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專輯暨十大單曲」評選25週年 丁曉雯鼓勵校園創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與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共同主辦「十大專輯暨十大單曲」,今年邁入25週年,為鼓勵校園音樂創作之風氣,更同步舉辦首屆「校園創作菁英獎」選拔活動。 「年度十大專輯暨十大單曲」評選及頒獎,已為華語流行音樂指標性的音樂獎項,更被稱為金曲獎的風向球。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理事長丁曉雯表示,本屆的年度十大打破歷年在金曲獎前夕公布之傳統,改至年底舉辦,除了考量上半年疫情延燒肇致實體活動舉辦不易,更藉機擴大舉辦25週年的年度十大音樂人交流餐會,計畫邀集近兩百位幕前幕後的音樂人出席,以打造音樂人的交流平台,讓音樂人以輕鬆自在的型式進行交流。 同時,為傳承校園民歌時期「唱自己的歌」的創作熱潮,丁曉雯也宣布,將舉辦首屆「校園創作菁英獎」,希望鼓勵校園音樂創作的風氣,更藉機發掘有潛力的校園新生代創作人,提供與流行音樂產業接軌的契機。 因此,歷年重要校園創作獎項之代表,包括金韻獎代表黃韻玲、民謠風代表葉佳修、大學城代表李欣芸,輔大青韻獎代表丁曉雯、政大金旋獎代表陳子鴻、北醫金弦獎代表蕭賀碩,及各大學校園創作比賽現任總召代表也出席力挺,展現跨時代傳承之企圖,現場宛如音樂人的大型同學會。 首屆「校園創作菁英獎」選拔活動,舉凡自2021年9月1日起至2022年8月31日期間,由各大專院校或校際所舉辦的專屬校園音樂創作比賽,獲得前三名(或等同前三名之獎項)的原創音樂作品皆可報名參與(僅限參賽時為大學在學學生者)。

Read More

111年全國美術展盛大開展 為台灣藝術多元生態注入生命力

文化部長李永得(左六)、國立台灣美術館長廖仁義(右六)、審查委員林章湖(左四)和黃進龍(右五),以及「一一一年全國美術展」各媒材類金牌獎得獎者合影。(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一年一度的國內美術盛事「全國美術展」頒獎典禮將在七月三十日登場,文化部二十七日舉行記者會,邀集多位評審委員及得獎者共同出席,並由部長李永得擔任主持人,分享本屆得獎作品的特色,並且一同宣告「全國美術展」的開展。國美館表示,「全國美術展」提供藝術創作者一個相互觀摩、切磋的平台,讓不同形態的創作理念得以相互激盪、對話。 「一一一年全國美術展」提供藝術創作者一個相互觀摩與切磋的平台,讓不同形態的創作理念得以相互激盪及對話,評選出包括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綜合媒材等十一類媒材,共一百二十五件精彩得獎作品,並且邀請歷屆免審查獎作品六件共同展出。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此次全國美術展匯集了許多的年輕藝術家,亦可看見資深藝術家作品更為精進的一面,將這些精彩的作品呈現於大家眼前;同時,讓全國美術展成為所有的藝術家互相切磋、追求進步的交流平台,為台灣美術創造更大的力量。為了更支持藝術創作者,將會研擬提高全國美術展獎金。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全國美展不只是新秀展,是全國性的獎項,本屆參與者年齡從十四至八十二歲,顯見「全國美術展」廣獲國內美術創作者信賴,本屆「一一一年全國美術展」參賽類別與媒材多元,從古典到當代,呈現時代性,即使是像水墨這樣古典的媒材仍呈現出當代美學的特色,全國美術展確實是台灣當代藝術展現的最佳舞台,也期許更多藝術創作者再接再厲,共同努力為台灣藝術多元生態注入生命力。 「一一一年全國美術展」展覽即日起至十月二日展出,並且七月三十日將在國美館舉辦頒獎典禮,透過公開儀式恭賀並鼓勵所有得獎者,以彰顯得獎榮耀。歡迎大眾踴躍前往國美館觀賞,相關訊息請至國立台灣美術館官網或粉絲專頁查詢。

Read More

神來「美」的點睛一筆,設計師黃子溱抱回 2022 MUSE Design Award 金銀兩獎!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設計美與極簡,優雅發亮的臺灣之光 「陽光透過純白柔軟的透明窗簾,配上暖暖的橘色點睛之筆,絢麗多彩,營造出絢麗迷人的家。自由發揮創意,引入當代人偏愛的極簡格局,帶來專屬、雋永之美。」黃子溱在臺灣的設計作品名聲發揚國際,《品陽大苑》及《森景澤 13A3》分別勇奪了 2022 年美國 MUSE Design Award 的金獎和銀獎。 黃子溱 2022 MUSE Design Award 金獎得獎作品《品陽大苑》 通透空間與層次的堆積——《品陽大苑》 榮獲金獎的《品陽大苑》展現了高雅的品味,在寬敞的公共和私人區域塗上橙色皮革漆,營造出明亮、和諧、舒適的色調。留下適當的空白,利用線性和圓角的特點,塑造出如一幅畫般的藝術魅力,也方便業主本身對於未來的不同規劃。在內部立面和櫥櫃上塗上一點大地顏色的橙色系烤漆,以產生出豐富的層次感,並且選擇了同色系的燈飾,彰顯這幢豪宅的清新精神、傳遞能夠留存悠遠的時尚氣息。 黃子溱 2022 MUSE Design Award 金獎得獎作品《品陽大苑》 而開放式公共區域配有大型落地窗,讓整件作品的採光極佳。透過安裝柔軟、透明的窗簾,視覺柔和的立面和地板反射周圍的光線,營造出通透明亮的環境,讓住戶回家後能夠立即感受到悠閒自在的氛圍。在空間內適當佈置符合人體工學的陳設家具,以滿足屋主的生活習慣。沿著走廊規劃留白的空間,以方便屋主隨意放置個人物品,也有利於將來某一天的重新規劃。 黃子溱 2022 MUSE Design Award 金獎得獎作品《品陽大苑》 黃子溱 2022 MUSE Design Award 金獎得獎作品《品陽大苑》 品味別具的古典高雅——《森景澤 13A3》 一進家門,你就會被眼前浪漫而美好的情景所吸引。在《森景澤 13A3》則有著微風和陽光透過大落地窗,輕輕地流淌在家裡的每一個角落。柔和的色調搭配獨特的圓邊天花板、牆壁和地板,營造出和諧的氛圍,巧妙地體現了美國古典設計的優雅、迷人、溫馨。採用精緻的玫瑰金和紫紅色的配色方案來設計年輕夫婦的住宅。此外,利用切割線和弧形裝飾來完成舒適的環境。同時,設置豐富的儲物櫃,巧妙創新實用性強的美學居所。 黃子溱 2022 MUSE Design Award 銀獎得獎作品《森景澤 13A3》 黃子溱 2022 MUSE Design…

Read More

台江公民美展 上百位素人「藝」起創作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在疫後社會,社大台江分校持續推動「大廟興學」,培育在地公民藝術家,百餘位素人分別以陶藝、粉彩、版畫、水墨、漫畫、書法、色鉛筆創作,二十七日推出「台江公民美展」,楊姓阿嬤說「這個年齡還可以彩繪人生,舉辦人生首展,十分感動。」 社大台江分校百餘位素人二十七日在台江文化中心二樓展覽廳推出「台江公民美展」。(記者陳治交攝) 台江公民美展即日起在台江文化中心二樓展覽廳,展出到八月底,昨日舉行開幕記者會,海尾朝皇宮總幹事郭子祥、台江文化中心專委呂松穎等人到場給師生加油鼓勵。 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表示,社大台江分校開辦生活陶藝、個性書法、粉彩班、色鉛筆、漫畫、水墨、版畫等課程,十個班級老中青三代上百位素人,首度聯合策辦「台江公民美展」,主題從台江生活書藝、陶藝捏塑及山海圳國家綠道地景創作,件件精彩,展現藝術公民的學習力及創作精神,同時「藝」起迎接二0二三台江建庄二百年。 粉彩班老師許瓊朱指出,「台江公民美展」作品內容十分豐富,不論是阿公阿嬤或是年輕人,將台江文化景色透過畫筆留下來,以畫來寫台江地景史,非常不簡單。陶藝老師齊兢文說,陶藝班同學張雅嵐以台江鯨魚意象,創作「島與鯨」作品,倡議守護台灣、地球的重要性。 楊姓阿嬤特別感動,這個年齡還能學習創作,很有成就感,她創作的「竹籠茨生活」,記錄「走溪流,新結庄」故事,描述先人取竹搭建便於搬遷的竹籠茨,以求安身立命的方法。阿嬤們說,「我可以做到,年輕人更可以來創作。」歡迎大家加入大廟興學行列。

Read More

吳青峰新歌 林嘉欣獻法文旁白

吳青峰〈戀人絮語〉林嘉欣獻法文旁白。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睽違3年,吳青峰個人全詞曲創作〈戀人絮語〉新歌登場,邀請到金馬影后林嘉欣以法文口白在歌曲中獻聲,MV也已拍攝完成,即將於29日晚上7點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戶外首播。 新歌〈戀人絮語〉是青峰的個人全詞曲創作作品,寫歌過程中,青峰腦海不斷出現法國名著《小王子》的經典對白,卻不確定能否有機會在歌曲中呈現,直到後來想到金馬影后林嘉欣不只會英文也會法文,才立刻親自邀請她獻聲,沒想到林嘉欣爽快答應,還慎重地於百忙之中練習法文口白。 歌曲完成後,青峰才發現,原來林嘉欣早在2010年就曾拍攝過電影〈戀人絮語〉,讓他直呼:「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好喜歡這種巧合。」 青峰表示,〈戀人絮語〉這首歌是傳達創作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其實與戀人之間並無二致。導演特別選在創作者跟作品集中地的美術館來拍攝這首新歌MV。 導演特別挑選當季特有的鮮豔花朵,把美術館布置得像花園一樣,還請青峰表演一邊說話一邊吃花、吐花的畫面,讓他哭笑不得地問:「導演是嫌我話多,想拿花堵住我的嘴嗎?」

Read More

余天小中風 李亞萍淚崩

余天驚傳中風住院。(資料照)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74歲的資深藝人、民進黨立委余天26日驚傳中風住院,妻子李亞萍受訪證實,余天前幾天出現小中風前兆,被檢查出發現脖子後方有兩根血管堵塞,腦部也有血塊,幸好及時就醫,目前先吃藥、住院觀察,談及余苑綺病況,李亞萍更是一度淚崩。 李亞萍在立院受訪時表示,二女兒余苑綺的病情不斷惡化,不僅腎積水還黃疸;余天近來憂心余苑綺的病情,加上近來地方選舉,不得不跑後援會,心力交瘁。 李亞萍說,二、三天前她跟兒子余祥銓發現余天狀況不對,包含右眼腫起來、左右眼高低不一,右手與右腳都抬不起來,甚至手抓不住東西。 李亞萍表示,余天雖然出現小中風症狀,但因過沒多久就恢復,起初還不願意就醫;余祥銓和她很憂心余天身體,催促余天到台北榮總檢查。 李亞萍說,幸好及時送醫,余天被檢查出發現脖子後方有兩根血管堵塞,腦部也有血塊,目前先吃藥並住院觀察至少5天。 談及余苑綺的病況,李亞萍受訪時一度啜泣,表示余苑綺身體營養不良,連站著都痛,無法進一步治療,許多醫生都說束手無策;她很感謝外界替余苑綺集氣,讓她還有多一點時間陪小孩。

Read More

溫嵐生日泳池趴 秀超大「胸」器

溫嵐《瘋》美人魚 開泳池趴慶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舞后溫嵐(Landy)上週歡度生日,邀請20多位同事和好友一起包棟民宿,還化身美人魚,率先跳下水拉大夥清涼一下,玲瓏有致的身材展露無遺! 巨蟹座的溫嵐日前歡度生日,一行20多人攜家帶眷,前往郊區連住三家民宿小旅行。 民宿位於十渡的山上,Landy驚喜發現有山有溪流,「真的有回到家鄉部落的感覺!」巧的是民宿老闆夫妻,輪廓都滿深的,「樣子也像我們部落的親人,超級親切啦!」 這趟慶生之旅身心解放,風姿綽約的溫嵐在民宿泳池中消暑戲水,讓同行的攝影師手癢,索性為她拍起時尚大片,讓她開心大呼:「好有國際巨星的感覺!」但整場拍攝下來,卻苦不堪言,「天氣真的太熱,我又算很會流汗的人,汗水讓妝容的維持很費力。」 有趣的是,溫嵐自爆當初買泳裝時換了兩次貨,「換到最後,上半身是XL,下半身則是S碼!」讓大家驚呼溫嵐體格根本國際水準。

Read More

現實與虛擬對撞的多重宇宙:樂觀做夢的同時,別忘了思考世界 原宇宙+1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原』宇宙+1」的企劃作為JJP40系列活動的前哨,在真實的設計現場中,結合JJP的厚實經驗和青年學子的爆發創意,一起構思未來建築的樣貌。 一個過往似乎只存在於科幻片裡的吉光片羽,轉瞬間卻成為了科技界與各類創作的新寵兒,元宇宙掀起的熱潮使其成為市場話題競相追逐的對象,似乎快要成為新的真實。NFT、區塊鏈、加密貨幣共同築起這個比宇宙更大的夢想,一個新的時代已經在我們的眼前。 但人們無法只活在奠基於聲光娛樂的場域中,真實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在這樣的前題底下,元宇宙究竟只能是如夢似幻的泡沫,抑或我們能找到一個出口成就它的美好願景?本期 DFUN 延續上期「狂想.未來.非同質」的討論,邀請「原宇宙+1」競圖及「ARCHIPUNK 建築叛客」的靈魂人物,談談有關他們對元宇宙的想像,期望能透過不同觀點的碰撞,幫助我們更看清這個即將成形的平行宇宙。 謝偉士,JJP潘冀聯合建築師品牌長,中華民國註冊建築師暨仲裁人。古道熱腸且無畏挑戰,參與的專案規模大至造鎮,小至室內傢俱設計,無論服務對象是偏鄉社福團體或先進的研發製造,總是樂於嘗試新概念與技術。近年因數位工具與元宇宙熱潮,常受邀跨界對談,分享建築在虛實宇宙的人本價值。 「原宇宙+1」是JJP潘冀聯合建築師(下簡稱JJP)與成大建築系共同合作的全系跨年級垂直競圖。由主持人蘇重威、張曉鳴、趙化宇、品牌長謝偉士、國際長李大威,與事務所同仁參與指導和評論。該競圖由建築系跨年級編組,共同創作由JJP設定的主題。 JJP以「『原』宇宙+1」為題,對應著無限數位想像的「元宇宙」。在真實世界中,人有盥洗、醫療、飲食等需求,更面臨許多迫在眉睫的環境議題,無法單靠想像來達成。因而JJP主張議題須於真實世界落地,促使學生誠實面對現實,以有效的推導、合乎判斷的基準、可預見的發展期程,加上一點「元宇宙」的想像來完成設計。 本期專欄特別訪問JJP品牌長謝偉士,作為本次「現實與虛擬對撞的多重宇宙」對談專欄「原宇宙+1」的代表,看看他對元宇宙、沈浸式未來與建築的關係有怎麼樣的新思考。 不管問題有多大,一定會有一個答案,沒有答案就不叫問題了。——謝偉士     解決當今真實世界面臨的問題 「建築呈現人類生活的轉變,面對當前環境、生態、人口、糧食、能源、城市、疾病等急遽發展的趨勢,建築的下一步將如何演變,建築師的創作如何界接想像與技術,是這次思考命題的起點。」JJP 品牌長謝偉士簡單地總結了「原宇宙+1 」最基本的核心意旨。因為身為建築師,需要去討論在真實宇宙裡,能提供怎樣的支撐來迎接下一個世代。 謝偉士解釋,雖然元宇宙給予我們巨大想像,但它仍需依靠「物理宇宙」來支撐,比方說運算、晶片、電、螢幕、裝置等,仰賴著真實世界的物質來驅動。人的饑餐渴飲等基本生理需求,無法透過元宇宙來滿足。即便如此,元宇宙作為這個時代的真實議題,仍然有面對的必要,而建築系畢業的建築師,有責任正視人類科技文明演進對建築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他進一步解釋:「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而臺灣亦響應國際的宣示與行動,祭出各項政策推動2050淨零碳排建築,種種作為皆反應了地球的處境嚴峻。然而如若地球不幸覆滅,元宇宙的概念又怎麼能夠落實?我們終究得回歸現實,因此刻意設計了這樣一個題目,激發同學想像的同時,進一步思考如何解決臺灣面臨的課題。」 基於上述理念,「原宇宙+1」要求學生製圖必須以「有效的推導、合乎判斷的基準、可預見的發展期程」來解決現世生活中的需求及議題,再來才是加入「元宇宙的想像」,結合元宇宙中無限可能的精神,提升設計思考的格局:「時代有這樣的需求就不要去否定它,因為建築師們還是要向未來邁進,所以我們不談論元宇宙的對錯好壞,而是提出未來需求的解決方案,從這個角度正視人類的下一步。」 由JJP主持人蘇重威、張曉鳴、趙化宇、品牌長謝偉士、國際長李大威,偕事務所同仁參與指導和評論。 優選作品「Reality Expansion」,意在創造出多時空共存的購物場所。 樂觀面對元宇宙的開放想像 作為JJP的品牌長,謝偉士相信品牌連結的重要性,透過對趨勢議題的觀察、溝通管道的建立,為事務所的成果與觀點找到著力點,而「原宇宙+1」便可視為一次這樣的嘗試。 成大建築系師生對於能與JJP合作感到雀躍,只不過,學校老師基於對出題者的尊重,事先告誡學生不能亂做,要符合真實,導致JJP所期待的跟學校所想的有一些段差。 「元宇宙的想像是開放的,但我發現同學們並沒有很大膽,所以沒有很好的發揮,可能大家對元宇宙的認識也不夠清晰,反而保守了。你真正到了元宇宙就會知道,那是無重力的狀態,沒有任何限制、距離,這些部份學生們都沒有想到能去運用。」有些同學把混合實境加在創作裡,形成一個不錯的呈現方式;有的題目是想解決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於是蓋出能浮起來的房子;有些是嘗試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可設定的情境和形式千變萬化。而且作品裡能運用的技術其實不限於當今的技術,不論是尚未問世的、遠端的、進入元宇宙溝通的都行,唯一條件就是最低維生要求:氧氣、營養素等,這些選項都是開放的,但競圖作品們幾乎都沒有發揮到。 謝偉士直言交上來的作品普遍都太悲觀, 非常多學生把主題訂在世界末日、海平面上升、地球不能生存等等,但他認為身為創作者,必須永遠相信創意可以解決問題。「不管問題多大,一定會有一個答案,沒有答案就不叫問題了。」只是選項可能會有很多個,必須去抉擇哪個答案更好或能兼顧更多,這個抉擇的過程是設計極為重要的一環。 他覺得光是提出好的解決方法,就足以被認定為好作品。但在「原宇宙+1」這麼困難的題目下,甚至可說只是問對問題都已經很不錯。以獲獎的其中一個作品「Reality Expansion」來說,創作內容是關於在林百貨的消費經驗,在老建築中利用VR技術,引入虛擬商店,謝偉士說道:「這個作品是指向一件快樂的事。成大的學生程度都很好,但相形之下要怎麼創造一個快樂的體驗來分享,就很能夠激發共鳴了。」該作品沒有去否定真實世界的商業行為或歷史建築,而是想到別的方式來共用。「成不成熟呢?當然不成熟,但我覺得創造快樂的經驗,然後能夠實踐,應該就會是個好作品。」 即便這個創意在臺灣目前還無法實際應用,但是提出對歷史或既有建築的不同使用方法,謝偉士十分讚賞。老房子不是只能拆掉或重新裝潢,另一個途徑是將可以用的留下,無法滿足商業需求的部份就用虛擬實境或用元宇宙的方式來佈置,所以一方面它有真實世界的身份,也有元宇宙裡的身份,但這兩個身份其實是重疊合一的,他表示這樣的消費經驗是不錯的觀點。 優選作品「Future Guidebook Rhizobium 2099 Edition」,是對「2099年地下城市」的創意提案。 元宇宙奠基於人類對真實的印象 另一個得獎作品比較沒有強調元宇宙或虛擬未來,「Future Guidebook Rhizobium 2099 Edition」比較著重在想像未來情境。這個情境裡,未來僅存的人類已經不多了,所以每年會推出一本生存手冊來幫助存活下來的人類。 「坦白說我覺得這個構想就夠了,當然圖也畫得非常漂亮。」謝偉士讚賞道:「他在地上和地下也做了很多模擬,但我覺得不用去仔細探究裡面的每個細節。僅存的人類互相協助並提出指引的這種概念,就很值得鼓勵或分享。」也因為該作是往地下發展,現場老師評論有問到往地下這麼多層,請問是從最下面那層開始蓋,還是從最接近地面開始蓋?畢竟這是物理世界要解決的問題。學生答不出來,但謝偉士也覺得沒關係,他知道設計時可能會沒想到有這件事,但競圖更偏向創意,評判會少去許多嚴謹。 提到嚴謹,他也觀察到成大學生的用功,有不少同學很努力地嘗試回應很構造、結構、實務的議題:「反而我們這些建築師覺得還不用到這樣,因為你還有一輩子可以去執行實務。」 可能因為都是建築系的學生,所以腦中自然內建了要去解決建築、材料的可行性,不然就變成純粹的藝術作品而已,因此學生們還是稍微保守了點,沒有發揮到元宇宙想像所能帶來的高度可能性。 假設有一間在元宇宙的房子,還是極有可能按照真實生活經驗去蓋成我們一般常見的建築形式:有地板、天花板、邊界。但元宇宙是個沒有這種限制的場域,房子其實不需要長成這樣,人們卻仍然需要從真實世界的生活經驗去投射,所以創作者依然會循著重力從地板上「長」出一棟房子。元宇宙之所以比起真實宇宙要大,是因為想像力無限,然後創作也是無限的,從這個角度而言,謝偉士是很支持的。 JJP品牌長謝偉士於「原宇宙+1」。 新興技術,潛力無限 「我們事務所也想過,如果所內累積產出的幾千幾萬個模型,都可以變成資產上架,那應該會是一件好事。」這是JJP內部對於元宇宙及沉浸式體驗的討論。比如他們接下的許多高齡設施案子裡會有感官刺激室,這是因為失智症長者有時情緒不穩會有粗暴行為,感官刺激室可以給他其它感官刺激讓他冷靜下來。但當一切都程式化之後,感官刺激開始變成戴VR頭戴裝置了,這是比較方便的方式,政府部門的政策跟資金都很願意投入。 又或建築人在虛擬世界裡,已經把要在現實生活中要蓋的房子先蓋了一次,甚至業主都可以直接在裡面審查。比如防火規範或是其他參數的模擬,這些技術其實已經很成熟了。謝偉士也期待未來科技在地震分析的應用,關於防震的模擬,現在能看到的只有數據、曲線、報表,但若可以直接親身站在旁邊看模擬出來的樣子,對建築其實很有幫助。甚至他還覺得可以加上AI讓它自己除錯,這些似乎都可以是在元宇宙裡令人很看好的應用。 但即便新興技術潛力無限,他們在思考過程中反而不斷回到物理世界的限制,像是老人家帶VR顯示器,可能會面臨退化性眼疾帶來的障礙;工作時也是,VR的頭戴顯示器頂多帶兩三小時就要休息。謝偉士一點都沒有覺得元宇宙的虛擬未來會凌駕於真實宇宙上。元宇宙的建成囊括了很多高科技產業,它要發達就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電、更多的貴金屬、更多礦產,一定要地球上真實的物質才能做出來。謝偉士說:「如果我們很實際地來談虛擬世界、元宇宙,我覺得他是個工具、是個媒介,也是一個新的交易平台或新的交易模式,但他不是人可以生活其中的一個宇宙。」 JJP潘冀聯合建築師於2022開春與成大建築系共同舉辦全系跨年級的「垂直競圖」。 別讓人跟真實世界的經驗脫節 謝偉士認為目前元宇宙仍只適合做為真實世界的一種驗證,雖然它有更大的機會與可能性,但一方面人們對它仍然不太熟悉,另一方面則是它本身技術不夠成熟。舉例而言,在元宇宙中想要畫畫,拿的筆是沒有重量的,然後要畫在沒有摩擦力的畫板上,這對繪者的經驗來說其實不好,因為人從小拿的畫筆是有重量的。但目前的力回饋裝置也不太有人會去開發這個領域,因為市場太小了,而開發需要大成本。並且,當遇上別的用途可能又要換別的裝置,這個問題似乎不能以該途徑來解決。 除此之外,JJP還做過的討論是:在元宇宙裡做的東西,有多少定義要跟真實宇宙一樣?謝偉士解釋這是因為物理世界中的自然法則,到了元宇宙中會完全被顛覆。比方因為地心引力,在設計建築的欄杆會抓不一樣的高度,怕小孩子會爬出去會摔倒受傷,但大家在元宇宙裡習慣了易失去危機感,不知道當眼鏡拿下來後要怎麼面對物理世界的經驗。「倘若一個小朋友出生就活在元宇宙裡,他會不知道怎麼在真實世界裡生活,他要不就摔死,要不就燙死,因為他沒有累積真實的感官經驗。元宇宙裡還有許多待研究跟發展的主題。」謝偉士說他們最終的結論在:「有些真實世界的設定在元宇宙裡不能改,比如地心引力跟陽光角度,否則人會跟真實世界的經驗脫節。」   別忘了思考與解決問題 「我們很幸運在成長過程經歷電腦、網路、媒體等等演進。現在工作也幾乎是在電腦或數位的環境裡面做。我還會跟著家人、小孩在沈浸式體驗中玩遊戲,但當我們有這個體驗後,難道就會屏棄2D的遊戲介面或視覺嗎?那倒不會。我並不會因此覺得紅白機就很俗氣,還是能跟小朋友玩得很快樂。」總結元宇宙,謝偉士不給它太多的袒護,直言其不可不正視的缺點:「我覺得戴著沉浸式眼鏡工作真的無法超過兩個小時,我希望未來有更好的技術,但我本身不會拿來用。因為我已經4、50歲了,要好好保護眼睛。這是每個人的選擇,不過之後裝置可能可以直接接到視覺神經,這都是有可能的。」 不看重市場想抓住的眾多元宇宙機會,謝偉士將思考方向著眼於那些元宇宙近未來中該認真解決的事中,哪些部份是建築師可以去努力的。比起許多人做著科幻片般的繽紛幻夢,他的視野裡多了一份務實的考量,也許這完美詮釋了「原宇宙+1」的核心精神:勇於樂觀地做夢,但同時也別忘了思考與解決問題。 模型僅限使用廢棄物和再生材,來展現驚人創意。

Read More

昔以身體挑戰威權 許曉丹今以音樂創作挑戰金曲獎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曾經為政治、藝術奉獻的話題女王許曉丹,一生都在挑戰自我,年輕時做過人體模特兒、拍過限制級電影,更以「奶頭對抗拳頭」訴求參選立委,接著投入繪畫、苦練國標舞並以自己的故事寫成歌舞劇,如今最新的目標是明年的金曲獎;她說,有夢最美,努力去追求,結果不重要,過程才是最值得回味的。 昔以身體挑戰威權,許曉丹今以音樂創作挑戰金曲獎。(記者王正平攝) 年輕的許曉丹因喜愛繪畫選擇當人體模特兒,更沉迷於自我的繪畫創作,從畫自己的人體畫像開始,詮釋自己的愛情與人生,在畫布裡淌洋生命的洪流。 她曾洗盡鉛華、遠離鎂光燈,低調嫁為人婦十六年,扶持老公的中醫事業,直到懂她、惜她、愛她的老公上了天堂,好不容易走出喪夫之痛的她,回到科學美育協會,在姊妹淘的陪伴下,發願要在餘生過更多彩多姿的日子。 她在四年前飛天劇場畫展中表演「天體最美的故事」舞蹈,距離她一九八八年第一支舞蹈劇「迴旋夢裡的女人」最後一分鐘裸體演出已相隔三十年,當年在台中文化中心這一脫非同小可,大大震驚八0年代保守的台灣社會。 許曉丹在科學美育協會姊妹淘鼓勵下,即將發表「許曉丹神畫歌曲集」五首歌曲。(記者王正平攝) 現在的她更是喜歡畫中有歌,歌中有舞,她擔任科學美育協會理事長的任期中,也因為她的作詞和對歌唱的熱誠,帶起協會會員及會友投入作詞、作曲、演唱的風氣,並在朋友郭琇娟的建議下,決定角逐明年金曲獎。 這次即將發表的「許曉丹神畫歌曲集」五首歌曲,包括神畫、我住在天堂、星星月亮太陽、愛在星月裡、生命大畫布,都是她生命的情與愛,也可以是每個人生命的情與愛,這是歌曲迷人之處,可以唱出每個人的故事。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2/07/26150128/8f7f8892-c319-4755-80d8-f426465fe95a-0-679b20a0-54f1-4c4f-9cd4-66213ce24b22.mp4 許曉丹說,這五首歌曲中,「神畫」唱出天上人間的大情大愛,迴旋天地之間,旋律空靈飛揚,歌聲楚楚動人;「生命大畫布」唱出大家生命的大畫布,我們畫了情、畫了夢、畫了愛,歡笑在陽光裡,愛你、想著你。

Read More

楊乃文北流演唱會 10/22見

楊乃文《繆斯MUSE》演唱會將於10月22日在北流開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搖滾女王」楊乃文25日罕見在社群媒體po文:「終於…10.22演唱會見!」宣布原本去年9月就要舉行的《繆斯MUSE》北流演唱會重見天日,粉絲莫不歡聲雷動。 疫情反覆,使楊乃文睽違8年再開唱計劃受阻,數次砍掉重練,「這段期間最辛苦的是我經紀人,整個檔期很亂,推翻、重來了好幾次,牽涉到場館、主辦單位、樂手、製作團隊等所有人。」 在《繆斯MUSE》演唱會海報主視覺,一襲全黑裝扮的楊乃文或立或坐,一舉手一投足都流露出巨星風範,但為了完美呈現海報主視覺,楊乃文可是自動自發吃苦,「拍攝前3天控制飲水量,第1天喝1公升,第2、第3天只喝500cc,藉微脫水狀態,讓拍攝看起來更完美!」但她事後苦笑喊卡:「後來發現實在太渴了,好像一腳掉進沙漠,以後再也不會輕易嘗試,真是渴爆!」也呼籲這是不良示範,大家不要模仿。 此外,楊乃文熱愛運動,她每週上足數種不同運動課程,被讚有毅力,她倒笑說:「其實是熱愛美食!因為愛吃所以必須要動。」又強調只是正常運動:「沒有魔鬼訓練喔!營養師說我做運動量很夠,反倒要我適時放鬆一下!」 楊乃文《繆斯MUSE》演唱會將於10月22日晚上7點半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開唱,8月6日中午12點正式開票。

Read More