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我與達文西台北走失的貓 11-7

■解昆樺 「試試看吧,」她微微一笑,那笑容裡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神秘和一絲淡淡的鼓勵。「畫下你看到的。不只是形狀,還有感覺,那些讓你不安的線條,那些奇怪的節奏和波動。有時候,當你試著去觀察它、描繪它、給它一個形式的時候,你就能在自己和它之間,建立起一道……『界線』。或者至少,」她俏皮地眨了眨眼,「可以讓自己不至於真的覺得快要被那些亂七八糟的訊號逼瘋。」 我拿起那本素描本,觸感粗糙而堅實。炭筆握在手裡,有種沉甸甸的、非常原始的感覺。這一切都太奇怪了,奇怪到突破了我所有的人生經驗值。但不知為何,我卻無法拒絕。好像心底有個聲音在說:「不然呢?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回去繼續翻譯冰島文,然後假裝什麼都沒看見?」 我默默喝完了那杯味道奇特的茶(喝完之後感覺腦子好像清醒了一點?也可能是心理作用),道了謝,付了茶錢(她居然真的收了我的銅幣,而不是什麼「請用你的靈魂碎片付款」之類的)。然後,我有些恍惚地、像夢遊一樣走出了「午夜」。 回頭望去,那扇飽經風霜的舊木門,仍在。如果不是手裡還緊緊握著那本素描本和那根炭筆,我幾乎要以為剛剛的一切都只是我因為長期失眠和壓力過大而產生的幻覺。 巷口的路燈下,「渡」貓踞在那裡,像一尊沉默石像。牠在黑暗中微微發亮的雙眼,定定看我。這次我非常確定,牠絕對、絕對朝我眨了一下眼睛。帶著一種……嗯,混合了狡黠和「你自己看著辦」的意味。 「好吧。」我低聲說。「我試試就是了。」   回到我那間被冰島文、咖啡因和台北濕氣共同佔領的公寓,我把那本看起來像古董道具的素描本和那根粗礪的炭筆,放在我那張一塵不染、連滑鼠墊都要按固定角度擺放的書桌上。它們彼此格格不入,像不請自來的、來自異世界的訪客,隨時準備把我習慣的日常,攪得天翻地覆。 我盯著那本空白的素描本。多久了?我上一次試圖「畫畫」是什麼時候?大概是大學時代,在師大附近某個擁擠的畫室裡,被老師批評我畫的蘋果「缺乏生命力,像個得了絕症的水果」之後,我就徹底放棄了這條路。那些挫敗感、那種「我果然沒有天分」的無力感,像沉在水底多年的淤泥,此刻又被這本奇怪的素描本給攪動了起來。 畫?我能畫什麼?畫那隻跳幾何體操的狗?畫那些集體石化的鴿子?還是畫這本空白筆記本此刻帶給我的壓力? 我的理性大腦像個盡責的律師,開始在腦海裡大聲陳述反對意見:這太離譜了!一個神祕兮兮、搞不好是幽靈的女人,在一家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書店裡,給了我一本看起來像二手貨的破本子和炭筆,說這能解決……解決什麼?解決宇宙頻率失調?解決動物們的集體中邪?還是解決我自己那種快要滿出來的、對一成不變的無聊生活感到恐懼和厭倦的……中年危機? 這根本就是……都市傳說混搭心靈雞湯的胡鬧!比去相信政客的承諾還不靠譜! 但是,我又捫心自問,我又能做什麼呢?繼續用愛發電,假裝一切正常,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捷運列車開始在空中跳探戈?還是承認自己可能真的壓力過大,需要預約心理師聊聊,然後在表格的「症狀描述」欄裡填上「看到鄰居家的狗在畫正方形」? 我走到窗邊,看向對面公寓的頂樓。台北的夜空被城市的燈火映照成一片模糊的灰色、橘紅色。但就在那片模糊的背景前,一個熟悉的、帶著某種哥德式優雅的剪影,正安靜地蹲踞在水塔頂。 是「渡」。 牠靜靜地待在那裡,像一個沉默的守護者,或者說,更像一個盡責的監視者,確保我不會把那本素描本偷偷扔掉。牠的姿態,在夜色中依然顯得那麼平衡、那麼充滿潛在的力量,像一句無需翻譯的古老箴言。 我長長地嘆了口氣。一種近乎自暴自棄、但又帶著點破罐子破摔的奇妙決心湧了上來。「好吧,好吧。」我對著窗外的貓影(或者說,對著我自己那顆混亂的心)低聲說。「試試就試試。反正……還能比翻譯冰島文更讓人崩潰嗎?」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最喜歡的一句話

台北市福林國小六年三班 ◎林知辰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話往往能對人們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有人對你說正向、鼓勵的話,你會有什麼感受?我會覺得充滿了自信;相反的,一句話也會使人沮喪、自責。「言語」可以是黑暗中的希望之光,也可以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中年級時,我在書中看到了一句話:「如果你不是天才,就要練習到逼近天才的程度。」猶如醒醐灌頂,令我茅塞頓開,往後準備考試時,我都會想起這句話,成為我努力的動力。 這句話在我升上高年級後仍受用不盡,班上有許多聰明又用功的同學,他們的學習能力讓我望塵莫及。當時我心想:沒關係,只要我每天持之以恆努力,總有一天,我也能比肩他們,甚至超越他們! 果不其然,我的努力有了成果。有次月考,我和班上向來被稱為學霸的同學並列第二名,並且和第一名只相差三分。但這樣還不夠,下次我要超越他們,成為第一名!以前的我明明認為這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但現在我卻覺得只要再努力一點點就能達成,或許,一句話就是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書中的一句話使我超越以往的自己,因為這句話,讓我有了努力的動力,我由衷的感謝這句話。

Read More

〈中華學園〉環保愛地球

台中市瑞穗國小四年九班  ◎陳樂霏

Read More

〈中華學園〉阿嬤的智慧之語

台南市永信國小六年十三班 ◎王子蓉 我的阿嬤已經七十六歲了,她不但不糊塗,還很有智慧,常常告訴我好多好多的人生道理,如同好朋友一般,會互相幫忙、分享,同時也是對我影響很大的老師,真希望她永遠都不要變老,能永遠留在我身邊。 阿嬤給了我很多智慧,她告訴我其中有三個特別特別重要,一定要銘記於心中。阿嬤的第一個智慧是「勇敢的去挑戰未知的事物,不要怕失敗」。有次我和媽媽一起製作手工湯圓,我在糯米粉上加了過量的水,導致浪費食材。後來,媽媽邀請我「再試一次」,細心地確認好食材的用量後,終於如願以償。在完成Q彈的湯圓的同時,我有了滿滿的成就感。 另外,「守信用」和「堅持不懈與毅力」則是阿嬤教會我的其他兩個智慧。她常說:「以後長大出社會了,能為你提升人緣的就是守信用。」的確,能獲取別人的信用與認可,真的是能快速升官並擁有人際關係的捷徑呢! 阿嬤還說,在爸爸和兩個伯父小的時候,因為家境清貧,只好自己在路邊開設麵攤,但是生意不好,賺來的錢幾乎付完攤位租金就沒了,瓦斯的費用也拖欠了許久,所以每天收攤後,還得到處撿回收物或擔任搬運工。回到家,早已累得不省人事,不過隔天仍然繼續賣力的工作,維持家計和三兄弟的學費。她說,就是因為這樣,才能有現在富足的生活,而「堅持不懈與毅力」便是她教給我的第三個智慧。 阿嬤的名言佳句有上百句,就算每天聽還是聽不膩,且字字句句中,總能感受到她堅毅的性格及滿滿的愛。  

Read More

港首例屈公病 童曾待廣東佛山2週

本報綜合報導 中國廣東屈公病疫情持續蔓延,尤以佛山市最為嚴重。福建省福州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從佛山前來的人員要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若有相關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旅居史;香港也發現首例屈公病病例,為一名12歲男童,曾在佛山逗留兩週,回到香港不久後出現發燒、皮疹、關節痛等症狀。 「福州疾控」7月29日發布關於防控屈公病和登革熱的文章。其中提到:國外流行地區以及廣東佛山等高風險地區到福州人員,要進行14天自我健康監測(最長潛伏期:屈公病12天、登革熱14天),期間若出現發燒、關節痛、皮疹等疑似症狀,請立即就醫並告知旅居史。居家治療患者應做好防蚊隔離,避免成為傳染源。 廣東屈公病確診病例數已突破5000例。佛山是這波疫情的爆發地,7月30日,佛山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全市已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3級響應。31日展開為期7天的成蚊消殺行動,其中要求家家戶戶點蚊香、掛蚊帳、清積水,且人人出門塗防蚊液,每天早晚還須各滅蚊1次。

Read More

〈中華學園〉餅香裡的童年回憶

台南市東區勝利國小六年三班 ◎李宜玹 外層脆口,卻用料實在又大方。大口咬下,淡淡的香氣與濃郁的奶香同時湧上舌尖,卻毫無衝突。那恰到好處的溫度,孕育出的不只是細膩的口感,更是一份用心的調配,一份不平凡的感動。 這間車輪餅店開業雖短短幾年,卻有著令人驚嘆的蓬勃發展。老闆年輕,待人和善有力,而在你看不見的背後,是他的用心與堅持。他對每一顆車輪餅都不馬虎,始終堅持「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的原則。 在一次受訪中,當老闆被問到:「你們和其他店最不同的地方是什麼?」他帶著自信的笑容回答:「用料是我的驕傲。」他的車輪餅幾乎不含化學添加物,餅皮由蛋與鮮奶製成,內餡也全是手工熬煮。這些用心,讓原本日常而平凡的車輪餅,在不斷專研與打磨下,變得不再平凡。 當我咬下那顆熱騰騰的車輪餅時,除了感受到真材實料的美味,更勾起我童年的回憶。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前,我總喜歡先買個小點心墊墊胃,而我最愛的就是車輪餅。每當我考了一百分,就可以吃兩顆,作為對自己的小小獎勵。那是我童年中最甜、最暖的回憶。 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一顆小小的車輪餅,也能擁有無限的可能。只要用心,平凡的食物,也能做到極致,成為生命中最不平凡的滋味。

Read More

翁重度心衰 幫浦輔助疏通3冠狀動脈

台中榮總心血管重症加護科昨日首次辦理心臟重症病友同樂會,有200名病友及親友齊聚一堂。(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2歲林姓男子冠狀動脈有多處完全阻塞且鈣化嚴重,連繞道手術銜接的血管也塞住,心肌供血只剩正常的1/4,導致左心室收縮功能僅剩15%,屬重度心臟衰竭。且造成腎臟等器官血流不足,合併出現肺水腫、呼吸衰竭等,隨時有生命危險。所幸經台中榮總心臟重症團隊進行「高風險複雜性心導管手術」,救了他一命。 林男(右1)與家人(左1)感謝台中榮總心血管重症加護科主任鄭諭聰手術成功。 (記者陳金龍攝) 台中榮總心血管重症加護科昨日首次辦理心臟重症病友同樂會,有200名病友及親友齊聚一堂,林姓男子會中分享了接受治療的經過,許多人為他重生十分感動。台中榮總心血管重症加護科主任鄭諭聰說,林男是中榮歷來使用左心室軸型幫浦完成高風險心導管治療患者中,心臟收縮功能最差者。他的康復,激勵許多病友,也是台中榮總心臟重症照護史上的里程碑。 中榮心臟重症病友同樂會,工作人員協助病友健康檢測及衛教諮詢。 (記者陳金龍攝 鄭諭聰表示,手術過程中,團隊透過導管把左心室軸型幫浦放置到左心室,就像裝了一個加壓馬達,協助血液送至主動脈。以在冠狀動脈放置支架時,幫心臟分擔工作,減輕負擔,穩定血壓、血流和心臟功能,後來順利成功打通3條冠狀動脈,安然度過手術風險。 鄭諭聰指出,林男術後順利脫離幫浦,免帶呼吸器和洗腎,且水腫改善,心臟功能逐步恢復,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這項新式裝置管徑小、併發症風險低,適用於高齡重症患者。 他說,傳統葉克膜有健保給付,適用於廣泛性心肺功能衰竭與心因性休克,但是產生的血管併發症較高,左心室軸型幫浦尚未納入健保給付,須自費約130萬元,但更適合高風險心導管介入治療及需短期降低心室負荷的重度心臟衰竭患者。台中榮總採用左心室軸型幫浦輔助,目前已成功治療12名重症病人,為重症患者提供新治療選擇。 鄭諭聰說,預防心臟衰竭可從日常控制三高做起,並養成低鹽、低膽固醇飲食,不抽菸、不嚼檳榔、不過度飲酒。維持適度運動、控制體重,並定期健康檢查。若已有心臟病史,應依醫囑規律服藥,避免自行停藥。當出現走路喘、腳腫、疲倦等症狀時應及早就醫、積極控制,可有效延緩心臟功能惡化。

Read More

〈中華副刊〉老車站與木椅

■Lantana 曾有一段時間,非常迷戀老車站。 我的心裡,對於老車站的定義,其實很簡單。 老車站裡面,讓旅人等待的座位,總是會有長長的靠背木椅。木椅的外觀,通常是很深的咖啡色,帶一些更暗的褐紅。 時間的色澤,隨日月來去,逐漸在木椅上覆蓋一層光芒,光芒裡面,輕盈包容旅人的重量與心情。坐下來,等車、休息、聊天、思索,或是放空心緒…… 我喜歡這樣的木椅,有這樣木椅的車站,就是我心目中的老車站了。 有機會經過老車站時,我總是會進到車站裡面,聞聞空氣;有木椅的地方,空氣中,會細細地充滿一種安心的感覺。 木椅的溫暖、沉穩,不只是外觀看起來的樣子;內在的質地,彷彿一股柔和與理解的擁抱,連結每個人的故事。 坐進木椅,感受木椅的擁抱,品味時間與風的流動,看光影的形狀變化,體會自己的年輕與老。 也許,老車站裡面,收藏了許多人生的隱喻。我沒有在等車,而是在等,我自己。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賞析

Read More

〈中華學園〉彩虹

台南市億載國小五年八班 ◎詹侑橙 晨曦時折射燦爛光輝 日正中消逝豔麗光彩 晚霞裡閃耀絢爛色澤 希望的歡愉 痛苦的別離 濃縮成五彩斑斕 耀眼光彩 充滿希望 照亮孤寂的內心 天晴的曙光 鼓舞了生命 擦亮了希望 璀璨迎向未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