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大與統一資訊簽約MOU 攜手推動良善校園機器人服務

  佛光大學與統一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十三日在佛光大學校長室簽署產學合作意向書。(佛光大學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促進產學交流並推動AI技術應用,佛光大學與統一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十三日在佛光大學校長室簽署產學合作意向書。此次簽約儀式由佛光大學圖書暨資訊處圖資長陳麒元與統一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良承代表簽署,並在佛光大學校長趙涵捷的見證下圓滿完成,雙方將攜手推動智慧校園建設,提升教育與行政效率,創造產學雙贏契機。 此次合作將結合統一資訊在智慧機器人開發與數位轉型方面的豐富經驗,以及佛光大學在人工智慧、大數據與資訊科技領域的技術能量,雙方將聯合推動能夠應用於智慧校園、智慧客服及數位助理等領域的AI機器人系統,進一步促進產學合作與技術創新。 趙校長表示,此次與統一資訊的合作,將使學校能夠直接參與AI智慧機器人的開發與校園應用,讓研究與技術更貼近實務需求,並加速AI技術在教育與產業中的落地,提升師生的數位服務體驗。 統一資訊指出,智慧機器人技術正在全球快速發展,我們很高興能將Lumine AI技術導入佛光大學,一同打造創新的AI校園服務,為學術界與產業界提供更智慧化、更高效率的解決方案。

Read More

四十歲女性免費乳篩啟動 醫籲早檢早治療降低乳癌風險

  羅東博愛醫院籲四十歲婦女乳癌排篩。(博愛醫院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國健署一一四擴大公費乳癌篩檢對象至四十至七十四歲女性,每年約七十萬人受惠。宜蘭四十歲李小姐因母親曾罹乳癌,趁新政策上路立即篩檢,意外確診乳癌,現正接受治療。 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指出,乳癌初期無明顯症狀,且年輕型乳癌較凶險,復發率更高,因此早期發現至關重要。統計顯示,家族有乳癌病史者,罹癌風險高出四倍,未生育女性的風險也較高,建議定期檢查。根據一一二年癌症死亡率統計,乳癌居女性癌症死因第四位,對健康威脅嚴重。醫界建議透過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充足睡眠及減少壓力來降低風險。此外,羅東博愛醫院自引進3D乳癌攝影技術,提升診斷準確度,減少誤判與不適感,並推動「首篩禮」活動,鼓勵民眾主動關心健康。 葉顯堂強調,乳癌治療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呼籲符合資格者踴躍參與篩檢,爭取更多治療機會。

Read More

養雞場還沒開電纜大盜先光臨

  三星警方在竊嫌家中起出大量電纜。(三星分局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雞還沒開始養,電線卻先不見了!」宜蘭三星一家養雞場的負責人要前往自己新蓋好的養雞場時,意外發現場內的電纜線離奇失蹤,由於電線被剪嚴重影響到供電,業者隨即報警求助,終於將電纜大盜逮捕到案。 警方接獲報案後展開調查,透過監視器畫面鎖定楊姓及林姓嫌犯,並追蹤其車輛行蹤。經過縝密佈線,於十一日突襲楊嫌住處,當場查獲四大袋剝皮電纜外殼,更意外發現毒品安非他命,讓兩人措手不及,當場落網。目前,兩名嫌犯已依涉嫌竊盜及毒品罪移送臺灣宜蘭地方檢察署偵辦。 警方提醒,竊取電纜線不僅影響供電安全,還可能導致危險事故,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加強防範。如果發現可疑人員在附近徘徊,請立即報警,共同守護社區安全。

Read More

農業局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水利署及台積公司簽署MOU 

  台中巿政府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及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簽署「台中區域綠網保育合作備忘錄(MOU)」。(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巿政府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及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正式簽署「台中區域綠網保育合作備忘錄(MOU)」,透過各方資源共享與協作,發揮企業ESG永續發展影響力,展現公私協力的價值。 農業局表示,三月七日簽約儀式於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舉行,分署長張弘毅、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長張稚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ESG企業永續部副處長張麗絨及農業局長張敬昌共同簽署。 根據備忘錄內容,建立生態網絡合作平台,建構大肚台地至筏子溪生態廊道網絡,推動保育類關注物種、受脅植物及棲地復育工作,促進棲地永續經營管理,提升社會大眾生態保育意識。 農業局指出,簽署備忘錄展現公私協力的價值,透過資源共享,共同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生態環境、社會與經濟能夠和諧共生;促進企業實踐ESG,締造公部門與企業共同推動自然保育的典範。

Read More

網路世代守護兒少 警局舉辦宣導講師迴游訓練

  一一三年度全縣共計宣導二十三場,受益兒少四千五百二十五人次。縣內各級學校向警察局申請宣導計有六十一場,受益兒少六千四百一十六人次。(花蓮縣警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警察局十三日表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兒少數位性別暴力有逐年增加之趨勢,型態則以「拍攝、製造或散播兒少性私密影像」居多,歸納原因不乏透過社群網路交友後,遭有心人利用兒少缺乏防備騙取私密影像,顯見網路世代正逐漸侵害兒童及少年的身心,是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花蓮縣警察局表示,在一一二年第二次花蓮縣政府性別平等促進委員會中推出「網路世代守護兒少預防策略亮點計畫」,跨局處合作成立宣導講師團,於一一二年底經培訓宣導講師後,即於一一三年起投入本縣各級學校積極宣導。一一三年度全縣共計宣導二十三場,受益兒少四千五百二十五人次。縣內各級學校向警察局申請宣導計有六十一場,受益兒少六千四百一十六人次。 花蓮縣警察局表示,此次由花蓮縣警察局承辦、慈濟大學USR計畫協辦「一一四年性平跨域論壇之花蓮數位性別暴力防治協同行動方案工作坊」,邀集教育處、社會處及原住民行政處等相關網絡單位,包括警察局婦幼隊、分局家防官、社區防暴宣講師、退休校長、教育處性平團、原家中心約三十餘位工作夥伴,共同在警察局參與研習,更再次力邀慈濟大學李雪菱副教授擔任講師。 花蓮縣警察局表示,一一三年度警察局與縣府教育處、社會處及原民處攜手合作全面強化校園宣導下,兒少性剝削案件雖然有下降,但面對網路世代,許多兒少透過通訊軟體如臉書、Line、Instagram等應用程式交友或發展親密關係,其匿名性已成為性剝削犯罪的溫床。期盼本次透過迴游訓練,持續精進宣導講師知能,將宣導力深化於校園,有效守護兒少人身安全,提供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

Read More

花蓮縣清明節應景食品查核及抽驗全數合格

花蓮縣衛生局於清明節前啟動祭祀食品抽驗專案,共計查核三十六家業者,抽驗潤餅成品、餡料、潤餅皮、草仔糕、紅龜糕、祭祀用餅乾糖果等四十九件產品,檢驗項目包含微生物衛生標準、食品添加防腐劑、螢光增白劑、著色劑、黃麴毒素及甲醛等一百二十八項檢驗,結果全數符合規定。(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衛生局十三日表示,為維護民眾清明節食品衛生安全,花蓮縣衛生局於清明節前啟動祭祀食品查核及抽驗專案,以確保民眾食的安全。針對各大賣場、超市、餐飲業、傳統市場及攤商等場所,進行食品標示查核及抽驗。共計查核三十六家業者,抽驗潤餅成品、餡料、潤餅皮、草仔糕、紅龜糕、祭祀用餅乾糖果等四十九件產品,檢驗項目包含微生物衛生標準、食品添加防腐劑、螢光增白劑、著色劑、黃麴毒素及甲醛等一百二十八項檢驗,結果全數符合規定。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為表達對祖先的追念,民眾皆會準備三牲四果佳餚祭拜,例如清明食潤餅,象徵著富足和團圓,超人氣銅板美食草仔粿、喜氣洋洋的經典紅龜粿,還有象徵吉利的發糕,都是清明節不可或缺的傳統美食。建議民眾購買時,應慎選商譽良好廠商,注意產品包裝上應有品名、內容物名稱、食品添加物名稱、製造或負責廠商名稱、地址及電話、有效日期及營養標示等,避免選購顏色過於潔白或鮮豔的產品。 花蓮縣衛生局提醒民眾,清明節氣溫漸升,祭祖供品要避免高溫曝曬,祭祀後食材容易滋生微生物,務必加熱至中心溫度超過七十度,才可食用,食材於室溫不宜放置過久,盡量於七度以下保存,即食潤餅勿隔餐食用。衛生局更呼籲食品業者務必做好自主管理,遵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且合法正確地使用食品添加物,共同為食品安全把關。

Read More

慶祝三五童軍節大會 「童」心協力、綻放宜蘭品格力

  今年以「童心協力,綻放宜蘭品格力」為主題的宜蘭縣童軍會十三日在學進國小舉辦「慶祝三五童軍節大會」活動。(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童軍會十三日在五結鄉學進國小舉辦「慶祝三五童軍節大會」活動,今年以「童心協力,綻放宜蘭品格力」為主題,象徵童軍夥伴們齊心協力,共同展現宜蘭在品格教育上的豐碩成果。透過一系列精心規劃的活動,深化童軍精神,並將品德教育融入其中,期望透過實作與體驗,讓童軍夥伴們從中學習合作、責任與服務精神,更希望每位童軍夥伴都能將這份品格力內化,並發揚光大。 教育處代理處長陳金奇表示,童軍運動更是一項國際性、世界性的青少年活動,學生透過參與國際活動,不僅能擴展視野,更能宣揚臺灣的文化與內涵,讓全世界感受到臺灣的風土民情及看見臺灣的美麗風景。 此次活動約六百名各級童軍夥伴參與,宜蘭縣童軍會理事長游吉祥於大會中頒發二位童軍服務員木章,二所績優童軍團、廿二位服務員工作獎章、四十二位團領導人員績優獎章、二位國花級榮譽章、十二位長城級榮譽章、四十位優秀童軍獎章及五位吳兆棠博士紀念獎學金等,藉由表揚突顯童軍訓練團隊精神,瞭解童軍運動的原理和方法,透過野外活動和小隊團體生活,理論與實務之探討歷程,培養童軍領導人才,讓童軍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培養生活技能,表彰在童軍領域優秀的服務員及童軍伙伴,肯定他們的努力與付出。

Read More

羅東親子插秧體驗 讓食農教育扎根童心

羅東鎮長吳秋齡和幼兒園師生下田插秧。(羅東鎮公所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為推廣在地食農教育,羅東鎮立幼兒園於十三日舉辦「親子插秧」體驗活動,讓幼兒透過實際操作,認識農耕文化,感受務農的辛勞與大地的恩賜。活動當天,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捲起褲管、赤腳踏入水田,親手將一株株秧苗插入泥土,開心地體驗傳統農事的樂趣。 活動開始前,園方特別邀請在地耕作達人簡火順爺爺進行農耕知識講解,讓親子們了解水稻生長過程及農夫的辛勤付出。隨後,近三佰位師生與家長齊聚水田,在泥土間感受與土地的對話,透過親身體驗,學習謙卑惜福的態度,並向農耕耆老與大自然學習。 羅東鎮立幼兒園五年前開始推動「愛稻永遠」系列課程,期盼幼兒透過五感體驗,親身參與水稻種植的每個階段,如水田生態觀察、拔除稗草製作草木灰、撿拾福壽螺、割稻及炕窯等農事活動。在這些實作體驗中,幼兒不僅學會觀察與探索,更培養了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及自主管理等「帶得走的六大核心素養能力」,讓惜食愛農的觀念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逐步茁壯。 羅東鎮鎮長吳秋齡表示,透過『稻米的一生』課程,孩子們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生命歷程,學習如何與環境和諧共存,從做中學,培養尊重與感恩之心,讓愛護自然與珍惜糧食的觀念深植童心,延續至未來。」

Read More

郭醫銀髮學堂製作草莓大福 熱賣

郭綜合醫院銀髮學堂邀學員製作草莓大福並販售,練習推銷產品及買賣算錢,藉由銷售過程動腦、動身子並且活絡交際。(郭綜合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中西區失智據點銀髮學堂,每週固定舉辦認知促進延緩課程。郭綜合醫院籌劃「一日販賣員」活動,聘請專業烘焙老師到據點教授學員製作草莓大福,並品嘗自己的作品後,得到「視、聽、觸、嗅、味覺」5感元素的融合,透過腦動、身動及互動,有效預防或延緩失智症狀,學員也從中獲得愉悅、成就感。 郭綜合說,失智症是一種疾病,並非正常老化現象,不僅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日常認知功能,甚至出現干擾家人行為。患者會個性改變(如易怒),或者有妄想、懷疑及幻覺等。若能及早發現失智徵兆就醫,透過參加失智據點課程,能有效幫助患者認知促進、延緩失智。 郭綜合2019年開始承接南市失智照護服務計畫,設立中西區失智據點銀髮學堂,為銀髮族辦理各項學習課程。「一日販賣員」活動邀學員製作草莓大福,鮮紅的草莓原料搭配五顏六色的麻糬皮,繽紛色彩的視覺挑動學員的手指;聽著烘焙老師講解引導,空氣中瀰漫著新鮮的草莓香味,夾雜著歡樂聲不斷。最後,再結合院內每月一次的員工餐廳活動,設計真實情境讓學員在餐廳擺攤販售大福,且試著學習介紹與推銷產品,練習買賣金錢計算,藉由銷售過程讓學員動動身子、動動腦袋,和人交談活絡社交。

Read More

居家腹膜透析 腎友事業生活兼顧

  專家指出,居家腹膜透析不僅能大幅降低醫療機構負擔,也提高腎友居家自主管理性。(記者陳柏翰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65歲男性2年前出現食慾不振、身體疲憊情況,就醫發現腎功能僅剩常人的5%。他選擇居家腹膜透析,胃口及體力明顯改善,尿酸值也穩定。 台灣腎臟醫學會腹膜透析醫療事務委員會副主委鍾牧圻指出,居家腹膜透析不僅能大幅降低醫療機構的負擔,也提高腎友居家自主管理性;5年累積存活率近7成,不僅高於血液透析,對心血管的影響也較小。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運長吳苡璉提到,居家腹膜透析治療過程更便捷且貼近日常生活,搭配雲端監控系統,醫療團隊可遠端即時監測,確保治療順利進行並提供個人化指導建議。不僅能減少偏鄉或交通不便的腎友舟車勞頓與就醫次數,降低家庭照護負擔,也能讓上班族與學生能夠兼顧工作與學業。 此外,腹膜透析透過持續且穩定地排除代謝廢物與水分,讓腎友的飲食選擇更貼近一般日常生活。除了需適量控制醣類攝取外,水分、鉀與磷的管理相對靈活,能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減少飲食限制,進一步提升生活的便利性與舒適度。 中華民國腹膜透析腎友協會理事長吳鴻來提到,台灣在腹膜透析照護品質優異,腹膜炎發生率平均每5年僅1次,低於國際指標平均每2.5年1次。且相較於血液透析,感染風險更低,若出現問題只要及早在門診進行抗生素治療,就可避免住院。 目前有許多腎友因行動不便或生活需求需仰賴專人照護,未來輔助型腹膜透析即將上路,腎友居家治療時若有需要並符合條件,除了醫師會透過視訊診療,也有照護團隊至家中輔助教學及定期家訪,讓更多腎友受惠於居家腹膜透析,進一步實現全人照護的目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