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的「叛逆期」:腸躁症該如何對症下藥?

腸躁症是腸激躁症候群的簡稱,主要症狀包括腹痛伴隨排便型態及次數的改變,像是會出現腹瀉、便秘或便祕與腹瀉交替,排便次數增加或減少,排便不乾淨或腹脹等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現代人的飲食方式變得越來越便利,然而,這種生活方式對腸躁症患者而言卻潛藏著健康風險。腸躁症患者的腸道對飲食變化和刺激性成分極為敏感,外送與即食食品中的高油、高鹽、高糖成分往往會加重腸道不適,如腹痛、腹脹等症狀。除此之外,長期不規律的進食時間和快速進食,加上工作壓力大等,也會對腸道造成壓力,使得症狀更加複雜。一位年輕設計師小雯(化名),因反覆腹痛、腹脹及排便習慣改變而到腸胃科求診,她主訴:「每次出門前就想上廁所,上網查症狀,好怕會是腸癌!」經醫師診斷,發現小雯的症狀符合腸躁症的典型表現,再進一步安排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後,確診為腸躁症。 如何診斷腸躁症? 內科/胃腸肝膽專科診所院長高愛文指出,腸躁症是腸激躁症候群的簡稱,主要症狀包括腹痛伴隨排便型態及次數的改變,像是會出現腹瀉、便秘或便祕與腹瀉交替,排便次數增加或減少,排便不乾淨或腹脹等。此症狀好發於20歲至50歲左右,若50歲之後才出現症狀,須特別留意是否有其他器官病變的可能性。 腸躁症病因不明,但通常與腸腦軸溝通異常、腸道菌叢失衡,以及壓力、飲食等綜合因素有關。高愛文醫師說明,腸躁症的診斷需符合下列條件:肚子痛並伴隨排便習慣改變、如排便次數改變、排便狀態改變等,且症狀持續超過六個月、最近三個月平均每周至少發生一次。 腸躁症需要治療嗎? 由於腸躁症症狀會反覆發生、時好時壞,雖然不像癌症可能致命,但一有症狀出現,往往會影響情緒及社交「如果不處理症狀就會更反覆發作。」高愛文醫師建議平日生活要在飲食上多下工夫,如少吃會引發腸躁症的食物像是菸酒、咖啡、茶與辛辣食物,並避免容易在腸道內發酵的食物,如寡糖等腹敏食物,這些食物會加重腸躁症的脹氣與症狀表現。 至於症狀嚴重且影響生活或工作時,可以採取以藥物治療。治療上會先以舒緩症狀為主,是根據發作的型態來對症下藥。至於藥物種類主要以解痙攣藥物為主,可以緩解腸道痙攣與疼痛,「部分藥物可能會有全身性副作用如口乾、視力模糊、心跳加速等。」 高愛文醫師表示在選擇解痙攣藥物時,可以選擇較不會有全身性副作用、比較安全、具三重作用機轉的藥物,不只可舒緩腸道痙攣也能減少疼痛感,「因具有穩定神經作用,效果會更好。」若無法立即獲得藥物控制情況下,偶爾也可以薄荷油塗抹腹部以暫時緩解症狀。此外,做好壓力管理與生活習慣調整同樣重要。 他提醒,腸躁症看似無害,實際上對患者的心理與生活影響很大;如果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應尋求專業腸胃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而藥物的選擇應以安全為原則,儘量選擇作用於腸道的藥物,避免出現全身性副作用。透過正確診斷與用對方法,患者能重拾更安心的生活。  

Read More

冬令進補事半功倍 中醫師教你「依體質怎麼選」才能養生保健

林亞萱醫師推薦「百合杏仁粥」作為日常保健食補,以50克百合、20顆去皮杏仁配合白米熬煮,具有滋陰潤燥、養肺安神的功效,特別適合容易乾咳的民眾或虛寒體質者食用,是一道溫和且適合多數體質的養生粥品。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進入冬季,許多人會選擇進補來養生保健。43歲曾先生因體質屬實熱,在食用麻油麵線進補後,反而出現喉嚨失聲、便秘等不適症狀。 因應體質選擇 適合進補方式 台北慈濟醫院林亞萱中醫師指出,冬季時節因寒氣凝滯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補氣血成為許多人的首選。虛寒體質者易怕冷、疲倦且食慾不振,特別適合肉桂、乾薑等溫補食材,才可達到散寒止痛、增強食慾的功效;而實熱體質者本身食慾良好、喜食辛辣且不怕冷,正常情況下無需特別進補,過度進補可能引起口乾舌燥、便秘或是冒痘等不適。 以麻油為例,雖然富含木酚素與健康脂肪酸,具有抗氧化與抗發炎功效,但經過烹煮後性質轉為燥性,實熱體質建議僅少量調味使用,如滴入麵條或青菜中,可降低身體產生燥熱的機率。 屬特殊族群 進補須注意 林亞萱醫師指出,選對適合自己體質的進補方式,才能真正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若為感冒患者、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如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患者)及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等特殊族群在冬令進補時需特別謹慎。由於這些族群體質多偏熱性且處於發炎狀態,不當進補可能加重腫痛、發炎等症狀,延緩病情痊癒。建議改以平性食材或桂枝、生薑、艾葉等驅風散寒藥材調理,也可透過溫水泡浴來維持基礎體溫及四肢保暖,達到簡單養生的目的。 百合杏仁粥 多數體質都適合用來食補 林亞萱醫師推薦「百合杏仁粥」作為日常保健食補,以50克百合、20顆去皮杏仁配合白米熬煮,具有滋陰潤燥、養肺安神的功效,特別適合容易乾咳的民眾或虛寒體質者食用,是一道溫和且適合多數體質的養生粥品。

Read More

桃警少年隊輔導中輟生重返校園 獲教育部頒獎肯定

桃園市長張善政表揚少年警察隊榮獲「113年度全國中輟生預防及復學輔導工作表揚評選實施計畫」績優行政機關單位獎。(圖/市府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8)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表揚警察局少年警察隊榮獲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3年度全國中輟生預防及復學輔導工作表揚評選實施計畫」績優行政機關單位獎。張善政表示,市府秉持著「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積極協助因個人或家庭因素無法就學的學生重返校園,並持續提供優質師資及免費營養午餐等友善學習環境,期勉市府團隊持續努力,讓中輟少年能回歸校園並穩定就學。 警察局少年警察隊長戴賢表示,全國僅有8個行政機關獲獎,其中警察機關也僅有桃市及新北市獲得此項殊榮,而桃市少年警察隊更是連續8年榮獲「全國中輟生預防及復學輔導工作表揚評選」績優行政機關殊榮,創下該獎項連續獲獎紀錄。 戴賢指出,桃園少年人數已逾13萬1000人,人數不僅高於台北市及高雄市,也是六都中人數唯一正成長的城市,少年警察隊一向重視中輟生預防及復學輔導工作,將會持續協尋中輟少年並輔導復學,有效減少桃市青少年涉入犯罪風險。

Read More

過年送禮好選擇 勞動部桃竹苗分署邀您支持庇護工場

「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庇護商店」推出多樣年菜,民眾可依需求自行搭配想要的組合。(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農曆春節將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跟大家分享好康訊息,桃竹苗地區各庇護工場,因應年節紛紛推出特色春節禮盒及年節組合,歡迎各機構、企業及民眾採購賀年送禮時,可選購庇護工場推出的春節好禮,成為他們持續前進成長的動力。 桃竹苗分署表示,財團法人桃園市私立路得啟智學園附設「陪你走一段路生活坊」特別推出6款新春禮盒,茗茶、好米、堅果、蔬果脆片、海苔杏仁片及瓜子的多元組合,民眾可依個人喜好與需求選擇;另外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庇護商店及門市也推出了珍饌鮑參貝佛跳牆、人蔘干貝雞湯、御禮東坡肉、團圓米糕、國宴八寶芋泥等多樣年菜,民眾依需求自行搭配想要的年菜組合,及春節必備之牛軋糖、果仁軟糖、粩類、發粿、甜粿等甜點,讓新年的餐桌上有更多的選擇,在春節期間,讓生活更加甜蜜蜜,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至各庇護工場網站選購。 桃園市私立路得啟智學園附設「陪你走一段路生活坊」特別推出6款新春禮盒。(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提到,桃竹苗轄區29家庇護工場提供身心障礙者343個就業機會,鼓勵民眾可以多多購買轄內「庇護工場」的商品,不僅送禮自用兩相宜,還可幫助他們永續經營,創造更多穩定的就業機會。 桃竹苗分署表示,轄內庇護工場產品另還有地方農特產、烘焙糕點、咖啡茶飲、素食即食包、手工美食、生活清潔用品等,都是用心製作的良品,希望大家以實際購買行動支持,後續如有採購需求,可逕洽各庇護工場,更多桃竹苗區庇護工場相關資訊可至桃竹苗分署官網查詢。 選購庇護工場推出的春節好禮,成為他們持續前進成長的動力。(圖/桃竹苗分署提供)

Read More

龜山眷村故事館1/18起送限量「蛇年斗方」 桃園文化局曝領取方式

龜山眷村故事館將辦理「蛇年斗方」限量領取活動。(圖/文化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桃園市龜山眷村故事館春節前舉辦「蛇來運轉喜迎春」系列活動,1月19日辦理「紙漿畫工作坊」,另自1月18日起,推出限量免費領取「蛇年斗方」活動。 文化局說明,「紙漿畫工作坊」以蛇年為主題,運用日常環保且色彩繽紛的媒材製作紙漿畫,創作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年節擺飾。透過手作體驗,喚起大家對傳統年節裝飾的記憶,並留下創意與幸福的瞬間;此外,1月18日起,龜山眷村故事館將辦理「蛇年斗方」限量領取活動,讓祝福傳遞到每一位故事館的訪客手中。參觀民眾只需至龜山眷村故事館的臉書按讚、留言,即可獲得獨家設計的蛇年斗方一對,重現眷村家家戶戶張貼春聯的熱鬧景象。 至龜山眷村故事館的臉書按讚、留言,即可獲得獨家設計的蛇年斗方一對,重現眷村家家戶戶張貼春聯的熱鬧景象。(圖/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提及,春節作為華人文化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不僅象徵家人團聚,更是傳承文化與情感的重要時刻,眷村特有的節慶風俗,是昔日居民共享歡樂的珍貴場景。透過創意手作與互動分享,感受到濃厚的年節氛圍與眷村情懷,探索眷村記憶與人文魅力。此次活動不僅讓參與者體驗春節的創意與傳統,還藉由眷村文化的再現,串聯世代記憶與情感,更多活動詳情可至龜山眷村故事館臉書查詢。

Read More

中壢監理站曝春節疏運措施 國道客運享轉乘優惠

交通部公路局舉行「114年桃園地區春節疏運記者會」。(圖/中壢監理站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李春台 114年春節連續假期的來臨,交通部公路局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大眾運輸疏運計畫,並於此次春節連假實施多項客運票價及轉乘優惠措施,以利紓緩各景點之人車流。為便利民眾返鄉出遊之旅,交通部公路局於今(7)日舉行「114年桃園地區春節疏運記者會」,分別由新竹區監理所,包含桃園監理站、中壢監理站,以及北區養護工程分局、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等單位聯合辦理,並以簡報方式說明春節各項重點工作項目。 中壢監理站說明,公路局於春節連續假期推出疏運優惠措施,1月24日起至2月2日,90條國道客運路線享平日優惠或原票價6折優惠,其次在轉乘優惠部分,持台鐵、高鐵、國道客運同一電子票證,於10小時內轉乘在地市區客運、公路客運路線及幸福巴士,即可享受一段票或基本里程免費優惠。不同於以往,此次春節加碼優惠75條指定幸福巴士路線同樣享有轉乘優惠,桃園地區幸福巴士優惠路線有桃園市觀音區T512、T513、T515及T516A等4條路線。幸福巴士於春節停駛,前一日可享優惠,詳細營運時間可洽各地區營運單位,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中壢監理站也提到,自1月25日起至2月2日,東部加碼優惠方案在地有腳租賃優惠及四人同行一人免費方案,以下優惠二擇一,在地有腳租車優惠,持東部國道客運去程票證享指定業者租車優惠;持東部國道客運來回票+租車者,享車票折扣,租汽車折抵200元、租機車折抵100元。四人同行一人免費方案,但凡持東部台灣好行套票或合法民宿證明,享北宜、北花來回票四人同行一人免費,回程總票再退抵200元。優惠詳情請至公路局官網或台灣好行旅遊服務網查詢。 此外,新竹區監理所也呼籲民眾在春節期間選擇公共運輸工具,降低交通壓力,並建議下載「iBus公路客運」APP,以隨時查詢公路客運及部分市區公車路線即時班次和相關乘車訊息。最後,新竹區監理所亦提醒,春節期間若有省道路況或客運相關問題,公路局有提供用路人服務中心免付費專線0800-231035,以利民眾隨時掌握路況及公共運輸相關資訊,歡迎多加利用。 路局於春節連假實施多項客運票價及轉乘優惠措施,以利紓緩各景點之人車流。(圖/中壢監理站提供)

Read More

煮菜忘記關火濃煙密布 桃消龍潭分隊破門救援

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示警成功,通報消防局龍潭分隊及時到場處理。(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昨(6)日桃園市龍潭區一共發生兩起住宅火警,起因皆為炊事不慎,所幸住宅用火災警報器示警成功,通報消防局龍潭分隊及時到場處理,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龍潭分隊表示,轄區內中豐路及湧光路昨日各發生一起住宅火警,兩起皆因屋主於家中煮食時忘記關閉爐火,導致煮食燒焦,家中濃煙密布,幸好兩戶內皆有安裝住警器而且順利作動,成功地吸引了鄰居的注意,及時通報消防隊並關閉爐火,避免悲劇發生。中豐路這起案件案發當下屋主人並未在屋內,忘記瓦斯爐上正在煮食便出門採買,且忘記攜帶鑰匙,消防隊到場協助破門進入關閉爐火,才未釀成重大災害;另一起發生於湧光路案件,屋主當時也正在煮食,因烹調時間長故入房休息,未料煮食燒焦造成屋內濃煙密布,所幸住警器立了大功,讓鄰居得以趕緊通報消防員到場處理。 龍潭分隊長莊易濃表示,兩起案件皆能看出住警器提早示警、降低損害的重要性。桃園市消防局今年度也擴大補助特殊族群住警器,如為「轄內火災受災戶」、「獨居長者」、「中、低收入戶」及「偏遠地區」等族群,皆可優先補助第二顆住警器。 民眾需特別注意居家防火防災安全,務必做到「人離火熄」。(圖/讀者提供) 莊易濃呼籲,年關將近,民眾需特別注意居家防火防災安全,務必做到「人離火熄」,以確保自身生命財產安全。昨日2起火警,感謝鄰居迅速反應,讓火勢並未擴大。希望這樣的事例能夠促使更多家庭重視災害預防措施,減少悲劇的發生。  

Read More

年關將近!蘆竹警農會防搶演練逼真登場

蘆竹分局與蘆竹區農會舉行了一場逼真的金融機構防搶演練。(圖/警方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蘆竹警分局昨(6)日下午與蘆竹區農會舉行了一場逼真的金融機構防搶演練,強化金融機構安全維護,提升員工緊急應變能力,並驗證警方快速打擊犯罪效能。 蘆竹分局表示,此次演練過程模擬歹徒持槍闖入農會信用部,喝令行員交出現金。行員機警按下警鈴並通報警方,同時以假鈔拖延時間。蘆竹分局勤務指揮中心接獲警鈴通報,立即派遣線上巡邏警力及偵查隊趕赴現場,並通報線上警網實施攔截圍捕,迅速將歹徒制伏逮捕,並追緝逃逸共犯,演練過程緊張刺激,展現警方果斷、迅速的行動力,有效嚇阻犯罪。 蘆竹分局提到,該演練旨在提升金融機構自衛能力,確保民眾財產安全,年關將近,將持續加強金融機構安全巡守,並與各金融機構保持密切聯繫,共同維護金融安全,此外也加強監察防貪、反貪及廉政等宣導。 蘆竹分局呼籲,年節將近將民眾應注意防竊。(圖/警方提供) 蘆竹分局呼籲,年節將近將民眾應注意防竊,外出時應注意門戶安全,貴重物品妥善保管,避免讓宵小有機可趁、提領現金多注意周遭環境,留意可疑人士,減少歹徒可趁之機、留意詐騙,若接到不明電話或簡訊,應提高警覺,勿輕易提供個資或匯款,如有疑問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希望民眾能平安過好年。

Read More

晚期肺腺癌無標靶可用有解!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拉長存活

免疫治療相對標靶效果上通常較侷限,但在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後,發現針對肺腺癌,治療成績十分不錯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肺癌蟬聯我國癌症死因榜首多年,由最新公布的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數據觀察,肺癌新發生人數再度往上攀升,以17,982例連2年成為新病例數的冠軍。「新病例數持續上升與政府推動低劑量電腦斷層後,使早期發現的機率提高到4成左右有關,這其實是人民之福!不過,仍有6成確診時已為3期或4期,針對晚期的治療成績還有提升的空間,也仰賴健保資源的持續投入。」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內科部部主任王金洲醫師表示。 無基因突變成弱勢 免疫PD-L1抑制劑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改變命運 肺癌可分為非小細胞與小細胞兩大類,非小細胞肺癌佔比高達9成,其中5至6成為肺腺癌,「推算下來每年新增的晚期肺癌病患中約有1萬人是非小細胞,其中6千人左右為肺腺癌,人數最多,因此在藥物上也是最先針對這些族群進行研發,這20多年來已在標靶藥物上有長足的進展。」王金洲醫師分析,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目前在台灣已取得適應症的標靶藥物約有10種,配合多元健保給付政策,「有基因突變肺癌的治療成績已有很大突破,剩餘3至4成無基因突變者就成為相對弱勢族群!」 所幸隨著免疫治療出現,針對無基因突變族群的晚期第一線治療終於打破僵局。「自2014年免疫治療開始進入臨床,至今已累積不少證據證明其在肺癌治療的重要性。從大型試驗中,可看到PD-L1免疫抑制劑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時,對於肺腺癌的效果特別好。」王金洲醫師解釋,免疫治療相對標靶效果上通常較侷限,但在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後,發現針對肺腺癌,治療成績十分不錯,甚至在某些患者身上還能見到不輸給標靶藥物的效果。 王金洲醫師進一步談到試驗數據,「針對未曾接受過化療的轉移性肺腺癌患者,在第一線治療時,於化療外再加上PD-L1抑制劑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後,有機會將整體存活時間拉長至19個月,更有超過一半的機會幫助腫瘤縮小。」 國際權威治療指引無論PD-L1表現高低都推薦 盼健保再放寬 「針對晚期肺腺癌族群,不論其PD-L1有無表現都可適用!」王金洲醫師解釋,為確保治療有效性,如標靶藥物使用前都會要求先進行相對應的基因檢測,而PD-L1抑制劑目前唯一可以對應的標記就是PD-L1表現值,由0到100,數字越大表現越高。「不過從試驗結果證實,即使PD-L1表現值小於1,這個治療組合還是能顯著提升存活時間達17個月,數值大於50的高表現者更是能到25個月。」 聊到肺癌的健保政策,王金洲醫師說近年在健保署的努力下,給付已有大幅放寬,減輕不少病友的藥費重擔;但在整體藥事經濟考量下,現今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族群,PD-L1抑制劑仍僅開放高表現者的給付。「觀察國際權威治療指引如美國NCCN與歐洲ESMO,對沒有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第一線治療,皆是不論PD-L1有無表現,都將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的組合列為推薦用藥,未來健保若能進一步放寬給付條件,相信能再替台灣肺癌治療成果注入一劑強心針!」 提升市民健康福祉! 高雄長庚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進駐大同醫院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由今年114年1月1日起,正式交由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團隊營運管理,原任高雄長庚內科部副部長暨肺癌團隊召集人的王金洲醫師,擔負起大同醫院內科部部主任的重任,顯示長庚團隊要將豐富的肺癌治療資源與經驗,投入大同醫院的決心。「大同醫院地處高雄市中心,長庚進駐後將把肺癌團隊的資源陸續導入,讓高雄市市民不再需要舟車勞頓,便能享受高品質的醫療照護。」王金洲醫師也鼓勵肺癌病友,台灣醫療在世界上已屬前段班,參加臨床試驗的機會也越來越多,若有機會加入臨床試驗,無須過於排斥,應多與主治醫師討論,甚至現在也有不少可獲得恩慈用藥的機會,病友應積極正向面對治療,以為自身爭取最佳預後。

Read More

35歲女子宮內膜癌,靠「1治療方式」保住子宮 順利懷孕生子

近年全球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不斷上升,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約有3200人確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也從過去排名女性癌症第10位,逐漸上升到近年的第五位。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今年35歲的黃小姐,3年前因月經異常就診,經檢查確認為子宮內膜癌,傳統治療須手術切除子宮。然而,她未婚且未來想要生育,在醫病討論後選擇不手術,接受口服黃體素治療,定期追蹤檢查確認癌細胞全部消失。後來結婚並成功懷孕在去年底順利產下健康的寶寶。目前仍持續以黃體素來控制子宮內膜癌的復發,定期追蹤,尚無復發跡象。 子宮內膜癌年輕化 與這些因素息息相關 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王韶靖醫師指出,近年全球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不斷上升,根據2021年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約有3200人確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也從過去排名女性癌症第10位,逐漸上升到近年的第五位。40至60歲、停經年齡前後的女性為好發族群,且有年輕化趨勢,在台灣有7%發生在40歲以下、15%發生在45歲以下的年輕婦女。原因與飲食西化、肥胖、未生育有關之外,尚包含比較晚停經、多囊性卵巢、糖尿病、雌激素過度刺激等風險因子。 口服黃體素治療 有機會保生育功能 目前子宮內膜癌標準治療方式是完整子宮切除,對於正逢生育年齡、尚未完成生育計劃的患者來說,是人生沉重的決定,若可透過口服黃體素或放置含有黃體素的避孕器於子宮,給予大量黃體素治療,並於治療期間每3個月追蹤一次子宮內膜切片,再視治療反應決定是否進行手術,嘗試保留生育功能,可能改變患者一生。 然而,非所有子宮內膜癌患者皆適用黃體素治療,王韶靖解釋,患者必須符合是第一型子宮內膜樣癌(endometrioid)、細胞分化良好(grade 1)、沒有轉移跡象,且癌症侵犯子宮肌肉層一半以內(stage IA)。慶幸的是,子宮內膜增生或內膜癌患者,通常在疾病早期就有症狀,易於早期發現、診斷與治療。 臺中榮總婦女醫學部醫師王韶靖說明病患經黃體素治療後,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掃描子宮內膜病灶已萎縮。 留意子宮異常症狀 早期發現避免死亡威脅 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以月經異常為主,接近9成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均有異常出血,例如停經後出血,或月經與月經之間出血、滴滴答答拖很久、或是性交後出血等症狀。當出現上述症狀若能及早就醫,80%的病人經檢查診斷多仍在第一期、癌細胞沒有轉移。 王韶靖提醒,一般而言,子宮內膜癌的預後良好,能夠早期發現是重要關鍵。如果不幸罹患子宮內膜癌,對於有生育規劃的女性更有機會保留生育能力;對無生育需求患者來說,早期發現、治療可有效避免癌症死亡威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