量及貨櫃量雖比去(2024)年同期成長,但對美貨櫃量降幅近兩成。 德國漢堡港行銷協會發布訊息指出,2025年上半年漢堡港海運貨物量增長3.6%,貨櫃量亦增長9.3%,整體業績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惟受美國關稅政策頻繁變動影響,漢堡港對美貨櫃量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9.3%,突顯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全球海運及歐美貿易的負面影響。 相較漢堡港與亞洲、波羅的海地區物流增長,貨櫃量增長主要來自東亞和波羅的海航線,呈現美國關稅政策對歐美貿易的衝擊,及歐洲與東亞地區貿易升溫,漢堡港預計未來跨大西洋貿易仍將受此拖累。 據統計,上半年德國漢堡港貨運量有所改善,整體貨櫃量以420萬TEU,比去年同期增長9.3%,其中進口增長11.6%,出口增長6.9%。今年上半年聯盟進重組,包括總部位於漢堡的赫伯羅特(Hapag-Lloyd)與丹麥航運公司麥司克(Maersk)新雙子座合作(Gemini Cooperation),以及地中海航運(MSC)在主要的東西航線上獨立經營,漢堡港均從新的班輪服務和航運公司重組中受益。 統計分析,推動港口增長的主要地區是與亞洲和波羅的海國家的貿易,與亞洲貿易增長10.7%達到180萬TEU,與波羅的海的貿易增長20.8%達73.4萬TEU。與馬來西亞的運量增長93.2%達到16.9萬TEU,歸功於轉運路線的改變。麥司克在東南亞的主要樞紐是丹戎佩勒帕斯港(PTP), APM Terminals持有該港口30%的股份,而Gemini聯盟則將服務重點放在兩家公司都有碼頭的港口。 2025年上半年運能超過2.4萬TEU型貨櫃船運量為127艘,比去年同期增近三成(+29.6%),主要下滑是對美國的運量為27.5萬TEU下滑19.3%,歸因於美國政府貿易政策造成的動盪。

Read More

兩岸海運直航櫃量五月及六月連續下滑七月份轉正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統計顯示,兩岸海運直航貨櫃量在五月及六月份連續兩個月下滑之後,上(七)月直航櫃量轉為正成長,一至七月累計直航櫃量相較去(113)年同期維持成長,但成長率明顯趨緩。 交部統計指出,七月份單月直航櫃量達27萬TEU,五月及六月櫃量均低於27萬TEU,且比去年同月分別減少3.05%與2.86%,七月份則比去年同月增加四點一個百分點。累計今年一至七月直航櫃量為177.59萬TEU,比去年同期仍增2.59%,但比去年全年增幅超過兩成(+20.03%)明顯走緩,去年五月及六月增幅甚至超過三成,分別增加33.29%及36.29%,七月份成長率亦達28.09%。 按港口比較,前七月四大國際商港直航櫃量除台中港比去年同期減少,其他三港呈現不等增幅,並以台北港成長率最高,依序是:高雄87.09萬TEU(+1.94%)、基隆42.15萬TEU(+0.77%)、台中32.67萬TEU(-2.37%)、台北15.67萬TEU(+26.71%)。

Read More

萬海航運榮獲TNSC拉美及中美洲航線最佳貨櫃班輪獎 深耕泰國市場獲國際肯定

萬海榮獲拉丁美洲和中美洲航線最佳貨櫃班輪獎。(萬海航運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第十屆泰國國家航運商委會頒獎典禮」(Thai Natonal Shippers’ Council Awards 2025,簡稱TNSC)於泰國曼谷舉行,萬海航運榮獲拉丁美洲和中美洲航線最佳貨櫃班輪獎(Best Container Liner of Latin America & Central America Route)殊榮。 萬海航運耕耘泰國市場逾35年,營運七條航線,為進出口商提供可靠且有效率的航運解決方案。今年4月開闢越南/泰國/東印新航線(TTX)後,進一步鞏固了其致力於加強亞洲與東印度區域互聯互通的承諾。 今獲此獎項,充分體現了客戶對萬海航運的信心與肯定,日後除了持續強化航線網絡,更將拓展市場廣度,提升服務品質與經營效能,以滿足顧客的運送需求,為泰國市場及其他地區創造更大的價值。

Read More

卡爾瑪發布新一代鋰電池 全面升級電動重型設備性能與安全性

(卡爾瑪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卡爾瑪正式發布第二代適用於電動平衡重型設備產品組合的鋰電池解決方案,該方案覆蓋正面吊、空箱堆高機和叉車產品。該電池解決方案能夠提供更大的電池容量和更好的熱穩定性,在各種作業環境中實現更持久、更穩定、更可預測的性能表現。該電池解決方案現已在全球範圍內發布,符合歐洲標準,面向美國和中國標準的版本預計將於2026年發布。 在上一代鋰電池解決方案成功的基礎上,卡爾瑪研發了第二代電池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對更安全、更高效和更可持續的貨物處理解決方案的需求。 新款電池采用先進的電芯化學技術,顯著延長了電池的使用壽命。與上一代電池相比,新款電池能量輸出更高,客戶可獲得長期穩定的性能體驗,從而降低電池更換成本,也更方便安排輪班計劃,進一步降低總體擁有成本。 第二代電池解決方案讓卡爾瑪電動設備的電池容量大幅提升。以電動正面吊為例,在高強度作業的情況下可實現連續運行10小時,為客戶提供更高的操作靈活性和設備可用性。除了更大的電池容量,第二代電池的熱穩定性也得到了提升,使設備在高溫環境下作業更安全更穩定。 卡爾瑪副總裁,平衡重型設備產品線負責人Peter Berndtson表示:“第二代電池解決方案是我們助力客戶實現全電動車隊的全新里程碑!更高的安全性、更長的壽命、更出色的運行表現,讓客戶的日常運營更可控、更安心。” 未來,卡爾瑪繼續引領物料搬運行業的發展,研發先進環保高效的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實現電動化與可持續發展目標。

Read More

美十月中針對陸船廠製造船加徵港口費衝擊美國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美國政府已政策決定在今年十月中針對中國大陸船廠製造船加徵港口費,除將衝擊主要航運公司經營美國線,對美國本身經濟也有不利影響。 世界航運理事會質疑該政策合法性,認為將對支撐美國經濟的大型船舶造成嚴重影響。 據稱,全球航運業都非常依賴中國大陸製造的船舶,其中地中海航運(MSC)未來訂單的大陸造船比例高達92%,麥司克、達飛等歐洲大型航運公司在大陸造船比例也普遍超過50%。 以去(2024)年數字來看,大陸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連續十五年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佔世界市場比率分別達 51.7%、68.3%和64.9%,以修正總噸計分別佔47.2%,64.0%和57.6%,市場佔有率持續保持全球領先,所以一旦針對大陸製造收取“港口費”,所有航運企業都要受到影響。 按美國政府規劃,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被指定為執行和徵收新港口費的代理機構,並將設立新的Pay.gov繳費平臺供船東和營商完成費用支付,未按規定繳納者,將被禁止靠港、卸貨及獲得港口通關許可。而根據最終公佈的規則,凡為大陸船東所有或由大陸船舶經營人營運的船舶,港口費將按每淨噸50美元起徵,至2028年四月逐步升至140美元,每艘船舶每年最多只會被徵收五次費用。對於非大陸籍經營人但使用大陸建造船舶的營運方,收費相對較低,每淨噸18美元起,或按每個貨櫃120美元起,兩者擇高計算,未來將分別調高至33美元和250美元。 根據估,一艘中美航線的主流船型,最大載櫃量8500TEU,淨噸約5.9萬噸,只要營商是來自中國的,十月14日起,每次美國航程需要交295萬美元,每年靠五次則要交1475萬美元,此後每年會遞增到2369萬美元、3245萬美元、4130萬美元(這只是一艘船的收費)。 另一方面,美國大量出口到中國大陸的農產品也要靠大陸船運,美國大豆協會估,大陸每年買走美國近一半的大豆,但每船大豆的運費如上漲15%,農民每噸少賺30美元。

Read More

114年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完成預計九月19日榜示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舉辦的114年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上週末完成,本次測驗預計下(九)月19日榜示。 航港局表示,考畢試題及答案昨(25)日在交通部航港局航港單一窗口服務平臺MTNet航海人員測驗系統(網址為https://el.mtnet.gov.tw/EL03/EL030201)公布。如有試題疑義,請於本次測驗結束之次日起三日內(即八月27日前),登入「航海人員測驗系統」內之「線上申請作業」點選「試題疑義申請」,試題疑義結果亦將公布於MTNet航海人員測驗系統供考生參考,航港局也預祝所有參測考生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114年第三次航海人員測驗分別在華夏科技大學(新北市)及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兩試區同步舉行,計有729名考生報考。航港局指出,歷來航海人員測驗吸引許多海事院校航輪科系同學報考,順利通過測驗,經過實習即可成為一名船員,這不僅是追逐夢想的起點,更是迎接挑戰、開啟新生活的選擇,航港局期待有更多充滿熱情活力與信心的夥伴加入航海工作的行列。 附圖為航港局葉協隆局長及劉志鴻副局長分別視察臺北、高雄南北考場為應試考生加油。(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記帳士/記帳及報稅代理人應強化個人資料保密 防堵個資外洩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表示,為使記帳士、記帳及報稅代理人落實對個人資料檔案之安全維護與管理,防止個人資料被竊取、竄改、毀損、滅失或洩漏,該局業訂定「114年度辦理記帳士、記帳及報稅代理人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管理行政檢查作業計畫」,賡續就轄內業者辦理行政檢查,並針對持有個人資料筆數達1萬筆之業者優先納為檢查對象,相關業者可先自我檢視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事項執行情形,並配合檢查。 該局說明,依個人資料保護法(下稱個資法)第48條第2項及第3項規定,記帳士、記帳及報稅代理人若未採行適當之安全措施,防止個人資料被竊取、竄改、毀損、滅失或洩漏,或未訂定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或業務終止後個人資料處理方法者,將依規定處以罰鍰,並令其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將按次加重處罰。該局提醒相關業者注意遵守個資法相關規定,以免受罰。 另為協助業者瞭解及遵循個人資料保護相關法令規定,可至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記帳及報稅代理人專區(路徑:首頁/主題專區/行政專區/記帳及報稅代理人專區/個資安全維護專區),查詢運用相關法規及表單。 如有任何疑問,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

Read More

〈中華副刊〉監考時間

■李文靜 短若三四十分鐘的一場監考,如坐幾站地鐵,稍微放空,思緒還未飄遠,就要提示考生:「考試時間剩餘十五分鐘」,然後在行列之間緩慢穿行,左顧右盼,讓怠惰起來的學生也能稍微感覺警惕,打起精神多寫幾個字。 至於長達兩個多小時的監考,就像坐了一趟長途列車,時間晃晃悠悠,或坐或站。課室裡充斥著寫字、翻頁的聲音,偶爾則有連續而焦慮的按筆聲從角落傳來。一趟旅程下來,唯一變幻的風景是學生臉上各異的表情。 趁學生們都在低頭專心考試,我也開始細細觀察他們,心想這大概是少數幾個盯著人家看,也不會被察覺的場合吧。 男生好幾個都翹著二郎腿,把橫著的那條腿當小桌,撐著手臂托腮,看一會兒文章讓發酸的手腕稍微休息一下。但也有從頭到尾兢兢業業的,這種考生坐姿最是端正,兩腳穩抓地面,像是要給自己足夠的力量,臉貼近書桌,字則是一筆一劃用力刻進卷子裡。有的做到一半,忽然抬起頭來,眼珠子朝上轉了半圈,那是在思考的神情,有時候從腦袋的抽屜裡翻找到答案,又趕快埋頭疾寫,有時則茫然低下頭,不得不跳過眼前難題,朝下一題進發。 時間已過大半,部分學生早已趴下,堅持了好一陣子的,也終於脫下眼鏡,雙臂盤成低矮的圍欄,窩在裡頭準備安睡片刻。而那個女生總是和試卷奮戰到最後一刻,寫了兩個多小時的字,只覺中指緊貼筆桿的繭又微微隆起,小指關節處的薄皮在頁面上磨得有些泛紅。越是臨近結束:「考試時間剩餘一分鐘」,內心也跟著倒數起來,心跳愈加急促,是緊張,或許也混雜著些許期待與興奮。 後來,那女生跟著其他人一樣把試卷傳向前面,離開座位,下了這趟長途列車,蛻去青澀校服下的自己,換上雪紡襯衫,半長裙,穿一雙還有些磨腳的尖頭鞋,緩緩走上講台:「考試即將開始,請同學們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Read More

中醫輔助試管嬰兒成功率至5成

中醫師張烱(右)、王淑秋(左)共同主持一項實證研究,顯示中醫輔助試管嬰兒可提升懷孕率至5成,並發表於國際期刊。(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試管嬰兒是現代常見的不孕症治療方式,衛生福利部一項統計,平均年齡38歲婦女接受人工生殖治療,單一療程懷孕率才2成3。台南市立醫院採中醫體質調理與試管療程併行,將懷孕率提高至5成1,研究成果今年初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IN VIVO》。 這項研究由南市醫中醫部主任張烱宏及中醫師王淑秋共同主持,為國內首篇針對「試管失敗個案」接受中醫輔助後成功懷孕的實證醫學研究。強調中西醫結合並無療效衝突,反而能發揮協同作用,優化患者生理條件,顯著提高懷孕成功率。 張烱宏說,衛福部111年一篇分析報告,平均年齡38歲的女性接受人工生殖治療,單一療程懷孕率僅23.1%,活產率僅17.1%,顯示仍有部分患者無法透過試管成功受孕。為協助這類試管失敗患者,南市醫中醫「好孕團隊」結合成大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共同採取中醫體質調理與試管療程併行的模式,利用連續3年的時間,收治45對試管失敗的高齡生育族群(平均37.8歲),由中醫介入輔療1年,結果顯示,臨床懷孕率提高至51.1%,活產率達42.2%。 王淑秋指出,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年齡、卵子、精子品質等胚胎質量、子宮內膜環境、血液凝血異常、免疫排斥反應、荷爾蒙失調,以及生活習慣與心理壓力等。此外,中醫理論認為患者體質亦是關鍵,會影響卵精品質、子宮環境與胚胎著床率,調理體質不僅能改善荷爾蒙失衡、增進子宮血流、減少血栓與子宮發炎,還可提升卵巢對促排卵藥物的反應,改善卵子品質。中醫亦能穩定免疫系統、降低焦慮,讓身心達到最佳受孕狀態。  

Read More

翁跌倒粉碎性骨折 中西醫合療康復

住院中病人接受中醫科李聰界主任治療。(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91歲當「阿祖」的陳老先生有糖尿病、高血壓和胃潰瘍,長期在大里仁愛醫院定期追蹤治療。某日中午,孫子帶著曾孫回台中來探望陳老先生,喜出望外的他下樓開門時卻不小心踩空跌了下來,左邊髖關節非常的疼痛完全無法動彈,家屬叫救護車送到該院急診,照X光發現左邊髖關節粉碎性骨折,骨科部長黃贊文安排完成骨折固定手術。陳老先生術後接受骨質疏鬆症的治療和急性後期整合團隊照護,還有中醫團隊加入,整合中西醫優勢一同照護,2週後出院。 部長黃贊文表示,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老人家不小心跌倒後往往造成骨折。所有骨質疏鬆性骨折中,髖關節骨折是最難處理的,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0%。主要的原因是骨折後不只行動不便,其實光是在病床上的照顧就非常麻煩,加上老人家原本就有的內科疾病,需要一整個團隊來整合照護。 中醫科李聰界主任說明,中西合併整合治療是一個重要的趨勢,該院導入「手術後疼痛中醫輔助療法」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病人身上有很好的效果。中醫提倡整體概念,認為全身的氣血順條與臟腑筋脈有密切相關,如《正體類要·序》中說:「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主不和。」 治療以局部與整體兼顧(內外兼治)、軟組織與骨並重(筋骨並重)、固定與活動結合(動靜結合)、術者與病人配合(醫患協作),早期手術後復原期,中醫針灸的舒筋通絡,搭配中藥的活血化瘀,生筋長骨等處方如杜仲、續斷、骨碎補等,有效改善手術病人的復原狀況,減少復原期的筋骨疼痛等不適,擷取中西醫所長,協助病人恢復日常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