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鍾莎 畫/簡世哲
我的書桌靠窗,倚窗而坐,讀書之餘抬頭瞭望春光,春風、春雨、春陽透窗而來,整個室內也盈滿春意。哪怕生活在城市裡,一年四季的光景也是清晰可辨的,從體感、空氣濕度、空氣的味道、風向,春的氣息在我的書房中蕩漾,令人睏倦一掃,耳目一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說的也是我的書房之景啊!東風呼呼地吹,時而柔和,時而迅猛。開窗時,清爽濕潤的風迎面而來,分外愜意。偶有東風迅猛時,窗櫺微微發顫,風聲呼嘯而過。而窗外,又恰有一棟老舊居民房,可俯瞰六層樓頂種滿的蔬菜與花卉。春天綠油油的蔬菜撲面而來,還有那精心侍弄的花草齊齊綻放。更有甚者,更遠處,樓房或紅、或白、或藍的外立面,與我書房內,層層疊疊堆積的五顏六色的書,書封、書脊皆是百花齊放的色彩,相得益彰。在這樣萬紫千紅的春天裡,心情一下子嘹亮起來了,倒令人陡然徒增了讀書的欲望。讀罷書籍,正好循著春色而去,見證著婀娜多姿花朵的風光,豈不妙哉!
出去踏春已是後話了。書房中的春色,已是盎然。就拿我養在書房裡的那缸魚來說,整個冬日,它們遊動的頻率與速度都是低低的。到了春日裡,我看書閒暇之餘,低頭俯觀魚缸之景,發現魚兒體態忽變得輕盈起來了,自由自在地悠遊著。總有這樣一種錯覺,看到魚兒充滿了活力,便覺得整個書房都增添了一抹生機,身處書房中的我也收穫了喜悅。
書房中不僅有書,有魚,還有一盆綠蘿,數幅過去所繪的丙烯畫。綠蘿新抽的綠芽,葉片新染上的翠綠,都在提醒著我春天的到來。更別提春光明媚之際,那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之畫,也變得生動起來了。海豚在水面上跳躍,畫面定格,與春天的朝氣蓬勃甚為相配。還有那幅杏花圖,說的正是「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景色,不妨說,志南和尚當真是將春天的柔美與多情表達得淋漓。此情此景,可不讓書房也靈動起來了,都是春天的功勞啊!讓平日書房裡被忽視的景致,煥然一新出現在眼前,點燃了心上的光芒萬丈。
在春天裡讀書,在文字的汪洋中恣意悠遊,跟隨著故事的走向體味世事百態。看一抹陽光灑落在書頁間,讓春光的燦爛有了可附著的載體。陽光像是能穿透萬物,踏窗而來,爬上書架、書桌、書梢,點亮心間的陰霾。春天讀書,文字在一呼一吸間,綻放出草木的清香。與書相識,智慧開始萌芽,心靈收穫了溫暖,也獲得了希望的力量。讀書,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穿越書海,認識、發現、昇華自身的過程。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詩與春天也是相宜的,雅致非凡。在詩詞中體味杜甫筆下的春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在書中感受陶淵明所言「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朝氣勃發。在詩中共享楊萬裡「閑看兒童捉柳花」的雅趣。春天總是充滿詩情畫意的,春日讀書賞心悅目,春夜讀書靜心雅致,徜徉在書頁間,陶醉在春風裡。一間書房,盛滿了春天的生機與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