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 肺阻塞死亡率增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研究指出,極端高溫環境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死亡的風險會增加1.16倍,極端低溫下則患者死亡風險提高約1.32倍,研究也發現亞洲族群更容易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發病及死亡風險都明顯增加,而歐洲族群則於極端低溫下之死亡風險相對較高。 北醫大胸腔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莊校奇團隊,蒐集全球2000年至2024年間25項相關觀察性研究逾3千筆資料,針對極端溫度環境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造成的影響,研究發現在極端高溫環境下,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會增加1.16倍,女性族群的風險又高於男性族群0.14倍;而極端低溫對健康威脅更大,COPD患者發病風險會提高1.47倍,死亡風險提高約1.32倍。 北醫大的研究指出,60歲以上的COPD患者面對極端溫度變化更容易發病甚至致死,而以區域來看,亞洲族群更容易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發病及死亡風險會增加1.35倍,但是單以極端低溫來分析,歐洲族群發病及死亡風險也偏高達1.4倍。 莊校奇表示,COPD是全球民眾主要死因之一,也是台灣地區10大死因之一,與長期吸菸或空氣汙染等因素相關,同時「極熱」或「極冷」環境也容易導致好發心肺疾病,因氣候與溫度、濕度等變化,再加上空氣汙等因素,皆與患者發病與死亡的風險相關。 莊校奇提醒民眾,氣候劇烈變遷情形日益頻繁,COPD患者應該提高警覺,勿掉以輕心,無論夏季或冬季,外出戴口罩可避免曝露於PM2.5之下,年長者在冬季時也應留意早晚溫差大等情形,做好防護措施。 莊校奇建議,醫療與公共衛生體系應針對不同地區及族群發展更精準的防護措施,協助維護民眾健康,如在熱浪或寒流來襲前,政府相關單位及早發布健康警示,加強患者用藥與關懷,同時提供適當社區支持及醫療準備,可降低民眾非必要的發病與死亡風險。

Read More

高市夏季飲冰品抽驗 9件不合格

  高市衛生局把關夏季飲冰品衛生安全,前往抽驗轄內手搖飲店、冰果店等,結果有9件不合規定,均依法裁罰3萬元。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衛生局針對轄內手搖飲店、冰果店、咖啡店及餐廳等現場調製販售場所抽驗,今年夏季6至9月抽驗飲冰品、配料及蔬果汁、茶葉等共183件,檢驗其衛生標準、農藥殘留、香豆素、著色劑、甜味劑等項目,結果有9件不合規定,其中6件飲冰品腸桿菌科超標、複檢後仍未合規,3件楊桃汁則檢出甜味劑不合規定,8件轄內業者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裁罰3萬元,1件飲冰品腸桿菌科超標,已移請轄管衛生局處辦。 針對違規飲冰品腸桿菌科超標,衛生局表示,腸桿菌科是監測飲冰品及食品衛生的指標之一,更是檢視製程有無衛生缺失的重要指標,超過標準表示製程的衛生、食材、器具及包裝可能遭受汙染,或有工作人員個人衛生狀況不佳;此外楊桃汁檢出甜味劑環己基(代)磺硫胺酸鹽,不符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規格標準。 由於近期天氣仍炎熱,衛生局提醒食品業者落實自主衛生管理,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落實食品作業場所、設備、盛裝容器具、食材原物料貯存環境及製程等衛生管理,並遵守食品添加物的使用規範,以確保產品品質與消費者權益。衛生局將嚴格把關食安,從源頭管理、市場流通各面向嚴加查察,查獲違規定依法處辦。 衛生局抽驗夏季飲冰品,9件不合規定品項及製造廠商如下,葡萄雪花冰、葉月堂雪花冰店,散裝藍莓霜淇淋、空氣分子股份有限公司,散裝霜淇淋、艾思夢甜點店,散裝開心果冰貝力岡法式冰淇淋、貝力岡法式冰淇淋高雄市前鎮區正勤路21號1樓,散裝香蕉清冰那涼涼麵、東夏企業社,散裝檸檬紅茶、億品鍋旗山店,散裝楊桃湯、永吉楊桃湯、楊桃永商行燕巢廠,散裝楊桃原汁、楊桃永商行燕巢廠,散裝楊桃湯、楊桃永商行燕巢廠。

Read More

婦吃芭樂噎到沒氣 搶救仍不治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霧峰區一名64歲婦人19日中午在家吃芭樂時,疑因一口吞太急,水果卡在喉頭導致窒息,當場「噎到沒氣」失去呼吸心跳,儘管消防人員緊急送醫,由醫療團隊全力搶救,雖一度恢復呼吸與心跳,但最終仍在20日凌晨宣告不治。 這起意外發生在霧峰區北岸路,當時家人察覺異狀趕緊查看,驚見婦人臉色發黑、倒地不起,嚇得立即撥打119求助,消防局獲報後派遣溪湳及霧峰分隊,出動救護車與警備車到場,發現婦人已OHCA(到院前無呼吸心跳),立刻施救並迅速送往亞洲大學附設醫院搶救。 院方指出,婦人送抵時情況極度危急,經多次急救後一度恢復心跳,但仍陷入昏迷有高度生命危險,在加護病房觀察,直到晚間情況持續惡化,家屬忍痛決定拔管不再急救,婦人也在昨日凌晨宣告不治。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夏天的雲

■蘇佳欣 夏天的雲真是變化多端。 端午前一天,早上滂沱大雨,中午過後大太陽,突然橫空出現龐大白雲,宏偉壯觀。我從城市的西邊騎車到東邊,一路積雨雲與我同行。不知道在空中在天上,大小的衡量是要算面積還是體積,但我知道在地上在人間,大概跟我飄了二公里遠。 島國夏天的戶外活動,悶悶的空氣,經常讓人不舒服,但是看見藍天上的大白雲,馬上變得高興,可以暫時忽略掉種種身心不適。聽說「陽春白雪」是高雅的藝術,那麼「陽光白雲」便是開心的處方了。 炎熱的天氣、午後的大雨,失魂的蟲鳴,身心靈如何安住,光靠忍耐或放輕鬆,有時還是撐不下去,難免會發怒爆氣。擁有快樂的至要關鍵,還是要想辦法轉念,賞雲識雲看雲的重要性,不僅僅可以預測天氣,從而觀察其雲雨變化的過程,更可以療癒身心靈。 曾讀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提到:「不能回來的人,變成雲的一部分,萬物的一部分。」每次看到天上有那麼大朵的雲,我就想起這本書的內容,今年夏天特別熱,青天高高白雲飄飄,真的有那麼多人回不來嗎?天上雲變成空中雨,不就回到地上了?端午後的閃電暴雨,可能是白雲急著要回人間的家吧!這麼一想,突然被大雨淋濕,便少了口中咒罵,被太陽曬到昏頭,就去想念生命中的某一個人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囈語

■車冉渝 揉碎一場虛無的夢境, 打破,沉淪,解脫,掏空的一切 看到了,丁達爾效應給予我的 回聲處,把心底往事的修繕 悠悠雲掠過看不見的山嵐 習慣孤獨的泡影,紀念永恆的軌跡 聽完一段愚鈍的箴言,靈魂的緘默 舊鳥苦覓窠巢,我在哪裡,言語的綻放 老樹早已生銹,剩下光禿的年輪 時間是把鐮刀,割斷了記憶,割斷了故事 靜靜聽風的凋落,貼近地上,最後的掙扎 舊鳥的羽翅,扇透虛擬的語言, 頁腳是沉默的,吟唱一曲無力的吶喊 沒有代替的修辭,永恆的懸念 知道假想的隱藏,顯露終身的顛沛 都在複製著,你我相同的人生 就是不在開口,幽暗迷失的方向 一遍遍的,尋找一趟歸尋的路

Read More

低衝擊運動 助銀髮族維持骨密

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每年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骨質疏鬆症就像是一種「偷偷在骨頭裡動手腳」的疾病,平常沒有明顯症狀,但一旦跌倒,很可能就會骨折,特別是中高齡族群更要特別注意;職能治療師表示,年紀越大,身體吸收鈣質的能力變差,骨頭變脆弱,尤其女性會骨折,其實只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像是多曬太陽、補鈣、做適當運動,就能幫助骨頭更強壯,遠離骨鬆風險。 草屯療養院職能治療師許涴淇表示,銀髮族在選擇運動時,建議從簡單、安全的低衝擊運動開始,像是低衝擊負重訓練、阻力訓練與平衡訓練,不僅有助於維持骨質密度,也能有效降低跌倒風險;她介紹3種日常可進行的低衝擊運動:1.利用毛巾握力訓練強化手部肌力;2.墊腳尖、腳跟訓練可強化小腿與平衡感;3.撐牆抬膝可鍛鍊核心與下肢肌力。民眾可以利用空閒時間,例如看電視或滑手機時,在家中輕鬆動一動,不過,許涴淇提醒大家,運動時應避免劇烈、高衝擊性的動作,並特別留意姿勢正確,避免對腰椎造成過大壓力,才能運動得健康又安全。 衛福部草療院長丁碩彥表示,骨質疏鬆是可以預防的,也能透過檢查早期發現;建議65歲以上長輩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查,並從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著手,就能守護骨骼健康,維持良好行動力。

Read More

傳染源為境外移入第15例 台南爆2例本土登革熱群聚

台南爆發兩例本土性登革熱,衛生局隨即進行相關化學防治作業及環境衛生孳清。(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王勗∕台南報導 台南登革熱拉警報!爆出本土性登革熱疫情。衛生局證實,台南新兩起本土性登革熱疫情,經初步疫調為南區工廠群聚,分別為菲籍移工及同部門本國籍員工,傳染源為境外移入第15例,該移工一來台就檢驗出陽性,本土這兩例,都是和第15例同一工作場合。 衛生局長李翠鳳表示,第15例移工9月底來台後發病,經擴大採檢,發現20餘歲菲律賓移工感染,因其今年6月來台後並未再出國,10月15日出現背痛、關節痛等症狀,16日自行服藥症狀未改善並出現發燒、出疹症狀。後至醫院治療並經快篩陽性,於17日通報。南市登防中心獲報於18至20日針對接觸者擴大採血174人,18日發現同部門的本國籍30餘歲員工檢出PCR陽性,該案同日晚間出現發燒及關節、肌肉疼痛症狀。 衛生局說,登革熱疫情一般為6至10月,風險最高為8、9月,目前有本土案例,不能輕忽,兩案例一發病後隨即隔離,症狀並不嚴重,目前擴大採檢174人,後續列冊追蹤狀況,也將召開跨局處會議,全體總動員,防治登革熱。 另外,本月17、19日南市新增第14、15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分別為20多歲的本國籍男性及20多歲的菲籍移工,兩案不排除於菲國染疫可能。衛生單位及區公所已完成居住地及工作地等化學防治作業及動員環境孳生源清除,也呼籲雇主及仲介應加強監測通報警覺性,落實移工宿舍環境病媒蚊控管。

Read More

假日急症中心11月上路 醫師工會憂重症醫護出走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假日急症中心擬11月上路,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擔心政策將扭曲醫療人力,急重症人員與其繼續承受高工時與輪值假日班,不如轉進基層,平日看自費與醫美、放假日賺假日急症中心津貼,長久下來一定會出現急重症人才流失,急診壅塞問題持續無解。 衛福部中央健保署參考日本,將推動假日急症中心,營運時間是週日或是連續假日的「早8到晚12」,最快11月試辦,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民眾假日若遇發燒、簡單傷口等5種不適,無須再花大錢、在大醫院急診苦等。 假日急症中心主打「看診最多省600元,比衝大醫院便宜」,衛福部長石崇良盼以此解決急診壅塞,強化醫療韌性,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點出潛在疑慮。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假日急症中心提供津貼相對高,雖符合台灣物價指數,卻高於大醫院正規急重症人力津貼,恐釀相對剝奪感。 考量剝奪感會造成大醫院急重症醫療人力出走潮,工會指出,若沒有大醫院醫療人力福利與韌性配套,正規急重症人員與其繼續承受高工時與輪值假日班,不如到基層平日看自費與醫美、假日賺假日急症中心津貼,屆時恐出現「發燒、腹瀉輕症搶著顧,重症老人急診苦等」亂象。 工會認為,強化原先就在基層的人力,彈性支援輕急症,縱然立意良善,但撥多少資源在假日急症中心,就該撥多少資源在原有的急診與重症照護,同時強化監管,改善急重症人力缺乏彈性與韌性的問題,否則資源錯置之下,長久下來一定會出現急重症人才流失。 另外,工會提及,無論是即將上路的假日急症中心,或當前的急診,收費皆相當低廉,難有鑑別度,在急診救命治療的費用不會令民眾有感,無法有效導流、導正民眾就醫習慣;以目前試辦在各大都會區來說,反而令民眾出現「醫療理當如此廉價」的錯覺。

Read More

〈中華副刊〉與草木書

■柯蘭 城市的晨霧還未散盡,我蹲在街角的綠化帶前,指尖觸到一叢被修剪成圓球形的冬青。葉片上凝結的露珠滾落在掌心,涼得沁人,卻再沒有鄉野晨露裡裹挾的草腥與土息。這讓我想起昨夜夢裡的泡桐花,紫霧般漫過老屋的青瓦,而眼前的冬青正用僵直的弧度告訴我,它早已忘了自己本可以長成怎樣舒展的姿態。 「你總在清晨來摸我的葉子。」冬青突然開口,聲線裡帶著機械修剪留下的鈍響,「十年前移栽進城時,園藝師的剪刀在我每根枝條上都打了量角器的印記。他們說,城市的綠化要有統一的幾何美學。」我訝然縮回手,才發現它新抽的嫩芽正努力朝著圍欄外的方向蜷曲,卻被隱形的塑膠繩捆成整齊的螺旋。 想起老家後山的野杜鵑,從不會在四月之外開花——它們遵循著節氣的密碼,雨水浸潤根系時舒展新葉,清明回暖便綴滿血色花苞。而公園裡的杜鵑,被暖房催著在元旦綻放,花瓣上還沾著反季節的化肥氣息。「上個月,他們給我注射了生長抑制劑。」冬青的葉片輕輕顫抖,「說這樣就能保持完美的冠幅,不會遮住指示牌。」 街角的懸鈴木也在深夜歎氣。它記得村口那棵百年老樹,枝椏能伸到三層樓高的土坯房,蟬鳴在樹影裡織成綠網。而城市裡的同類,主幹被截成統一的高度,側枝用鐵架固定成標準的45度角,連落葉都要在環衛工人的掃帚下堆成規整的弧線。「去年冬天,他們給我刷的防凍漆堵住了樹皮的呼吸孔。」懸鈴木的年輪裡嵌著難以癒合的疤痕,「但沒有人問過,一棵樹是否需要在鋼筋水泥裡穿棉襖。」 在鄉野長大的孩子,誰不是踩著草尖學會奔跑的?春分過後,田埂上的蒲公英會舉著絨傘等風,我總在它們飄散前輕輕含住花球,讓白色的種子粘滿睫毛;夏至的傍晚,野苧麻的葉片能編成草帽,遮住西曬的日頭,莖稈裡的汁液沾在指縫,是大自然最天然的綠顏料。那時的草木從不會被稱作「景觀植物」,它們是會呼吸的夥伴——椿樹的新芽能拌豆腐,槐花的甜香會鑽進灶間,就連最尋常的狗尾草,也能在孩童手裡變成蹦跳的小兔子。 母親的菜園是最生動的植物課堂。她從不讓我給番茄搭筆直的木架:「藤蔓自己知道該往哪兒爬,你捆得太死,它們會喘不過氣。」於是那些番茄藤總在竹籬笆上織出不規則的網,青果藏在捲鬚裡捉迷藏,熟透的紅果會突然從葉片間墜下,在泥土裡摔出甜美的裂痕。而城市超市裡的番茄,個個圓得像模具倒出,表皮光滑得沒有一絲生長的褶皺,卻再沒有陽光曬透的沙瓤。 最難忘的是深秋的野栗子林。當第一陣秋風掠過,帶刺的栗苞就會「啪嗒啪嗒」砸在落葉上,露出金黃的果仁。我們舉著竹竿追逐炸開的栗苞,手被尖刺紮出小紅點也不覺得疼。現在城市公園的景觀栗樹,果實還未成熟就被清理乾淨,園丁說怕落果弄髒步道——他們不知道,那些墜落的栗子曾是山雀和松鼠的冬糧,也是孩子們在自然裡尋寶的密碼。 綠化帶的冬青開始掉葉了,不是自然的新陳代謝,而是根部被地磚縫擠得發慌。我看見它清晨的露珠裡浮著細小的氣泡,像未說出口的歎息。「你知道嗎?」冬青忽然說,「我的根鬚在地下碰到了同類的根,它們都在繞著鋼筋樁基打轉,就像我們的枝條繞著鐵絲生長。」 想起去年在城郊遇見的野花組合。播撒的花種裡,波斯菊、硫華菊、百日草被嚴格按比例混合,開花時必須形成整齊的色帶。但總有幾株野薄荷從花海裡冒頭,它們帶著鄉野的氣息,用辛辣的芬芳對抗著除草劑的氣味。「我們本該在溪邊、在坎頭、在沒人管的田埂上生長。」野薄荷的莖稈在風中搖晃,「現在卻要和這些被編號的花卉擠在尺規畫好的格子裡。」 深夜路過寫字樓前的景觀池,水面漂著幾瓣被修剪過的睡蓮。它們的根莖被限制在方形的水泥花盆裡,葉片不能遮住噴泉的燈光。而記憶中的荷塘,荷葉會從田邊漫到溝渠,青蛙在葉面上蹦跳時,水珠會滾成碎鑽,蓮藕在淤泥裡悄悄生長,直到秋分後才被農人帶著晨露挖出。現在的睡蓮,連綻放的時間都被溫控系統設定,再也不知道月相變化會怎樣影響花開的節奏。 案頭的《齊民要術》被翻得卷邊,泛黃的紙頁上,賈思勰寫「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這讓我想起遲子建筆下的農具,那些木把上的「眼睛」曾看過多少自然生長的秘密。城市裡的園藝師帶著精密的儀器,卻再也讀不懂草木的眼神——它們在春分那天沒有舒展新葉,不是因為溫度感測器故障,而是混凝土下的凍土還未聽見蚯蚓的歌聲。 讀沈從文的《邊城》,字裡行間都是草木的呼吸。茶峒的吊腳樓前,虎耳草會順著石牆攀爬,趕鴨子的少年從蘆葦蕩裡穿過,衣擺沾著水草的清香。那些文字裡的植物從不需要被修剪成觀賞形狀,它們自在地生長在故事裡,成為人物命運的隱喻。而現在的城市綠化帶,連每株植物的間距都被計算到釐米,卻算不出一片葉子該以怎樣的弧度擁抱陽光。 海德格爾說「詩意地棲居」,可當我們把草木種進標準化的樹池,用GPS定位每棵樹的生長座標,詩意就成了被格式化的代碼。唯有在記憶的村落裡,草木才是真正的主人:紫藤會爬滿老舊的木架,月桂的香氣會滲進青石板的縫隙,就連茅草也能在瓦當邊搖曳,成為風與雲的信使。 城市的高樓裡,我忍不住給草木寫信—— 親愛的草木: 此刻我坐在二十三樓的書房,窗臺上的多肉植物正在人工補光燈下勉強舒展葉片。它們讓我想起老家房檐下的瓦松,那些在青瓦間紮根的倔強生命,用薄薄的葉片承接雨水,在霜雪裡開出細小的花。而眼前的多肉,葉片肥厚卻蒼白,像被關在玻璃罐裡的囚徒。 我知道你們在城市裡活得很累。被修剪的枝椏藏著疼痛,被馴化的花期裡藏著不甘,就連落葉都要被及時清掃,彷彿自然的凋零是種不合時宜的錯誤。但請相信,總有人記得你們原本的模樣——記得泡桐花在四月的風中簌簌落下,像紫色的雪;記得麥穗在小滿時節彎成金色的弓,等待鐮刀的親吻;記得野草莓在芒種後的田埂上探出紅點,引誘路過的蝴蝶。 聽說老家的梯田又開始蓄水,荒廢的果園重新栽下桃樹苗。或許不久的將來,你們的子孫會重新回到山野,在晨露裡舒展被壓抑的枝椏,在蛙聲裡找回失落的節氣。那時的修剪不再是規訓,而是幫受傷的枝條癒合;那時的培育不再是控制,而是讓每株植物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生長。 此刻窗外下起了雨,是城市裡帶著粉塵的雨。我忽然想念鄉野的暴雨,雨點會把梧桐葉洗得發亮,會讓山芋藤在泥地裡喝個痛快。等攢夠了勇氣,我就回到那片土地,在老屋的廢墟上種一院子的草木——不設圍欄,不畫格子,讓蒲公英在磚縫裡紮根,讓爬山虎爬上斑駁的土牆。那時我們不再需要對話,因為風會替我們訴說,土地會讓我們重新懂得,什麼是真正的生長。

Read More

饅頭店徵洗碗人員

早3點至11點半、星期四/星期日休假 勞健保、勞退提撥6% 薪36000 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二段52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