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踏莎行/之間

詩‧攝影╲葉莎 在荒草和天空之間 風是唯一流動的語言 你昨晚朗誦的千里煙波 已沉沉,飛成暮藹 坐在肥沃的雲和河堤之間 絮語是唯一的流動 偶有爭執,迅即長成荒草 我們在過去未來之間對望 故事預料會長成蒼莽 始於雄鷹的眼睛 終於落日的輝煌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五言律詩〉.鮭魚頌

■子寧 鮭老逆流歸 千山返舊池 身亡垂玉露 力竭育新枝 血肉滋芳土 情深潤孑遺 嚴慈恩如海 萬世贊歌之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文化to go 千名學子走讀台南

「走出校園、文化to go」活動,引領上千名學子尋訪台南歷史文化。(記者林雪娟攝) 認識歷史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實地走訪。文化局「走出校園、文化to go」活動開跑,帶著學子踏入歷史、人文場域,在充滿文化底蘊的台南,以實際走訪、AR擴增實境等方式,深度認識台南的歷史,也希望建立台南文化認同與台南獨有的文化自信。 這項計畫目前已和台南43所學校合作,帶領1600名學生,走出校園,實地認識環境。文化局推出不同路線供學子選擇。其中「台南歷史建築寶庫:發現博物館之都的文化寶藏」路線,結合歷史與文學發展脈絡,串聯台南市立博物館、赤嵌樓及台灣文學館,帶領學生欣賞不同時期的建築與古蹟之美。 台南市立博物館濃縮荷治時期、明鄭時期及清朝與日治時期的歷史足跡,園區內宏偉的國姓爺銅像,訴說著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征戰的英勇故事;赤嵌樓舊稱「普羅民遮城」,在荷蘭時期為防禦基地的軍事堡壘,同時也為台灣大航海時期拉開帷幕;走進台文館,最先被獨特的建築外觀所吸引,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台南州廳」,現如今是保存台灣文學的重要基地。 「台灣與世界相遇」路線,則結合台灣歷史博物館、安平古堡及安平樹屋。從400年前荷蘭人踏上台灣開始,台灣正式在世界亮相,安平古堡前身為「熱蘭遮城」,至荷治時期開始經歷多個時代更替,從軍事堡壘演變為如今的觀光勝地。 學子們在導覽老師帶領下,一步步探索台南歷史瑰寶,實地參訪,透過導覽解說,和社會課本內容相呼應,也補充到許多課堂上未提及的有趣知識。同為荷治時期建造的安平樹屋,經歷時間漫漫長河後,形成「樹中有屋」特殊景觀。 各個路線旅程,學子們吸收到台南豐富的歷史知識,靠自己的雙腳,踏足每一片歷史軌跡,彷彿課本上的歷史人物,就如此活生生地在眼前。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中華副刊〉芒果糖廠噍吧哖

■許永河 遠方山色猶如國畫裡婉約的潑墨,春風為山嶺抹了一片新綠,待五月結實纍纍,青綠色的芒果開始轉橘紅。夏蟬唧唧一響萬應,馥郁果香包圍了山城。時光荏苒、產業變遷,時間讓這座山城多了層次,積累了悲歡離合,構成了故事。慢流的時光最終在此醞釀出繁複迷人的獨特風味。 街道一如既往很早就甦醒,日光在紅磚壁上勾勒出明晰的剪影。一天的運轉由周遭沁出的芒果香氣開始,橘黃果肉所發散出的是土地香醇滋味。瘦長的街坊攏聚了多間冰舖,吸引遊人停歇消暑。橙黃冰磚在刨冰機下幻化成雪花堆聚盤中,再鋪上一層鮮黃果肉,舀一匙入嘴,滿溢果香。屬於盛夏的滋味,在那當下澎湃十足的湧出。然在商業化的內涵下,街道被熱情給簇擁著,想邂逅一份慵懶,覓得一處恬靜,或許僅能拐彎、遠離。 遁入一境,姑且畫一道時空分水嶺,與世俗暫別,讓世間所有的寂靜一瞬間來到身邊。靜謐的樹糖街彷若遺世,就著階梯往上爬,爬著數著,像一頁頁翻著自己的心事。荒涼破敗的感覺,隱喻著糖業的衰微。建物凝結著時代留存的風土,空氣裡飄浮著往昔的繁華。飄散著蔗糖香氣的煙囪早已消失,往昔的雜沓人聲亦已不復見,僅剩小隱於市的日式建築勾勒出沉靜生活脈絡,老樹挺著從容的姿態,更顯朝氣蓬勃,交相演繹著自然與人文和諧對話。頹圮老屋回春成人文藝術的場域,即便過去的歷史場景已消逝,卻讓旅人從中體會到歷史的滄桑。 有時那些曾讓自己感動一遍又一遍的故事,在現代似乎太過陳舊而乏人問津。嚴苛的政策剝奪了百姓的生存環境,當活不下去成了事實,余清芳的鼓動就成了燎原的火,大明慈悲國撼動了當權者,也讓噍吧哖這座山城遭逢了烽火。無差別的清鄉屠殺,致使這塊土地遍布血淚。然而挫折並非宣告終結,而是開啟另一個嶄新的開端。文化啟蒙民族意識,筆鋒取代刀鋒,為了腳踩的土地,更多人前仆後繼。擔心這段過往會像鉛筆芯一樣,不斷磨耗,到後來全拋給流光不復得。 有些歷史會逐漸風化、流失,布滿流光的足跡。但仍有一群人努力的將過往傳唱下去,像曩昔大武壟社人即便遭逢天災人禍而流離失所,苦痛都在太祖的照看和族人的吟唱下獲得了撫慰。百年地景會變,樸實山城也在流轉,當一顆顆金黃如常滿足眾人口腹,且讓熟悉的果香譜寫一首山城謠,繼續傳唱下去。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大AI機器人 會說台英語

德光中學學生體驗南大團隊開發的台英語虛擬聊天機器人。(南大提供) 台南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李健興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攜手合作廠商真平企業執行國科會產學合作計畫,日前邀請德光中學30多名AI社團的師生,到南大榮譽校區體驗「台英語AI機器人」。 活動首先由南大資工系主任高啟洲介紹該系的研究領域與實驗室。接著由李健興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展示AI機器人的研究成果,並邀請師生實際操作,親身體驗AI技術及量子計算在未來生活中的應用潛力。 合作廠商真平企業也介紹「南大真平國網TAIDE台英語學伴系統」,並安排德光中學AI社團的學生親自體驗操作。學生們透過與AI機器人的台語互動練習,逐步提升對台英語學習的興趣。 南大研究團隊還展示與「女媧創造」共同開發的台英語AI機器人,這一創新成果引起師生們的高度關注。李健興教授團隊接著利用「KWS AI平台」及「南大真平國網TAIDE台英語學伴系統」,展示語音辨識技術的應用成效,並讓學生實地測試,驗證其準確性與實用性。研究團隊同時介紹「QCI&AI-FML平台」,展示如何結合學習工具來幫助學生理解軟硬體整合應用。 德光老師鄭茜文表示,期待未來能與南大攜手推動量子計算智慧與人機互動學習模式,在國中及高中學習環境中進行應用,並鼓勵學生接軌國際STEM教育,開拓創新學習模式。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生活休閒〉沉浸台東藍 洗滌心補能量

遠眺美麗的三仙台跨海步橋。 近年來很多藝文人士島內移民首選之處是台東,台東可說是台灣最美的後花園,抬頭一望海天一色、耳邊聽著海浪聲的慢活生活,讓人嚮往,台東森林公園、池上伯朗大道、加路蘭休憩區、都歷「天空之鏡」沙灘遠近馳名,都是近年來熱門打卡景點,說走就走,安排台東小旅行,來看看久違「台東藍」,洗滌一身疲憊,也為自己補充滿滿能量。 撰文、攝影/記者陳佳伶 海岸、縱谷、南迴 三路線暢遊 台東縣西倚中央山脈中段與高雄市及屏東縣為界,最北連接花蓮南端,東北為海岸山脈,挾花東縱谷,全縣海岸線長達一百六十九公里,是全台海岸線最長的縣份。 台東縣劃分為台東一市,關山、成功兩鎮,卑南、太麻里、大武、鹿野、池上、東河、長濱、綠島等八個平地鄉,金峰、達仁、延平、海端、蘭嶼等五個山地鄉,人口約有二十一點五萬人。 台東景色優美、天氣宜人,有人說,台東空氣是甜的、土地會黏人,近年來很多藝文界人士紛紛移居到台東,享受當地慢活的生活步調,大口呼吸甜甜的空氣,抬頭看看美麗的「台東藍」、晚上觀星,汲取台東日月精華,豐富創作能量。 台東好看、好玩的地方很多,當地旅遊大致會劃分為「海岸線」旅遊,景點主要有小野柳風景區、加路蘭休憩區、富山護魚區、水往上流、都蘭觀海平台、東河舊橋、東部海岸國家管理處、都歷天空之鏡沙灘、成功漁港、三仙台、比西里岸;「縱谷線」:主要有初鹿牧場、布農部落、龍田綠色隧道、鹿野高台、關山米國學校、池上伯朗大道、池上大坡池;「南迴線」:主要景點有東大金字塔圖書館、太麻里華源天空之鏡水池、華源椰林大道、太麻里火車站、櫻木花道平交道、金崙天主堂、多良車站等。 台東森林公園的琵琶湖,讓人驚艷。 台東森林公園騎單車 池上熱點打卡趣 台東打卡景點不勝枚舉,喜愛騎自行車的人,可以選擇有「台東綠寶石」美名,位於台東市的台東森林公園,入口處不遠可以租自行車或電動車騎乘,在樹下自行車道悠閒的騎車,身邊可聽到風聲與鳥鳴聲唱著悅耳的協奏曲。 遼闊園區內有美麗的「琵琶湖」、經常舉辦水域賽事「活水湖」、賞鳥勝地「鷺鷥湖」等三大湖泊;琵琶湖映照藍天白雲和周邊的綠意,有如「水鏡」一般;廣大的鷺鷥湖,周圍山巒疊翠景致優美,更是靜思和拍照的好地方,適合全家同遊,在這裡常常碰到外國人來度假,他們穿著休閒的運動服裝,同樣騎著單車前來,就坐在湖邊休憩聊天,看到沒有帶相機腳架的台灣人需要幫忙,會主動釋出善意,為同樣來小旅行的人拍照。 台東池上近年來很夯,金城武樹、伯朗大道看金黃稻浪人氣不墜,伯朗大道入口畫框、S型翠綠天堂路、天堂鞦韆、都是伯朗大道必訪之處和必拍美景;即使不是在秋收之際,春天到訪台東池上,站上路旁高台,一望無際的綠秧以及遠處山巒相映成趣,也是另一種美。 池上火車站設計構想來自穀倉意象。 池上火車站建築設計構想來自池上米鄉穀倉意象,將具有歷史感產業設施的穀倉轉化、形成車站意象,營造出池上特有的地域風貌;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融合飲食、展覽和遊玩體驗,遊客可坐在舊火車車廂內品嘗美味的池上便當,感受早年鐵路風情。 大坡池是擁有許多物種的珍貴濕地,可騎單車漫遊湖畔,也可健行漫遊。 大坡池主要水源是來自新武呂溪伏流以及人工水圳灌溉附近水田後的溢流水,大坡池是擁有許多物種的珍貴濕地,常吸引特殊鳥類或動物前往棲息;可騎單車漫遊湖畔,也可健行漫遊,還可進行划船等體驗,是池上的新玩法。 池上天堂路、天堂鞦韆,是必訪和必拍的美景。 關山賞農田彩繪 都歷天空之鏡拍美照   關山農會稻田彩繪,在田間形成美麗的圖案。 相較於池上的夯,早年曾是旅遊熱區的關山,也不妨一遊,關山鎮農會有各種米製品農特產品可以選購,可以走進去慢慢挑選喜愛的產品,還可以登上農會旁的高台,欣賞美麗的彩繪稻田,用相機將彩繪稻田之美帶回家慢慢欣賞。 位於成功鎮的巴茲風岸,鄰近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都歷園區,是阿美族都歷部落的傳統海域。巴茲風岸擁有得天獨厚的黑沙灘,退潮之際,能拍出鏡面倒影般的夢幻美照,就像是漫步在雲端中,反射出蔚藍天空的鏡面效果,有如台版天空之鏡。 都歷「天空之鏡」沙灘,退潮之際,能拍出鏡面倒影般的夢幻照片,如同漫步在雲端的效果。 都歷天空之鏡沙灘是近年來很夯的景點,拍出如同仙境般的美照,常讓看到相片的人懷疑是真的嗎?相片不是後製的嗎?去過的遊客則會開心的宣布「係金欸」,前提是要先查好當地退潮時間再去,如果在漲潮時去,當然什麼都拍不到。 當退潮之後沙灘上經過海浪的洗禮,有如鏡面一般,才能映照出如同鏡面倒影般的美照,並將蔚藍天空和在沙灘上的自己倒影都入鏡,看到這些夢幻美照,會開心到讓人吹口哨,有不虛此行之感。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蚵寮國小獲贈百萬獎學金

北門區新厝仔觀世音福慧功德會捐一百萬元給蚵寮國小,成立「洪心紀念慈母獎助學金」,鼓勵蚵寮學子。(記者盧萍珊攝) 北門區新厝仔觀世音福慧功德會關心偏鄉教育,捐贈100萬元獎學金給北門區蚵寮國小,成立「洪心紀念慈母獎助學金」,鼓勵學生留在學區就讀,也希望學生有好成績表現。 新厝仔觀世音福慧功德會理事長洪基展賢伉儷將款項送達學校,受到全校師生熱烈歡迎。洪基展指出,這100萬元是觀世音福會功德會創會會長洪心為紀念慈母和回饋家鄉而捐款設立,錢原本存放在新安宮福慧功德會,經過理監事討論通過,將款項捐贈給蚵寮國小,希望可以發揮更好效益,獎勵在地學生多讀書。 代表接受的蚵寮國小校長王建堯表示,感謝在地功德會關懷偏鄉教育,民國105年成立的新厝仔觀世音福慧功德會,為留住學區的學生在地就讀設有獎學金,申請對象以就讀蚵寮國小二至六年級的學生、及就讀國中一年級為主,發放條件以前一個學年的成績為依據,取前三名頒發獎學金,鼓勵蚵寮孩子努力讀書。 王建堯說,校方收到這筆款項後,依獎學金的管理與規定,發放給表現優異的學生,每年的頒獎活動也會邀請功德會理事長親自頒獎,凸顯回饋家鄉和鼓勵蚵寮子弟勤學向上的意義和行動。 曾獲新厝仔觀世音福會功德會獎學金的六年級學生洪依緁表示,感謝功德會捐款協助,自己一定會更加努力讀書,爭取再次領取獎學金的機會。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賴以德報稅 朱提6大疑慮

  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32%關稅,衝擊經濟產業甚鉅,政府如何談判、協商,備受矚目。圖為民眾6日在台北市信義區蘋果旗艦店內體驗電子產品。(中央社)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針對總統賴清德宣布,不採取報復手段且將以加碼投資和採購來面對美國關稅的嚴峻挑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六日晚間提出六大疑慮,奉勸賴總統重新檢視應對策略,亡羊補牢、猶為未晚。 朱立倫說,台灣在台積電赴美設廠、持續性軍武採購、簽訂天然氣長約等方面已投入巨大資源,這些付出有讓台灣得到有利的談判地位嗎?如今面臨美方高額關稅的衝擊,賴總統提出的重啟談判及加碼採購的應對措施,國民黨有六項重大疑慮: 第一,政府必須先釐清,此次談判的具體關稅目標為何?是否真要以平衡美方關切的貿易逆差(如先前媒體報導的七百三十九億美元)為主要目標,要如何達成? 第二,持續要求台灣企業加碼赴美投資是否經過審慎評估,確認其符合國家整體的最佳戰略利益,這應是朝野需優先建立共識的國家級議題。 第三,台積電上月已宣布龐大的美國投資計畫,總額達千億美元。政府在尚未充分評估現有投資效益與風險前,若再次施壓要求加碼,此舉不僅引發外界對政府是否屈從壓力的質疑,更令人擔憂台灣最珍貴的「矽盾」戰略資產再次大量外移、核心技術面臨外流風險。這樣的代價,國人能否接受? 第四,其他政府提出的中長期因應措施,主要內容都是政府針對企業日常營運或原有規劃的重新包裝,這種將常態性工作當作因應策略的做法,實難讓人民信服政府已備有周全計畫。 第五,面對可能的市場衝擊,金管會宣布的三項「救市」措施(放寬融資擔保品認定、調降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調高融券保證金成數)是標準的「鎮靜劑」,治標不治本。這些透過技術性操作,並不能解決貿易爭端陰影下的對經濟基本面的衝擊,反而扭曲市場機制,拖延成更長期的問題,投資人信心將更加喪失。中央所謂所謂「最妥適」、「已足夠」的說法,更顯得與市場實際感受脫節。 第六,賴總統在事態可能升級多日後,才提出應對方向且內容顯露政府策略的不確定性。 朱立倫強調,此刻總統必須展現領導力,積極尋求跨黨派的智慧與共識,共同擬定國家應對策略,而非讓台灣在重大挑戰前顯得猶豫不決。

Read More

德媒:陸將成川普關稅最大受益者

記者康子仁∕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關稅戰震撼全球,德國「明鏡周刊」報導,中國正藉川普向全球課徵對等關稅引發國際不滿契機扭轉形象,扮演自由貿易守護者角色。若美方持續向盟友經濟施壓,將把台灣、日本、南韓與歐盟等夥伴國家推向中國懷抱,讓中國成為這場美國對全球關稅戰的最大受益者。 德國「明鏡周刊」本期封面以「掠奪騎士」為題,形容川普如同中世紀向商旅以近乎搶劫方式徵收過路稅的地方領主,以單邊主義方式破壞國際貿易秩序。 標題為「邪惡的美國,善良的中國」文章表示,北京正利用國際社會對川普破壞性關稅政策的憤怒,擴大自身影響力。文中援引耶魯大學經濟學者、中國問題專家羅奇觀察,認為「世界顛倒了」。羅奇指出,川普關稅政策將導致美國「喪失作為自由世界道德支柱的地位」,另一方面,中國則藉此契機填補美國空缺。 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觀察,中國巧妙利用川普讓美國看起來像是全球經濟秩序破壞者的時機,拉攏歐洲與亞洲企業與政府。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接待輝瑞、豐田、賓士等多家跨國公司領袖時,暗指美國正強迫企業做出違反經濟原則的決定。 尤其近年中國大規模補貼電動車等產業飽受國際批評,如今在川普「助力」下,輿論焦點已轉向華府。 曾任職多家德國重要經濟研究機構,現為奧地利經濟研究所長的菲爾博邁爾在周刊另篇專訪示警,川普關稅政策不僅造成「近百年來全球經濟最大的關稅衝擊」,更將對美國地緣政治布局產生反效果。 他提醒,這項政策的最大矛盾在於,美國不僅對中國加徵關稅,也同樣懲罰台灣、日本、南韓與歐盟等盟友,最終恐促使這些國家投向中國懷抱,轉而加深與中國的經濟合作。 菲爾博邁爾認為,不管從經濟還是政治邏輯,都看不出川普的關稅政策,能如何強化美國在與中國的戰略對抗中取得優勢,「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美國在全球經濟中愈加孤立,而中國則成為這場美國對全球關稅戰的最大受益者」。

Read More

馬斯克:盼建立跨大西洋免關稅貿易區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掀起全球經濟風暴,深受川普倚重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近日公開主張消除所有貿易障礙,呼籲美國與歐洲建立一個跨大西洋的免關稅自由貿易區,以此實現商品、人員在大西洋兩地之間的自由流通。 馬斯克作為川普的顧問,選擇在此敏感時機倡議自由貿易,引發各界關注。 馬斯克近日透過視訊出席義大利極右翼政黨「聯盟黨」於佛羅倫斯主辦的會議。馬斯克表示,他理想中的未來是歐洲與北美之間實施零關稅制度,這樣有助於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力流動「若有人希望在歐洲或北美工作,應該允許他們這麼做。」也透露自己已將這一想法傳達給川普總統。 義大利經濟部長喬爾傑蒂也呼籲歐盟應與華府尋求共識,避免陷入惡性關稅對抗。喬爾傑蒂也強調,目前最重要的是避免報復行動,以免引發更大的貿易戰風險;歐盟方面則由貿易首席官員謝夫喬維奇則表示,歐盟將對美方採取的關稅措施做出「冷靜、有計畫、且統一」的回應,強調歐洲不會在壓力下倉促應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