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推動水域自救教育 夏季系列活動清涼又安心

「水域自救與觀摩」活動,教練示範水母漂自救動作。(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隨著戲水旺季即將來臨,台中市政府運動局啟動夏季水域系列活動,攜手台中市體育總會水上救生委員會舉辦「水域自救與觀摩」活動,由專業水域救生教練親自指導,向市民傳授水上自救與救援基本技能,提升全民水域安全意識,讓民眾在享受清涼水上活動的同時,也能守護自身與親友的安全。 運動局表示,市長盧秀燕上周末搶先參加「龍舟與獨木舟體驗活動」,親身感受水上運動的魅力,也在市政會議上分享體驗心得,推廣台中水上酷運動,預告在六、七月份還有一連串精采的水域活動,熱情邀請市民朋友們踴躍參與活動,一同迎接夏日水上運動的樂趣。 「水域自救與觀摩」活動,學員練習仰漂自救技巧。(記者陳金龍攝) 運動局指出,「水域自救與觀摩」活動己連續五天在大甲新雙溪水世界開課,水域自救是提升水上安全與生存技能的重要環節,期望民眾參加水域自救課程,透過緊急演練、專業講解、互動式教學及案例分析讓民眾輕鬆理解自救知識,未來可在真實遇險時保持冷靜,迅速、準確地反應,提升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識,這些課程安排有助於增強個人在水域中的應對能力,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有效自救和求助。 運動局提醒,參與水上運動時應選擇有合格救生員進駐的水域和合法地點,現場應有救生員、救生設備,若遇溺水者,且牢記救溺三原則:岸上救生優於下水救生、器材救生優於徒手救生、團隊救生優於個人救生。

Read More

楊梅區張氏宗親會交接大會 張善政肯定推動地方發展

楊梅區張氏宗親會交接大會,張善政肯定推動地方發展。(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一日出席「桃園市楊梅區張氏宗親會第三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新舊任理事長交接」。張善政表示,楊梅地區具有深厚客家文化背景,宗親會長期以來展現團結與傳承精神,對地方發展具有正面影響。張市長感謝理事長張修源多年來對宗親會的貢獻,肯定其推動宗親交流與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的努力,並祝福在新任理事長張紹團的帶領下,延續宗親會良好運作讓會務蒸蒸日上。 楊梅區張氏宗親會交接大會,張善政肯定推動地方發展。(新聞處提供) 張善政於一日會上也提到,楊梅區在地立法委員涂權吉在中央為在地鄉親的空氣及環境品質把關,力阻SRF廠進駐桃園,而市府也會竭盡所能,守護鄉親朋友們的健康,一同與在地立委向中央爭取更多地方建設與權益。 社會局表示,宗親會具高度凝聚力與組織力,能有效串聯基層人脈網絡,協助落實對成員的關懷照顧。楊梅區張氏宗親會透過定期聚會與活動,促進宗親之間的交流與互助,並發揮人親土親的精神,讓社會資源能夠照顧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為政策推動與社區營造注入正向力量。 包括市議員周玉琴、李家興、第一、二屆楊梅區張氏宗親理事長張修源及第三屆理事長張紹團等均一同出席。

Read More

吉安鄉幸福巴士獲金韻獎初審 游淑貞領團隊再拼服務好成績

吉安鄉「幸福巴士」提供友善便捷服務,不僅成為老大人的日常代步工具,巴士司機的貼心關懷帶給鄉親猶如家人般的信任感。(吉安鄉公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吉安鄉一一一年啟動「幸福巴士」提供友善便捷服務,不僅成為老大人的日常代步工具,巴士司機的貼心關懷帶給鄉親猶如家人般的信任感,更讓吉安鄉「幸福巴士」廣獲好評。今年度在全縣「金運獎」評獎「初審中」脫穎而出,後續將由花蓮監理站評審團進行第二階段實地訪視複審,鄉長游淑貞偕團隊進行充份討論執行,堅持以「補足公共運輸最後一哩路」為服務核心,創建樂活友善鄉城。 吉安鄉公所一日指出,透過專業完整資料呈現吉安幸福巴士如何透過女性駕駛加強柔性照服、多元支付、深入鄉里接送、以及結合在地觀光休憩預約運輸服務等多元服務方式,實際回應居民通勤與就醫接送需求。 曾多次預約幸福巴士的永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賜米指出,長者剛開始接觸使用這項便民服務時,因夏天天氣很熱,長輩參加完福氣站活動,常常是在大太陽下走路回家,後來知道可以預約幸福巴士,而且一次只要一塊錢,長輩們覺得又涼快又划算,大家都開心搭乘。幸福巴士真的帶來極大便利和安全,讓長者不再因天候或距離而卻步於外出活動。 吉安鄉公所強調,幸福巴士結合網路便民預約,導入智慧門牌、整合官網與QR Code等創新措施,為高齡長者與行動不便群體,以及為人子女者忙碌工作可以彈性時間完成預約,提供貼心便民服務再三獲民眾肯定, 游淑貞表示,因應高齡化的時代來臨,公部門的便民服務更需與時俱進,幸福巴士的推行讓不少長者能夠方便出行,未來公所將持續擴充服務量能,優化乘車體驗。 鄉公所強調,幸福巴士採彈性預約制,每日提供往返二班次服務,每班次滿二人即發車,搭乘時段為每週一至週五上午八點三十至十一點三十、下午十四點至十七點,請民眾提前一天預約,並提供乘車者姓名、電話、搭乘人數、接駁地點、搭乘時間等相關資訊。  

Read More

海好有你 不分國籍共同守護花蓮漁港及海洋環境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結合花蓮區漁會及花蓮港水環境巡守隊共同對港區使用者進行宣導,期望創造一個更友善、更乾淨的港口環境。(花蓮縣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海岸線狹長,漁業對經濟與文化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隨著港區使用頻率,在作業過程中對海洋環境影響也日益受到關注。花蓮縣政府為了改善港區的清潔環境與提升港口環境品質,由花蓮縣環境保護局結合花蓮區漁會及花蓮港水環境巡守隊共同對港區使用者進行宣導,期望創造一個更友善、更乾淨的港口環境。 花蓮縣環保局一日表示,針對垃圾丟棄問題,環境保護局提供漁會在漁港區內增設兩座垃圾桶,方便民眾及漁工丟棄垃圾,減少隨意丟棄情況。同時,為了加強垃圾分類觀念, 並考量到語言及文化差異,活動中安排了資深漁工擔任宣導員,使用外籍漁工能夠理解的語言,強調環保意識的重要性,並設置模擬垃圾分類箱,以港區常見的垃圾種類,透過互動學習遊戲,讓外籍漁工更了解垃圾分類方式、做好垃圾分類回收。 環保局強調,除了漁工教育外,花蓮港水環境巡守隊也針對巡檢區域內的港區釣客進行宣導活動,希望透過現場宣導提醒釣客愛護港區環境做好環境維護,並提醒釣魚時注意自身安全,穿著救生衣、防滑鞋等,夜釣時也應配戴頭燈並遵守友善釣魚禮儀,將幼魚回海中成魚適量帶回,使海洋生態永續發展。 縣長徐榛蔚表示,期望能透過這些措施提升港區整體環境品質,讓港口成為更加美麗且友善的公共空間並藉由公私部門各界攜手合作,同心協力為海洋保育努力,以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清除海漂垃圾維護海洋環境,並能更安全有效率的維護海洋環境。

Read More

來新埔梨鄉玩手作吃在地 南平社區梨木植物染邀您體驗

來新埔梨鄉玩手作吃在地,南平社區梨木植物染邀您體驗植物之美。(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新埔鎮南平社區盛產高接梨,是新竹縣梨鄉,每年修剪下來的梨木提供社區做DIY,讓「垃圾變黃金」,南平社區營造出在地特色,不但成為新竹縣深度農遊品牌「逐風趣」的觀光遊憩路線,更是縣府輔導的旗艦型計畫領航社區。 竹縣府表示,南平社區發展協會將於十四日舉辦梨木植物染自然之美,染進生活活動,由職人帶領手做工藝,做出屬於自然的印記,歡迎民眾攜家帶眷一起體驗。 新埔南平社區位在山腳下,盛產高接梨,近年結合環境永續概念,社區發揮巧思,把每年大量修剪梨枝的廢材,再利用製作成水梨木杯墊,使「垃圾變黃金」。來到南平社區不僅能現地認識水梨的成長歷程,還能體驗DIY工藝樂趣,感受木紋與香氣交織的療癒時光。 縣府社會處表示,南平社區發展協會為縣府今年度輔導的旗艦型計畫領航社區,亦申請今年勞動部的多元就業方案,透過盤點社區產業及特色,設計手作、開發點心產品及輕旅行活動。梨木植物染自然之美,染進生活,在午後美好時光,由職人帶領,用天然植物、花朵為染料,體驗手作工藝。活動後來一份道地的客家點心或味道適中的茶點,每一口都是記憶中的好味道。 無論是個人、家族親子同遊、團體,對梨木植物染有興趣,歡迎一起來體驗。

Read More

高雄三大宮廟攜手祈福平安遶境 共商邀請白沙屯媽祖南下共襄盛舉

岡山壽天宮313高雄三山媽祖會,三大宮廟主委共商邀請白沙屯媽祖南下共襄盛舉。(記者陸瓊娟攝) 岡山壽天宮313高雄三山媽祖會,三大宮廟主委共商邀請白沙屯媽祖南下共襄盛舉。(記者陸瓊娟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岡山壽天宮今年欣逢313週年,史無前例地結合「岡山媽」、旗山天后宮「旗山媽」、鳳山龍成宮「五甲媽」舉辦「高雄三山媽祖平安祈福遶境」活動,三山宮廟主委6月1日第一次共商活動事宜,並將擇日特地北上苗栗通霄拱天宮,誠摯邀請深受信眾敬仰的「白沙屯媽祖」南下高雄共同參與此次三山媽祖遶境盛會,以助岡山媽神威,展現南北媽祖文化交流的宗教意涵與感人精神。 岡山壽天宮主委戴清福、旗山天后宮主委葉冠億、鳳山龍成宮主委鄭振成於6月1日齊聚岡山壽天宮,共商「高雄三山媽祖平安祈福遶境」活動相關事宜,三山主委共商決議擇日特地北上苗栗通霄拱天宮,誠摯邀請深受信眾敬仰的「白沙屯媽祖」南下高雄贊助三山媽祖平安祈福遶境活動,預計將吸引來自全台的香客與信眾共襄盛舉,不僅將成為高雄年度宗教文化亮點,也象徵地方信仰團結與傳承的力量。詳細遶境路線與相關活動資訊,將會在岡山壽天宮粉絲專業陸續公布,敬請信眾密切關注。  

Read More

安醫護腎 輔助療法3管齊下

安南醫院腎臟團隊表示,三管齊下可有效降低尿毒素、減輕腎臟負擔,延緩腎功能惡化。(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台灣洗腎人口居全國之冠,長期以來被稱為「洗腎王國」,慢性腎臟病防治是刻不容緩的工作。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腎臟科主任林軒名表示,除傳統藥物治療外,目前醫學界正積極導入蔬食低蛋白飲食、腎性益生菌與毒素吸附劑3項輔助療法,三管齊下可有效降低尿毒素、減輕腎臟負擔,延緩腎功能惡化。 林軒名指出,蔬食低蛋白飲食、腎性益生菌與毒素吸附劑3種療法作用機制不同,但彼此相輔相成;藉由飲食控制從源頭減少尿毒素產生,搭配調整腸道菌相及吸附體內毒素,可全方位提升腎臟保護力。蔬食低蛋白能有效減少腎臟負擔、保護腎功能;相比過去強調「限制蛋白質攝取」,目前更推廣「植物性蛋白」為主的低蛋白飲食,除能降低腎絲球壓力、減少蛋白尿,還有助保護剩餘腎功能與改善血脂。 近年研究顯示,腸道菌相與腎病惡化密切相關,「腸─腎軸」概念備受重視。調整腸道菌相能有效降低尿毒素產量,減輕體內發炎反應與腸胃不適。安南醫目前也於臨床導入腎性益生菌,相關研究現仍在發展中,建議作為輔助療法,同時配合醫師指示與其他治療進行。 毒素吸附劑如同腸道的「吸塵器」,能夠幫助吸附不易排出的毒素,減少毒素進入體內,降低腎臟發炎與氧化壓力,延緩透析時機。林軒名也提醒,此類藥物使用需經腎臟科醫師評估,依個人飲食與病況調整劑量,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林軒名強調,整合3種輔助療法,能建立更完整的護腎策略;搭配營養師與專業醫療團隊監控、指導並定期追蹤腎功能與相關指標,可有效延緩腎功能惡化、提升生活品質。

Read More

酷夏口乾 生脈飲補氣提神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進入高溫悶熱的夏季,不少民眾出現疲倦乏力、口乾舌燥、睡眠品質下降等不適。為幫助大眾在炎炎夏日中能「喝得對、喝得健康」,衛福部台北醫院舉辦「端午涼一夏:中醫茶飲保元氣」講座,由中醫科醫師藍士凱推廣正確中醫保健觀念,分享夏季茶飲正確喝法。 藍士凱指出,夏季暑氣當令,暑性炎熱並且常夾濕,容易耗傷津氣;氣溫高、流汗多,加上日照長、體力消耗大,更需注意水分與氣的平衡,以防脫水、中暑或熱衰竭,民議大眾補充水分,最佳推薦是白開水、電解質水。 不少人因白開水無味而飲用不足,藍士凱建議可適量補充低糖電解質飲品,或準備水、一小撮鹽、一點蜂蜜、檸檬汁自製電解水;也可諮詢中醫,由醫師針對外在環境變化、個人內在體質改善設計,選擇開立合適的夏季茶飲,提升補水意願。 夏季的中醫門診中,最受民眾喜歡的養生茶飲主成分為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的「養氣生脈飲」,有助於益氣生津、止汗止渴、補氣提神,也很適合做為日常保健茶飲。 講座現場也準備了「養氣生脈飲」茶飲體驗,讓民眾實際感受清爽回甘的草本氣息。民眾回應,「喝完覺得整個人清爽多了,口乾感也改善不少」,並提問茶飲與體質搭配、老人與小孩的飲用量等。藍士凱提醒,養生並非一帖萬靈,適合自己的體質與生活習慣調整最為重要。

Read More

美CDC建議健康童打新冠疫苗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表示,如果家長和醫生同意有必要,COVID-19疫苗仍是健康兒童的接種選項。疾管中心這項觀點與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日前的宣布不同調。 美國疾管中心在當地時間29日晚間發布的建議接種時程中表示,任何6個月~17歲健康孩童的新冠疫苗接種,都應遵循兒童家長與醫療保健提供者之間的「共同臨床決策」。疾管中心先前曾根據外部專家小組的指引,建議所有6個月以上兒童接種更新版本的新冠疫苗。 疾管中心公告指出:「如果家長表示有需要,6個月以上兒童可接種COVID-19疫苗,具體情況將視醫療保健提供者的臨床判斷及個人偏好與情況而定。」疾管中心在公告中還提供依年齡分組,從嬰兒到青少年的健康兒童接種說明。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長期以來都對疫苗抱持懷疑態度,他負責監管疾管中心、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他27日在社群媒體X上發布影片表示:「從今天起,針對健康兒童和健康孕婦的新冠疫苗,已從疾管中心預防接種建議時程中移除。」 美國衛生部發言人表示,小羅勃甘迺迪的聲明與疾管中心建議的接種時程並無牴觸;疾管中心建議的接種時程不再為健康兒童提供普遍的接種建議。

Read More

夏季清熱利濕 應保持情緒平和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台灣屬亞熱帶氣候,夏季來臨,中醫認為進入濕熱交蒸之際,人體易大量出汗;若未妥善調養,容易耗傷心氣,導致煩躁不安、失眠、胸悶等症狀。需從起居、飲食、情志調節等多方著手,防範疾病於未然。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沈祐任表示,夏季白天變長,《黃帝內經》提出「夜臥早起,無厭於日」,意即應順應自然節律,鼓勵適當接觸陽光,促進氣血運行與精神振奮;中午時段建議短暫午休,助於養心安神。 運動方面,可選擇早晨進行,如散步、太極、慢跑等,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應避免曝曬與劇烈流汗後直接飲冷水。 沈祐任指出,炎夏汗出量大,體內水分大量流失,若水分補充不足,容易導致血液濃稠、代謝負擔加重。中醫常言「汗為心之液」,過度出汗可能導致疲倦無力,甚至心悸;現代飲食西化與含糖飲料普及,建議選擇天然、無糖飲品,避免高糖導致血糖與血脂異常。 他推薦幾款具有清熱利濕、消食降火作用的中藥茶飲,可用以消脹解膩或清暑解熱:紫蘇茶有助於理氣祛濕、化痰解膩;紫蘇性溫,適合腹脹、消化不良、體質濕重者飲用,每次抓一小把紫蘇葉,煮水1~1.5公升,早晚飯後飲用。 生脈飲,取西洋參8克、麥冬10克、五味子3克,煮水1~1.5公升,酌量添加冰糖增加風味,有益氣生津,斂陰止汗之功效。 沈祐任提醒,中醫講究「心主神明」,夏季情緒易受影響波動,應保持情緒平和,避免過度緊張與憤怒。可透過靜坐、冥想、閱讀或散步等方式調節心情;夏季應保持心境開朗、適度活動、氣機通達,才能順應自然、保養正氣,達到心安神泰養生目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