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全台最多警察追的網紅』 通緝美籍男直播中遭逮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8/24134444/777598712.824075.mp4 員警告知他沒收到法院文書遭通緝。(淡水警分局提供)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8/24134545/777598712.842999.mp4 員警上銬逮捕’普格米爾遭逮捕直播畫面。(淡水警分局提供)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8/24134746/777693300.472100.mp4 中正路派出所長楊博華(淡水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Criminal!」外籍男子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警察。一名美籍男子於今年1月無故滯留楊梅火車站,經台鐵楊梅站長提出妨害自由之告訴,因未如期開庭而遭桃園地檢署發布通緝,淡水警分局於22日發現該名美籍男子正在直播,於是循線越區至台北市忠孝東路查獲,全案警詢後依法解送桃園地檢署偵辦。 淡水警分局指出,經了解,26歲美籍男子Pugmire(音譯:普格米爾)於今年1月21日深夜逗留楊梅火車站,由於車站0時將關閉大門暫停營運,普格米爾露宿站體直到清晨5時許才離開,他將過程張貼Threads社群,站長發現後對他提出妨害自由之告訴,由於期間他正在徒步環島,直到5月上旬才到警局製作筆錄,甚至調侃自己說:「我是全台灣最多警察追的網紅!」 淡水警分局提到,22日中午,淡水警分局中正路派出所員警廖家駒持續追查,於社群平台發現普格米爾正在直播「陪我去買東西…」,於是透過畫面確認他身處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某賣場前,普格米爾經員警告知遭通緝,緝捕過程全程同步在直播中曝光,立即掀起網友熱議,全案依法解送桃園地檢署歸案。 淡水警分局呼籲,民眾若接獲司法或檢警單位通知,應依時出庭或配合調查,以免因未到案而遭發布通緝,影響自身權益。

Read More

浪狂潮中一秒識詐!新北警進駐河海音樂季 鎖定年輕族群揭露「假門票4部曲」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局長方仰寧、副局長林新晃及新北市詐欺防制辦公室在活動現場向民眾宣導防詐騙知識,提升反詐意識,並與民眾合影留念。(新北市警局刑事警察大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在城市與音樂的熱烈共振中,也別忘了守住荷包與安全防線!新北市警察局昨(23)日結合市府觀旅局主辦的「河海音樂季—新北大都會公園舞台」壓軸場活動,於現場設置「識詐、防詐宣導攤位」,以生動互動的方式與現場民眾分享最新詐騙趨勢,尤其是結合演唱會熱潮的「假門票詐騙四步曲」,揭露詐團如何從「發文」到「詐財」,步步誘導受害民眾入局。 新北市警察局指出,近期演唱會熱潮不斷,詐騙集團也搭上這股風潮,常見手法如下:1.刊登假售票資訊:於拍賣網站、社團或二手平台張貼「原價釋出」、「限時讓票」等熱門票券廣告。2.製造時間壓力:宣稱「僅剩一張」、「朋友突然無法前往」等話術,迫使被害人快速決定。3.引導私下交易:要求跳離平台(轉至LINE或Messenger),避開官方交易保障。4.設下匯款陷阱:要求提前匯款或提供金融卡資料,聲稱「票到付款」,但票永遠沒寄來。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局長方仰寧、副局長林新晃及新北市詐欺防制辦公室在活動現場向民眾宣導防詐騙知識,提升反詐意識,並與民眾合影留念。(新北市警局刑事警察大隊提供) 市警局提到,為協助民眾有效識破此類詐騙,新北市警察局同步推廣「防詐三步驟」,讓你從源頭斷開詐騙連結:ㄧ查看:仔細檢視賣家帳號與留言紀錄,是否為新帳號、是否強調私訊聯繫、是否語氣急迫。二拒絕:拒絕跳離交易平台、拒絕事先匯款或提供金融卡資料。三查證: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 新北市警察局局長方仰寧提醒,凡遇不明票券交易、需跳離平台匯款者,務必提高警覺,並記得「一查看、二拒絕、三查證」原則,撥打165查詢才是最安全的做法。讓我們一起讓詐騙沒舞台,守住音樂與生活的純粹節奏!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局長方仰寧、副局長林新晃及新北市詐欺防制辦公室在活動現場向民眾宣導防詐騙知識,提升反詐意識,並與民眾合影留念。(新北市警局刑事警察大隊提供)

Read More

熱!戶外活動適時補水擦防曬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距離開學只剩1個禮拜,秋老虎威力不容輕忽。急診醫師提醒,高溫環境身體的散熱機制容易超負荷,在安排戶外活動時每15~20分鐘小口補水一次,應注意防曬與補水,也可以適當塗抹抹防曬乳。 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任鍾稟彥提醒,暑假與連續假期是戶外活動旺季,不論是海邊戲水、登山健行,還是參加戶外音樂祭,都隱藏熱傷害風險。 高溫環境下,身體的散熱機制容易超負荷;若忽略補水、防曬與休息,可能從輕微不適迅速惡化成中暑,甚至危及生命。鍾稟彥呼籲,台灣夏季濕熱氣候加劇熱傷害的發生率,長者、幼童、慢性病患及從事戶外工作者更需提高警覺。 熱傷害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與中暑;其中,中暑最為危險,若體溫迅速升高至40℃以上,可能導致意識混亂、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常見前兆包括頭暈、心悸、惡心、肌肉痙攣與極度口渴。 鍾稟彥提出避免熱傷害的4大守則,首先是避開高溫時段,建議戶外活動安排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3時後,並盡量尋找陰涼或室內休息區;接著需適當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每15~20分鐘小口補水一次,大量流汗時可適量補充含電解質飲品。 另外,大熱天穿著透氣、防曬衣物,可以選擇淺色、輕薄、排汗材質的衣物,並配戴帽子、墨鏡,適當使用防曬乳。 鍾稟彥提醒,若出現頭暈、冒冷汗、心跳加快等身體警訊,應立即移至陰涼處、補水降溫,必要時就醫。

Read More

開學收心 身心調節雙管齊下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暑假進入尾聲,醫師建議,想幫助孩子收心,可以從生理調節層面及心理準備層面著手;而對於小一新生入學,則可著重認知發展考量和社交適應支持,讓孩子輕鬆面對開學,及早適應新環境。 苗栗大千醫療社團法人南勢醫院兒童及青少年心智科醫師林岱岳表示,暑假期間孩子最常面臨的問題就是作息紊亂,因此可先從生理調節層面著手,包含逐步調整作息:開學前1~2週開始,每天提早15~30分鐘就寢和起床,讓生理時鐘自然調整;恢復規律飲食:固定三餐時間,減少零食攝取;適度運動:增加白天活動量,幫助夜間更好入睡。 作息調整後則可協助孩子進行心理層面的準備儀式,像是建立期待感:與孩子討論新學期的趣事;漸進式引導:可安排一些需要專注的靜態活動,如拼圖、閱讀,重新培養專注力;情緒支持:理解孩子可能的焦慮,給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和鼓勵。 面對從幼稚園畢業,即將踏入小學生活的小一新鮮人來說,在適應上更需要家長的陪伴與協助。林岱岳表示,6~7歲是兒童從具體操作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期,在認知發展上需著重學習模式轉換:從遊戲導向轉為學習導向,但仍需保持趣味性;注意力培養:小學需要較長時間的專注,可透過分段練習逐步延長;規則意識建立:幫助孩子理解並遵守校園規範。 另外,家長也要適時提供孩子社交適應的支持,包含人際關係準備:教導主動打招呼、分享、合作;獨立性培養:練習自己整理書包、綁鞋帶等;情緒管理:教導孩子表達情感的適當方式,處理挫折的策略。 在陪伴小一新鮮人的過程,林岱岳提供4項原則:1.提前熟悉環境:帶孩子到學校走走,減少陌生感;2.建立新作息:提前1個月開始調整為上學時間表;3.家校配合:與老師保持良好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狀況;4.耐心陪伴:適應期通常需要2~4週,給孩子充足的調適時間。 林岱岳提醒,如果孩子出現持續食慾不振、睡眠困難、情緒低落或身體不適等症狀超過2週,建議諮詢兒童心智科醫師,排除適應障礙的可能性。

Read More

高溫影響多巴胺分泌 炎炎夏日也會憂鬱焦慮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女子在大學時期因學業壓力導致心理健康出現狀況,雖透過藥物治療獲得控制,但偶爾仍需調整藥物,甚至住院治療。在社區關懷訪視員陪伴下,她逐漸願意分享內心感受,並接觸「會所」活動,與同儕一同討論午餐菜單、分工合作或參加各類課程,共同討論解決困擾。 炎炎夏日令人莫名覺得煩躁、提不起勁,甚至一整天悶悶不樂。許多人以為情緒困擾易在秋冬發生,其實炎夏同樣可能讓心理亮紅燈。有報告指出,氣溫上升1度可能增加2成4憂鬱及提升2成1焦慮風險,且高溫也會影響腦中血清素及多巴胺的分泌。當出現睡不好、注意力難集中、情緒不穩等狀況,都可能是心理健康警訊。 台南市衛生局推動精神障礙者的社區支持服務,設立包括東區馥郁會所、新營區拾伊會所、新化區知南會所、安平區安平會所等4個據點,提供有需要的民眾安全、尊重、美麗且具支持性的空間。

Read More

失智症照護 醫病共享決策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失智症病情惡化後,會出現吞嚥困難、食慾降低、拒絕進食等問題。醫師提醒,採醫病共享決策,除可確保患者的權益,並減少家屬在做出困難決定時的壓力。 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高齡心智科主任朱智邦說,醫療決策不應僅考量生理需求,更應尊重患者的生活品質與意願。由醫療團隊、患者與家屬共同來討論,根據醫學證據、患者的價值觀與需求,決定最佳照護計畫模式即為醫病共享決策。 失智症患者隨著病情惡化,可能出現吞嚥困難、食慾降低、拒絕進食等問題,不僅影響患者健康,也讓家屬陷入兩難。傳統上,部分醫療團隊可能會建議放置鼻胃管或胃造口餵食。 研究顯示,對於晚期失智症患者而言,鼻胃管餵食並未顯示能顯著延長壽命或改善生活品質,反而可能增加不適感及併發症風險。當失智症患者出現進食問題時,醫療團隊應提供完整資訊,包括各種治療選擇的利弊分析,如鼻胃管餵食、手工餵食、舒適性照護等,並尊重患者的預立醫療指示或家屬意見。 在失智症進食問題,家屬與醫療團隊會討論是患者的意願與生活品質,患者是否曾經表達過對於生命末期的治療偏好,是否曾經拒絕侵入性治療。醫療團隊再分析各種治療選項的利弊,包括鼻胃管、胃造口、手工餵食等方式的優缺點,並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給予建議。 另外,家庭成員對於病患照護的期望為何?是否能接受自然進食方式?或希望延長生命,這些都是溝通討論的重點。醫療團隊會從臨床經驗與最新醫學證據,協助家屬理解不同治療方式的可能結果,並提供支持性決策建議。 朱智邦建議,可及早進行預立醫療決定,讓個人提前規劃自己的醫療照護方式;並讓家屬在需要做決定時,能夠根據患者的意願行事。

Read More

術疤如蜈蚣腳 再生醫療重生

  女性腹部手術後留疤痕,再生醫療手術可恢復正常膚色。(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一名40多歲的婦人因膽結石阻塞膽道引發急性膽囊炎,手術後留下一條長達20公分的縱型白疤宛如「蜈蚣腳」,加上腹部右側術後安裝引流管及引流液體收集袋,留下2個明顯的深凹。經再生醫療手術讓白疤轉變成正常膚色,術後3~6個月後可看到全部療效。 女性因腹部手術留下如「蜈蚣腳」的白疤,或因剖腹產留下疤痕,常感到難看甚至不敢穿泳裝。「國際白疤中心」創辦人曹賜斌醫師表示,再生醫療手術是擷取患者耳後一塊頭皮,細切成顯微色素皮粒240顆,再移植到打完洞的白疤皮膚洞內,經術後3~6個月就可看到白疤顏色明顯的再生改善。 曹賜斌鼓勵身體上有相似疤痕如剖腹產及白疤困擾的人不要放棄希望,醫療科技的進步可以帶來更生改變。

Read More

一起吶喊應援 中信邀請台大病童看棒球賽

  中信兄弟22日邀台大醫院移植術後的兒童病患及其家屬看球賽。(中信育樂公司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中職中信兄弟22日在台北大巨蛋迎戰台鋼雄鷹,看台上有60名初次到大巨蛋看球賽的台大醫院心、肺、肝、腎移植術後的兒童病患及其家屬,及醫療團隊一起吶喊應援。 這場中信兄弟迎戰台鋼雄鷹,中信育樂公司邀請台大醫院及各分院心、肺、肝、腎移植術後的兒童病患及其家屬到場看球賽。 60名大小球迷初次到大巨蛋,賽前先了解球場、球賽如何進行,還練習中信兄弟應援曲。比賽開始拿著加油棒跳上跳下應援。中信兄弟吉祥物「小翔」,也在比賽空檔中跟小球迷互動。 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蔡孟昆、台大兒醫小兒部副主任林銘泰、台大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陳益祥、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黃書健、護理師曹傳怡及多名長期照護移植病童的護理人員也到場一同為中信兄弟應援。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表示,每名器官移植成功的病童都是生命奇蹟的延續,需要社會持續的關心與鼓勵。中信兄弟提供場地及活動資源,透過運動激發正能量,幫助這些孩子從艱難的治療歷程中重拾自信與笑容。 辜仲諒強調,「We are family」是中國信託一直努力的目標,希望藉由企業的力量,號召更多社會資源投入病童心理照護與長期關懷,一起實踐「愛與希望同行」的信念。 中信育樂董事長陳國恩表示,中國信託長期致力回饋社會,聚焦深耕慈善、反毒、體育、教育、藝文5大公益主軸。這次活動除讓病童與家屬放鬆心情,及慰勞辛苦的醫護同仁外,也希望中信兄弟不畏挑戰、持續進化的決心能鼓勵小朋友積極向前。

Read More

〈社論〉民進黨好鬥成性 大罷免後政局依舊難安

兩波大罷免使國民黨立委更加敵愾同讎,如果民進黨不改鬥爭基調,立法院裡仍會衝突不斷。(中央社) 隨著大罷免第二階段結束,攪亂台灣政局多日的鬧劇總算告一段落。這場首輪二十四+一比零、第二輪投票七比零一面倒的結果,固然使得賴清德總統聲望重挫,民進黨執政基礎動搖,但完全看不出民進黨當局想要改弦易轍,與在野黨和解的跡象。面對內外交困、挑戰紛至沓來的局面,民進黨何去何從?勢必牽動未來台灣發展。 前後兩波,三十一名國民黨立委與一名民眾黨的市長罷免案,無一獲得通過,對於民進黨而言,無疑是「大罷免大失敗」,於情於理,當然應該有人負責。內閣全面改組,既能展現民進黨負責的態度與反省的決心,也能讓人一新耳目,重新恢復對民進黨的信心,原本是一步好棋;但民進黨內已經定調,大罷免是由公民發起,行政團隊可以強化調整,但責任不在賴清德政府,「如果接受在野黨要求做大改組,形同將行政團隊與罷免綁在一起,無異否定行政團隊的努力」。 顯而易見,在立法院新會期開議之前,內閣應會局部改組,換下幾個「國人皆曰可去」、連民進黨內部也不滿的部會首長,最該負起責任的行政院長卓榮泰卻依舊在位,這意味卓內閣的基本路線與執政風閣還是不變。問題是,卓榮泰上任一年多以來,政績乏善可陳,內閣風波不斷,朝野之間更是衝突頻仍;這縱然不能完全怪罪於他,但他領導能力不足、魄力欠缺,只能完全遵循賴清德旨意,配合民進黨衝撞,而沒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絕對是大罷免大失敗的關鍵。如今他繼續擔任閣揆,能期待政局就會突然好轉嗎? 而在立院方面,也沒看到柯建銘會卸下民進黨立院黨團萬年總召的跡象;一旦如此,不管書記長換誰,黨團運作還是柯建銘說了算。再加上大罷免後國會朝小野大的結構非但絲毫未變,反而使國民黨立委更加敵愾同讎。可以想見,如果民進黨不改鬥爭基調,立法院裡仍會衝突不斷,不管預算或法案的審查,都會經常出現紛爭。 尤其是,明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日益迫近,不只朝野對抗恐將激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也將一一浮現;倘若如此,政局勢將繼續動盪不安。 再從民進黨黨務來看,徐國勇接任民進黨秘書長,他作風強勢、性格慓悍,一向被外界視為「鬥雞」。他在內政部長任內,因為警察人事問題,不僅與警政署長陳家欽鬥法,甚至將陳家欽以偽造文書為由函送法辦,遭到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的公開批評。他與蘇貞昌的不和,民進黨內眾所皆知,他本人也並不避諱。 從徐國勇強調「對於不忠誠的反對黨,民進黨不會客氣,該反駁就必須反駁」,就可理解他恐怕會以敵意對待在野黨;相對的,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也不看好未來朝野互動,認為賴清德找徐國勇這個鬥雞出任秘書長,是大罷免大失敗之後黨內派系分贓結果。可以想見,如果徐國勇態度不變,未來朝野關係只會更加緊繃。 事實上,民進黨執意對抗的立場會不會調整?才是左右未來台灣政局走向的關鍵。如果民進黨仍然把國會一切亂象歸咎於在野黨違法亂憲,如果民進黨仍然繼續抹紅在野黨「親中媚共」,如果民進黨在立法院仍然動輒以覆議、聲請釋憲等手段反制在野黨,那麼無論內閣改組幅度多大,也是徒勞無功。更進一步而言,倘若民進黨在兩波大罷免大失敗之後依舊一意孤行,依舊好鬥成性,台灣政局也將依舊難安!

Read More

內閣改組 朱:若想鬥爭不會成功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前右四)痛批,內閣改組小圈圈用人,完全稱不上有新氣象,沒辦法讓人期待,唯一負責做法是全面改組。(中央社) 黃國昌痛批小圈圈用人 全面改組才是負責做法 記者黃翠娟∕綜合報導 內閣即將改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廿三日表示,如果心態不改,不是為民、只是想要鬥爭,再怎麼改組也不會成功,要好好做事情就必須要跟在野黨溝通。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痛批,小圈圈用人,完全稱不上有新氣象,沒辦法讓人期待,唯一負責的做法是全面改組。 行政院啟動內閣人事調整,傳出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內定行政院秘書長,現任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擬轉任經濟部長。 朱立倫表示,過去一年多來台灣的內閣只有在搞內鬥,沒有在做事,這是民眾最大的感慨,真正要改變的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整個團隊的心態。 朱立倫說,如果不是為民眾解決問題、只是想要消滅在野黨,再怎麼改組也不會成功,如果要好好做事情,就必須要順應民意、跟在野黨溝通,如果只是要鬥,台灣不會成功。 朱立倫也說,台灣本應是責任政治、準雙首長制,但民進黨想靠少數、一黨獨攬大權,一黨專政,完全沒有考慮到原來憲法的設計,不能由個別的人去入閣,而是應該政黨之間有共識,對賴總統來講,這只是在尋求解套過去一年多毫無作為、毫無政績的政治危機。 黃國昌表示,目前的改組狀況反映出總統賴清德還是小圈圈用人,完全稱不上有新氣象,也沒辦法讓人有所期待,他在七二六大惡罷那晚就說過,賴政府此時唯一負責任的做法,就是卓榮泰請辭下台、內閣全面改組。 黃國昌表示,若賴總統持續小圈圈用人,只找一些聽話的人,沒辦法給台灣民眾任何期待,更不可能帶來實質改變。 南投縣長許淑華表示,目前看內閣只是小幅度改組,換湯不換藥,如打麻將搬風,期盼罷免案結束後,行政內閣與立法院能有更好的溝通,而過去一年多未見政府施政表現,也希望立法院能要求行政團隊依立法院決議執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