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親子理財同樂會 兒童新樂園免費暢玩

2025「好好長大-大手牽小手.一起好享投」主題日活動。(基富通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推廣正確的金錢與理財觀念,基富通證券、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元大投信與安聯投信將於11月8日晚上,包場台北市立兒童新樂園,並邀請全台灣的爸爸媽媽、長輩與孩子一起大手牽小手,免費暢玩各項主題設施與闖關遊戲,並且透過情境式引導,建立良好的價值觀。 臺灣集保結算所暨基富通董事長林丙輝表示,良好的價值觀與對金錢的使用觀念,需要從小開始培養,也受到越來越多爸媽的認同,但是往往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因此由基富通、集保結算所與各大資產管理業者帶頭舉辦「好好長大」主題日活動,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讓爸媽、小孩潛移默化從中受惠。 林丙輝說,基富通長期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提供多元、友善、便利與低廉成本的基金交易服務,平台上架基金檔數將近5,000檔,選擇最多,同時還規劃「好好退休準備平台」、「TISA好享投」等專區,由專家篩選、買賣0手續費、低經理費率的基金,協助民眾長期紀律理財,或退休準備需求。 尤其今年7月響應金管會政策,推出「TISA好享投」專案,每個月只要1,000元起即可開始投資,資金門檻大幅降低,更加適合本金不多的孩子,成為許多爸媽存教育基金的神隊友。 根據基富通統計,目前平台上有超過3成的爸爸媽媽,除了個人理財之外,也為子女開戶,將他們的紅包、獎學金分批定期定額投資,儲備未來的高等教育基金或成長基金,放大紅包的效益,減輕爸媽未來的負擔,也與孩子共同分享理財心得,從中建立對金錢的價值觀與使用觀念。 為了將親子理財的好處推廣給更多的爸媽,今年的「好好長大」兒童樂園主題日活動,將透過有趣、好玩的情境式闖關遊戲,傳遞理財知識,同時還可以免費暢玩各項主題設施,並與基富通萌寵-小雞、泡泡哥哥、氣球姊姊、魔術先生一起互動拿好禮,歡迎有興趣的大朋友、小朋友上基富通官網報名。

Read More

風神降雨達標 三峽防災撤離56戶66人

(三峽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因應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新北市三峽區山區累積雨量達撤離標準,三峽警分局配合三峽區公所於昨(20)日分兩階段執行潛勢溪流保全戶預防性撤離作業,展現災害應變效率與守護民眾安全的決心。 (三峽警分局提供) 三峽警分局指出,第一階段於昨(20)日下午14時30分啟動,集合地點為三峽區公所三樓災害應變中心,針對金圳、插角、竹崙、安坑等四里潛勢溪流保全戶進行撤離。預計撤離17戶53人,實際撤離17戶30人,皆無須安置,住民自行依親完成撤離。警力動員方面,由吉埔與成福派出所各派出1車1人,共計2車2人支援任務,並於16時30分順利完成。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10/21091709/%E9%A2%A8%E7%A5%9E%E9%99%8D%E9%9B%A8%E9%81%94%E6%A8%99-%E4%B8%89%E5%B3%BD%E9%98%B2%E7%81%BD%E6%92%A4%E9%9B%A217%E6%88%B630%E4%BA%BA02.mp4 三峽警分局提到,第二階段於昨日下午17時許展開,針對五寮、有木兩里潛勢溪流保全戶進行預防性撤離,預計撤離49戶65人,實際統計本階段實際撤離戶數及人數為56戶66人。本次行動展現三峽區公所與三峽警分局的高度協調與迅速應變能力,有效降低災害風險,保障居民生命安全。

Read More

香港穩居全球前三大及亞太區第一金融中心拉近與紐約倫敦差距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香港穩居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及亞太 區第一,並與前兩大的紐約及倫敦差距拉近。 英國Z/Yen集團與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佈《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指出,香港的整體評分上升四分至764分,持續位居全球第三、亞太區第一,與排名第一的紐約和第二的倫敦的分數差距分別縮小兩兩分和一分。 報告顯示,香港在金融科技的排名由全球第四躍升至第一;在“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及“聲譽及綜合”方面的排名進一步上升至全球第一;在“人力資本”及“金融業發展水準”方面則分別位居全球第二和第三。此外,在多個金融行業領域從業員的評價中,香港也名列前茅,其中在“銀行業”“投資管理”“保險業”及“融資”均繼續保持全球三甲。 香港特區政府表示,該報告充分肯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領先地位、實力與競爭力。香港保持“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憑藉內聯外通、國際化和多元包容的特質,全面發揮“超級連絡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為全球投資者提供穩定、可預測的政策和投資環境,滿足他們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需要。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2025年施政報告公佈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強化香港金融體系,持續推動股市、固定收益市場和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並在中央部委的支持下,深化和擴大“互聯互通”,支持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慎推進;同時加速發展新增長點,包括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和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李家超表示,香港在多項國際報告中的排名持續攀升,香港已發展成為全球一流的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

Read More

MEPC特別會議未通過IMO淨零框架 全球航運溫室氣體減排將延宕

IMO淨零框架(IMO Net-Zero Framework)未如期通過。(驗船中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際海事組織(IMO)於2025年10月14日至17日在倫敦總部召開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二次特別會議(MEPC ES/2)。本次會議聚焦是否正式採納通過今年4月MEPC 83會議上所批准的IMO淨零框架(IMO Net-Zero Framework),該框架旨在透過經濟誘因引導全球航運產業減碳,內容規劃於《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附錄VI中新增第5章,原定自2028年起針對國際航線總噸位5,000以上船舶,規範其燃料溫室氣體強度(GHG Fuel Intensity, GFI)上限,並對高碳燃料收取額外費用,同時對低碳與零碳燃料提供獎勵措施,以推動航運燃料轉型與產業低碳化。 然而本次會議自首日即因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對「IMO淨零框架」採納程序及內容提出強烈反對,歷經多日協商仍未能形成共識。最終,沙烏地阿拉伯提出休會一年的臨時動議,並經表決獲得多數支持後,會議遂決議休會一年(預計2026年10月續行討論),此結果意味著「IMO淨零框架」未能依原定時程獲得採納通過。 這使得「IMO淨零框架」的推動充滿不確定性,原先規劃相關準則工作計畫及時間表,預期將有所延宕。此結果顯示,短期內全球性減碳經濟性法規難以形成共識,歐盟等區域性規範(如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U ETS)與歐盟海事燃料規定(FuelEU Maritime))恐將在國際航運減碳政策上扮演更為主導的角色。 驗船中心(CR)表示,由於IMO淨零框架未能如期通過,全球統一的減碳經濟性法規尚無法建立。CR將持續關注IMO後續發展,提供最新國際規範解析與因應建議,協助我國航運產業及早布局與調整。

Read More

中共交部發佈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倡議七措施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2025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開幕式上週日本(10/19)在上海舉行,本次會上中共交通運輸部發佈《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倡議》,進一步推動全球航運業攜手並肩,共同打造更安全、更高效、更綠色的全球航運新生態。 據瞭解,秉承自願性、開放性原則,《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倡議》提出共同採取七方面措施,推動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 -穩步推進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建設,形成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網路; -推動綠色低碳船舶發展,逐步提高國際綠色航運走廊航線上清潔能源船舶的比重; -打造(近)零碳港口,推進在港船舶使用岸電,強化港口綠色燃料加注能力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綠色燃料供給能力,構建集生產、運輸、儲存於一體的供應鏈體系,共同打造多方互認的可持續航運燃料認證體系; -發揮政府、市場的協同作用,推動簽署政府部門間、港航企業間不同層級的國際綠色航運走廊合作檔; -分享綠色航運最佳實踐; -推動綠色航運創新發展。 會上還發佈了多項共建綠色航運走廊合作成果,包括:共建“上海港—巴賽隆納港數位綠色滾裝航運走廊”,共建“上海港—安特衛普-布魯日港綠色滾裝航運走廊”,發佈“上海港—墨爾本港綠色航運走廊聯合倡議”,共建“青島港—漢堡港綠色航運走廊”,共建“青島港—威廉港綠色航運走廊”,共建“寧波舟山港—HAROPA港口聯盟綠色航運走廊”,“上海港—洛杉磯港/長灘港綠色航運走廊”完成一階段里程碑目標。 據稱,當前中國大陸海運連接度已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與中方簽署雙、多邊海運協定的國家及地區已達到70個。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說,上海港積極打造國際綠色燃料加注中心,寧波舟山港等港口不斷拓展各類綠色燃料加注能力。上海港已成為全球少數幾個同時具備LNG和甲醇船到船加注能力的港口之一。 本次2025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由交通運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主題為“協作共促全球航運可持續發展”。

Read More

三井海洋富士輪首航蘇澳港正式納入國際郵輪版圖

三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頂級郵輪三井海洋富士輪(Mitsui Ocean Fuji)」上週日(10/19)首航蘇澳港,除讓臺灣郵輪觀光發展邁向新的里程碑外,也讓蘇澳港正式納入國際郵輪旅遊出發目的港版圖。(見圖,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台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表示,日本頂級郵輪三井海洋富士輪首航蘇澳港華麗現身,並係第一艘以蘇澳為母港的郵輪,三井海洋富士(Mitsui Ocean Fuji的到來,除讓臺灣郵輪觀光發展邁向新的里程碑外,也讓蘇澳港正式納入國際郵輪旅遊出發目的港的版圖中。今年亦將有三航次郵輪將於年底前陸續靠泊,可望為蘇澳及宜蘭地區帶來更多的國際旅客。 基隆港務分公司指出,蘇澳港周邊觀光景點多元豐富,包含豆腐岬風景區、南方澳漁村、各式特色媽祖文化及全球唯二的蘇澳碳酸氫鈣冷泉等,可望帶動宜蘭六小時觀光圈帶來旅遊經濟發展。此次船方特別貼心安排旅運中心至蘇澳火車站接駁巴士,並在蘇澳火車站安排觀光大使駐點,提供日語與英語旅遊資訊與諮詢服務,方便遊客除跟團旅遊觀光外,自由行旅客可輕鬆地藉由步行深入走訪蘇澳或選擇搭乘臺鐵享受鐵道觀光之旅。 由於宜蘭縣鐵路建於1917年,1919年完工,是臺灣東部最早開發的鐵路路線,藉由蘇澳火車站出發的宜蘭縣鐵道觀光旅遊,將有助於活絡鐵道沿線在地觀光產業,讓郵輪旅客可探索台北後花園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感受舊街巷弄的歷史韻味與在地人情。 三井海洋富士郵輪是日本三井集團旗下新創海洋郵輪品牌中首艘造訪臺灣的郵輪,以其全套房設計、精緻日式美學、高品質的服務和豐富的日本文化體驗而聞名。該郵輪總噸位約32,477噸,可容納458位貴賓,提供如日本頂級飯店般的舒適與私密旅程。該輪前一停靠港沖繩承載到訪蘇澳旅客有日籍旅客 191人、韓國籍旅客一人、中國籍旅客一人、馬來西亞籍旅客一人,共194人,並有之前自基隆港出發,遊覽沖繩、石垣後在蘇澳港下船之臺籍旅客44人;同時有自蘇澳出發搭輪赴日觀光臺籍旅客33人、日籍旅客三人將於花蓮港下船。此全新的營運模式,已使蘇澳港的郵輪市場地位更上層樓。 當日依國際慣例安排拖船噴水迎接外,並由基隆港務分公司蘇澳港營運處曹資深處長至宏登上三井海洋富士輪致贈首航紀念牌、交換禮品與代表蘇澳鎮地方與港航各界歡迎該輪的到訪,並致贈每一位旅客蘇澳當地白米木屐村與臺灣港務公司聯名印有蘇澳及TIPC的手作紀念木屐鑰匙圈吊飾。在傍晚郵輪準備離港時,臺灣港務公司曹資深處長帶領所有同仁在碼頭邊揮手歡送郵輪離港,為造訪的旅客們烙印下難忘的旅遊回憶,並為此次靠泊留下完美的句點。

Read More

港務公司周永暉董事長與工會座談 共同關心員工福祉

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周永暉(第一排左四)上任首週,即與總經理王錦榮(第一排左三),共同拜會臺港企業工會理事長蔡德明(第一排右二)率基隆分會理事長蘇秋德(第一排左二)、臺中分會理事長楊文武(第一排左一)、高雄分會理事長陳信宏(第二排左三)、臺北港分會理事長何明源(第一排右一)及蘇澳港分會理事長甘博明(第二排左一)等各工會代表,聚焦員工權益、薪資福利及津貼制度等議題進行交流、會談。(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周永暉董事長上任首週,與臺港企業工會理事長蔡德明率基隆分會理事長蘇秋德、臺中分會理事長楊文武、高雄分會理事長陳信宏、臺北港分會理事長何明源及蘇澳港分會理事長甘博明等各工會代表進行交流、會談,傾聽基層聲音,了解員工實際狀況與需求。周董事長強調,工會是公司重要夥伴,充分溝通有助於凝聚共識,攜手推動公司長期發展。 座談中,工會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員工陞遷制度改善、提供危險作業加給、工程獎金等等,以及爭取明年度調薪以兼顧照顧員工與吸引人才。董事長對此表示充分理解,承諾公司會正視工會關切事項,妥適研議處理。董事長強調,員工是公司最珍貴的資產,改善工作條件與生活品質,是公司經營的重要基礎。公司將持續提升工作環境與員工福祉,並鼓勵同仁精進作業效能,創造多元營收,以厚植公司永續經營基礎。 企業工會對周董事長主動溝通與關心表示肯定,並強調將持續關注員工對權益及福利的期待。本公司未來將持續傾聽員工聲音,與工會保持良性對話,共同打造安全、友善與相互支持的工作環境,攜手邁向公司長期發展的新里程。

Read More

今年海南出入境人員達200萬人次年增22.4%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海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統計,截至本(十)月15日隨著來自新加坡和香港、載有350名旅客的兩架航班抵達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今年海南出入境人員已達200萬人次。 據稱,隨著免簽政策持續優化升級,當前已有86個國家人員可免簽入境海南,可適用的免簽政策主要包括全國雙邊互免、單方面免簽,以及海南59國人員入境30天免簽、港澳地區外國旅遊團144小時入境免簽和240小時過境免簽、郵輪外國旅遊團15天免簽。 海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統計指出,今年以來海南出入境人員已超過200萬人次,比去(2024)年同期增長22.4%。其中入出境外國人超過10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45.1%。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在即,海南邊檢機關大力推動口岸軟硬體設施建設,多批次開展壓力測試,全省八個對外開放口岸和十個二線口岸邊檢查驗設施已全部建設完畢,免簽入境外國人離島管理服務機制有效運行,“智慧口岸  數位邊檢”系統投入使用,各項封關運作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Read More

研發實力再獲肯定 海大勇奪創新技術博覽會三金一銀一銅 

海大勇奪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三金一銀一銅。(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於臺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匯聚全國頂尖研發成果與產學創新能量,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今年以六項專利技術參展,涵蓋海洋生技、食品安全、智慧養殖與環境監測等領域,最終榮獲三金、一銀、一銅的優異成績,再度展現堅實的研發實力與跨域創新能量。 今年海大參展團隊表現亮眼,成果橫跨基礎科研至智慧應用,展現「研發即應用」的實踐精神。各團隊不僅在技術創新上屢創佳績,更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與技術移轉,體現學研成果轉化為產業競爭力的具體成果。 生科系黃志清教授團隊以「多醣碳奈米膠及包含其之抗凝血劑與抗氧化劑」榮獲銀牌獎。該研究結合天然多醣與碳奈米材料,開發兼具抗氧化、抗凝血及生物相容性的奈米膠體,具應用於藥物載體與生醫敷料的潛力,展現海洋生物素材於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 食科系蔡敏郎教授團隊則以「幾丁質水溶液及其得到方法」榮獲銅牌獎。該技術突破幾丁質難以溶解的瓶頸,利用特定溶劑系統成功製備出高透明度、穩定性佳的幾丁質水溶液,可應用於食品包裝、環保塗層與生醫材料,展現永續綠色科技的實踐精神。 榮獲金牌獎的資工系張欽圳教授團隊,研發出「人工智慧養殖魚群食慾判斷方法與系統」運用多鏡頭影像融合與AI分析技術,能即時判斷魚群食慾狀態與分佈行為,提供養殖業者科學化投餵決策依據,達到降低成本、提高飼料利用率與生產效率之效,是智慧水產養殖的重要里程碑。 此外,食安所顧皓翔教授團隊以「粉末摻偽辨識模型建立方法」再奪金牌獎。此技術透過人工智慧與影像辨識,能快速判別粉末食品(如肉桂粉)是否摻入低價替代原料,無需化學試劑即可完成檢測,提供食品安全監測與市場驗證的創新解決方案。 養殖系徐德華教授團隊的「磁吸式水體生物特徵樣本採集方法及其系統」同樣榮獲金牌獎。該系統以磁吸技術結合eDNA採樣流程,可快速從水體中萃取浮游生物及DNA樣本,提升環境監測效率與生物多樣性調查精度,已具備應用於魚市場、養殖場與環境評估的高度潛力。 自2013年至今,海大於歷屆發明展榮獲5面鉑金獎、16面金牌、12面銀牌與14面銅牌的卓越成績,持續在國際創新舞台上發光發熱。適逢建校72週年,海大以實際成果回應社會期待,展現「從海出發、以創新領航」的科研精神與教育使命。 本次參展由產學營運總中心統籌規劃,期盼藉由創新成果的展示,進一步推動校內技術能量與產業鏈接軌,打造「學研創新、海洋領航」的新典範。

Read More

船代公會兩天一夜深度旅遊 走訪司馬庫斯部落促進會員情誼

台北市船代公會林子傑理事長帶領會員公司員眷共60位,前往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進行深度旅遊。(台北市船代公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船務代理公會114年會員公司旅遊聯誼活動於10月18、19兩日舉行,由林子傑理事長帶領會員公司員眷共60位前往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進行深度旅遊,藉由導覽了解部落歷史及族人對於傳承的使命感,再深入山林探訪千年巨木群,並享用以當地食材為主的無菜單料理,夜晚伴隨著星光入住美麗的原木民宿。 有別於過往一日遊,今年是公會第一次舉辦2天1夜行程,林理事長暨會務委員會委員從發想、討論到執行,均利用公餘時間分工合作,戮力完成,讓參與的會員公司同仁及家眷在知識上的收穫和體力上的挑戰,獲得充分滿足,活動圓滿成功,透過年度旅遊活動,讓船代業從業人員增進彼此間的情誼,也蓄積再出發的動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