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在書房中遇見春天

文/鍾莎 畫/簡世哲 我的書桌靠窗,倚窗而坐,讀書之餘抬頭瞭望春光,春風、春雨、春陽透窗而來,整個室內也盈滿春意。哪怕生活在城市裡,一年四季的光景也是清晰可辨的,從體感、空氣濕度、空氣的味道、風向,春的氣息在我的書房中蕩漾,令人睏倦一掃,耳目一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說的也是我的書房之景啊!東風呼呼地吹,時而柔和,時而迅猛。開窗時,清爽濕潤的風迎面而來,分外愜意。偶有東風迅猛時,窗櫺微微發顫,風聲呼嘯而過。而窗外,又恰有一棟老舊居民房,可俯瞰六層樓頂種滿的蔬菜與花卉。春天綠油油的蔬菜撲面而來,還有那精心侍弄的花草齊齊綻放。更有甚者,更遠處,樓房或紅、或白、或藍的外立面,與我書房內,層層疊疊堆積的五顏六色的書,書封、書脊皆是百花齊放的色彩,相得益彰。在這樣萬紫千紅的春天裡,心情一下子嘹亮起來了,倒令人陡然徒增了讀書的欲望。讀罷書籍,正好循著春色而去,見證著婀娜多姿花朵的風光,豈不妙哉! 出去踏春已是後話了。書房中的春色,已是盎然。就拿我養在書房裡的那缸魚來說,整個冬日,它們遊動的頻率與速度都是低低的。到了春日裡,我看書閒暇之餘,低頭俯觀魚缸之景,發現魚兒體態忽變得輕盈起來了,自由自在地悠遊著。總有這樣一種錯覺,看到魚兒充滿了活力,便覺得整個書房都增添了一抹生機,身處書房中的我也收穫了喜悅。 書房中不僅有書,有魚,還有一盆綠蘿,數幅過去所繪的丙烯畫。綠蘿新抽的綠芽,葉片新染上的翠綠,都在提醒著我春天的到來。更別提春光明媚之際,那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之畫,也變得生動起來了。海豚在水面上跳躍,畫面定格,與春天的朝氣蓬勃甚為相配。還有那幅杏花圖,說的正是「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景色,不妨說,志南和尚當真是將春天的柔美與多情表達得淋漓。此情此景,可不讓書房也靈動起來了,都是春天的功勞啊!讓平日書房裡被忽視的景致,煥然一新出現在眼前,點燃了心上的光芒萬丈。 在春天裡讀書,在文字的汪洋中恣意悠遊,跟隨著故事的走向體味世事百態。看一抹陽光灑落在書頁間,讓春光的燦爛有了可附著的載體。陽光像是能穿透萬物,踏窗而來,爬上書架、書桌、書梢,點亮心間的陰霾。春天讀書,文字在一呼一吸間,綻放出草木的清香。與書相識,智慧開始萌芽,心靈收穫了溫暖,也獲得了希望的力量。讀書,是心與心之間的交流,穿越書海,認識、發現、昇華自身的過程。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詩與春天也是相宜的,雅致非凡。在詩詞中體味杜甫筆下的春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在書中感受陶淵明所言「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朝氣勃發。在詩中共享楊萬裡「閑看兒童捉柳花」的雅趣。春天總是充滿詩情畫意的,春日讀書賞心悅目,春夜讀書靜心雅致,徜徉在書頁間,陶醉在春風裡。一間書房,盛滿了春天的生機與繁茂。

Read More

〈中華副刊〉魔力的夜

■黃詣 生命在日間茁壯,夜間休憩;若把金烏喻作夸父,那陰柔母性的代表當首推月中嫦娥。夜的美是普世的、包容的、母性的、溫柔的。 月亮這個在夜中的太陽,數千年來一直被人類以辭藻堆疊成的巴別塔所歌頌,而夜空中數以萬計的星宿,則是以點點隱晦的可能性,激起了古往今來豐富的想像,相較於明亮開放的日,當一切似乎都冷靜下來的夜,就有著說不出的魔力與美感。倘若真如神話所說:「日與夜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在黃昏時交替。」那麼,那些太過精細太過纖細甚至連陽光都能摧殺的美,之所以只能在月光下出現,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日的美很粗獷,大鳴大放,是給予的美;而月的美則細膩,若有似無,是沈澱了所有,讓微小又確實存在的事物躍然眼前的美。太陽極亮至大,在太陽被收去之後,能出現的諸星與月,不也在一片祥和的夜中閃耀嗎?夜空收起了自身的光彩,令其中不顯眼的細小有所發揮,夜是犧牲自己可能的光耀,換來眾星托月的美。因此,乍看之下是空虛的一片黑夜,由於星月的存在而非凡,闇夜的無明使月更勝過了日;而月光的清淡,也使得夜的黑比起其他的黑還更有不平常的意義。 夜的美,在於使弱小的能偉大,令凸凹的能撫平,在朦朧夜色裡,什麼都看不清,有著幾分的不確定性,所以才能無條件地包容所有,讓一切都轉暗並染上幾分月色的銀在夜裡,那種美不只是充滿眼前,還會使人自己也成為美的一部分。

Read More

咳嗽胸痛早就醫 揪早期肺癌

67歲曹姓男子因機警就醫救了自己。(博愛醫院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67歲曹先生近期出現咳嗽、胸痛症狀,就醫檢查後竟發現是早期肺癌。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外科白楚彬醫師指出,肺癌早期常以呼吸道症狀表現,容易被誤認為感冒,延誤治療;幸虧曹先生在症狀出現1個月內主動就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成功救回一命。 曹先生今年4月因咳嗽、咳血就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肺部腫瘤,隨即轉介胸腔外科。白楚彬醫師評估後,採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微創手術切除腫瘤,病理結果為第1期肺腺癌,術後恢復良好,住院4天即順利出院。白醫師表示,癌細胞未擴散,手術後僅需定期追蹤即可恢復正常生活。 白楚彬醫師提醒,肺癌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若能在早期發現,5年內復發率僅約5-10%,若延至第2期,復發機率恐升至3成。早期診斷與治療是守護生命的關鍵。 他也呼籲,一旦出現長期咳嗽、胸悶或呼吸不適等症狀,不可掉以輕心;具有家族病史或重度吸菸者,可利用國健署每2年1次的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或自費篩檢,掌握健康狀況。

Read More

花蓮3區災民 免繳健保費半年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行政院公告光復鄉、鳳林鎮及萬榮鄉為災區。衛福部長石崇良17日說,將給予災民3個月就醫全免部分負擔,3災區民眾一律減免健保費6個月,回溯至災害日起算。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發生溢流災情,行政院於10月7日公告災區範圍為花蓮縣光復鄉、鳳林鎮及萬榮鄉,並自9月21日生效。 石崇良17日出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醫療界賑災募款分享記者會」,宣布健保署已公告災民及災區民眾的醫療費用及健保費減免。 石崇良表示,健保署已公布災民3個月內醫療費用部分負擔免除,均由公費或善款支應,包括住院膳食費也予以補助。另,公布為災區的光復、鳳林、萬榮3地區,民眾未來6個月的健保費免繳,且不用任何申請動作,衛福部會直接用賑災基金會善款支應,回溯至9月開始計算。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相國指出,全台心繫花蓮災區民眾及醫療院所受災情形,災後第一時間,包括花蓮慈濟醫院、門諾醫院、部立花蓮醫院、北榮玉里分院及國軍花蓮總醫院等即全力投入醫療救助,成立臨時醫療救護站,提供災民醫療需求,守護災民健康。

Read More

〈中華副刊〉馬尾,一頁海上風雲史(下)

■辛金順 而馬江之戰,從法國軍艦開火到主戰鬥結束,只短短十九分鐘,彼時揚武下沉、福星下沉、福勝下沉、建勝飛雲振飛也全戰沉,一片清風明月夜,旗海無處可招魂。我看到黃季良的照片,如此年輕,如此雄姿英發,最後卻落得與軍艦殘骸浮流於海上,不免有所感嘆,畢竟生命在最青春最飛揚時刻,卻一腔熱血為國捐軀,做了潑海旌旗中的年少鬼雄,是幸,抑或不幸?歷史似乎也沒有答案,沒有答案的歷史,卻也充滿著無數的想像。時間卻不斷向前走去,不曾為任何人而留下。我也隨時間往前走去,就看到甲午豐島海戰時,濟遠艦船艙彈痕累累的圖片,然後又看到北洋的定遠艦被重創和自爆,劉步蟾自殺殉節,最後海軍總督丁汝昌也自殺而亡的圖文說明。再靠近一些,是的,再靠近一些,我似乎還看到在那百多年前歷史煙霧之中,李鴻章蒼老瞿瘦和落魄的身軀,正蜷縮在一紙馬關條約的後面,他頂上的三眼花翎官帽,沉重地把一頭白髮和蒼老的臉龐,全壓在陰影之下,且在暮春四月中,汗流浹背。恥辱啊恥辱,我也似乎聽到歷史在蒼茫的時間裡吶喊,但我們只是遊客,一腳步一腳步地往前走過,無法回頭,也無法回應。 上到三樓,則是歷年學堂學生的教育學科和成績紀錄,以及一些老師的照片。從修業證書來看,學生除了要修習英文法文和數學物理生化外,還要學習力學、機械、材料、代數、兵操,武器和拳術等,可以說是以西學為主,中學為輔的課程。而許多學生,年齡都集中在十二歲到十八歲之間,歷經私塾的四書五經後,從傳統官學與國學走了出來,轉入科學技術的西學教育之道,並開始張開眼睛,從閉關鎖國的無知裡,走向了洋務的現代化進程上,走向以時間速度和艦艇動力及砲彈的破壞力學為基準。這其實也是一種思想身體的轉換,一代舊人換新人,在船政學堂中最為明顯。只是掌權者都是老人們,從未出過海,不知世界之大,並且躲在紫禁城中,還在夢想著萬國來朝的帝國盛世,卻不知道世界已經迅速地把他們拋到了後頭,只剩下越來越古老和越來越萎縮的影子,早已跟不上時代不斷向前的巨大腳步了。 洋務運動終結在甲午的海戰之中,一片傷心的海域,海風吹過都會有嗚咽的聲音在沙岸上迴盪,暮色沉落以後,一隊隊的南洋水師,北洋海軍,廣東水師,全都靜靜的駛入了歷史裡面,而康、梁和光緒皇帝正在京城秘密地醞釀另一場維新改革,卻不知道百日失敗後,緊接而來的將會是圓明園的燒毀和紫禁城的入侵,八國聯軍在北京的大肆燒殺搶掠,以及慈禧的倉皇逃亡場面,是何其淒涼,歷史卻無情地冷眼看著這腐敗的老大帝國,不但護不住自己遼闊的海域,甚至連那一面紅色的宮牆也完全失守,並逐漸走向了敗落和滅亡的窘境。而博物館牆上這些犧牲者的忠誠將領,以及更多已被歷史吞噬了名姓而埋葬在海戰中的軍士們,在帝王的世界裡,他們的死,根本就微不足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連生命也是,這或許是封建朝代裡的一種莫大的悲哀。 再上層樓,則見船政輪機車間的景觀造型,展示了科學技術與造船的重要,更凸顯了中國海防工業的起步和先進認知。時間的火花在空氣中閃爍,燈光幽幽照落,一個時代的夢想都凝固成了鐵鑄的塑像,鎮住了歷史的虛無。然後一艘艘船艦的模型在我們瀏覽的眼前展開:中國的一艘千噸級蒸汽輪船「萬年清」號、「鏡清」號、「平遠」號、「致遠」號、「建威」號等,每一艘船艦優美的建造,都象徵著一次又一次裝備的進步,然而卻怎麼也趕不上日本跟英國購買的戰艦,裝備的質量和體量、航速,以及火炮的射速,都遠超於北洋軍艦,因此黃海的海戰,早已注定了是一場失敗的結局。尤其長久以來朝廷的貪腐,以及北洋水師的軍費絕大部分都被挪為慈禧頤和園的修建之用,美化了湖光山色,亭臺樓閣;更將購買軍艦的錢,在湖邊修造了清晏舫西式艙樓的石船,以供賞覽風月和飲宴之地。歷史走了過來,似乎輕輕嘆了口氣,卻也無可奈何。而我沿著各軍艦模型的方向,緩緩走到了裝在玻璃罩中的「通濟號」舵輪前,注視著這百年前的遺物,也不禁輕輕嘆了口氣,它誕生於馬尾,歷經了清朝的沒落,革命,北伐,抗日,最後卻為了封鎖長江,以阻日軍的進攻而被自沉於江陰上游。艦體毀沒,最後只留下了舵輪,見證著「通濟號」的存在,以及它曾經完成的歷史任務。 時間流淌,無涯無際,我從博物館的陳列物品上,傾聽歷史的聲音,攀爬過圖片、文字、遺物、雕塑、船模、成績單等,並拼湊出一幅圖景,光影明暗地述說了百年船造的故事。有些或許會遮蔽在歷史深處,無法追憶,但曾經發生過的,必然都會留下痕跡。那些歷史的痕跡或殘片,或許可以解謎。而機械文明下的時間,為近代史填下了充滿冒險與變動的事跡,在征服海洋這一頁波濤洶湧的萬里長程上,當西方遇到了東方,船艦遂成了侵略與禦防的相互對峙,一場文明與野蠻的鬥爭。海洋是遼闊的,但海洋也是殘酷的,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強者生存的理念,其實不斷在各朝各代的歷史中上演,只是因時代的不同,而換了些形式而已。我從四樓退回到了大廳,再次看到古銅牆上軍艦的雕像,想像著第一艘千噸級蒸氣動力暗輪軍艦「萬年清」初次鳴笛出海的雄渾場面,萬浪蜂擁,長空如虹,慢慢從閩江海口駛出去,然後慢慢消失在海平線上,再回頭,就一百六十五年了。 一百六十五年了,秋天的葉子落了又落,時代幾度遞換,人事更已全新。我慢慢走出了博物館外,看著不遠處的閩江,江水寂寂東流,無休無止,無日無月,天行健呢,只有自強不息,才能生出大海般壯闊的胸襟,也才能涵納九垓八荒。而海在遠方呼嘯,我似乎看到一艘又一艘的巡洋船艦,正要排列出海,甲板上的少年,戴著白色的海軍帽,迎風佇立,面朝大海,不畏於任何風雨駭浪的侵襲,挺胸,直視前方……。

Read More

加熱菸開賣 石崇良突襲稽查

台灣首波合法加熱菸開賣,衛福部長石崇良(中)17日無預警率隊赴通路突襲稽查,受訪時強調合法上市不代表將對菸害防制有任何鬆動。(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台灣首波合法加熱菸開賣,衛福部長石崇良17日無預警率隊突襲稽查,強調合法上市不代表對菸害防制有任何鬆動,另也提醒媒體報導若涉及銷售情形、廠牌等,最高可罰百萬元。 衛福部國健署7月底宣布有條件通過美國、日本2家加熱菸業者,共14項產品與4款組合元件可上市販售,分別自10月11日及19日起核准上市。 石崇良下午親自帶隊與台北市衛生局一起突擊檢查。他強調,中央跟地方接下來幾天會聯合全面性稽查,雖然是依法讓加熱菸上市,但不代表衛福部對菸害防制有任何鬆動。 石崇良並特別提醒媒體報導不能踩紅線,在報導時千萬不要描述市場的反應、銷售狀況、通路、廠牌等,均涉及廣告促銷「罰很重」,可開罰新台幣20萬元到100萬元。 至於民眾購買加熱菸在Threads開箱,國健署強調同樣涉違法,已蒐證,依法可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按次處罰。 根據台北市自治條例規範「高中職以下校園周邊50公尺內禁止販賣加熱菸」,因此石崇良首先到1家位在校園附近的門市,看看店家有沒有依照規定貼出沒有販售的標誌,過程中他詢問店家相關狀況時,也以雙方的對話內容為例,提醒媒體報導應注意事項。 緊接著,他前往另1家可以販售加熱菸的便利商店,石崇良解釋,菸品販售時為避免過度廣告促銷,規定不可實品展示,否則是違法,展示的位置跟大小也不能過於突顯,且一定要有針對吸菸危害的警示圖文。 國健署長沈靜芬強調,法令禁止販賣菸品給未滿20歲青少年,衛福部已要求業者務必加強員工訓練,做到「停、看、問」,甚至可以要求出示證件,另一方面,也要請民眾配合,若無法出示相對應的證明時,業者是可以拒絕販售。

Read More

一償「完美」宿願 美營養師三度來台醫治白疤

美國女營養師三度來台醫治白疤手術前後比較。(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台灣「白疤顏色再生術」可有效醫治白疤享譽全球。美國紐澤西州營養師珍妮佛,自2024年9月起到今年10月,短短一年內3度來台尋求治療,將眉心上的凹白疤,在再次手術後已達到9成以上盡善盡美的效果,讓她一償「完美」的多年宿願。 40歲來自美國紐澤西州的營養師珍妮佛(化名),小時候因眉心處長水痘,傷口癒合後不幸在眉心處留下一個圓形小凹白疤,長寬各約0.5公分,看起來十分明顯,多年來她在美國到處求醫,多次透過各種治療,包括雷射等,但都沒有獲得顯著改善,2024年7月她在Google全球海搜,找到台灣有專治白疤白疤顏色再生術可有效醫治白疤。 去年9月即自美專程來台尋求醫治,到高雄全球唯一的國際白疤中心,由整型外科名醫曹賜斌醫師操刀,白疤第一階段治療後,達到預期的4至5成白凹疤改善療效,珍妮佛又於今年2月中旬來台做第二階段治療,再達到預期7至8成改善療效,為追求完美,她再於10月初第三度來台求治白疤。 擔任東方國際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國家代表的曹賜斌醫師指出,對外國白疤患者而言,尤其是來自歐美等遠途國家的求治者,兩階段治療後若已達7至8成的大幅改善佳效時,大多會因路途遙遠及旅費所費不貲等因素而停止持續來台治療,因而無法達到9至10成完全醫治之機會。 曹賜斌表示,完成第3階段達陣治療,成為國際白疤中心的數十位美國白疤患者中,治療次數排名第一之紀錄,也成為近5年來所有一百多位外國白疤患者中,就醫次數僅次於四度來台醫治的英國籍男子,他是因臉部車禍導致之創傷性白疤患者。

Read More

老年憂鬱、失智 可能並存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一名80歲老翁越來越「孤僻」,不與人交談,對任何事都沒興趣,家人以為老人家可能是老年憂鬱症,就醫診斷卻是失智症。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表示,臨床上很多失智症患者的外在表現就像憂鬱症,也可能並存,最好是就醫擬妥治療及因應之道。 老翁的兒子說,其父近幾個月來總是鬱鬱寡歡,原本還喜歡去種種花草,結果花草都枯萎了也不再理會;過去常會到鄰居、社區走動或到宮廟拜拜,也變得不出門,常一個人縮在臥室,不說話,呆呆地坐著,眼神空洞,甚至說些消極的話語。 老翁家人研判,由於其父母的朋友在近幾年一個接一個離世,讓其父心情越來越沈重,或許是因此而罹患憂鬱症,他們才帶其就醫,沒想到竟是失智症。 陳羿行說,在一般人的認知,失智症會變得時空混亂、出現語言及行為障礙等,其實,不只是這些較常見的症狀,失智症的種類相當多樣,症狀與進展方式皆不同,包括情緒變化、記憶力衰退、飲食習慣改變、睡眠障礙、日常對話量減少、社交退縮等,而這些症狀也可能是憂鬱症,也就是說,憂鬱症和失智症有很多相似的病徵。 陳羿行指出,失智症很少出現症狀急速惡化的情形,因為這是老化現象,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才發病,所以,如果是短時間如1至2週就惡化的病況,比較有可能是老年憂鬱症。 陳羿行表示,根據2021年在美國發表的研究發現,重度憂鬱症患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 51%,這也說明了,憂鬱症要積極治療,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但臨床上,確實有很多2種疾病共存的個案。 陳羿行指出,從臨床上可看出,失智症和憂鬱症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2大威脅,如果發現長輩有疑似失智或憂鬱的情形,要儘快就醫,和專業醫師討論,給長輩最妥當的治療方式,將衝擊降到最低。

Read More

〈中華副刊〉睡前的宇宙

■王信益 對臨睡在宇宙的天使來說 太陽是一顆金膠囊── 風寒與寂寞時 就吞一顆 配上地殼 豐沛湧動的水 對匍匐在星系裡 花色斑斕的巨型蜥蜴來說 月亮是一顆 維他命C 疲倦時就吞一顆 提神── 配上地心 暈紅的熔岩 我常常感覺 睡著與醒著的時候 意識會裂開微米大小的 閃電──會有 金色鳳凰 帶我飛到無邊無際 宇宙的深黑裡 讓我可 歇息一會兒,即使只是 一微秒都好 這樣也很幸福

Read More

胸口刺痛憂心梗 竟是魚刺卡食道

醫師利用內視鏡夾出2根長約3公分、如50元銅板大小的魚刺。(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61歲男子上週跟朋友聚會吃海鮮大餐,未料隔天一起床就感到胸痛,吃東西喝水都感到胸口刺痛,忍了半天受不了自行掛急診,醫師一度以為是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經過一系列檢查後赫然發現患者食道卡了1根長約3公分異物,緊急會診腸胃內科醫師進行內視鏡檢查,竟夾出2根3公分大魚刺!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急診室醫師林記閒指出,國慶連假前一天下午,患者自行到院掛急診,自述前一晚朋友到海鮮餐廳聚餐,他只記得有吃生魚片、喝魚湯,跟朋友暢飲啤酒,隔天早上起床吃早餐吞嚥時感到胸口疼痛,原本以為休息一下多喝水就好,未料到吃中餐時症狀都未改善。 男子到急診室時因為主訴胸痛,血壓又偏高(收縮壓約170、舒張壓約95),急診團隊為他進行抽血、照心電圖、胸部x光、斷層掃描等檢查,想逐一排除心肌梗塞與主動脈剝離的可能性,結果在斷層掃描片子中赫然發現食道內有2根長約3公分的異物,經會診腸胃科醫師王允成進行內視鏡檢查,竟然夾出2根長約3公分、如50元銅板大小的魚刺。 男子吃東西喝水都感到胸口刺痛,檢查後赫然發現食道卡了異物。(記者陳金龍翻攝) 林記賢表示,2根魚刺又長又尖銳相當危險,屬於急症個案,如果未及時取出,魚刺刺破食道造成食道大出血,或是掉入腸胃道造成胃腸穿刺傷導致腹膜炎,都相當危險,幸好醫療團隊協力合作及時取出兩根大魚刺,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患者跟醫師坦言,他是企業主管,因工作高壓時間又緊迫,養成自己通常10分鐘就解決一餐囫圇吞棗壞習慣,聚餐當天因為跟好友飲酒聊天,當天只記得第一道菜是生魚片,期間有喝海鮮湯,「可能喝魚湯時不小心把魚刺跟著喝下肚,幸好及時夾出,感謝醫師們幫忙!」 急診室主任陳莉瑋說,急診室常見誤食異物除了魚刺,還有假牙、彈珠、電池、膠囊,提醒民眾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嚥,萬一不慎誤食,切勿自行催吐或誤信偏方喝醋企圖想溶解異物,應該立即就醫,避免延誤就醫甚至造成2度傷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