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國際航線船舶安全規範 交通部公告採用SOLAS修正案明年起正式生效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交通部公告採用國際海事組織(IMO),所屬海事安全委員會(MSC)第108次會議,所採納MSC.557(108)及MSC.558(108)決議之「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SOLAS)」第II-1章相關修正案,並自中華民國一百十五年一月一日生效。 修正案是船舶航行安全相關規範,原則適用於國際航線客船及總噸位500以上之國際航線貨船或原油油輪,為利國籍船舶有所依循,爰採用國際海事組織(IMO)所屬海事安全委員會(MSC)第108次會議所採納MSC.557(108)及MSC.558(108)決議之「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SOLAS)」第II-1章相關修正案。

Read More

臺灣風訓公司連續兩年榮獲GWO亞太最佳團隊

風訓公司114年10月7日於西班牙馬德里國際風能組織(GWO) Safety & Training Forum and Awards再度榮獲「GWO亞太區年度最佳團隊」。(左起:臺灣風訓公司培訓講師廖珥舒、資深業務專員劉邦傑、培訓組長董佳芳)(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簡稱港務公司)轉投資事業臺灣風能訓練公司(簡稱臺灣風訓公司),於西班牙馬德里國際風能組織(下稱GWO) Safety & Training Forum and Awards再度榮獲「GWO亞太區年度最佳團隊」,為113、114年連續兩年獲獎。臺灣風訓公司本次從亞太區域119家GWO訓練中心脫穎而出,訓練品質深獲國際肯定。 臺灣風訓公司成立目的為提供離岸風電人員專業且符合GWO認證的培訓課程。自107年核發國內首張GWO認證至今,累計發證突破15,000張證書,培訓來自70國離岸風電技師,不僅支持國內離岸風電產業發展,更助力全球投入離岸風電建設的人才培育。 臺灣風訓公司今(114)年在訓練方面導入進階技術訓練,GWO危害能源控制(Control of Hazardous Energies; CoHE),提供風電技師前沿技術培訓,除持續深耕國內市場外,亦積極爭取國外業務。臺灣風訓公司前於6月赴南韓簽署訓練合作備忘錄,合作對象包含南韓地方政府-全羅南道政府、新安郡政府、法人研究機構-綠能研究院(Green Energy Institute)、國立木浦大學(Mokpo National University)、國際第三方認證單位-TUV SUD Korea及當地風電運維與工作船業者-HeungHae、SERFAC,橫跨南韓產官學界,將品牌延伸至國際市場。 展望未來,臺灣風訓公司將持續導入各項國際標準課程,包括GWO安裝模組(BTT- Installation)、吊掛與索具操作(Crane and Hoist)、高壓電(High Voltage)及葉片維護課程(Blade Repair);並針對海事專業訓練需求進行評估,如CTV操船、拖船操控,以及國際海事承包商協會(IMCA)水下無人機ROV課程,致力打造國際化、一站式訓練中心。 配合政府發展離岸風電產業,港務公司集結轉投資事業佈局風電領域,規劃四大營運主軸「風電國產化專區」、「風機預組裝基地」、「港勤運維」、「人才培訓」,以協助風場建置、國內風電產業在地化與產業深耕。今年10月29日至31日港務公司將與旗下轉投資事業臺灣風訓公司、臺灣港務港勤公司及臺灣港務重工公司一同參加「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誠摯邀請各界先進與合作夥伴蒞臨南港展覽館一館的展位(N0501)一起交流!

Read More

FIATA年會七大亮點揭示物流新趨勢

台灣代表齊聚FIATA合影 由左至右 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羅文祥理事長、陽明海運蔡豐明董事長、中華貨物通關自動化協會也是FIATA副會長楊瑞如女士及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葉建明常務理事。(通關自動化協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公會、台北市海運承攬運送公會暨中華貨物通關自動化協會,台灣的FIATA會員公協會,此次皆由理事長親自參與於越南河內國家會議中心所舉辦的2025年FIATA世界年會,此次會議的有七大亮點備受矚目。 1.越南首次榮幸主辦這項享譽全球的物流盛會,適逢FIATA創立99週年,意義非凡。2. 確立「綠色轉型」在全球化時代中地位、永續經營並蓬勃發展的重要關鍵。3. FIATA正式成為國際海事組織(IMO) 永久觀察員,成為唯一代表貨運承攬與物流業的組織,積極參與海運永續發展議題的討論。4.FIATA與智慧貨運中心(Smart Freight Centre, SFC) 建立夥伴關係,將共同推出碳排放盤查培訓課程,協助企業計算與減少碳足跡,協助業界因應未來的法規與客戶要求。 5.首次台灣代表受邀演講,陽明海運蔡豐明董事長以「邁向航運永續:建構全球貨櫃航商綠色與韌性的未來」為題發表專題演講。6.首次由以華語為母語的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CIFA)所推薦的李靈嬌小姐,榮獲 2025 年 FIATA 世界年會由TT Club所贊助的「青年物流專業人士獎」。7.恭賀中華貨物通關自動化協會理事長楊瑞如女士第四度高票獲選為FIATA副會長,也恭喜長期與台灣友好合作的新加坡物流協會沈建利博士榮任FIATA會長。 FIATA世界大會不僅是知識交流與趨勢分享的平台,更是全球夥伴建立連結、拓展投資合作的重要契機,2026年10月將由米蘭接棒,開啟百年FIATA的新頁。身為此百年國際組織的台灣重要成員,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持續通過FIATA高階國際供應鏈管理證照班(FIATA HIGHER DIPLOMA IN SUPPLY CHAIN MANGEMENT)的認證審查,為台灣國際物流企業的人才培育盡一份心力,FIATA總會長Turgut Erkeskin先生也特別親自頒發證書給台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羅文祥理事長。

Read More

中共放寬免簽第三季出入境外國人達兩千萬人次增逾兩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有關部門放寬免簽外國人措施,今年第三季出入境外國人達兩千萬人次,比去(2024)年同期增幅超過兩成。 中共移民管理局日發佈2025年第三季移民管理主要資料,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1.78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2.9%,其中大陸居民8937.2萬人次、港澳臺居民6873.1萬人次,分別增加13.8%、6.2%;外國人佔2013.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亦增22.3%,其中免簽入境外國人724.6萬人次、佔入境外國人比率高達72.2%,比去年同期則增48.3%。 統計指出,當季累計查驗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990.4萬架(列、艘、輛)次,比去年同期增17.5%。其中飛機26萬架次、列車2.7萬列次、船舶11.4萬艘次、機動車950.3萬輛次,分別增加10.2%、4.6%、2.9%、18%。共簽發普通護照569.5萬本、大陸居民往來港澳臺證件簽注2811.7萬張(件)次,簽發港澳臺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58.3萬張;簽發外國人簽證證件58.4萬證次。 另移民局政務服務平臺為中外出入境人員提供查詢等政務服務5421萬人次,為港澳臺居民、海外華僑和外國人免費提供身份核驗服務1927萬人次;移民管理機構12367服務平臺受理中外人員諮詢等197.67萬人次,涉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Read More

海大72週年校慶頒獎表揚今年度10位傑出校友

許泰文校長頒獎表揚114年度傑出校友。(海大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72年週年校慶慶祝大會在海洋廳盛大舉行,邀集各界貴賓、師生及歷屆校友齊聚一堂,共同慶祝校慶盛事。典禮中並頒獎表揚114年度10位傑出校友,表彰他們在專業領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對國家、社會及母校的貢獻,見證海大七十餘年來的辦學成果與薪火傳承。 114年度海大傑出校友包括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徐麗芬特聘研究員、退輔會清境農場王仁助場長、農業部漁業署王茂城署長、馬來西亞拿督江華強、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宋益進代理總經理、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孟培傑主任、張雅琳立法委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張傳育校長、詮德聯合律師事務所楊四猛律師及全興集團郭怡君首席技術發展長。 本次盛會貴賓雲集,中央及地方政府代表包括教育部劉國偉次長、海洋委員會黃向文副主委、基隆市謝國樑市長、基隆市議會童子瑋議長及連江縣陳冠人副縣長等;產業界貴賓有臺灣港務公司周永暉董事長、宇泰工程顧問公司陳吉紀董事長與黃來旺董事兼督導、基隆區漁會簡建輝理事長等;教育界代表則包含海大李國添前校長、北醫大吳麥斯校長、海大附中洪進源校長、基隆高中鍾定先校長及海科館施彤煒主任等。校友總會林見松總會長、傑出校友聯誼會王光祥理事長、洪英正榮譽理事長及海內外各地區的校友會、系所友會代表亦出席,共同祝福母校生日快樂。 許泰文校長指出,海洋大學於1953年創校,是一所國際型的海洋大學,非常感謝謝國樑市長及童子瑋議長的傾力相助,海大期望以海大專業,將基隆港、和平島、正濱漁港到海科館,形成東北海岸的綠色廊帶,並戮力推動港市合一的建造工程;桃園觀音校區也將在今年底完成藻礁館,也將共同規劃產業園區,馬祖校區也有超過百位師生於在地進行教學研究。海大這5年來,在軟硬體建設也有顯著升級,並推動教學、研究、產學,且善盡社會責任,期望建造海大為國際一流頂尖的山海校園。 許校長也提到,海大積極推動北北基留才等各項措施,持續培育海洋專業人才,並感謝海大附中及鄰近友好高中的支持,海大將逐漸邁向師生人數12,000人的中型國際化海洋頂尖大學,積極擁抱新科技與人工智慧,推動教學創新,前瞻研究與產業鏈結,讓學生明確職涯目標,為臺灣發展真正的海洋國家貢獻力量。海大將秉持「我海大、我榮耀,團結和諧興海大」的理念,以海洋特色推動國際化並延攬國內外優良師資,持續往下扎根、向上提升。 劉國瑋次長於致詞時,首先介紹了「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鼓勵海大青年學子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創造力與行動力,讓人生有不一樣的體驗。他表示,海大人要團結一心,校友必定會支持學弟妹在各行各業的發展,次長同時引用王光祥理事長與林見松總會長的話說:「傑出校友不僅是榮耀,也是責任。」期望引領年輕的學弟妹有更好的一條路,並且提前期待海大百年再聚的美好時刻。 黃向文副主委首先感謝海大師生為臺灣的海洋做了許多貢獻,祝學校校運昌隆。並表示,海委會在今年9月通過「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提出海洋安全、永續、共榮三大政策目標,海大的院系及校友們的專業都能契合這些目標,期望海大師生與海委會及各部會合作,讓臺灣真正達到海洋立國、海洋興國。並提到,海委會正積極籌備國家海洋科技營運中心,相信會需要很多來自海大的人才,鼓勵海大學生做好準備。 謝國樑市長表示,市府與海大合作密切,在北寧路建設海灘的計畫,市府全力支持,一起努力來共同完成。碧砂漁港遊艇碼頭的BOT案,將規劃一個飯店及數千坪的零售購物空間,期望帶給海大師生更好的生活環境,甚至提供學生就業的機會。此外,市府希望積極發展AI數據中心等基礎建設,發展更多AI服務的應用企業,會有許多相關的教育需求,目前市府已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合作,相信海大是基隆市政府跟市民最好的AI學習的選擇,也期望與海大有進一步的合作。 童子瑋議長,海大是基隆的驕傲,讓基隆除了港都之名,也是知識的港灣,期望打造基隆大學城,基隆成為以海大核心的教育基地,讓孩子不僅在在地讀書,甚至在基隆就業、創業,創造基隆無限的可能。接下來,會有三項合作,包含:打造城市共學平台、推動青年創生基地、連結國際合作與在地實踐,把海大的研究成果轉換成基隆發展創生的力量,讓基隆成為亞洲最具特色的智慧城市。 校友總會長林見松國策顧問表示,海大72年來培育近10萬名優秀人才,推動海洋產業與科學發展,為國家做出卓越貢獻。海大校友遍佈全球,於各行各業出類拔萃,展現海大人的卓越實力。林總會長並感謝師長與教職員的辛勤付出,也讚揚校友們的成就是學弟妹的最佳榜樣。他指出,學弟妹們的好奇心與學習精神,為學校注入創意與活力。校友總會將持續凝聚全球校友力量,成為母校最堅實的後盾,共同榮耀海大。 張雅琳學姐於傑出校友代表致詞時表示,在學期間的社團經驗讓她學會尊重與謙卑,也深刻體會到公共事務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她提到,「不要害怕去嘗試、不要害怕失敗,在年輕的時候要好好探索」這句話,給了她莫大的勇氣,讓她能將理想化為行動,從夢想走向實踐。 校友總會及各系所也都準備了聯誼活動,邀請各地校友返校齊聚,校方及學生會也有舉辦基隆特色書展、夢幻海洋特藏影片欣賞、地方創生策展、體育賽事,以及校慶園遊會與演唱會等一系列活動,為海大校園增添不少熱鬧的氣息。

Read More

減少藥師暴露風險 北榮研發放射藥品分裝系統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核子醫學部與醫學工程室共同研發核醫藥品自動分裝系統,是結合人工智慧(AI)控制技術之六軸機器手臂,可自動完成放射性藥品的抽取、分裝、貼標及封裝流程,榮獲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金獎。 北榮表示,系統可在無人操作下自動作業,開創放射藥品製備零暴露的新里程碑。創新系統具備高精度分裝與自動化輻射防護功能,能大幅降低人員輻射暴露風險,並提升核醫藥品製備效率與安全性,系統預計明年2月正式上線,有助提升核醫藥品製備效率與安全,開創輻射藥品製備「零暴露」新里程碑,展現北榮智慧核醫與醫療自動化領域的實力,為臨床輻射藥品管理樹立全新標竿。 北榮核醫部主任彭南靖指出,北榮每天約有150名患者接受輻射藥品治療,輻射藥品製備與分裝耗費大量人力,每個鉛罐重達1.5-2公斤,易造成製藥人員職業傷害,有了核醫藥品自動分裝系統,不僅能減輕人員工作負擔,更有效降低輻射暴露。 北榮醫學工程室主任陳維聆表示,藥師分裝輻射藥品時雖有鉛屏蔽保護重要臟器,但手指仍須直接操作;導入自動化系統,具備高精度分裝與自動化輻射防護功能,大幅降輻射暴露風險。

Read More

〈中華副刊〉四月二日,清晨,雨 ——給死蜜蜂

文/李文靜 畫/柯適中 昨夜睡得不安穩,七點醒來,發現窗外的雨勢漸大。日光被雲層和大雨完全遮掩,就像還在夜裡一樣。我從床上起來,將屋子裡每扇敞開的窗戶關上,並不完全閉緊,要留一絲縫隙,聽雨聲。 從小就覺得,伴著雨聲入睡是一件幸福的事。也曾聽人說過:「你大概是我見過最喜歡下雨的人。」長大後發現,喜歡下雨也擁有前提,那就是我必須在安穩的小屋裡頭,面前有一扇玻璃窗,我在平凡而幸福的庇護下,全身乾爽地旁觀一場雨。 就像雜訊不斷從天際傳來一樣,沙沙的雨聲,讓萬物都變得接觸不良。例如眼前的景色是朦朧的;一些聚攏的水窪把路打斷;飛鳥消失在枝頭;行人在自己的傘下,安靜趕路。 我們需要一些這樣的時刻,並不常常陽光明媚。它陰鬱、濕冷,把人迫回自己的洞穴裡,與影子獨處。孤獨、清冷,就像自找的一樣。 就像自找的一樣,昨日看見父親把一隻從椅子下緩緩爬出的蜜蜂踩死時,我也是這樣想的。 蜜蜂沒有做錯任何事,他的翅膀看上去疲憊而衰老,從邊緣開始捲曲。但我和母親依然懼怕他,下意識把窗戶關上,害怕會有第二隻、第三隻蜜蜂飛來。他潛藏在椅子下,我們的恐懼便開始擴大,以為他要在暗夜裡吃人,或爬上床鋪、沙發,等著要用利針刺穿我們。 後來蜜蜂自己從椅子底下爬出來,步伐笨拙,人靠近也不閃躲,甚至不小心打翻了身體,幾對細小的足便掙扎著划動空氣。然後父親從房間出來,替母親將蜜蜂踩死,再拿衛生紙把蜜蜂包起來,捏緊,丟進垃圾桶。 想到這屋子又恢復潔淨,不必和其他生物共存。玻璃窗牢牢關上,我們一人一格,困鎖在房間裡。這份安定和孤獨,當然也是自找的。

Read More

哈姆立克+CPR 醫教嬰幼救命術

  醫師陳威宇(左)表示,父母若能在第一時間施行哈姆立克法,就能有效排除異物、降低窒息風險,而哈姆立克法的口訣是「剪刀、石頭、布」。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響應全國病人安全週,今年以「兒童安康、醫同守護」為核心主題,展現守護兒童健康與安全的決心。兒科醫師陳威宇示範教父母親學會正確的「嬰幼兒哈姆立克法」及「嬰幼兒心肺復甦術(CPR)」,在黃金急救時間爭取寶寶的生命。 院長陳自諒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都有幼兒因誤食異物、噎到而送醫,甚至延誤急救導致憾事。 陳威宇指出,1歲以上幼童最常見的意外之一,就是異物哽塞與呼吸道阻塞,若不幸發生,第一時間一定要先打119,父母若能在第一時間施行哈姆立克法,就能有效排除異物、降低窒息風險;而當孩子出現無意識、呼吸停止時,及時進行心肺復甦術更能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家長的每一個反應,都可能成為孩子生死的關鍵,因此學會CPR與哈姆立克法,是父母最該具備的救命能力。」 哈姆立克法的口訣是「剪刀、石頭、布」,用來記憶急救步驟。剪刀:找位置,在患者肚臍上方約兩指處,就像一把「剪刀」的尖端,這是按壓點;石頭:下壓,用握拳的手對準位置,像「石頭」一樣;布:重擊,另一隻手包住握拳的手,快速往內上方施力擠壓,就像「布」一樣包裹住石頭,直到異物吐出為止。 中醫大新竹附醫強調,「病人安全」不只發生在醫院,也應從家庭做起。(記者彭新茹攝) 若孩子出現昏迷,立即執行CPR 操作的核心,1.先確認孩子反應,2.進行胸外按壓再打通呼吸道, 3.執行人工呼吸。高品質CPR需要用力且快速地按壓,壓胸速度為每分鐘100-120次,深度約4-5公分。 陳威宇提醒,家中應避免讓嬰幼兒接觸堅硬或是容易卡喉的小物品,如堅果、葡萄、硬糖果、零件玩具等,建議社會各界與社區衛教單位推廣「嬰幼兒急救訓練課程」,讓更多父母親與照顧者掌握正確技巧,才能真正守護孩子的健康與安全。

Read More

30歲後骨質流失 5招存骨本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健署指出,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台灣地區65歲以上民眾近2成自覺罹患骨質疏鬆,而骨質疏鬆初期無明顯症狀,一旦骨折就會影響生活品質,建議民眾由年輕開始就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戒菸限酒、適度日曬及維持理想體重,以及早儲存骨本。 國健署表示,今年世界骨質疏鬆日主題是「不能輕忽骨鬆防治」,呼籲全球民眾正視預防骨質疏鬆的重要,由於骨質疏鬆症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又稱為「沉默的疾病」,多數人往往在輕微跌倒或碰撞後發生骨折時,才發現自己罹患此病。一旦骨折,不僅死亡風險顯著增加,對個人與家庭造成的衝擊更是沉重負擔。 國健署長沈靜芬表示,人體骨骼約在30歲以前達到骨質密度的巔峰,之後便會隨著年齡逐漸流失,因此預防骨質疏鬆應從年輕時就開始及早存骨本,尤其是女性、年長者、雌激素分泌減少的停經婦女、具家族病史者,以及長期服用影響骨骼健康藥物等高風險族群,更應及早認識危險因子,掌握「存骨5招」,積極守護骨骼健康。 國健署呼籲民眾,要均衡飲食,適當攝取6大類食物,補足骨骼所需的蛋白質、鈣與維生素D等營養素。並應規律運動,維持骨骼強度需進行規律的運動,每週至少運動150分鐘,從事負重運動如健走、慢跑、爬樓梯等,和肌力訓練就能有效促進骨質密度提升。 國健署表示,戒菸限酒也非常重要,因吸菸與過量飲酒會增加骨質疏鬆風險,因菸品中所含的尼古丁以及酒精會影響骨骼所需營養素的代謝與吸收,降低骨骼密度,建議戒菸限酒,守護骨骼健康。並提醒民眾要適度日曬,成人擇上午或下午陽光溫和時段,每週曬2-3次、每次10-20分鐘的適度日曬,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質吸收,全面強化骨骼。 國健署指出,同時也要維持理想體重,體重過輕者常因骨本儲備少、營養不足而骨質偏低,建議維持在理想體重範圍內,才能更好地守護骨骼健康。

Read More

第2家加熱菸將上市 民團籲加強稽查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合法加熱菸標示違規,上市首日就全面下架,第2家業者最快3至5天可能上市販售,台灣拒菸聯盟20日表示,面對第2家跨國菸商加熱菸品即將上市,應持續加強稽查行動,從包裝、展示到廣告促銷,違者立處,以免嚴格管制淪為空談。 菸害防制法新法上路逾2年,今年首波2業者14品項加熱菸有條件過審,17日上市販售,當天卻發現菸品容器均未標示尼古丁含量,全面下架。 衛生福利部第一時間要求違法加熱菸品下架,但業者仍一度繼續販售,網路上近日更集體出現力挺菸商言論,台灣拒菸聯盟昨日表態呼籲強力執法並送驗。 台灣拒菸聯盟指出,若連第1家業者違規都無法貫徹菸害防制的執行力道,嚴格管制加熱菸根本只是空談。 目前第2家業者也完成最後上市前文件核定,國健署預估最快3至5天可能上市販售,台灣拒菸聯盟表示,面對第2家跨國菸草公司加熱菸品即將上市,呼籲衛福部與各縣市衛生局應持續加強稽查行動。 台灣拒菸聯盟要求主管機關應確認上市加熱菸品皆符合菸害防制法規定,從標示到包裝、展示、販售、廣告促銷等,查獲違法立即裁處,守護台灣民眾遠離菸害,沒有模糊的空間。政府必須挺住壓力,守住兒少未來,免於走向菸害「亡」國。 台灣拒菸聯盟重申,核准上市的加熱菸就是菸品。依菸害防制法第10條第2項規定,菸品容器應標示尼古丁、焦油含量;若是違反相關規定,可依同法第29條,針對違規的製造、輸入業者處新台幣100萬到500萬罰鍰,販賣者也可處1萬到5萬罰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