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群聚 台大研發地理資訊系統

疊合症候群與病原體資料 台大醫院2日舉行「預測到治療主動式急診多層次感染症地理資訊系統及COVID-19台大醫院診治及照護經驗新書發表」視訊線上記者會,可望早期偵測群聚疫情爆發。 (台大醫院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了及早揪出傳染病感染源,台大研發感染症地理資訊系統,以急診症狀結合地區人口學結構,加上病原體診斷資訊分析,盼未來可早期偵測群聚疫情爆發,並追蹤感染源所在。 台大醫院昨日召開「預測到治療主動式急診多層次感染症地理資訊系統及COVID-19台大醫院診治及照護經驗新書發表」視訊線上記者會。這項科學防疫計畫由醫院教學部主任盛望徽、急診醫學部教授暨李建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溫在弘合作執行。 溫在弘表示,以往的地理資訊系統只知道某地區出現類似症狀的病人多,可能有異常,但不知致病的病原體元兇為何,台大最新研發的地理資訊系統,可疊合症候群資料與病原體資料,可精準描述疫情爆發是哪種病原體引起、從何而來,可協助醫院臨床診斷與公衛疾病防治。 李建璋指出,目前先採用2018年的呼吸道與腸胃道症候群的歷史資料來分析,未來因應防疫,下一步將研發針對當前疫情來主動監測分析,讓地圖資訊系統更有前瞻預測能力。溫在弘也說,盼今年導入醫院急診測試,明年度能主動偵測群聚疫情變化,提供治療與防疫資訊。 盛望徽說,COVID-19新變異株Omicron號稱傳染力史上最高,雖然國內疫情雖平穩,但醫療院所必須做足準備,防範新變異株的高傳播力導致社區疫情爆發。 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表示,醫護人員除了盡心盡力照顧病人,也希望透過先進科技進行疫情預測,因此開發出這套系統。希望未來在急診就能早期偵測到社區可能的呼吸道、腸胃道感染群聚,讓急診就像社區的雷達,可以及早看到蛛絲馬跡、防患未然。

Read More

Omicorn病毒量低 快篩仍準確

奈及利亞10月就檢出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際出現COVID-19新變異株Omicron,引發全球高度戒備。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2表示,根據南非公布的病毒特徵,相較於Delta變異株,感染新變異株Omicron可能病毒量較低,抗原快篩可能仍準確。 羅一鈞昨日在疫情記者會指出,截至12月1日,全球累計至少27國、共有370例確診感染Omicron變異株,多來自南非或具非洲國家旅遊史。依南非官方本月1日公布的監測結果,該國自今年上半年疫情以最早在南非發現的Beta變異株為主,近半年則是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變異株肆虐。然而,南非近期回溯病毒檢體,最早11月8日驗出Omicron,卻在1個月內「豬羊變色」,超過原本主要肆虐的Delta變異株,占11月該國病毒定序個案的74%,一枝獨秀成為主要流行病毒株。 羅一鈞表示,11月南非檢出183例確診個案以Omicron為主,確診數跟病例數都呈現快速上升趨勢,至於重症與死亡是否會增加,仍待未來進一步分析。另,南非目前追溯最早在11月8日檢出Omicron,但依據奈及利亞公布的資訊,經回溯檢驗,早在10月的病毒檢體就檢出Omicron。 此外,羅一鈞提到,南非公布資訊也顯示Omicron病毒特徵,除S蛋白突變外,目前未發現會使染疫者病毒量偏高的G671S位點突變,而部分Delta變異株待有此突變,染疫者通常病毒量高;故推估相較於Delta,感染Omicron的病毒量可能較低。不過並未發現有會使抗原快篩試劑失準的突變,現有快篩試劑應可保持準確性。

Read More

自律神經狀態 一刻全都錄

皮膚交感神經活性測量 平躺15分鐘就能得知參數 醫師蔡維中(左)為民眾做皮膚交感神經活性檢測。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長期處於壓力之下,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失調,進而影響身心健康。高醫2日於「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中,推出創新醫療「皮膚交感神經活性測量」,只需15分鐘即可測出自律神經是否「走鐘」。 高醫心臟加護室主任蔡維中醫師表示,人體大部分的生理活動都靠自律神經調控;如果維持生理平衡的機制出了狀況,健康就會亮起紅燈。在心血管疾病中,有很多屬於自律神經系統異常,如頑固性高血壓、心衰竭、動脈硬化疾病、心律不整、心肌病變、瓣膜性心臟病、心包膜病變、昏厥、血管病變、肺高壓等,這些可能因疾病本身異常的活化自律神經系統、或次發於自律神經的不平衡所產生。 目前對於自律神經系統異常狀態,少有可信賴且可再現的簡單檢查方法。高醫心臟內科團隊引進新穎且非侵入性的「neuECG」,記錄皮膚交感神經活性在各種疾病不同階段的變化。受試者僅需平躺休息記錄15分鐘,即可得知自律神經的參數,如SKNA、HRV等,可協助醫師進一步為病人設計一套客製化、個人化的醫療。 測量過程中,以「冷壓試驗」與「伐氏操作」等會誘發交感神經活性的手法,可看到SKNA上顯示出交感神經的活化,證明SKNA測量可反映交感神經活性。 蔡維中表示,長期處於壓力者或疾病狀態如心肌梗塞者,可能與自律神經失調相關,並造成進一步的健康危害。如果能儘早知道自身的自律神經狀態,對身體健康的維持有一定幫助。現場免費供民眾做體驗,了解自己的自律神經狀態。

Read More

七股國小 認識烏金傳奇

七股國小推出海洋嬉遊記課程,學童參觀烏魚養殖及烏魚子製作過程。(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七股報導 目前正是烏魚子產季,七股國小結合在地養殖青農舉辦「海洋嬉遊記」,讓學童了解烏魚養殖,烏魚子製作過程,讓學生成為產業小達人。 七股國小校長陳智揚表示,七股國小海洋嬉遊記課程結合戶外教育,針對在地產業有更深的認識,設計「文蛤達人」及「烏金傳奇」課程,參加的對象以三、五年級共四十一人,透過實際體驗讓學生更了解在地產業文化,進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在地產業培養更多的生力軍。 活動中的烏金傳奇是與篤加青年邱創暉合作,熱心的邱創暉從烏魚養殖、取卵、製作烏魚子的週程解說,學生實地觀察取卵及製作成烏魚子的過程,尤其是見到整車烏魚從車上傾洩而下時,大家驚呼連連。進一步了解烏魚子可分為上子、獨腳、半油等級。 學生邱翌萱說,透過課程才知道烏魚三寶是烏魚卵、烏魚腱及烏魚膘。就連烏魚殼(魚身)都是相當美味的食材,可以說是高經濟價值的魚種,另體驗烏魚子製作過程,從取卵到整理、清洗、用鹽醃漬、重壓、曝曬後,才能製作成美味的烏魚子,看見漁民的辛苦。

Read More

便秘就醫20小時亡 控醫療疏失

癌末老父張增喜持女兒遺照,昨出面控訴院方不聞不問。(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女兒因便祕就醫,竟在20小時就被宣判死亡,癌末老父親張增喜2日控訴高雄阮綜合醫院醫療疏失,至今半年多不聞不問,僅以「上法院處理」回應,態度傲慢,因此除籲請社會主持公道,亦希望相關被誤診受害病患聯合向院方抗爭。 患有肺腺癌正化療中的張增喜說,40歲的女兒,於今年5月9日上午因肚子痛(腸阻塞)進入阮綜合醫院就診,在醫院折騰不到20小時,就以「敗血性休克」宣布其女死亡,事隔半年連對家屬基本應盡的慰問也沒有。 他質疑,阮綜合醫院直腸科趙姓主治醫師,在入院診斷上,幾乎都寫上胸腔問題,諸如急性呼吸衰竭,吸入性腎衰竭等,且從阮綜合提供的X光照紀錄中,他請院外醫療單位查看,第3張才發現插管(單管)插錯位置,而該院放射科報告中,也證實插管太深偏右肺葉,這也是引發死者血氧量不足的因素之一。張父說,明明就是腸胃的排泄問題,但死亡證明卻直指胸腔問題,顯然是因插管不當造成傷害,在20小時內就致其女不幸死亡;死亡證明主因是腸壁廣泛性缺血性壞死併敗血症,次因為腸內積大量糞便。另懷疑有可能是腸子壞死,細菌跑到血液,造成全身感染性呼吸症候群。

Read More

打第2劑莫德納 長者住院花10萬盼伸援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議員謝燦輝說,1名77歲俞姓長者在冬山鄉衛生所施打第2劑莫德納疫苗後,整個人陷入癱瘓,住進加護病房至今已達40天,醫院2度發出病危通知,醫藥費支出已超過10萬元,讓家屬難以負荷。 衛生局說,已協助家屬申請疫苗受害救濟,送中央審查,衛生局也會評估俞姓一家人的情況,看能否透過社會處媒合社會資源。 俞姓長者於10月4日打第2劑莫德納後,就身體不適,每天都躺在床上,甚至連上樓拜拜,都沒辦法,最後家屬帶著長者進醫院檢查。 俞姓長者住院後,症狀卻轉壞,包含急性腎衰竭與敗血症等,醫院2度發出病危通知,經急救後,長者已逐漸恢復意識,但醫藥費用已經達10多萬元,對家屬而言真的難以負荷,家屬尋求謝燦輝協助。

Read More

警民宅逮人 顏寬恒:欺人太甚

座談會菜色豐盛被質疑 顏批民進黨辦活動也提供食物 檢調有辦嗎? 中二選區立委補選參選人顏寬恒對於檢調大動作前往民眾家中「逮人」的行為,認為根本就是欺人太甚。(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參選人顏寬恒二日晚間聲明表示,對於檢調大動作前往民眾家中「逮人」的行為,根本就是欺人太甚,一大早就有大批警力進入里長家中,強行要將人帶走。明明可以透過傳喚的方式,為何要出動大量的警力前往「押人」,而且在地檢署一待就是一整天,是不是想要用疲勞訊問的方式來取得供詞? 顏寬恒表示,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選舉期間的里民聯誼座談,居然會造成這樣的軒然大波,民進黨在辦理公投說明會及造勢活動時,也都提供肉粽、肉包、四神湯、水果等給與會民眾食用,但只要不是民進黨舉辦的活動,就被曲解成「違法、涉及賄選」,而且為何只辦與顏寬恒相關的活動?是否希望就此造成寒蟬效應,以影響選舉結果?檢調有用相同的標準檢驗民進黨的候選人嗎? 顏寬恒說,法務部已在民國一百年發出函釋,「提供參加民眾適度茶水、簡便餐飲不構成賄選」,不免令人感到在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有警察國家復辟之虞。民進黨的兩套標準實在發揮的淋漓盡致,而且透過執政的強大權利,調動檢警進行大動作的搜查,企圖恐嚇善良的鄉親,讓大家領教執政的厲害,呼籲有權力的政府執法要標準一致適可而止。

Read More

教師被撞命危 教團籲檢討導護制度

不排除發起不合作運動 全面退出交通導護工作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高雄市有一名國中老師一日在執行導護工作時,遭闖紅燈車輛所傷,迄今仍未脫離險境。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除了代表會員祝禱該位老師能早日康復,也呼籲教育主管機關應正視導護問題,否則不排除跟進全教總發起不合作運動。 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指出,這次意外透過媒體報導及現場影像,老師站導護「拿指揮旗擋車」,教師執行導護的現場安全令人堪憂,而且教師並非《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所稱的「依法令執行指揮通之人員」,若發生事故需冒著被告的風險,而且已有實際案例,而教師被車撞了,還可能被檢討「缺乏指揮交通專業」,意即老師管制交通,本身就是違法。 工會指出,棘手問題還不止於此,教師執行校外導護的時間與班級教學時間是重疊的,若此時班級學生發生意外,面對家長的究責,教師仍需承受,所以現況是教師都只能自求多福、希望不要出事而已。 工會表示,這問題在教育部九十二年十月十四日的新聞稿,教育部就曾寫道「法律上並無明定教師擔任導護之義務,但因基於愛心而協助,若發生事故,對教師而言,甚感遺憾之外,卻要負事故之連帶責任,使教師備感壓力,此問題確實值得重視。」可是,都過了二十年,這問題依舊延宕,教師端偶有討論聲音,面對的卻是被苛責沒有教育愛,教育官員也照例重申,強調「學生在,老師就要在」,教育部行政怠惰不作為致使教師遭受嚴重傷害,監察院焉能無視? 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呼應全教總二日發布的新聞,強調教育部若繼續推諉卸責,不排除發起不合作運動,發動會員全面退出校外交通導護工作。

Read More

公平會罰外送平台內部有異見 籲嚴謹處理新商業模式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公平會九月對外送平台foodpanda開鍘,重罰二百萬元,近期處分書出爐,其中一位公平會委員對處分有不同意見,認為公平會面對新商業模式的處理不夠嚴謹,若不調整,將傷害台灣競爭環境。 公平會九月十七日宣布foodpanda限制合作餐廳於平台刊登價格必須與店內價格一致等行為,不當限制餐廳活動,已經違反公平交易法,除了命其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二百萬元罰鍰。 公平會近期公布處分書,以及公平會委員洪財隆的不同意見書。不同意見書中提到,公平會的處分在論證和事證都相當薄弱,部分處分理由既缺乏學理根據,更無具體資料佐證。 不同意見書內容指出,平台行為模式是否違反競爭法,確實應該討論,但面對類似餐飲外送平台這種新興議題,公平會在做出處分之前,竟然未舉辦任何一場相關座談會,深入瞭解商業模式背後當事人的意圖、目的、市場地位、所屬市場結構、商品或服務特性及履行情況對市場競爭影響,顯然實質程序不夠完備。 隨著數位時代來臨,新興商業模式快速發展,未來也可能觸碰更多競爭規範,公平會角色將更受關注。 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指出,委員關注公平會處理新興商業模式案件時,事證、論理不太足夠,但數位平台是演變相當快速的產業,市場狀況也一直改變。 陳志民表示,未來面對新興商業模式的案件時,除了強化蒐證,也持續關注國際發展趨勢及相關個案、進行產業調查及相關研究,以深化公平會研究能量及執法經驗。

Read More

國道1號鼎金路段發生8部大型車輛連環追撞車禍

記者鐘敏綺/高雄報導 國道一號南下三六四點五公里鼎金路段,二日上午十時四十八分左右發生八部大型車輛連環追撞車禍事故,造成三名駕駛受傷送醫,詳細肇事原因尚待國道警察調查釐清。 這起尚在調查事故原因的連環追撞車禍,計有七輛聯結車與一輛垃圾車行駛在國道一號中線車道擠成一團,其中有幾輛聯結車車頭因為撞擊力道過強,導致車頭內凹,有駕駛還因此卡在駕駛座內動彈不得,造成三六二公里至三六四公里處車流嚴重回堵,現場也僅剩下內外側車道能夠通行,每小時時速不到三十公里。 高雄市消防局獲報,出動十一車十八人前往救援,消防人員到場後以破壞器材拉出受傷駕駛及副駕駛,交由救護車送醫。 高雄市消防局也表示,送醫三人分別是:聯結車駕駛(男、四十歲、左腳撕裂傷、意識清醒)、垃圾車副駕駛(男、五十四歲、胸痛、意識清醒)、另輛聯結車駕駛(男、三十五歲、雙膝擦傷、意識清醒),分別由新莊及鼎金消防分隊救護車送醫治療,三人沒有生命危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