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全國特優 立人國小體位適中率近7成

  立人國小推動「耀利健康」校本課程,學生實地採訪商家,探索當季食材。(立人國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立人國小參加今年健康體位績優學校遴選榮獲全國特優。校長王全興表示,學校除了規劃以健康為主題的「耀利健康Go」校本課程,更身體力行,讓健康體位推動制度化、日常化,學生體位適中比率已提升到近七成,心肺適能也持續進步。 校長王全興表示,部分學生健康觀念與運動習慣不足,且課後大多前往安親班,運動時間有限,又加上外食便利,影響體位發展。為落實師生健康促進目標,立人國小近年來積極推動健康體位行動策略,發展系統化、具在地文化特色的健康促進模式。 王全興指出,學校除了定期召開健促委員會、成立體位社群共享資源外,也將健康體位納入校務計畫,透過實施「大跑步獎勵計畫」、與「健康護照」等制度來鼓勵師生運動,全校教職員工也以身作則參與晨跑,營造健康氛圍。 在課程上則導入健康主題的校本課程,其中的「耀利健康」課程,教學場域從教室延伸至社區古蹟,帶領學童認識社區古蹟廟宇的同時也搭配定向運動;「耀麗美學」則是將健康觀念融入藝術創作中,健康也可以很時尚;「耀立永續」是將健康促進結合國際教育、SDGs永續概念,以六年級課程為例,學生實地採訪商家,探索當季食材,計算碳足跡並實際改良台南傳統美食,讓美食可以吃得更健康。 王全興表示,健康體位策略推動以來已看出成果,學生體位適中比率從兩年前的百分之六十四點零七提升到百分之六十八點零五,心肺適能從百分之六十一提升到百分之六十九,顯示已有效建立學生健康行為模式。另,學生在體重控制態度、體重控制自我效能、每日飲水量、正向情緒、樂眠,與樂活等指標也皆有顯著進步。

Read More

新南向學海築夢!跨國實習 南台國企生飛越南32天

  南台與越南姊妹校FPT大學峴港校區國際合作,為學生們安排紮實的職前訓練,拓展國際視野。(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國際企業系在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補助款及學校配合款支持下,由系主任林靖中帶領四位三年級學生,及一位台南大學同學,前往越南峴港展開為期卅二天的海外職場實習活動,積極拓展國際視野與移動力。 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旨在培育學生深入了解新南向國家文化背景,並落實學用合一、加強職涯輔導的目標,包括南台國企系張佳雯、林郁淳、余慧慈、高宥謙四位三年級學生,及南大王立杰同學共計五人,進行越南跨國職場實習。 此次海外實習在南台越南姊妹校FPT大學協助下,意義非凡。FPT大學創辦於二00六年,直屬越南FPT集團,是越南首家由企業創辦的高級學府,以科技專業培訓聞名,並曾於二0一二年獲QS世界大學排名榜評比為越南首家三星評級大學,其中教學品質和社會責任更獲五星評級,是越南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重點大學之一。FPT大學不僅提供全英語授課環境,也積極與台灣、法國與德國等國際地區合作,致力於國際化人才培育。 南台國企系特別安排五位學生前往當地四星級的Sala Danang Beach Hotel,及五星級的DLG Danang Hotel進行全英語的職場學習。實習內容不僅讓同學深入了解會展產業鏈中的飯店經營實務,培養寶貴的職場實務經驗,更能藉此機會親身體驗異國工作的甘苦、深入了解越南在地文化,進而有效拓展個人國際觀與大幅提升國際移動力,為未來在新南向國家深耕發展奠定基礎。 南台校長黃能富期待同學們滿載而歸,將所學所感回饋學術與產業,成為未來深耕新南向關係的重要橋梁。

Read More

崑大曾暐翔深耕AI影像辨識獲肯定

  崑大資工所畢業的曾暐翔(左),在學期間深耕AI與影像辨識技術研發,參賽作品獲得發明專利及業界肯定。(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訊工程研究所應屆畢業的曾暐翔,在學期間積極參與各項研討會與競賽,其研發「互動式虛實展示系統及展示方法」作品,除榮獲二0二四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同名發明專利,畢業論文更以深度學習影像辨識研究為主題,展現優異實力與創新能力。 曾暐翔大學就讀崑大資訊傳播學系,在學期間即展現對影像技術與深度機器學習的濃厚興趣。延續對資訊應用的熱忱,進一步參與「產學研工程人才實務能力卓越基地計畫」,深入研究深度學習與影像辨識相關主題,累積豐富的實務經驗與技術能量,並強化問題解決與系統實作能力。 大學期間的經歷激發他對資訊產業的長遠志向,因此選擇再攻讀資工所,碩二時在資傳系助理教授陳淵琮指導下,研發出「互動式虛實展示系統及展示方法」,該作品不僅獲得台灣創新技博會同名發明專利,奠定其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重要基礎。他也再參加TANET二0二四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發表「智慧AI辨識結合虛實展示系統」,進一步展現其將AI技術結合應用實作的深厚實力。 在資傳陳淵琮與資工林錦財兩位助理教授共同指導下,曾暐翔碩士畢業論文以〈深度學習影像辨識之研究-以布料品質檢驗系統為例〉為題目,將繁瑣的人工檢測流程自動化,提升布料檢驗效率,協助業界降低人力與時間成本,顯示其研究成果具備高度實務應用價值。  

Read More

喜樹附幼大手牽小手彩繪新校舍

喜樹附幼畢業校友帶著學弟妹一起彩繪妝點新校舍。(喜樹國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喜樹國小附設幼兒園八月一日起將搬進新校舍,為了慶祝新校舍落成,學校特別邀請已經從喜樹附幼畢業的學長姊,帶領附幼的小朋友一起妝點新校舍,利用回收寶特瓶、環保紙椅凳進行彩繪,融入在地黃槿花元素,為新校舍注入童趣與文化傳承。 校長黃懷慧表示,喜樹附幼的新校舍歷經四年多的興建終於落成,八月一日即將搬進新校舍。此次新校舍落成吸引許多喜樹社區人士的關注,感謝在地的漢吉印刷企業贈送附幼許多用紙做成的環保椅凳。 為了讓小朋友有個具美感的學習環境,喜樹附幼特別找了已畢業六年的學長姊回來,帶著小朋友一起彩繪環保椅凳,孩子們發想要以在地象徵黃槿花作為椅凳的象徵,大手牽小手一同作畫,還利用防疫期間的隔板作為畫框,將之前幼兒園教學中經常探索的喜樹文化元素繪畫在隔板上,希望將愛與文化傳承下去。 喜鵲班幼童潘睿謙、張文儀說,很開心跟大哥哥大姊姊一起把黃槿花畫在椅子上,還用瓶蓋在牆上組貼成黃槿花,讓新校舍變得好漂亮。

Read More

婦人突昏倒OHCA 消防員急救聯手醫院救回一命

  平時光田醫院與包括龍井在內的多個地區消防分隊密切合作,透過急救演練強化流程與應變效率。(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60多歲陳姓婦人日前晚間剛煮完飯坐下休息,卻突然昏倒在椅子上。家人聽聞異響衝進客廳,只見她癱坐椅中、毫無反應,龍井消防分隊員李威諭與劉家維接獲通報後火速抵達現場,確認患者為OHCA,立即施以高品質CPR與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電擊,並同步確保氣道、穩定生命徵象,啟動「生命之鏈」。雖一度在送往光田綜合醫院途中被宣告OHCA,所幸到院後由急診醫學部主任林技政及團隊、心臟內科醫師劉崢偉及隊員接力搶救,成功將她從鬼門關前救回。 光田綜合醫院急診團隊接獲消防局通報後,立即進入備戰狀態。急診醫學部暨台中市消防局醫療指導醫師高正國表示,患者到院時仍無自主心跳,昏迷指數僅3分,高敏感度心肌蛋白飆破60,000 pg/ml,顯示心肌已大範圍壞死,狀況極度危急。 光田綜合醫院急診團隊接獲消防局通報後,立即進入備戰狀態,最終搶回患者生命。(記者陳金龍攝) 龍井消防分隊指出,當時患者已處極危急狀況,消防人員接連電擊與胸外按壓,送往醫院後由醫護人員無縫接手,搶下每一秒。壓胸與電擊過程中,患者手指突然抽動、心電圖出現波動,最終成功恢復自主心跳與呼吸。心臟內科醫師劉崢偉接續處置,確認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安排心導管手術打通阻塞血管。術後患者轉入加護病房,一週後順利康復出院。 急救過程中,消防隊員展現高度應變與效率,為搶回患者生命爭取了寶貴時間。心臟內科醫師劉崢偉指出,突發心肌梗塞導致心跳停止(OHCA)是極為致命的緊急狀況,能夠成功救回,且病患最終「走路回診、對答如流」,實屬罕見。 龍井分隊表示,這起案例顯示CPR與AED的重要性,平時多一分熟練,關鍵時刻就可能多救一條命。根據消防署與衛福部資料,全國OHCA整體存活率約為9%;但台中市今年1至6月急救成功率已提升至39.85%,顯示整體救護能量穩定提升。 這次能成功搶救,關鍵就在於「生命之鏈」各環節的緊密配合,包括民眾及時報案、消防員現場應變,以及醫療團隊快速接手。平時光田醫院也與包括龍井在內的多個地區消防分隊保持密切合作,透過急救演練與定期交流,強化協作流程與應變效率,才能在真正發生緊急狀況時順利接軌。 劉崢偉說,有些心肌梗塞患者發作前並無明顯徵兆,如同此次案例中的陳姓婦人,往往發作時已是生死一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可透過「心臟血管健康促進協會」舉辦的衛教講座,進一步了解如何藉由高纖、低脂、少油的飲食型態及每週3到5次的有氧運動,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從日常生活中強化保健意識。

Read More

男子ATM狂領35次現金溢出 涉詐騙車手遭逮

  楊男的背包內露出厚厚一疊千元鈔票,無法清楚交代金錢來源,經員警查證,楊男所使用的提款卡並非本人所有,他自行交出身上的十張貼有他人姓名與密碼的金融卡。(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三十三歲楊姓男子被詐團吸收擔任車手,台中警日前巡經銀行,發現楊男在ATM提領三十五次,獲得贓款六十三萬元,隨身的包包內放滿現金溢出,且見到員警時神情緊張,盤查後查扣十張提款卡,警詢後依詐欺等罪嫌送辦。 台中市第二警分局表示,育才派出所員警日前下午四時多,巡邏行經北區北屯路一處彰化銀行時,發現一名男子在ATM前提領大筆現金,且在操作完畢準備離開時,與進門員警對上眼,但男子卻神情慌張,舉止異常。 警方見狀上前關懷詢問,發現楊男的背包內,露出厚厚一疊千元鈔票,且他言詞閃爍、無法清楚交代金錢來源,經員警查證,楊男所使用的提款卡並非本人所有,他自行交出身上的十張貼有他人姓名與密碼的金融卡。 警方調查,楊男今年五月間,從社群平台上看到月薪一萬五千元兼職工作,便聯繫對方加入詐騙集團從事車手,負責提領現鈔;全案警詢後,將楊男依違反洗錢防制法等罪嫌移送台中地檢署偵辦。

Read More

鄧凱勛批賴清德剛愎自用 稱內外交困陷外交孤立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外媒報導賴清德總統原規劃八月出訪中南美洲邦交國,卻因美方不同意過境安排導致行程受阻一事,國民黨發言人鄧凱勛二十九日臉書發文指出,若真如傳聞所言,無疑顯示美方對賴清德兩岸政策疑慮加深,並反映其錯誤外交策略正在反噬自身,賴清德可謂慘遭台灣民意與美方「雙重打擊」。 鄧凱勛表示,若總統能以穩健方式推動國際外交,朝野應該樂觀其成,但若將出訪行程作為炒作聲量、服務國內政治鬥爭的工具,終將損害國家整體利益。他質疑,既然總統府與外交部均聲稱「根本未安排出訪」,卻又不斷羅列南部風災、關稅談判與區域局勢等「考量因素」,無異此地無銀三百兩,顯見總統府說法前後矛盾、難以自圓其說。 對於有媒體報導美方不願賴清德過境紐約,鄧凱勛分析,可能原因在於賴總統先前提出「賴十七條」與將中國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等高度爭議主張,已使美國對其兩岸政策立場心存疑慮。他直言,這些立場非但未獲美方背書,反而可能讓美國選擇「劃清界線」,也證明民進黨對外聲稱「台美關係史上最好」的說法經不起檢驗。 鄧凱勛強調,賴清德上任以來,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兩件事,就是發動「七二六大罷免」與在對美談判中孤注一擲,結果卻雙雙受挫——前者遭全民否決,後者傳遭美方打臉。他認為,賴政府內外交困,國政推動停滯,國際空間亦陷膠著,民進黨應深刻反省,而非繼續誤導社會輿論。 最後,鄧凱勛也提及風災議題,指出民進黨在罷免失利後,才「終於想起災區」,諷刺賴清德勘災時表現冷漠,王義川更曾發言稱「沒有什麼比大罷免更重要」,讓人民憤怒不已。他強調,正因如此,選民才會用選票教訓民進黨,迫使總統不得不重回災區。鄧凱勛呼籲,賴清德應正視民意,停止錯誤決策,否則將持續拖累整個台灣陷入孤立與混亂。

Read More

美光后里廠驚傳工安意外 外包商疑遭電擊燙傷急送醫搶救後加護觀察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灣記憶體大廠美光台中后里廠區二十九日上午驚傳工安意外,一名三十六歲外包廠商疑因觸摸機台遭電擊後倒地,雙手多處電燙傷,被緊急送醫救治,意識清楚,目前加護病房觀察治療,確切肇事原因,勞檢單位調查釐清中。美光回應,公司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安排送醫接受必要的醫療處置。 台中市消防局於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接獲報案,台中后科路三段、美光后里廠區發生電擊意外,一名三十六歲男子在觸摸機台電線時遭電擊(四十八OV)後倒地。消防隊員到場後發現傷患意識清楚,但雙手各有二至三處電燒傷,給予急救處置後送往豐原醫院救治,急救後送加護病房觀察治療。確切肇事原因,勞檢單位調查釐清中。 美光指出,針對台中廠委外承包商工安事件,公司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安排送醫接受必要的醫療處置,目前該名人員意識清楚,狀況穩定,美光正密切關注此事件的後續發展,並持續秉持對所有團隊成員與合作夥伴提供安全工作環境的承諾。

Read More

減重手術高度專業 醫學會籲慎選認證醫師與合格機構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一名女患者赴高雄某醫院接受胃部手術後不幸身亡,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29日聲明指出,減重手術高度專業,呼籲民眾選擇具認證的減重外科專科醫師與通過評鑑的醫療機構。 北部一名女患者2022年接受過一次減重手術,因愛美與自我期待,尋求再次手術,不料卻於日前赴高雄某醫院接受胃部手術後身亡。其家屬要求政府調查;高市府衛生局則表示,醫療爭議由檢方調查中,而手術費用已逾收費標準,將依法處辦。 對此,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方文良發布聲明指出,減重手術是治療病態性肥胖與糖尿病、高血壓等相關共病最具療效的醫療手段之一。然而,執行需具備高度專業判斷與多學科團隊合作。應選擇具備認證的減重外科專科醫師與通過評鑑的醫療機構接受手術。 方文良指出,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自2020年起,即建立專業制度,其中包含減重外科專科醫師認證,確保具備專業訓練與執行經驗;減重手術中心認證制度,要求醫院具備完整團隊(含外科、營養、心理、麻醉等)與照護流程;另,為推動疾病認證制度,2023年起已正式建議醫策會建立「病態性肥胖及代謝手術治療」。 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提醒,民眾可透過學會查詢平台確認合格醫師與醫療機構,做出安心選擇。學會也將持續與政府及醫界共同努力,推動減重醫療之制度化與專業化,打造更安全、透明且符合醫學倫理的就醫環境。

Read More

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揭牌 軍法體系邁向法治新里程

  國防部長顧立雄視導勤務法庭,實地瞭解法庭運作情形。(國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防部長顧立雄二十九日主持「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暨北部地方軍事法院官兵權益保障會」揭牌儀式,揭示軍法體系轉型的重要里程碑,象徵國軍積極朝法治化、專業化邁進;同時完善官兵權益救濟處理機制,強化制度運作的公平性與透明度,回應社會對軍中人權保障的期待。 顧立雄表示,國防部於民國一一三年完成《陸海空軍懲罰法》修法及《軍人權益事件處理法》立法工作,兩法將於今年八月六日正式施行,未來懲罰與救濟制度將更符合法治原則,兼顧部隊領導統御與官兵權益,進一步強化制度化、法治化的軍中管理與權益維護機制。 顧立雄說明,《軍人權益事件處理法》施行後,國軍官兵如對身分變更、公法上財產請求、獎懲或考績等行政處分不服,可直接向地方軍事法院設置的「官兵權益保障會」提起復審;對於其他如否准受訓、出國申請等事項,則須先向原單位提出申訴,如仍不服處理結果,可向權保會提起再申訴。 顧立雄提到,若對權保會的復審或再申訴結果不服,可向高等軍事法院勤務法庭提起行政訴訟,由軍事審判官審理案件,後續亦可上訴至高等行政法院。整體制度建立清楚分明的救濟體系,落實軍中法治與人權保障,確保每一位官兵的權利都能獲得應有的保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