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檢測儀深入社區 揪心房顫動

嘉基心臟血管科醫師蔡子賢說明心律不整的治療趨勢以及電燒術。(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心律不整是國人健康的隱形殺手,其中「心房顫動」尤為常見,恐導致血栓、中風等嚴重後果。為強化早期發現與治療,嘉義基督教醫院與國際扶輪社3470地區攜手,透過AI可攜式檢測儀深入社區,結合高成功率的心導管電燒術(射頻消融治療),推動公益心律不整篩檢。 嘉基指出傳統心電圖檢查受限於院所,難普及。AI心律檢測設備則可快速初篩,有效發掘潛在病患。根據健保署統計,全台每年逾15萬人因心律不整就醫,卻有近1/4未被診斷。 嘉基心臟內科醫師蔡子賢表示,心房顫動會導致心跳忽快忽慢,嚴重時引發中風或腎臟阻塞。電燒術已成主流治療方式,手術僅需30分鐘,住院1至2日即可出院,臨床成功率高達85%以上,嘉基累計已逾2千例成功案例。 會中分享3起典型成功案例,包括一名50多歲男子於社區篩檢中發現心律異常,進一步確診為心房顫動,經電燒治療後成功康復。他感動表示:「沒想到篩檢救了我一命。」 扶輪社即將就任總監莊和達表示,自去年8月起於雲嘉南澎辦理180場篩檢,篩檢人數逾1.8萬,檢出2100人心律異常。致力推廣腦中風預防篩檢的醫界泰斗高明見教授指出,台灣每15分鐘就有1人中風,能透過篩檢預警、快速連結醫療資源,是守護民眾健康的關鍵。 嘉基院長陳煒強調,醫療應走入社區,結合AI科技與公益行動,實踐預防醫學精神,守護每一顆跳動的心。

Read More

北榮建置早產兒生長曲線系統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30日指出,已與美國加州凱瑟醫療集團新生兒科醫師周甫聲合作,建置完成先進早產兒生長曲線系統,全面提升新生兒照護品質。 北榮指出,早產兒照護一直是新生兒醫療領域中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一,其中「生長監測」更是確保早產兒健康發展的關鍵。醫療團隊透過持續追蹤早產兒的身高、體重與頭圍數據,不僅能即時掌握病情變化,及早評估潛在疾病風險,亦能依據生長狀況調整營養與水分供應,為每一位早產寶寶爭取最佳成長契機。 北榮表示,早產兒每日生長資料多以手寫紀錄或基礎電子系統管理,無法有效整合與進行分析,一般參考子宮內生長體重的標準,對於孕齡未滿34週的早產兒,難以真實反映其出生後的生長情形。因此,需要一套能反映不同孕齡、實際生長軌跡的專業早產兒生長曲線,協助醫師更精確評估早產兒的發展。 北榮指出,美國加州凱瑟醫療集團新生兒科醫師、凱瑟醫學院臨床副教授周甫聲蒐集超過30萬筆美國早產兒臨床資料,成功建立一套專業的早產兒生長曲線系統,這套經陽明交通大學急重症醫學研究所教授林邑璁引介,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暨新生兒醫療中心主任鄭玫枝積極促成雙方展開跨國合作。 鄭玫枝指出,周甫聲授權這套系統導入北榮醫療資訊平台,這套「早產兒生長曲線系統」可讓醫直接查詢每日自動上傳的生長數據,並即時轉換為專業生長曲線與百分位,顯著提升新生兒照護效率、準確度與預警能力。不僅優化整體醫護流程,更展現資訊科技賦能臨床照護的無限可能,為台灣早產兒醫療建立全新標竿。

Read More

反覆關節疼痛 竟罹罕見腫瘤

醫師方啟榮說,若膝關節疼痛持續逾3個月,或活動時有卡住、腫脹現象,盡早就醫檢查。(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38歲林先生多年來飽受右膝關節疼痛困擾,甚至已在大型醫學中心接受過2次手術,卻仍反覆復發,日常走路、上下樓梯都成為折磨。後轉到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查明病因為罕見的「滑膜軟骨瘤病」,經以關節鏡微創手術,並一次性完整清除病灶,術後恢復良好,現已恢復正常行走,重拾生活品質。 安南醫院骨科醫師方啟榮表示,林先生原以為只是一般退化性關節炎,但持續性的疼痛與活動受限讓他求診於多家大型醫療院所,甚至動過2次膝關節手術,仍未明顯改善。由於病患症狀與典型退化性關節炎不盡相符,經進一步安排影像學檢查,才找出真正原因。滑膜軟骨瘤病是一種罕見的滑膜細胞異常增生疾病,會在關節腔內產生多顆軟骨結節,在關節中游離、堆積,導致關節腫脹、卡住、甚至疼痛難耐。多見於膝、肩、髖等大關節,好發於30-50歲男性。常見症狀包括關節疼痛、腫脹、卡住感及活動受限。 他說,考量患者已接受過2次開刀治療且無效,醫療團隊以關節鏡微創手術進行處置。術中透過關節鏡從小傷口進入關節腔,清楚觀察滑膜與異常軟骨結節的位置,進而精準完整摘除病灶,並清除發炎滑膜,保留關節結構完整。術後隔天林先生即可下床行走,短短幾週內即恢復正常活動,長期困擾他的膝關節疼痛也完全解除。 方啟榮說,滑膜軟骨瘤病雖屬良性腫瘤,但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關節持續破壞、活動受限,甚至日後退化加速。由於此病罕見、早期症狀與一般退化性關節炎相似,常被誤診或忽略。因此,若膝關節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或活動時有卡住、腫脹現象,盡早就醫檢查,必要時透過關節鏡進一步診斷與治療,可避免不必要的反覆手術與病情惡化。

Read More

看不清疑白內障 竟是黃斑部病變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70歲的洪先生近1個月來總覺得左眼看不清楚,眼科診所檢查,診斷為白內障並建議手術治療。他不放心,前往長安醫院尋求第2意見,發現真正的病灶其實是黃斑部裂孔。眼科醫師彭書昱指出,許多民眾常將視力模糊歸咎於白內障或老花眼,忽略黃斑部病變的可能性,延誤黃金治療時機。 彭書昱以相機比喻說明,我們的眼睛就像是一台相機,白內障手術等同更換鏡頭,黃斑部則是相機底片。底片一旦損壞,無論如何更換鏡頭,影像品質都無法改善。洪先生的黃斑部裂孔正是此種情況,解釋了視力持續模糊的原因。 黃斑部裂孔是一種必須盡快動手術的眼疾,目前沒有藥物或治療可以替代。他為洪先生安排微創黃斑部手術,這項手術傷口極小,術後恢復快,黃斑部本身的復原則需要較長時間。術後洪先生遵醫囑趴臥休息數週,黃斑部慢慢恢復。經過1個月的悉心休養,黃斑部裂孔成功癒合,視力逐漸恢復,重拾正常生活。 黃斑部裂孔常見於60歲以上長者,高度近視、眼部外傷、黃斑囊樣水腫等也是危險因子。患者初期可能無明顯症狀,直到遮住正常眼睛才發現視力模糊、物體扭曲或閱讀困難,因不會引起疼痛而容易被忽略。 彭書昱提醒,高齡人口增加,黃斑部病變已成中老年視力退化主因之一。臨床上不乏白內障術後視力未改善,最終確認為黃斑部病灶的案例。若出現視力模糊的狀況,應儘速接受眼底鏡或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檢查,正確診斷方能爭取最佳治療時機。

Read More

半癱非中風 揪心臟黏液瘤

醫師鄭伊佐說明,心臟黏液瘤為良性腫瘤,只要妥善治療預後都能良好。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6旬婦人突發右側肢體癱軟,家人原以為是中風緊急送醫,找出真正元凶不是一般的血管性中風,而是一顆超過5公分、長在左心房的心臟黏液瘤。醫師以微創開心手術切除腫瘤,婦人順利康復出院,重拾健康人生。 台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鄭伊佐解釋,心臟黏液瘤是心臟內最常見的原發性良性腫瘤,約8成生長於左心房,黏液瘤質地柔軟、形狀像果凍,隨心跳在心房與心室間擺動。一旦腫瘤阻塞瓣膜出口,干擾血液流向全身,形成血栓,血栓流出阻塞血管導致腦部缺血,出現中風症狀。 婦人的腦部影像確實顯示缺血性中風跡象,檢查卻找不到常見的血管性病變,直到執行心臟超音波掃描,那顆隨心跳搖晃的黏液瘤終於現形。若未及時發現並即時處理,婦人可能會再度中風,甚至因腫瘤阻塞心臟血流,引發致命性問題。 鄭伊佐評估,病人年過6旬,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風險,身體條件良好,加上腫瘤位置適合微創路徑,決定採取右側胸肋間進入,從周邊建立體外循環後、從左心房切開取出腫瘤與其根部,再以心包膜補片修補的方式手術。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婦人在手術隔天即脫離呼吸器,醫療團隊安排早期復健介入,婦人出院前右側肢體功能已明顯改善,僅感覺右手稍有遲鈍,術後預期身體功能可以隨時間逐步恢復。 儘管心臟黏液瘤屬良性,位置與特性,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阻斷血流就會造成急性威脅。只要及早發現並妥善處理,預後通常良好。醫病間的信任與溝通是治療成功不可或缺的關鍵。

Read More

0121餘震 台南1日2地震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南地區三十日連續發生二起規模四點五以上地震,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兩起地震都屬一月二十一日規模六點四地震的餘震,民眾不必過度驚慌。 中央氣象署指出,三十日上十六時二十二分四十八秒台南東山區,即台南市政府東北方四十一點一公里處,發生規模四點五地震,震源深度七公里。台南曾文、嘉義大埔測得四級震度,嘉義市、嘉義太保等地為三級,台南市、高雄甲仙、彰化二林、彰化市等地為二級。 隨後下午十六時二十六分二十二秒,台南楠栖區又發生規模四點六地震,震央位於台南政府東北部三十九點三公里處,震源深度八點五公里,台南曾文測得四級震度,嘉義大埔、嘉義太保震度為三級,台南市、嘉義市、高雄甲仙、彰化二林、彰化市等為二級。

Read More

為刺青喬不攏台中警局前潑汽油燒死友 男判無期徒刑定讞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雲林縣男子黃士廉因「刺青」一事找杜姓男子理論,並在台中第四警分局前方朝杜潑汽油縱火燒死他,家屬淚求法院判死刑,檢察官也痛批黃目無法紀到極點,法院一、二審判處黃男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定讞。 判決指出,黃男與杜男原為朋友關係,黃男介紹胞弟為杜男紋身,兩人因杜男紋身問題產生糾紛,相約於一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下午在台中市見面談判。黃男在見面前在雲林縣內陸續購買火柴一盒、十公升汽油桶一個及九八無鉛汽油共計十一點九公升,並自備橘色水桶一個。 判決表示,黃男帶齊火柴、汽油、汽油桶等物後,當天傍晚六時三十一分許開車前往台中市第四警分局外的路旁,等到杜男到達後,黃男將汽油朝杜男身上潑灑,隨後兩人發生爭吵,黃男點燃火柴朝杜男所站位置丟擲,引燃杜男身上的汽油後逃逸,杜男送醫後不治。 一審審酌黃和與死者是朋友無恩怨,僅因黃介紹弟弟給死者刺青,就有關黃弟是否已完成刺青一事,黃認為死者和他弟弟說法不一要理論,就潑油縱火燒死人,手段殘忍、嚴重危害治安,依殺人罪判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 案經上訴,黃在二審審理時表示願先拿出二十萬元賠償被害人家屬,但未獲接受,又再拿出手寫悔過書,也沒有獲家屬原諒,二審認為一審判決並無忽略極為重要的量刑事實,或對重要事實的評價有重大錯誤或量刑違反比例原則或平等原則等。 二審指出,黃未能舉出在一審辯論終結後,有何發生一審未及審酌足以影響科刑事項的情狀,因此維持一審判決,駁回上訴。案件上訴,最高法院認為判決沒有違誤,量刑妥適,駁回上訴而確定。

Read More

第3講竄改歷史 藍:團結亂講 總統失格

總統賴清德展開「團結國家10講」,以「憲政體制」為主題發表第3講。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右)、葛如鈞(左)30日表示,賴總統不僅竄改歷史,還講出違反民主的言論,對民主下了新的解釋。(中央社)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院黨團三十日召開記者會,痛批總統賴清德所謂「團結十講」充分揭露發動大惡罷的目的,賴清德一連串的談話就是進行血淋淋的政治報復,這將讓台灣民主大倒退。 黨團副書記長王育敏表示,賴清德前三講已讓國人發現,根本不是「團結」而是「搞破壞」。第一講不顧民生,大談盤古開天猛瑪象,跟人民距離好遙遠。第二講更離譜,倡議打掉「雜質」,引起社會一片譁然,顯露賴根本抱持一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獨裁心態。第三講不但竄改歷史,還對民主下了新註解─「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她要問賴清德,民主ABC「少數服從多數」,連小學生都懂,難道要「民進黨贏」才可以嗎? 藍委葛如鈞說,賴清德稱要團結台灣,卻置傳統與新創產業間的衝突於不顧,不願在法規及政策上為雙方找到可以共同前進的基點,政府持續不作為,創新與傳統之間的紛爭將持續下去,難道非得逼到新創產業完全退出台灣市場,才要挽回嗎?他強調,政府除了搞「雜質說」和「大惡罷」外,其實真的有很多幫助台灣的事情可以做,意識形態的鬥爭是虛無飄渺的,產業的發展及台灣的未來,才是真實且重要的!「團結」不應該是顛倒黑白、竄改歷史的「亂講」,而是要讓公私協力共同攜手創新,如此一來才能對抗世界局勢的變化。 他強調,近期台灣發生許多重磅消息,包括持續發生缺電、台幣飆升,賴總統不要再顛倒是非黑白,政府失能,總統繼續失格下去。 國民黨團指出,賴總統不顧美國對等關稅、新台幣飆升和傳統產業血流成河的問題,把所有時間和精力放在竄改歷史,且在民進黨全代會要求黨公職全面投入大惡罷,非但沒有團結台灣,反而更加撕裂。  

Read More

綠:總統意在溝通 歡迎在野黨自提史觀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賴清德總統發表團結國家第三講,接連引來在野黨與外界質疑史觀錯誤。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三十日輕描淡寫解釋,賴總統的目標在與全民討論溝通,也歡迎在野黨提出自己的史觀。 吳崢說,賴總統發表團結國家十講就是歡迎全民討論,並提出意見,在此原則上,民進黨歡迎在野黨表達其主張,例如,盧秀燕稱「賴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是個人史觀」,但我們也很想聽聽盧市長的史觀,在您的史觀之下,台灣何時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回應,不管是五五憲草或者中華民國制憲大會,台灣主體民意都並未實質參與,即便一九四六年派出十八位所謂台灣代表,也僅是時任行政長官陳儀欽點的代表,台灣只是被代表,而不是真正代表台灣實質參與的民意。 吳思瑤強調,台灣是一個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所有政黨與從政者都要恪遵憲法,這是每一個國人都要有的正確法治概念,每天移花接木、斷章取義也無助於反罷免的態勢,要跟台灣民意站在一起才能夠挽回民意。 針對總統「不是表決多數就贏」的說法,吳思瑤表示,多數尊重少數、少數服從多數,這是民主運行的基本原則,但本屆立法院只有多數行使暴力表決,該討論沒有討論,委員會中心主義被踐踏,立法院長韓國瑜不協商,這就是多數完全沒有尊重少數。

Read More

白:賴錯置歷史洗腦人民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民眾黨發言人吳怡萱三十日指出,總統賴清德團結國家十講,至今僅完成三講卻巳是「災難頻傳」,一個老是把「民主」掛在嘴邊的總統,竟然不知道曾擔任制憲之台灣代表的民主前輩李萬居,賴清德根本是錯置歷史,進而重新定義歷史來洗腦人民。 吳怡萱指出,民國三十五年李萬居就是參與制憲的台灣代表,但賴總統因為理解歷史總是片面又破碎,才會在第三講中說出「台灣沒派員參加」這種連民進黨都不知道該怎麼護航的謊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