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與西南航空合作 拓展北美航網再升級

榮航空正式與美國西南航空展開合作,旅客可透過長榮航空經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及芝加哥等四大城市的航班,銜接西南航空前往美國超過30座城市,進一步加密長榮航空在北美內陸市場的航網服務。(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自26日起正式與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展開合作,旅客即日起可透過長榮航空航班,經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及芝加哥等四大城市,銜接西南航空遍布全美的綿密航線,前往美國超過30座城市,包含鳳凰城、奧斯汀、拉斯維加斯、丹佛等,進一步加密長榮航空在北美內陸市場的航網服務。 西南航空為美國境內載客量最大的航空公司,機隊數量超過800架,透過此次合作,旅客可由長榮航空官網或各大旅行社平台,直接預訂長榮航空四大航點與西南航空美國內陸航段的聯程機票,即享有直接報到、行李直掛、聯程轉運等服務,透過西南航空綿密航點及密集班次,提供旅客銜接美國內陸城市更便捷的轉機選擇。 長榮航空持續布局美洲市場,自2013年加入星空聯盟起,即陸續與聯盟內美洲地區成員,包含加拿大航空、哥倫比亞航空、巴拿馬航空及聯合航空聯營航班,也與阿拉斯加航空、捷藍航空、夏威夷航空、太陽城航空、西捷航空等各大航空合作,提供旅客一本票訂位服務,此次攜手西南航空,也將更進一步穩固長榮航空跨太平洋航線銜接美國內陸航段市場。 長榮航空目前飛航北美航班達每週89班,是台灣經營北美航點最多、航班最密集的航空公司。包含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紐約、休士頓、芝加哥、溫哥華、多倫多,待10月3日正式開闢達拉斯航線後,今(2025)年底將達每週94班,從東岸到西岸,長榮航空持續扮演跨太平洋連結北美的關鍵角色,與西南航空合作後,更可透過多樣化的航線選擇及綿密的航班服務滿足不同客群需求,讓旅客安排行程更加便利靈活。

Read More

關務署:檢舉產地標示不實需提供具體事證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財政部關務署表示,近來因美國政府對各國輸美貨品課徵高額進口關稅,故出現中國製貨品疑似透過臺灣違規轉運,偽標產地出口至美國,俗稱「洗產地」情形,藉此規避高額關稅。海關除持續加強查察,並呼籲民眾如發現國內廠商疑涉「洗產地」行為,請主動檢舉並提供具體事證以利海關查核,共同維護貿易秩序及國家利益。 關務署進一步說明,依「海關處理走私漏稅密報作業要點」規定,檢舉人向海關檢舉違規轉運案件,得以書面、口頭、電話、電傳或其他方式,並提供檢舉人資料(姓名、身分證號碼及聯絡地址或電話)、被舉發人之姓名(含身分證或護照號碼,如係公司,其名稱、統一編號及地址)及轉運方式(涉案貨品名稱、數量、運送方式),或其他足供海關研判之具體事證(交易憑證、運送文件或相關資料),倘檢舉內容缺漏,海關將通知檢舉人限期補正,逾期未提供者,即無法受理。 關務署提醒,為維護我國出口商譽及經貿利益,業者應遵守相關規定,勿從事違規轉運行為以免觸法,並鼓勵檢舉不法,公私協力打擊不肖廠商,所有檢舉資訊海關均依法嚴格保密。民眾如有任何疑問,可撥打海關檢舉電話:0800-003131或02-25508097,將有專人竭誠為您服務。

Read More

陸郵政航空濟南-東京首條國際貨運直達航線開通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郵政航空濟南-東京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消息,由郵政航空執飛的波音737貨機從濟南機場飛往日本東京,象徵著濟南-東京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 該航線是濟南至東京的首條國際直達貨運航線,以運輸高端電子產品、跨境電商貨物及郵件為主,每週3班,航程約三小時。 據稱,新航線的開通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推動國際航空貨運高品質發展決策部署舉措,將為魯省跨境貿易發展注入新動能,為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以來魯省加快打造面向日韓的高品質快線網路,一至七月全省累計執飛國際航線59條,旅客輸送量241.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6.3%;貨郵輸送量9.7萬噸下滑25.5%。其中日本和韓國航線31條,累計貨郵輸送量6.62萬噸增長10.5%,佔全省的68.5%。

Read More

美關稅衝擊全球供應鏈 海攬公會研討台灣因應策略

研討會由理事長陳木枝(右三)及公會教育小組召集人林毓桂(右二)主持,航港局副局長陳賓權(左三)出席致詞,會中並邀請到前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許銘松談判代表(右),及CMA達飛通運有限公司林錦成董事長(左二)及張心蕙航線總經理(左)主講。(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26日舉行美國關稅措施對全球經貿及供應鏈影響與台灣的因應策略研討會,由理事長陳木枝及公會教育小組召集人林毓桂主持,航港局副局長陳賓權出席致詞,會中並邀請到前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許銘松談判代表主講,及CMA達飛通運有限公司林錦成董事長及張心蕙航線總經理針對實務運作精闢分析,此一熱門議題業界參與踴躍,現場座無虛席。 理事長陳木枝致詞表示,川普的關稅政策使得WTO及全球化被打破,轉變成區域性。航港局副局長陳賓權提到,由研討會滿場貴賓聆聽,可見大家對這議題的關切,在陳木枝理事長帶領下公會超前部署舉辦研討會,目前談判團隊還在努力爭取對台有利關稅,這次公會前瞻辦此研討會,透過產官學研討守護國際供應鏈。教育小組召集人林毓桂提到,美國關稅政策供應鏈重組,東西向航線貨量未來變化,及船公司是否會減價減班,還需要觀察。 許銘松提到, 對台灣出口商的戰略建議,1、加速並深化供應鏈多元化:企業的佈局必須超越「中國+1」的範疇,建立一個真正具備韌性的多區域生產網絡,應加速在墨西哥建立服務北美市場的生產基地,同時積極開拓歐洲、印度及東南亞等其他新興市場。2、主動進行成本分攤談判:面對高額關稅,台灣供應商不應被動地獨自吸收全部成本。必須與美國客戶進行坦誠、透明且前瞻性的談判,建立清晰的關稅成本分攤機制。3、善用政府支持資源:台灣政府已針對關稅衝擊提出多項支持方案,包括研發補助、轉型貸款及市場開拓基金等,企業應積極申請並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將其用於提升產品附加價值、開發新技術以及拓展非美市場,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部升級的動力。4、 為232條款的最壞情況做準備:針對半導體產業面臨的232條款威脅,相關企業必須制定應急預案,包括:評估加速在美投資建廠的可行性、與客戶共同探索供應鏈替代方案等。 許銘松分析,全球航運的「新常態」:波動與過剩的時代,綜合分析顯示,未來全球海運市場將呈現以下幾個核心特徵:、1 持續的貿易摩擦:高關稅很可能不再是暫時性的貿易爭端,而是演變為地緣政治競爭下的結構性特徵。市場應做好準備,10%至15%的基準關稅可能成為長期存在的營運成本。2、運價的劇烈波動與長期低迷:除非發生新的、足以顛覆全球運力的「黑天鵝」事件,否則龐大的運力過剩問題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抑制海運費率的上限。3、承運商的盈利壓力:航運公司的盈利能力將面臨嚴峻考驗。在運價受壓的同時,營運成本(如燃料、環保法規合規成本)卻未必降低。未來的競爭優勢將取決於極致的成本控制、無情的運力管理(透過聯盟協調的空班航行),以及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的敏捷航線網絡。

Read More

境外瘧疾+1 外籍男曾赴西非旅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40多歲外國籍男性,曾至西非象牙海岸共和國、塞內加爾旅行,未服用預防瘧疾藥物。入境當日發病後,就醫並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惡性瘧。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該40多歲外國籍男性,長期居住台灣,今年7月上旬至西非象牙海岸共和國,7月下旬至8月初至西非塞內加爾旅行,未服用預防瘧疾藥物。8月14日入境當日出現發燒、肌肉痛、頭痛等症狀,後續至醫院就醫並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惡性瘧,所幸男子住院治療5天後順利出院。 郭宏偉表示,今年截至8月25日累計16例境外移入瘧疾個案,為近19年同期最高。個案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以非洲國家為主占12例,其餘分別為亞洲及大洋洲各2例,感染惡性瘧者13例,感染間日瘧者2例及諾氏瘧者1例。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呼籲,民眾前往瘧疾流行地區,請至少於出國前1個月,至國內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指示於出國前、出國期間及返國後持續不中斷服用預防瘧疾藥物;旅遊期間請落實防蚊,並持續服用預防藥物;返國後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務必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曾服用的瘧疾預防藥物等資訊,以做為診斷與治療參考。

Read More

以煙戒菸 反增4倍肺癌風險

  電子煙無助戒菸,反增四倍肺癌風險,醫師與藥師共同呼籲民眾切勿以煙戒菸。(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2025年戒菸習慣調查26日公布,調查發現,受測者中高達6成5吸菸者曾試圖以電子煙戒除紙菸,恐越抽越上癮,增加罹癌風險。醫師提醒民眾,電子煙危害不亞於紙菸,研究也指出,雙重使用者罹患肺癌的風險為不吸菸者的4.36倍,切勿以煙戒菸。 電子煙肆虐,推估2024年全台18歲以上人口中約有20萬人為電子煙使用者。中山醫大附醫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部長顏啟華公布2025年戒菸習慣調查指出,電子煙常以各種風味降低民眾戒心,反可能提升抽菸頻率,甚至演變成紙菸、電子煙的雙重使用者,而國外研究已證實,雙重使用者罹患肺癌風險較不吸菸者高4倍。 調查結果發現,民眾易低估電子煙危害性,有6成受測者為紙菸、電子煙的雙重使用者,且大部分誤認電子煙的健康危害較紙菸低,進一步探究原因,前3名理由分別為缺乏刺鼻氣味、認為電子煙不含焦油成分、無法清楚計算用量讓人覺得抽的不多。 事實上,顏啟華強調,電子煙危害不亞於紙菸,不僅會釋出多種致癌物質,研究也指出,使用電子煙罹患肺部疾病的風險為非使用者的4.36倍,雙重使用比僅抽紙菸者高出1.47倍。千萬別以為電子煙可以用來戒紙菸,否則恐帶來更大健康傷害。 同時,調查也發現,超過8成吸菸者曾嘗試戒菸,但單靠意志力的戒菸成功率僅3-5%,調查中進一步探究未成功的原因,前3位分別為「吸菸已成習慣或生活儀式感」、「戒菸動機不足導致意志力不夠堅定」、「無法克服菸癮帶來的戒斷症狀」。 因此,顏啟華強調,菸癮是可以治癒的,不論是紙菸、電子煙或加熱菸的吸菸者,都應該以正確方式來戒菸,建議求助專業的戒菸衛教與給藥措施,若搭配使用尼古丁替代療法,如長效貼片及短效噴霧、咀嚼錠等,戒菸成功率可大幅提高34%。

Read More

玻璃陶瓷噴塗 強化植牙穩定性

  玻璃陶瓷噴塗新突破團隊醫師查道瑜(左起)、曾建福、姚又勤及黃偉倫。 (桃園醫院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人工植牙的長期穩定與成功率,向來是臨床牙科與材料科學的重要課題。衛福部桃園醫院牙醫部攜手台北醫學大學、華藝牙技牙體技術所,以及日本國立廣島大學跨國合作,研發出創新的「玻璃陶瓷噴塗」(Glass-Ceramic Spray Deposition, GCSD)技術,能有效提升氧化鋯植體的表面生物活性,促進骨細胞附著與存活,進而增進植牙長期穩固性。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Functional Biomaterials》(影響因子五點二),展現臺灣在牙科材料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此次研究團隊透過「玻璃陶瓷噴塗」GCSD技術,成功在氧化鋯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玻璃陶瓷塗層,使表面能與親水性顯著提升,形同建立「生物友善界面」,為細胞提供更理想的附著環境。 衛福部桃園醫院牙醫部主任曾建福強調,此次技術突破不僅補足了氧化鋯植體在穩定性上的不足,也兼顧美觀需求,對於年輕患者或對外觀高度重視的族群,將是更具競爭力的植牙選擇。曾建福指出:「玻璃陶瓷噴塗的臨床應用,有機會大幅提升氧化鋯植體的成功率,並延長使用年限。」 桃園醫院牙醫部醫師姚又勤表示:「若能進一步透過臨床試驗驗證,「玻璃陶瓷噴塗」GCSD 將有望成為新一代人工植牙材料的標準處理技術。」 曾建福最後指出,「玻璃陶瓷噴塗」GCSD 是一項兼具材料科學與臨床價值的創新成果,展現了台灣與日本跨國合作的研發實力。未來將持續推進臨床應用與跨領域拓展,期望能為人工植牙與相關植入醫材帶來新世代的解決方案。

Read More

南部5旬男染類鼻疽 急診隔天不治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類鼻疽死亡病例。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6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9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1例死亡,個案為南部50多歲男性,有咳嗽、腹瀉、流鼻水等症狀近半個月,曾兩度至診所就醫,但都以為只是感冒,第三次送急診隔天就情況惡化,已是肺炎合併急性呼吸衰竭,救治1天即宣告不治。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公布國內上週新增9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1例死亡,分布於北部1例以及南部8例,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多具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6月下旬至8月中旬。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死亡個案是南部50多歲男性,有多重慢性病史,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病等,8月中旬開始咳嗽,8月下旬又出現腹瀉、流鼻水等症狀,雖曾兩度赴診所就醫,但診斷為感冒及腹瀉,又因症狀未改善,第3次送急診時,已經低血氧、白血球上升,診斷有肺炎合併急診呼吸衰竭,雖然立即插管治療,但隔天仍不治死亡。 林詠青說,疫情調查顯示,男子颱風期間並未出門,居家附近也沒淹水,不過腳上有傷口,不確定是否有汙水、汙泥接觸史。 此外,疾管署指出,上週新增6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居住於北部1例、中部1例及南部4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下旬至8月中旬,個案多因發燒、肌肉痛或腹瀉等症狀就醫。 經疫情調查發現,其中4名從事與山林或農地菜園等相關工作,1名個案居住環境附近時有流浪動物出沒;另其中4名個案有汙水汙泥接觸史。 5名個案治療後已出院,1名個案仍於加護病房治療中;同住及職場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衛生單位已進行相關衛生教育。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提醒,民眾進行滅鼠工作、風災後清理家戶內外環境,或因工作接觸可能受感染動物排泄物汙染之水源或屠體組織,應佩戴口罩、防水手套及穿著長筒雨鞋,脫下裝備時記得清洗雙手,飲用水請澈底煮沸,使用自來水清洗食材及水果;此外,如有不明原因發燒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是否有汙水汙泥與動物接觸史及職業暴露史,以及早診斷與治療。

Read More

家庭二手菸 毛孩罹癌存活率低於1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健署26日提醒,家庭二手菸不只影響人,還會造成貓狗等毛小孩因二手菸罹患呼吸道疾病及癌症風險大增,尤其罹癌風險飆2至4倍,存活率不到1成。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根據研究顯示,吸菸是多種傳染性疾病的危險因素、損害上呼吸道、抑制肺部免疫功能,並可能導致患者疾病程度惡化,且吸菸者出現COVID-19嚴重症狀的可能性較非吸菸者高1.4倍,入住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或死亡可能性較非吸菸者高2.4倍。 台灣兒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李宏昌醫師指出,吸菸導致肺癌的危險性是非吸菸者的15至30倍,雖然目前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有將近9成,但肺癌第4期存活率僅1成。 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譚大倫也表示,當寵物直接吸入二手菸,或透過皮膚、舔主人的頭髮、皮膚和衣服接觸到菸草化合物(三手菸)時,都會直接對毛小孩造成危害。 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陳木榮表示,二手菸可以透過門口、牆壁裂縫、電線、通風系統和管道傳入,且即使短暫接觸也會使血小板變得更黏稠、損害血管內壁,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若暴露於二手菸環境60分鐘內,會產生發炎現象、影響呼吸功能,且影響至少持續3小時,並可能導致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兒童呼吸道感染、耳部感染和氣喘發作。 譚大倫也指出,毛小孩長期暴露於二手菸、三手菸環境下,可能會引發過敏反應、呼吸系統疾病或罹患鼻癌和肺癌;而當貓咪梳理毛髮時,易吸入落在毛髮上的三手菸,導致口腔癌的發生,其罹癌機率相較無菸害環境下高出2至4倍,且貓咪罹口腔癌後,即使接受過化療、手術或放射治療,其確診後存活1年機率不到1成。 國健署呼籲,為守護家人與寵物的健康,及早啟動戒菸行動,共同營造清新無菸的家庭環境,打造更安心的生活空間。

Read More

脆折症基因 她3次試管都失敗

醫師李俊逸說,對於有家族遺傳性疾病、卵巢早衰或高齡婦女,受卵試管是安全且成功率高的選擇。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32歲文姓女子因家族有遺傳性疾病「X染色體脆折症」基因,歷經3次試管嬰兒療程失敗後陷入絕望。所幸轉至茂盛醫院改採受贈卵子,並透過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技術搭配胚胎植入前基因診斷,陸續生下健康2寶,破除家族遺傳魔咒。 文姓女子婚後2年遲遲無法懷孕,28歲接受3次試管療程均失敗。經親友推薦至茂盛醫院求助醫師李俊逸,發現其卵巢庫存指標AMH僅1.7,低於同齡女性。取卵後培養的胚胎經PGD檢測,全數帶有脆折症基因,這讓渴望擁有健康寶寶的她心碎不已。 李俊逸建議文女與丈夫接受健康捐贈者的卵子,經培育出16顆胚胎,再透過「第4代AI人工智慧試管技術」挑選出特優等囊胚植入,1次就成功懷孕,順利產下3280克健康女嬰。半年後,她再度回院植入冷凍胚胎,又平安誕下3440克男寶。 文女說,「我從來不知道自己帶有脆折症的基因,以為這輩子是跟孩子無緣了!」她感謝李俊逸將她從陷在家族遺傳性疾病萬丈深淵中救起,可以生下健康的寶寶。醫療科技帶給夫妻無比的希望。 茂盛醫院遺傳實驗室主任李月君說,脆折症是僅次於唐氏症、造成新生兒智能遲緩的第2大主因,因X染色體上的FMR1基因突變,導致腦部功能受影響。若男性遺傳到,幾乎都會出現智能障礙等症狀。 李俊逸表示,根據統計,台灣約每1674名新生兒就有1名是脆折症帶因者。目前此項篩檢非健保常規給付項目,但因盛行率不低,建議備孕或懷孕初期的婦女可考慮自費篩檢。 李俊逸指出,根據衛福部最新報告,國內使用受贈卵子進行人工生殖的婦女占3.1%,比例偏低。對於有家族遺傳性疾病、卵巢早衰或高齡的婦女,受卵試管是安全且成功率高的選擇,能避免將遺傳疾病傳給下一代,幫助更多家庭圓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